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一 節 地 區 性 零 售 百 貨 業 區 位 特 性 分 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 一 節 地 區 性 零 售 百 貨 業 區 位 特 性 分 析 "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模型建立與實證分析

關於前面章節所分析描述之整體空間產業於 10 年間的變化情形,乃為藉由 現況空間背景資料所分析出的預估現象,因此本章將進一步針對具體資料做實證 分析,同時藉由兩大分析方式逐步進行實証。故可分為兩大部分說明之,第一部 分為:利用區位吉尼係數法之集中趨勢值,藉以瞭解針對各百貨 80-90 年間於台 北市之空間分布及其變遷情形,同時藉以初步分析,隨著空間演變的時間點中,

一但加入政策變數(在此為捷運加入之時程變化),所顯示之變化情形。第二部分 為:經由瞭解整體百貨產業之空間變化情形後,將藉由迴歸分析法進一步探討捷 運設立後對於各百貨產業之衝擊影響因素,對於本研究之議題做進一步關係性的 說明。

第 一 節 地 區 性 零 售 百 貨 業 區 位 特 性 分 析

藉由前述空間背景分析及文獻回顧可得知,各百貨之背景時期所造成的空 間變遷現象具有三個活動變化時期,隨著集中、擴張到後期之多元化現象,以及 時間過程中捷運設立所造成之現象等,藉由這些特性讓我們發現百貨所座落的位 置及其立地條件(在此說明為:捷運遠近、地區商機、百貨內外部聚集、等),對 於整體空間結構之變化具有明顯影響性;同時回顧文獻 Scott(1980 年)對「空間 結構」論述,認為都市空間結構,乃由於土地利用及各種社經活動所隨附土地而 生的區位效果。本研究藉此說明「零售百貨業空間結構」乃是探討零售百貨業空 間結構於土地使用上之分佈狀態,此外為使其於空間上相對位置關係描述更為清 楚,故加入「時間」之因子,藉以描述不同時間點中,捷運設立之基礎建設,經 由時間演變反應出不同時期之空間秩序,即為本研究所欲初步探究「零售百貨業 於捷運設立時程前後」之空間結構變遷情形。

一 、 區 位 吉 尼 係 數 模 型 建 立

(一)衡量指標說明:

區位吉尼係數多數皆以計算特有產業之集中度測量方式,其衡量指標多以 就業人口規模及土地面積為主要產業比例評估,對於零售百貨業於地區中之空間 分布情形而言,由於百貨業屬於商業活動,且其與立地位置具有顯著之關係,故 本研究將座落於地區的店家數及營業總額作為衡量指標,藉以說明各百貨於地區 間之設點移轉情形以及此移轉活動對於營業額水準之影響性為何?為此實證研究 之評估對象。

(2)

(二)計算模式說明:

1.以計算各地區百貨的座落位置(或銷售營業額)為主,研究 80-90 年間以抽樣 方式將 80、85、90 三年之逐漸變化過程作為年度對象,主要分別為 80 年 捷運未通車時,85 年單一捷運線通車,及 90 年全線初期路網大致完成等過 程,作為檢討評估時間對象。

2.計算各區比例:由於百貨係屬零售批發業,因此計算各年各區零售業總店家 數(或各區零售業總營業額),佔全台北市零售業總店家數(或全台北市零售 業總營業額)之比例,同時計算各年各區百貨總店家數(或各區百貨總營業 額),佔全台北市百貨總店家數(或全台北市百貨總營業額)之比例。

3.計算專業化比例:依 Krugman 所提出之案例說明,假設 A 區之零售業店家數 佔全台北市零售業店家數比例為 10%、而 A 區百貨之店家數佔全台北市百貨 之總店家數 29%,即可計算出各區域專業化比例,區域 A 為 2.9=29/10,依 此計算出各區域之專業化比例。

4.計算專業化排序:藉由上述所得出之專業化係數,依其大小順序排列之。

5.依區位吉尼係數法將其繪圖。

二 、 計 算 過 程 說 明 :

藉由計算模式所說明之步驟,可以找出各地區之區位吉尼系數值,藉由係 數之大小排序可繪製集中趨勢圖,再藉由圖形之面積比上全部區域之總面積,其 得出之係數若越接近於 1,則表示其專業化越集中於一區,如果分配比例與台北 市總零售百貨業家數(營業額)比例分配相同,即平均分配則係數為 0,則表示完 全不集中。本研究模式建立變數選取如下:

Gini 係數=

( / . . / ) / 100

1

= n

i

L Li j L

Lij

=1

式中:

Gini:為百貨業之專業化係數

Lij:為某區百貨業之總店家數(或總營業額) Lj:為全台北市百貨總家數(或總營業額)

Li:為某區零售業之總家數(或零售業總營業額) L:為全台北市零售業總店家數(或零售業總營業額) n:表示為分區數目

(3)

主要目的乃是測度個別業體於空間中分佈的集散程度,因此為瞭解百貨整 體空間結構之變化情形,探討交通政策下於大範圍中的影響性,故本研究引用此 方法,以期能具體看出整體變化之現象。

第 二 節 實 證 結 果 分 析 說 明

一 、 整 體 分 析

以下就百貨營業額及店家數兩個層面之計算以分別說明,藉以瞭解百貨位 於各地區間座落及分佈情形,且同時對於銷售營業額之整體影響;其中以店家數 依據而言,整體顯示店家數從各年度之區位吉尼係數值 80 年至 90 年間之變遷趨 勢可看出,民國 80 年當時捷運未開通其係數值較高為 0.45,顯示當時為趨於集 中之現象,而經由 85 年木柵線等捷運線陸續通車後,其係數已降為約 0.37,直 至 90 年捷運系統全線通車後,捷運路網架構完成時,其數據顯示已降至 0.3;

此外在捷運設立的時間點中,為一個政策變數的加入時,初步可以看出對於百貨 落點之空間呈現出越來越分散之現象,同時捷運不一定會使其在某空間內更集 中,反而使其更分散,顯示由於交通更便利,百貨間不需彼此聚集依存,逐漸發 展向郊區設立之趨勢。

當百貨藉由成熟之交通路網使空間擴大至趨於分散時,同時會質疑對於其 營業水準是否會改變?因此本研究再次藉由年度營業額探討其變遷後對於營業 水準之影響性;計算結果顯示,從 80 年吉尼係數為 0.6,當時百貨座落區位較 為集中,營業水準表現可想而知亦同,但到了 85 年百貨座落位置逐漸趨於分散 時,其吉尼係數值為 0.45 明顯下降了 0.15,顯示當時有分散之趨勢,然而到了 90 年時,百貨座落位置雖然分散,但營業水準並無太大之變動,因此初步可分 析出當捷運路網趨於成熟時,即使百貨所在位置改變,但對於其營業額變動卻不 大,而 85 年由於捷運尚未完全通車,而 90 年並無繼續分散之趨勢,故在此判斷 為 85 年左右變動中之過渡時期,而當路網趨於成熟時,其變動性也隨之減少,

可見當百貨隨捷運營運逐漸成熟而選擇設置於郊區時,其營業水平將不受捷運營 運之影響而產生營業降低之負面影響。

二 、 各 年 度 實 證 結 果 分 析 (一) 各年度店家數吉尼係數分析

1. 80 年店家數

由表 5-2-1 所示,可分析出 80 年各區間之變動走勢,北市各行政區擁 有百貨數量之地區專業化排序依序為:

(4)

大安區>中正區>松山區>萬華區>中山區

由此排序可顯示,當時百貨僅座落於此 5 個地區,其中又以大安區最 為密集,中正區僅居其次,當時以大安區而言就有 5 家座落在此,由於時 間點之因素考量,當時正為東區全盛時期,同時亦為百貨業歷史集中時期,

而當時捷運系統尚未完成,大眾運輸多以火車、公車及計程車為主,因此 百貨彼此相互依存之現象特別顯著;此時專業化排序最高的大安區及次之 的中正區皆為商業密度較高且交通便利之地區,因此不難發現百貨在此聚 集共生之現象。

表 5-2-1 80 年百貨家數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表

項目 地區

75~80 年批 發零售業

所佔全市 批發業比例

各區百貨 家數

佔全市百貨 家數比例

各區專業化

比例 專業化排序 松山區 11655 13.40% 3 18% 1.32 3 信義區 5247 6.03% 0 0% 0.00

大安區 9017 10.37% 5 29% 2.84 1 中山區 17356 19.95% 4 24% 1.18 5 中正區 10793 13.00% 3 18% 1.36 2 大同區 10350 11.90% 0 0% 0.00

萬華區 8316 9.56% 2 12% 1.23 4 文山區 2620 3.01% 0 0% 0.00

南港區 1818 2.09% 0 0% 0.00 內湖區 1660 1.91% 0 0% 0.00 士林區 4679 5.38% 0 0% 0.00 北投區 3468 3.99% 0 0% 0.00

總計 86979 101% 17 100%

(本研究調查整理)

(5)

圖 5-2-1 80 年百貨家數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曲線圖 (本研究整理)

由圖 5-2-1 可看出各區所涵蓋之範圍,以及整體區位吉尼係數(集中趨 勢)值為 0.45,當時百貨土地使用僅 66%,然後期亦有不同之變動性,而其 中 F 區有 34%為未有百貨業進駐之區域,亦屬於未有百貨存在之地區比列。

2.85 年店家數

由表 5-2-2 所示,北市各區擁有百貨數量之地區專業化排序依序為:

中正區>內湖區>大安區>松山區>中山區>士林區>信義區>萬華區

對照 80 年之專業化數據可看出,北市 80 年時僅有五個地區有百貨進 駐,至 85 年時已有八個地區有百貨進駐,此現象在說明百貨業已逐漸向外 擴散之現象;且原先專業化排序最高之大安區,由於捷運木柵線的通車致 使其批發零售業比例較 80 年增加,且百貨家數較 80 年減少了 1 家,故使 其專業化排序受到影響;而原先專業化排序居次的中正區由於零售業比例 的下降,以及百貨家數的增加,使的專業化排序成為最高;而原先 80 年未 有百貨進駐而 85 年已有百貨進駐的三個區域有信義區、內湖區及士林區,

其中信義區為未來市政中心區域,故相關建設發展不在話下是吸引百貨業 者進駐的重要關鍵,而士林區及內湖區則是位屬郊區地帶,吸引百貨的關 鍵在於地區的發展性優於其他未有百貨的區域,且由於市中心百貨已逐漸 飽和,進而促使百貨在此二個區域設立;而內湖區更由於其批發零售業比 例佔北市零售業比例較低,故使得其專業化排序位居第二。

80 年度(店家數)專業化係數:0.45 各區面積數據

A 區(大安):0.95 B 區(中正):2.79 C 區(松山):3.44 D 區(萬華):3 E 區(中山):6.5

F 區(無百貨地區):5.78

(6)

表 5-2-2 85 年百貨家數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表

項目 地區

81~85 年批 發零售業

所佔全市 批發業比例

各區百貨 家數

佔全市百貨 家數比例

各區專業化

比例 專業化排序 松山區 11309 11.16% 3 16% 1.42 4 信義區 7320 7.22% 1 5% 0.73 7 大安區 13684 13.50% 4 21% 1.56 3 中山區 18624 18.38% 4 21% 1.15 5 中正區 9878 9.75% 4 21% 2.16 1 大同區 10803 10.66% 0 0% 0.00

萬華區 10196 10.06% 1 5% 0.52 8 文山區 3029 2.99% 0 0% 0.00

南港區 2291 2.26% 0 0% 0.00

內湖區 3201 3.16% 1 5% 1.67 2 士林區 7190 7.09% 1 5% 0.74 6 北投區 3830 3.78% 0 0% 0.00

總計 101355 100.00% 19 100%

(本研究調查整理)

圖 5-2-2 85 年百貨家數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曲線圖 (本研究整理)

由圖 5-2-2 可看出各區所涵蓋之範圍,整體區位吉尼係數(集中趨勢) 值為 0.37,較 80 年 0.45 減少了 0.08,此現象在說明集中現象已逐漸趨緩,

而其中未有百貨業進駐之區域從 80 年的 34%至 85 年已變成 20%,由此更可 85 年度(店家數)專業化係數:0.37 各區面積數據

A 區(中正):0.55 B 區(大安):0.36 C 區(士林):2.31 D 區(內湖):2.47 E 區(松山):4.77 F 區(中山):1.89 G 區(信義):1.75 H 區(萬華):2.20 I 區(無百貨地區):2

(7)

看出北市百貨逐漸擴散之現象;而其中 B(內湖)區所佔之比例為 3%,顯示 其專業化雖列居第二,但由於其位於郊區且密度較低,相對比例下百貨於 當地佔有之市場變為更重要,也更突顯百貨地區化之效應性。

3.90 年店家數

直至 90 年北市捷運系統已全線通車,因此捷運對北市各百貨之影響性 已逐漸成型,以各區百貨數量的增減而言,此現象在第三、四章已有初步 分析,因捷運的設立而可能使各別百貨市場產生變化;以表 5-2-3 可看出 85 年專業化排序最高的中正區至 90 年仍是位居第一,但其批發零售業及百 貨業數量卻也減少,此現象似乎顯示著中正區亦為逐漸向外擴散中;整體 而言百貨業在 85 年時百貨總家數仍有 19 家,至 90 年時僅剩餘 16 家。此 外在百貨地區性而言,85 年時有八個地區有百貨設立,在 90 年時已有九個 地區有百貨設立,此現象說明捷運的設立雖會加速百貨的汰換率,但在位 置擴張上卻會有加成的效果。

以表 5-2-3 可看出專業化排序第二及第三的文山區及信義區為新增百 貨的地區,其中文山區則是位屬郊區地帶,此時有百貨的設立也代表著百 貨因捷運的便利性而逐漸向外擴張;而在前段曾提及信義區為市政中心區 域,因此信義區逐漸成為北市下一個百貨集中區域是可以預見的現象。

表 5-2-3 90 年百貨家數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表

項目 地區

86~90 年批 發零售業

所佔全市 批發比例

各區百貨 家數

佔全市百貨 家數比例

各區專業

化比例 專業化排序 松山區 10632 10.62% 2 12.50% 1.18 5 信義區 7650 7.64% 2 12.50% 1.64 3 大安區 15175 15.16% 2 12.50% 0.82 8 中山區 17366 17.34% 3 18.75% 1.08 6 中正區 8805 8.79% 3 18.75% 2.13 1 大同區 9884 9.87% 0 0.00% 0.00

萬華區 9049 9.04% 1 6.25% 0.69 9 文山區 3440 4.00% 1 6.25% 1.56 2 南港區 2375 2.37% 0 0.00% 0.00

內湖區 4159 4.15% 1 6.25% 1.50 4 士林區 7272 7.26% 1 6.25% 0.86 7 北投區 4324 4.32% 0 0.00% 0.00

總計 100131 100.00% 16 100.00%

(本研究調查整理)

(8)

圖 5-2-3 90 年百貨家數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曲線圖 (本研究整理)

由圖 5-2-3 顯示出整體區位吉尼係數(集中趨勢)值為 0.3,較 85 年 0.37 減少了 0.07,而其中未有百貨業進駐之區域從 85 年的 20%至 90 年已變成 16%,由此可看出雖然百貨的擴散現象更趨於明顯,但在各地區百貨的設立 上已趨於滿足;而其中 B(文山)區及 D(內湖)區,皆位於較偏遠之郊區,此 現象顯示郊區之專業化比例皆較高。

(二) 各年度營業額吉尼係數分析

1. 80 年營業額

前段所述 80 年店家數之專業化係數以大安區為首,在此以表 5-2-4 所 示,仍是以大安區之專業化排序最高,且其營業額高達佔北市百貨總營業 額近半成,由此可顯示大安區的百貨業以當時而言算是最為集中之地區。

在其他地區的專業化排序如下:

大安區>松山區>中正區>萬華區>中山區

由以上排序對照前段 80 年店家數之專業化排序可知,除了松山區及中 正區排序互換外,其餘三個地區並無差異性,因此可說明百貨店家數與營 業額之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在此時期是為正比。(指對方正成長皆為正成 長,反之則皆為負成長。)

90 年度(店家數)專業化係數:0.3 各區面積數據

A 區(中正):0.45 B 區(文山):0.44 C 區(信義):1.16 D 區(內湖):0.72 E 區(松山):2.20 F 區(中山):3.74 G 區(士林):1.57 H 區(大安):3.15 I 區(萬華):1.62

J 區(無百貨地區):1.28

(9)

表 5-2-4 80 年百貨營業額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表

項目

地區 批發零售營業額 佔全市批發

營業額比例 各區百貨營業額 佔全市百貨 營業額比例

各區專業

化比例 專業化排序 松山區 $339,290,893,319 13.40% 4,894,800,000 19.74% 1.47 2 信義區 $152,746,402,166 6.03% 0.00

大安區 $262,495,580,014 10.37% 11,058,610,000 44.59% 4.30 1 中山區 $505,253,774,727 19.95% 3,108,000,000 12.53% 0.63 5 中正區 $314,197,049,472 12.41% 3,841,190,000 15.49% 1.25 3 大同區 $301,300,793,295 11.90% 0.00

萬華區 $242,088,637,395 9.56% 1,897,870,000 7.65% 0.80 4 文山區 $76,271,311,926 3.01% 0.00

南港區 $52,924,139,344 2.09% 0.00 內湖區 $48,324,571,678 1.91% 0.00 士林區 $136,211,247,520 5.38% 0.00 北投區 $100,957,599,145 3.99% 0.00

總計 $2,532,062,000,000 100% 24,800,470,000 100%

(本研究調查整理)

圖 5-2-4 80 年百貨營業額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曲線圖 (本研究整理)

由圖 5-2-4 可看 80 年營業額之整體區位吉尼係數(集中趨勢)值為 0.6(依店家數而言為 0.45),而在設有百貨地區之零售業營業額比例為

80 年度(營業額)專業化係數:0.6 各區面積數據

A 區(大安):1.77 B 區(松山):5.01 C 區(中正):5.22 D 區(萬華):4.08 E 區(中山):7.58

F 區(無百貨地區):5.88

(10)

66%(與前相同),由此可知百貨佔全市比例分配上是相同的,然而在集中趨 勢而言營業額顯然要比店家數更為集中在個別區域,此現象顯示營業額的 集中趨勢比店家數更高。

2. 85 年營業額

以表 5-2-5 所示,各區百貨業營業額的專業化排序如下:

中正區>大安區>士林區>內湖區>松山區>中山區>信義區>萬華區 由以上排序對照前段 85 年店家數之專業化排序後發現,兩者排序上除 頭尾相同外,其餘排序皆不盡相同;在前段 80 年時期的比較中我們發現兩 者是成正比的關係,但在此時期因捷運木柵線的通車而導致兩者關係有所 變化,部分地區仍是成正比,但多數地區是呈現反比(顯示出藉由百貨生態 加入捷運後所造成之負成長關係。)

另外對於 80 年營業額專業化排序第一及第二的大安及松山區,在此時 期因為百貨擴張外移的趨勢,使的原先最具專業化的區域呈現下滑狀態,

其中又以松山區最為明顯。另外比較零售業與百貨業間之關係,以中山區 而言,此地區的零售業比例佔北市零售業比之冠,但在百貨業的比例上一 直不盡理想,其中主要的原因在於此地區並無較重要的交通建設,因此較 無法造成集中現象。

表 5-2-5 85 年百貨營業額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表

項目

地區 批發零售營業額 佔全市批發

營業額比例 各區百貨營業額 佔全市百貨 營業額比例

各區專業

化比例 專業化排序 松山區 $421,997,362,932 11.16% 5,907,700,000 11.46% 1.03 5 信義區 $273,147,112,624 7.22% 2,377,972,000 4.61% 0.64 7 大安區 $510,620,913,818 13.50% 15,510,383,000 30.09% 2.23 2 中山區 $694,957,899,660 18.38% 7,778,462,000 15.09% 0.82 6 中正區 $368,599,341,325 9.75% 12,189,019,000 23.64% 2.43 1 大同區 $403,115,882,196 10.66% 0.00

萬華區 $380,465,568,349 10.06% 1,456,959,000 2.83% 0.28 8 文山區 $113,027,678,161 2.99% 0.00

南港區 $85,489,075,823 2.26% 0.00

內湖區 $119,445,889,004 3.16% 1,819,061,000 3.53% 1.12 4 士林區 $268,296,139,312 7.09% 4,510,656,000 8.75% 1.23 3 北投區 $142,917,136,796 3.78% 0.00

總計 $3,782,080,000,000 100% 51,550,212,000 100.00% 1.00

(本研究調查整理)

(11)

圖 5-2-5 85 年百貨營業額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曲線圖 (本研究整理)

由圖 5-2-5 可看 85 年營業額之整體區位吉尼係數為 0.45(店家數為 0.37),而在設有百貨地區之零售業營業額比例為 80%(店家數為 80%),此 現象與前段 80 年營業額比較相同,都在顯示營業額的集中趨勢較店家數要 來的明顯;另外以 85 年營業額的區位吉尼係數值為 0.45 比較 80 年的營業 額計算數據 0.6 而言,彼此間的差距也就更大,也就是說 85 年百貨營業額 的擴散現象比 80 年百貨營業額要更為明顯。

3. 90 年營業額

以表 5-2-6 所示,表中與 85 年差異性最大的以信義區為最,信義區在 85 年的專業化排序為 7,在此時期已上升為 3,在此充分顯示出由於捷運系 統的完成以及市政建設的成果,使信義區成為下個百貨爭相近駐的地區,

然而此種現象是否會造成商圈移轉則是另外的探討課題,在此便不多做論 述;而在其他地區的排序與 85 年差異性不大,除了新增百貨的文山區位居 最後外,其他地區百貨營業額專業化排序如下所示:

中正區>大安區>信義區>士林區>中山區>內湖區>松山區>萬華區>文山區

以上述排序比較 90 年店家數之排序,其中沒有變化或變化較小的地區 為中正區、信義區、中山區、萬華區四區,而其他五區變化性皆頗大,其 中又以文山區及大安區的變化性最高;其中以大安區而言其百貨營業額佔 其地區零售業營業額比例頗高,因此影響了其專業化排序,在此時其專業 化顯示較為集中;而文山區則是因為百貨規模較小營業額較低,故其所佔 地區零售業營業額之比較低,因此在此專業化排序顯示為最後。

85 年度(營業額)專業化係數:0.45 各區面積數據

A 區(中正):0.68 B 區(大安):2.99 C 區(信義):2.21 D 區(士林):1.02 E 區(中山):3.65 F 區(內湖):5.73 G 區(松山):2.04 H 區(萬華):2.34

I 區(無百貨地區):1.94

(12)

表 5-2-6 90 年百貨營業額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排序表

項目

地區 批發零售營業額 佔全市批發

營業額比例 各區百貨營業額 佔全市百貨 營業額比例

各區專業

化比例 專業化排序 松山區 $480,037,066,962 10.56% 3,572,657,000 6.07% 0.57 7 信義區 $345,399,131,138 7.60% 6,093,187,000 10.35% 1.36 3 大安區 $685,154,485,624 15.07% 18,263,860,000 31.02% 2.06 2 中山區 $784,078,602,790 17.25% 10,265,047,000 17.43% 1.01 5 中正區 $397,547,627,408 8.74% 11,662,002,000 19.81% 2.27 1 大同區 $446,264,707,473 9.82% 0.00 萬華區 $408,564,279,434 8.99% 1,202,953,000 2.04% 0.23 8 文山區 $180,837,440,000 3.98% 371,574,000 0.63% 0.16 9 南港區 $107,231,756,399 2.36% 0.00 內湖區 $187,779,736,785 4.13% 1,868,189,000 3.17% 0.77 6 士林區 $328,332,350,541 7.22% 5,579,366,000 9.48% 1.31 4 北投區 $195,229,521,966 4.29% 0.00

總計 $4,546,456,706,521 100% $58,878,835,000 100.00% 1.00

(本研究調查整理)

圖 5-2-6 90 年百貨營業額區位吉尼係數專業化曲線圖 (本研究整理)

以圖 5-2-6 來看,90 年營業額的區位吉尼係數為 0.44 比較 85 年的 0.45 兩者差異性不大,然而在此時期捷運系統已發展成熟,由此可說明捷運系 統的設立對百貨整體的營業額並不會造成擴散現象;也就是說,當百貨隨 捷運營運逐漸成熟而郊區化,其營業水平將不受捷運營運之影響而降低。

90 年度(店家數)專業化係數:0.44 各區面積數據

A 區(中正):0.48 B 區(大安):2.87 C 區(信義):2.16 D 區(士林):2.23 E 區(中山):5.54 F 區(內湖):1.31 G 區(松山):3.06 H 區(萬華):2.09 I 區(文山):0.72

J 區(無百貨地區):1.35

(13)

第 三 節 迴 歸 模 型 理 論 分 析

在膫解上節所探討整體百貨空間結構變化情形之後,初步可知捷運設立對 於整體影響,乃促使地區專業化更分散,而百貨設點改變並不會使營業額下降,

反而可維持平穩之現象。後續本節將針對單一百貨與設站地區間之關係,做進一 步深入探討,同時對百貨經營績效之影響因子,歸納出其強弱差異之關係性。

一、模型架構建立

藉由前述之文獻回顧,我們可以發現,交通衝擊影響因素大多以便利性、

可及性及立地條件為主要探討對象,同時百貨經營績效,多以產業之聚集利益為 主要研究對象,綜合上述原理,本研究初步假設相關變數分為,捷運便利性、立 地條件、集約性等三大類。林達道(民國 80 年)提出影響消費者前往購物的原因,

在地點方面有交通方便、集約性高、區域特色等。因此將根據上述假設因子,建 立迴歸模式,並針對變數選取原因及捷運衝擊所影響之百貨經濟意義,進行深入 之探討。

本研究之模型建立,主要針對都市中重大交通建設,對於產業環境所帶來 之衝擊影響,以近年來臺北市之捷運架設路網為最明顯之對象,同時百貨業為批 發零售業之最大宗,故藉由兩者之關係影響為假設議題,進行模型之建立。首先,

假設百貨營業水準與捷運設立之影響彼此呈線性關係。

下列為本研究假設模型:

模型一、

Y =

=

+

n

i i i 1

0

β χ

α

式中:

Y=(應變項)為實際營業額統計值或點預測值 α =迴歸係數(即常數) 0

χ =變數 i i

β =變數 i 之係數 i

n=自變項之項目數量 模型二、對數與加成效果

Y =

=

+

+

n

i i i j

j

1

0

β log χ β χ

α

其中:針對變數之一向進行 log 對數換算之模型,以求得不受加成效果影 響之對稱分配樣態,本研究在此引用距離變項為計算對象。

(14)

二、變數說明

下列為根據上述及文獻回顧所選取之變數,針對其個別原因、變數所表示 之基本經濟意義、特殊影響意義,以及變數處理方式、預期符號做進一步統整說 明與分析。

(一) 各百貨營業額

研究商業環境之發展,多以其總營業績效為主要之分析指標,實因各營業 績效表現出該產業之規模利用水準(士林電機士林場整體開發計劃~市場分析報 告書 87.2 月清寰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利用多變量分析估計台中地區量販店經營 之績效 91.6 月陳振順);另有相關產業文獻分析,多以產業環境地區背景為一主 要分析方式,其中除以就業人口為分析指標之外,同時以聚集經濟為產業集中之 分析要素,探討產業群聚對產業分佈結構之影響(都會區產業空間分布變遷及區 位選擇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都會區為例 90.9 月張郁旋)故本研究將各百貨之總 營業額,作為經營之營業水準,假設其為主要之應變數,同時加入交通衝擊之影 響性,進而探討捷運衝擊影響對百貨業經濟環境之相對影響力。

(二) 交通便利性:

根據都市現象問題而言,交通衝擊為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專家學者曾對商 業聚集經濟觀念中提出(古典農地區位學者邱念(Von Thunen)所謂“邱念 圈”),規模經濟乃指運輸單位所影響城市貿易發展問題(The Reasons for Urbanization(chapter2))。故本研究以台北市重大建設之一的捷運系統,作為 交通衝擊對象因素,企圖了解其對於生活購物休閒之強弱關係性,進而造成產業 經營績效消長關係及因而促使產業群聚、分散現象、等,觀察彼此間相對影響原 因,探討捷運存在於地區環境中之價值及對百貨業本身之影響力。

對於百貨而言,捷運出口到百貨之間的距離,可藉由其遠近表現出可及性 影響之強弱,經由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百貨大多座落於捷運站周圍,唯獨少數郊 區距離較遠,故此項變數之應用方式,乃設定為百貨距離捷運站之最短距離,此 外由調察之數據顯示,各百貨間距離差異性甚大,因此假設其預期符號為負向關 係,期望藉此說明距離越遠,可及性強度越低之關係。

(三) 載客量:

人潮往往帶來商業之商機,從早期百貨聚集於都會中心之現象可看出,群 聚之目的在於吸引消費人群之功能,同時藉由上述吉尼係數驗證可知,當捷運路 網架構完整時,將逐漸改變空間結構甚至影響消費模式。讓我們瞭解到由於捷運 可縮短旅行時間,加速人群之活動,在加上捷運車站本身具有吸引人群之功能,

更凸顯出捷運群聚經濟所產生之捷運商機之說。(2002 年經濟日報)指出,大台

(15)

北捷運路網完成之後,未來都會區商圈發展勢必以捷運沿線車站為主軸,係因大 眾捷運乃為帶動人潮之一大利器,並可產生明顯的商業效應。因此本研究藉以百 貨周圍捷運之出站人潮,企圖瞭解捷運通車後交通便利性引來之龐大人潮,對於 百貨產業本身所造成之影響。以及其吸引效果對於百貨經濟績效影響性如何,為 此變項之主要探討議題。

(四) 汰舊率:

由於各百貨本身經營年期不同,是否對於老舊百貨會產生加速淘汰之現象 產生,為此變項考量之重點,隨著百貨整體之經營年期數據可瞭解,百貨具有一 定興衰現象,就綜合資料顯示,隨著新興百貨不斷增加百貨型態亦不斷轉型中 (詳第三章),對於年期較久或規模較小之百貨,面對新興百貨型態之相對競爭之 下,是否因此而逐漸淘汰,同時捷運站位置常有新興百貨設點於此,如此具有帶 動商機之情形,為本研究所欲將其假設為一影響對象之原因。

(五) 周圍店租:

藉由百貨所帶動之經濟利益之觀察點而言,其經濟意義在於具有群聚店家 或人群使得產生聚集經濟;因此百貨周圍往往形成許多商家依附之對象,以目前 現況可知,就連距離較遠之社區周圍百貨,亦會因店家群聚於此而形成小型商 圈、甚至大型商圈(2000 年葉建甫 對於聚集利益所提出之累積引力效應),如此 反觀其產生的地價租金是否因此而影響各百貨之績效,故本研究以此將百貨每月 每坪之店租金額,作為變數依據。

(六) 內部聚集:

Patricia E.Beeson(1992)在過程化的活動中存在有遞增的規模報酬,並不 僅有大的規模經濟,而是自產業本身的成長所產生的累積優勢。倪爾遜(1958) 認為零售商店需具有相合性:各種商店齊聚,可使顧客一次滿足所需。林達道 (1991)以台北市百貨公司為例,研究商業區域、立地條件與零售業者的策略關係 影響消費者前往購物的原因,在地點方面有交通方便、集約性高、區域特色等。

故本言寄根據上述文獻,調查出百貨所進駐之商場種類及店舖數量,作為百貨本 身內部之集約性數據,以其瞭解各百貨所能吸引的內部聚集影響,藉以針對早期 百貨集中時期到近年之獨立期之轉變進行分析說明,對於百貨是否因規模大小之 差異而有不同之經濟效益,換言之乃藉以瞭解百貨自身相合性、集約性之高低,

對於經營績效之影響。

(七) 百貨規模:

石世坤(1986)利用史皮曼的等級相關係數,分析中指出其經營面積對於營 業額有顯著關係。Nourse(1968)內部規模經濟(internal scale economics):因 增加生產比率而使生產的平均成本降低。藉由上述文獻及對於百貨內部規模而

(16)

言,本研究藉此變項與應變項之相對關係,比較出各經營坪效之差異性,及其影 響結果。因此除上列針對廠商所聚集之影響外,本項在針對百貨自身之經營規模 進行探討,特將此 2 項假定為集約性之相關變項;此外,由於面積越大則其相對 成本越小,因面積越大達到一定程度時,所付出的成本越節省,故預期符號為正 向關係。此為參考規模經濟之原理。

本研究根據上述之各文獻,及說明變項進行迴歸模型分析,其變數之意義、

代理變數及預期符號,整理如下表:

表 5-2-7 迴歸指標整理表

(應變數)

(自變數) 意義 代號 代理變數 預期符號

常數項 各百貨營業額 (Y) 各百貨營業額 (應變數) 交通便利性 X1 百貨至捷運站最短距離 -

捷運便利性

載客量 X2 百貨沿線捷運站之出入人潮 +

百貨汰舊率 X3 百貨營業年期 -

立地條件

周圍店租 X4 百貨座落周圍店租金 + 內部聚集 X5 各百貨進駐廠商家數 +

集約性 內部規模 X6 面積(坪) +

(本研究整理)

表 5-2-8 對距離指標取 LOG 對數

各百貨名稱 距捷運最短距離(m) 對距離指標取 LOG 對數結果

太平洋 SOGO 百貨(大安區) 8 0.9

明耀百貨(大安區) 12 1.08

先施(位於兄弟飯店)(松山區) 10 1

明德春天(信義區) 90 1.95

遠東寶慶(西門町)(中正區) 170 2.23

大亞忠孝(中正區) 30 1.48

衣蝶(中山區)2 館合併 15 1.18

欣欣(林森北路)(中山區) 700 2.85 新光三越(南京店)(中山區) 35 1.54 新光三越(站前店)(中正區) 15 1.18 新光三越(信義店)(信義區) 400 2.6

漢神景美(文山區景美) 100 2

德安生活(內湖區) 3500 3.54

大葉高島屋(天母)(士林區) 1200 3.08 中興百貨(復興北路)(松山區) 390 2.59 來來(西門町獅子林)(萬華區) 550 2.74 (本研究整理)

(17)

第 四 節 實 證 分 析 結 果 說 明

本研究以線性迴歸之強迫進入法進行上述模型之實證研究。同時應用加成 性對稱(multiplicative symmetry)重新檢討變數本身所具有的加成對稱特性影 響,亦即將變數選用對數轉換型態,使其分配呈現一般的對稱分配樣態。由於進 行上述的迴歸模式過程中,發現針對原始資料所產生之驗證結果,呈現出不對稱 之現象,模式中以距離變項最為明顯,由於其對各百貨間產生距離數據之明顯較 大之差異,整組數據中可看出,由於有幾家百貨其座落位置屬於較都市外圍之社 區型百貨,而產生與捷運設站之距離較遠的情形,大約有 1、2 家之距離數據有 突然增加之現象,因而在此解釋距離變項是會因地區距離變化,而具有加成性影 響的。換言之,本研究模型中嘗試將將距離變項取一 LOG 對數,重新進行對稱分 配樣態,結果顯示,6 變項中有 3 項為呈現 0.05 顯著水準下之影響關係,整體 模式結果 Adj-R2達 0.8 以上。由此可知,其假設模組是可行的。然各項變數結 果之具體分析說明,將於下列分述說明之。

一 、 整 體 分 析

整體而言,捷運對於百貨乃呈現顯著之影響,除距離所造成之加成效果,

改變其整體影響外,相關於捷運之變項皆有顯著之影響,此外百貨自身經營所聚 集之商家數量及其特色,實證結果產生最為顯著之影響,其餘如汰舊率問題及周 圍租金對於百貨本身並無顯著性,同時面積而言對於經營績效亦無太大之影響 性。值得一提為,前述所初步驗證出空間結構乃因捷運設立而有所改變,在此可 更具體提出,其除了可及性為較高影響外,都市外圍之社區百貨由於其本身便以 需求性考量,地處距捷運較遠位置,因此就如同前述,將其影響之數值視為加成 影響,當加入此轉換方式之後,可以從結果中明顯看出,捷運對於整體百貨之各 別影響乃具有明顯之正向意義,其中尤其以可及距離及內部聚集及其特色最具顯 著影響性。

二 、 各 百 貨 實 證 結 果 分 析

綜合結果顯示(詳見下表…)捷運交通所帶來之便利性,具有較顯著之影響 性,其次為百貨本身之內部聚集特性,這樣的結果進一步證實,捷運設立對於各 家百貨乃具有一定之相對關係,同時可相對印證出上述區位吉尼係數所實證結 果,當捷運加入時,將會對整體百貨造成一定之變遷影響。此外先前所預期之符 號與實證之結果有所出入,係因百貨周圍捷運之出入人潮多寡,不如預期之正向 關係,原因在於此變項因受距離變數之影響,嚴格說來,距離遠近也促使人潮相 對有所遞減。此外,出站人潮變項數據並非實際購物數據,顯示當中會產生失去 效率之問題存在,(意指數據差異值存在)。而另一原因為,百貨經營年期,實證

(18)

結果其並無明顯之顯著關係,其實際影響原因及內容說明,將於下列中提出解釋。

至於各變項相關分別分析如下:

(一) 距離因素(X1)

實證結果顯示,交通便利性對於百貨營業水準產生顯著之關係,其中以最 短距離而言,捷運出站口至百貨間之距離,對於消費者可及性表現出,消費者大 多選擇逛選之吸引力,其中如 sogo 百貨、新光三越百貨、衣蝶百貨、等,皆有 明顯之受惠影響。可以印證出(商業區位理論)所指出交通便利性對於商業經營績 效,具有重要之影響。此外藉由 t 值所的出之統計影響結果發現,上述兩者雖然 呈現顯著關係,但卻是呈現負向關係,觀察表 5-2-8 可知,B 值(估計值係數)對 距離變項而言,每增加 1m 則每年營業額會隨之減少

1557 × 10

9元之金額,可以發 現捷運距離遠近,表現出距離越遠對百貨所造成之影響性越小,反之越大。

(二) 捷運出站人潮(X2)

而出站人潮指標數據顯示,其 t 值顯著性為較顯著,且表 5-2-8 中 B 值(估 計值係數)顯示對此變項而言,每增加 1 人則每年營業額會隨之減少 147 元之金 額,顯示人潮並不如預期為百貨帶來正面營業水準,然就如前述我們解釋而言,

由於出站人潮不一定就為消費人潮,因此這其中一定會受到其他權數之影響,故 在此人潮雖會為百貨帶來負相關之影響,但會有人潮消耗之權數考量影響。

(三) 百貨年期(X3)

由於 sogo 百貨、新光三越百貨、大葉高島屋、欣欣百貨等,為早期至今仍 存在之百貨且其經營績效水準仍維持平穩,因此實證所得之結果,其經營年期對 於百貨之績效雖無太大之顯著性,表 5-2-8 中 B 值(估計值係數)卻顯示出,每增 加 1 年之經營年期,則年營業額增加7372235 元之金額,在此我們可以說明為,

百貨營業受到經驗值影響,當百貨表現出其經營具有豐富之經驗時,亦呈現出其 在市場上已佔有之穩定地位,所以其營業水準已呈現穩定成長之現象,並不如因 為經營幾年就走入歷史之百貨一般,不具穩固之情形。

(四) 店租(X4)

當市場因為具有機制策略或立地環境時,所產生之群落現象,為聚集經濟 所常常探討之依據對象,而本研究針對此探討變項所得出之結果,證實出當商業 環境具有一定之群聚情形時,亦同時表現出此地區具有之經濟利益及優勢較佳,

藉此不斷累積聚集之下,產生較強勢的市場競爭力,此競爭力所能帶動的不只是 地區繁榮,對於商業環境及經濟生活品質等都市存在因素皆具有一定影響,故實 證結果表 5-2-8 中 B 值(估計值係數)可看出,當地區租金增加 1 元時,則百貨相 對增加 6862 之營業金額,如此百貨所能吸引或者其地區所能吸引之聚集利益,

(19)

為整體地區經濟帶來具有重要之經濟地位,我們可以思考,地區本身若具有所能 吸引商業進駐之條件,則其對於商業而言具有一定之影響力。然 t 值之顯著性雖 呈現較不顯著現象,此為各區會呈現不同之差異性頗大,故影響此變項之具體實 證結果。

(五) 進駐廠商家數(X5)

研究結果顯示,此項變數具有十分顯著之影響,如同專家學者對於零售業 驗證之結果,(而百貨亦隸屬於零售業)其大多說明交通革新所具有之正面影響力 (詳文獻回顧)。首先,由於此變項,主要藉以瞭解百貨內部經濟利益,因此印證 前述所指百貨本身所存在之聚集規模及其特色,為吸引消費者主要前往之原因 (詳第三章),顯示出多變多樣之消費模式,可達到滿足消費者一次購足之消費心 理,(根據文獻指出消費心理對於經營績效之影響原理,同時此現象可由現今衣 蝶改裝以及 sogo 壓縮零碎空間以增加店舖可看出),藉以歸納出除交通便利外,

針對百貨本身可以強化修正其內部經濟影響規模,兩者皆呈現顯著影響,在面對 如此競爭激烈之市場中,此結果可供為參考之對象。同時表 5-2-8 中 B 值(估計 值係數)亦明顯呈現出,每增加 1 家廠商則,增加金額 20903569 元之百貨營業額,

顯見其影響性甚鉅。

(六) 百貨面積(X6)

藉由研究結果顯示,百貨經營面積其顯著性影響較小,而本研究所欲探討 百貨面積,是否因坪效越大其節約之成本越小,在此結果顯示如表 5-2-8 中 B 值(估計值係數),樓地板面積每增加 1 坪,每年所得之營業額將減少金額 18363 元,顯現不如預期的觀察標準,加以解釋說明,如同前幾項不如預期變數可知,

面積之差異性亦較大,故結果顯示出此現象。

表 5-2-9 迴歸實證結果整理表

代號 B 值(1 年/元) t 值 顯著值 符號

各百貨營業額(常數項) Y 2087

× 10

9 0.862 0.411

百貨至捷運站最短距離 X1 -1557

× 10

9 (2,378) 0.041*** - 捷運站之出入人潮 X2 -147.384 (2,378) 0.049*** - 百貨營業年期 X3 7372235 0.135 0.896 + 百貨座落周圍店租金 X4 6862 0.25 0.981 + 各百貨進駐廠商家數 X5 20903569 3,819 0.004*** + 面積(坪) X6 -18363 (0.088) 0.931 -

調整後的 R2 Adj R2 0.872 此模型合理

(本研究整理)括號內為參數項負相關之意;***表示具有顯著性水準 0.05 以下顯著標示。

(20)

第 五 節 小 結

從上述區位吉尼係數實證結果,及迴歸分析可綜合瞭解,造成整體百貨業 空間結構分佈變遷之成因,主要受到政府政策中交通革新之影響,根據迴歸分析 顯示之關係性發現,除百貨本身內部經濟聚集能力具有顯著性外,重要交通路網 之距離及其所帶來之人潮,對於百貨營運皆有實質之影響性,故將其歸納為主要 影響因子。針對第三章整體背景所述,百貨會隨著各時期之不同重要市場、政策 等變化,新舊百貨於市場間之競爭力所造成轉型之趨勢,如此捷運之交通便利性 可解釋為與重要之政策變數,所具有之影響力相符合。而第三章第二節中曾提及 捷運對於百貨之衝擊性分析,指出捷運架構成熟對於距離近且較具規模之百貨營 業額有明顯之提升影響,因此對於實證時,距離變項所產生之家成效果而言,亦 可印證之。

此外本研究於第四章中分析出,各地區百貨之條件特性,同時依其各年度 百貨所座落之地區變遷數據進行統計調查,並將各年度空間結構變化情形圖示 化,這些資料可概略看出,整體百貨具有逐漸分散之趨勢,特別以後期百貨空間 家數具有擴大變化之現象而言,如此顯示出與區位吉尼係數最後所驗證之結果相 符。

再者,藉由迴歸分析深入驗證出,捷運所帶來之交通便利性,對於百貨之 經營績效呈現所呈現之負相關衝擊性,逐一驗證,文獻中所歸納提及之交通便 利,與聚集經濟皆為顯著影響經營之意義。

綜合說明捷運之重大交通建設對各百貨衝擊性,依據本研究實證結果,歸 納出幾點如下:

一 、 可 及 性

捷運交通可及性變化,對於百貨之營業績具有顯著之影響性,藉由其距離 而言,呈現出負向關係,顯示出距離越遠對百貨之影響性越小。

二 、 百 貨 自 身 相 合 性

此為實證結果後最具顯著性之變項,由於百貨自身規模對於經濟聚集,具 有正面效果,故可說明出近年所產生大型購物消費模式之趨勢原理。

三 、 捷 運 車 站 出 站 人 潮

由於捷運所帶來之龐大人潮,具顯著之負相關,人潮雖會為百貨帶來負相 關之顯著影響,係因有人潮消耗之權數影響存在。

(21)

四 、 區 位 吉 尼 係 數 值

百貨空間結構於 80-90 年間呈現之分佈情形顯示,依據區位吉尼係數計算 家數結果而言,其中藉由捷運設立之時間點可知,所造成之現象呈現趨於分散之 狀態,同時在計算營業額時,卻呈現相對平穩之現象,因此可看出即使逐漸分散,

對百貨績效不會有下降之情況產生,亦說明出各年度會有各百貨移轉之可能性隨 之增加。

因此,根據以上各項重要建設對百貨業間結構影響之分析結果,可充分瞭 解到除了產業本身聚集經濟效果外,地方或中央政府積極的改善或興闢地方設施 的確對商業開發有所助益,由以北市目前交通路網的便利,積極吸引各別廠商進 駐,期望達到區域均衡發展之目的。再者,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交通捷運可及性 對產業發展具相當之影響力,然台灣至今仍有許多地方交通運輸及需改善,藉由 研究實證結果可看出交通革新能為聚集效果帶來顯著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認為 應適時地針對各地區具有沒落運輸系統從事更新工作,方可使該地區的稟賦條件 能充分發揮其聚集經濟效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八、全期訓練時數四百五十小時以下之訓練班次,於開(參)訓日起三個

八、全期訓練時數四百五十小時以下之訓練班次,於開(參)訓日起三

從 7000 年前至 10000 年前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

遠東集團 2010 年由旗下太平洋崇光百貨及百 揚投資(遠東百貨子公司)合資成立遠東巨城購

並以中科園區核准進駐事業單位中已建廠完成且投入實際生產的廠 商作為資料蒐集的基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園區協調小組 公布資料指出,統計至 96 年 6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超級購物中心這種結構創造了驚人的增長率,銷售額由 1992 年的 118 億美 元增長到 1993 年的 146 億美元。儘管分析家們預測 Meijer 和 Fred

「唯識相」的部分即佔了二十四個偈頌,亦即佔了五分之四(8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