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諮詢諮詢諮詢諮詢簡介簡介簡介簡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諮詢諮詢諮詢諮詢簡介簡介簡介簡介"

Copied!
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 ︰ ︰聚焦 聚焦 聚焦 聚焦、 、 、 、深化 深化 深化 深化、 、 、 、持續 持續 持續 持續

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 (小一至中六)

諮詢 諮詢 諮詢

諮詢簡介 簡介 簡介 簡介

課程發展議會 課程發展議會 課程發展議會 課程發展議會

二零一五年十二

二零一五年十二 二零一五年十二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月 月

(2)

目 目 目

目 錄 錄 錄 錄

前言 前言 前言

前言 ... ... ... ... ... ... ... i i i i

1.

1.

1.

1.

更新的理念和方向

更新的理念和方向 更新的理念和方向... 更新的理念和方向 ... ... ... ... ... ... 1 1 1 1

2.

2.

2.

2.

主要更新的內容

主要更新的內容 主要更新的內容 主要更新的內容 ... ... ... ... ... ... ... 6 6 6 6

3.

3.

3.

3.

支援

支援 支援 支援 ... ... ... ... ... ... ... 2 2 2 21 1 1 1

4.

4.

4.

4.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 ... ... ... ... ... ... 2 2 2 22 2 2 2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 ... ... ... ... ... ... 2 2 2 23 3 3 3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 ... ... ... ... ... ... 43 43 43 43

(3)

前 前 前

前 言 言 言 言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學校課程持續更新: : : : 聚焦 聚焦 聚焦 聚焦、 、 、 、深化 深化 深化 深化、 、 、 、持續 持續 持續 持續

自 2001 年起開始推行的學會學習課程改革,一直推動課程和教學改 進,旨在促進學生全人發展,提升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以達至終身學習 為目標。過去十多年來,學校在課程改革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例如:培 育出一批更積極主動、學習能力更佳及擁有更強的遷移能力的學生,他們 在閱讀、數學及科學方面的卓越表現備受國際肯定;課堂上實現了由教師 主導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範式轉移;學校的評估文化改變為更着重 促進學習的評估及作為學習的評估;校内或跨校教師協作與日俱增,有效 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正當我們推行學會學習課程改革的同時,香港以至全球在經濟、科學、

科技、社會等方面的發展,均出現許多轉變和挑戰。因此,隨着課程改革 踏入更新的階段,實在有加強學會學習課程改革的必要,持續、深化已取 得的成績,定出課程發展新焦點,以保持香港的競爭優勢,好好裝備學生 面對本地及全球的各種轉變。

是次學校課程的更新 (亦稱「學會學習 2.0」),建基於實踐經驗和美 好成果,是十多年前推行學會學習課程改革的提升版,並非「新增」措施,

而是期望更準確、更聚焦地推動未來五至十年學會學習的一個持續旅程。

這次的學校課程更新仍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中心,尤其重視提升學習質 素和效能。與此同時,為了迅速回應本地和全球環境種種轉變,我們需要 特別關注學生在各個學習領域上的個性發展,重視跨課程閱讀、資訊素養,

以及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配合更新的學習宗旨、共通能 力以及價值觀和態度。

為配合學校課程持續更新,《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小 一至小六)》已於 2014 年中完成修訂;《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及相關的學習 領域課程指引,亦會在完成諮詢後,將於 2016 年提供予全港學校參考。

我們鼓勵學校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持續、深化、聚焦的基要項 目。

本諮詢文件介紹了與「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相關的主要更新項目 以及課程規劃的考慮因素,並提供教學示例,闡述如何在學習領域上施行

(4)

校參考。學校在制定 2016/17 學年的課程規劃時,可結合諮詢文件中的更 新項目及考慮因素,並因應校情、教師的準備情況和學生的需要作考慮。

由於是次學校課程的更新,對未來十年的校本課程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並且是制定未來課程更新的方向,以及作為怎樣延續現行課程改革的規劃 依據,因此我們希望各持份者,特別是學界,向我們提供意見和回饋。若 對本諮詢文件有任何意見,歡迎於 2016 年 2 月 15 日前致函: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 胡忠大廈 12 樓 1201 室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總課程發展主任 (中國語文教育) 傳真號碼﹕2834 7810

電郵﹕ccdoc@edb.gov.hk

(5)

1. 更新的理念 更 新 的 理 念 更 新 的 理 念 更 新 的 理 念 和 方 向 和 方 向 和 方 向 和 方 向

1.1 為 何 更 新 為 何 更 新 為 何 更 新 為 何 更 新 ? ? ?

課程發展議會正着手編製《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 中六)》(2016)。此課程指引是建基於《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 一至中三)》(2002)而更新,並將適用年級由小一至中三擴展至高中。本更 新課程諮詢文件介紹了課程發展議會建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 的未來發展路向和主要更新項目,諮詢各持份者的意見,為制定未來課程 更新的方向和編訂《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2016) 作準備。

2002 年發布的《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就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提供有彈性的中央課程架構,學習內容包括閱讀、

寫作、聆聽、說話、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和語文自學這九個 學習範疇的知識、能力、興趣、態度和習慣。自課改實施以來,這個架構 為學校提供了更大空間,以配合學生的學習,發展多元的的校本課程。此 外,中國語文教育亦按照指引的建議方向,一直穩步發展,在教育界各方 同心協力下,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例如重視讀寫聽說能力和文化、文學 內涵的培養、開放學習材料、推動從閱讀中學習和文學創作等,已為未來 語文教育的持續發展奠下基礎。近年香港學生在國際性研究的測試中屢創 佳績,例如香港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在 2011 年「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 究」(PIRLS)中排名第一;香港十五歲學生的閱讀能力分別在 2009 年及 2012 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中,名列第四及第二位;數碼閱讀能 力排名第五位。這些數據都反映了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改革路向 正確,其後的發展亦必須建基於這些優勢之上。

然而,香港社會及世界急速轉變,如何裝備學生以應付未來,成了教 育關注的議題。香港的中、小學教育正邁進「學會學習」的另一階段,分 別提出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STEM)、共通能力、資訊素養、價值 觀教育、跨課程閱讀等方面的課程發展重點。隨着中文的國際地位日益重 要,世界各地學習漢語的人士不斷增多,中國語文教育的發展亦備受關注。

中國語文教育面對不少挑戰,例如︰隨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普及,

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和書寫文字的習慣,不免有所轉變;學生的背景趨向 多元,跨境學童、新來港學童、非華語學生和本地學生一起學習語文,各 有不同步伐。不同的持分者對如何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能的訴求,亦因此 不斷提高。部分課程的實施,如高中中國語文及中國文學課程,均曾引起 學校對課時分配、課程銜接、學習材料、照顧學生學習差異等方面的關注。

這些都反映了中國語文教育必須與時俱進,以回應各方對課程的不同期望,

(6)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2016)是配合學會 學習的持續發展方向(詳見《學校課程持續更新:聚焦、深化、持續》概 覽)而編寫,並回應各學科課程的更新和最新發展,如高中課程檢討、不 同學習階段的銜接、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普通話教中文等大眾關注議題,

同時希望能廓清課程和教學上的一些迷思。

(7)

1.2 如 何 更 新 如 何 更 新 如 何 更 新 如 何 更 新 ? ? ? ?

1.2.1 課 程 發 展 的 理 念

課 程 發 展 的 理 念 課 程 發 展 的 理 念 課 程 發 展 的 理 念

以下是本學習領域課程更新、發展,依據的基本理念:

(1) 語文運用是建構知識必須具備的能力。本學習領域要為學生學習各

門學問打好語文基礎,使他們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透 過跨領域的協作,各領域科目亦為學生提供更多語文運用的機會。

(2) 中文是香港大多數學生的母語,學生已從日常生活中積累一定的語

匯和語言經驗,語文學習是在這基礎上發展。至於在香港生活的非 華語學生,起步點或有不同,但亦可透過本領域課程架構上的調整,

循序漸進學好中文,幫助他們適應本地的生活。

(3) 配合香港的語文政策,我們需要培養善用「兩文三語」溝通的人才,

以提高香港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同時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和連繫。

中國語文教育除了要均衡兼顧書面語(包括語體和文言)及口語(包 括粵語和普通話)的學習外,亦要關注學生︰

 運用規範書面語的能力,以避免學生的表達受口語或網絡語言的 影響。

 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以擴大學生 的閱讀面,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的溝通。

(4)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又是思想、文化的載體。中國語文教

育需均衡兼顧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以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同時兼顧思想、品德的培育和文化的 薰陶為目的。

(5) 要讓學生深入認識中華文化,吸收優秀的養份;增強對國家民族的

感情,養成良好的國民素質,承傳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要讓學 生認識、欣賞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吸收精華,並具有國際視野和容 納多元文化的胸襟。

(6) 文學學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文學的學習,可以引導

學生感受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美,培養善感的心靈,陶冶性情,

發展個性,美化人格,促進全人發展。

(7) 思維能力是語文運用的基礎。要提高語文能力,必須培養學生具備

高層次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素質,使他們能夠獨立分析問題和解 決問題,並發揮想像和創意。

(8)

(8) 在互聯網高速增長的年代,資訊良莠不齊,學生亦需在大量瞬息萬

變的資訊中學習,因此,篩選、整合資訊的閱讀能力更形重要。

(9) 中國語文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語文學習環境,

以豐富多采的作品為主要學習材料,讓學生獲得綜合而多元化的學 習經歷。

1.2.2 更 新 方 向

更 新 方 向 更 新 方 向 更 新 方 向

(1)微調微調微調微調中國語文教育中國語文教育中國語文教育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學習領域學習領域的課程發展路向學習領域的課程發展路向的課程發展路向的課程發展路向

就《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2002)提出的 發展方向和短、中、長期發展策略,微調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 程的未來發展路向︰

 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拓寬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升閱讀深度

 繼續開放學習材料,重視經典的閱讀

 配合資訊科技教育的最新發展,以提升語文學與教的成效

 加強評估促進學習的作用,幫助學生透過評估,反思個人學習語 文的成效

 進一步照顧學生學習語文的多樣性,關注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 成效

 繼續以校本方式推動「用普通話教中文」

 提供更多實踐普通話的機會,提升自學能力

(2) 清楚說明課程架構

清楚說明課程架構清楚說明課程架構清楚說明課程架構,,,加強課程的整體,加強課程的整體加強課程的整體加強課程的整體規劃規劃規劃規劃

自高中新學制實施後,如何配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並幫助他們 貫通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習是學校最關注的課題之一。是次更新,將 更清楚闡釋中國語文學習領域不同科目的銜接和連繫,以協助教師 通過課程規劃,加強科目在不同階段的銜接,以及科目間的連繫,

為學生學習本領域的科目,開拓更大的空間,並幫助貫通不同科目 的知識。

(3) 配合

配合配合配合「「「「學會學習學會學習學會學習學會學習」」」」持續更新的項目持續更新的項目持續更新的項目 持續更新的項目

香港學校課程,正邁向持續更新的新階段,一些需要發展的新焦點,

例如發展共通能力,加強價值觀教育,推動跨課程閱讀、跨課程語

(9)

文學習,以及提升資訊素養等,需通過各學習領域的共同合作,始 可幫助學生培養。這些亦是規劃中國語文學習領域課程時不能忽略 的部分。

(4) 優化

優化優化優化學學學學、、、、教教教、教、、、評評

配合社會發展,尤其是資訊科技的發展,教育改革的趨勢,以及學 生語言背景漸趨多元等轉變,教師須在學、教、評方面作出相應的 調節,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學習空間。

(10)

2. 主要更新 主 要 更 新 主 要 更 新 主 要 更 新 的 內 容 的 內 容 的 內 容 的 內 容

2.1 微 調 微 調 微 調 微 調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學 習 領 域 學 習 領 域 學 習 領 域 的 課 程 的 課 程 的 課 程 的 課 程 發 展 發 展 發 展 發 展 路 路 路 向 路 向

建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的未來發展方向如下︰

(1) 提 升 語 文 素 養

提 升 語 文 素 養提 升 語 文 素 養提 升 語 文 素 養

 豐富學生均衡完整的語文學習經歷,包括聆聽、說話、閱讀、

寫作及其綜合運用;連繫其他學習領域的學習,並透過跨科協 作,提供學生更多應用或實踐語文能力的機會。

 欣賞文學作品的內容美和形式美,並提供創作的學習經歷,培 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加強培養學生的品德情意,提高學生的道德操守,滋養情意。

加強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反思和認同。

 培養思維能力和思維素質,鼓勵獨立思考、明辨性思考,發揮 創意。

 加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態度、習慣和能力,尤其 要鞏固學生的寫字基礎,養成閱讀興趣和習慣。

(2) 拓 寬 閱 讀 面

拓 寬 閱 讀 面拓 寬 閱 讀 面拓 寬 閱 讀 面 ,,, 增 加 閱 讀 量,增 加 閱 讀 量增 加 閱 讀 量增 加 閱 讀 量 ,,,, 提 升 閱 讀 深 度提 升 閱 讀 深 度提 升 閱 讀 深 度提 升 閱 讀 深 度

提高閱讀興趣,掌握閱讀策略,拓寬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積累知 識和語言材料,拓展視野和胸襟;並重視閱讀的過程,能連繫個人 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細讀文本,體會意蘊,品味文字。

(3) 開 放 學 習 材 料

開 放 學 習 材 料開 放 學 習 材 料開 放 學 習 材 料 ,,,, 重 視 經 典 閱 讀重 視 經 典 閱 讀重 視 經 典 閱 讀 重 視 經 典 閱 讀

除了要配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因應學生的需要,編選多樣化的學 習材料讓學生閱讀外,亦應鼓勵學生熟讀或背誦若干蘊含豐富文學、

文化內涵的經典名篇,以積澱語感,提高語文素養。目前高中語文 課程設有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作為學生學習的切入點,學校可 在這基礎上,為初小、高小或初中學生編選若干經典篇章背誦篇目,

並結合多元化的學習材料,有效連繫各範疇的學習。

(4) 配 合 資 訊 科 技 教 育 的 發 展

配 合 資 訊 科 技 教 育 的 發 展配 合 資 訊 科 技 教 育 的 發 展配 合 資 訊 科 技 教 育 的 發 展 ,,,, 提 升 語 文 學 與 教 的 成 效提 升 語 文 學 與 教 的 成 效提 升 語 文 學 與 教 的 成 效提 升 語 文 學 與 教 的 成 效

隨着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在學與教過程中運用電子學習資源已是 全球教育的趨勢,加上移動學習的漸趨普及,語文的學與教方式更 趨多元,教師可善用無遠弗屆的學習平台、應用程式或網上資源等,

同時配合適用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並可按個人

(11)

興趣及學習進度,獲取知識、分享心得或鞏固學習成果,以促進獨 立、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5) 進 一 步 加 強 評 估 促 進 學 習 的 作 用

進 一 步 加 強 評 估 促 進 學 習 的 作 用進 一 步 加 強 評 估 促 進 學 習 的 作 用進 一 步 加 強 評 估 促 進 學 習 的 作 用

繼續推動「促進學習的評估」,善用評估的資料,如日常評估的數 據、全港性系統評估,或參照教育局提供的「學習進程架構」,以 回饋教學外,並提供機會,讓學生從評估中學習,透過評估,反思 和提升個人學習語文的成效。

(6) 照 顧 學 生 學 習 語 文 的 多 樣 性

照 顧 學 生 學 習 語 文 的 多 樣 性照 顧 學 生 學 習 語 文 的 多 樣 性照 顧 學 生 學 習 語 文 的 多 樣 性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個性、興趣、學習動機、能力、學習 風格、社經背景等方面各具特性,加上香港學生的語言背景近年漸 趨多元,學習差異愈趨顯著,學校應盡量善用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 域提供共同課程架構的彈性和空間,調適課程,以照顧學生在語文 學習上的不同需要,幫助他們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為未來升學或 就業做好準備。例如可參照「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

為校內非華語學生訂定循序漸進的學習目標、進程及預期學習成 果。

(7) 以 校 本 方 式 推 動

以 校 本 方 式 推 動以 校 本 方 式 推 動以 校 本 方 式 推 動 「「「 用 普 通 話 教 中 文「用 普 通 話 教 中 文用 普 通 話 教 中 文用 普 通 話 教 中 文 」」」

繼續以「用普通話教中文」為遠程目標。目前有關普通話與中國語 文兩科的關係、用普通話教中文等問題的各項研究,尚待政府和大 專學院進一步蒐集試行學校的實踐經驗及分析其成效,現階段未有 具體的工作計劃。學校可按本身的條件,包括學生的需要、興趣和 能力、整體課程的規劃、師資的準備、校園的語境、家長的支援等,

以校本方式處理。

(8) 提 供 更 多 實 踐 普 通 話 的 機 會

提 供 更 多 實 踐 普 通 話 的 機 會提 供 更 多 實 踐 普 通 話 的 機 會提 供 更 多 實 踐 普 通 話 的 機 會 ,,,, 提 升 自 學 能 力提 升 自 學 能 力提 升 自 學 能 力提 升 自 學 能 力

在普通話教學中,繼續為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營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並透過多元的學習活動,提供更多實踐普通話的機會;培養學生的 自學能力,俾使在完成初中階段後,仍可在高中的學習和日常生活 中,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配 合 以 上 發 展 方 向 配 合 以 上 發 展 方 向 配 合 以 上 發 展 方 向

配 合 以 上 發 展 方 向 ,,,, 學 校 可 考 慮 以 下 的 發 展 策 略 建 議學 校 可 考 慮 以 下 的 發 展 策 略 建 議學 校 可 考 慮 以 下 的 發 展 策 略 建 議 :學 校 可 考 慮 以 下 的 發 展 策 略 建 議::

(1) 從學生學習需要出發,建基學生己有的知識和能力,檢視學校目前

在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各科課程的整體規劃,理順不同學習階段 的銜接,並衡量教學實效,從而進行校本課程調適,從以下方面着 手,提升學與教效能。

(12)

 豐富學生均衡完整的語文學習經歷;

 加強文學元素,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加強品德與情意的教育,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

 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

 在不同語境中,加強獨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創造力和明辨性思 考能力。

(2) 按上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的發展方向,因應本身的條件、學生

的特點或已有的資源,制訂較長遠的規劃,並決定發展的步伐和優 次。學校可循序漸進,從小步子出發或由一些試點做起,例如:

 依據學生文言學習的情況,參考教育局提供的《積累與感興》及

《積學與涵泳》,並配合高中中國語文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

逐步為不同階段、級別的小學或初中學生編選校本古詩文背誦篇 目,以進一步加強文化、文學的積累。

(高中中國語文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積累與感興》及《積 學與涵泳》的篇目,見附錄一、二、三。)

 從日常的教學和評估中,蒐集學生在聽說讀寫能力各方面學習表 現的顯證,並參照教育局提供的資料,如基本能力指標、學習進 程架構,逐步發展或優化校本學生學習成果和評估工具,以助回 饋學生的學習表現。

(中國語文課程學習進程架構,見附錄四。)

 以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主要考慮,利用電子學習的優點,選取合適 的課題,透過同儕協作、試教,嘗試發展網上學與教材料,或探 討有效的策略,以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自學需要,如可設計閱讀 題目讓學生課前預習,為課堂討論作好準備;或將較難課題的講 解錄成片段,讓能力稍遜的學生可以重複觀看和溫習。

 在中國語文課程中,逐步加入普通話學習元素,並為有興趣研習 普通話的學生在高中開設相關的選修單元,如「普通話與表演藝 術」、「普通話傳意和應用」;或參考語文常務委員會和大專機構 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嘗試以部分班級為試點,用普通話作為 教學語言;加強普通話科與不同學科或學習領域的合作,增加學 生應用普通話的機會。

 參照「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為校內非華語學生訂 定循序漸進的學習目標、進程及預期學習成果。

(13)

2.2 清 清 清 清 楚 楚 楚 楚 說 明 課 程 架 構 說 明 課 程 架 構 說 明 課 程 架 構 說 明 課 程 架 構 , , , , 加 強 加 強 加 強 加 強 課 程 課 程 課 程 課 程 整 體 整 體 整 體 整 體 規 劃 規 劃 規 劃 規 劃

2.2.1 課 程 宗 旨

課 程 宗 旨 課 程 宗 旨 課 程 宗 旨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配合整體教育方向,輔以資訊科技的最新發展,

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生活和日後工作打好基礎。本學 習領域的課程宗旨為:

(1) 提高讀寫聽說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

(2) 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和習慣;

(3) 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性情;

(4) 培養品德,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

(5) 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根據教育局多次委託大專院校進行的課程評鑑研究結果顯示,學校普 遍認同上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宗旨,並認為仍是未來課程發展 的主要方向;而有關宗旨亦緊密配合課程發展議會為整體學校課程發展所 制定的七個學習宗旨。

更新課程架構的七個學習宗旨 更新課程架構的七個學習宗旨 更新課程架構的七個學習宗旨

更新課程架構的七個學習宗旨((2016))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宗旨課程宗旨課程宗旨課程宗旨((2002) 掌握兩文三語,有利更好學習和生活 提高讀寫聽說能力(包括粵語和普通話)

獲取和建構廣闊而穩固的知識基礎,能 夠理解當今影響學生個人、社會、國家 及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

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綜合發展和應用共通能力,成為獨立和 自主的學習者,以利未來進修和工作

提高讀寫聽說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

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 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持守正面價值 觀和態度,珍視中華文化和尊重社會上 的多元性

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

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

靈活、有效和合乎道德地運用資訊和資 訊科技

輔以資訊科技的最新發展;

培養品德 了解本身的興趣、性向和能力,因應志

向,為未來進修和就業,發展和反思個 人目標

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良好的語文學習 態度和習慣;

為學生終身學習、生活和日後工作打好 基礎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參與體藝活

動,並懂得欣賞運動和藝術 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性情

(14)

2.2.2 課 程 架 構

課 程 架 構 課 程 架 構 課 程 架 構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的架構基本不變,但為了幫助學校整體規劃學 校課程,更新以下的圖示,以清楚顯示本學習領域各學科課程的定位︰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宗旨

普通話科 中國語文科 中國文學科

(小一至中三) (小一至中六) (中四至中六)

多元化的課程組織 有效的學習、教學及評估

共 通 能 力

價 值 觀 和 態 度

思維 語文自 學

品德情 意 中華文 化 文學 說 話 聆 聽 寫 作 閱 讀

學習範疇

以讀寫聽說為主導,帶動其他學習範疇

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15)

2.2.3 學 習 範 疇 與 學 科 的 關 係

學 習 範 疇 與 學 科 的 關 係 學 習 範 疇 與 學 科 的 關 係 學 習 範 疇 與 學 科 的 關 係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貫徹以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文 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和語文自學的學習為主要任務。

 在本領域下,上述九大學習範疇是一體多面,彼此相互依存,貫串不 同學科中,而各有側重︰

中國語文科 中國語文科 中國語文科

中國語文科︰︰︰︰以讀寫聽說為主導,有機地結合其他學習範疇,全面提 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學習過程中,各學習範疇的學習,是相連互通,

而不是孤立割裂的。

中國文學科 中國文學科 中國文學科

中國文學科︰︰︰︰延伸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文學範疇的學習,提供學生 文學賞析、評論和創作的體驗,進一步提高文學素養,同時得到品德 情意的感染和文化的薰陶。

普通話科 普通話科

普通話科普通話科︰以培養學生聽、說普通話的能力為主,注重語言的實踐和 應用。

2.2.4 普 通 話

普 通 話 普 通 話 科 普 通 話 科 科 科 的 修 訂 的 修 訂 的 修 訂 的 修 訂

普通話科自 1998 年起成為香港中小學核心課程之一。2009 年中學學 制的改變,普通話科課程涵蓋小一至中三。

隨着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社會語言環境的轉 變,普通話科根據本學習領域課程指引訂定的發展方向,適時作出修訂。

課程檢視及更新工作因應這些情況已逐步展開,適用於小一至中三的課程 指引預計於 2016 年公布。

普通話科課程取向、學習目標及各範疇的學習目標基本不變,修訂主 要有以下三方面:

• 配合社會語言環境、學生學習需要和中學學制的變化,重組各範疇 的學習重點。

• 因應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學校可按學生的學習需要,選擇在第 一學習階段任何年級開始聲母和韻母的學習,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 握漢語拼音或注音符號,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

• 為更配合「譯寫」範疇的學習目標,將本範疇的名稱改為「拼寫」

範疇,以顯示有關範疇的學習內容除了漢字拼音互相對照譯寫外,

還包括對拼音的認讀、拼讀等能力。

(16)

2.2.5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課 程 的 連 繫 和 銜 接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課 程 的 連 繫 和 銜 接 課 程 的 連 繫 和 銜 接 課 程 的 連 繫 和 銜 接

本領域的學科同是建基於九個學習範疇的學習,因此,在學習內容上 都是一脈相承,互有連繫,通過適當的教學安排,在學習上可以互相促進。

2.2.5.1

中 國 語 文中 國 語 文中 國 語 文中 國 語 文 科科科 在 不 同 階 段 的 銜 接科在 不 同 階 段 的 銜 接在 不 同 階 段 的 銜 接在 不 同 階 段 的 銜 接

中國語文課程的學習內容,是由小學貫串至高中,層層遞進,讓學生 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可以螺旋地向上遞升,並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

中國語文科課程的銜接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語文能力發展語文能力發展語文能力發展語文能力發展︰︰︰︰初小以聽說為主,高小以讀寫為主,初中以綜合為 主,高中發展學生多元的語文能力。

 學習重點學習重點學習重點學習重點︰︰︰︰就學生應掌握的語文學習基礎知識,以及閱讀、寫作、

聆聽、說話範疇的範圍、能力、策略、興趣、態度和習慣提供不同 階段的學習重點,詳見《中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2007 年修 訂)及《小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2008 年修訂)。

 學習成果學習成果學習成果學習成果︰︰︰︰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應有不同的能力要求,透過多元 的評估,可了解學生在某個階段的學習表現,從而規劃下一階段的 學習。就學生在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的學習成果,學校可參照 以下語文能力水平的描述,掌握課程的要求︰

 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學生在第一至第三學習階段完結時,應在閱讀、寫 作、聆聽和說話方面達到基本能力的水平。

 學習進程架構學習進程架構學習進程架構學習進程架構︰採用分層遞進的方式,以八階學習成果描述學 生在小一至中六課程的學習表現及進程。

 學習材料學習材料學習材料學習材料︰︰︰︰小學至高中均貫徹課程開放學習材料的精神,讓教師按 學生興趣、能力或需要等擬定學習材料,高中則設定 12 篇指定文 言經典學習材料,就中華文化、文學,以及品德情意等範疇,提供 學習切入點。學校可按 12 篇的特點,訂定學習重點及規劃初、高 中文言的學習進程,同時編選各範疇適用的多元化學習材料。

(見示例 1︰初、高中課程銜接—— 規劃學習的進程)

2.2.5.2

中 國 文 學 科 與 中 學 中 國 語 文 科 的 銜 接 和 連 繫中 國 文 學 科 與 中 學 中 國 語 文 科 的 銜 接 和 連 繫中 國 文 學 科 與 中 學 中 國 語 文 科 的 銜 接 和 連 繫中 國 文 學 科 與 中 學 中 國 語 文 科 的 銜 接 和 連 繫

(1) 與初中中國語文科的銜接︰中國文學科是專就中國語文課程的文學範 疇,作深入而較有系統的學習。中國文學科建基於初中中國語文科的 學習,就「文學學習基礎知識」、「文學賞析與評論」及「文學創作」

三方面擬設學習重點,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文學基礎知識,認識歷代文 學的發展脈絡,理解、分析、評論古今名篇,並經歷詩歌、散文、小

(17)

說、戲劇等不同文類的創作。

(2) 與高中中國語文科的連繫︰中國文學科與高中中國語文科,在學科知 識、能力、價值觀及態度的學習上,均互有關連,尤其兩科均設有指 定篇章,在學習上可以互相照應。學校在規劃課程時,可因應兩科的 學習重點,關顧兩科之間知識、能力的滲透和遷移,讓學生能應用從 一科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於另一科的學習,提高學習效能,並避免兩 科之間學習內容及學習材料不必要的重複,更經濟而有效地運用學習 時間,使兩科的學習,互相促進和補足。

2.2.5.3

普 通 話 科 與 中 國 語 文 科 的 連 繫 和 銜 接普 通 話 科 與 中 國 語 文 科 的 連 繫 和 銜 接普 通 話 科 與 中 國 語 文 科 的 連 繫 和 銜 接普 通 話 科 與 中 國 語 文 科 的 連 繫 和 銜 接

(1) 與基礎教育階段中國語文科的連繫︰普通話科以培養學生普通話的聆 聽、說話能力為主,在聆聽、說話、文化等範疇的學習及閱讀材料的 使用上與中國語文科有共通的地方,例如兩科都會選用文學作品作為 朗讀或閱讀的學習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均須讓學生對作品的內容、

思想感情、組織和表達技巧,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學校在規劃課程 時,若能加強兩科的連繫,可使兩科互相配合,避免學習內容和學習 材料的不必要重複。

(2) 與高中中國語文科的銜接︰高中中國語文科設有普通話選修單元︰

「普通話傳意與應用」和「普通話與表演藝術」。這兩個單元屬增潤性 質,為完成中三普通話學習之後,仍想進一步提升普通話能力的學生,

提供選擇。若學校擬在高中開設這兩個選修單元,應配合兩個單元的 學習目標和學習成果,布置初中普通話課程中作適當的安排和鋪墊。

2.2.5.4

「「「「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第 二 語 言 學 習 架 構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第 二 語 言 學 習 架 構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第 二 語 言 學 習 架 構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第 二 語 言 學 習 架 構 」」」」與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的 關與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的 關與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的 關與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的 關 係係

建基於共同課程架構的理念,因應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情況,本學 習領域另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讓教師按需要調適中 文課程,由淺入深,幫助非華語學生透過小步子的方式學習。這個架構是 參照了主流課程的學習進程架構,但從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角度,就閱讀、

寫作、聆聽、說話的範疇,列載不同學習層階的預期學習表現,教師可按 此訂定循序漸進的學習目標、進程及預期學習成果,幫助學生盡早融入主 流中文課堂。

(18)

2.2.5.5

應 用 學 習 中 文應 用 學 習 中 文應 用 學 習 中 文應 用 學 習 中 文((( 非 華 語 學 生 適 用(非 華 語 學 生 適 用非 華 語 學 生 適 用非 華 語 學 生 適 用 )))與)與與與「「「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第 二「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第 二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第 二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第 二 語 言 學 習 架 構

語 言 學 習 架 構 語 言 學 習 架 構

語 言 學 習 架 構 」」」」 的 關 係的 關 係的 關 係 的 關 係

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科目從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角度出發,

課程內容涵蓋口語溝通、閱讀和寫作不同學習範疇,讓非華語學生透過模 擬的應用學習情境學習中文,為日後的工作或進修作好準備。在小學至初 中階段,教師可參照「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編排適切的校本 課程,幫助非華語學生建立一定的語文基礎,讓他們在高中階段可透過選 讀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科目進一步提升語文能力。

2.2.5.6

跨 學 習 領 域跨 學 習 領 域跨 學 習 領 域跨 學 習 領 域 / 學 科 的 連 繫學 科 的 連 繫學 科 的 連 繫學 科 的 連 繫

語文是建構知識必須具備的能力基礎,語文學習有助促進其他學習領 域的學習,而其他學習領域,往住為語文學習促進更大的學習空間。本學 習領域鼓勵使用多元的閱讀學習材料,包括不少具備跨學科學習元素的題 材,如歷史、文化、科普、社會、經濟、藝術等,透過跨科協作,共同規 劃課程或靈活安排教學,如設計專題研習,使用其他學習領域的課題作為 主題,選取相關的閱讀材料,進行不同學科的活動,除有助學生貫通不同 領域的學習,亦促進共通能力、價值觀等培養;同時其他領域的學習,亦 提供學生更多聽說讀寫的實踐機會,讓學校能經濟而有效地運用課時,提 高語文學習的效能。

(19)

2.3 配 合 配 合 配 合 配 合 「 「 「 學 會 學 習 「 學 會 學 習 學 會 學 習 學 會 學 習 」 」 」 」 持 續 發 展 持 續 發 展 持 續 發 展 的 持 續 發 展 的 的 項 目 的 項 目 項 目 項 目

2.3.1 發 展

發 展 發 展 共 通 能 力 發 展 共 通 能 力 共 通 能 力 共 通 能 力

 共通能力是中央課程各學習領域和學科共同培養的基本能力,主要是 幫助學生學會掌握知識、建構知識和應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為配合社 會發展的需要,課程發展議會建議將九種共通能力整合為「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以及「個人及社交能力」三類: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1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2 創造力 自學能力3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協作能力

 基於各學習領域的性質不同,各項共通能力在不同學習領域的側重各 有所不同。在各項共通能力中,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較利於「溝通 能力」、「創造力」和「明辨性思考能力」的培養。日常的語文實踐活 動,例如小組討論、報告、專題研習、演講及辯論、戲劇工作坊等,

已提供了不同情境,讓學生有綜合運用共通能力的機會。以中學「戲 劇工作坊」的學習活動為例,透過資料蒐集、圍讀劇本、揣摩主題,

角色扮演、舞台設計、道具安排等,已涉及共通能力中「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以及「個人及社交能力」不同方面的應用和實踐。因此,

本學習領域教師亦宜與其他領域或學科教師緊密溝通,共同訂定適切 的學習重點和活動,以幫助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2.3.2 加 強

加 強 加 強 價 值 觀 加 強 價 值 觀 價 值 觀 教 育 價 值 觀 教 育 教 育 教 育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8 年提出德育及公民教育的課程架構,列出要培養 學生價值觀和態度的項目。中國語文教育一向重視價值觀和態度的培 養,本學習領域透過品德情意的培養、文學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已涵 蓋部分價值觀的學習內容,尤其是「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

「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這七個首要培育 的價值觀,與「品德情意」範疇的學習要點互相呼應︰

1 過去譯作「批判性思考」。2015 年起,建議使用「明辨性思考」作為 critical thinking 的中譯,

以強調其要義是謹慎思考,明辨分析。為保持課程文件用語的一致性,所有於 2015 年或以後更 新的中、小學課程文件均會相應更新。我們理解其他華語地區的教育專業部門及群體多採用「批 判性思考」或「批判思維」,我們將按需要予以註明。

(20)

 在日常的語文活動中,通過選用適當的學習材料,因應品德情意、文 學或中華文化的學習要點,布置情境,透過討論、反思,可幫助學生 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文學作品往往反映作者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透過閱讀和欣賞一些 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感染,滋養情意和培育品 德。

 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是中華文化的要義。在中國語文的學習中,結 合中華文化的學習,讓學生透過認識、反思,進而認同優秀的傳統文 化,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起積極的作用。

 品德情意教育重視薰陶,教師平日的言行對學生的品德情意有潛移默 化的作用。

 在涉及價值觀的判斷時,應避免說教的方式,而應重視思辨的過程。

通過篇章中的人物言行、故事情節、名言雋語,先讓學生在情感上有 所感染,然後營造適當情境,引領學生由感情激發到理性反思,進而 自我反省,並在道德上自覺實踐。

 價值觀教育應是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的一部分,本學習領域的教師應配 合德育及公民教育的課程架構,透過跨科協作,連繫其他學習領域/

學科的學習內容,提供合適的學習經歷,共同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2.3.3 推 動 跨 課 程 閱 讀

推 動 跨 課 程 閱 讀 推 動 跨 課 程 閱 讀 、 推 動 跨 課 程 閱 讀 、 、 跨 課 程 語 文 學 習 、 跨 課 程 語 文 學 習 跨 課 程 語 文 學 習 跨 課 程 語 文 學 習

 語文是學習不同學科的基礎,學生需具備一定的讀寫能力,以貫通不 同學科的學習。在適當的情況下,可在不同學習領域創設有意義的學 習目的和學習情境,以推展「跨課程閱讀」,提供機會讓學生拓寬學習 領域上的知識基礎,並能應用和鞏固語文課堂所學的閱讀技巧和策略。

同樣地,不同學習領域可推動「跨課程語文學習」,通過提供真實的學 習情境,亦可讓學生運用讀寫能力來建構知識,達至終身學習。

「「

「「品德情意品德情意品德情意」品德情意」」的學習層面和項目」的學習層面和項目的學習層面和項目的學習層面和項目 七個首要培養的價值觀和態度七個首要培養的價值觀和態度七個首要培養的價值觀和態度七個首要培養的價值觀和態度

個人 勤奮堅毅 堅毅

認真負責 責任感 親屬‧師友 尊重別人 尊重他人

關懷顧念 關愛

重視信諾 誠信

團體‧國家‧世界 勇於承擔 承擔精神 心繫祖國 國民身份認同

(21)

 在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中,教師除了在日常的語文課堂內讓學生學 會閱讀和寫作,並繼續協助學校推動關鍵項目「從閱讀中學習」外,

亦可透過跨領域/跨科協作,尤其是跨學科的閱讀或寫作,提供學生各 類語文實踐的機會,幫助鞏固語文課堂所學,同時亦可讓學生融合各 科知識,提高學習效益,也能更經濟而有效地運用學習時間。

(見示例 2︰跨課程閱讀、示例 3︰跨課程語文學習)

2.3.4 提 升

提 升 提 升 資 訊 素 養 提 升 資 訊 素 養 資 訊 素 養 資 訊 素 養

 在資訊高速增長的年代,資訊浩如煙海,學生面對大量菁蕪夾雜的資 訊,篩選、整合資訊的能力更形重要。本學習領域提供不少機會讓學 生處理文字或多媒體材料的資訊,並在實踐和應用的過程中同時提升 資訊素養,例如:

 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就不同的課題,運用閱讀能力和策略,以 蒐集、分析、綜合、整理、評價不同媒體的資訊,以達成學習的 目標;

 應用資訊科技作多媒體或電子簡報的演示,展示學習成果:

 在處理資訊時,列明引用資料的來源,體現正確運用資訊、尊重 知識版權的態度。

(22)

2.4 優 化 優 化 優 化 優 化 學 學 學 學 、 、 、 教 、 教 教 教 、 、 、 評 、 評 評

2.4.1 學 與 教

學 與 教 學 與 教 學 與 教

2.4.1.1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照顧學生的多樣性照顧學生的多樣性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是要從了解他們的需要、能力、性向發展、學習 方式、語言文化背景等入手,利用課程的彈性,創設選擇和發展的空間,

採取靈活而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讓學生各展所長,

促使每個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得到全面和個性化的發展。例如︰

 因應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和學習特性,善用資訊科技提升學與教效能,

如構建網上學習平台或流動應用程式,透過內容、形式和難度不同的 學習材料和自學課程,提供學生以自己步伐學習的機會,以照顧不同 學生的需要。

(見示例 4:照顧學生語文學習的多樣性)

 配合學生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幫助他們融入學校生活。以下是一 些照顧非華語學生學習需要的例子︰

 營造共融校園文化,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擁有不同學習特性的 學生都能彼此接納、尊重、欣賞,一同愉快學習。(參照《基礎教 育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2014)第四分章)。

 調適課程,參考「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訂定循序漸 進的學習目標、進程及預期學習成果,讓學生透過小步子方式學 習,提高學習效能。

 安排多元化的聯課活動,提高學生學習中國語文的興趣,例如可 讓非華語學生與本地學生一同參與節日慶祝活動,讓他們認識中 華文化,融入本地生活;又可舉辦多元文化活動,讓非華語學生 向師生分享他們的本國文化,拓寬本地學生的國際視野,建構共 融校園。

2.4.1.2

推動推動推動推動電子學習電子學習電子學習 電子學習

電子學習是大勢所趨,本學習領域可從以下方面善用電子學習,以提 升學與教效能︰

 教師因應學習目標和教學需要,建基學生資訊素養的發展,應用適當 的策略,促進學生互動學習,包括透過電子課本、互聯網、學習平台、

(23)

流動應用程式等方式,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語文,交流心得

 善用網上語文學習資源,讓學生按個人學習進度或需要,取用各類材 料,進行自學

 提供機會,讓學生應用資訊科技展示學習成果

 透過網上評估的回饋,讓學生反思學習成效,以促進語文自學的能力

(見示例 5:運用資訊科技促進語文學與教、示例 6:電子學習——寫 作)

2.4.1.3

促進自主學習促進自主學習促進自主學習促進自主學習

最有效的教學,是要讓學生自己主動經歷、積極參與活動。教師可透過課 堂內外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進而引發他們積極主動 地學習,為自己訂立個人的學習目標和方向,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監控、

調節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2.4.2 評 估

評 估 評 估 評 估

2.4.2.1

學生在評估的角色學生在評估的角色學生在評估的角色學生在評估的角色

 作為學習的評估︰學校除了繼續加強「促進學習的評估」外,亦宜關 注學生在評估的角色,推動「作為學習的評估」 (Assessment as learning),

讓學生透過評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進展性評估︰教師除了透過進展性評估回饋學與教外,亦應引導學生 應用進展性評估所提供的資料和回饋建議,以檢視個人的學習進程,

尤其是參加一些網上評估,如教育局「學生評估網上資源庫」(STAR),

這些系統能根據學生的表現而自動提供回饋資料,這些資料具指導作 用,有助學生反思學習的成效,從而改善學習,力求自我完善。

 自我評估︰學生應為個人的學習表現負責,因此,在學生參與評估時,

教師亦應提供機會讓學生透過自我評估,以促進自主學習的能力,包 括︰按評估準則,主動分析評估表現,並根據同儕和教師的回饋,恆 常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以了解個人的強、弱項,從而作出改善;不 時檢視個人達成學習目標的進度,向更高的水平邁進。

(24)

2.4.2.2

學習學習學習學習評估工具評估工具評估工具 評估工具

在規劃評估時,教師可根據課程的學習目標、重點,並利用「基本能力」

及「學習進程架構」等評估工具,以掌握課程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要求,從 而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和需要,訂定適切的預期學習成果,決定評估 的內容、方式、次數、時間、佔分比重及記錄方式等,使教學與評估能緊 密配合。此外,在進行評估時,教師亦應讓學生清晰了解評估的目標及評 估準則,並掌握學習的要求。

2.4.2.3

校內評估與校外評估校內評估與校外評估校內評估與校外評估校內評估與校外評估

 校內評估應着重進展性方面的評估,以促進學生學習為主要目的,評 估的範圍涵蓋不同範疇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學生的價值觀、

學習態度和共通能力的表現。教師應重視從日常的學習活動中檢視學 生各方面學習的情況和表現。除紙筆測試外,答問、開卷測驗、專題 研習、作文、綜合評估活動、網上評估和學習歷程檔案等,都是本學 習領域各科目收集學生學習表現的有效方法。

 校外評估是學校以外機構評核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方式,本學習領域 科目包括中國語文科全港性系統評估、高中中國語文科及中國文學科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包括公開考試及校本評核)。學校宜善用這些評估 資料回饋教學,而不應只參照校外評估或公開考試的模式擬卷設題,

因為校外評估只是對選考學生的一次性評估,其中「全港性系統評估」

更只是評估學生的基本能力,未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學校應 通過多元化的校內評估,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均能有展示學習成果的機 會,也讓教師較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果,並作適時和適切的回饋。

(見示例 7:善用評估提升學與教)

(25)

3. 支援 支 援 支 援 支 援

學校在發展語文教育時,可善用以下支援︰

 教育局通過香港教育城網頁設立「教育局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

(http://www.hkedcity.net/edbosp)旨在為教師提供多元化的電子學習資 源,並適時更新,以支援教師在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不同課程的教 學。

 教育局將提供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如課程規劃、應用學習進程架構促 進學習的評估等,以幫助教師掌握本領域課程的理念和發展方向;同 時蒐集學校良好實踐示例,邀請學校分享心得。

 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專業團體、傳媒機構及各界人士一直都大力 支援學校推展校內校外的學習活動,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社區資源,

促進語文學習,進而幫助學生達到全人發展、終身學習的目標。

 學校宜盡量利用互聯網的功能,建立跨校或地區的網絡,加強聯校的 交流,共同開發、分享學與教資源;或與大專院校和教育專業團體加 強協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與教效能。

 各大專院校、教育專業團體、地區教育組織,以及教育局提供的教師 借調計劃、到校支援服務及培訓課程,均有助語文教師了解今後語文 課程的發展方向,以及探討教學方法,提升學與教的素質。

(26)

4. 常見問題 常 見 問 題 常 見 問 題 常 見 問 題

1. 甚麼是學會學習

甚麼是學會學習甚麼是學會學習甚麼是學會學習 2.0???

學會學習 2.0 是指學會學習課程改革的持續更新,以回應自 2001 年推 行課程改革以來,本地和全球在經濟、科學、科技、社會及政治方面均 產生環境變化。為了讓學校教育與時並進,維持學生在全球的競爭力,

我們必須在學校課程展開一個更新優化的週期,以持續、深化所取得的 成就,並聚焦於一些合適的領域以作課程規劃。在釐定課程持續更新的 方向時,亦已邀請持份者通過不同渠道提供意見,集思廣益。

2. 是次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的更新

是次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的更新是次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的更新是次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的更新,,,,是否課程內容是否課程內容是否課程內容上是否課程內容上上的大革新上的大革新的大革新的大革新??? 是次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的更新,不涉及課程內容的重大改動,

課程宗旨及課程架構均維持不變,主要是建基過去十年課改的成果,並 配合外圍環境和學制改變,進一步優化中國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同時 清楚闡釋課程的架構組織,以幫助學校整體規劃課程,讓學生學得更好。

即使是新加入的教學和評估策略,如電子學習、學習進程架構,也是把 部分學校發展多時且收到一定成效的做法,加以推廣。

3. 2002 年的

年的年的《年的《《《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課程指引課程指引》》》中指出》中指出中指出中指出「「「「用普通話教中用普通話教中用普通話教中用普通話教中 文

文 文

文」」」為遠程目標」為遠程目標為遠程目標為遠程目標。。。。是是是是次修訂次修訂次修訂,次修訂,,教育局有何建議,教育局有何建議教育局有何建議教育局有何建議??

現時不少學者和學校對於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普教中」)仍持有不 同意見。由於「普教中」的成效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教師運用普通話 的能力、學校的語言環境,以及學生的社交圈子等,因此,建議學校可 因應校情,包括教師的資歷、學生的水平、校園的語境、課程的編排、

教學的支援等因素,考慮是否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或採用何種方式 推行「普教中」。

(27)

示 例 示 例 示 例 示 例 1

初 初

初 、 、 、 、 高 中 課 程 銜 接 高 中 課 程 銜 接 高 中 課 程 銜 接 —— 高 中 課 程 銜 接 —— —— —— 規 劃 規 劃 規 劃 規 劃 學 習 的 進 程 學 習 的 進 程 學 習 的 進 程 學 習 的 進 程 背 景 背 景

背 景 背 景

學校致力發展校本課程,曾參加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舉辦「參照中國語文學 習進程架構以加強促進學習的評估」種籽計劃。

理 念 理 念 理 念 理 念

 學校參加種籽計劃,參考課程發展處製訂的「學習進程架構」,,,,開展校 本課程的檢視工作,發覺一些初、高中的學習內容有重複,如學生在 初中已學會一些修辭句式,教師在高中仍會重複施教,但對學生的要 求卻沒有相應提高,認為有必要重新規劃課程,以呈現學生學習的遞 進過程。教師亦從過往聚焦「教甚麼」,到關注學生「學甚麼」,再轉 而構想學生在不同階段「應學了甚麼」的角度發展課程。

 規劃課程的工作不能一蹴即就,學校從小步子嘗試,先選取閱讀範疇 切入,參考「學習進程架構」閱讀範疇的描述,訂定「預期學習成果」,

再根據學生學習表現作修訂。累積經驗後,始發展其他範疇的學習成 果。

 因應學習成果的擬設,學校重新編排學習重點、語文知識點等,並透 過選用深淺合宜的學習材料,處理初、高中課程的銜接,期望學生的 學習能螺旋地向上遞升。教師明白有很多常規性的學習重點需要鞏固,

而且在不同階段也需要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所學,因此把一些需要進一 步鞏固及應用的學習重點,列作「複核點」,並納入課程規劃,讓不同 年級的教師也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進程。

學 習 進 程 學 習 進 程 學 習 進 程 學 習 進 程

基於上述的理念,學校重新規劃校本課程。現以閱讀範疇中學習「論說」

為例,顯示學校在各年級如何組織相關的單元,包括學習材料的選編、學 習重點及預期學習成果的訂定,從中體現學習進程中層層遞進的理念︰

(28)

年級 年級 年級

年級 單元名稱單元名稱單元名稱單元名稱 閱讀範疇閱讀範疇閱讀範疇閱讀範疇 學習重點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學習重點((節錄節錄節錄節錄)

學習材料 學習材料學習材料

學習材料 預期學習成果預期學習成果預期學習成果預期學習成果

(閱讀範疇

閱讀範疇閱讀範疇閱讀範疇) 說理有據  學習基本的說明方法:舉

例、數據說明

 找出篇章的標示語及關鍵 句,以掌握主題

 通過學習篇章總分總的結 構,以理解內容

 ……

《螞蟻雄兵》

《死海》

《 假 如 沒 有 灰 塵》

《賣油翁》

學 生 能 運 用 閱運 用 閱運 用 閱運 用 閱 讀 策 略

讀 策 略 讀 策 略

讀 策 略以 理 解 篇章的主題

說理明晰  學習說明方法:分項、比 較說明

 概括段意,以理解主題

 分析篇章並列及對照的結 構,以掌握主題

 ……

複核點:標示語、關鍵句

《豆腐頌》

《說勤》

《發問的精神》

《為學一首示子 姪》

學 生 能 掌 握 段能 掌 握 段能 掌 握 段能 掌 握 段

意、、概括篇章內概括篇章內概括篇章內概括篇章內

容,,以理解篇章 主題

議論基礎  分析事件,說明所帶出的 道理(借事說理)

 分析作者的觀點、論據及 論證手法

 ……

複核點:總分總結構

《傷仲永》

《習慣說》

《釣勝於魚》

《想和做》

學 生 能 歸 納 篇能 歸 納 篇能 歸 納 篇能 歸 納 篇 章的內容

章的內容 章的內容

章的內容、、概略概略概略概略 分 析 篇 章 的 寫 分 析 篇 章 的 寫 分 析 篇 章 的 寫 分 析 篇 章 的 寫 作手法作手法

作手法作手法,以理解 篇章的主題

論證有力  學習論證手法:舉例、引 用論證

 學 習 通 過 不 同 的 結 構 層 次:層遞、對照,以找出 主旨

 就篇章的觀點提出意見

 ……

複核點:分析論點與論據、

事與理的關係

《楊修之死》

《 運 動 家 的 風 度》

《最苦與最樂》

《賣柑者言》

思考辨析  學習不同的論證手法:引 用、對比論證、駁論

 分析層次較複雜的篇章以 找出主旨

 評價篇章的觀點

 ……

《敬業與樂業》

《六國論》

《偏見》

《新年利是的習 俗社交功能》

學生能分析能分析能分析能分析、、評 價篇章的觀點 價篇章的觀點 價篇章的觀點 價篇章的觀點

(29)

年級 年級 年級

年級 單元名稱單元名稱單元名稱單元名稱 閱讀範疇閱讀範疇閱讀範疇閱讀範疇 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節錄節錄節錄節錄)

學習材料 學習材料學習材料

學習材料 預期學習成果預期學習成果預期學習成果預期學習成果

(閱讀範疇

閱讀範疇閱讀範疇閱讀範疇) 比較閱讀  探討篇章立意

 比較篇章及分析異同

 評價篇章的觀點及所運用 的寫作手法與表達主題的 關係

 ……

複核點:概括作者的觀點

《日》

《飛蛾與蝙蝠》

《蛾》

《石鐘山記》

《髻》

《 給 母 親 梳 頭 髮》

《我的母親》

學 生 能 綜 合 篇能 綜 合 篇能 綜 合 篇能 綜 合 篇 章 的 內 容 和 觀 章 的 內 容 和 觀 章 的 內 容 和 觀 章 的 內 容 和 觀

點,分析作者的分析作者的分析作者的分析作者的 寫作目的寫作目的

寫作目的寫作目的,,評價評價評價評價 篇 章 的 觀 點 及 篇 章 的 觀 點 及 篇 章 的 觀 點 及 篇 章 的 觀 點 及 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

文化反思  學習類比論證

 評價/反思篇章的主題,並 有個人的心得

 賞析文章的結構與寫作手

 ……

複核點:游說技巧(措辭與 掌握對方心理)

《請客》

《陳情表》

《自嘲》

《齊桓晉文之事 章》

學 生 能 評 價 篇評 價 篇評 價 篇評 價 篇 章 的 內 容 和 價 章 的 內 容 和 價 章 的 內 容 和 價 章 的 內 容 和 價 值觀

值觀 值觀

值觀,,有個人的有個人的有個人的有個人的 心得心得

心得心得

 各級「學習重點」安排不同論證手法的學習,並選取合適篇章以體現 各種手法的特色。上述單元的設計以提升閱讀能力為主,學生閱讀各 篇章後,能夠掌握各種手法的特點,但不等如能夠運用該手法寫作。

 「預期學習成果」描述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表現,呈現學校對學生 閱讀論說文章的能力要求,隨年級而有所提升。

課 程 銜 接 課 程 銜 接 課 程 銜 接 課 程 銜 接

 由於課程開放學習材料,為學校提供了選文的彈性,所以教師可因應 校本的需要,靈活選用或調動不同的學習材料,例如學校以往在中一 教授《習慣說》,後來考慮到學生在文言理解能力的整體發展,所以在 修訂課程時將該篇章安排在中三才施教。而中六學習《陳情表》,目的 是為之後的選修單元「文化專題探討───五倫」作好準備,先認識五 倫中君臣及父子的關係。

 要處理課程銜接,關鍵是先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起點),然 後從預期學生在該年級/單元學習後的成果(終點)作考慮。課程銜 接也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去體現,下表可茲說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凡是有空格的地方,皆需要填寫 或選擇裡面的選項。若沒有,直接 寫上或選取「無」。.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4 社團法人台中市健康長青協會 行銷策略規劃 5 臺中市環保生態保育志工協會 擬訂行銷策略 6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發展協會 遊程活動規劃及行銷

又說:“一晃兒五、六年了!我那天也真邪行,走到齊化門,屎到 屁門了。 ”我媽說:

她說:「來過了,給媽媽打了一針……她現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課題  感動一刻  學習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  科目  視覺藝術 ..

2012年香港招生介绍 年香港招生介绍 年香港招生介绍 年香港招生介绍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