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簡 介 1-1 研究動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第一章 簡 介 1-1 研究動機"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簡 介 1-1 研究動機

近年來無線通訊產品等須求成長快速,無線通訊產品的發展講求輕薄短小,功能 日益增強,成為未來產品設計與應用的重點。產品功能的增強意謂著電路設計將愈趨複 雜化且包含的元件也愈多,但產品體積卻要求也愈來愈小,整合將成為未來零組件發 展的趨勢[1]。因此平面的 PCB 電路設計已不能符合體積變小之原則,是故必須採用垂 直整合的低溫共燒陶瓷(LTCC)的製程或多層印刷電路板(multi-layer PCB)來滿足電路設 計的需求。但此時具有垂直轉接的多層板或LTCC 中,在垂直轉接的 via,將產生寄生 電容或寄生電感的效應。為了消除寄生效應,本研究之目的主要是將多層結構之層與層 間所產生的寄生效應以各種補償的方式來消除其效應,以其達行最好的垂直轉接效果。

如圖1.1 所示[2]為垂直整合的電路。在層與層間傳輸線的轉換,CPW 轉 CPW 、 微帶線 轉

微帶線之內層與表層轉接補償,將是本論文研究的重點所在。

(2)

圖1.1 LTCC 多層結構示意圖[2]

1-2 製程簡述

本論文中如有LTCC 多層設計,則製程是以杜邦的 951 [3]為主。其主要重要的參數 如下:介質常數εr = 7.8,各層為 44μm,金屬厚度為 8(5)μm ,tanδ 在 30GHz 大約為

0.03。

表1.1 杜邦 951 製程特性表

Property 951

Dielectric Thickness (without conductor)

C2: 39um(+/-3um) AT,PT:90um(+/-4um)

AX: 200um(+/-7um) Dielectric Constant @ 10MHz 7.8

Dissipation Factor @ 10 MHz 0.15%

Insulation Resistance @ 100 V DC > 10E12 Ohms per layers Breakdown Voltage > 1000 Volts per mil Thermal Expansion (25~300℃) 5.8 PPM/C

Density 3.16 gm/cc Surface Roughness <0.34 microns Thermal Conductivity 3.3 W/mK

Flexural Strength 320 Mpa

第二種製作方式採用的FR4 的多層板結構,採用為 εr = 4.4,各層厚度約為 0.6~0.8mm。而有關實際製作的說明,在 4-4 節中會再次提到。

1-3 相關研究歷程與現況

本文將會針對多篇的垂直轉接的現況作一簡單敘述,基本上不外乎為微帶線 (ML) 轉帶線(SL)、微帶線轉微帶線、共平面波導(CPW)轉 CPW、CPW 轉微帶線等的型式。

第一種為寬頻的覆晶轉接(flip-chip)的介紹[5],此技術為上下對稱的 CPW-CPW,

(3)

然而由於上下垂直轉接的via,在低頻時並不會有太大的 S11(反射損失),但隨著頻率的 增加時,其via 的的寄生效應將造成其 S 參數的特性變差。故此利用所謂的本地匹配 (local matching)的補償技術,讓其寄生電容的效應降低,甚至轉變成為部份的電感效應,

使其達到阻抗匹配的效果,進而改善其反射損失。

第二種為開槽(slot)或空腔(cavity)耦合的微帶線轉接[6],兩者的特色在於直接將 via 拿掉,以避免寄生效應的產生。在接地層開槽中,開槽使得產生電感效應,使得其 阻抗匹配。而空腔耦合的方式為開槽的改良,將兩個薄ground 層中間所夾的介質,一 樣改為與Ground 層相同的金屬材質,但仍保留其狹縫的地方。如此,形成波導(wave guide)的方式,進行耦合。在[7]中,說明微帶線長度,導波的長寬高對於轉接頻寬的影

響。

第三種為微帶線轉帶線(SL):在[8]中,利用一高阻抗補償技術來改善其頻寬性性,

利用一段額外電感性的高阻抗來補償轉接時產生的電容效應。在理想的狀態下,可達到 10GHz~70GHz 的頻段中 S11在-17dB 以下。其高阻抗的阻值決定於傳輸線的長寬參數。

不同的寬,將會產生不同的阻抗值,當寬度愈小,則阻抗愈大,趨向電感性,在[9]中,

轉接的地方採用所謂的轉低的帶線接地層之方式來達到補償的效果,而此設計目標可 達到在22GHz 之前皆有-20dB 以下的效果。在[10]中則是轉接附近的圓孔周圍打上

vias,產生遮蔽效應,以期達到較高的轉接特性。

最後則為CPW 轉微帶線的垂直轉接,在[11]中,可以看見為 90 度的水平與垂直的 轉接,雖然也有較佳的轉接特性,然而在多層結構,無法形成垂直的ground 層,在此 則不考慮。在[12]中,雖然也有三種不同的轉接帶線-CPW,CPW-CPW,CPW-微帶線

(4)

等多種轉接電路,但在[12]中,卻無沒有說明其轉接的補償,僅簡單的陳述在 LTCC 的 基板中轉接後其S 參數將帶來何種影響,並說明可應用於 LDMS,對於本論文的研究 僅供參考而沒有實質上的幫助。

1-4 章節內容概述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二章將針對本論文所使用的文獻作更深入的探討,進而應 用在多層轉接,並簡單說明在多層結構時不同層的傳輸線則微帶線與CPW 的信號線寬 度將有所不同,即在相同50Ω 的阻抗值時,表層時的線寬較大,內層的線寬較小。第三 章則利用覆晶轉接的補償技巧,應用於多層CPW-CPW 轉接,但由於在[5]中為上下左 右對稱的架構,故在多層結構僅適合於內層與內層轉接,當表層轉內層時,此補償效 用將降低。在本章最後將附上部份的量測結果。第四章描述微帶線-微帶線轉接,在內層 轉內層的部份,採用空腔耦合的方式,為了在多層轉接符合實現金屬空腔的設計,故 上下層採用接地(ground)層,其空腔則用排列式的 Via 實現取代之,形成金屬牆取代原 來金屬空腔的製作。另外在第五章時,採用類似於本地匹配的技術,於轉接處作開槽補 償的作用,不僅在內層轉內層時可以實現,在表層轉入內層時亦可以使用,與第三章 相比,則不須考慮上下層亦須對稱的問題,且其表層面積的使用也節省了不少的空間。

最後,針對本論文之研究成果於第六章作一總結。

(5)

第二章 相 關 理 論 與 文 獻 探 討 2-1 簡介

在本章中,將多層結構中所運用的相關理論做一簡單介紹,在2-2 中,將介紹線寬 在表層與不同內層的線寬變化為何?並說明其理論為何?以微帶線為例,在信號線與 接地層兩者固定高度及50Ω 的前提下,信號線在表層時其微帶線寬較寬,埋在裡層(即 微帶線上下皆為介質)其線寬較窄。2-3 將詳細介紹參考文獻[5]中的 CPW-CPW 的覆晶轉 接補償,並將之後的的相關理論導入本論文的第三章CPW-CPW 垂直轉接的觀念與第 五章微帶線-微帶線開槽式補償垂直轉接,此內容對於本論文有重要的影響性。最後在 2-4 中,簡述微帶線-微帶線的微帶線空腔耦合垂直轉接,並應用於對稱型的多層轉接 或多層數的微帶線轉接之中。

2-2 線寬在 LTCC 各層的變化

2-1-1 CPW 在各層信號線寬度的變化

本節中先採用HFSS 9.0[4]固定為 50Ω 傳輸線,在每一層的寬度或 GAP 的變化情 形為何?此LTCC 為 12 層介質結構,金屬表面為 13 層【含表層:layer0】,由於為對稱 型式,其他為相反對稱結構,故只有模擬第0 層~~內層 6。從表 2.1 可看出在固定 gap 寬 度為100μm 時,所須 CPW 中間信號線的寬度為 216μm,往下的內層 1 來看則為

170μm,內層 2 為 148μm,內層 3 為 142μm,內層 4 為 140μm。到了最中間的內層 6 則 為139μm。若固定 CPW 的寬度為 100μm,則於表層時為 77μm,到了內層 6 的時候,則 為184μm。

(6)

表2.1 當固定 gap + width + gap 為 400um 時,CPW 的 width 變化

layer Width

表層0 216um

內層1 170um

內層2 148um

內層3 142um

內層4 140um

內層5 140um

內層6 139um

之後為對稱型式。反向相同

從上述的模擬結果可得知當於最表層時,則寬度為最大,最內層時寬度最小。其主 要的原因在於表層時,其金屬面之上為空氣,其εr = 1 ,而金屬面之另一面看到的則為 LTCC 的介質 εr = 7.8。而到了內層 6 的時候,其金屬面上下都為對稱的結構,看到相同 的LTCC 介質厚度。但介於表層 0 與內層 6 之間,如:內層 2 之時,雖然皆是看到相同 LTCC 的介質材料,但上下之厚度已經有所不同,是故其 εeff 之值將與表層與內層6 有 所不同。而有關此傳輸線在不同層變化的相關理論可以[12]的通式推導中得到証驗。

2-2-2 微帶線在各層的變化與理論分析

LTCC 的各層的微帶線,在表層與內層中,其波導性質及分析有所不同。在兩導體 之間的介質與上方的空氣區構成非均勻介質,使微帶線的波導性質及分析變得較為複雜 在夾心帶線中,因所有的電磁場都在均勻的介質。而微帶線則是大部份的電磁力線集中 在微帶金屬與接地面之間的介質區,一小部份的電磁力線在上方的空氣區,因為TEM

波在介質區的相位速度為

r

c

,在空氣區則為c。所以只要r>1,兩者就不相同,在

(7)

介質介面上,兩區電磁場的相位就無法完全匹配,所以純TEM 波不能存在於微帶線中。

在內層6 中,上下介質對稱,則可得上下兩區電磁場的相位最為匹配,而於表層時無

法得到匹配的效果,是故將基板介質厚度的距離(d)固定,並且從各層固定 50Ω 看寬 度變化的模擬中,我們發現愈往表層之時,其微帶線的寬度將變得較寬。

微帶線實際上為TE-TM 的混合波,須要比較難度的分析技巧。在大部份的微帶線 仲介質基板的電氣厚度都很小,遠小於一個波長( d <<λ),所以電磁場分佈近似於 TEM 波,為準TEM 波。此時相位速度與傳播常數可表示為

eff p

c

  (2.1)

eff

0 (2.2)

其中eff 稱為微帶線的等效介質常數,可由(2.3)得之。由於一部份的場力線在介質 中,一部份在空氣中,所以等效介質常數會介於1 與eff 之間。eff 的大小與基板介質 厚度d、導體寬度 W 有關。由此論述中,此製程之表層 0 的eff 最小,內層6 的eff 最大

W d

r r

eff 1 12 /

1 2

1 2

1

 (2.3)

再以表層0 為例,等效介質常數的意義是:微帶線的介質區與空氣區可以用一常 數為eff 的均均介質取代。在得到eff 之值後,相位速度及傳播常數可由(式 2.18)與

(2.19)得到。

若已知微帶線的結構尺寸,特性阻抗可由以下公式近似求之[13]:











 

 

 

 



 

 

444 . 1 667

. 0 393 . 1

120 4 8 60

0

d

W d

W

d W W

d

Z

eff eff

W/d 1

W/d  1 (2.4)

(8)

若給定特定的阻抗Zo 及均勻介質常數effd

W 值可由下式近似式求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ff eff

eff A

A

B

B B

e e d

W

61 39 .0 .0 )1 2 (

)1 1 2 ( 2 1

2 8

2 W/d < 2

W/d > 2

(2.5) 其中

eff eff

eff

Z eff

A  

0.11

23 . 1 0 1 2

1 60

0 B Z eff

2 0

377

是故由上式中可以看出其愈往表層時eff 愈小,

d

W 愈大。在固定d 的前提下,所

以W 值則較大。

2-3 覆晶轉接的高頻補償

2-3-1 覆晶轉接的簡單介紹

覆晶轉接較傳統的bonding wire 構裝方式具有許多優勢,因此覆晶在未來 IC 構裝 將會越來越重要[14]。然而與傳統的 IC 構裝技術比較,覆晶生產方式需要更高精準度的 設備,因此現在覆晶構裝成本,較傳統的IC 構裝方式為高。覆晶轉接技術是一種將 IC 與基板相互連接的先進封裝技術,在封裝的過程中,IC 會被翻覆過來,讓 IC 上面的接 合點(Pad)與基板的接合點相互連接 [15]。由於成本與製程因素,使用 flip chip 接合的產 品通常可分為兩種形式,分別為使用於低I/O 數 IC 之 FCOB(Flip Chip on Board,覆晶 式組裝)及使用於高 I/O 數 IC 之 FCIP(Flip Chip in Package,覆晶式構裝)。flip chip 技術 應用的基板包括陶瓷、矽晶片、高分子積層板以及玻璃等,其應用的範圍包括高階電腦 、 PCMCIA 卡、軍事設備、個人通訊產品、鐘錶以及液晶顯示器等。當覆晶轉接應用於液晶

(9)

顯示器上時,由於基板是玻璃,也被稱為COG(Chip on Glass)。使用 Flip Chip 技術有兩

大好處:可降低晶片與基板間的電子訊號傳輸距離,適用在高速元件的封裝。可縮小 晶片封裝後的尺寸,使得晶片封裝前後大小差不多 [16] 。

2-3-2 覆晶轉接高頻的高阻抗轉接補償

雖然覆晶轉接比之前的bonding 線有著較佳的電氣特性,然而在高頻的時候,仍是 會產生寄生電容的效應,進而讓S11變差。在40GHz 的時候,反射損失為-13dB,甚至 更差。考量圖2.1 所示之傳統的覆晶轉接結構。其等效如圖 2.2 所示,類似一個三階的低 通的等效電路。在考量忽略RS與GC GM下,依上述之電路結構的尺寸,我們可以得到其

串 聯電 感(Ls)近似於 69pH ,並聯電容 (CM CC)近似於 35fF 左右。其值代入 (2.6)之 中可得ZD  32Ω

c M

S

D C C

Z L

 

, (2.6)

eff HU

HU

C l C

l Z L

0 , (2.7)

其中 



 

 

 2

0 2

2 0

Z Z

C Z w Z

l

H eff H H H

(10)

d i el ec tri c c o n d u c to r i n th e b u m p u p p er l ay er

c o n d u c to r i n th e l o w er l ay er L o w er

C o n d u c to r

M o th er B o ard U p p er

C o n d u c to r

SM W M

C h i p

G M

HB H M HC

x z

y

SC W C G C

WM=WC=200mm, SM=SC=70mm, GM=GC=600mm. HM=HB=HC=127 mm, r=10.2.

圖2.1 傳統覆晶轉接模擬電路[5]

圖2.2 覆晶轉接等效電路示意圖[5]

為了改善其效果,使用了一種高阻抗補償的方式來補償其電容的效應。在忽略不連

(11)

續效應下。其等效電路圖如圖2.3 所示在前方串聯加入一個單位長度的電感乘以高阻抗 傳輸線長度LHU × l,成為一個四階低通濾波器,其中 LHU表示為每單位長度的電感,

CHU表示為每單位長度的電容值,而l 為高阻抗傳輸線的長度,其結構圖如圖 2.2 所示。

這樣的方式是讓高阻抗線加入於補償於先前之Ceff的效應。使得轉接處整體的Z0 = 50Ω。

再由(式 2.6)中我們可以得到新的特徵阻抗值。於圖 2.5 我們將 l = 185μm ,高阻抗值設 定為100Ω,可得到原來的反射損失及補償後的特性。相較之下,可以看出在 30GHz 之

前,皆有達一部份的補償效果,然而在30GHz 以上其效果為差。是故更高頻率之時,

要採用本地匹配補償的方式。[17-18]

CAP ID=C=

cc fF C1

CAP C=

ID=

cc fF C2 IND

L=

ID=

ll pH

L1 PORT

Z=

P=

Zo Ohm 1 PORT

P=Z=

Zo Ohm 2

圖2.3 覆晶轉接於 MWO 軟體等效電路的示意圖

(12)

WH = 30μm,SH=155μm,l = 185μm 圖2.4 高阻抗補償電路與等效電路模型[5]

圖2.5 傳統的覆晶轉接與高阻抗轉接補償的反射損失比較圖[5]

2-3-3 部份本體匹配補償

(13)

在圖2.6 中,可以看出其結構圖為轉接處兩邊挖空。traditional 表示為未做任何補 償處理時,則反射損失隨著頻率的增加,其特性變得很差,當 = 50 μm 時可得到較 佳的特性,但仍不明顯,漸漸的,隨著的增加,特性得到改善,從等效電效圖圖 2.2、圖 2.3 來看,主因在於挖空之後,減少了原來覆晶轉接的寄生並聯電容效應,增加 了串聯電感的效應。當= 100μm 時,則可得到在 60GHz 附近為-30dB 且寬頻效果。當

 = 150μm 時,則可得到在 33GHz 附近為-40dB 的寬頻。觀察圖中從從 100μm 到 150μm 時,其中心頻率則從 60GHz 到 30GHz,是故可以得到利用不同的,可以得到 想要的不同補償效果其中心頻率。然而當=200μm 時,在高頻時反而開始產生過多寄 生電感效應,影響反射損失。當高頻時,則已經高於-20dB,反而變差。由圖 2.3 的等效 電路,可以得出其從0μm 變化至 200μm 時,並聯電容值從 120fF 下降至 25fF,另一 個為串聯電感值,從70pH 上升至 140pH,所以當增加,除了減少傳統覆晶轉接時所 產生的寄生電容,在接地層的,產生接地電流迴路路徑變長,電感增加。所以可知,

在適當的並聯電容值、串聯電感值,可與傳輸線達到阻抗匹配的效果。[19]

50 40 30 20 10 0

Return Loss (dB)

traditional D =50mm D =100mm D =150mm D =200mm Δ

(14)

圖2.6 傳統覆晶轉接與本地匹配轉接補償的 Return loss 比較圖[5]

2-4 微帶線空腔耦合垂直轉接相關理論 2-4-1 空腔耦合垂直轉接簡介

綜合[2]及[20]的理論說明,主要是分析上下兩條微帶線之間經由在共同的厚接地 平面上的長方形槽孔的耦合情形,其結果可用來印証垂直非接觸式的微帶線-微帶線垂 直轉接結構的特性。而在應用上通常須利用垂直連接結構來傳遞所須訊號,此時厚的接 地板可以當作整個結構的散熱裝置或是提供隔離的功能,可依據空腔耦合的條件來調 整結構尺寸來設計在實際應用上更為廣泛的寬頻空腔耦合器(broadband cavity couplers) 傳輸結構。將空腔的長(LS)、寬(WS)、高(TC)和微帶線長度(Lt)等四種尺寸設成變化參數,

則可調整出所要的的寬頻空腔耦合垂直轉接。然後利用HFSS 模擬軟體中的參數化設定 以及最佳化設定等兩項功能並且配合空腔和微帶線帶化參數的調整,可以先在軟體上 得到所要的結果。最後量測可與模擬的結果對照,達到一致性。而這結構在微機電的技 術下,使得能夠在單晶矽微波電路上實現製作微型金屬空腔的可能。

(15)

2-4-2 空腔耦合垂直轉接結構說明

利用論文[21]中的尺寸作為最初結構。圖 2.7 是微帶線鐀入空腔耦合的簡圖,中間 為一接地層,其中央部份挖空為一個立方體以供做空腔使用,上下兩層為介質基板,

而在介質基板上佈上一條微帶線,另一面則洗出一槽孔(slot)面積。此時上下微帶線的信 號傳遞,藉由槽孔將信號耦合到空腔之中,其能將電磁場完全封閉在導體壁內,並提 供廣大的面積供電流流動,亦可減低輻射效應及高電阻效應,再經由耦合效應將電流 耦合到微帶線上。圖2.8 為[11]內容所述之結構製作之上視圖與側視圖。依照[11]所述得 到基本的尺寸,接著將空腔的長(LS)、寬(WS)、高(TC)和微帶線長度(Lt)等四種尺寸設成 變化參數,則可調整出所要的的寬頻空腔耦合垂直轉接。從[6]的 figure.6 中,可以看出 因空腔的槽孔長度變長或是微帶線延伸的長度增加,都讓S21的-3dB 轉折點,向低頻移 動。而空腔厚度增加時,也是會有相同的情況。而圖2.9 則是依[6]中的 table4-1 尺寸,自 行用HFSS 畫出的結構圖,其模擬結果則在圖 2.10。

(16)

圖 2.7 微帶線鐀入空腔耦合器結構[11]

圖2.8 微帶線饋入空腔耦合器之上視圖與側視圖[11]

(17)

圖2.9 使用 HFSS 模擬之空腔耦合結構圖

0 2 4 6 8 10

Frequency (GHz)

Table IV change LTCC

-35 -25 -15 -5 0

DB(|S[1,1]|) Table4-1-ltcc-003 DB(|S[1,1]|) Table4-1

DB(|S[2,1]|) Table4-1-ltcc-003 DB(|S[2,1]|) Table4-1

圖2.10 依圖 2.9 的尺寸用 HFSS 模擬出來的 S 參數

(18)

2-5 結論

在LTCC 中,其金屬層有所謂的表層與內層。從傳輸線的式子中,我們可以發現不 管是否為CPW 或微帶線的傳輸線型式。從表層 0 開始到最內層的地方,其線寬將是愈 來愈細,其主要的原因則與介質εr 有其關係存在。當埋層的厚度愈厚時,相對的 εeff

值也增加。從本節中的式中也可以發現特徵阻抗Zo 的值與 εeff的關係為何。

覆晶轉接的方式雖然比之前的棒線得到較佳的電子特性。然而在高頻的時候,卻無 法得到較佳的S11值。為瞭解決其高頻時所產生的寄生電容效應。許多補償的方式,如高 阻抗傳輸線補償的方式以增加電感的效應來補償其寄生電容效應。但是高阻抗傳輸線及 其他補償的方式仍存在著窄頻及結構上佔了比較大的面積,且無法達到寬頻最佳的補 償效果。是故本地匹配的方式由此而生,它的好處在於直接在本體的地方降低寄生電容 值,增加電感值的方式來達到最好的匹配效果。且此一方法也能夠避免浪費不必要的體 積,也能夠達到寬頻(從 DC 到 50GHz)時 S11 都在 -25dB 的良好成效。

第三章:CPW-CPW 的垂直轉接

(19)

3-1 簡介

在[22]的 future work 中提及其覆晶轉接的概念應用在 BGA 或是 LTCC 多層垂直轉 接的可能性,故本章將[22]所述應用於 CPW-CPW 垂直轉接,並做各層間轉接特性的研 究。承第二章覆晶轉接理論所述,將覆晶轉接的概念應用在LTCC 內層的 CPW 轉 CPW

的垂直轉接,在應用上,尚須注意其中的異同。

1、兩者結構之異同:結構上大致相同但 LTCC 有不同層數變化。

2、εr不同:LTCC 為 7.8 ,覆晶轉接為 10.5 或 12.9 且中間為空氣

3、等效電路:靠近 LTCC 表層垂轉接時,其等效電路中兩邊的並聯電容值不再是 相同值,而是一大一小且靠內層的電容值較大。

3-2 靠近 LTCC 內層中央的 CPW-CPW 垂直轉接 3-2-1 結構說明

在圖3.1 所示為覆晶轉接本地匹配的方式應用於 LTCC 垂直轉接的結構圖,圖中,

固定gap + width 的值,調整傳輸線的 W,使得圖中上層與下層皆為 50Ω 的傳輸線。在 而愈接近表層的地方,其W 值愈大(表 2.1)。同上一章所述的相同,在未補償之時,高 頻將產生寄生電容效應,為了消除其效應,進而產生較佳的S11參數,採用本地匹配的 方式。而圖3.1 中的所視的結構為上下 CPW 的位置於 L05 及 L07 層【表層與底層分別為 L00 及 L13】,所以 CPW 上下兩層介於 LTCC 的中間層,使得 CPW-CPW 為上下對稱 的狀態,因為CPW 的線寬與 gap 兩者皆相同,其參數為 width = 139μm,gap +width + gap = 400μm 為定值。 而垂直轉接的 via 直徑為 75μm,接著在垂直轉處的接地層 (ground)挖空處理,其目的除了減少電容值外,另外可增加接地電流的迴流,以增加電 感。在圖3.2 中,為其等效電路[23],當進行本體匹配的方式時,則 C 的電容值將下降,

(20)

而L 的電感值將上升,進而減少其電容效應。本節中,將模擬其挖空的部份,從 0μm

~ 120μm 來觀察其補償的效應,接著並以 Back - to – Back 的結構,來模擬比較未匹配 補償電路與使用本地匹配 [18-19]補償電路的結果。

圖3.1 CPW-CPW 於 LTCC 內層之垂直轉接結構圖

(21)

CAP C=

ID=

cc fF C1

CAP C=

ID=

cc fF C2 IND

L=

ID=

ll pH

L1 PORT

Z=

P=

Zo Ohm 1 PORT

P=Z=

Zo Ohm 2

圖3.2 CPW-CPW 垂直轉接簡化的等效電路模型

3-2-2 模擬結果

圖3.3 為模擬結果的 S11參數。其中local000 為未補償時之垂直轉接,而 local090 則 表示其挖空部份為90μm,同理可得 local120 及 local45。在圖中,可以看出在未補償時,

在未達40GHz 時,已經到達-20dB,而到達 80GHz 時,其 S11之值為-14.39dB。而隨著 接地層的挖空與兩旁via 的退後 如 local045 時,可看出其 S11有些許的改善。local090 時 則大部份的頻段,皆在-30dB 以下,顯示其反射損失特佳,到達 80GHz,其 return loss 也僅達到-26.58dB,由此可看出其挖空後,與 local000 有著明顯的改善。 然而當挖空的 的接地層達local120 時,則效果反而不佳。則原因可參照圖 3.4 便可以瞭解,曲線為 local000 時,可看出當頻率增加時則曲線向下為一電容性。頻率愈高,則電容性愈強。

接著local45 時,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頻段下,其電容的效應已相對的變小。到

(22)

達local080 至 local090 時,即垂直轉接處的接地處,挖空至 80~90μm 時,在史密斯圖 中,隨著頻率的增加,幾乎在R=1 的地方環繞,幾乎達到 50Ω 的阻抗匹配。最後看到 local120,則所呈現的電感性。當頻率增加時,電感性增加。其主要原因則在於第二章覆 晶轉接本地匹配所提及的,挖空後,減少並聯電容,增加串聯電感,然而在過度的挖

空後,將使得串聯電感效增加過大。使得電路呈現為電感性,故選擇最佳的挖空 是必要的,過多過少都不行。

3-2-3 Back – to – Back 結構

在圖3.4 中,為 back – to – back 的結構示意圖,即為圖 3.1 的結構,兩個反向串接 而成,接著選定在圖3.3 中最佳的垂直轉接【local080】與未補償的 back-to-back 結構模 擬出來的S 參數相互比較。最後其模擬結果如圖 3.5 所示,在 50GHz 的地方,未補償的 back-to-back 電 路 , 則 為 近 -13dB , 而 經 由 補 償 的 back-to-back 電 路 , 則 仍 在 近 於 - 30dB,兩者相差達 25dB 以上。由此圖可得知,利用覆晶轉接的本地匹配補償提供了在 LTCC 的結構中,CPW-CPW 的垂直轉接高頻時所產生特性變差的問題,然而在 3 -1 節 中所提到的對稱性的問題,由於內層(L05)轉內層(L07)為上下對稱性結構。接下來下節

中 , 將

討論覆晶轉接的技巧在上下不對稱的結構中是否適用?

(23)

(a)

(b)

圖3.3 CPW-CPW 垂直轉接的本地匹配(a) S11矩形圖(b)Smith chart

(24)

圖3.4 Back – to – Back 結構圖

(25)

圖3.5 有補償與未轉接補償的 Back – to – Back 的反射損失比較圖

第 六 章 結 論

本論文引用[22]的理論應用於 LTCC 多層結構的 CPW 轉 CPW 垂直轉接,然而卻發 現其覆晶轉接的結構具有上下左右的對稱性,所以S 參數亦呈現其對稱性,在 LTCC 的多層結構中,則因線路的埋層不同,故其理論架構只能運用於較靠中央的內層的 CPW 線,利用轉接處挖空接地層的作法,使得在等效電路中,串聯電感增加,並聯電 容減少,讓轉接處的阻抗接近於r =1 之值,進而達到阻抗匹配的目的,但在靠表層處,

其上下對稱性則不存在,例如,我們可以從CPW 的中的信號線寬度的變動得到印証,

在固定的兩接地層距離的前提下,靠近表層處的CPW,上下層變換時,其信號線寬度 變動較大,而靠近中央處,其寬度的變動較小,且表層的CPW 上面為空氣、下面為介 質,更使得其具有不對稱性,因此在CPW-CPW 較靠近表層的垂直轉接,如果要使用

相 同 的 補 償 技

巧,則效果較為不佳。

為瞭解決表層轉入內層垂直轉接,S11不佳的問題,故在第五章中,改用了微帶線 轉微帶線的垂直轉接,接著利用相同的概念,在轉接AIV 的下方作一開槽處理,其理 論則與[6]的方式有些類似,皆是挖空接地層的作法,使得串聯電感增加,進而達到阻 抗匹配的目的,使得寬頻轉接特性得以呈現。從相類似的等效模型中,我們可以發現在 未補償之時,垂直轉接呈現電容性,而當過度補償之時,將呈現電感性,所以適當的

開 槽 比

(26)

例是很重要的。

接著利用[6]的空腔耦合概念運用於微帶線-微帶線的垂直轉接之中,由於在[6]的論 述中,必須是金屬空腔才可以實現,但在FR4 多層板或是 LTCC 結構的製程中不容易 實現,故利用在開槽處做一垂直via 的排列,間接的達到金屬空腔的效果。利用 HFSS 的模擬結果與實際量測的結果發現,模擬與量測的結果具有一致性,且用via 的排列可 以取代金屬空腔,使得微帶線空腔耦合垂直轉接的技術在一般的多層結構中得以實現。

為了讓垂直轉接能夠有較佳的寬頻特性,故綜合前面第三、四、五章,可以得到一 個結果,在多層結構中,若為內層轉內層的垂直轉接且近似於上下對稱,則可利用於 如第三章的CPW-CPW 的垂直轉接,而在表層轉入內層的垂直轉接,則可利用第五章 微帶線開槽式垂直轉接的論述,而在須要較多層數的垂直轉接時,因為via 長度的增加,

將造成匹配補償的困難,故試著用拿掉轉接的via,進行空腔耦合的方式是可行的。在 這三個章節的S 參數圖也可以發現其垂直轉接皆有寬頻的效果產生。但唯一要注意的是 空

腔耦合的垂直耦合並非並DC 開始。

(27)

參 考 文 獻

[1] 藍偉庭,減少無線通訊元件數量, “LTCC 扮演關鍵要角,” 新通訊元件 2005 年 03 月 49 期, P.33.

[2] http://www.ltcclab.com/ltcc3dimension.html , “LTCC LAB.”

[3] http://www2.dupont.com/MCM/en_US/products/green_tape/green_tape_951.html “DuPont 杜邦網站”

[4] 曾振東, “HFSS9.0 使用說明講義,” 天線設計及量測進階班.

[5] Chun-Long Wang and Ruey-Beei Wu, “Modeling and Design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Wideband Flip-Chip Transition,” IEEE Trans. Advanced Packaging, vol. 26, Nov.

2003, pp.385-391.

[6] Eric-S. Li, Member, IEEE, Jui-Ching Cheng, and Chih Che Lai, “Designs for Broad-Band Microstrip Vertical Transitions Using Cavity Couplers,” IEEE Tra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54, no. 1, Jan. 2006

[7] Huei-Han Jhuang, and Tian-Wei Huang, “Design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Wideband Multilayer LTCC microstrip-to-stripline transition,” report in 2004 [8] F. J. Schmuchle, A. Jentzsch, W. Heinrich, J. Butz, M. Spinnler, “LTCC as MCM substrate : design of strip-line structures and flip-chip interconnects,” 2001 IEEE MTT-S Digest, pp 1903-1906.

[9] Rosine Valois, Dominique Baillargeat, Serge Verdeyme, Markku Lahti, and Tuomo Jaakola, “High Performances of Shielded LTCC Vertical Transitions From DC up to 50 GHz,” IEEE Tra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53, no. 6, June. 2005.

[10] L. Hyden, S. Hagelin, P. Starski, and K. Yhland, “Aanlysis and Design of a Vertical CPW Transition Between Microstrip Planes,” 1997 IEEE MTT-S Int. Microwave

(28)

Symp.

Dig., Denver, CO., vol. 2, June 8-13, 1997, pp.727-730.

[11] A. Panther, C. Glaser, M. G. Stubbs, J. S. Wight,“Vertical transitions in 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 for LMDS applications,” 2001 IEEE MTT-S Digest , pp.1907-1910.

[12] Rainee N. Simons, “Coplanar WaveGuide Circuits, Components, and Systems,” Wiley Inter-Science, 2001, Chapter2, pp.12-21.

[13] D. M.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 Ch3.

[14] C. Schuster, G. Leonhardt, and W. Fichtner,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of bonding wires and comparison with wide band measurements,” IEEE Trans. Advanced Packaging, vol. 23, no. 1, pp.69-79, Feb. 2000.

[15] T. Krems, W. Haydl, H. Massler, J. Rudiger, “Millimeter-wave performance of chip interconnections using wire bonding and flip chip,” IEEE MTT-S Int. Symp. Dig., vol. 1, San Francisco, CA, USA, Jun. 1996, pp.247-250.

[16] T. Krems, W. H. Haydl, H. Massler, J. Rudiger, “Advantages of flip chip technology in millimeter-wave packaging,” in IEEE MTT-S Int. Symp. Dig., vol. 2, Denver, CO, USA, Jun. 1997, pp. 987-990.

[17] C. L. Wang, C. T. Hwang, R. B. Wu, and C. H. Chen, “A resonant flip-chip design with controllable transition band,” in IEEE MTT-S Int. Symp. Dig.,vol. 4, Anaheim, CA, USA, Jun. 1999, pp.1423-1426.

[18] C. L. Wang, and R. B. Wu, “Locally matching design for flip-chip transition,” in IEEE Asia-Pacific Microwave Conf., vol. 2, Taipei, Taiwan, Dec. 2001, pp.547-549.

[19] C. L. Wang, and R. B. Wu, “A locally matching technique for broadband flip-chip transition design,” in IEEE MTT-S Int. Symp. Dig., vol. 3, Seattle, WA, USA, Jun. 2002, pp.1397-1400.

[20] 黃貴強, “以微帶線饋入之空腔耦合器而設計之寬頻 垂直轉接 器 ,” 暨南國際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92/碩士論文

[21] M. Davidovitz, R. A. Sainati, and S. J. Fraasch, ’’A non-contact interconnection through

(29)

an electrically thick ground plate common to two microstrip lines,’’ 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Tech., vol. 43, no. 4, pp.753—759, April 1995.

[22] 王蒼容, “毫米波覆晶轉接之模型化與設計,” 國立臺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91/

博士/091NTU00435095, chapter7

[23] C. L. Wang, and R. B. Wu, “Wideband coplanar waveguide flip-chip transition,” Proc.

National Symposium on Telecommunications, Nantou, Taiwan, Dec. 2003, RF-4-1.

[24] http://www.turboard.com.tw/ , “盲埋孔製程說明,” 美麗基公司.

[25] http://www.home.agilent.com , “E8362B User Guide,” Agilent U.S. 網站.

[26] D. M.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 2nd ed.,” John Wiley &Sons, Inc., 1998, Ch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第五章 多項式.

第五章 多項式.

實務上在應用 SPSS 軟體 run 完主 成分分析後,應該進一步進行因素 轉軸,在社會科學研究中,varimax 法為最常使用的,varimax

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 第15章

一般而言,信用卡主可直接 在櫃員機提取現金或以其他 轉賬方式動用信用限額內的 現金,這是一種便利但相當 昂貴的借貸方法. 利息

All necessary information is alive in IRIS, and is contin- uously updated according to agreed procedures (PDCA) to support business processes Data Migration No analysis of

利用 Web Survey 來蒐集資料有許多的好處。許多研究者利用 Web Survey 進行研究的主要原因在於可以降低成本、即時的回覆。然而,Web 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