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部
「行走 TIT」:公視主頻(週日)16:00 播出(隔日凌晨 2:00、
隔週四凌晨 5:00、隔週日 6:00 播出)、公視 2 台每週二 9:00播出(15:00 重播)、公視 3 台每週四 7:00 播出(12:00 重播)。
這是一個帶著議題和探究的精神,帶你看見每個部 落故事的節目。結合深度走訪、人文情懷與旅遊資訊,細 品部落發展的紋理,看原住民部落經歷荷據、明鄭、清領、
日治等政權更迭,東西文化交疊的傷痕。
以部落的文化活動為憑藉,舉凡飲食文化、祭典儀 式、藝術文創、傳統市場、部落就業狀況以及對與大自然 共生的生命觀等,透過電視鏡頭,介紹更多的部落生活點 滴。把原民生活文化「說清楚講明白」,讓觀眾體認並了 解原住民文化,以減少誤解進而珍視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 價值。
迷你電影院「土地」:公視主頻 2018/8/12(日)23:30 播出(隔 週日凌晨 3:30 重播)、公視 2 台 2018/8/18(六)14:30 播出。
蘇弘恩導演,探討原民土地問題。這一天,Temu 家 族要舉行一場祈求土地豐收的祭祀活動,所有的人都到場 了,只有二兒子 Halong 因為去尋找祭品而姍姍來遲。祭祀 開始沒多久,大哥 Siqay 就把 Halong 拉到旁邊去,請他去 跟財團派來的代表小陳討論收購土地的事。
「探索新美台灣」: 公視 2 台 2018/8/17(五)9:30(15:30 重 播)、9/8(六)7:00 播出第 1 集「南島原美麗」
什麼是台式美學?台灣豐富的地理環境與人文景 觀,有可能形塑出獨樹一格的美學文化嗎?本集從「台 灣是否為南島起源地」出發,尋找台灣原住民與古南島 民族的關連,進一步思考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台灣原住民美學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在美麗的東海 岸,我們跟著阿美族雕刻家伊祐‧噶照,感受敬畏祖靈 的信仰與友善環境的理念;接著來到阿美族手工琴師范 志明的工作室,欣賞結合文化與美學的獨創樂器;最後 來到苗栗山區的象鼻部落,聆聽泰雅族編織家尤瑪‧達 陸傳承民族的智慧,創作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織品,這
的起點。
「跟著 dapin 去旅行」:公視 2 台 2018/9/3-9/14(週一至週 五)16:00 播出。
跟著 dapin 去旅行,要繼續帶著觀眾跟著每一位旅行 者的視角進入原鄉部落,透過每位旅行者與生活在部落 的族人朋友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看見當代部落的生活態 度與文化延續。
「美味阿樂樂滋」:公視 2 台 2018/9/1 起(六)19:00 播出。
天然食材就是部落最詩意的材料,來自海岸的阿美 族人陳耀忠以創意料理寫詩,用傳統的採集來連結他和 土地的感情,用分享廚藝來尊重原住民的生活文化。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公視 3 台 2018/7/3(二)7:00 播出(12:00 重播)。
經由長期觀察原住民教育現場、部落社會的動向,
以及原住民長期不被重視、或是被忽略的衝擊,一群影像 記錄著、紀錄原住民傳統文化存在的精神與價值。
「野性蘭嶼」:公視 3 台 2018/8/29(三)14:30 播出、
9/1(六)11:00 播出。
以高畫質電視(HD)的細緻畫質來紀錄蘭嶼自然生態 之美,並探索達悟族人的文化傳統,呈現達悟族人與自然 環境互動的關係。
「吉娃斯愛科學」:公視 3 台 2018/9/12 起(週三至週 五)18:00 播出(隔日 11:00 重播)。
台灣原創動畫,以原民為主角,用深入淺出方式介 紹科普知識,亦傳達性別平權觀念。獲得 105 年金鐘獎 最佳動畫節目。各集主題包括地殼變動、結構力學、光 的折射、慣性定律、奈米、數字運算等。
新聞部
「公視晚間新聞」:公視主頻 19:00 公視 2 台 22:00
1. 7/25 銅門竊佔國土-花蓮銅門部落的太魯閣族人,兩年 前,在自己的傳統領域上,搭建了一座小木屋,做為文化 傳承使用,不過,卻遭經濟部水利署提告竊佔國土,經過 兩年的官司,法院一審是判決,族人無罪。
2. 7/13 部落免費網路-政府目前已提供超過1萬個熱點的愛 台灣免費無線網路,可是737個原住民部落中,大多數沒 有無線網路。原民會今天在台東延平鄉布農族巴喜告部 落,舉行第190個無線寬頻部落開通典禮,希望趕在110 年能普及到6成以上的部落。
3. 7/13 抗議原台承攬-原住民文化事業基金會所經營的原民 台和原民廣播電台,250位員工中有70多人屬"承攬"人 力,工作內容和正職相同,卻無法享有正職員工加班費、
法定休假等權益,工會今天到原民會抗議,要求將承攬人 員納編正職。
4. 7/11 族語教師專職-以往在國中小,「原住民族語」師資 都是兼聘人員,只能領取鐘點費。去年原住民族語言發展 法通過,教育部研擬推行相關師資聘用辦法,打算讓老師
「專職化」。計畫107學年開始,族語教師將享有固定月 薪、年終獎金等福利,全台約一千多人受惠,草案預計這 個月底正式公告。
5. 8/30 開學零新生-今天是開學日,但位在傳統阿美族部落 的,花蓮豐濱鄉港口國小,今年卻零新生,全校只剩下14 位同學,部落耆老憂心學校會被裁併,校方則發展獨木舟 和浮潛,打造特色學校。
6. 8/26 清境鬼剃頭-南投縣政府接獲檢舉,發現仁愛鄉平靜 部落的山區,遭到濫墾,這裡應該,要做為林業用途,卻 被拿來開墾、種疏菜,面積超過700坪,縣府將要求承租 人,三個月內恢復地貌,否則將依違反「水土保持法」移 送法辦。
7. 8/23 毛利人來台尋根-居住在南半球的毛利族人,其實是 台灣原住民的遠親!來自紐西蘭北島的毛利部族青少 年,組成拜訪團,上午拜會原住民委員會,遠道而來的他
落,由於家境狀況不佳,學生平日食宿全靠校方募款,每 年100多萬,學校募得相當辛苦。
9. 8/20 首座原民高中-國內第一所原住民實驗高中、"原聲國 際學院",今天正式開學。不過第一屆,只招生10位學生,
分別來自泰雅族與布農族。創辦人馬彼得表示,未來招生 對象,以偏鄉部落、弱勢原住民為主,學費比照公立高中 收費。而授課內容,也與一般高中一樣,不過,英文與音 樂課程,比例較高。
10. 8/20 原民會槓地方-最近正值原住民傳統豐年祭,在花東 有不少部落都因大雨影響祭典舉行,為此地方政府特別向 中央爭取經費興建部落聚會所,原民會今天特別前往花蓮 核定已通過申請的部落,但在現場致詞時發生衝突。
11. 8/15 邵族領域無效-原民會今年六月,公告首波原住民傳 統領域劃設,其中邵族的傳統領域,將日月潭所在地的南 投縣魚池鄉全納入,引發部分鄉民不滿,上午到縣議會陳 情。縣長林明溱表示,原民會的公告未知會縣府,宣布邵 族傳統領域公告無效。原民會批評,縣府不可能不知情,
縣長也沒資格宣佈公告無效。
12. 8/13 勇士舞侵權-原民會8月1號舉辦的南島論壇開幕儀 式,現場一段展演勇士舞是花蓮奇美部落傳統舞蹈,引發 抗議。奇美部落族人氣憤指出,演出內容有多項錯誤,原 民會也沒有知會部落,根本不尊重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
13. 8/11 原民國際人才-台灣原住民文化豐富,但要如何促進 國際交流,讓全世界瞭解台灣原住民文化?原住民族委員 會推展八年的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發現愈來愈多 的都市原住民對自己的部落和語言文化仍不太瞭解,需要 從認識在地文化打基礎。原民會從11號起到9月份在花東 兩縣分別開辦基礎和進階課程,逐步從在地的理解推展到 國際視野。
14. 9/7 陳念琴世大錦金-我國拳擊女將陳念琴,在2018世界 大學拳擊錦標賽,以3比2險勝地主俄羅斯,順利衛冕女子 75公斤級金牌。由於今年亞運沒有女子69或75公斤量級,
讓「阿美族女戰神」陳念琴、無緣參賽;但她還是去雅加 達為夥伴加油,同時移地訓練。
「我們的島」
【重生】
公視主頻 2018-07-02(一) 22:00 公視 2 台 2018-07-04(三) 09:00
公視 3 台 2018-07-06(五) 07:00 / 12:00
「阿美族沒有垃圾這個字,我想說如果世界沒有垃圾這個 字,那我們是不是沒有垃圾?」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這段 話,是對自己,也是對世界的叩問。拉黑子用海漂垃圾做為 藝術創作的素材,一開始並非從環保出發,主要動機,源自 於他對「垃圾」的疑惑。他回想小時候,颱風過後,部落的 孩子總愛到海邊撿拾海洋帶來的「禮物」,在物資匱乏的花蓮 偏鄉部落,這些五顏六色的物件,既好用、又有趣,成為他 們童年的美好回憶。
【邊坡上的度假村】
公視主頻 2018-07-09(一) 22:00 公視 2 台 2018-07-11(三) 09:00
公視 3 台 2018-07-13(五) 07:00 / 12:00
海天一色,少污染的台東,是嚮往自然的旅客必訪之地。從 台東東河鄉的都蘭鼻,一直到台東卑南鄉的富山村,統稱為 都蘭地區。這一帶,風景秀麗,生活步調緩慢,吸引許多外 國遊客前來朝聖。來自新加坡的宛儀是第三次到台灣玩。每 次都選擇住民宿。對她來說,旅遊最主要的目的,是欣賞沒 有受到破壞的美景。為了完整風,她願意徒步許久,來到海 岸。但也有旅客,希望住宿地點,就是海景第一排。這樣的 市場取向,加上早期東部發展政策的規劃,讓都蘭一帶,成 為旅館建設的一級戰區。
【護山】
公視主頻 2018-09-17(一) 22:00 公視 2 台 2018-09-19(三) 09:00
公視 3 台 2018-09-21(五) 07:00 / 12:00
遊客眼中稀奇的景象,是金國和與同事的日常。這裡是南投 縣濁水溪與丹大溪的匯流口,殘存的橋墩是孫海橋遺跡,它 在 2004 年毀於敏督利颱風,行政院決定不再復建,林務局護 管員要前往丹大林道巡視,必須以流籠橫渡。他們在崇山峻 嶺間值勤,站在保護森林的最前線…
【有傳統‧沒領域】
過去,台灣的土地,都是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歷史發展下,
他們受到壓迫,失去土地,不斷流離。長期以來,原住民族 的還我土地運動,不僅追求土地權益,也希望尊重原住民歷 史的意義。現在,一群部落人士發起守護傳統領域行動,延 續還我土地運動的精神,為爭取歷史轉型正義,做出堅持的 努力。
節目部
《台灣食堂》:公視主頻 2018/08/19(日)18:30、公視三 台 2018/07/28(六)8:30、播出 第 1 集「原味 Amis 狂野台 味」
是什麼樣的美食,讓總裁獅子心嚴長壽讚不絕口、國際媒體 爭相採訪?第一眼看到陳耀忠的時候直覺聯想,和印象中挺 著大大肚子的廚師不太一樣,壯碩的體格和迷人的笑容外,
還有個浪漫的原住名名字春天。
春天的料理絕對是限定的。所有的食材都是他親自下海去 抓、上山去採,他壯碩的體格也是這麼來的,當你瞭解他後 就會知道,這樣堅持的背後,有傳承祖先古老智慧的驕傲。
在「陶甕百合春天」用餐不只是品嘗料理,也是體驗原民生 活與原民文化最好的途徑。
「紅瓦屋」是另一個創新阿美料理的代表,主廚林鳳廷將原 住民浪漫與原民的智慧融入她的料理創作中。阿美族料理的 精神是不過度烹飪,食材今天吃多少就拿多少,曾經式微的 自然主義,如今在阿美美食的實踐上有一番新的演繹。
「台灣食堂」 :公視主頻 2018/07/05 (四) 15:30 播出 第 24集 「原味之筍」
《台灣食堂》在沉濳之筍中讓大家品嘗了一般平地人常吃的 孟宗竹筍和綠竹筍,而其實在山地部落中也有著隱藏版美味 竹筍。花蓮光復的羅桂英是阿美族第一個將箭筍介紹給平地 人的先驅者,二十年來她到處推廣箭筍這種食材,甚麼樣的 辛酸讓她陷入回憶而淚流滿面?位在苗栗鹿場的桂竹筍又是 怎麼樣的美味?讓泰雅族的鄭英春來說個明白。深藏在山中 的原味之筍讓山中的朋友深信,未來的農業一定會朝著無毒 有機這個方向發展、茁壯。
《下課花路米─同理心大考驗系列及南向世界遺產系 列》:公視主頻 2018/07/29 (日) 09:30 公視 2 台
2018/08/29 (三) 18:30 播出 第 26 集「馬來西亞-姆魯國家
公園」
從西馬飛到東馬,背包客們來到了東方亞馬遜的砂拉越,這 裡的原住民族佔了大多數,而且雨林區呈現的自然景觀相當 豐富,這讓我們台灣太魯閣族的家慧來到這個環境,想必是 如魚得水吧!
但是家慧來到這裡跟家鄉一樣的環境,就觸景傷情了起來。
原本分配她當這個地區的小導遊安排行程,結果因為太想家 和壓力太大導致而哭哭…
不過三個背包客都一致認為這裡太值得來了!住宿的傳統原 住民長屋裡竟有位國寶級的比達友族音樂家,被大家慫恿出 來表演,段數之高令現場瞠目結舌!家慧也換上傳統的太魯 閣族服裝,和當地居民較量全套歌舞。
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姆魯國家公園,原以為山區雨林潮溼而 涼爽,但其實並非如此,這裡的樹木因為競爭關係每顆幾乎 都像大廈般高得嚇人,昆蟲、動物也是又大又多,山洞容納 了三百多萬隻蝙蝠,從洞中飛出,就像飛龍一般,勘稱世界 奇觀。姆魯的洞穴可是重點景觀,鹿洞可說是世界最大的洞 穴了,貫穿了整座山,清水洞則是東南亞最長的洞,深長超 過 100 公里,還有百萬年前形成的地底河流,清水洞可是三 位背包客的最愛,亞里說就像她夢中的仙境一般!。
「勝利催落去」: 公視三台 2018/09/15 (六) 06:00 播出第 12集『台 21 線』。
省道台 21 線是是台灣西部最靠近玉山山脈的一條公路,也是 最接近台灣地理中心的山岳縱貫線,望鄉部落是位於南投信 義鄉的布農族部落,「望鄉」這個美麗地名,據說是日據時 代當地的警官因懷念自己的故鄉而命名,意指「抬起頭就能 望見故鄉」,果然當我們站在望鄉部落裡,眺望著看似遠又 彷彿近在眼前的玉山主峰,當安祖引導著信廷的手,描繪著 玉山的輪廓時,輕易地就勾起旅人們心中對於故鄉的一種想 像。
「勝利催落去」:公視 3 台 2018/08/11 (六) 06:00 、2018/08/12 2:00 播出第 7 集。
本集拜訪屏東牡丹鄉牡丹部落,拍攝古英勇長老帶主持人走 訪牡丹社事件遺跡及與族人們一起跳舞;屏東牡丹鄉旭海村 拍攝主持人拜訪旭海村的老人家及帶旭海小學堂的小朋友們 做視障體驗。
味屋,各地的志工陪著一群偏鄉孩子工作、生活與學習;花 蓮市門諾善牧中心的飛炫屋,一個讓孩子可以攀岩、多元學 習的地方;拜訪花蓮縣新城鄉的聽障石雕家~楊疇英學習石 雕、至三棧溪尋找石材。
「誰來晚餐 X」:公視主頻 2018/07/27 (五) 21:00 、 2018/07/28 (六) 06:00、2018/07/30 (一) 13:00;公視三台 2018/07/30 (一) 20:00、2018/07/31 (二) 14:00 播出第 17 集 想要孩子 一定要自己生嗎? 其實領養也很好‧今天我們拜訪 的是阿里山鄉樂野村的原住民夫妻梅惠和明輝,他們超越血 緣,領養了三個孩子,其中兩個 還是平地人的小孩,他們是 如何和孩子相處,成為親密幸福的一家人呢?
「誰來晚餐 X」:公視主頻 2018/09/07 (五) 21:00 、
2018/09/08(六)1:00、2018/09/08 (六) 06:00 、2018/09/10 (一) 13:00;公視 3 台 2018/09/10 (一) 20:00、2018/09/11 (二) 14:00 播出第 22 集
蘭嶼是台灣第三大離島,對應於台灣島上的達悟族人習慣稱 蘭嶼為小島,西邊的台灣就是他們口中的大島‧今天我們要 拜訪的是住在蘭嶼紅頭部落的魯邁和他的一家人。魯邁注重 文化傳承,飛魚季裏夜夜出海捕魚,他希望蘭嶼保有純淨的 天地,經常參與淨灘活動。
新聞部 節目部 國際部 企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