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書館知識管理初探The Brief Research on Library Knowledge Management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圖書館知識管理初探The Brief Research on Library Knowledge Management"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51

圖書館知識管理初探

The Brief Research on Library Knowledge Management

Yu-Sheng Liao 廖又生

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教授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Hospital & Health Care Administration.

【摘要 Abstract】

知識管理是圖書館實務經營極其重要的一環,本論文旨在探討知識管理概念之意涵;圖書資訊 的工作流程與管理手續,亦即就圖書館資訊上游、中游、下游機制予以扼要解析,俾就教業界同道。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flow chart and the process of data-materials, and the input-conversion-output of information service to library management.

[

關鍵詞

Keyword]

知識工作者;知識長;知識數位水壩;研究發展;外部利害關係人

Knowledge Worker;Chief Knowledge Officer;Knowledge Digital Bank;Research & Development, Stakeholder

壹、引言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說:「知 識是山洞中太陽投射在石壁上的影子」。為 了使知識不成為浮光掠影,讓其引領人類文 明 發 展 , 先 聖 先 賢 皆 以 知 識 即 是 力 量

(Knowledge is Power)的信念,累積各類知

識、建構知識系統,藉這股力量改善人類生 活,導進社會變遷,因之,古希臘城邦國家

(City-State)時期,向來將知識的提出者視 為愛智者,以示對其尊重。

人類社會歷經上古、中古至近代,點滴 累積豐富的知識,迨十八世紀下半葉(1769 年)工業革命以降,人類生產方式由勞力密

(2)

52 集 ( Intensity of Labour ) 轉 向 技 術 密 集

(Intensity of Technical),日益顯著,此種 情形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產業界莫 不爭相獲取技術移轉(Know-How Transfer)

可得例證,申言之,土地、勞力、資本僅能 生產有形體(Tangible)的產品,而技術研發 則是進一步喚醒世人重視無形體(Intangible)

知識的產值問題(註1)。

圖書館乃人類知識的活水源頭,圖書館 事業更是知識名山大業,自有人類信史以 來,古典藏書樓、圖書室慣被人民視為知識 的 寶 庫 , 一 九 六 ○ 年 之 後 資 訊 科 技

(Information Technology)興起,圖書館藉 電腦進一步可將蒐集、整理的資料(Data)

提煉成有用的資訊(Information),也因為 圖書館對學術的研究與傳播具有不可磨滅之 功,學術研究單位之圖書館獲得學術銀行之 令譽,後工業時代(1980年)裡,市民生活 仰賴圖書館服務至深且鉅,圖書館成為終身 學習的教室、知識的便利商店,無分男女老 少都將圖書館看成人類智慧的寶藏,故就圖 書館地位與角色功能的演進而言,一部圖書 館經營史幾乎等同於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的變遷史(註2)。

本文試將圖書館資訊事業比擬知識產業

(Knowledge Industry),就其經營環境、上 游機能、中游機能及其下游機能,依次闡述 圖書館在知識管理新世代所應發揮的功能,

知識固然就是力量,智能更是眾所矚目的財 產,這篇論文之末亦兼論二十一世紀知識密 集(Intensity of Knowledge)時代裡,圖書館 事 業 所 遭 遇 的 智 能 財 產 權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P.R)管理難題,換言之,圖 書館是知識的輸出港,同時也是知識的輸入 港,專業館員扮演知識領航員(Knowledge Navigator)的角色,尤應以「泰山不辭土石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的 專業熱忱,於蒐集、整理、保存知識之後,

能進一步協助讀者利用知識,更能於傳播知 識發揮吞吐機制的同時,積極創造知識,將 圖書館館員重塑成一飽讀群書、經世濟民的 愛智者角色,斯方為圖書館知識管理之最高 境界(註3)。

貳、知識經濟環境氛圍中之圖書館 事業

工 業 革 命 以 後 , 倡 導 自 由 放 任

(Laissez-Faire)式的市場經濟,其中最著名 的代言人物首推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氏於1776年著有〝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一書,認為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

(an Invisible hand),企業家靠土地、勞力、

資本足以創造財富,一切生產活動即在經濟 人(Economic man)的假定下進行,至第二 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經濟學另一巨 擘海耶克(Frederick A. Hayek)著有〝知識 在社會中的運用(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一書,肯定指出知識(Knowledge)

是當代文明世界的內容,由於有它而使市場 經濟發揮較高的效率(註4),揆諸經濟發展 軌跡,傳統自由放任主義經濟逐步式微,代 之 而 起 的 為 知 識 經 濟 ( Knowledge Economy),茲由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

即可窺見其端倪。

此發展至後現代社會,當代管理學大師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1979年 鉅著“不接續的世紀:人類變動中社會的指 南(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 Guid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一書內更指出:新技術 的開發與運用、世界經濟的形成、現行體制 的失靈及知識經濟的提出,此四大環境變遷 因素交織一起,帶給人類社會無比的巨大衝 擊,更導致後現代社會呈現出失控(Out of Control)的脫序現象,知識經濟繼農業經濟、

產業經濟、管理經濟而崛起,蔚為二十一世 紀應用經濟學領域中之「顯學」,彼得杜拉

(3)

53 克預言:未來的社會是一種知識經濟的時 代,知識員工是未來社會中最偉大的資產,

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生產力 是各個組織競爭力的指標,因之,要掌握競 爭優勢,必須先掌握知識、創新知識,並廣 佈新知識於組織或企業當中(註5)。

然正式將知識經濟賦予界說者,卻是 1996年之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 Development, OECD)國際會議,該次會議揭櫫「以知識 為基礎的經濟」報告中,將知識經濟界定成:

以知識資源的擁有、分配、產生和使用為主 的生產因素之經濟型態,質言之,知識化的 新經濟世代,有關知識的內容不僅呈現量的 增加,更有質的提昇,今日人類的生產活動 轉化為生產和應用知識為主的經濟型態,故 今日百工技藝、各個行業從事生產轉向考 慮:人力資源的優質、創新平台與利用、研 究發展資本的挹注,一改農業經濟時代純粹 以勞力、土地及資本作為生產憑藉的陳套,

知識經濟以知識作為產業主要的投入資源或 生產要素,印證知識使人更有影響力,亦決 定產業生產力或社會國家之競爭力之關鍵,

洵非虛言(註6)。

圖書館是知識的城堡,人類以往活動的 紀錄、現在進行的計劃、預估未來的數據,

盡收於館藏之中,比爾‧蓋茲(Bill Gates)

等人都提出新世紀的產業或組織必定形成以 知識為根基的知識型組織(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或知識型事業(Knowledge- Based Business),任何組織內的員工不僅要 認真學習,不間斷的累積知識、傳播知識,

尤 要 創 新 知 識 , 亦 即 在 無 疆 域 組 織

(Boundryless Organization)的機制下,運用 知 識 管 理 方 法 有 效 進 行 組 織 學 習

(Organization Learning),使個人智慧散發 光與熱,進而融入工作團隊,讓所屬行業變 成 為 典 型 的 學 習 型 組 織 ( Learning

Organization),使能全盤提昇事業之競爭力

(註7),圖書館事業(Library Business)位 居知識產業的核心地位,如何提高專業館員 人力素質、永續推動人力資源發展,以創新 知識、傳播經驗,此將是知識經濟時代圖書 館營運贏的策略。

過去的成就未必確保來日的勝利,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家梭羅(Lester C. Thurow)警世名言:「企業財務長(Chief Financial Officer, CFO)將被知識長(Chief Knowledge Officer, CKO)所取代」,的確,

傳統從事會計出納、成本控制的財務長,隨 會計資訊系統的提出,其角色漸由核心走向 邊陲,而潛力無窮的研究創新人員地位日益 凸顯,智慧的附加價值是組織最寶貴的資 產,因之,我國企業界或高等教育界知識長 或研發長的正式建置,即象徵產業再生單位

( Regeneration Unit ) 凌 駕 傳 統 幕 僚 單 位

(Staff Unit),乃係不容忽視的事實,同理,

圖書館館員處於知識經濟時代揚棄書籍守門 員(Book-Keepers)角色,認同於知識領航 員或知識長等知識工作者角色,方可使圖書 館「變臉」,成為教育文化產業中永不凋零 的長青樹(註8)。

知識經濟環境中圖書館事業應以創新的 手法來應運變局,換言之,以前的圖書資訊 管理應改為以知識管理為手段,以期求其獲 致教育的、文化的、資訊的及休閒的多元目 標,KM既標榜以資訊科技的網路平台為基 地,以從事知識產品的生產、交換、分配及 消費等管理活動,一九八○年代以來我國圖 書館自動化(Library Automation)風潮蔚為 時尚,正與知識管理流程若合符節,是故國 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大專院校圖書館、

中小學校圖書館及專門圖書館如何透過館際 合作、資源共享的途徑使知識為全民所共 用,是各類型圖書館於知識經濟思潮洗禮下 首當其衝的課題(註9)。

(4)

54

參、 知識管理與圖書館資訊服務之 上游機能

圖書館之資訊服務上游作業以「技術服 務(Technical Service)」為核心範圍,經由 採訪途徑,無論是價購、交換、贈送或呈繳,

圖書館依其設立宗旨盡可能蒐集「資料」、

建立館藏、其次,編目館員復針對資訊爆炸

( Information Explosion ) 、 出 版 品 污 染

(Publication Pollutions)現狀,運用技術服 務規範,如詮釋資料(Metadata)、英美編 目規則(AACR2)等,分別予以著錄,俾滿 足多面檢索的目的(註10),此時資料經技 術轉換即成為有用的「資訊」,人們若進而 利用資訊傳達的訊息(message)作為決策的 依據,資訊即提升為「知識」,倘更進一步 活用知識、創造價值,則知識再能昇華為「智 慧」,故圖書資訊管理的上游源頭,即圖書 館分類編目工作,幾乎涵蓋知識的起源,分 類是資料組織化,編目則為資訊被整理後的 結晶,圖書館的技術服務旨在將資料分門別 類,以便讀者可即類求書。

知識管理學者慣將知識區分為「外顯知 識(Explicit Knowledge)」與「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前者較易取得、理解及應 用,相當於熱媒體地位;後者則需透過人性 互動而具體化,相當於冷媒體地位,現今圖 書館藏包括書本式資料與非書資料,甚至網 路資料等,其型幟不一而足,然從紙本圖書 館(Paper Library)邁向無紙圖書館(Paperless Library),圖書資訊服務涵蓋內隱及外顯兩 大類知識(註11),只要讀者經由永續學習 途徑,必定可登堂入室,端詳知識之美、學 問之妙。

採編部門是圖書館組織的技術次級系統

(Technical Subsystem),圖書館要能達成資 訊服務的目的,必須有效的運用各種分類

法、編目規則來遂行其任務,譬如特定類型 圖書館究應「輸入」那些資源、能量及資訊,

藉資將這些輸入轉換(Transformation)後再 產生「輸出」,如終端產品與服務,進而投 入到社區環境之中,凡此系列性問題均需館 方 運 用 正 確 的 館 藏 發 展 政 策 (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有計劃的從事知識加工 製造,使能達成圖書資訊上游作業所預期的 目標。

溯自1887年圖書館學之父杜威(Melvil Dewey)為美國圖書館學會(ALA)寫下:

以至微之代價,為最大多數人,提供至善之 讀物(The best reading for the largest number at the least cost)以來,採編作業百餘年來一 直是圖書館館務不可或缺的一環,圖書館透 過技術服務操作引發資料的量變與質變,這 塊圖書資訊服務之上游水源區域,恆被世人 視為圖書館事業的保護區域,申言之,採編 作業之權威檔(Authority File)或內部目錄

(Official Catalog)一律禁止外部使用者在該 區域內任意自由檢索(Free Access),其目 的無它,主要乃在確保圖書館生產及作業管 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POM)程序可暢通無阻,俾可將大量的事實 或數據(資料)轉換為有意義的資料(資訊),

更可將訊息系統化編織成知識,千里書緣一 線牽,經過專業館員的穿針引線,讀者可循 任一檢索點(Access Point)找到他所要的圖 書資料,就KM的程序而言,圖書資訊之分 類、編目意謂知識的生產,若無知識的起源、

加工、製造則無中下游之分配、利用問題;

所以,經一世紀考驗之圖書館技術服務只會 隨知識管理策略、資訊科技及網路設備而改 變其生產型態,但卻不會無故缺席,畢竟生 產是行銷之後盾,圖書館為知識的水庫,活 水源頭乾涸,中下游民眾將鬧水荒(註12)。

(5)

55

肆、 知識管理與圖書館資訊服務之 中游機能

目錄(Catalog)、索引(Index)與摘要

( Abstract ) 為 書 目 控 制 ( Bibliographical Control)的三大法寶,圖書資訊經上游之組 織與整理後,即邁入經濟價值最高的中游資 訊服務階段,本階段業界同道通稱為「讀者 服務(Reader’s Service)」,圖書以利用為 目的,故圖書館之讀者服務和KM中的知識 交易、分配及運用相當,換言之,圖書資訊 經分類、編目步驟始進入典藏、閱覽、參考、

流通服務範疇,技術服務部門的專業操作即 在滿足讀者服務部門之分配與利用所需,因 此,從圖書資訊傳播的立場審視,圖書館事 業要達成人書合一的終極目標,勢須經過「資 料與資料互通」、「館員與資料互通」、「館 員與讀者互通」、「讀者與資料互通」四個 關卡的考驗,方能真正落實產銷一體、快樂 無比的新理念。

依 知 識 管 理 研 究 者 安 德 生 ( Arthur Anderson)建構的KM運作公式(Formula),

知識乃是人、資訊、科技與共享間互動關係 的綜合體,此最能表達圖書館讀者服務所期 待的目的,茲列舉說明如下:(註13)

K=(P+I)S

K: Knowledge,涵蓋各類知識,無論是科 技、管理或行為科學知識。

P: People,泛指各階層人群,可能是館員、

讀者或其他行業人士等。

I: Information,指一切有意義的資料,含 文件外之聲光、化電等多媒體。

T: Technology,指通訊網路設備、資料處 理技術等輔助性工具。

S: Share,即讓資訊流通、傳播,經由腦力 激盪創造更新的知識。

揆諸安氏所創公式,不難得知「獨學而 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之義蘊,蓋知識如束之

高閣而不能由人群關係(Human Relations)

間互動予以傳遞、溝通、分享,則圖書館仍 為少數精英(Elite)的特權,而與建設大眾

(Mass)利用之書香社會旨趣南轅北轍,是 以,上游水庫之蓄水,旨在提供中游之灌溉、

取飲、電力、觀光等多功能用途,同理,圖 書館邁向數位化(Digital)之際,現今的圖 書 館 猶 如 知 識 的 數 位 水 壩 ( Knowledge Digital Bank),其典藏的各式各樣資訊茍能 透過往網相連、無遠弗屆的自動化系統運 作,一定能提供予最大多數人充分利用,資 訊是解決問題的素材,誰能掌握關鍵性的資 訊,誰即可變成解決問題的高手,各類型圖 書館專業館員處於知識經濟時代,如果可善 用圖書館行銷策略積極開發讀者市場(User Market),館員間進行同業或異業之標竿管 理(Benchmarking),則應可再團體動態中 充分發揮圖書館利用功能,使圖書資訊變成 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當然,圖書館讀者服務涉及資訊公平、

自由、適時及便利之政策考量問題,加以晚 近「受益者付費」觀念興起、圖書館「行政 法人化」制度屢被提及,其中游營運機能的 健全發展,亟需完備可行的法制加以配合,

此自不待言。

伍、 知識管理與圖書館資訊服務之 下游機能

知識管理研究者認為圖書館資訊服務所 包括的四個柱石,分別為材料(Stuff)、技 術(Technology)、人員(People)及程序

(Process);其中材料經統整後形成檔案、

索引典;技術將資訊儲存於資料庫、光碟中;

人員則指館員與讀者間對資訊的共享;而程 序則是圖書館工作分析或作業流程(註14),

此種解構圖書館知識管理內容的方法與前揭 安德生公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值得注意者 是知識的可貴不僅止於生產、交易、分配及

(6)

56 應用的問題,其尤貴乎知識再造,以避免知 識經濟時代所形成之「生之者寡,食之者眾」

的不利格局。

黃河之水天上來,長江之水亦必定往東 流,圖書資訊服務經過技術服務與讀者服務 連貫系列運作,已有將知識生產、交換、分 配及應用之機能予以闡揚之實質,然為使知 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創造知識附加價值 成為知識管理的新取向,人類社會要維持競 爭 力 優 勢 只 有 考 慮 知 識 的 「 垂 直 發 展

(Vertical Development)」與「水平發展

(Horizontal Development)」,才能將知識 效用極大化,所謂垂直發展就是就是將產業 知識化;充分利用深淺不一的專業技術來解 決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另所謂的水平發展就 是知識產業化,也就是將相同的知識應用到 不同的產業,職是,圖書資訊服務的下游機 制不只期勉業界同道創造知識、締造價值,

更殷盼各種知識合縱連橫,使圖書館名符其 實成為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註15)。

彼得‧杜拉克名言:「不創新即死亡

(Innovation, or died)」,知識的起源來自 創新,創新帶動產業起飛,以圖書館事業經 營為例,圖書資訊服務的上、中游作業,不 論是採訪、分類、編目、典藏、閱覽、流通、

參考、推廣各步驟,只實踐知識管理的生產、

分配、交易及應用而已,俗諺:下江河,納 百川。圖書館創新管理的目的在救亡圖存,

藉創新消極的使圖書館免於淪為過時資料的 保管單位;更積極的使各圖書館創造新穎的 財貨或勞務(Good & services),易言之,

圖書資訊服務下游的機制環繞「研究發展

(Research & Development, R&D)」職能運 轉,前面提及,圖書館乃是知識產業的吞吐 港,館員為知識工作者,其不僅要統整人類 社會的知識資源,協助圖書館建立一套完整 的知識管理體系,於輸入生產資源之後,轉 換成加工品再輸出予社區讀者,在後現代的

環境裡,圖書館事業為杜弭出海口淤積壅 塞,不斷疏濬實難豁免,另為防範海水倒灌,

適切修築防波堤,亦屬必備工事;總之,永 不停止的創新乃是圖書館變遷的原動力,館 員與讀者共創新知識,構成資源共享的前題。

基於以上所言,圖書資訊資源為確保源 源不斷,社區讀者面臨問題可源續向圖書館 叩門問津,圖書館事業應以恢宏「取之於社 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為職志,努力創新,

不辱社會大眾所寄託。就知識經濟時代的到 臨,其可努力的新方向,舉其犖犖大者如下:

(一) 專 業 館 員 不 只 是 知 識 的 尋 求 者

( Searchers ) , 更 是 知 識 的 研 究 者

(Researchers),其負責生產、分配、

運用資訊外,尤課以創造知識的使命

(Mission)。

(二) 專業館員應施予人力資源發展之T訓 練,使之科技整合(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具跨學科專業背景,以能 應付結構不良的問題。

(三) 圖書資訊系、所教師之聘任,建立臨床 與 基 礎 智 能 兼 備 的 學 術 市 場 用 人 慣 例,使實務與理論相互輝映,減少知識 鴻溝(Knowledge Gap)。

(四) 圖書館組織建置考慮引進「研發長」、

「執行長(CEO)」或「知識長(CKO)」

等角色,以利圖書館創新知識價值。

(五) 配合知識管理新潮流,關閉圖書資訊大 學本科學程,適度擴大在職碩士專班吸 收名額,使圖書資訊教育收到「產業知 識化」的效果。

陸、 圖書館進行知識管理所遭遇的 難題

環境乃孕育組織系統的搖籃,從管理程 序(Management process)而言,圖書資訊管 理和知識管理的流程大同小異;就書目建檔 的上游作業觀察,其約略和KM中的知識生

(7)

57 產相同;次就資訊檢索的中游作業分析,又 和KM中所指知識的分配、應用相近;再就 創造價值的下游作業解析,則推動圖書館研 究發展事宜則與KM的創新管理相若;簡言 之,圖書館是一個存立在總體環境中的開放 系統(Open system),無圍牆時代的今日,

圖 書 館 的 邊 界 不 是 具 滲 透 性 的

( Penetrable ) , 諸 多 外 部 利 害 關 係 人

(Stakeholder)可能與圖書館發生互動,因 而引起圖書館經營調適的難題。

圖書館進行知識管理所遭受的困難有內 部性導向(Internality Orientation)與外部性 導向(Externality Orientation)兩類實害行 為,茲依序析論如下:

一、 內部性導向偏差行為之抑制

我國圖書館法第八條明定:圖書館辦理 圖書資訊之閱覽、參考諮詢、資訊檢索、文 獻傳遞等項服務,得基於使用者權利義務均 衡原則,訂定相關規定。世人通稱本條為「利 用規則」授權條款,舉凡圖書資訊利用產生 的紛爭,譬如偷書、毀書、逾期還書、掉書、

違規使用等讀者服務問題皆屬之。質言之,

圖書資訊加工、製造完成所引發的一切利用 偏差行為都可劃歸此類,依圖書館法第六條 規定:圖書資訊分類、編目、建檔及檢索等 技術規範,由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國家圖書 館、專業法人或團體定之。倘圖書館上游作 業 之 知 識 標 準 化 ( Knowledge Standardization)手續完成之後,嗣因其中游 知識應用或分配所導致的衝突或緊張,如上 揭系列性偏差問題,則圖書館當局本於管理 維護權限,自可建立知識制度化(Knowledge Institution)機制,依法營運,俾維持知識消 費的秩序。

二、外部性導向侵權行為之指控

我國圖書館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圖書 館應提供其服務對象獲取公平、自由、適時 及便利之圖書資訊權益。同條第二項接著規

定:前項之服務,應受著作權法有關合理使 用館藏規定之保護。日前我國成功大學發生 MP3事件為例,即引發外部利害關係人與營 造物當局間之糾葛,創新的成果商機無窮,

隨著知識水平發展,相對的,知識商品化

( Knowledge Commodity ) 、 知 識 多 樣 化

(Knowledge Diversity)的機會遽增,圖書館 使用附加價值較高的創新性產品,即須建構 良良的知識交易易式(Knowledge Bargaining Model),以避免侵犯他人之IPR,著作權、

專利權及商標權三種主要的知識產權,其中 以著作權(Copyright)和圖書資訊下游服務 最直接相關,舉凡語言、音樂、戲劇、舞蹈、

美術、攝影、電腦程式等原創性作品,其創 作完成時即取得著作權,除合於著作權法第 四十四條至第六十六條合理使用規定條款

(Fair Use Clause)外,其餘皆須透過合法交 易途徑而獲取知識。反之,圖書館亦為知識 產業之一支,其運用集體的智慧,將潛在的 知識生產來源轉化為創新型的知識產物,同 樣也給予排他性的權利,其亦受法律保護,

此自勿庸辭費。

圖書館為蒐集、整理、保存圖書資訊,

以服務公眾或特定對象之社會福利機構,有 史以來,圖書館皆以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自居,其有別於營利組 織及公權力組織,故從圖書館管理觀點分 析,圖書館經營成本負擔歸於創辦人,而其 利益享受則屬受惠者(Receipts),導至圖書 資訊服務長期在免付費用(Free-fee)的氣息 瀰漫之下,社區大眾並非十分珍惜得之不易 的知識資源,此可從各類型圖書館讀者違規 事件屢見不鮮、網路犯罪即侵害智能產權問 題層出不窮得到例證。管見以為法治素養

(Legal Literacy)乃資訊素養之前題,圖書 館事業從事知識管理過程,如欲克服發展瓶 頸,應先針對上游、中游、下游各種活動建 立明確的遊戲規則(the rule of game),政府

(8)

58 公權力機關對知識經濟產業如圖書館界、出 版界、電腦軟硬體業界之彼此間互動,也應 訂定合理的規範,藉資防止知識創新過程中 之任何流弊產生(註16)。

柒、 結語

策略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曾說:今日競爭激烈的世界,傳統的 天然資源與資本已不再是經濟優勢的主要因 素,新知識的創造與運用更為重要(註17)。

的確,知識是人類最重要的資產,身處知識 經濟時代之中,主動學習、培養能力是個人 提昇自我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倡導組織學 習、培育知識型人才,是提高國家整體競爭 力的終南捷徑,正因為知識力量創造無限的 可能,智慧資本迅速取代勞力資本成為人類 最珍貴寶藏,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求,與日俱 增,因之,圖書館事業應強化基礎準備功夫,

善用資訊科技生產製造資訊、提高良良設施 使共享資訊,並進而以知識工作者創造的附 加價值,俾得在面對環境變遷時可滿足讀者 對知識多元需求。

二十一世紀全球知識經濟的發展大致呈 現「經濟知識化」、「產業知識化」及「全 球在地化」三大趨勢,經濟知識化指的是知 識對經濟發展所貢獻的程度;產業知識化指 的是各行各業應用知識的程度;而全球在地 化主要指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其是各 國促進經濟發展及區域開發的重要策略,美 國經濟學者梭羅指出:基於知識打造出來的 經濟,即是知識經濟,知識成為財富的新基 石,快速取代過去的土地、原料、資本、勞 力等,知識經濟即是知識與經濟的復合概 念,意謂透過知識,締造出無限的經濟資產。

秉此,蘊涵豐富知識儲量的圖書館事業乃是

得天獨厚的經營優勢,其如何善用資訊科 技,實踐知識管理,建構多元學習環境,創 新現存知識價值,實為決定圖書館事業與人 類社會脈動得否更緊密連結的關鍵。

知識經濟既是以知識資源的擁有、配 置、產生和使用,為最重要生產因素的經濟 型態,而知識管理則是以資訊科技為基礎,

包括所有知識產品的生產、交換、分配及應 用與知識流程的管理工作,知識經濟強調無 形智能的產值,知識管理則側重知識共享及 創造價值,以知識經濟思潮所衍生的知識管 理技能,已被學者稱為人類之「第三次工業 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註 18),圖書館自動化為圖書館事業的工業革 命,一九六○年代資訊科技對人類社會的衝 擊被喻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 革命(即圖書館自動化)著眼於技術的創新,

而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圖書館知識管理)則 講究內容的創新,是以迎接知識管理時代的 來臨,圖書館能否創造更精緻的知識與提供 更多的加值服務項目,將是評量一個圖書館 產業知識化程度之指標(註19)。

本文以圖書館從事圖書資訊服務上游、

中游及下游實作為例,說明其處於知識管理 生產及配置、交換及應用、創造即更新各階 段所應努力的重點,並析論圖書館事業在知 識經濟時代順勢揚帆的大趨勢,最後兼提及 全球各地逐步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之 際,圖書館進行知識管理需要留意智慧財產 權法律相關之規定,即鼓勵世人創造知識、

分享知識之餘,尤要注意智慧分享的合法問 題,綜上所言,在可預見的未來圖書館是知 識管理的主權,更是知識效益的創造者,捨 知識資源圖書館及無所附麗。

(9)

59

〔附註〕

註1: 孫震,「台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自由中國之工業 91卷5期(民國90年5月),頁 1-21。擁有知識,並能善加利用,已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人們具備競爭力的條件 之一。

註2: 李華偉,「圖書館在知識管理中的角色」,知識管理研討會論文(台北市:中國圖 書館學會,民國89年12月3日至5日於國家圖書館)。圖書館落實知識管理的成功要 件在於能以清楚明白的語言來詮釋組織目標、管理程序、績效評估等,知識管理更 可應用於圖書館HRM中之薪資報酬、教育訓練及員工溝通等。

註3: Charles Townley,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Library,”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62:1 (e001): 44-55. 氏謂KM帶入圖書館運作可以提高圖書館整體 的工作效率,KM是學術圖書館營運的根基。

註4: 陳博志,「推動知識經濟發展的政府創新與改造」,收於知識經濟與法制改造研討 會專輯(台北:元照,2002年),頁183。1776年國富論提出與1996年、1999年兩次 OECD發表的「知識經濟報告(Knowledge Based Economy Report)」兩者相距約二 百二十年有餘。

註5: Peter F. Drucker等人合著;張玉文譯,知識管理(台北市:天下遠見,民國89年),

頁1-11。彼得‧杜拉克於1960年提出知識工作者概念並點出知識的重要性,知識工 作者的知識涵養與個人競爭力提升為KM重視的課題。

註6: Seth Shulman著;吳書榆譯,知識的戰爭(台北市:聯經,民國90年),頁3-6。氏 謂誰掌握關鍵性知識誰即可掌握組織,組織管理工作強調創新的能力和培養卓越的 人才。

註7: S. Dimattia & N. Oder, “Knowledge Management:Hope, Hype, or Harbinger?” Library Journal (1977), p.33. 圖書館在無圍牆的時代裡,不僅是知識型組織,同時是智慧型 組織(Smart Organization)。

註8: 馮國卿,知識管理在電子圖書館應用之研究(台北市:政大圖書資訊研究所未出版 碩士論文,民國87年12月),頁6-15。知識經濟時代讀者對於知識有大量、迫切的 需求,但實體圖書館在時間、空間上有所侷限,使用者並不能及時取得所需的資訊,

所以虛擬圖書館概念的形成是時勢所趨。

註9: 同註8。

註10: 陳和琴,「Metadata與數位典藏之研討」,大學圖書館 5卷2期(民國90年9月),頁 2-11。Metadata類型可分為行政的、記述的、典藏的、技術的及使用的等五種。

註11: C.O. Scharmer “Self-Transcending Knowledge: Organization Around Emerging Realities”, I Nonaka etal,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氏將知識於 外顯、內隱之外加上超我知識,專指經由感覺得到之知識,其無法具體化,亦無法 不斷傳遞。

註12: 鍾瑞國、鄭曜忠,「知識管理在學校圖書館的應用」,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3

(10)

60

期(民國90年6月),頁21-25。有效利用圖書館所蘊涵的大量資源不只提升自我價 值及競爭力,對於社會、國家生產力整體提昇,亦有顯著的助益。

註13: Arthur Anderson原著;劉偉京譯,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市:商周文化,民國89 年),頁1-91。該書強調知識的共享及透過人際互動、網路科技再度創新知識價值。

註14: Eric Jul,「知識管理的四個柱石:Four Pillar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知識管 理研討會論文(台北市:中國圖書館學會,民國89年12月3日至5日於國家圖書館)。

渠以抽象理念和實際產出來對照圖書館知識管理四個柱石之理論與實作。

註15: 李誠、高希均等著,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台北市:天下遠見,民國90年),頁 3-18,產業知識化指的是知識應用的精遂程度問題。

註16: 劉江彬,「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管理」,會計研究月刊 第204期(民 國91年),頁67-73。該篇文章有將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及營業秘密之差異作細 膩比較,值得業界同道參酌。

註17: Michael E. Porter原著;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台北市:天下文化,民 國85年),頁1-5。麥氏從策略管理的觀點主張知識的運用和既有產業或核心能力結 合,可以提高國際競爭力及獲利能力。

註18: 林尚平、謝榮禧,「知識管理與組織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發展之關係-以某軟 體科技公司為例」,管理與系統 9卷1期(民國90年),頁62-63。第三波指電腦科 技崛起,第三次工業革命則為知識經濟的倡導。

註19: 李華偉、董小英、左美云,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市:華藝出版社,2002年),

頁197。李氏主張以人性化管理來領導和知識型工作參與者,對組織穩定穩定幫助最 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Part (a) can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ensity formula for variable transforma- tions.. Part (b) can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moment

39)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a solution containing 22.7 mg of an unknown protein in 50.0 mL of solution is 2.88 mmHg at 25 °C. Determine the molar mass of the protein.. Use 100°C as

Dublin born Oscar Wilde (1854-1900) established himself as one of the leading lights of the London stage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 poet and prose writer as well, it

(3) Record of pupils using the Geography Room during lunch time for geographical study and activities should be kept.. (4) Booking record should be kept for using the room

In response to th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made by the Task Force on School-based Management Policy, the EDB implements different optimization measures starting from the

In the past, studies on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ransparenc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company value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ve resulted in inconsisten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