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欺騙」 (deception)在人類社會裡是一種普遍可見的現象,許多人在 乍聽到這兩個字的同時,便容易勾起心中負面的情緒,本研究者也不例 外。然而,在進入研究所之後,對許多事情的想法開始產生不同以往的體 會,同時也啟發了本身對人類行為探索的好奇。

第一次有機會以不同觀點看待「欺騙」是在「幼兒認知發展研究」的 課堂上,簡淑真老師以幼兒在生活中運用欺騙策略的表現為例,解釋人類 早期心智理解能力發展的過程,而這也是本研究者首次接觸到「心智理論」

(theory-of-mind)這個名詞—若個體能夠根據他人的相信-欲求判斷或推測 其行為的發生,此種用來解釋行為者意圖的架構理論,便是所謂的心智理 論(Chandler, Fritz, & Hala, 1989)。

在某次為「幼兒認知發展研究」課程的作業進行「表象-真實區辨」

(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研究的初探過程中,有了寶貴的機會得以 觀 察 幼 兒 在 幼 稚 園 裡 的 言 談 互 動 方 式 , 並 深 入 詢 問 幼 兒 對 於 表 徵

(representation)的概念,本研究者深受人類心智奧妙的神奇力量所感動,

並發現若將幼兒置於具有欺騙脈絡的實驗情境之中,確實如國外研究結果

真實與表象區辨作業為心智理論眾多型式作業中一種,主要讓幼兒區分看起來像某物的另一種 物體,例如: 「外表」看起來像海綿而實際上「真實」是石頭。本研究者於 2005 年 1 月中至台 北某私立幼稚園進行真實與表象作業的施測,並以 Rice, Koinis, Sullivan, Tager-Flusberg, &

Winner (1997)之研究設計為藍本。結果發現,本研究中的三歲幼兒難以處理外表與真實相衝突

的物品特性,無法正確回答真實與表象的測驗問題,但在欺騙的情境中,幼兒表現則有提升(通

過率提高);由於本研究實際參與施測幼兒僅十二名,樣本人數甚少,並無法做廣泛推論。

(2)

所指出,能提升三歲幼兒在心智作業裡的表現,於是便想更進一步瞭解不 同年齡的幼兒對於他人心智理解的情形,並比較不同心智作業中幼兒的表 現狀況。

帶著諸多疑問與探究的興趣,翻開文獻追溯兒童心智理論研究發展的 源起,最早大約是在近二十年前,由學者 Premack 與 Woodruff 於 1978 年 提出“Theory-of-mind”此一名詞,而促使他們創造出這個名詞的指標,正是 源 於 針 對 動 物 原 始 行 為 的 研 究 — 欺 騙 ( Russell, Mauthner, Sharpe, &

Tidswell, 1991)。

早期心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探究黑猩猩是否跟人類一樣,具有歸因 自己與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其研究方式乃是透過長時間的密集訓練,教 導不會說話的黑猩猩以錯誤指位的方式「欺騙」牠的對手,並觀察黑猩猩 的欺騙策略表現,以證明心智理論在人類以外的其他物種身上也同樣存 在。

而欺騙行為之所以成為心智理論存在的最好證明,乃是因為有彈性的 運用欺騙策略,對於個體的適應能力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更因為在計畫 欺騙策略之前,欺騙者必須要能夠將被騙者的「錯誤相信」(false belief)

納入參考的依據(Wimmer & Perner, 1983),此種能夠考量他人心理狀態 的心智理解能力便是心智理論的基礎。所以,我們可以說幼兒欺騙的表現 正是他們具有瞭解他人心理狀態能力的象徵,幼兒能夠理解事件或物體可 能有不同的表徵形式,意即明白物體或事件可以用多種不同甚至互相矛盾 的形式來表徵。

由於所謂的「相信」(belief)僅是一種個人內在的想法,並不是事實 的直接複製,因此相信的表徵形式很可能是「錯誤的相信」,也就是說,

某人心中所知道的事實很可能是一種違背外在世界真實狀態的錯誤想法

(3)

(Rice, Koinis, Sullivan, Tager-Flusberg, & Winner, 1997)。Wellman(1988)

認為三歲幼兒就能夠理解人類行為的部分相信概念,早期心智理論研究的 主要焦點即是幼兒對相信的瞭解,尤其是錯誤相信;學者普遍認為若幼兒 了解一個人有錯誤相信(相信的內容與真實相反),即提供一個強而有力 的論證足以說明幼兒能理解心智與真實世界之間的差別(Wellman, Cross,

& Watson, 2001) ,且可根據個體的心智活動來預測其行為,或是藉由觀察 個體的行為來推論其心智活動的情形。

對於他人相信的全面瞭解,不但是欺騙成功的主要關鍵,也是心智理 解 能 力 成 熟 的 表 現 , 心 理 學 家 和 動 物學 家 在 探 究 人 類 「 後 設 表 徵 」

(meta-representation)能力時,更是廣泛的以「欺騙」做為「擁有他人相 信的相信」 (hold beliefs about the beliefs of others)之標示(Russell, Mauthner, Sharpe, & Tidswell, 1991)。

由此可知,有關欺騙主題的研究在心智理論研究領域中具有一定程度 的代表性及重要性,並有其值得研究之價值。但究竟幼兒是如何在自然發 展的過程中學習到欺騙這樣的「外交技巧」?幼兒所使用的欺騙策略又反 映了什麼樣的認知能力?欺騙策略在人類生命的早期會以何方式呈現?

欺騙策略和心智理解能力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皆有待進一步 討論。

學者 Mazzoni 曾在 1992 年的第五屆歐洲發展心理學研討會(the 5

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上 發 表 過 一 篇 研 究:”Two year olds’ spontaneous lies:A sign of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主張以二歲幼兒的欺騙作為其心智理論的徵兆,所有在該研究中提到有關 二歲幼兒欺騙的例子,其中有四分之一的謊言乃是基於幼兒對他人所知

(knows) 、所想(thinks) 、所要(wants)的理解而產生的「真謊言」 (true

(4)

lies) ,以二歲的 Martina 為例(Russell, Jarrold, & Potel, 1994, p.302):

Martina 正在看一本圖畫書,這時,她突然瞥見 Leonardo 正朝著自己走過 來,於是 Martina 便對 Leonardo 說:「這本圖畫書是我媽咪今天早上給我的,

她說不可以讓 任何人 碰這本書喔(事實上,Martina 的媽媽並沒有這麼說)。」

Martina 為什麼要說謊?很顯然的是因為她認為 Leonardo 朝她走過來 的意圖很可能是要為了拿走她手上的圖畫書,因此,Martina 為了保有自己 的書,採取了「說謊」的策略來「捍衛」她的「所有權」。不論是從對方 的眼神或是肢體動作,上述例子證明了幼兒在尚未充分與他人進行語言溝 通之前,便已經能夠根據她(他)所觀察到的其他社會線索來推測他人心 中的想法,進而採取某種欺騙策略。

許多學者認為心智理論是人類演化與社會互動智力的基礎,擁有良好 的社會技巧,包括注意他人行動、瞭解他人的想法與需求,如此才有辦法 預測他人行動(Bjorklund, 2000) ,而透過觀察幼兒欺騙策略的行為表現也 讓我們得以瞭解幼兒心智理論運作的結果。為證實幼兒早期心智理論確實 存在而設計經典「錯誤相信作業」(false-belief task)的 Wimmer 與 Perner

(1983)也認為,欺騙是證明心智理論存在的好方法。儘管錯誤相信的能 力在 Wimmer 與 Perner(1983)以有系統的方式進行研究之後,發現大約 在四歲左右才會發展出來,但沒有通過錯誤相信作業的測驗,其實並不能 就此代表幼兒無法瞭解他人心智,事實上,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在生活中 都可以觀察到二歲或三歲的幼兒即可產生欺騙行為(例如前述 Martina 的 欺騙表現) 。

欺騙反映了對他人心理狀態的瞭解,顯示幼兒早在一般認為四歲才發

展出錯誤相信的年紀之前,就能夠透過欺騙行為表現出對他人心智的理

解,適當的判讀他人想法,但究竟幼兒多早能夠表現出這樣的心智理解能

(5)

說明幼兒確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採取欺騙策略(雖然不一定是成功的) :

三歲的 Carmen 打翻了媽媽化妝的蜜粉,為了怕媽媽發現,於是便拿條手 帕蓋了上去,並假裝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研究者本身也曾經在幼稚園現場的觀察中,目睹一位中班幼兒(約 4 歲)為得到自己想要的食物所採取的欺騙策略

四歲的小方在排隊的時候,發現老師桌上要分配給大家吃的草莓酥只剩 下一塊(等輪到她時,草莓酥很可能就被排在前面的人先選走了) ,於是她拿 起草莓酥並將它藏在桌下的椅子上,然後故做無事狀的回到隊伍裡繼續排 隊;等真正輪到她挑選時,小方直接從桌子下面的椅子上拿走預先被她藏起 來的草莓酥,然後從容的離開。

從上述幼兒欺騙的兩個例子中可以發現,兩位幼兒很顯然的均採取了 某種欺騙策略,目的是為了企圖製造他人對真實狀態的錯誤相信—三歲的 Carmen 選擇「湮滅證據」的欺騙策略,企圖不讓他人看見被自己打翻的蜜 粉;四歲的小方則是使用了「移除證據」的欺騙策略,企圖讓其他人以為 草莓酥都被挑走了。上述的例子引發了個人許多待探究的疑問:究竟幼兒 是什麼時候開始能夠理解他人心智的呢?不同性別的幼兒心智理解的能 力是否有什麼差異呢?幼兒計畫欺騙策略時又是以什麼做為參考依據 呢?欺騙策略的運用究竟反映了什麼樣的心智能力,能否反映幼兒內在的 世界?

國內外有許多研究者針對幼兒欺騙進行相關研究(張欣戊,1997;王 晴瑩,2002;蔡豐如,2005;Lewis, Stranger, & Sullivan, 1989;Chandler, Fritz,

& Hala, 1989;Sodian, Tylor, Harris, & Perner, 1991;Perner, 1991;Russell,

Mauthner, & Tidswell, 1991;Hala & Russell, 2001) ,主要探討幼兒欺騙行為

與其年齡之間的關係、欺騙作業的難度對幼兒欺騙行為的影響、了解幼兒

(6)

是否能夠推論他人相信進行欺騙,但其研究結果並不完全一致,且對於幼 兒「欺騙策略」表現的依據,更少有研究對此進行深入探討。對於心智理 論萌發年齡的關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還必須觀察作業中幼兒欺騙策略 的運用反映出何種心智理解能力,以及審慎的考量沒有通過作業的幼兒是 否就該被認定不具有心智理解能力。

針對幼兒心智理解能力的研究結果,不但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幼兒社會 認知發展對其生活適應與日常表現具有何種影響,以欺騙作為幼兒表徵他 人想法的象徵,亦可讓我們在社會互動的情境中體會到心智運作的脈動。

基於以上論點,本研究欲針對幼兒在心智作業中之欺騙策略的表現,與對

於錯誤相信理解的情形,據以分析幼兒本身與對他人心智理解的相關概

況。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壹、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探討幼兒欺騙策略與其心智理解之間的 關係,研究目的有三:

一、瞭解不同年齡層幼兒對於欺騙作業與錯誤相信作業的理解情形。

二、比較不同性別幼兒在欺騙作業與錯誤相信作業表現的差異。

三、探討幼兒對於欺騙作業與錯誤相信作業之理解表現的關係。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不同年齡層幼兒在欺騙作業中之錯誤相信問題回答情形是否具有顯著 差異?

二、不同性別的幼兒在欺騙作業中之錯誤相信問題回答情形是否具有顯著 差異?

三、不同年齡層幼兒在錯誤相信作業中之錯誤相信問題回答情形是否具有 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的幼兒在錯誤相信作業中之錯誤相信問題回答情形是否具有 顯著差異?

五、 幼兒在欺騙作業與在錯誤相信作業中所表現出的心智理解能力是否具 有關

連性 ?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幼兒(Young children)

本研究指稱之「幼兒」選定為學齡前三至五歲之幼兒,參考 Hala、

Chandler 與 Fritz(1991)所選取之研究對象,據以探討此階段幼兒之心智 理解情形,同時收集幼兒於作業中表現之欺騙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二、欺騙(Deception)

本研究者在整理閱讀相關文獻之後,將本研究中所指稱的「欺騙」加 以定義為「個體透過各種方式傳達錯誤訊息,企圖造成他人心中的錯誤相 信」,此定義包含兩個部分:「內在意圖」與「外在行為」,並排除其他 無意圖欺騙的類似行為。是否具有欺騙的意圖是決定欺騙成立與否的條 件,幼兒欺騙能否以他人心理狀態為行動之參考,則可以作為其心智理解 能力之判斷。詳細討論見本研究第二章文獻探討。

三、欺騙策略(Strategies of deception )

所謂的策略乃是指計畫、謀略。本研究所指之幼兒欺騙策略即是針對

其欺騙意圖所計畫的欺騙方式,具有心理運作之特徵。本研究收集幼兒欺

騙策略的主要來源為幼兒在欺騙作業中所採用的欺騙策略,幼兒所採取的

欺騙策略亦可做為其內在心智理解能力表現之參考。

(9)

四、心智理解(Understanding of mind)

根據 Bjorklund(2000)的釋義,「心智理論」這個名詞是用來指稱兒 童心理活動發展的概念,且「心智的理論」不僅僅只是一堆概念的收集而 已,所謂的「理論」必須具有一致性的架構可供組織事實及做出預測;而 擁有心智理論則意謂著個體對於不同心智的範疇能夠有所認識,包括夢、

記憶、想像、相信等等,並且能解釋他人行動的原因(Chandler, Fritz, & Hala, 1989),此種用來瞭解他人心智的能力即是「心智理解」能力。

對於兒童的社會發展與認知發展來說,心智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功 能,Watson、Nixon、Wilson 與 Capage 於 1999 年便提出,若幼兒對心理 狀態有較佳的理解,也會具有較佳的社會同儕關係(引自 Falvell, 2004)。

合理的推知他人心中所想,具備理解他人的心智活動、成功閱讀他人心智

的能力,或有助於個體在社會人際間的互動關係。

(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坐在門檻上。臉兒不很白,而雙頰自然紅潤,雙眼皮,大眼睛,看見人

比較項目 長條圖 直方圖 矩形之寬度 無任何意義

簡報 6(活動三) 尊重

數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也有很多定理,定理是必須經過證明才能確立的事

很多人喜歡去海邊,就是因為覺得蔚藍的大海彷彿能把所有的煩悶也

主持人 為什麼?.. H1

主持人 為什麼?. B1

主持人 我先跟各位報告為什麼今天要請大家來的原因,主要是勞動部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