• 沒有找到結果。

目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目錄 "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摘要

社區總體營造所強調的是一種經由社區自主且由民眾參與的理念。行政院在 民國九十四年提出了「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當中,關於環境景觀面向的補助 計畫期望儘量以「雇工購料」的方式進行社區環境景觀之進階改造,因此未來民 眾在參與計畫時,勢必需要更直接的參與計畫的執行,因此民眾與專業規劃者之 間彼此的互動更為重要。

本研究所挑選的案例是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的兩處以原住民為主的社區,經過 天災的侵襲之後,社區決定申請內政部營建署的「新故鄉社區風貌營造計畫」並 且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進行社區的重建工作。而本研究對於利用雇工購料執 行計畫之後的兩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以及訪談,了解民眾與專業規劃者如何互 動,以及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計畫是否成功,成果對於民眾在日後的使 用上是否感到滿意,而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對於偏遠地區或災後重建的社區,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施作對於社區確實有 所幫助。

二、社區居民藉由親自參與計畫的方式,設計出符合該社區特色的設施 三、對於計劃的宣導必須確實以及參與計劃相關人員的篩選過程必須公開 四、對於計畫的內容必須詳細安排,計劃操作時程必須徹底掌控

五、委員與專業團隊缺乏評估社區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畫後之成果好壞依據

關鍵字:社區總體營造、民眾參與、雇工、購料

Abstract

Community Development emphasizes on the idea of community-driven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2005, the Executive Yuan of Taiwan issued

(3)

community landscape renovation.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public will be exposed to such practices as contracting and construction when participating a such project. To be successful,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public to interact with the professional plann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hrough labor hiring and material purchasing,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the model with the residents, the professionals and the Government corporate with each other when delivering a project. We will also examine if the strategy of involving the public for labor hiring and material purchasing is successful; and, if the public will be satisfied with the final product.

Keywords: community develop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labor hiring 、 material purchasing.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及對象...3

第三節 研究流程...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第一節 城鄉新風貌計畫的推動與執行...6

第二節 民眾參與理論...8

第三節 國內原住民部落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相關研究...14

第四節 國內對於雇工購料的相關解釋...18

第三章 和平部落及大隘社區執行「城鄉新風貌計畫」歷程

... 27

第一節 研究案例現況簡介...27

第二節 研究案例推動計畫之流程...31

第三節 調查計畫...42

第四章 和平部落及大隘社區執行「城鄉新風貌計畫」調查評析

... 46

第一節 計畫前置階段分析:...46

第二節 計畫操作階段...52

第三節 計劃完工階段...65

第四節 日後維護階段...69

(5)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73 參考文獻 75

附錄一 新竹縣五峰鄉和平部落居民問卷 76 附錄二 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區居民問卷 80

附錄三 和平部落

執行計劃之經費需求與使用分配明細表 88

附錄四

大隘社區執行計劃之經費需求與使用分配明細表 87

(6)

圖目錄

圖 1-2-1 五峰鄉和平部落及大隘社區相關位置圖...3

圖 1-3-1 研究流程圖...5

圖 2-2-1 Sherry R. Arnstein 民眾參與階梯示意圖 ... 11

圖 2-4-1 雇工購料之概念圖...19

圖 3-2-1 大隘社區族群共通性比較...32

圖 3-3-1 抽樣步驟...42

圖 4-1-1 五峰鄉和平部落參與各項工程的人數統計...48

圖 4-1-2 大隘社區參與各項工程的人數統計...49

(7)

表目錄

表 2-1-1 政府各部門推動環境改造計畫內容...6

表 2-1-2 城鄉新風貌計畫七大類型...7

表 2-2-1 都市計劃學者對於民眾參與的定義...9

表 2-2-2 社區發展學者對於民眾參與的定義...10

表 2-2-3 民眾參與的策略...12

表 2-3-1 原住民與台灣的發展關係...14

表 2-3-2 原住民的文化產業特色...17

表 2-4-1 雇工購料與傳統工程採購之比較...19

表 3-1-1 新竹縣五峰鄉麥巴來文化休閒生態保育產業協會提報計畫整理...29

表 3-1- 2 新竹縣大隘社區發展協會提報計畫整理...31

表 3-2-1 和平部落計畫各階段民眾參及社區工作團隊參與程度...37

表 3-2-2 大隘社區計畫各階段民眾參及社區工作團隊參與程度...38

表 3-2-3 和平部落與大隘社區的主要的施作項目...40

表 3-2-4 和平部落與大隘社區計畫比較...41

表 3-3-1 問卷架構表...45

表 4-1-1 和平部落以及大隘社區的居民基本資料調查...46

表 4-1-2 參與各項工程的人數以及職業別統計查...47

表 4-1-3 和平部落與大隘社區社區人文方面的特殊點...50

表 4-1-4 和平部落與大隘社區社區人文方面的特殊點...51

表 4-2-1 居民對於計劃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於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畫的了解程度52 表 4-2-2 居民接收計劃訊息的方式...53

表 4-2-3 居民參與座談會的情形及原因比較...54

表 4-2-4 社區內的硬體設施設計方式...56

表 4-2- 5 和平部落與大隘社區吸收專業知識的方式...57

(8)

表 4-2-6 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畫對於社區方面的好處...58

表 4-2-7 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畫對於居民方面的好處...59

表 4-2-8 施作時關於「工程操作方面」的困難點...60

表 4-2-9 施作時關於「公部門方面」的困難點...62

表 4-2-10 施作時關於「社區方面」的困難點...62

表 4-2-11 居民因「社區內部」方面而未參與工程施作的原因 ...63

表 4-2-12 居民因「居民本身」方面而未參與工程施作的原因...63

表 4-2-13 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社區的硬體施作是否適當...64

表 4-2-14 計畫結束之後的受益者以及日後參與計畫的意願...65

表 4-3-1 和平部落對於計完工設施的滿意度...66

表 4-3-2 大隘社區對於計完工設施的滿意度...67

表 4-3-3 社區對於改善後現況的滿意度...68

表 4-3-4 計畫成果與預期成果之比較以及社區未來發展希望調查...68

表 4-4-1 計劃完成之後設施的管理及維護調查...69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隨著台灣的民主腳步逐漸進步,民眾對於自己所居住的社區環境開始注意及 關心,因此許多的社區活動開始展開,居民們嘗試著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對 於社區有意義的事,雖然彼此關心的議題不同,但是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社區在 盡心盡力。

民國八十三年,文建會前主委申學庸在「以文化建設進行社區總體營造」報 告中提出了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以及施政方針,期望藉由社區自主力共同經營 社區,關心社區環境,重建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社區總體營造所強調 的是一種由下而上經由社區自主且由民眾親身參與的理念。主要意涵是藉由民眾 與專業規劃者的配合的方法來設計出符合居民需求的設計。近幾年,在民眾自主 意識提高的情況下,民眾參與逐漸成為空間使用者介入規劃設計過程的要求(劉 柏宏 2005),許多成功的社區提案也是在專業規劃者與民眾之間成功的合作下得 以順利完成,因此民眾與規劃團隊之間彼此的互動也就相當重要,但是由文獻的 探討以及相關報導,發現目前許多提案中民眾參與因為與專業者溝通的不足,或 是與規劃者之間的不信任感,使得民眾只能在計畫案初期的提案及規劃部份能夠 有較為完整的參與過程,而對於提案當中關於施工及實作部份與自己有著切身關 係的議題卻無法參與討論,使得民眾參與無法真正的落實,導致計畫結果與居民 期望有所落差,甚至在日後的使用及維護方面都會出現相當多的問題。行政院在 民國九十四年提出了「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以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 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等六大面向作為社區評量指標(行政院六星 計畫網站 2005),當中在「環境景觀面向補助計畫申請須知」當中的第六點補助

(10)

類型當中將計劃類型分為「專案型」及「簡易型」;專案型提案盡量以「雇工購 料」的方式進行社區環境景觀之進階改造,促進社區永續發展,而第十五點更是 規定「簡易型」提案必須以雇工購料的方式來辦理。

雇工購料所強調的就是期望民眾能夠真正的參與計畫的操作與執行。因此民 眾如何與專業規劃者之間彼此的互動更為重要,本研究期望藉由對於已經利用這 種操作方式施作完成的社區作為研究對象,透過調查以及訪談的方式了解社區利 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計畫是否對於社區有所幫助,社區居民是否能夠親自參與 計畫各階段的活動,都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議題。

二、 研究目的

因此本研究期望藉由探討由民眾及專業規劃者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共同 執行計畫的案例來了解計畫各階段的操作方式為何,並提出相關的建議與分析,

進而達成下列目的:

(一)探討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對於偏遠地區且物資缺乏的社區是否適合執 行,且居民是否獲得幫助。

(二)藉由案例探討提出社區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劃時,各計劃階段的相關課 題。

(三)藉由案例探討,了解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計畫,對於社區而言幫助為 何?所遭遇問題為何?並且探討相關的解決方式。

(四)期望本研究所得之結果,可以提供日後相關計畫執行時一些參考。

(11)

第二節 研究內容及對象 一、 研究內容

本研究將探討,從提案到計劃結束當中的過程,居民與規劃者彼此的合作模式,

並且針對利用「雇工購料」方式執行實做部分進行深入探討以了解民眾與規劃者之間 的合作模式且對於完工後,使用者在使用上是否與其當初的想法能夠契合,對於施作 成果是否滿意。

二、 研究案例之選擇

本研究當中所提之案例為「新竹縣五峰鄉和平部落」以及「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 區」。兩社區的居民都以原住民為主的部落,因為受到天災的侵襲,使得社區遭受破 壞,因此在向中央提報「新故鄉社區營造—社區風貌營造計畫」時,經過社區居民以 及規劃團隊的討論之後,為了建立居民自信心以及重建社區設施,決定利用雇工購料 的方式執行計畫的操作。

由於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社區總體營造的案例在台灣仍是屬於較為新穎的案 例,因此本研究期望藉由對於本案例的探討,找出社區在執行計劃時所遇到的困難以 及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計畫所得到的成果是否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而研究範圍 主要是以兩社區當中計畫涵蓋的範圍作為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對象。本研究範圍如

圖 1-2-1所示:

圖 1-2-1 五峰鄉和平部落及大隘社區相關位置圖

(本研究繪製)

(1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一、 文獻回顧:

首先,先了解目前台灣執行「城鄉新風貌」計畫的相關內容以及類型等,針對「民 眾參與」理論,蒐集國內外學者專家所提之相關理論,當中包括民眾參與的程度、定 義、作法、技術與流程等等,以瞭解實際推動民眾參與會產生的課題。之後在對於國 內研究「原住民」的相關理論進行文獻收集,了解目前原住民執行社區總體營造的情 況以及注意事項等,最後針對目前國內學者對於「雇工購料」這樣的操作方式所提出 的建議與方式,以及相關案例進行了解。

二、 案例探討:

根據案例的計畫報告書及相關文獻整理可以大致了解案例的超作方式及方法,之 後深入了解計畫的執行過程及架構,將針對進行案例相關人員訪談。主要針對社區居 民,社區發展協會的會員提案人,專業規劃團隊,公部門人員等;藉此了解計畫執行 過程中所遭遇之困難,以及規劃團隊的操作方式以及社區與公部門之間的溝通情況。

三、 現況調查:

透過資料的調查得以了解案例的施工情況,之後便針對案例進行現況調查,透過 訪談以及實地觀察,了解計畫完成之後民眾對於計劃成果的看法使用情況,而透過現 況調查所得到相關資料,加以分析整理之後,可以作為問卷設計的參考依據。

四、 問卷調查及分析:

針對以上所收集的資料,加以分析整理之後,設計出符合本研究所需要的問卷,

並且針對案例當中的社區居民進行發放。本研究利用的問卷屬封閉式問卷,由本研究 案例當中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畫之後的社區居民進行填答,在利用敘述統計的分析來 描述本研究收集的資料,以求次數及百分比等統計量了解兩社區的利用雇工購料執行 計畫的成效探討。本研究流程可參考圖 1-3-1

(13)

理論架構確立 社區現況調查及訪談

問卷調查與分析

整合調查成果

整合調查成果 民眾利用雇工購料執行社區

總體營造之成效分析

結論與建議

相關文獻探討

1.城鄉新風貌計畫的推動與執行 2.民眾參與相關理論

3.國內原住民部落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相關研 究

案例相關資料蒐集

1.案例相關基撂蒐集(計畫書、報告書)

2.案例相關人員訪談(社區發展協會人員,

規劃團隊,社區居民等)

4.雇工購料的相關資料收集

說明研究動機與背景

建立研究目的

圖 1-3-1 研究流程圖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城鄉新風貌計畫的推動與執行

自從民國七十六年政府宣佈解嚴之後,地方活動開始活絡起來,許多的地方改革 組織及民間團體相繼成立,民眾開始思考自己生活環境的問題。民國八十三年,文建 會主委申學庸先生首度提出「社區總提營造」的名詞,其核心計畫操作分別為「社區 文化活動發展」、「充實鄉鎮展演設施」、「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設立及文物館藏充實」

以及「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黃德生 2005);隨著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

行政院的各部門也推動相關計畫,但是由於缺乏整合使得成效不佳,因此提出「城鄉 新風貌計畫」以整合各部門所提出之計畫。

民國八十六年,行政院經建會以及內政部先後提出「城鄉景觀風貌」相關方案,

八十七年提出「擴大國內需求方案」,民國八十八年時更將「創造城鄉新風貌」列為 施政重點,民國九十二年時納入「挑戰 2008 計劃」作為國家重要施政方針。

城鄉新風貌計畫主要是希望整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民間團體的力量共同進 行地方生活空間的改善,並且以民眾參與的方式,在計畫操作的同時發現地方特質,

共同參與計畫執行並且加以維護,促進執行城鄉新風貌計畫的效益。各部門所推動的 環境改造內容如表 2-1-1 所示。

表 2-1-1 政府各部門推動環境改造計畫內容

推動部門 主要計畫項目 行 政 院 經

濟 建 設 委 員會

1.補助地方政府鼓勵民間辦理「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計畫 2.表揚民間參與「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計畫

(15)

資料來源賴麗惠(1999)

而創造城鄉新風貌計畫共分整合類型、公園綠地系統類型、自然生態類型、城鄉 公共生活空間類型、地方文化特色空間類型、都市夜景類型以及其他類型共七大類型 計畫,各類型的說明可參考表 2-1-2

表 2-1-2 城鄉新風貌計畫七大類型

計畫類型 內容概述

整合類 著重於地區整體環境塑造,創造每個地方的獨特地方感,尤其是特定區域 之整體景觀與紋理。切入主題以社區、景觀、環保、都市設計、民眾參與 為主,以多方面的角度探討地方需求以期達到整合地方資源及規劃方向的 功能。

整 合 類

其他類 於其他六類計畫不同,但是對於地方景觀品質、人文歷史資源有所強化及 提昇者,屬於此類計畫。

公園綠 地類

所謂公園綠地包含城鄉公園系統的建構及都市內的公園綠地、廣場、景觀、

道路綠美化工程、雕塑作品及風景遊戲區內的相關服務設施,進而提升各 地的生活環境品質。

自 然 類

自然生 態環境 類

計畫重點著重於不破壞自然資源以及生態環境,對於原本的防災及防水機 制不妨礙的情況下,可以發揮生態設施的機能並且提升邊際土地的永續利 用價值。

內政部 營建署

1.都市規畫、設計及建設

2.街道景觀、角落造景、公共空間之美化示範工程規畫、設計。

3.親水設施規劃、設計及建設

4.海岸地區環境景觀改善規劃、設計及建設

5.廣告物改善執行計畫。6.都市公園綠地系統綱要計畫及建設。

內政部 社會司

社區綠化、美化工作

經濟部 商業司

l.商店街開發推動計畫 2.形象商圈塑造計畫 行政院

文建會

1.改造公共場所視覺景觀計畫 2.美化公共環境種子計畫 3.地方文化產業振興計畫 4.社區總體營造獎助須知 行政院

環保署

1.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畫 2.海岸地區環境清潔維護計畫

(16)

城鄉公 共生活 空間類

執行改善生活週遭的廣告物、街道或是街角景觀塑造公共空間使其成為足 以代表該地方特色的建設計畫。

地方人 文空間 類

對於地方具有人文特色的古蹟或珍貴地方資源進行整建或復原,進而增加 該地方的特色。

人 文 類

城鄉夜 間景觀 類

對於都市地區內的重要建築物、公共工程、景觀雕塑品及放空間加強美化 照明系統,使其成為具特殊性的夜間景觀。

本表參考創造台灣城鄉新風貌操作手冊 p23-p48 整理

地方執行城鄉新風貌計畫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於,藉由發揮地方的特色進行環境改 造計畫,而它所包含的更深一層意義就是「社區總體營造」當中民眾參與的精神,藉 由民眾參與的方式發揮計畫的最大效益,由民眾發堀地方的特色,提報計畫構想,由 中央給予必要的協助,讓地方民眾親身投入社區空間營造並且在參與的過程中對於自 身的環境、文化、產業各方面的議題加以關心討論並且落實於各項軟硬體的建設當中。

第二節 民眾參與理論

社區總體營造最初的目的是建立在民眾參與的基礎上,其意義在於社區居民以 及有共同利益的相關組織團體共同投入提高社區生產力以及提昇社區居民生 活品質的過程(林妍君2002),民眾參與在許多的學術領域內有著不同的解釋,但 是最主要的意義就是指受計畫影響的人可以親自參與計畫的決策過程,民眾參與理論 在經過多年的探討與研究之後已成為政府在施政決策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項目,而 本章節將針對都市計劃學、社區發展學以及對於民眾參與的相關研究及定義進行文獻 的蒐集和探討。

一、 都市計劃學界民眾參與的定義與意涵

都市計劃學界對於民眾參與的定義為「合法的市民,為某種目的而參加政府的活 動」(郭怡秀 1992),民眾在政府決議政策時能夠有參與的機會,使得政府所決議的

(17)

義(citizen participation 或是 public participation)可解釋為「市民參與」,「群眾參與」,「公 民參與」等(張丹 1981),而其他都市計劃學者對於民眾參與的定義如下表 2-2-1 所 示:

表 2-2-1 都市計劃學者對於民眾參與的定義

作者(年代) 定義說明 意義

Arnstin (1969)

民眾參與是民眾的權力之一,也是一種權力再分配。藉 民眾參與可使得政治或經濟決策中沒有權力的民眾有參 與的機會,並且在未來能有計畫的被納入考慮。

提供民眾參與決策或施 政並影響成效之機會

Skeffington (1969)

政策者與民眾共同承當提案的角色,在過程中,隱含政 策者與民眾間的合作及相互的教育的實質意義

提供教育參與機會,與決 策分享

Glass (1979)

民眾有機會得以參與政策的決議過程 提共民眾參與的機會

Creighton (1981)

泛指一般公眾或機構組織參與有關政府的一系列程序,

而且其參與過程在未來政府機關之決策中,需要某種程 度被諮商或納入考慮。

強調參與者類別、參與機 會與影響決策能力

Hill (1989)

決策過程中任何公眾的涉入。 強調決策之參與

資料來源:曾素芳 中華碩論(1997);曾瓊瑤 成大碩論(2003)

二、 社區發展學界民眾參與的定義與意涵

所謂的社區發展的精神與意涵,係指以社區為基礎,居住於同一區域的居民依法 組成社區鄰里組織並透過成員間彼此的意見溝通與交流,來激發社區自助與鄰里互助 之集體合作力量,而居民也能在行政單位及專業規劃者的從旁協助下有效的利用資源 改善社區環境,解決社區問題增加生活品質(詹秀員 2002);而蔡漢賢(2000)在社 會工作辭典一書當中提到「公眾參與係指對公眾生活及生活程度方面有關的措施,應 讓公眾參與決策及共負執行之責,而共享其成果」;徐震(1994)在社區與社區發展 一書當中提到「社區居民共同組織並藉由專業規劃團隊的協助發揮合作精神共同計畫 及行動,解決社區問題」;所以,所謂的社區民眾參與就是指社區內的各種發展活動 都由社區居民自力完成,藉由透過社區居民的自主參與,了解工作過程和內容,激發

(18)

彼此間對於社區的認同感,凝聚彼此間的力量創造出屬於社區居民理想中的成果。社 區發展學者對於民眾參與的定義如表 2-2-2 所示。

表 2-2-2 社區發展學者對於民眾參與的定義

作者年代 定義說明 意義

蔡漢賢 (1977)

公眾參與是指對公眾生活及生活程 度方面有關的措施,應該讓公眾參 與以及共負執行之責而共享其成 果。

強調對於生活環境的建設或改善時,從計畫決 策階段經過操作階段到計劃結束過程中居民 都應該共同參與,使其徹底融入計畫當中,所 得的成果也將會符合民眾的需求。

詹秀員 (2002)

社區居民發揮自主精神共同經營建 設社區

社區居民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空間應由居民 發揮自主精神加以建設及維護。

徐震 (1986)

社區居民共同組織並藉由專業規劃 團隊的協助發揮合作精神共同計畫 及行動,解決社區問題

社區組織建設社區時可以請求專業規劃團隊 加以協助,共同執行計畫,但是規劃團隊是協 助者,計畫的主討權仍是屬於社區居民。

本研究整理

三、 民眾參與程度之相關文獻

所謂的民眾參與程度,意指民眾是否能親自參與計畫並且實際操作,而在國內探 討民眾參與程度的文獻當中,大多數引用由美國聯邦政府顧問 Sherry R. Arnstein

(1969)所提出的民眾參與程度研究,該學者將民眾參與程度分為八個階段及三種參 與狀態:

1. 無參與狀態(Non participation):

包 含 兩 種 階 段 , 一 種 是 受 操 縱 的 參 與 ( Manipulation ),以及補救式的參與

(Therapy)。民眾是處於被動或是無參與的情況,此為民眾參與程度最低的狀態。

2. 象徵式的參與(Tokenism participation):

包含三種階段,分別是公告式的參與(Informing),諮詢式的參與(Consultation)

以及安撫式的參與(Placation)。在這個階段,民眾只是接收政府所初步釋放的參與 訊息,民眾所提出的意見也只是提共參考之用,因此在民眾參與程度上只有象徵性的 意義而已。

(19)

Therapy 治療補救

補救的參與(象徵性的參與,無實際作用)

Manipulation 操縱控制

操縱式的參與(由政府控制,民眾無法參與)

Informing 通告告知

利用公告參與(民眾藉由公獲通知告得以參與)

Consultation 諮詢商議

諮詢式的參與(民眾得以提出諮詢及問題)

Placation 安撫勸解

安撫式的參與(接受民眾所提之意見)

Partnership 夥伴合夥

夥伴合作式的參與(與民眾共同計畫)

Delegated power 代表權

行使代表權的參與(委讓民眾行使代表權)

Citizen control 公民掌控

公民掌控式的參與(由民眾自行主導控制)

Citizen power participation 民權行使 民眾真正參與

Tokenism participation 象徵性的民眾參與

Non participation

無參與(民眾處於被動或是無法參與)

資料來源 Arnstein 1969;涂志明 2004

此為民眾參與程度最高的狀態,也是真正的民眾參與,包含了三種參與階段,分 別是合夥式的參與(Partnership),代表權式的參與(Delegated power)和公民掌控式 的參與(Citizen control)。而合夥式的參與,代表權式的參與這也是社區工作者所重 視。而圖 2-2-1 所表示的為民眾參與階梯示意圖

圖 2-2-1 Sherry R. Arnstein 民眾參與階梯示意圖

四、 民眾參與的策略及技術

(一)民眾參與的策略

為了藉由民眾的參與而使計畫得以完成,且讓民眾參與的理論得以實現,因此必 須利用一些方法及技術來實現民眾參與的可能。

為達成民眾參與的目標必須要選擇適當的策略,而技術則是成就策略的一種方 式,不同的環境或是狀況應該選擇適合的技術作為執行策略的手段。而目標、策略及 技術三者之間的關係可形成為樹狀結構(夏子康 1991)。而目標,策略及技術則會互 相結合,並且互相產生影響,以下是幾位學者對於民眾參與策略所提出的觀點。

低 高

(20)

表 2-2-3 民眾參與的策略 提出者 所提的民眾參與策略內容 Burke(1979) 1. 教育、治療理論策略

2. 行為變遷策略 3. 職員輔助策略 4. 新代表策略 5. 社區權力策略 6. 辯護策略 Glass(1979) 1. 資訊交換策略

2. 教育策略 3. 建立支持策略 4. 輔助決策策略

5. 提供代表性資訊及意見策略 謝慶達(1984) 1. 社區自我實現策略

2. 權限委讓、辯護策略 3. 代表控制策略 4. 輔助決策策略 5. 教育策略 6. 獲得支持策略 7. 操縱策略

資料來源曾素芳(1997)

在計畫執行的各當中應先確定各階段的參與目標為何,接下來選擇可以達到該目 標的策略,而由各種提出的策略進而選擇適合的操作方法或技術,以下將討論幾種民 眾參與的技術。

(二)民眾參與技術

為了讓民眾參與計畫的執行,必須利用一些可以吸引民眾的方式及手段來使其計 畫與其日常生活有所關係,透過一些相關的活動舉辦可以使民眾對於計劃的參與熱程 度提高並且對於自己的環境產生感情。Samuel D Brody 提出在民眾參與計畫前應該考 慮下列六項重要的步驟(Brody et al., 2003)

1. 管理、經營(Administration):當政府準備施行民眾參與時,是否已經擬定 好相關的計畫可以讓民眾參與。

2. 目的(Objectives):教育民眾得知民眾的喜好或者讓民眾的意見在決策過程 中具有影響力。

(21)

與的時間愈早,對於計劃的了解及興趣會更有影響力,因此對於計劃的幫 助較大)。

4. 標的(Targeting):在民眾參與的過程當中,應該要考慮相關的利害關係群 體。此舉能使當地政府制定相關的計畫以符合民眾參與計畫。

5. 技術(Techniques):採用何種民眾參與的工具(一般而言,最常使用公聽 會的方式)。

6. 報導、情報資料(Information):利用一些傳播媒體來散布訊息讓民眾了解 整個計畫。

而民眾參與技術依其結構性的強弱可分為下列七項(謝慶達 1983):

1.媒介;2.調查;3.大團體集會;4.小團體集會;5.代表集會;6.機構;7.其他。

1.媒介:是指民眾並非親身的參與,因此結構性較弱,但是對於使用者而言(尤其是 官方)比較常使用,而此分類的技術例如「公告」、「展覽」、「說明會或傳單」以及「廣 播」等。

2.調查:在此的調查係指稱利用嚴格的抽樣和統計進行問卷調查,或是由調查員親自 查訪。在法令當中對於進行規劃時應進行的調查種類、項目有詳細的規定。而因為分 析的方式較為嚴謹,因此常被用為民眾參與的技術之ㄧ。此類的技術如「實質環境調 查」、「民眾意願調查」等。

3.大團體集會:大團體集會的形式通常是少數的傳撥者(Encoder)向接收者(Decoder)

傳遞訊息。但是傳播者並未期望能由受播者中獲得有價值的回饋。如「民眾集會」、「公 聽會」或是「說明會」等,都是以大團體集會為主。

4.小團體集會:在小團體集會當中,參與者有雙向溝通的機會。參與者之間互動較為 頻繁,由於身處於資訊當中,因此參與者容易受到資訊的影響,也可以影響資訊。小 團體集會為了獲得有價值的輸出,在參與者的數目上必須做限制。此類的技術包含「研 討會」、「工作小組」、「名義團體技術」等。

5.代表集會:代表集會與小團體集會性質類似,參與人數較少,與會人士互動較多。

(22)

與小團體集會不同的是:小團體集會是由一般民眾參加,而代表集會的參與者為「各 利益團體的代表」,有「委任代表」-依委任者的立場而行為的代理人或是發言人;「微 體代表」-具有某階層人士某些特性者,如「社區代表會議」、「隨機抽樣代表會議」、

「民眾顧問委員會」等。

6.機構:機構有兩類:(1)規劃機構為方便民眾溝通而於計劃地區設立「諮詢站」、「工 作站」。(2)調解或仲裁官方與民眾之間的爭論的第三者,如「法院」。

7.其他

謝慶達(1984)也提到除了上列

正式的民眾參與技術,參與者(規劃師以及社區民眾)

之間彼此一些私下的溝通也是參與的技術之ㄧ。例如規劃師或是專業規劃者為了解地 方概況及居民需求,提出適當的計畫操作方式,就其參與性而言,「小團體集會」及

「代表會議」的方式最能達到參與的功能,而利用媒介的方式則最弱。

為了能夠達成民眾能夠參與的目的,政府及相關單位應該依照各地區的性質以及特性 決定適當的參與技術

第三節 國內原住民部落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相關研究 一、 原住民的發展

台灣的原住民無論是在其生存環境、語言文化、經濟發展等,都具有其特殊性,

但是長久以來都未受到重視與關注,使得原住民在各方面的發展均屬於弱勢,而在各 個時期原住民與台灣的發展關係,本研究參考(張瑋琦 1997;巫銘昌 1997;魏憶慈 2004;陳雨嵐 2004)整理出原住民在各時期時與台灣的發展關係,如表 2-3-1 解釋:

表 2-3-1 原住民與台灣的發展關係

時間 原住民的情況

日據時代 日本政府採隔離政策,因此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及部落文化大多 維持傳統風貌。

民國四十年代 政府推行「生活改進運動」、「獎勵定耕農業」、「育苗造林運動」

(23)

民國五十年代 市場經濟的影響,原住民去外地打工成為風氣,造成原住民部 落開使解散。

民國六十年代 台灣積極發展工業,因此壓低農產品的價格以提高台灣工業產 品的競爭力,導致鄉間土地無法供養當地居民,鄉民開始大量 湧入城市,鄉村及部落開始快速「空洞化」

民國七十年代 成立「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原住民運動開始發展 民國八十年代 原住民運動紛紛舉行,同時政府制憲,將憲法當中的「山胞」

正名為「原住民」。但是依然有著「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 住民的存在」

本研究整理

在國內,原住民的發展啟蒙可以從一九八四年成立「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開始算起,從此原住民開始有了自覺,正視自己,認同族群並且以實際的行動展現其 決心(陳雨嵐 2004)。但是在當時的原運是以都會區為中心,因為台灣正積極發展工 業,因此由工商業所主導的經濟環境迅速的將部落或是鄉村空洞化,雖然「原住民運 動」一直被倡導著,但實際執行的行動者卻是散居部落外的菁英,雖然他們藉由行動 的方式替原住民爭取不少的權益,但是對部落而言由於距離遙遠,所以所提的議題幾 乎無法有顯著的影響(張瑋琦 1997),對於部落或是鄉村的實質幫助其實影響不大。

二、 原住民與社區總體營造

在 1993 年時,「社區總體營造」一詞首度由當時的文建會主委申學庸提出,其最 主要的精神就是期望藉由社區居民的力量創造出符合社區所需求的成果,雖然它只是 一般性的政策,並不是針對某一特定族群所設計,但是其所強調的精神與當時台邦․

撒沙勒提出的「部落主義」或「新部落運動」相呼應(張瑋琦 1997),也就是一種原 住民的自覺運動,透過原住民的親身參與建設可以真實反映原住民部落的地方特性以 及需求,使原住民部落可以由自己做主,建設自己的地方。在政府部門方面,除了有 以文建會為主導的「社區總體營造」之外,其它各部門也有相關幫助原住民發展的計 畫。而巫銘昌(1999)在「原住民部落總體營造之規劃」期末報告書提到原住民在推 動部落總體營造時必須包含五項步驟以及五項特性:

(24)

(一)在推動原住民部落總體營造時的五項步驟:

1. 原住民部落總體營造內容與範疇 2. 居民之參與模式以及人才培育方式 3. 地方產業配合模式

4. 地方行政機構之配套措施

5. 社區發展委員會針對各項服務項目之具體目標與推行步驟

(二)原住民部落的總體營造必須具備的五項特性:

1. 重視原住民的自主運動。

2. 強調由部落居民共同推動、參與、與聯繫過程。

3. 營造部落居民整體性的生活模式(生活的改善、價值觀的形成、文化層次 的提升)

4. 重視原住民部落的歷史與傳統文化,順應居民的個性與意願,確立與自然 共生的原則。

5. 由部落居民以創意的活動,凝聚智慧,開始於文化風物、風紀禮儀、景觀 風光介紹,而至地方產業、民眾教育與就業輔導等生活問題的建設活動。

(三)原住民受到外在環境的衝擊等影響,藉由社區總體營造的執行,可以提供部 落一個發揚自己的文化及藝術特色以及自主性及獨創性的精神,執行所謂 的部落「營造」活動,以下陳其南(1998)對於原住民執行社區總體營造 時的發展發向提出的五項意見:

1. 產業活動轉型的方向:地方文化休閒遊憩產業。

2. 文化市場性與經濟價值:「文化的時代」與「文化產業化」。

3. 產品的個性化、定著化與品質化:「地方的時代」與「產業文化化」

4. 人性化的社區家園:豐富的自然資源、美感的、景觀空間乾淨舒爽的環境、

有內涵的傳統文化、洋溢魅力的產物與民族藝術、優雅精緻的藝術活動。

(25)

資料來源:謝登旺(2002)

此為了原住民地區再現契機、必須從「產業」、「文化」、「藝術」、「環境」、

「資源」等各方面問題、課題,適時找到對策,規劃構想方案,並付諸實 際活動,才能看到再造的希望。因此,未來原住民的產業發展走向,應朝 著「文化產業」發展,也就是利用社區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歷史,文化,資 源等,由居民共同開發並加以利用、經營且所得的利益和經驗由社區共享。

台灣的原住民蘊藏相當的豐富的文化藝術,舉凡雕飾,服裝,建築等,而各種的 原住民文化資源經過開發都可以成為文化產業的項目如表 2-3-2:

表 2-3-2 原住民的文化產業特色

形式 項目

保存性商品 舊部落遺址,自然景觀

記錄性商品 傳統文化技藝保存記錄並成立新的社區活動中心,期望於空間設 計中發揮文物館之功能

再生性商品 傳統之木雕、石雕、編織、服飾、飾品 活動性商品 祭祀、節慶、等活動

紀念性商品 結合文化特色,包括現代與傳統風格,兼顧實用與欣賞

(四)如何讓原住民利用他們的地方特色發揮出屬於他們魅力?可以由陳其南

(1998)所提出的方向作為參考:

1. 地緣化:原住民部落所要發展的文化產業,必須是地方化,地域化的,如 此才能對於地方相關產業振興直接的幫助

2. 內發性:一切的發展應以地方的本身為出發點,以當地的特色、條件、人 文甚至是地方福祉作為優先考量,發展產業。以地方內發的動力來做為發 展的方向,如此一來可以讓居民更能珍惜他們的生活環境,傳統特色以及 自然資源。

3. 生活環境導向:因為生活品質的以及生活美學的提升,開始會考慮居住的

(26)

環境,同時其他的精緻文化產業開始發展。

4. 知性導向:保存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目的不是作為提供外人觀光及娛樂,

而是以驕傲的傳統作為部落和地方恢復生機和活力的基礎。藉由「新故鄉 運動」和「新部落運動」重建後,讓部落得以生存下去。接著以社區總體 營造的策略將部落產業整合,成為可以振興部落的文化產業。

5. 共同體生產模式:為使少量而多元的地方產業可以發揮其經濟效益,其社 區性和區域性的整合應相當高,即是「文化的生活產業必然是社區化和地 方化的產業」。也就是說在部落內的居民從事不同的工作(例如:經營民宿,

從事手工藝,農產品的種植等)整個部落內的產業型態必須重新整合,重 新配置,這是一種新的社區生活方式。

透過原住民利用社區總體營造的方式,由下而上,共同參與打造生活環境的活 動,也就是將社區或部落內的再造工程,藉由參與政府所推行的政策施行以及 專業規劃者的從旁輔導,尋覓出社區人才,與部落區居民共同努力,透過共同 合作的方式,開發社區資源資源,替部落打造充滿希望的未來。

第四節 國內對於雇工購料的相關解釋 一、 雇工購料的意義

針對社區總體營造以雇工購料的方式來進行是一項新的嘗試,在社區利用這種操 作方式時能夠建立地方與公部門之間的合作關係:所謂的雇工就是社區透過此過程形 成工班與共同維繫生活空間的倫理關係;而購料則是開發、找尋適合地方美學的材 料,改變過度輕易大量使用工業化產品的習性(蕭家興 2005)。雇工購料最主要的意 義是在於由地方自行決定計畫的操作方式,並且利用地方的勞動力及材料進行空間改 造,整合社區內外可利用的資源,創造地方就業機會以及地方自主發展。社區利用雇 工購料執行計畫的概念如圖 2-4-1 所示

(27)

中央補助 經費

社區及 專業規劃者

社區自行施工

雇工

(盡量以社區居民為主要顧工對象)

完成 使用

圖 2-4-1 雇工購料之概念圖

而雇工購料與傳統工程的比較可以參考表 2-4-1。

表 2-4-1 雇工購料與傳統工程採購之比較

優點 缺點

節省發包經費 相關法令疑義仍待釐清(例如:建築 法、勞基法、勞安法等相關法規)

激發民眾愛相愛土情懷 介面較多,衍生管理問題 目標導向非營利畫 驗收及保固責任較不明確 減少低價搶標的情況

雇工購料

政府與民眾直接良性互動機會增 加

相關法令較為完備 發包費用較多

介面較少,管理容易 廠商營利導向,非目標導向 驗收及保固責任明確 低價搶標之情形屢見不鮮 傳統工程發包方

政府與民眾直接互動機會減少

資料來源:蕭家興參事、胡培中紀正九十三年度「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區域學習輔導中 心計畫第一區城鄉風貌研習活動實錄「城鄉風貌雇工購料方式與作業模式探討」。

雇工購料較傳統工程發包方式的好處在於,如果直接在社區內部招募社區工班人 員,在執行計劃時就可以節省發包的費用,此外,靠社區工班執行計畫,利用社區居 民自身的力量建設社區,因為是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加以建設,吳姵雯(2003)提到 提高居民的參與程度,對於社區發展將有所幫助,因此由社區居民親自參與計畫的施 作,不但對於社區有所建設,同時也能激發居民愛相愛土的精神。

由於社區利用雇工購料提案主要的用意是在於「由居民自己建設社區,並且利用 計畫的經費幫助社區內需要幫助的居民」,因此他以非營利為主要導向,同時也可以 避免低價搶標的情況發生,而且居玟與公部門之間的互動也會因此而增加。

發包廠商

共同監督

(28)

不過,由於雇工購料在國內仍是一項新的嘗試,因此仍然有缺失存在,如果社區 決定要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計畫,首先就必須了解雇工購料他所包含的各層面,

例如相關經費的提報或是參與雇工人員的保險事宜以及其他必須靠專業人士協助才 能瞭解的層面,都是目前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畫的社區所遇到的問題。因為這是項新 的嘗試,因此仍有許多的問題是必需解決的。

二、 雇工購料的執行架構

根據李伯賢(2005)對於雇工購料的執行架構分為

(一)前置階段:

在此階段當中,必須組織社造的工作團隊,開始撰寫計畫書,並且擬定相關的採 購計畫;此外,有關於計劃當中各項設施的施作部份,應先決定施作的地點,哪 些空間適合社區自主營造,同時準備申請必需的相關文件,例如「土地或是建物 權的使用同意書」及相關的營建執照。

(二)規劃設計階段:

是否辦理勞務採購徵選「專業團隊」或是由社區自己動手;針對有關於社區空間 設計的部分,如何與專業規劃者溝通討論,取得兩者之間的共識。關於日後施作 的部份,包含如何組織「社區工班」以及針對一些專業技術安排相關的訓練課程 及說明會。

(三)工程施作階段:

關於工程施作方面,可考慮是否辦理工程採購或是由社區自行施作;在工程進行 時對於人員的管理應製作「雇工人事資料表」及「出工狀況表」;另外,關於工 程時所需要使用的材料應審慎選擇並且對於辦理相關的採購程序應充分了解,並 製作「購料點收紀錄表」。在工程進行過程中,應掌握工程進度以及工程品質。

(四)驗收核銷階段:

工程完成之後,可利用「驗收格式表」對工程進行驗收,了解核銷時的應注意的

(29)

事項。

(五)維護管理階段:

如何擬定並施行維護計畫。

(六)計劃延伸階段:

讓居民透過社區自主營造培養美學素養同時互相學習,並也將以完成的部分能與 相關的活動互相配合。

雇工購料最主要的理念其實和原住民部落發展社區營造的精神是非常接近的,雇 工購料他所講求的精神就是期望藉由居民自己的力量打造出屬於富有當地特色的環 境,當今原住民民最需要的就是如何發揮其自主性,重振部落精神,尋找屬於原住民 的文化。因此本研究期望藉由利用雇工購料操作社區營造的原住民部落探討出執行過 程當中的優缺點以供日後參考。

三、 國內利用雇工購料執行社造的相關案例介紹

目前國內已經有幾處利用雇工購料執行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成功的案例,而本研究 參考了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出版的「雇工購料的 29 道步驟 7 個階段與 6 則故 事」(2005)當中所提及的案例作為介紹。

(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

桃米社區在九二一地震過後,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以及「行政院農委會特有 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協助下從「社區自主性建立」以及「生態知識的累積」下開始 進行社區重建的工作。計畫當中的營造項目包含溼地以及生態池的設置、還有搭建涼 亭、竹橋以及簡報教室等設施。重建的社區當中社區工班的成員主要是以土木工程為 職業的居民所組成,由於社區居民彼此熟識,因此社區很快就動員了起來。社區工班 總共分為兩組,位了配合平日需要忙於其他工作的成員,組員們會互相支援以掌握施 工進度。

在進行規劃設計時對於營造空間的設施項目都是經由社區居民與專業團隊共同

(30)

討論設計,但是規劃團隊主要是在協助者的立場從旁指導,因此居民往往會產生意想 不到的創意。對於比較困難的施作部份,例如生態池的施作,社區工班的成員是利用

「作中學」的方式進行施作,在施作的同時經由專業人員的解說,工班的成員會開始 思考施作的每一項細節,在不斷的累積經驗下成功的完成了這項設施。

在土地的取得方面,主要是靠社區當中的熱心人士提供土地施作。而材料的取得 方面,主要是考慮以當地的材料為主,並且為了壓低價錢並且確保品質,材料主要是 向社區內從事相關產業的居民購得,而為了避免複雜的採購程序,社區在執行「雇工 購料」時都讓單價金額不超過十萬元,省去多餘的行政手續時間,在施作人員的管理 方面,社區對於工班成員的管理方式方式是利用「出工日誌」紀錄負責施作人員的出 勤狀況,對於施作人員的安排也是按照所適合的專業領域分派,避免在施作時因為技 術不純熟所發生的工安意外或是時間延宕等問題。

由於所有的施作項目都必須配合居民的需求進行施作,因此常常會變更設計,因 此每項設施都沒有一套完整的設計圖,因此無法按照一般的按圖驗收,所以在此特別 情況下社區代表與公部門以及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實地勘查座為驗收的方式。在計畫結 束之後對於平常維修設備的費用是利用社區的「公基金」做為經費來源。

對於桃米社區而言在執行計畫的初期可能彼此都還在摸索,造成計畫執行上的困 難,但是經過經驗的累積,居民在工程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增長不少,也漸漸的掌握住 要領,並且最後的成果也都相當滿意。在經費的使用上也省去了必需付給廠商的利潤 金等經費,節省相當多支出。

(二)台南縣白河鎮汴頭社區

汴頭社區是一處以務農為主的社區,由於青壯年人口外移,造成社區內存在著人 口老化以及隔代教養的問題,從 91 年度起社區就開始執行當時由文建會所提出的「行 政院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心點子創意徵選活動」但是由於政策的改變造成經費不足的問 題,因此社區直接轉向營建署提報「社區風貌營造計畫」,並且利用雇工購料的方施

(31)

社區計畫的起緣是由計畫主持人以及專業規劃者對於社區的老人們進行訪談,針 對訪談內容加以整理之後逐漸發現出附有豐富社區歷史的營造地點。位了要讓社區居 民共同參與討論活動,規劃團隊為了避免利用上課的方式太過死板,因此主要是帶領 居民到施作現場利用模型解說的方式與居民共同討論。

由於社區內常常會有居民因為生活不穩定而發生經濟上的困難,因此利用雇工購 料的方式可以讓一些低收入戶暫時解決生活上的困擾。在計畫執行階段時對於設施的 設計方式都是由居民共同討論之後再加以設計的,對於工程人員管理方面,社區會利 用出工名冊記錄出工情況作為發放薪資的依據。而在施作的教學方面社區會聘請相關 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教學,專業人士利用模型以及草圖討論施作方式,再帶領居民進 行施工,而社區在施作時對於材料的選擇也是與居民溝通協調之後再選定居民滿意的 施作材料。而社區在執行驗收時,是由政府公部門以及相關人員針對設施進行實地驗 收,而對於設施的維護經費來源,社區是利用社區導覽經費作為設施的維護基金。

對於社區而言,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不但可以幫助社區內生計困難的居民,由於 是居民親自操作,因此在操作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出屬於社區的特殊文化,並且作為計 劃當中設施的設計靈感,甚至做為日後社區導覽時的活教材。

(三)嘉義市圓林仔社區

圓林仔社區是一處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的社區,而如何利用這些豐富的天然資源並 且加以永續經營就成為了社區推動計畫的目的。

由於社區在推動計劃時總工程費用超過新台幣壹百萬元,因此依法必須上網公開 招標,由於申辦過程對社區居民而言相當困難,因此社區發展協會利用下列方式作為 解決的方法,首先先從社區當中挑選專職人員作為與公部門和建築師聯絡溝通的代 表,並且準備相關的招標事宜;由於公開招標必須要有詳細的施工圖說,因此一般居 民所繪製的草圖必須聘請建築師與社區居民溝通協調之後再轉化為施工圖,同時建築 師也必須協助居民製作投標書、估價單等相關文件;而社區工班的組成則是由社區當 中從事營造業的居民協助成立,因此對於人員的分派以及經費的支出事宜都管理的相

(32)

當嚴密,由於管理機制嚴密,對於工程品質也就可以掌控。

對於社區雇工的挑選,主要是以經濟狀況較差的居民作為優先考對象,而在施作 時對於人員的掌控必須相當清楚,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對於材料的點收則是由專人負 責。為了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在施作時常常會有變更設計的情況,因此必須交由建 築師代為負責處理進行變更設計的程序。

對於社區而言,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畫的好處,除了讓生活困難的居民藉由參與 計畫領取工資得到幫助之外,更有意義的是民都動起來了,居民在彼此合作之下凝聚 的向心力並且對於完工的設施都會愛惜維護,同時也會更加愛惜自己的社區。

(四)新竹縣五峰鄉桃山社區

桃山社區是一處原住民部落,在受到艾莉颱風的侵襲下,受創相當嚴重,許多社 區內的重要設施都遭到破壞,因此社區決定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開始重建社區

計畫當中的各項設施從計劃的申請到設計監造都是由社區負責,對於計劃當中重 建的設施都是經過社區居民共同討論之後再加以設計施作。計畫當中的設施包含了部 落文化教室、雕刻空間以及瞭望台,所有的設施都是以木構造為主,而施作的方式則 是由社區內的計畫推動者不停的向外界學習,以及與熟識的專業人士共同討論之後再 進行施作。

社區工班的成員都是來自於桃山村的各部落,部分是原本社區當中雕刻班的成 員,而另一部份則是希望藉由參與工程賺取工資。對於工程操作時必須接觸到的專業 知識部份,社區會邀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解說,讓參與工程的居民能夠了解相 關的專業知識。而工程施作的設施並沒有利用施工圖,所有的施作方式也都利用最傳 統的施工方法操作,對於所有的設施都是在社區工班的成員的不斷嘗試中創造出來 的。

社區執行計畫的意義除了重建家園之外,更深一層的目的是在於如何振興部落,

讓部落當中的年輕人藉由參與計畫的方式,重新找回失落的部落精神。

(33)

土溝社區是以農業為主的社區,隨著農業的式微,社區人口開始外流,在 2002 年時,土溝社區成立了「土溝農村文化協會」開始積極推動社區活動。而社區的合作 夥伴是台南藝術大學建研所的學生,在學生與社區共同合作下進行社區營造的活動。

在計畫執行過程中,學生會按照計畫的需求與居民共同討論決定計畫的操作方 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於如何利用當地的特色,並且與當地居民共同操作計畫讓計 劃得以完成。

規劃團隊利用社區當中從事木工或是水電的居民協助居民施作,而且對於計劃的 執行過程一切公開,包括人員的選擇或是經費的運用等,避免造成居民不必要的誤 會。透過學生與社區居民共同協力操作計畫的方式,學生可以實際體驗社區營造的方 法,社區也可以透過學術團體的幫助自立建設社區。

(六)苗栗縣後龍鎮豐富社區

豐富社區是屬於農村型社區,居民為了重現屬於農村特有的茅草屋,社區內的專 業人士負責教導居民施作茅草屋的知識與技能。原本只是一項解說課程,但是居民為 了要自行動手操作,決定利用社區的公共空間做為興建茅草屋的基地。

透過社區內專業人士的指導,居民開始動手興建屬於社區特有的茅草屋,雖然礙 於經費及人力的限制,並無法完成整棟的茅草屋,但是對於社區居民而言卻已經達成 了以下目的:

1. 透過這種實驗性質的計畫,讓居民展現了社區行動力以及實踐力,讓居民 藉由參與計畫的方式重新體驗發覺屬於社區的特有文化,並且親自動手加 以實現。

2. 有別於以往由外來的專業團隊負責操作計畫的模式,在操作過程中都是由 社區居民完全主導,創造出屬於居民所擁有的成果,並且對於未來的社區 發展更有希望。

以上是本研究所針對目前國內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社區總體營造獲得成 效的社區所做的敘述,而經過分析本研究發現上述社區大多是屬於鄉村型社區,但是

(34)

因為人口外移,天災侵襲或是傳統文化的消失等問題造成社區的沒落,但是藉由社區 發自主發起的營造計畫搭配來自社區內外的專業人士共同執行,都獲得了不錯的效 果。

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執行計畫,主角都是社區的居民,而專業規劃團隊只是負責 從旁協助居民解決問題,對於計劃當中的各種設施也是經由居民共同討論之後再加以 設計建造,因此所完成的設施都是符合居民所需求的。而參與工程的居民有一部份是 生計困難的,透過工資的補助得以暫時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而居民在參與計劃時也能 夠重新找回屬於社區的特殊點,加以包裝設計使其成為社區的一種象徵,而且由於是 居民自己參與施作對於日後的使用及維護方面也都願意配合,因此利用雇工購料的方 式由居民親自操作計畫對於社區發展而言,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35)

第三章 和平部落及大隘社區執行「城鄉新風貌計畫」歷程

第一節 研究案例現況簡介

本節將敘述新竹縣五峰鄉和平部落以及大隘社區的現況,包含地理位置,環境資 源以及負責推動計畫的社區組織。

一、 新竹縣五峰鄉和平部落簡介

(一) 五峰鄉和平部落的地理位置

和平部落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竹林村和平段,行政區屬於五峰鄉竹林村第五鄰,土 地面積約 300 餘公頃,和平部落三面臨山,地勢由北往南漸升起,地形起伏變化大,

海拔分布在 450~1,200 公尺間。部落面積廣闊,地勢高低落差太大,缺乏平坦地形,

再加上居民稀少,影響居民動員,因此應避免大規模之密集開發,以利部落日後發展。

社區由於開發較晚,因此部份民生設施不足,民生以及灌溉用水方面主要是以山 泉水為主,但是礙於數量以及地形的限制,仍有部分居民無法受惠。部落主要聯外道 路為和平大橋以及和平農路,兩者分別完工於民國八十二年及八十三年,在該兩項交 通設施未完成之前,部落的聯外道路只靠簡陋的吊橋以及居民自行施作的碎石路,每 逢大雨時總會坍方,造成居民的通行安全,因此這兩項交通設施的完成對於居民與外 界聯絡方面具有相當助益1

(二)社區環境資源

和平部落由於位於新竹縣五峰鄉山區當中,全區均屬於「非都市土地山坡地保育 區」,85%是屬於林業用地,其次為農業用地,占 14%,建築用地占 0.09%,由於社

1 資料來源:新竹縣五峰鄉和平部落「新故鄉社區營造成果報告書」

(36)

區開發進度較晚,因此該社區的景觀仍是大自然的原始風貌,社區內部有三條主要步 道,除了提供社區居民日常使用之外,許多觀光客也多來此利用步道從事登山健行等 活動。此外「上坪溪」以及「仙湖」則是社區珍貴的水資源,上坪溪為頭前溪的上游 支流,在夏季時,每當假日總會吸引許多遊客在此戲水遊玩,但是在雨水豐沛之時常 因暴雨而導致山洪暴發。而「仙湖」則是位於上坪溪畔和平橋旁,為一河道沖刷所形 成之水潭,除了在夏日會吸引遊客來此戲水之外,由原住民苦心復育的「苦花」,也 再度現蹤於此2

(三)社區人文背景

由於社區屬於山地部落,而且地處偏遠,社區居民仍保有部份原住民傳統的生活 方式,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為主。根據五峰鄉鄉公所的資料,九十五年度和平部落總 人口數為 54 人,社區內的青壯人士大多到山下謀生,社區內大多為老年人口。社區 居民大部分以農業為主,種植果樹等農作物,也有部分平地人士因為當地風景優美,

充滿田野氣息來此經營民宿。

由於和平部落是一處以泰雅族為主的原住民部落,因此未來在執行計劃時將會思 考如何融入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發揮社區的特色。同時針對目前社區內居民所栽種的 果樹等作物,積極尋找向外推銷的管道,並且發展足以代表該社區的特色產品,如「石 蓮花」及「明日葉」等,增加社區整體收益。

(四)新竹縣五峰鄉和平部落之社區組織

社區內部推動「新故鄉社區營造-社區風貌營造計畫」的組織為「麥巴來文化休 閒生態保育產業協會」,該協會成立於民國 92 年 10 月 10,成立目的是期望藉由這個 團體能夠結合社區居民的力量共同經營社區,並且尋覓適合的規劃團隊積極向中央提

(37)

報相關計畫促進社區發展。成立至今,曾向中央提報的計畫如表 3-1-1 所示:

表 3-1-1 新竹縣五峰鄉麥巴來文化休閒生態保育產業協會提報計畫整理

本研究整理

二、 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區簡介

(一)五峰鄉大隘社區的地理位置

大隘社區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的行政中心內,五峰鄉鄉公所、衛生所以及五峰國中 五峰國小均位於大隘社區內。與和平部落相同,也是群山環繞,地勢起伏相當大。

南清公路(縣道 122)大隘社區最主要的聯外道路,同時也是五峰鄉最主要聯外 道路,向北連結竹東、上坪,往南可到達其終點雪霸國家公園。五峰鄉的的發展都是 沿此道路進行,而大隘社區的所屬位置是此道路上的重要節點,在當地的文化、產業、

交通等,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3

(二)社區環境資源

大隘社區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林業為主。果樹為五峰鄉的重要農作物,居民種植果 樹生產水果,其他種植如甜椒、蕃茄、等蔬菜對於社區農村經濟而言幫助頗大。尤其 近幾年政府的大力推銷以及配合休閒農業旅遊,水蜜桃成為最足以代表該社區的特別 農產品,為該社區增加相當大的助益。

由於社區位於五峰鄉深山,地處大自然,擁有豐富天然資源,近幾年國內旅遊風 氣旺盛,許多都市人口遇到假日往往舉家前往鄉下度假,而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五峰

3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區「新故鄉社區營造成果報告書」

時間 計畫名稱

92 新竹縣九十二年度社區規劃師-和平部落社區規劃師工作計畫 93 社區金巷獎-故鄉‧麥巴來阿朗「泰雅族傳統技藝培育計畫」

94 九十四年度「新故鄉社區營造—社區風貌營造計畫」

94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新竹縣五峰鄉和平部落古道復育計畫

(38)

鄉大隘社區對於發展觀光產業也是積極推動,社區部分居民利用當地的特殊景觀及產 業從事民宿的經營,當中頗具代表性的民宿:如山上人家以及魯木自然民宿等,然而 目前社區經營民宿的業者缺乏向外界推銷的方式,因此期望利用計畫的執行可以增加 社區內民宿的對外宣傳機會,增加居民收入。

而兩社區每兩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的「矮靈祭」是當地最重要的祭典活動,也 是原住民祭典當中最具特色的祭典儀式,舉辦的時間大概是農曆十月十五日左右,活 動時間三天三夜,而社區每次舉行祭典時,總是能夠吸引相當多的遊客來此參與4

(三)社區人文背景

五峰鄉大隘社區計有 23 個鄰,居民人口數 1678 人。本社區介於原住民與漢人交 界處,社區內部族群包含客家人、泰雅族、賽夏族等,長久以來共同生活,彼此的文 化以及不同的產業型態互相交會影響,形成極為特殊的人文聚落。

由於社區長久以來存在著這三種不同的勢力,因此在推動社區事務方面也是相當 困難,導致於社區發展緩慢。期望藉由這次計畫的推動可以找出三個族群之間在生活 習慣以及空間使用之間的共通點,做為計畫的發展方向5

(四)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區之社區組織

目前大隘社區的社區組織為「大隘社區發展協會」目前是由理事長劉興南擔任理 事長,而協會內的各級幹部及會員由社區內各種職業以及各族群的居民代表組成。由 於之前該社區因為族群勢力之間的問題,因而不能有效推動社區的建設,因此理事長 期望藉由參與協會的各族群會員針對各族群的需求提出對於社區有所幫助的建議,再 委託適合的規劃團隊向中央提報計畫,藉由計畫的執行,讓居民對於社區發展的願景 得以實現。而大隘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至今,所執行過的計畫如表 3-1- 2 所示

4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區「新故鄉社區營造成果報告書」

(39)

本研究整理 表 3-1-2 新竹縣大隘社區發展協會提報計畫整理

第二節研究案例推動計畫之流程

在了解研究案例的環境以及推動計畫的地方組織之後,本節將針對兩社區所提之

「新故鄉社區風貌營造」計畫的計畫源起與目的,計畫內容,計畫流程以及操作方式,

以及目前社區的營運情況進行探討,藉由報告書整理以及相關人員訪談,以了解兩社 區執行計畫的過程,以利於探討兩社區利用「雇工購料」執行計劃之成效研究。

一、 計畫源起與目的

(一)五峰鄉和平部落:

民國九十三年艾莉颱風重創新竹縣五峰鄉,期間正值本計劃的執行初期,雖然和 平部落並沒有像其他社區一樣災情慘重,但是所造成的衝擊對於當地居民仍有相當的 影響,因此,如何「打造新家園並重建自信」是當時部落最需要的。

由於受到風災的影響,部落對於硬體設施有著迫切的需求,因此經過專業團隊與 部落居民討論之後決定利用「雇工購料」的方式來執行計畫,期望透過居民的自身參 與重建的同時,得以重新凝聚居民共識,並且對於自己的居住環境產生認同感,共同 打造屬於自己的新家園。

而計劃主題包含:

1. 保存傳統聚落文化:尋找屬於部落內的傳統文化,並加以計畫開發,使其 成為屬於該部落的文化產業。

2. 自然生態環境保育:對於受到觀光影響而破壞的大自然,應進行有計畫的 復育。對於當地居民則是適度的開發,與大自然共生共存。

3. 提升部落居民收益:提供當地居民良好的農業發展環境,並協助技術轉移,

計畫執行時間 計畫名稱

93 年 九十三年度新故鄉社區風貌營造 93 年 九十三年度艾利風災臨時工作津貼 94 年 九十四年度新故鄉社區風貌營造

(40)

帶動農業發展,促進居民收益

4. 促進觀光休閒農業發展:由於新竹縣五峰鄉觀光風景區已近建設完成,遊 客數量逐漸提升,成為發展觀光休閒農業的一項契機,藉由觀光休閒農業 提升部落市場競爭力。

(二)五峰鄉大隘社區

艾利風災之後,本社區需要重新振作,為了能夠融合社區居民並且凝聚居民向心 力共同重建社區,因此決定採用雇工購料的方式來執行此計劃,由社區居民自己動手 建設自己的社區,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環境。計畫當中除了重建風災損毀的設施之外,

對於社區內不足的硬體設施,以及社區居民真正需要的建設一併納入考慮在計畫執行 時施做。由於社區內部族群複雜,因此計畫議題將針對各族群在生活空間,文化特色 以及產業發展之間的「共同性」作為計劃發展方向參考,而本研究參考新竹縣五峰鄉 大隘社區「新故鄉社區營造成果報告書」及居民訪談繪製各族群之間的關係如圖 3-2-1 所示:

圖 3-2-1 大隘社區族群共通性比較(參考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區「新故鄉社區營造成果報告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f the source is very highly coherent and the detector is placed very far behind the sample, one will observe a fringe pattern as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beam,

Moderation of test papers and appropriate assessment tools will be provided if need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our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assistance as appropriate...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

Regarding the course timetable and the commencement arrangement, information will be announced via email upon completion of online registration in early September.. Lessons will

To complete the “plumbing” of associating our vertex data with variables in our shader programs, you need to tell WebGL where in our buffer object to find the vertex data, and

If land resource for private housing increases, the trading price in private housing market will decrease but there may not be any effects on public housing market 54 ; if 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