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關 Jay a nanda 著『入中觀註疏』 所引用的〈22 種發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有關 Jay a nanda 著『入中觀註疏』 所引用的〈22 種發心〉"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圓光佛學學報第六期│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出版│圓光佛學研究所發行│

有關 Jay a nanda 著『入中觀註疏』

所引用的〈22 種發心〉

磯田熙文 著 釋宗義 譯

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教授 圓光佛學研究所

摘 要

Jay a nanda (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間,迦濕彌羅出身) 所作的 Madhyamak a vat a rasya ti k a (Toh.3870, Ota.5271) 是 Candrak i rti 的 Madhyamak a vat a ra-bh as ya (Toh.3861-62;Ota.5261-63) 唯一的印度撰述的復註。

Madhyamak a vat a ra 第一章的主題是初歡喜地中初發心 (Prathame-cittotp a da) 的考察,Jay a nanda 在此導入<22 種發菩提心>說,來說明此一主題。

總之,我們可以知道 : Jay a nanda 是合併 Vasubandhu 根據 ak s ayamatiparip r ccha s u tra 中之八 十無盡所做的 S u tr a lamk a ra 的註釋,以及對照 Haribhadra 在 Abhisamay a la j k a ra 中的道次 第解釋, 而隨著後者(Haribhara 的道次第解釋),試圖綜合地理解此一主題。

前 言

出身於迦濕彌羅的 Jay a nanda (11 世紀末 ~12 世紀 ) 所作的『 Madhyamak a vat a rasya Ti k a ( 入中論註疏 ) 』 ( 東北目錄 Toh No.3870; 大谷目錄 Ota No.5271) 是西藏大藏經內所收,對 月稱 (Chandrak i rti, 7 世紀 ) 所作『 Madhyamak a vat a ra . 自註 ( 入中論及同疏 ) 』 (Toh Nos. 3861~3862; Ota Nos.5261~63) 的唯一註疏。

Jay a nanda 對於自己註疏的造論說 :

「著作的主題 ( brjod bya, abhidheya )是十一地。目的( dgos pa, prayojana )是証得。結合 ( h bdel ba, sa j bandha ) 是以論書與目的的方法與方法所生的目的為特色 。目的之目的 ( dgos pa h i dgos pa, prayojanasya prayojana )是依証得十一地,以世俗和勝義二諦而發智,亦即趣入龍樹的『根本中 論』等的中觀論書。」(德格版(D)1b4~2a1; 北京版(P) 1b3-6)

做為「主題」的十一地是『入中論』的主題,十一地是根據『十地經』的歡喜地等十地.十波羅 蜜的實踐階段之十種發心、加上如來.佛地而成,把此十一地置於應該体証的中觀立場,而有体

(2)

系地敘述大乘菩薩的實踐論是其唯一的「目的」.「目的之目的」。因此,「入中論」從第一章 到第十章是以歡喜等十地,亦即十發心為主題來解說的。

在由『入中論』第一章的偈頌 4 之 c 、 d ,開始進入本論第一章 ( 初歡喜地.初發心 ) 的 考察時, Jay a nanda 在這裡插入了< 22 種發菩提心>說。

< 22 種發心>,有如下二說 :

• 依據『無盡意經』所說的八十無盡來解釋的『大乘莊嚴經論 (Mah a y a nas u tr a la j k a ra) 』 第四章之 15~20 偈 (22 譬喻 ) 、 及對『大乘莊嚴經論』的世親之註釋 ;

• 『現觀莊嚴論 (Abhisamay a la j k a ra) 』 第一章 19-20 偈 ( 同 1 之 22 譬喻 ) 、 及諸註 釋書。特別是 Haribhadra (8 世紀末到 9 世紀 ) 將各修道階位配上這些發心的說法 , 對於其 後的解釋有很大的影響。

在此,想探討 Jay a nanda 解釋的內容有什麼樣的特色。對發菩提心 , Jay a nanda 敘述了「為 利他,以正等菩提為所緣,以所求之事為自性」的要旨,但這是依『現觀莊嚴』第一章 18a 、 b 的「發心是為他利而欲求正等菩提。」 ( 「 cittotp a dah par a rth a ya samyaksa j bodhi-k a mat a / 」 : 兵藤、前揭書, 377 頁 ) 的定義而來的。

Jayananda: 『入中論註疏』的 22 種發心

「 22 種發菩提心亦稱為大乘,這正可以說是<菩薩道與其果> 。所謂 22 種菩提心是:

• 具希求的發心,

• 具意樂的發心,

• 具加行的發心,

• 具增上意樂的發心,

• 具布施波羅蜜的發心,

• 具戒波羅蜜的發心,

• 具忍的發心

• 具精進的發心

• 具禪定的發心

(3)

• 具般若的發心

• 具四無量心的發心

• 具五神通的發心

• 具四攝事的發心

• 具四無礙解的發心

• 具四依的發心

• 具福德.智慧資糧的發心

• 具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發心

• 具止觀的發心

• 具陀羅尼.辯才的發心

• 具四法印的發心

• 具唯一共道的發心

• 具善巧方便的發心

其中,最初 3 種是願心之發起,其餘 19 是行心之生起。也就是說:

『願心有三種,因欲等三別。諸所謂行心,許有十九種。』 ( D17b1-7;P20b7-21a8)

這裡所舉的二十二種項目就是如前面也有提到的『大乘莊嚴論.世親釋』的二十二種發心。也是 指『無盡意經』的八十無盡 ( 法數合計有八十 ) 。區分發心為願心與行心的方法在寂天 ( Wa ntideva, 7~8 世紀 ) 的 『 Bodhicary a vat a ra ( 入菩薩行論 ) 』等中亦有所見 ,這裡所引的偈 的出處不明。以下將對二十二種發心分別說明。

「 (I) 具希求 ( h dun pa, chanda) 的願菩提心宛如大地 ( s a , p r thiv i ) ,何以故 ? 因為是佛法 與其聚的生處。由此發心,菩薩八大人覺將現在前。亦即:

1) 欲成為能除一切眾生苦的人。

2) 欲盡己所能佈施財產給貧窮的眾生們。

3) 希望自、肉能對眾生有何幫助。

(4)

4) 即使長時間住在地獄,也希己的血望能利益眾生。

5) 遍世、出世間,希望一切眾生能心想事成。

6) 願成佛,度一切眾生脫離輪迴之苦。

7) 願離:

? 離利益有情之心。

? 離從事與利益有情相關之事的心。

? 使一切有情聞之不喜的言詞。

? 背離利他的生活。

? 欲從事利他事業而心力不足之事。

? 不思量從事利他之事。

? 不欲成為利益有情者。

? 願離利益有情的作用。

? 傷害他人而心生歡喜。

8) 願承擔一切有情的罪業果報,而自己所有善業的果報迴向給一切眾生。 」 (D18a1-b2;

P21b4-22a4)

以上是具希求的願菩提心。

「 (II) 具意樂 ( bsam pa, aw aya )的「願菩提心」宛如美質良金( gser bza v po ); 因六波羅蜜的利 益、安樂之意樂是現在、未來所不能改變的。又、此意樂有三 :

1) 欲成滿對如來供養之意樂

2) 欲淨化國土之意樂

3) 欲使有情眾生安樂之意樂

此中:

(5)

1) 有「上」與「無上 ( bla na med pa ),所謂「上」是對任何十方世界諸佛世尊、以及由於涅槃 之故,不在眼前的,過去的所化; 還有任何眼能見到的現前的所化; 還有任何未成正等正覺、尚 在積集資糧、希望速成正等正覺的未來的「諸佛世尊」,我都以無上的供養,供養之。又、此時 亦想供養聖像、塔、虛空,欲成滿此供養,是為上意樂。所謂無上,是成就菩提心、布施等十波 羅蜜是行供養,欲成滿此之意樂「是為無上意樂」。

2) 淨化國土之意樂是,希望自己的佛國土能成為 :

? 遠離高 低、凹 凸 、刺、 瓦 、土 塊,及野 獸、 盜 賊、飢 餓 、水 患 、病 害。

? 平整清淨宛如手掌。

? 比綿布還柔軟。

? 有如意樹等。

? 遠離惡趣的深淵。

? 以水晶、 Indran i la 珠、等寶珠為自性的「國土」之意樂。

3) 有情安樂之意樂是 :希望在此國土中,只要是屬於界、趣、生處、一切有情種姓,即使是生 處惡道者,天、人的最高的安樂是常住的安樂; 同時也希望遠離身心的疾病,任何相關的事情,

都能各得其安樂; 又希望各自以其自身的安樂果報而生,成為隨順成菩提的資糧者,同樣地,他 們能成為堪任為諸佛法器者,並如心所願成為持有無上正等正覺之法者,之意樂。」(D18b2-19a5;

P22a4-23a2)

「 (III) 具增上意樂 (lhag pa h i bsam pa, adhy aw aya) 的「願菩提心」宛如半白新月,使善根 (白 分)增長故。為勝証得,而有勝証得之意樂,故為增上意樂。因此『般若波羅蜜 (Praj ba p a ramit a s u tra )』中,就三種發心的階段說:從<應當修習三十七菩提分法>到<應當修習十八不共法

>。因此,伴隨增上意樂的發心也成為加行( sbyor ba, prayoga )吧! 若說之前伴隨加行的發心,

其後生起伴隨增上意樂的發心的話,在此說明時,要如何說明伴隨加行者之前的伴隨增上意樂之 發心呢?在此做為回答,說兩者在兩者之間故; 伴隨增上意樂之發心中有加行,伴隨加行之發心 中也有增上意樂故。因此不說前與後是相同的東西。

因此,這三種發心與聞、思所生之慧的階段,和順解脫分的信、精進、念、三昧、般若相應,所 以是順解脫分的善根。解脫在此是<善於遠離>,是遠離煩惱與所知二障。隨順這個的<分>,

即是<順解脫分>之意。此三種「發心」亦稱為「初業者 ( a dikarmika )之地」,以「地」這個 用語來說明勝智,因此是做為首先進入「初業者之地」的三種智之意。又稱為資糧道( tshogs kyi lam, sa j bh a ra-m a rga ),由於在這個階段,有得以解脫的戒等為資糧,故為資糧道,成滿戒等,

經由煖位( dro bar gyur pa, u s ma-gata )等順序,於自身的相續中見諦( bden pa mtho v ba ),而得到 適合於捨去此障之因,故稱戒等為資糧道。」(D19a5-b5; P23a2-b4)

(6)

在此之後又引用『 Abhidharmako w a 』、 A rya S u ra( 聖勇猛 ) 等,說明戒.資糧道。又以 在初發心應修習四念處、在第二發心修習四正斷 、第三發心修習四神足 , 而對各各法數做說明,

這十二菩提分法為三種發心所攝,稱之為「儀軌行 ( cho ga h i sgrub pa ) 。」又說 ,

「如此地,在行被甲 ( go cha, sa j n a ha )與趣入( h jug pa, prasth a na )與資糧與出離( v es par h byu v ba, niry an a )中,於三發心的階段中,建立被甲行。正由於此,在世親的『 gshu v h grel (註 解)』中,說『大鎧被甲是由初發心到增上意樂』」(D25b6-7; P30b7-8)

在此所引的『 gshu v h grel ( 註解 ) 』被認為是引用自 Toh No.3808, Ota No.5206 ( 『三母廣 註』 ) ,但在『西藏大藏經目錄』上說作者是 Da jst rasena ( 迦濕彌羅人 ) 。

「 (IV) 第四發心是增上信解地 (信解行地),是加行道,是有漏之修道,是順決擇分之善根,是

「五」根、「五」力,以趣入行為本性,如火一般。此第四發心分為下、中、上、上上四種。 」 (D 26a4-5; P31a6-8)

在分別說明了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等之本性後,

「此第四發心攝十種菩提分法 (五根、五力),亦稱為(『現觀莊嚴』第一章之四加行中之第二) 趣入行。(中略) 由第四發心到 佛地為止是趣入之行。 (四加行中之第三)資糧行被建立在從世第 一法位到佛地。因此而作為成滿大菩提的資糧。」 (D30b3-4,30b6-7; P36b4-5, 36b7-37a1)

「此四種發心被稱為是施設的 ( brda la byu v ba s aj detika ), 世俗的 ( kun rdsob kyi, sa j v r ti ),

世間的( h jig rten pa, laukika) 。」 (D31a2-3; P37a4-5)

以上,說明了最初的四種發「菩提」心。

「 (V) 第五發心是以見道 ( mtho v ba h i lam, dar w anam a rga )為自性, 以歡喜地( sa rab tu dga h ba, pramuditabh u mi )為自性,以發趣.資糧行為自性,以菩提分為本性者,是具布施波羅蜜者,

如大倉庫( dger chen po, mah a nidh a na )者。 」 (D31a3-4; P37a5-7)

之後在說明了見道十六剎那,亦即苦法智忍.苦法智,乃至道類智忍.道類智,還有九種歡喜,

七種菩提分 ( 念,乃至捨 ) 等之後,結束了第五發心。

「從第六發心到第二十為止的十五發心被稱為出世間的修道,趣入.資糧行,持有道支者。」

(D39a4; P47a1-2)

在此 Jay a nanda 有提到 ( 住於十六剎那之後,第二 ) 離垢地、發光、焰慧、難勝等四地對應 預流,現前地對應一來果向,遠行地對一來果,不動地與善慧地對不還果向, ( 第十 ) 法雲地 對應不還果之說。

(7)

「 (VI) 做為欲界九種煩惱的能對治的九種發心中,最初是具戒波羅蜜的「發心」。此戒波羅蜜 是凡住菩薩法性的菩薩,依止於菩提心,秉持以慈悲為前提的心,受持一切律儀,守護身、語、

意三業。此發心宛如寶石礦山 ( rin po che h i h byu v gnas, ratn a kara ) ,所有的功德寶由此而生。」

(D 41a4-6; P49a7-b2)

「 (VII) 第二發心是具忍波羅蜜的「發心」。此忍波羅蜜是凡住菩薩法性的菩薩,依止菩提心,

秉持以慈悲為前提的心,甘受加害,不厭苦的身、語、意。此發心如大海,即使討厭的人出現亦 不與其爭訟。 」 (D41a6-7; P49b2-4)

「 (VIII) 第三發心是具精進波羅蜜者。此精進波羅蜜是凡住菩薩法性之菩薩依止菩提心,秉持 以慈悲為前提的心,成就一切之善法的身、語、意。此發心有如金剛,以信心堅固不壞故。 」 (D41a7-b2; P49b4-8)

「 (IX) 第四發心是具禪定波羅蜜者。此禪定波羅蜜是凡住菩薩法性之菩薩,依止菩提心,秉持 以慈悲為前提的心,於身、語、意得自在,於所有場合心得安住。此發心宛如山,於所緣不散亂,

不動故。 」 (D41b2-3; P49b6-8)

「 ( X ) 第五發心是具般若波羅蜜者。此般若波羅蜜是凡住菩薩法性之菩薩,依止菩提心,秉持 以慈悲為前提的心,於身、語、意業得自在,於所有場合,得決擇法。此發心宛如大藥草,止息 煩惱所知二障之所有病痛故。 」 (D41b3-5; P49b8-50a3)

「 ( XI ) 第六發心是具方便波羅蜜者,同時也是具無盡之四無量心者。其中為成就、或增長、

或獲得、或捨斷任何法故,凡適應此法者,為方便。 (D41b5-6; P50a3-4)

在陳述了方便之後,又對慈、悲、喜、捨四無量,做了說明 :

「此菩薩之四無量中 : 以有情為所緣的無量與其他外道共通 ; 以法為所緣的無量與聲聞和獨 覺共通,然不共其他外道 ; 應知菩薩之無所緣的無量不共一切外道、聲聞、獨覺。又,於中,

此四無量於信解行地是以有情為所緣。到歡喜等七地是以法為所緣。不動等『地』是無所緣。在 此是就以法為所緣達到究竟而說具『四無量』。」 (D42a7-b2; P50b7-51a3)

「這宛如善知識 ; 以具無盡無量之慈、悲、喜、捨特徵故,於所有場合不捨利益有情。」 (D42b2-3;

P51a3-4)

「 ( XII ) 第七發心是具願波羅蜜,同時也具無盡神通者。誓願是以願望 ( m v on par h dod pa, abhil as a) 為本性故為多樣。在此好樂隨順善之出生者,稱之為願波羅蜜。 」 (D42b3-4; P51a4-6)

「六神通 ; 亦即神足通 ( rdsu h phrul gyi m v on par w es pa; r ddhy-abhij ba ), 天耳 ( lha h i rna ba, divya w rotra- ), 他心『通』 (sems kyi rnam gra v s w es pa, ceta h pary a ya- ), 宿命『通』 ( s v on gyi gnas rjes su dran pa, p u rvaniv a s a nusm r ty- ), 生死 ( h chi h pho da v skye ba,

cyutyutpatty- ), 漏盡『通』 ( zag pa zad pa, a sravak s aya- ) 」 (D42b5-6; P51a6-8)

(8)

以上說明,也就是將「八十無盡」之具神通,與『現觀莊嚴論』之具願波羅蜜的二說合併說明。

「無盡神通以不精進而行,故說第七發心為具神通。此發心宛若如意珠 ( yid bshin gyi nor bu, cint a ma n i ), 以如所信解,圓滿果報故。」 (D44a7-b1; P53a6-7)

「 (XIII) 第八發心是具力波羅蜜,亦是具四攝事發心。以其簡擇 ( so sor brtags pa, pratisa j khy a ) 力與修習力不被所對治力打敗故,稱之為力波羅蜜。簡擇即般若。修習即善法之修習。」 (D44b1-2;

P53a7-b1)

又,其下並提及『寶雲經』所說之諸力。接著又說明 :

「四攝事,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其中,布施是財施。愛語是教說波羅蜜。利行是引導他 人行波羅蜜。同事是引導他人行波羅蜜的同時,自己亦正行之。」 (D45a2-3; P54a2-4)

「四攝事於信解行地幾乎無果報,對入 ( 初 ) 地者大致都有果報,在第八地等都有果報。此發 心有如太陽 ( b i ma, a ditya ) ,以其依無盡之四攝事,致使成熟有情之果實故。」 (D45a7-b1;

P54b1-3)

「 (XIV) 第九發心是具智波羅蜜,亦是具四無礙解之發心。智波羅蜜是於一切大乘法如實語,

離愚癡之智。如實語離愚癡即捨密意之意如實理解語意。此智波羅蜜的事業是法的受用與有情的 成熟。四無礙解 ( so so ya v dag par rig pa; pratisa j vid ) 是法、義、詞 ( v es pa h i tshig; nirukti ) 、 辯才 ( spobs pa, pratibhana ) 四無礙。 」 (D45b1-4; P54b3-6)

「此發心宛如乾闥婆 ( Gandharva ) 之歌聲,說以無盡之四無礙解,度化所化之法故。以上第六 發心到第十四發心是九地的自性,顯示九發心應該可以靠欲界的修習來斷除,是九種煩惱之能對 治。」 (D46a2-3; P55a6-8)

「從十五發心到第二十發心為止的六種發心是十地的殊勝階位,被稱為殊勝道 ( khyad par gyi lam, vi w e s a-m a rga ) 。於最初的五發心,各分為十四種,共七十種,亦即五發心各分加行、

根本、後得三種,而根本又區分為下.中.上.上上等各四,下『中.上.上上』等又再區分下.

中.上各三,各成十四。因此,五發心成七十區別。其中,修所斷八十一種之中,欲界九種是到 第十地所應斷。餘七十二。其中,色界四禪各九種,無色界三住各九種,四住七種,即修所斷的 七十煩惱的能對治分,以五發心 的七十種來斷。在第六發心是七十一種,是佛地的無間道 ( bar chad med pa h i lam, a nantarya-m a rga )。有頂的七十一煩惱能由 此 所斷吧 !此發心是修習真實 義( ya v dag pa h i don )的究竟階位,以能滅一切隨眠故,是金剛喻( rdo rje lta bu, vajroupama )。

應建立此七十一種向阿羅漢果。因此從七十一種中,去掉最初三十種,餘四十一種應被建立為出 離行,因為此,從未勝利得勝利,由出離達果的究竟故。」(D46a4-b3; P55a8-56a2)

「 (XV) 此六發心中,最初的發心是具四依 ( v es par rton pa, pratisara n a ) 「發心」。四依是 1.

應依義、不依修辭等語 (tshig hbru) , 2. 應依合理的法、不依人、亦即長老等, 3. 應依智、

(9)

亦即修所生慧,不依識、即聞.思所生之慧, 4. 佛.世尊 是聖言量, 所以應依其所說之了義 經 ( v es pa h i don gyi mdo ), 不依不了義 ( dra v ba h i don ) 。此發心宛如大王 ( rgyal po chen po, mah a r a ja ) ,以無障礙之威力成就利他故。 」 (D46b3-6; P56a2-5)

「 (XVI) 第二發心是具福德.智慧二資糧的「發心」。布施.戒二波羅蜜是福德資糧。般若波 羅蜜是智慧資糧。忍.精進.禪定波羅蜜是福德.智慧二資糧。 」 (D46b6-47a1; P56a5-7)

「此『發心』有如倉庫 (mdsod; kosthagara) ,是福德.智慧資糧之住處故。」 (D47a5-6; P56b5-6)

「 (XVII) 第三發心是三十七菩提分,即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 聖道。此發心有如大道,所有聖者所行,隨行故。 」 (D47a6-b1; P56b6-8)

「 (XVIII) 第四發心是具止.觀 ( shi gnas da v lhag mtho v , w amatha-vipa w yan a ) 發心。 」 (D47b1; P56b8-57a1)

接下來,在列舉出止的九種心住與四種觀之後 :

「此發心宛如良駒 ( bshon pa bza v po ) ,止觀雙運、任運 ( ra v gi v a v gis ) 自如、不墮輪迴.

涅槃任何一方,安穩而行故。」 (D48a3-4; P57b4-5)

「 (XIX) 第五發心是具陀羅尼.辯才 ( gzu v s da v spobs pa, dh a ra ni -pratibh a na ) 發心。以念 和般若為自性的陀羅尼有忍、法、義、真言四種。 」 (D48a4; P57b5-6)

在此說明了忍陀羅尼為 A,RA,PA,CA,NA 等文字,為增益、修習真實 ( de kho na b id, tattva ) 之 意。

「忍陀羅尼是信解行地。餘三陀羅尼為歡喜地等。

無盡地說明未聞諸法之因者,稱之為辯才。

此發心宛如泉水 ( bkod ma h i chu, prasrava n a ), 似水無盡湧出,憶持已聞、未聞之法與意義,

產生無盡地說法故。」

(D48b5-6; P58b1-3)

「 (XX) 第六發心是具法之歡宴 ( chos kyi dga h ston, dharm a nandotsava ) 的發心。法之歡宴是 指証得 : 1. 諸行無常, 2. 一切有漏是苦, 3. 諸法無我, 4. 涅槃寂靜。

「這有如雅音 ( rab tu s b an pa h i sgra ) ,向求解脫者們宣說雅音故。以上,第六到第十五發心 是做為修道來說。」 (D48b6-49a2; P58b3-7)

(10)

「 (XXI) 第二十一發心是具唯一共道 ( bgrod pa gcig pa h i lam, ek a yana-m a rga ) 的發心。一共 道是在得到無上的無生法忍時,此地 諸有情,以菩提為自性的心,各自現前,做同一的所作,

謂之 「一共道」。 宛如河流 ( chu bo h i rgyun, nad i srotas ), 任運而轉故。「一共道」是由不動 地開始,而在此成為無上。 」 (D50b4-5; P60b5-8)

「 (XXII) 第二十二發心是具法身 ( chos kyi sku, dharmak a ya) 之發 心。宛如雲,就好像雲成 滿器世間般,利益一切有情的作用由此而轉故。

同時也是具無盡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善巧由空與慈悲所生之所証,由此能示現住兜率天等天 故。也就是若問 : 為何世尊示現住兜率天,而非色、無色界呢 ? 是為了斷對世尊「是由無暇 ( mi khom pa, avak s a n a ) 住處降臨此世,而非為我們而來的 。」這種不敬信故。 若問為何不住他 化自在天 ( gshan h phrul dba v byed du gnas pa, paranimitava w avartin ) 說法呢 ? 是為捨棄殊勝 的出生,由於悲憫一切有情眾生,而生想住兜率天的,甚深的敬信故。同樣地,入胎等也應該理 解成為方便善巧之故。金剛喻三昧與盡智、無生智,應為究竟地 ( mthar phyin pa h i lam ), 離一 切粗重 ( gnas v an len, dau st hulya ) 故 。

如以上,二十二種發心中,為離最初的世間的四種發心,說出世間的最初發心故,說『此佛子 ….. 』 等」 , (D50b6-51a4; P60b-61a7),

然後,進入《入中論》第一章的本論。

如以上所見,我們可以看出 J a yananda 在本註疏中所引用、解說的<二十二種發心說>是合 併、列舉世親依據「八十無盡」 (《無盡意經》) 所做的《大乘莊嚴經論》的解釋,與 Haribhadra 對『 Abhisamaya 』的行道階梯所做的解釋,而依照後者,試圖做綜合性的理解。

我們也能在 Abhay a karagupta (無畏作護) 的「 Munimat a la j k a ra 」中,處處看到同類的說明,

但 Jay a nanda 在這裡完全沒有引用到相關於『 Abhisamaya 』的般若方面的人名、論書等,這 點可以看出其特色。

又,被認為是世親作的「 Gshu v h grel 」的引用, Abhay a karagupta 也 是做同樣的理解,

Bu-ston(1290-1364 )也繼承之,做為理解十一世紀當時的迦濕彌羅佛教的資料是值得注意的。

The 22 Kinds of Mental Initiation Quoted in Jayanand a ' s “ Co mmentary on Entering the Madhyamak a

vat a rasya ti k a

Hirohumi Isoda

Professor, Tohoku University

(11)

Summary

Madhyamak a vat a rasya ti k a (Toh.3870, Ota.5271), written by Jay a nanda (a Kashmiri living between the end of the 11th century and early 12th century) is the only Indian commentary to Candrak i rti's Madhyamak a vat ara-bh as ya (Toh.3861-62, Ota.5261-63).

The first chapter of Madhyamak a vat a ra i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ental initiation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pursuit of Buddhahood, the Stage of Joy. Starting from a discussion on this chapter, Jay a nanda proceeds to explain 22 kinds of mental initiation for the pursuit of enlightenment.

參照『雜集論』《大正藏》冊 31 ,頁 759b,c (N.Tatia ed., op cit, pp.128, ll.8-15) 。

有關「九住心」 1).sth a pan a , 2).sa j sth a pan a , 3).avasth a pan a , 4).upasth a pan a , 5).damanam, 6). w amanam, 7).vyupa w amanam, 8).ekot i kara n am, 9).sam a dh a nam , N.Tatia ed., op cit.

pp.90, ll.11-22. 有關「四種觀」 1).vicinoti, 2).pravicinoti, 3).parivitarkayati, 4).parim i m aj s a m a padyate, op cit., pp.90, ll.23--pp.91,ll.3 。玄奘「九心住」譯為 : 令住,等住,近位,調順,寂靜,

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攝持,「四種觀」譯為 : 簡擇諸法,最極簡擇,普遍尋思,周審觀 察 ( 『雜集論』《大正藏》冊 31 ,頁 741b,c 。

cf. 『 munimat a la j k a ra 』 D231a4-b7.

《雜集論》《大正藏》冊 31 ,頁 748 上。

「此佛子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由普賢願善迴向,善安住彼名最初 ( 歡喜地.初發心 ) 」 ( 〈入中論〉 I, 4cd~5ab)

royal ba h i sras po h di yi sems ga v h gro ba rnams// rnam par grol bar bya phyir s b in rje h i dba v

gyur shi v // (I, 4cd)

Kun tu bza v po h i smon lam rab bs v os dga h ba la// rab tu gnas pa de ni da v po shes bya h o// (I,5ab) (D224a1-2)

(12)

有關內空性的 "k ut astha" 之解釋,只在 A ryavimuktasena ( H phags pa rnam grol sde; 聖解脫軍 ) 的引用中看到一次 (D288b5; P346a3) 。此人唯一的著作只出版了第一章 (C. Pensa, 『 L' Abhisamay a- la j k a rav r tti di A rya-vimuktasena prims Abhisamaya 』 1967) ,第二章以後的出 版仍拭目以待中。

摘 要

Jay a nanda (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間,迦濕彌羅出身) 所作的 Madhyamak a vat a rasya ti k a (Toh.3870, Ota.5271) 是 Candrak i rti 的 Madhyamak a vat a ra-bh as ya (Toh.3861-62;Ota.5261-63) 唯一的印度撰述的復註。

Madhyamak a vat a ra 第一章的主題是初歡喜地中初發心 (Prathame-cittotp a da) 的考察,Jay a nanda 在此導入<22 種發菩提心>說,來說明此一主題。

總之,我們可以知道 : Jay a nanda 是合併 Vasubandhu 根據 ak s ayamatiparip r ccha s u tra 中之八 十無盡所做的 S u tr a lamk a ra 的註釋,以及對照 Haribhadra 在 Abhisamay a la j k a ra 中的道次 第解釋, 而隨著後者(Haribhara 的道次第解釋),試圖綜合地理解此一主題。

前 言

出身於迦濕彌羅的 Jay a nanda (11 世紀末 ~12 世紀 ) 所作的『 Madhyamak a vat a rasya Ti k a ( 入中論註疏 ) 』 ( 東北目錄 Toh No.3870; 大谷目錄 Ota No.5271) 是西藏大藏經內所收,對 月稱 (Chandrak i rti, 7 世紀 ) 所作『 Madhyamak a vat a ra . 自註 ( 入中論及同疏 ) 』 (Toh Nos. 3861~3862; Ota Nos.5261~63) 的唯一註疏。

Jay a nanda 對於自己註疏的造論說 :

「著作的主題 ( brjod bya, abhidheya )是十一地。目的( dgos pa, prayojana )是証得。結合 ( h bdel ba, sa j bandha ) 是以論書與目的的方法與方法所生的目的為特色 。目的之目的 ( dgos pa h i dgos pa, prayojanasya prayojana )是依証得十一地,以世俗和勝義二諦而發智,亦即趣入龍樹的『根本中 論』等的中觀論書。」(德格版(D)1b4~2a1; 北京版(P) 1b3-6)

(13)

做為「主題」的十一地是『入中論』的主題,十一地是根據『十地經』的歡喜地等十地.十波羅 蜜的實踐階段之十種發心、加上如來.佛地而成,把此十一地置於應該体証的中觀立場,而有体 系地敘述大乘菩薩的實踐論是其唯一的「目的」.「目的之目的」。因此,「入中論」從第一章 到第十章是以歡喜等十地,亦即十發心為主題來解說的。

在由『入中論』第一章的偈頌 4 之 c 、 d ,開始進入本論第一章 ( 初歡喜地.初發心 ) 的 考察時, Jay a nanda 在這裡插入了< 22 種發菩提心>說。

< 22 種發心>,有如下二說 :

• 依據『無盡意經』所說的八十無盡來解釋的『大乘莊嚴經論 (Mah a y a nas u tr a la j k a ra) 』 第四章之 15~20 偈 (22 譬喻 ) 、 及對『大乘莊嚴經論』的世親之註釋 ;

• 『現觀莊嚴論 (Abhisamay a la j k a ra) 』 第一章 19-20 偈 ( 同 1 之 22 譬喻 ) 、 及諸註 釋書。特別是 Haribhadra (8 世紀末到 9 世紀 ) 將各修道階位配上這些發心的說法 , 對於其 後的解釋有很大的影響。

在此,想探討 Jay a nanda 解釋的內容有什麼樣的特色。對發菩提心 , Jay a nanda 敘述了「為 利他,以正等菩提為所緣,以所求之事為自性」的要旨,但這是依『現觀莊嚴』第一章 18a 、 b 的「發心是為他利而欲求正等菩提。」 ( 「 cittotp a dah par a rth a ya samyaksa j bodhi-k a mat a / 」 : 兵藤、前揭書, 377 頁 ) 的定義而來的。

Jayananda: 『入中論註疏』的 22 種發心

「 22 種發菩提心亦稱為大乘,這正可以說是<菩薩道與其果> 。所謂 22 種菩提心是:

• 具希求的發心,

• 具意樂的發心,

• 具加行的發心,

• 具增上意樂的發心,

• 具布施波羅蜜的發心,

• 具戒波羅蜜的發心,

• 具忍的發心

• 具精進的發心

(14)

• 具禪定的發心

• 具般若的發心

• 具四無量心的發心

• 具五神通的發心

• 具四攝事的發心

• 具四無礙解的發心

• 具四依的發心

• 具福德.智慧資糧的發心

• 具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發心

• 具止觀的發心

• 具陀羅尼.辯才的發心

• 具四法印的發心

• 具唯一共道的發心

• 具善巧方便的發心

其中,最初 3 種是願心之發起,其餘 19 是行心之生起。也就是說:

『願心有三種,因欲等三別。諸所謂行心,許有十九種。』 ( D17b1-7;P20b7-21a8)

這裡所舉的二十二種項目就是如前面也有提到的『大乘莊嚴論.世親釋』的二十二種發心。也是 指『無盡意經』的八十無盡 ( 法數合計有八十 ) 。區分發心為願心與行心的方法在寂天 ( Wa ntideva, 7~8 世紀 ) 的 『 Bodhicary a vat a ra ( 入菩薩行論 ) 』等中亦有所見 ,這裡所引的偈 的出處不明。以下將對二十二種發心分別說明。

「 (I) 具希求 ( h dun pa, chanda) 的願菩提心宛如大地 ( s a , p r thiv i ) ,何以故 ? 因為是佛法 與其聚的生處。由此發心,菩薩八大人覺將現在前。亦即:

1) 欲成為能除一切眾生苦的人。

2) 欲盡己所能佈施財產給貧窮的眾生們。

(15)

3) 希望自、肉能對眾生有何幫助。

4) 即使長時間住在地獄,也希己的血望能利益眾生。

5) 遍世、出世間,希望一切眾生能心想事成。

6) 願成佛,度一切眾生脫離輪迴之苦。

7) 願離:

? 離利益有情之心。

? 離從事與利益有情相關之事的心。

? 使一切有情聞之不喜的言詞。

? 背離利他的生活。

? 欲從事利他事業而心力不足之事。

? 不思量從事利他之事。

? 不欲成為利益有情者。

? 願離利益有情的作用。

? 傷害他人而心生歡喜。

8) 願承擔一切有情的罪業果報,而自己所有善業的果報迴向給一切眾生。 」 (D18a1-b2;

P21b4-22a4)

以上是具希求的願菩提心。

「 (II) 具意樂 ( bsam pa, aw aya )的「願菩提心」宛如美質良金( gser bza v po ); 因六波羅蜜的利 益、安樂之意樂是現在、未來所不能改變的。又、此意樂有三 :

1) 欲成滿對如來供養之意樂

2) 欲淨化國土之意樂

3) 欲使有情眾生安樂之意樂

此中:

(16)

1) 有「上」與「無上 ( bla na med pa ),所謂「上」是對任何十方世界諸佛世尊、以及由於涅槃 之故,不在眼前的,過去的所化; 還有任何眼能見到的現前的所化; 還有任何未成正等正覺、尚 在積集資糧、希望速成正等正覺的未來的「諸佛世尊」,我都以無上的供養,供養之。又、此時 亦想供養聖像、塔、虛空,欲成滿此供養,是為上意樂。所謂無上,是成就菩提心、布施等十波 羅蜜是行供養,欲成滿此之意樂「是為無上意樂」。

2) 淨化國土之意樂是,希望自己的佛國土能成為 :

? 遠離高 低、凹 凸 、刺、 瓦 、土 塊,及野 獸、 盜 賊、飢 餓 、水 患 、病 害。

? 平整清淨宛如手掌。

? 比綿布還柔軟。

? 有如意樹等。

? 遠離惡趣的深淵。

? 以水晶、 Indran i la 珠、等寶珠為自性的「國土」之意樂。

3) 有情安樂之意樂是 :希望在此國土中,只要是屬於界、趣、生處、一切有情種姓,即使是生 處惡道者,天、人的最高的安樂是常住的安樂; 同時也希望遠離身心的疾病,任何相關的事情,

都能各得其安樂; 又希望各自以其自身的安樂果報而生,成為隨順成菩提的資糧者,同樣地,他 們能成為堪任為諸佛法器者,並如心所願成為持有無上正等正覺之法者,之意樂。」(D18b2-19a5;

P22a4-23a2)

「 (III) 具增上意樂 (lhag pa h i bsam pa, adhy aw aya) 的「願菩提心」宛如半白新月,使善根 (白 分)增長故。為勝証得,而有勝証得之意樂,故為增上意樂。因此『般若波羅蜜 (Praj ba p a ramit a s u tra )』中,就三種發心的階段說:從<應當修習三十七菩提分法>到<應當修習十八不共法

>。因此,伴隨增上意樂的發心也成為加行( sbyor ba, prayoga )吧! 若說之前伴隨加行的發心,

其後生起伴隨增上意樂的發心的話,在此說明時,要如何說明伴隨加行者之前的伴隨增上意樂之 發心呢?在此做為回答,說兩者在兩者之間故; 伴隨增上意樂之發心中有加行,伴隨加行之發心 中也有增上意樂故。因此不說前與後是相同的東西。

因此,這三種發心與聞、思所生之慧的階段,和順解脫分的信、精進、念、三昧、般若相應,所 以是順解脫分的善根。解脫在此是<善於遠離>,是遠離煩惱與所知二障。隨順這個的<分>,

即是<順解脫分>之意。此三種「發心」亦稱為「初業者 ( a dikarmika )之地」,以「地」這個 用語來說明勝智,因此是做為首先進入「初業者之地」的三種智之意。又稱為資糧道( tshogs kyi lam, sa j bh a ra-m a rga ),由於在這個階段,有得以解脫的戒等為資糧,故為資糧道,成滿戒等,

經由煖位( dro bar gyur pa, u s ma-gata )等順序,於自身的相續中見諦( bden pa mtho v ba ),而得到 適合於捨去此障之因,故稱戒等為資糧道。」(D19a5-b5; P23a2-b4)

(17)

在此之後又引用『 Abhidharmako w a 』、 A rya S u ra( 聖勇猛 ) 等,說明戒.資糧道。又以 在初發心應修習四念處、在第二發心修習四正斷 、第三發心修習四神足 , 而對各各法數做說明,

這十二菩提分法為三種發心所攝,稱之為「儀軌行 ( cho ga h i sgrub pa ) 。」又說 ,

「如此地,在行被甲 ( go cha, sa j n a ha )與趣入( h jug pa, prasth a na )與資糧與出離( v es par h byu v ba, niry an a )中,於三發心的階段中,建立被甲行。正由於此,在世親的『 gshu v h grel (註 解)』中,說『大鎧被甲是由初發心到增上意樂』」(D25b6-7; P30b7-8)

在此所引的『 gshu v h grel ( 註解 ) 』被認為是引用自 Toh No.3808, Ota No.5206 ( 『三母廣 註』 ) ,但在『西藏大藏經目錄』上說作者是 Da jst rasena ( 迦濕彌羅人 ) 。

「 (IV) 第四發心是增上信解地 (信解行地),是加行道,是有漏之修道,是順決擇分之善根,是

「五」根、「五」力,以趣入行為本性,如火一般。此第四發心分為下、中、上、上上四種。 」 (D 26a4-5; P31a6-8)

在分別說明了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等之本性後,

「此第四發心攝十種菩提分法 (五根、五力),亦稱為(『現觀莊嚴』第一章之四加行中之第二) 趣入行。(中略) 由第四發心到 佛地為止是趣入之行。 (四加行中之第三)資糧行被建立在從世第 一法位到佛地。因此而作為成滿大菩提的資糧。」 (D30b3-4,30b6-7; P36b4-5, 36b7-37a1)

「此四種發心被稱為是施設的 ( brda la byu v ba s aj detika ), 世俗的 ( kun rdsob kyi, sa j v r ti ),

世間的( h jig rten pa, laukika) 。」 (D31a2-3; P37a4-5)

以上,說明了最初的四種發「菩提」心。

「 (V) 第五發心是以見道 ( mtho v ba h i lam, dar w anam a rga )為自性, 以歡喜地( sa rab tu dga h ba, pramuditabh u mi )為自性,以發趣.資糧行為自性,以菩提分為本性者,是具布施波羅蜜者,

如大倉庫( dger chen po, mah a nidh a na )者。 」 (D31a3-4; P37a5-7)

之後在說明了見道十六剎那,亦即苦法智忍.苦法智,乃至道類智忍.道類智,還有九種歡喜,

七種菩提分 ( 念,乃至捨 ) 等之後,結束了第五發心。

「從第六發心到第二十為止的十五發心被稱為出世間的修道,趣入.資糧行,持有道支者。」

(D39a4; P47a1-2)

在此 Jay a nanda 有提到 ( 住於十六剎那之後,第二 ) 離垢地、發光、焰慧、難勝等四地對應 預流,現前地對應一來果向,遠行地對一來果,不動地與善慧地對不還果向, ( 第十 ) 法雲地 對應不還果之說。

(18)

「 (VI) 做為欲界九種煩惱的能對治的九種發心中,最初是具戒波羅蜜的「發心」。此戒波羅蜜 是凡住菩薩法性的菩薩,依止於菩提心,秉持以慈悲為前提的心,受持一切律儀,守護身、語、

意三業。此發心宛如寶石礦山 ( rin po che h i h byu v gnas, ratn a kara ) ,所有的功德寶由此而生。」

(D 41a4-6; P49a7-b2)

「 (VII) 第二發心是具忍波羅蜜的「發心」。此忍波羅蜜是凡住菩薩法性的菩薩,依止菩提心,

秉持以慈悲為前提的心,甘受加害,不厭苦的身、語、意。此發心如大海,即使討厭的人出現亦 不與其爭訟。 」 (D41a6-7; P49b2-4)

「 (VIII) 第三發心是具精進波羅蜜者。此精進波羅蜜是凡住菩薩法性之菩薩依止菩提心,秉持 以慈悲為前提的心,成就一切之善法的身、語、意。此發心有如金剛,以信心堅固不壞故。 」 (D41a7-b2; P49b4-8)

「 (IX) 第四發心是具禪定波羅蜜者。此禪定波羅蜜是凡住菩薩法性之菩薩,依止菩提心,秉持 以慈悲為前提的心,於身、語、意得自在,於所有場合心得安住。此發心宛如山,於所緣不散亂,

不動故。 」 (D41b2-3; P49b6-8)

「 ( X ) 第五發心是具般若波羅蜜者。此般若波羅蜜是凡住菩薩法性之菩薩,依止菩提心,秉持 以慈悲為前提的心,於身、語、意業得自在,於所有場合,得決擇法。此發心宛如大藥草,止息 煩惱所知二障之所有病痛故。 」 (D41b3-5; P49b8-50a3)

「 ( XI ) 第六發心是具方便波羅蜜者,同時也是具無盡之四無量心者。其中為成就、或增長、

或獲得、或捨斷任何法故,凡適應此法者,為方便。 (D41b5-6; P50a3-4)

在陳述了方便之後,又對慈、悲、喜、捨四無量,做了說明 :

「此菩薩之四無量中 : 以有情為所緣的無量與其他外道共通 ; 以法為所緣的無量與聲聞和獨 覺共通,然不共其他外道 ; 應知菩薩之無所緣的無量不共一切外道、聲聞、獨覺。又,於中,

此四無量於信解行地是以有情為所緣。到歡喜等七地是以法為所緣。不動等『地』是無所緣。在 此是就以法為所緣達到究竟而說具『四無量』。」 (D42a7-b2; P50b7-51a3)

「這宛如善知識 ; 以具無盡無量之慈、悲、喜、捨特徵故,於所有場合不捨利益有情。」 (D42b2-3;

P51a3-4)

「 ( XII ) 第七發心是具願波羅蜜,同時也具無盡神通者。誓願是以願望 ( m v on par h dod pa, abhil as a) 為本性故為多樣。在此好樂隨順善之出生者,稱之為願波羅蜜。 」 (D42b3-4; P51a4-6)

「六神通 ; 亦即神足通 ( rdsu h phrul gyi m v on par w es pa; r ddhy-abhij ba ), 天耳 ( lha h i rna ba, divya w rotra- ), 他心『通』 (sems kyi rnam gra v s w es pa, ceta h pary a ya- ), 宿命『通』 ( s v on gyi gnas rjes su dran pa, p u rvaniv a s a nusm r ty- ), 生死 ( h chi h pho da v skye ba,

cyutyutpatty- ), 漏盡『通』 ( zag pa zad pa, a sravak s aya- ) 」 (D42b5-6; P51a6-8)

(19)

以上說明,也就是將「八十無盡」之具神通,與『現觀莊嚴論』之具願波羅蜜的二說合併說明。

「無盡神通以不精進而行,故說第七發心為具神通。此發心宛若如意珠 ( yid bshin gyi nor bu, cint a ma n i ), 以如所信解,圓滿果報故。」 (D44a7-b1; P53a6-7)

「 (XIII) 第八發心是具力波羅蜜,亦是具四攝事發心。以其簡擇 ( so sor brtags pa, pratisa j khy a ) 力與修習力不被所對治力打敗故,稱之為力波羅蜜。簡擇即般若。修習即善法之修習。」 (D44b1-2;

P53a7-b1)

又,其下並提及『寶雲經』所說之諸力。接著又說明 :

「四攝事,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其中,布施是財施。愛語是教說波羅蜜。利行是引導他 人行波羅蜜。同事是引導他人行波羅蜜的同時,自己亦正行之。」 (D45a2-3; P54a2-4)

「四攝事於信解行地幾乎無果報,對入 ( 初 ) 地者大致都有果報,在第八地等都有果報。此發 心有如太陽 ( b i ma, a ditya ) ,以其依無盡之四攝事,致使成熟有情之果實故。」 (D45a7-b1;

P54b1-3)

「 (XIV) 第九發心是具智波羅蜜,亦是具四無礙解之發心。智波羅蜜是於一切大乘法如實語,

離愚癡之智。如實語離愚癡即捨密意之意如實理解語意。此智波羅蜜的事業是法的受用與有情的 成熟。四無礙解 ( so so ya v dag par rig pa; pratisa j vid ) 是法、義、詞 ( v es pa h i tshig; nirukti ) 、 辯才 ( spobs pa, pratibhana ) 四無礙。 」 (D45b1-4; P54b3-6)

「此發心宛如乾闥婆 ( Gandharva ) 之歌聲,說以無盡之四無礙解,度化所化之法故。以上第六 發心到第十四發心是九地的自性,顯示九發心應該可以靠欲界的修習來斷除,是九種煩惱之能對 治。」 (D46a2-3; P55a6-8)

「從十五發心到第二十發心為止的六種發心是十地的殊勝階位,被稱為殊勝道 ( khyad par gyi lam, vi w e s a-m a rga ) 。於最初的五發心,各分為十四種,共七十種,亦即五發心各分加行、

根本、後得三種,而根本又區分為下.中.上.上上等各四,下『中.上.上上』等又再區分下.

中.上各三,各成十四。因此,五發心成七十區別。其中,修所斷八十一種之中,欲界九種是到 第十地所應斷。餘七十二。其中,色界四禪各九種,無色界三住各九種,四住七種,即修所斷的 七十煩惱的能對治分,以五發心 的七十種來斷。在第六發心是七十一種,是佛地的無間道 ( bar chad med pa h i lam, a nantarya-m a rga )。有頂的七十一煩惱能由 此 所斷吧 !此發心是修習真實 義( ya v dag pa h i don )的究竟階位,以能滅一切隨眠故,是金剛喻( rdo rje lta bu, vajroupama )。

應建立此七十一種向阿羅漢果。因此從七十一種中,去掉最初三十種,餘四十一種應被建立為出 離行,因為此,從未勝利得勝利,由出離達果的究竟故。」(D46a4-b3; P55a8-56a2)

「 (XV) 此六發心中,最初的發心是具四依 ( v es par rton pa, pratisara n a ) 「發心」。四依是 1.

應依義、不依修辭等語 (tshig hbru) , 2. 應依合理的法、不依人、亦即長老等, 3. 應依智、

(20)

亦即修所生慧,不依識、即聞.思所生之慧, 4. 佛.世尊 是聖言量, 所以應依其所說之了義 經 ( v es pa h i don gyi mdo ), 不依不了義 ( dra v ba h i don ) 。此發心宛如大王 ( rgyal po chen po, mah a r a ja ) ,以無障礙之威力成就利他故。 」 (D46b3-6; P56a2-5)

「 (XVI) 第二發心是具福德.智慧二資糧的「發心」。布施.戒二波羅蜜是福德資糧。般若波 羅蜜是智慧資糧。忍.精進.禪定波羅蜜是福德.智慧二資糧。 」 (D46b6-47a1; P56a5-7)

「此『發心』有如倉庫 (mdsod; kosthagara) ,是福德.智慧資糧之住處故。」 (D47a5-6; P56b5-6)

「 (XVII) 第三發心是三十七菩提分,即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 聖道。此發心有如大道,所有聖者所行,隨行故。 」 (D47a6-b1; P56b6-8)

「 (XVIII) 第四發心是具止.觀 ( shi gnas da v lhag mtho v , w amatha-vipa w yan a ) 發心。 」 (D47b1; P56b8-57a1)

接下來,在列舉出止的九種心住與四種觀之後 :

「此發心宛如良駒 ( bshon pa bza v po ) ,止觀雙運、任運 ( ra v gi v a v gis ) 自如、不墮輪迴.

涅槃任何一方,安穩而行故。」 (D48a3-4; P57b4-5)

「 (XIX) 第五發心是具陀羅尼.辯才 ( gzu v s da v spobs pa, dh a ra ni -pratibh a na ) 發心。以念 和般若為自性的陀羅尼有忍、法、義、真言四種。 」 (D48a4; P57b5-6)

在此說明了忍陀羅尼為 A,RA,PA,CA,NA 等文字,為增益、修習真實 ( de kho na b id, tattva ) 之 意。

「忍陀羅尼是信解行地。餘三陀羅尼為歡喜地等。

無盡地說明未聞諸法之因者,稱之為辯才。

此發心宛如泉水 ( bkod ma h i chu, prasrava n a ), 似水無盡湧出,憶持已聞、未聞之法與意義,

產生無盡地說法故。」

(D48b5-6; P58b1-3)

「 (XX) 第六發心是具法之歡宴 ( chos kyi dga h ston, dharm a nandotsava ) 的發心。法之歡宴是 指証得 : 1. 諸行無常, 2. 一切有漏是苦, 3. 諸法無我, 4. 涅槃寂靜。

「這有如雅音 ( rab tu s b an pa h i sgra ) ,向求解脫者們宣說雅音故。以上,第六到第十五發心 是做為修道來說。」 (D48b6-49a2; P58b3-7)

(21)

「 (XXI) 第二十一發心是具唯一共道 ( bgrod pa gcig pa h i lam, ek a yana-m a rga ) 的發心。一共 道是在得到無上的無生法忍時,此地 諸有情,以菩提為自性的心,各自現前,做同一的所作,

謂之 「一共道」。 宛如河流 ( chu bo h i rgyun, nad i srotas ), 任運而轉故。「一共道」是由不動 地開始,而在此成為無上。 」 (D50b4-5; P60b5-8)

「 (XXII) 第二十二發心是具法身 ( chos kyi sku, dharmak a ya) 之發 心。宛如雲,就好像雲成 滿器世間般,利益一切有情的作用由此而轉故。

同時也是具無盡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善巧由空與慈悲所生之所証,由此能示現住兜率天等天 故。也就是若問 : 為何世尊示現住兜率天,而非色、無色界呢 ? 是為了斷對世尊「是由無暇 ( mi khom pa, avak s a n a ) 住處降臨此世,而非為我們而來的 。」這種不敬信故。 若問為何不住他 化自在天 ( gshan h phrul dba v byed du gnas pa, paranimitava w avartin ) 說法呢 ? 是為捨棄殊勝 的出生,由於悲憫一切有情眾生,而生想住兜率天的,甚深的敬信故。同樣地,入胎等也應該理 解成為方便善巧之故。金剛喻三昧與盡智、無生智,應為究竟地 ( mthar phyin pa h i lam ), 離一 切粗重 ( gnas v an len, dau st hulya ) 故 。

如以上,二十二種發心中,為離最初的世間的四種發心,說出世間的最初發心故,說『此佛子 ….. 』 等」 , (D50b6-51a4; P60b-61a7),

然後,進入《入中論》第一章的本論。

如以上所見,我們可以看出 J a yananda 在本註疏中所引用、解說的<二十二種發心說>是合 併、列舉世親依據「八十無盡」 (《無盡意經》) 所做的《大乘莊嚴經論》的解釋,與 Haribhadra 對『 Abhisamaya 』的行道階梯所做的解釋,而依照後者,試圖做綜合性的理解。

我們也能在 Abhay a karagupta (無畏作護) 的「 Munimat a la j k a ra 」中,處處看到同類的說明,

但 Jay a nanda 在這裡完全沒有引用到相關於『 Abhisamaya 』的般若方面的人名、論書等,這 點可以看出其特色。

又,被認為是世親作的「 Gshu v h grel 」的引用, Abhay a karagupta 也 是做同樣的理解,

Bu-ston(1290-1364 )也繼承之,做為理解十一世紀當時的迦濕彌羅佛教的資料是值得注意的。

The 22 Kinds of Mental Initiation Quoted in Jayanand a ' s “ Co mmentary on Entering the Madhyamak a

vat a rasya ti k a

Hirohumi Isoda

Professor, Tohoku University

(22)

Summary

Madhyamak a vat a rasya ti k a (Toh.3870, Ota.5271), written by Jay a nanda (a Kashmiri living between the end of the 11th century and early 12th century) is the only Indian commentary to Candrak i rti's Madhyamak a vat ara-bh as ya (Toh.3861-62, Ota.5261-63).

The first chapter of Madhyamak a vat a ra i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ental initiation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pursuit of Buddhahood, the Stage of Joy. Starting from a discussion on this chapter, Jay a nanda proceeds to explain 22 kinds of mental initiation for the pursuit of enlightenment.

參照『雜集論』《大正藏》冊 31 ,頁 759b,c (N.Tatia ed., op cit, pp.128, ll.8-15) 。

有關「九住心」 1).sth a pan a , 2).sa j sth a pan a , 3).avasth a pan a , 4).upasth a pan a , 5).damanam, 6). w amanam, 7).vyupa w amanam, 8).ekot i kara n am, 9).sam a dh a nam , N.Tatia ed., op cit.

pp.90, ll.11-22. 有關「四種觀」 1).vicinoti, 2).pravicinoti, 3).parivitarkayati, 4).parim i m aj s a m a padyate, op cit., pp.90, ll.23--pp.91,ll.3 。玄奘「九心住」譯為 : 令住,等住,近位,調順,寂靜,

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攝持,「四種觀」譯為 : 簡擇諸法,最極簡擇,普遍尋思,周審觀 察 ( 『雜集論』《大正藏》冊 31 ,頁 741b,c 。

cf. 『 munimat a la j k a ra 』 D231a4-b7.

《雜集論》《大正藏》冊 31 ,頁 748 上。

「此佛子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由普賢願善迴向,善安住彼名最初 ( 歡喜地.初發心 ) 」 ( 〈入中論〉 I, 4cd~5ab)

royal ba h i sras po h di yi sems ga v h gro ba rnams// rnam par grol bar bya phyir s b in rje h i dba v

gyur shi v // (I, 4cd)

Kun tu bza v po h i smon lam rab bs v os dga h ba la// rab tu gnas pa de ni da v po shes bya h o// (I,5ab) (D224a1-2)

(23)

有關內空性的 "k ut astha" 之解釋,只在 A ryavimuktasena ( H phags pa rnam grol sde; 聖解脫軍 ) 的引用中看到一次 (D288b5; P346a3) 。此人唯一的著作只出版了第一章 (C. Pensa, 『 L' Abhisamay a- la j k a rav r tti di A rya-vimuktasena prims Abhisamaya 』 1967) ,第二章以後的出 版仍拭目以待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5 to be the precise limit of f(x) as x approaches 3, we must not only be able to b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x) and 5 below each of these three numbers; we must be able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Input Log(Intensity) Log(Intensity ) Bilateral Smoothing Bilateral Smoothing Gaussian.. Gaussian

As a byproduct, we show that our algorithms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delivering more effi- cient algorithms for some related enumeration problems such as finding

• What is delivered is now a forward contract with a delivery price equal to the option’s strike price.. – Exercising a call forward option results in a long position in a

• Similar to futures options except that what is delivered is a forward contract with a delivery price equal to the option’s strike price.. – Exercising a call forward option results

• It works as if the call writer delivered a futures contract to the option holder and paid the holder the prevailing futures price minus the strike price.. • It works as if the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