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服務市場區的轉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章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服務市場區的轉變 "

Copied!
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服務市場區的轉變

本章探討中港溪中上游此一鄉村地區,其服務市場區在民國 79 年以前和以 後是否轉變,以驗證本文所提出的假說二是否成立。在第一節和第二節中,分別 先論述台灣農業發展、農產貿易的概況與問題,以及政府的農業政策。儘管農業 發展的不等同於鄉村發展,但許多農業問題與現象卻常發生在鄉村地區,因此探 討台灣農業發展概況,應可反映以農業為主要維生方式的鄉村地區之發展,同時 也有助於了解鄉村農產、勞務服務市場區變動的時代背景。隨後,再詳細檢視中 港溪中上游地區的農業內容、勞務及其服務市場區狀況。

第一節 民國 79 年以前商品、勞務的服務市場區

台灣在民國 50-60 年代的以農業培養工業政策,一方面成功發展工業、促使 工業產品大量出口,另一方面也導致鄉村地區農業人口外流至都市地區。在鄉村 的農業生產方面,國內農業生產常受農產貿易的影響:40 年代台灣主要的外銷 農產品米、糖,在 50 年代因國際市場的競爭而迅速沒落,耕種面積也隨之下滑;

取而代之的是香蕉、鳳梨等青果、蘆筍、鳳梨、洋菇罐頭和蔬菜的外銷量日增,

但在 60-70 年代也受到國際競爭,使青果、罐頭的出口也逐漸式微。加以,民國 60 年代以來與美國的談判,和為入關(GATT)準備而降低部分農產品的關稅。

上列因素,促使台灣農業面臨生產面的競爭壓力,(彭作奎,1995:22)鄉村地 區整體農作耕種面積逐年下降,其中稻米、雜糧、特用作物的減少相當顯著,而 青果、蔬菜和花卉類則仍有逐年增長;而出口貿易上,除了花卉外,稻米、蔬菜、

青果類的外銷皆持續地減少。

107

有鑑於鄉村經濟發展逐漸衰落,自民國 61 年起政府政策轉以支持農村建 設,先後頒佈了農業發展條例、稻米保證價格制度、提高農民所得方案、稻田轉 作計畫等措施。儘管如此,但仍無法避免此時鄉村因工資抬升、農場規模小而造 成生產成本提升、農民所得相對偏低、外銷競爭力減弱的現象,

108

進一步導致的 農業勞動人口離村和離農的現象。而中港溪中上游地區,其農業發展過程即是台 灣農業發展的縮影。

一、人文環境

107 農委會農業統計要覽,主要農產品種植面積 http://stat.coa.gov.tw/dba_as/asp/a47_1.asp?start=

40&done=80(2006/1/5);農產品出口量 http://stat.coa.gov.tw/dba_as/asp/a62_1.asp?start=40&

done=80(2006/1/5)

108 吳同權(2005)〈台灣農業發展政策之演變〉《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PUBLI CATION/TE/094/TE-R-094-021.htm(2006/1/03)。

(2)

(一)人口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在台灣整體經濟 發展趨勢下,也面臨上述國內鄉村的問 題,人口在 60-70 年代逐漸流失。本區 人口在民國 50 年代末期達高峰,近四萬 人,乃因南庄鄉八卦力與南庄煤礦的開 鑿,以及因煤礦而興起的竹簍加工業,

將人口推向最高峰。此時農耕、礦業和 竹細工是本區居民主要賴以維生的產 業。60 年代中期後,伴隨煤礦業開採價 值漸低,竹簍加工逐漸沒落,人口也逐 漸減少, (表 3-1)其中以煤礦開採的南 庄鄉人口流失較劇。

(二)產業結構

本區 60 年代初期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也有所轉變,農業人口也隨著台 灣地區農業就業人口的下降而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 (圖 3-1)但降幅較全台來的 小。而一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比例也逐漸縮小,從民國 64 年的 41%下降到 79 年的 23%;相對地,二級產業的就業人口

則有較顯著的提升,同時期從 28%提 升為 44%,其中又以製造業的增長最 為顯著。上述因煤礦業沒落而失業 者,以及從農業部門流失的人口,一 部份移出本區,一部分則轉入本區和 他地的製造業工廠就業。本區的工廠 在民國 64 至 79 年至少新增 32 家,

109

工廠經營內容受限於本區位置較偏 遠,且交通較不便利,因此以農產加 工的製造業占多數。

儘管本區工廠為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但本區增加的二級產業就業人口,

其就業地點主要並非分布於本區,而是分布於本區以外鄰近的中、小型都市或市 鎮。而此時仍留在本區內就業的人口,則是以農業作為主要的維生方式。

110

因此,

以下在探討本區的商品服務區時,是以區域內的農業生產及其銷售、服務的範圍

109 經 濟 部 工 業 局 工 廠 公 示 資 料 查 詢 系 統 , http://www.moeaidb.gov.tw/Fidbweb/index.jsp

(2005/11/30)。

110 以民國 79 年為例,本區三灣鄉鄉內就業人口數為 1,742 人,而農業就業人口為 1,056,即 60.6%

的鄉內就業人口從事農業;南庄鄉內就業人口數為 2,726,農業就業人口為 1,976,即 72.5%的 鄉內就業人口從事農業。(資料來源: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92)《中華民國 79 年台閩地區戶 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一卷台閩地區下冊),台北:行政院,頁 166-171;苗栗縣政府(1990)《苗 栗縣 79 年統計要覽》,苗栗:苗栗縣政府。)

表 3-1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人口數

年 人口數 年 人口數 64 36,654 72 28,314 65 36,051 73 27,398 66 34,965 74 26,576 67 33,563 75 25,780 68 32,548 76 24,650 69 31,119 77 23,772 70 29,933 78 23,212 71 29,122 79 22,758 資料來源:三灣鄉戶政事務所、南庄鄉戶政事務所。

2 3 4 5 6 7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一級產業 二級產業 三級產業

圖 3-1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產業結構變遷

資料來源:64-79 年份《苗栗縣統計要覽》。

(3)

為主體,而不論及本區人口在他地從事一級、二級產業的生產內容。而討論勞務 的服務市場區時,則分本區人口流動和勞務的就業地點分布兩大主軸,作為勞務 多寡及其市場區的依據。

二、農業生產內容與服務市場區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因自然環境特殊,位居北回歸線以北,而介於 100 公尺 丘陵和 2,000 公尺的高山間的地理區,故區域內熱帶和溫帶作物皆有分布。然因 本區以高山地形為主體,故農作面積有限,約僅占總面積三成,大多仍為林地;

農業用地中以水稻的分布最廣。 (圖 3-2)6、70 年代本區的農業狀況,與台灣鄉 村的發展類似,表現出水稻和茶葉耕作面積的減少,而果樹與蔬菜的栽培則有漸 興的趨勢。

圖 3-2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的土地利用(民國 70 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1981)《台灣地區農業區域發展初步規劃分縣報告 苗栗縣》,台北:農委會,無頁碼。

(4)

(一)農業生產內容 1.農產內容與分布

60 年代本區以水稻、茶葉、甘藷作物最為重要,其中水稻的耕種面積最廣,

(表 3-2)主要分布於中港溪主支流兩岸河階及河谷平原上,又以中游段三灣、

大南埔、員林一帶的分布最多。其次為甘藷,種植地廣布,是為主要糧食之一。

經濟作物包括茶、柑橘和蔬菜等。茶分布於中港溪中游兩岸的丘陵地上,

又以北岸的分布較廣;在三灣地區丘陵的品種,以青心大冇種、黃心大冇種、黃 甘種、烏龍種和阿薩姆種為主, (粱召明,2005:315)生產紅茶、烏龍茶;南庄 則以綠茶居多,獅頭山一帶盛產包種烏龍茶。60 年代初期,本區茶種植面積達 1,000 公頃以上,佔總耕地面積 30%以上的比例,至 70 年代為止,本區是苗栗地 區茶的重要產地。由於茶葉的興盛,出現近七家的製茶廠,位於三灣、永和山、

大南埔、田美等地。 (黃鼎松,2000:141)

柑橘屬熱帶作物,好高溫、夏多雨、冬少雨和坡度 5-20 度的地區,分布本 區在 100 公尺以上的坡地上,品種包括桶柑、椪柑和海梨柑,是最重要的果樹類 作物;蔬菜大多分布於地勢較平坦的河岸階地和平原上,僅竹筍則分布於丘陵、

山地上,是本區蔬菜中分布最廣者。竹筍中,桂竹筍屬溫帶植物,喜溫涼多溼,

以南庄分布較多,是北台重要的桂竹分布地;綠竹筍和麻竹筍則屬熱帶作物,以 淺山地區較發達。

表 3-2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主要作物收穫面積(單位:公頃)

稻米 甘藷 落花生 柑橘類 香蕉 其他果樹 蔬菜 菇類 綠肥作物 66 2,414 680 145 671 293 100 125 352 11 215 72 2,168 136 60 660 129 0 259 291 8 49 78 1,423 39 20 241 195 0 316 336 3 4 資料來源:(1)台灣省政府糧食局(1978),《台灣地區農村經濟統計概況第三十九輯:66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南投:台

灣省糧食局,頁 93-96。

(2)台灣省政府糧食局(1984)《台灣地區農村經濟統計概況第四十八輯:72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南投:台 灣省糧食局,頁 43-49。

(3)台灣省政府糧食局(1990)《台灣地區農村經濟統計概況第五十三輯:78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南投:台 灣省糧食局,頁 46-49。

至 70 年代,水稻的耕作面積大幅減少,而茶葉也因為外銷市場萎縮、勞力 轉入二級產業、工資逐漸提高、茶葉價格減低等因素,土地逐漸轉作或拋荒。水 稻和茶葉沒落的同時,經濟價值較高的果樹、蔬菜則相對興起。果樹方面,柑橘 種植的縮減,主要是受到冬梨的興起而不少耕地轉種梨樹,同時不少耕地也紛紛 改種梨樹,至 70 年代初期冬梨成為本區最重要的作物。然而,當 70 年代末期冬 梨價格衰落時,柑橘的種植面積又逐漸地增加。蔬菜的種植在 70 年代末期有所 增加,以竹筍、蘿蔔、甕菜、白菜為主。

此外,本區尚有香菇、一葉蘭等特產的種植。香菇主要分布於東河 400~800

公尺以上的地區,其栽培方式以段木培植為特色。一葉蘭於民國 73 開始種植,

(5)

是台灣高山原生的亞熱帶球根蘭花, 「主要分布在海拔 1,500-2,500 公尺檜木林、

常綠闊葉林邊陲或岩壁表面的苔蘚中,不耐高溫,生育適溫在 13~25℃…光線若 不足易造成消蕾,太強則有日燒之虞,因此不易在平地栽培」。

111

本區原已有野 生一葉蘭分布,72 年在南庄的大坪(800 公尺)和大湳(約海拔 800-1,000 公尺)

設立專業栽培區,以山採種球進行人工復育。由於一葉蘭生長條件嚴苛,具有產 地小且產量少的特性,因此民國 79 年本區的一葉蘭種植面積雖僅 1 公頃,卻是 台灣的最大產地。 (黃梅玉,2005:1)

2.畜產

在畜產品方面,除了自家生產禽畜外,在 70 年代因政府鼓勵國內自行生產 牛乳,故設有專業飼養乳牛場五家,分布於三灣鄉永和、銅鏡和三灣村。另外尚 有一肉牛場,位於三灣鄉;和數家養豬場,以南庄鄉居多。

3.漁產

本區的漁業分為水庫漁撈和專業養殖。在本區西北方的永和山水庫有少數 漁撈,產量相當少。此外,本區因位於中港溪流源流處,溫度皆在 25℃以下,

112

且具有終年有活水流動,水質純淨、清澈無污染等條件,是高山冷水養殖的最佳 地點,本區的漁業即以高山的鱒魚養殖最重要。鱒魚的養殖始於民國 72 年,由 當時南庄鄉農會所引進,並在環保局化驗水質後選出適當地點,首先在海拔 800 公尺大湳設置鱒魚養殖場後,二坪、東河及鹿場地點也開始養殖,94 年止共有 六家養殖場,每年約有 20-25 萬隻的鱒魚產量。

(二)農產生產季節

上述本區所能提供不同的農產其產季各有所差異,亦即,各種農、牧產能 夠提供的服務具有季節和時效性。由圖 3-3 中可看出,本區全年皆有農業、畜牧 和漁獲的產品可供應各地。

(三)服務市場區

本區生產的農作物,大多以國內為主要市場區,而柑橘、茶葉和一葉蘭等 則多銷往國外市場。民國 60-70 年代,本區農產主要的銷售管道,可以由圖 3-4 中得知,不同的農產品,其銷售的管道和目的地都有所差異,以下就當地較重要 的農產各別討論之。

111 直接引自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年不詳)《台灣一葉蘭之栽培與管理》,苗栗:行政院農委會苗 栗區農業改良場,頁 3。

112 為中港溪上游南庄橋段的水溫值,資料來源:苗栗縣環境保護局河川水質監測結果(93 年 7 月),http://www.mlepb.gov.tw/files/%E6%B2%B3%E5%B7%9D%E7%9B%A3%E6%B8%AC%E 5%AD%A3%E5%A0%B1%E8%A1%A8-9307.xls(2006/1/10)

(6)

圖 3-3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農產生產季

資料來源:民國 94 年 7-8 月田野調查;苗栗縣政府(2003)《苗栗縣休閒農漁園區》 苗栗:苗栗縣政府,頁 65-66;三灣鄉農會供銷部提供資料。

1.農產

(1)水稻

本區的水稻在收成後,銷售地通常有三,其一,農民留下家中一年所需米 糧;其二,將稻穀販售至糧商:本區南庄鄉的稻穀多送到員林村的南興碾米廠,

三灣鄉稻穀則主要運至鄉內三光碾米廠和頭份鎮的義合、山城碾米廠;其三,由 糧食局收購公糧:民國 68 年起可透過三灣、南庄鄉農會,負責執行糧食局公糧 收購業務,每公頃按保證價格收購稻穀 970 公斤。因收購價格較市價高出一至二

圖 3-4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農產的銷售方式(民國 79 年以前)

資料來源:民國 94 年 7-8 月田野調查。

(7)

成(民國 71-77 年每公斤 18.8 元) (洪筆鋒,1995:63) ,故多數農民將稻穀送至 農會,農會依糧食局指示而將稻穀分配到指定的糧商,其指定的糧商多為上述三 家碾米廠。若農會收到的稻穀超過糧食局規定的數量,則其餘由農會自行碾米,

再銷售到前述的糧商。

(2)茶

本區的茶葉至 60 年代初期以來,皆以外銷為主,當時台灣茶的外銷市場遍 及五大洲,其中以日本、摩洛哥、美國和香港為主,外銷茶種以綠茶最重要。 (劉 欽泉、楊振榮,1983:107-108、124)隨著 63 年台灣茶外銷開始走下坡,以及 71 年內銷量正式高於外銷量, (余寶婷,1994:33)本區茶葉外銷也逐漸地減少,

進一步影響茶葉種植面積的縮減。在外銷市場沒落後,本區茶葉改由中盤商收 購,在銷售到國內各地區。

(3)柑橘

柑橘在 6、70 年代是本區三灣鄉重要的經濟作物,其耕種面積近二百公頃,

品種包括桶柑、海梨柑和椪柑,其中以桶柑的種植較多,佔 90.6%的比例(78 年) 。

113

此時期本地的柑橘以外銷為主,乃因 6、70 年代時台灣平均每人國民所 得從不足一千美元逐漸增加至七千餘美元,消費能力較鄰近國家差,

114

故外銷價 格常較國內價格來的高。以民國 72 年全省為例,內銷桶柑價錢每公斤 15.4 元,

而外銷價格則可達 25.2 元,是內銷的 1.6 倍,

115

因此品質較佳的柑橘多銷至國外。

根據三灣青果合作社的說法,當時本區外銷的地點以菲律賓和日本居多;若以全 台而言,桶柑的主要出口地區為新加坡(71.5%)、香港(16.1%)和馬來西亞

(11.3%)。

116

外銷之餘,少數品質較差的柑橘則留在國內市場銷售。

(4)水梨

本區水梨主要分布在三灣鄉,其種植始於民國 56 年,是三灣鄉內灣農民將 鳥梨梨穗,嫁接至原本只開花不結果的梨樹上成功結果後,才開始廣泛地種植。

其品種屬橫山梨,因果實皮質較粗厚而又稱粗梨;但其開花時間有別於昔日春天

113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1990)《中華民國 78 年台灣地區主要農畜產品生產及進出口量值》,南 投:台灣省政府農林廳,頁 64-65。

114 民國 64 年至 92 年台灣與台灣柑橘主要輸出國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美元)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3 890 2,155 2,922 7,413 11,630 12,781 11,710 2, 500 5 ,020 7, 780 12, 230 18, 360 23, 700 24, 180 1 ,340 2 ,240 2 ,400 3 ,150 3 ,540 4 ,150 4 ,640 馬 來 西 亞 1 ,100 2, 110 3 ,060 4, 300 6 ,750 8, 200 8 ,970 資料來源:全球衛生理事會,http://atlas.globalhealth.org/(2006/1/10);行政院經建會(2005)《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頁 52。

115 台灣省政府糧食局(1986)《台灣省農村物價統計 台灣地區農村經濟統計概況第五十輯》,

南投:台灣省政府糧食局。

116 77 至 79 年的平均值;台灣省政府農林廳,《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主要農畜產品生產及進出口量 值》,南投:台灣省政府農林廳,77 至 79 年份。

(8)

開花的橫山梨,開花於冬季,故以「冬梨」名之。

117

冬梨成功栽培後,民國 57 年起即透過包青的方式,將水梨包給果販,果販再將水梨運送至北部各地市場。

由於冬梨品質受到肯定,遂於民國 60 年成立三灣鄉冬梨產銷研究班,接受新竹 區農業改良場(今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的輔導。接受輔導的研究班,持續改進品 質、提高產量,促使三灣地區種植冬梨的果農日益遞增,由 60 年的 16 人,增加 至 69 年三百餘人;同時重植面積由 60 年的 10 公頃,增至 69 年的 150 公頃;產 量也由每年 1 萬 4 百公斤,增至 69 年的 180 餘萬公斤。

為了讓當地的冬梨能夠穩定地提供各地市場,60 年起也開始實行冬梨的共 同運銷,落實分級包裝、每日定量出貨的品質控管,而將冬梨銷售範圍擴展至台 北、三重、板橋、桃園、中壢、高雄、屏東等市場,其中又以台北市的供應量最 大,約二分之一的冬梨都運往台北果菜市場販售。此時冬梨因品質佳、供應穩定,

故價格平均可達每台斤 30 餘元。但至 70 年代起,三灣冬梨因中南部地區產地的 競爭而導致市場價格降低,許多梨農為搶先於中、南部梨農的出貨時間,而提早 採果,導致冬梨品質每下愈況。因此,70 年代末期已經有梨農開始改良品種,

但是至 70 年代末期都未能普及。

(5)蔬菜

本區蔬菜的種植,一部分提供農家自己所需,其他的則可在本地和外地銷 售。生產量較少者,通常運送至三灣和南庄的傳統市集販售;而位於員林、大南 埔等平原上產量較大者,則在 70 年代起透過南庄鄉農會的共同運銷,將蔬、果 運送至台北市果菜市場,但是運輸量不多,約僅佔台北市需求量約 0.01%。

表 3-3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蔬菜共同運銷至台北市成交量(民國 75-79 年)

年 75 76 77 78 79

成交量

(公斤) 12,933 - 18,030 12,208 2,700 資料來源: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果菜運銷統計月報》,75-79 年 12 月。

(6)一葉蘭

一葉蘭屬球根類蘭花,銷售時主要非直接連盆帶花,而是採球莖販售。其 過程為:每年十一月中旬球莖成熟後即可採收,再經待清洗、整修、別選、消毒,

並以 5℃冷藏一至二個月才得以販售。民國 73 年種植一葉蘭以來,所產的球莖 皆在五十萬球以上, (表 3-4)約三~四成外銷,其餘則提供國內市場。外銷對象 中,以日本為大宗,約佔外銷總量的八成,其次為美、加等國;內銷市場中,以 台北建國花市最重要。

(7)桂竹

桂竹的利用,多取材竹材本身,其用途相當廣,可製成家具(如桌、椅、

掃把等)、農具,或作為房屋建材。桂竹筍可以食用,但是因竹材價值較高而食

117 此處以「冬梨」稱三灣地區 70 二年以前所種植的水梨,以有別於 70 二年之後發展出的「高 接梨」。

(9)

用者少。採收後的竹材,大多都外銷,並以日本為最大宗。

表 3-4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一葉蘭產量與銷售值(75-80 年)

年 生產量(粒) 出口量(粒) 內銷值(元) 總產值(元)

75 540,500 240,000 5,000 2,277,800 76 593,700 232,200 10,000 2,658,850 77 583,200 226,400 8,000 2,633,632 78 571,500 218,800 9,000 2,775,416 79 557,700 209,800 20,000 2,700,434 80 585,500 226,000 15,000 2,860,840 資料來源:黃梅玉(2005),《南庄鄉一葉蘭生產效率之衡量─成本邊界函數之應用》,私立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

論文,頁 2。

2.畜產

本區的五家乳牛場,因為是政府獎勵而設置的,故所生產的牛乳也可由政 府指派的機構全部收購。本區的乳牛廠皆與「苗栗縣農會酪農鮮乳加工廠」簽訂 收購契約,此一鮮乳加工廠位於造橋鄉朝陽村,所生產鮮乳製品建立起「將軍鮮 乳」品牌,又稱「將軍鮮乳廠」。乳牛廠每日早晚約五點半進行擠乳,擠下後的 牛乳先行冷藏,每兩天由將軍鮮乳廠的人員收取一次。牛乳經鮮乳廠加工製造成 鮮乳、保久乳、調味乳和優酪乳後,再銷售至國內各地。

3.漁獲

主要漁獲鱒魚,從授精卵到成魚,約養殖一年後即可出售;因授精卵是每 年固定向國外進口,所以全年皆是收成季節。以小東河的春谷鱒魚養殖為例,其 鱒魚大部分批發給中盤商,而中盤商再將漁獲批到新竹、苗栗、台中一帶的市場。

少部分則是提供養殖場所附設的鱒魚餐廳之用。因鱒魚食用具有「現殺鮮吃」的 習慣,因此往外運輸的時間最好在三十分鐘內,使得本地鱒魚的銷售範圍多限於 鄰近縣市,更無法銷售至國外。

三、勞務的服務市場區

(一)勞動力外流

此時期本區人口顯著減少,人 口的增減,主要受制於人口淨遷 徙,每年人口的負淨遷徙與人口減 少數之趨勢幾乎相符。 (圖 3-5)人 口的負淨遷徙則來自於人口的大量 外移,每年外移人口約在 3,000 人 以上,民國 69 年達 4,732 人的高 峰,移出人口佔全區人口的 15%之 高。 (表 3-5)外移的因素除了南庄 鄉煤礦、竹筐業沒落而使不少服務

-1500 -1200 -900 -600 -300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人口減少數 人口淨遷徙

圖 3-5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人口淨遷徙

資料來源:三灣鄉、南庄鄉戶政事務所;《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64~79 年份。

(10)

這些產業的相關店家也相繼關閉外,本區未有足夠的二、三級產業提供就業機 會,也人口流失的主因。人口的移出,即表示勞動力也大量外流。

這些外移人口,其目的地以其他縣市稍多,比例約在 50-60%間,其餘移出 者則仍留在苗栗縣。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移出地點在他縣市中以新竹市和新竹 以北的桃園、台北縣、市居多;移至本縣者,則以鄰近的頭份鎮、竹南鎮為主。

由此可知,勞動力多流至二、三級產業較發達的市、鎮地區。

表 3-5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移出人口(64-79 年)

年 移往其他縣市 移往同縣其他鄉鎮市區 總移出人口 總移出人口/總人口 64 2,036 1,629 3,665 10.0%

65 2,018 1,346 3,364 9.3%

66 2,576 1,628 4,204 12.0%

67 2,892 2,065 4,957 14.8%

68 2,422 1,818 4,240 13.0%

69 2,413 2,319 4,732 15.2%

70 2,222 1,922 4,144 13.8%

71 2,059 1,670 3,729 12.8%

72 2,091 1,476 3,567 12.6%

73 2,355 1,390 3,745 13.7%

74 2,020 1,247 3,267 12.3%

75 1,759 1,146 2,905 11.3%

76 2,077 1,406 3,483 14.1%

77 2,016 1,421 3,437 14.5%

78 1,859 1,228 3,087 13.3%

79 1,529 1,126 2,655 11.7%

資料來源:內政部《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民國 64-79 年份。

(二)勞動力的服務市場區

未外移的勞動力,仍有不少的勞務是提供他市、鎮之用。以民國 79 年為例,

未外移的就業人口 7,722 人中,有 4,468 人(57.9%)提供本區勞務,其餘 3,254 人(42.1%)則在他市、鎮就業。

本區提供他地勞務的分布相當集中, (圖 3-6)以頭份鎮之人數最多,有 1,353 人,占總就業人口 17.5%的比率;其次為竹南鎮的 626 人,占他縣市就業人口的 8.1%。乃因頭份和竹南兩鎮位居中港溪下游區段,不僅與本區相鄰,且是本區 對外交通的主要出口,並擁有較多的二、三級產業就業機會,

118

而成為本區勞務 服務的主要地區。在他縣市中,新竹市和桃園縣中壢市因工、商業發達,且距離 本區不遠、皆設有中山高速公路交流道,也成為本區居民選擇就業的地點,分占 本區就業人口的 4.6%和 3.6%。而竹北、新豐、湖口、楊梅、苗栗等市鎮,也因

118 頭份工業區於民國 62 年成立,而竹南工業區也在民國 73 年竣工。

(11)

交通較便利和就業機會 有 0.5% 以 上 的 就 業 比 例。其餘提供外地勞務的 零星人口,廣佈於苗栗、

新竹和桃園縣的各鄉鎮 中。

簡言之,民國 6、70 年代中港溪中上游地區 的勞務,每年約有十分之 一 外 移 到 國 內 其 他 縣 市,未外流的勞務約六成 留在本區內就業,近七成 以農業維生;其他約四成 勞動力則多為鄰近交通 方便的市鎮提供勞務。

四、小結

此時期中港溪中上 游地區農產品的服務市 場區,涵蓋了國、內外地

區。農產品方面,少部分留在本地,大部分銷至本區以外, (黃達新,2003:51)

其中柑橘、茶葉全部以外銷市場為主體,一葉蘭有一部份外銷,其餘農產則未有 出口,全部服務國內市場。大體而言,國內、外市場皆有其重要性。勞務方面,

則幾乎全為國內市場服務。

第二節 民國 79 年以後商品、勞務的服務市場區

民國 80 年代以來,國內農業面臨多項問題,此時因整體工資提升、農家規 模較小,使得生產成本相對提升;加以消費能力漸高,對農產的需求也日益多變,

影響農業生產內容;以及 79 年台灣申請加入 GATT,陸續開放多項農產品進口,

促使國內農業生產面臨挑戰, 如農產品競爭力消退、農家所得較非農家所得低 等問題。為解決和減緩農業問題,政府改變部分支持農業方式,例如:以關稅配 額取代直接自由開放,緩和國內作物受衝擊程度;鼓勵發展具有優勢的作物,如 種苗、蔬菜、熱帶水果、花卉、菇類、海水養殖魚類等;

119

健全產銷體系、輔導

119 吳同權(2005)〈台灣農業發展政策之演變〉《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PUBLI CATION/TE/094/TE-R-094-021.htm(2005/01/03)。

圖 3-6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勞務服務市場區 (民國 79 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92)《中華民國 79 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 普查報告第一卷台閩地區》下冊,台北:行政院,頁 166-171。

(12)

農產品共同運銷及直銷;實施農地釋出方案,允許農地轉為工、商等用途;強化 鄉村基礎建設;鼓勵符合生產、生活和生態的農業經營等等。

在上列環境背景和政府的輔導下,鄉村地區人口仍持續外流至都市,作物 內容也稍有改變:稻米、雜糧、特用作物的耕種面積顯著地減少,蔬菜稍有減少,

水果面積則保持不變,花卉則有明顯的增長;整體而言農耕面積已逐年減少中。

農產外銷上,則因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農產品外銷量起伏不定,稍呈減少的趨勢;

外銷量的波動則與國內作物種植面積大致相符,除了花卉外,穀類、蔬菜、水果 都為削減。

在農業生產和銷售看似衰落的同時,台灣不少鄉村農業經營也轉型以求得 生機。除了轉作經濟價值較高和高品質的作物外,也透過展示其農業生產過程和 結合服務業,進一步吸引消費者到產地,達到寓教於樂與農作物產地直銷的功 能。這種新興的休閒農業,成為今日鄉村地區農業發展的新型態。

80 年代至今的中港溪中上游地區,仍面臨人口外流、農業就業人口日減的 情形,農作整體生產量也逐漸減少。然而,由於科技不斷更新、國內消費能日日 高和對休閒娛樂的需求提升,促使本區農業組合與前期稍有差別,農業經營方式 也有轉型的趨勢;同時,產銷方式也有所調整。

一、農業生產內容與服務市場區

由於農業人口仍逐年減少,故農業土地轉作、拋荒的情形日益嚴重,能提 供本區和都市的作物內容逐漸減少。

(一)農業生產內容 1.農產

稻米和茶兩項昔日重要的農產,種植面積銳減, (表 3-6)主要是因為鄉村 青壯年人口流失。大致的情況是,稻農和茶農年長後耕地無人繼承耕作,部分仍 在耕地上轉種少量家庭所需的蔬菜,多數則置耕地於拋荒;若是青壯年的農夫,

則在 70 年代以來常棄稻米、茶,而轉種蔬菜或果樹。

在果樹方面,水梨雖因 70 年代末期冬梨的價格低而產量銳減,但 70 年代 以來研發的高接梨於 85 年成功後,

120

儘管水梨的耕種面積逐年減少,從 82 年的 230 公頃,減為 94 年初的 90 公頃,

121

但是生產值卻較冬梨種植來的高,價格依 等級由每台斤 60 到 110 元不等。本區所種植的高接梨品種,以豐水梨為主,占 95%之多,其餘還有新水、幸水和新興等。次要的果樹為柑橘類,其種植面積一 直沒有太大的改變。較值得注意的是,本區地勢高的地區出現較多高價值的溫帶 果類,如甜柿、水蜜桃等。

蔬菜方面,面積較小的河階、台地上,多有供應自家所需的蔬菜種植,規

120 高接梨是以溫帶地區生產之梨穗,嫁接在平地的橫山梨徒長枝上,使其提早(於冬天)開花,

並在六月初開始採收的梨。

121 根據 94 年八月三灣鄉農會推廣股股長鐘金光先生口述。

(13)

模並不大;在下員林、大南埔一帶則因有較廣的平原,才有較大規模的蔬菜栽培。

民國 86 年起也出現專業的蔬菜栽培農場─晴晨農場,

122

專門栽培有機蔬菜。此 外,因本區丘陵、高山面積廣,故海拔 700 公尺以上河谷階地的高冷蔬菜的種植 面積也逐漸增加,並於 80 年代初期成立「二坪高冷蔬菜區」 、 「大湳高冷蔬菜區」 , 從事專業栽培,主要作物為甘藍、蘿蔔、甜椒、蕃茄等。花卉部分,除了一葉蘭 外,也出現高價值的金花石蒜等。

表 3-6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主要作物收穫面積(單位:公頃)

稻米 甘藷 落花生 柑橘類 其他果樹 蔬菜 竹筍

80 1,161 30 20 245 * * * * 81 999 29 21 207 * * * * 82 964 29 38 154 * * * * 83 837 19 43 110 297 348 319 56 84 737 28 46 109 270 * 329 56 85 714 26 44 91 302 354 359 57 86 726 47 40 83 283 325 405 57 87 712 50 36 73 308 325 429 64 88 685 49 38 48 281 289 352 67 89 663 76 30 69 285 274 348 67 90 679 74 11 64 277 295 291 67 91 527 16 15 59 * 318 263 67 92 569 9 13 55 281 333 243 74 93 364 33 17 58 261 322 237 70 註:*為缺資料者;稻米、80-82 年甘藷、落花生、茶為「耕種面積」,非收穫面積。

資料來源:苗栗縣政府,《苗栗縣統計要覽》80-93 年份。

竹筍包括綠竹筍、麻竹筍和桂竹筍,其收穫面積約 60-70 公頃。綠竹和麻竹 向來採其鮮筍食用,桂竹原以竹材利用為主,但 70 年代因竹製品逐漸被塑膠製 品所取代,故 80 年代起也多採鮮桂竹筍販售。

2.畜產

本區前期成立的乳牛場,在 80 年代後因勞工成本提升和將軍鮮乳廠收乳量 調調减,故有三家乳牛場先後關閉,一家改為只代養孕牛和小牛,而不從事鮮乳 生產的功能。88 年之後僅一家乳牛廠(伯恩牧場

123

)維持鮮乳生產,但也已非 單純的乳牛飼養與鮮乳供應,90 年後轉型為結合教育、服務業的休閒產業。因 此,本區乳牛逐年減少,數量從 83 年的 281 頭,產乳量 150 餘萬公斤,銳減為

122 位於三灣鄉北埔村 4 鄰下林坪 60-1 號,面積約 3 公頃。

123 位於三灣鄉銅鏡村 11 鄰 42-1 號。

(14)

93 年的 32 頭,23 多萬公斤。

124

僅存的一家乳牛場,其八成的牛乳仍由集乳廠收 購,其他的則由牧場自行銷售。

3.漁產

此時高山淡水養殖仍然興盛,80 年代新增了一家鱒魚養殖場,和一家甘脂 魚養殖場。這些養殖場在此時多已非單純的養殖而已,幾乎皆已發展為附設餐 廳、住宿(旅館或民宿)或其他娛樂設施的綜合養殖場。

(二)服務市場區

80 年代以後,本區商品的銷售方式略有改變, (圖 3-7)增加的主要是農夫、

產銷班和農會直接銷售農產品到國內消費者的管道。服務市場區也略有變化,整 體而言轉以國內市場為主體。

圖 3-7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農產的銷售方式(民國 80 年以後)

資料來源:民國 94 年 7-8 月田野調查。

1.農產

(1)水稻

水稻的銷路,與前期幾乎無異,仍為三光、山城和義和三家碾米廠與農會 收購。較不同的是,農人收割後留下一部分自給所需稻穀者愈來愈少,乃因曬穀 等農事不僅需要場地,也需人力,在農家人力愈顯不足的情況下,農人逐漸將稻 穀全數交給碾米廠或農會,家庭所需的稻米再到米行購買。

此外,由於本區水質清澈無污染,所種植稻米的米質受到肯定,(陳板,

2005:86)因此為因應進口稻米的衝擊,93 年起三灣鄉公所自行購置碾米機收 購三灣、南庄、頭份地區的稻米,並建立「梨鄉米」的品牌。其銷售方式,除了 當地居民直接購買外,也接受機關、團體或個人透過網路訂購送貨到府。

(2)茶

124 苗栗縣政府,《苗栗縣統計要覽》,83、93 年份。

(15)

80 年代以來本區茶葉在國內市場滯銷,導致茶園面積縮減地相當嚴重,茶 農戶數至 94 年不到十戶。民國 70 年代後國內茶葉生產是以內銷市場為主,本區 茶葉理應可透過內銷而持續增產。但是,因國內消費能力漸高,對高品質茶葉的 需求日增、對中、低級茶葉的需求地點;以國內而言,凍頂烏龍、文山包種為內 銷的高級茶,而新竹、苗栗所產的包種茶則為內銷的中級茶。 (劉欽泉、楊振榮,

1983:165)因此,本區茶葉在 80 年代後面臨銷售價格低、缺乏銷售商問津等問 題。仍持續種茶的茶農,茶園規模通常不大,所種植的茶葉也多轉以價值較高的 有機茶、高山茶或椪風茶為主

125

;此外,通常再製作與茶相關的茶點、餐點販售,

126

經營茶館或設置茶展示中心,以利茶的銷售和增加收入來源。亦即,此時本區 茶葉轉以自產自銷為主,故銷售範圍為國內至此消費的遊客,以及透過電話訂 購、宅配銷送的地區。

(3)柑橘

80 年代以來因國內國民所得愈高,消費能力也愈強,對高品質的水果需求 日盛,故內銷價格逐漸提升,由 80 年代初期的 24.4 元提升到後期的 29.6 元。

127

另一方面,柑橘由本區至海關的外銷過程中,其間需經過抽檢、分級、分級包裝、

裝櫃、貼標籤、運送等過程,在台灣工資漸興的情況下,外銷所需付給的成本也 日增。因此,本鄉的柑橘外銷也維持至 83 年即結束,全部轉為內銷市場。民國 88 年本區內銷柑橘中,幾乎全以大台北地區為主要的服務市場區,

128

少部分銷 售至新竹。 (表 3-7)乃因銷售台北地區距離較近,且可獲得較高的價錢,以民國 表 3-7 三灣鄉農會柑橘共同運銷市場別(民國 88 年)

市 1,559 73.8

市 249 11.8

市 231 10.9

市 73 3.5

計 2,112 100.0

註:一箱=16 公斤;台北指台北第一果菜市場,三重為海源青果行,板橋包括同盈水果行、嘉南水果行,新竹為全一青 果行。

125 椪風茶雖為價格高的茶種,但椪風茶需要小葉綠蟬吸食而獲得其獨特風味,故為維持小葉綠 蟬的數量,茶園通常無法噴灑農藥,導致非產椪風茶的茶園因蟲害加重而品質降低;加以本區 椪風茶園的規模小(相較於峨嵋鄉、北埔鄉的椪風茶園),若遷就椪風茶一年一穫的生產而捨 棄其他茶種的生產,易造成收益入不敷出的情況。本區維持種椪風茶的茶園,則是透過不斷研 發,使椪風茶的產量提升、品質更為精緻、產期提升為一年,同時再生產茶葉副產品者或經營 果園者,才得以生存。(如三灣鄉永和山製茶廠的經營)

126 如茶粽、茶湯園、茶套餐、茶菜包、茶發糕等等。

127 農委會農業統計要覽,http://stat.coa.gov.tw/Chinese/asp/a53_1.asp?start=79&done=93

(2006/1/11)。

128 本區柑橘、冬梨的服務市場區主要為台北都會區,其中板橋、三重的比例相當高,乃因台北 第一果菜市場每日剩餘蔬果都必須報銷,供應者尚需付給報銷費;而台北縣的行口,當日未銷 售完的水果,除非損壞,通常會繼續將水果販售完。

(16)

資料來源:三灣鄉農會供銷股。

92 年各地批發市場的桶柑價錢為例,台北一市 21.67 元/公斤、三重市場 14.97 元/公斤、台中市場 10.62 元/公斤、高雄市場 11.22 元/公斤。

129

(4)水梨

在冬梨種植轉為高接梨的同時,因為二種梨的性質不同,使得二者的銷售 方式也大異其趣。冬梨又稱粗梨,屬橫山梨品系,因其果皮較厚而耐運輸,故本 區冬梨主要透過農會的共同運銷,運送至國內各市場。以農會的冬梨共同運銷而 言,民國 88 年柑橘的市場以台北都會區的都市最重要,共占 70.5%的比例, (表 3-8)新竹、桃園、中壢其次,少部分剩餘才送至鄰近的頭份販售。市場的選擇,

其考量點為市場規模、價格、距離和國內各生產地分布。大台北地區因人口眾多,

需求量也較大,同時價格最高,而成為最佳服務地點;

130

新竹則是距離本地最近、

較大規模的市場;台中都會區不列為主要考量,是因其鄰近的東勢、卓蘭、新社 等地區也盛產冬梨;台南、高雄地區市場規模也大,但相較於北部各市場,則距 離顯得遙遠、運費也較高。

131

因此,有別於前期冬梨運銷是全台各市場,此時的 市場區鎖定在新竹以北地區。

表 3-8 三灣鄉農會冬梨共同運銷市場別(民國 88 年)

市 1,599 29.7

市 1,219 22.6

市 983 18.2

市 589 10.9

市 465 8.6

市 344 6.4

鎮 193 3.6

計 5,392 100.0

註:一箱=16 公斤;台北指台北第一果菜市場,三重為清風水果行、海源青果行,板橋包括同盈水果行、嘉南水果行,

新竹為全一青果行,桃園是桃農,中壢為錦昌青果行。

資料來源:三灣鄉農會供銷股。

高接梨則果皮較薄,不耐運輸,較不適合共同運銷的方式。然而,卻因為 肉質多水、甜度較高,品質甚佳,故得以利用產地直銷的方式,將水梨銷售完畢。

其產地直銷地點有二,其一,在自家果園設置展示生產過程,讓消費者體驗農家 生產過程和品嚐水梨後,再進行購買。此種銷售方式行之數年即告結束,乃因消

129 農產品交易行情站蔬果共同運銷行情,http://amis.afa.gov.tw/coop/(2006/1/16)

130 民國 92 年橫山梨價格台北一市 11.07 元/公斤、三重市場 13.38 元/公斤、台中市場 8.92 元/公 斤。農產品交易行情站蔬果共同運銷行情,http://amis.afa.gov.tw/coop/(2006/1/16)。

131 水梨在這些市場的分配,是由農會推廣股長決定與調度,依生產期中每日的供應量與各水果 行當日的需求,調配水梨的市場別。

(17)

費者素質不高,常任意摘採和丟棄水梨,造成梨農的損失,故三灣高接梨的銷售 轉以第二種方式為主;其二,在主要道路兩側擺設攤位,其中以中正路(省道三 號)三灣段兩側攤位最為密集;此外,產地直銷也常透過網路或電話訂購、宅配 送貨到府的方式進行。因此,高接梨的服務市場區即為全台遊客(以中、北部居 多) 、親友等。以三灣鄉曾梨農的高接梨銷售為例,其水梨有半數來自兒媳、子 女的親友,半數則是自己的親友、遊客等。 (圖 3-8)

此種銷售方式能夠形成,乃因品質夠好,且價格與台北、三重等都會區的 價格相當。以民國 92 年為例,台北一市和三重批發市場的價格,平均等級最高 者 131.3 元/台斤,所有等級 91.8 元/台斤;台中批發市場最高等級者 64.3 元/台斤,

所有等級平均 39.5 元/台斤;而本區高接梨的價格,依等級不同約由每台斤 70-130 不等。

132

在銷路上,則需靠親朋好友和遊客親至購買、滿意後向他人推銷外,同 時需確保水梨品質,並建立起“個人品牌與信譽”,打響個人知名度,才能維持 銷路於不墜。

133

簡言之,本區高接梨的直銷得以暢行,其關鍵因素在於水梨的生 產不再以「量產」為主,而是追求「高品質」的生產和服務。

(5)蔬菜

農家所種植的蔬菜,仍以自家食用為主,剩餘部份送至傳統市場販售;南 庄大南埔、員林地區產量較多者,則透過農會共同運銷,將蔬菜運送至大台北地 區。 (表 3-9)此時所出現的專業蔬菜栽培農場,包括位於低海拔的有機蔬菜農場 和高海拔的高冷蔬菜區,其服務市場區則有別於前者。三灣晴晨農場的有機蔬 菜,銷售範圍並不在本地,而是直接接受訂單,將蔬菜送往大台北地區、桃、竹 等地;二坪、大湳的高冷蔬菜,在初期主要透過農會的工同運銷,將蔬菜送至台

132 農產品交易行情站蔬果共同運銷行情,http://amis.afa.gov.tw/coop/(2006/1/16)

133 三灣農民打響個人知名度的方式之一,是在水梨的紙箱上印上自己的姓名或果園名稱、地址、

訂購電話、水梨規格、水梨種類和劃撥帳號。

種植約 200 顆梨樹

生產約 2 萬斤水梨

1/2 銷售管道

1.台北大兒子 公司同事訂購 大媳婦板橋娘家親友訂購 2.台中二兒子 公司同事訂購 二媳婦宜蘭娘家親友訂購 3.新竹女兒 公司同事訂購

1/2 自己的親戚、朋友;遊客電話宅配訂購;

全台遊客自行到場購買

自行開 車配送

圖 3-8 三灣鄉高接梨銷售方式與銷售地的個案

資料來源:民國 94 年 7-8 月田野調查。

(18)

北果菜市場;90 年代以來,因應休閒產業的興起,除了仍共同運銷至台北市外,

少部分也在傳統市場販賣,或由遊客直接購買。

表 3-9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蔬菜共同運銷至台北市成交量(單位:公斤)

年 成交量 年 成交量 年 成交量 年 成交量 80 10,507 83 141,692 87 78,599 91 19,306 81 47,050 84 121,108 88 80,841 92 38,543 82 58,534 85 47,313 90 23,268

註:民國 86 和 89 年沒有蔬菜共同運銷至台北市。

資料來源: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果菜運銷統計月報》,80-90 年 12 月。

(6)一葉蘭

80 年代以來,在大坪地區的一葉蘭栽培,因為長期種植而病蟲害連連,導 致生產量逐漸減少。 (表 3-10)為解決此一問題,遂於 87 年在海拔較高的鹿場

(1,200 公尺)地區,改以網式高架床無土介質來栽種,並以高架床的栽種方式 與前述土壤田畦栽種作對照;同時,改以噴灌自動化灌溉,以提高生產效率, (黃 梅玉,2005:14)促使 90 年以後一葉蘭產量大為增加。一葉蘭的銷路,出口的 比例向來很高,80 年有 38.6%外銷,但外銷比例逐年地減低,92 年即降為 15.6%。

外銷管道,通常是農民將一葉蘭交給農會,再由農會透過貿易商出口。相對於出 口,內銷量有顯著的提升,主要是因為台灣對一葉蘭此種高級花卉的需求量日增。

表 3-10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一葉蘭產量與銷售值(民國 80-92 年)

年 生產量(粒) 出口量(粒) 內銷值(元) 總產值(元) 出口 生產(%)

80 585,500 226,000 15,000 2,860,840 38.6%

81 553,100 207,600 15,000 2,869,152 37.5%

82 537,800 197,800 30,000 3,144,398 36.8%

83 489,000 168,000 30,000 2,828,080 34.4%

84 487,000 160,000 75,000 3,003,000 32.9%

85 481,350 156,500 97,000 3,231,525 32.5%

86 472,850 151,500 130,000 3,177,100 32.0%

87 482,800 154,800 140,000 3,640,736 32.1%

88 463,000 144,000 180,000 3,589,120 31.1%

89 484,000 140,000 900,000 4,398,800 28.9%

90 497,500 127,500 1,500,000 5,063,525 25.6%

91 880,000 127,500 2,440,000 6,105,375 14.5%

92 800,000 124,768 4,000,000 8,622,500 15.6%

資料來源:黃梅玉(2005)《南庄鄉一葉蘭生產效率之衡量─成本邊界函數之應用》,私立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 論文,頁 2。

(19)

事實上,一葉蘭的內銷價格高於外銷價格,外銷價格依根球大小(小球~特 大球)由 13 到 23 元不等,內銷價格則介於 20-30 元(中球~特大球)之間,故 內銷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然而,因國內對一葉蘭的需求量還無法本區所有量 產,而日、荷等國卻對台灣一葉蘭的需求高,故出口仍勢在必行。

在一葉蘭的銷售對象中,據南庄鄉農會的說法,外銷對象約有八成是日本,

其次為歐美國家。由於南庄是國內最主要的生產地,因此全國一葉蘭外銷比例應 能反映南庄一葉蘭的外銷對象,由表 3-11 中可知日本為最重要的外銷對象,其 次為荷蘭。內銷的管道,則非透過農會,而是各地花市直接向農民購買,其中以 台北建國花市數量最多,其次為桃、竹、台中、高雄等地市場;另外則是本區觀 光產業興起後,直接到本地購花的遊客。

表 3-11 台灣地區一葉蘭外銷值與百分比(新台幣千元;%)

年 日本 荷蘭 南非 德國 美國 奧地利 韓國 義大利 加拿大 香港 總計

85 2,686

(94.8) - - - 78

(2.8) - - - 69

(2.4) - 2,833 86 2,222

(53.3)

1,643

(39.4)

298

(7.1) - 7

(0.2) - - - 4,170

87 1,575

(81.0)

357

(18.4) - - 12

(0.6) - - - 1,944

88 1,022

(64.2)

520

(32.7) - - 47

(3.0) - - - 2

(0.1) - 1,591 89 1,453

(62.2)

882

(37.8) - - - 2,335

90 899

(94.0) - - - 54

(5.6) - - - - 3

(0.3) 956

91 409

(39.6)

293

(28.4) - - - 156

(15.1) - 115

(11.1)

19

(0.8)

41

(4.0) 1,033 92 245

(21.5)

604

(53.0) - 272

(23.9) - - - 18

(1.6) 1,139

93 635

(45.6)

595

(42.7) - - - - 143

(10.3) - - 20

(1.4) 1,393

資料來源:黃梅玉(2005),《南庄鄉一葉蘭生產效率之衡量─成本邊界函數之應用》,私立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

論文,頁 16。

(7)竹筍

本區綠竹筍仍以鮮筍銷售,大多由大盤商收購後再販售到各地餐廳;少部 份由筍農直接在傳統市集擺攤販賣。桂竹筍則自 85 年起由南庄鄉農會收購,並 由農會供銷部負責加工、包裝,製成桶筍(20 斤)和禮盒(5 斤),再由農會負 責銷售。區內大多桂竹都由農會所收購、加工,僅少數在傳統市集銷售。

農會的筍製品之銷路,桶筍(每年約 4,000 桶)約有三分之一(1,500 桶)

銷售到本地各行政機關、餐廳,或者在農會展示中心展售;

134

有三分之二則由批

134 「南庄鄉農會展售中心」位於南庄鄉中正路 195 號。農會每年四月到五月中旬收購桂竹筍,

經加工後,約在當年十二月即可將所有桂竹筍產品銷售完畢。

(20)

發商收購,再販售到台北、中壢等地。

2.畜產

此時本區三家乳牛廠在關閉前仍以將軍鮮乳廠為其銷路,在三家乳牛廠關 閉、一家轉型經營後,僅剩一家伯恩牧場持續供應牛乳。隨後,因將軍鮮乳廠經 營不善而轉由愛之味食品公司經營,故 93 年十月起柏恩牧場牛乳遂改由愛之味 公司收購,但仍出產「將軍牌」乳製品。

80 年代以來,隨著將軍鮮乳廠收乳量漸減、收乳價格愈低,且工資高漲的 情況下,伯恩牧場於 90 年將牧場改為「伯恩乳牛教育生態園區」 ,同時經營乳牛 導覽與解說、發展乳牛相關製品與餐飲等。故 90 年後,牧場內約 130 頭的乳牛,

有八成的牛乳量仍送至鮮乳廠加工,鮮乳廠再製成乳品銷售國內各地;其餘兩成 牛乳則一部份自製成鮮奶,供消費者宅配服務、製作鮮乳相關餐飲出售,或提供 遊客品嘗。牧場的客源,依場主的說法,大多來自台北、桃園、新竹等苗栗以北 鄉鎮市,台中、彰化地區居次,彰化以南相當罕見。

3.漁獲

此時的鱒魚養殖場,因大多已結合餐廳業,同時 80 年代中期以來本區觀光 旅遊業興盛,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至此,使得鱒魚的銷售方式也有所變化。以南庄 鄉鱒魚養殖場 E9 為例,每年約生產 20-25 萬尾鱒魚,鱒魚不再全數供應中盤商,

而有三分之一提供本區新興的多家餐廳,以及三分之一供應給日見眾多的遊客和 宅配運送。由於後兩者的價格較高,因此即便近年來本區鱒魚養殖數量有漸減之 勢,但是普遍收入卻有增加之態。 (圖 3-9)簡言之,鱒魚的服務市場區包含了竹、

苗、台中的中盤商,和以北部地區為主的遊客。

二、勞務的服務市場區

(一)勞動力外流

80 年代以來本區勞動力仍逐漸減少中,但移出人口逐年遞減少,且淨遷移

、供應自己餐廳

2、全台遊客現場購買(最多)

3、宅配送貨:7-11 低溫宅配送出

【價格最高,1 尾 150 元】

20-25 萬 尾鱒魚

1 3 自產自銷-

3 供應餐廳- 主要供應三灣、南庄的餐廳

【價格其次,1 台斤 160 元】

3 供應中盤商-新竹、苗栗、台中一帶中盤商自行至此取貨 【價格最低】

圖 3-9 南庄鄉鱒魚銷售方式與銷售地的個案

資料來源:民國 94 年 7-8 月田野調查。

(21)

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也下降,表示勞動力的流失已經有減緩的趨勢。這些外流人 口的動向仍以國內地區為主,其中苗栗縣約佔四成三、其他縣市平均有一半的比 例最重要,而有近 5%移向台北市。移往國外的人口比例極低,平均約 1%,不 是勞動力移出的主要地點。 (表 3-12)

表 3-12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移出移入人口數(民國 83-91 年)

遷出人口數 遷入

人口數 總計 往外國 台北市 高雄市 金馬 地區

其他 省市

本省 他縣市

本縣他 鄉鎮市 83 1,040 1,605 4 53 9 0 0 836 703 84 1,003 1,544 8 70 10 0 6 838 612 85 888 1,507 17 60 6 3 1 791 629 86 1,071 1,542 3 69 4 1 0 764 701 87 1,077 1,547 1 66 5 0 0 704 770 88 748 1,262 4 72 5 0 0 619 562 89 793 1,324 7 76 4 0 0 620 617 90 882 1,004 5 38 9 1 0 509 442 91 969 1,209 3 80 7 3 0 573 543 92 699 1,005 8 46 8 0 0 474 468 93 716 933 18 40 11 0 0 415 449 資料來源:苗栗縣政府,《中華民國苗栗縣統計要覽》,83-93 年份。

(二)勞動力的服務市場區

此時本區工廠所需的員工數減少,農業從業人口也逐漸減低,而商業、服 務業尚未大肆興起,故就業機會不增反減。此現象導致留在本區就業的勞動人口 比例減低,由 79 年的 59.6%降到 89 年的 49.5%。他區的就業範圍中,有 39.1%

就業於桃園縣南部、新竹縣、苗栗縣和台中縣北部的鄉鎮市, (圖 3-10)其餘 10.4%

則是在上述地區以外就業。

135

其就業地點的範圍較前期更為擴張,乃受到汽車的 普及和交通建設的影響。居民最常選擇的就業地點,則是鄰近或交通便利,且工、

商業發達的鄉鎮市,其中,以頭份鎮的比例(16.3%)最高,次高的地區則由竹 南鎮改為新竹市(8.9%) ,竹南鎮(5.1%)列居第三,再其次為中壢市(2.1%)。

此外,受限於主計處的統計,尚有 874(10.4%)居民的就業地點不在圖 3-9 範圍的「其他鄉鎮市區」 ,表示本區的服務市場區應已擴及更廣的範圍。

135 受限於行政院「十五歲以上就業者按工作地與居住地分-按現在居住地區分─新竹苗栗區」

的統計,除竹、苗兩縣和桃園、台中縣部份鄉鎮市外,本區 10.4%在其他鄉鎮市的就業地點無 法得知是那些地點。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必定是在上述地區以北或以南的地區,顯示本區勞 務服務市場區應可達台中縣其他鄉鎮市和台北縣、市。

(22)

三、小結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的服務市場區,以農產品(商品)而言,前期外銷的茶 葉和柑橘皆轉以內銷市場為主,僅一葉蘭仍銷售以銷售日本、荷蘭等國家為主要 市場,但內銷的比例有增加的現象;其餘農產皆服務國內各地的市場區。因此,

不論農作種類或數量,外銷的比例都較前期來的少。而本區農產品的內銷市場,

除了種類和各項農作供應比例提升外,最大的不同的“質”的改變,即由過去將 全數農產品送到都市、都會區消費者手中,轉為吸引都市居民至產地直接消費的 型態。以勞務而言,此時移至國外的勞動力比例僅 1%,若將其視為為國外提供 的勞動力,比例也相當低;而國內的服務市場區則較前期範圍更為擴大,是本區 主要的勞務供應地。

圖 3-10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勞務服務市場區(民國 89 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十五歲以上就業者按工作地與居住地分-按現在居住地區分─新竹苗栗區」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3810592771.pdf(2006/1/1)。

(23)

第三節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服務市場區未逐漸擴展國外的因素

從前兩節的討論中可知,80 年代以後中港溪中上游地區的服務市場區,不 論商品或勞務,都沒有明顯地擴及國外,尤其商品服務國外的種類和比例都是下 降的。這樣的結論,似乎與本文第二章探討的去距離化、去領域化之結果背馳而 行:在距離阻礙減弱、領域藩籬逐漸模糊的情況下,鄉村地區理應也可以漸低的 運輸成本、更短的交通時間以及較少的關稅、非關稅障礙,進入國外市場,但是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卻呈現相反的情形,與本文第一章提出的假說二不盡相符。換 言之,在去距離化、去領域化的過程中,台灣鄉村地區的服務市場區,非但沒有 逐漸擴及國外市場區的趨勢,其市場區還由國內、國外的空間範圍,逐漸縮小為 以國內為主。

若進一步檢視全台的農產產量與農產進出口,可以發現,全台農產品總產 量自 70 年代以來逐漸減少,亦即所能提供的商品量也在減少中。同時,農產外 銷量也呈現整體下滑的趨勢, (圖 3-11)其中「魚類及其製品」和「花卉及其種 苗」出口量有增加,其餘都在減量中。這顯示,國內鄉村所能提供的商品減少,

而提供國外市場的數量也縮減;鄉村的服務市場區並未明顯地向國外擴展,或在 原本的國外服務市場區範圍上再加以擴張。

由此可知,台灣鄉村在全球化過程中,鄉村的服務市場區並未如都市的需 求來源地一般擴張。因此,以下即探究在全球化過程中,台灣鄉村地區之服務市 場區,未能逐漸擴及國外的因素。以下茲分七點個別討論之。

一、輻輳與輻散的影響

Dicken 曾說道: 「時空收斂對世界主要城市的影響程度較深…對鄉村地區的

- 14 28 42 56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萬

公 噸

蔬菜及其製品

魚類及其製品

活禽畜.肉類及雜碎 穀類及其製品

水果及其製品

花卉及其種苗

圖 3-11 台灣主要農產品外銷量(民國 74-93 年)

資料來源:農委會農業統計要覽,http://stat.coa.gov.tw/dba_as/asp/a62_1.asp?start=74&done=93

(2006/1/25)

數據

圖 3-3 中港溪中上游地區農產生產季  資料來源:民國 94 年 7-8 月田野調查;苗栗縣政府(2003) , 《苗栗縣休閒農漁園區》 , 苗栗:苗栗縣政府,頁 65-66;三灣鄉農會供銷部提供資料。  1.農產  (1)水稻  本區的水稻在收成後,銷售地通常有三,其一,農民留下家中一年所需米 糧;其二,將稻穀販售至糧商:本區南庄鄉的稻穀多送到員林村的南興碾米廠, 三灣鄉稻穀則主要運至鄉內三光碾米廠和頭份鎮的義合、山城碾米廠;其三,由 糧食局收購公糧:民國 68 年起可透過三灣、南庄鄉農會,負責執行糧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其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取消優良廠商資格或全 球化廠商資格,或經各機關依採購法第 102 條第 3 項規定刊登政府採 購公報,且尚在採購法第 103 條第

註三 :目前兼任本公司及其他公司之職務: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監事、宸陽光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監事、First Way Investment Limited 董事長、Yield

因 ECFA 簽訂,臺鹽公司產品 也需面臨各國產品進入臺灣

為順利完成民間參與營運「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暨台北 國際會議中心」目標,借重專業服務廠商規劃能力,爰依據「政 府採購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9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內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遠東集團 2010 年由旗下太平洋崇光百貨及百 揚投資(遠東百貨子公司)合資成立遠東巨城購

[r]

● 每間學校訂購 myTV SUPER 應用程式版 /網頁版 通行證最 低限額: 50張。.. 1 OTT 網路串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