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北傳的止觀法門 林崇安教授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南北傳的止觀法門 林崇安教授編"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內觀雜誌第 68 期【2009 年 9 月】

內觀雜誌第 68 期

【本期重點】選出南傳、漢傳、藏傳佛教中具有代表性的止觀法門來 講解。

第 68 期內容文摘:

(1)南傳《中部‧念住經》

(2)漢傳《雜阿含經》

(3)北傳《聲聞地》

(4)漢傳《法蘊足論》

(5)漢傳《六祖壇經》

(6)藏傳《菩提道次第略論》

(2)

南北傳的止觀法門

林崇安教授編

1.選出南傳、漢傳、藏傳佛教中具有代表性的經論來講解。

2.說明不同止觀法門的特點及其實踐要領。

3.強調在生活中的應用與實習。

南北傳止觀法門的代表性經論

(1)南傳《中部‧念住經》

(2)漢傳《雜阿含經》

(3)北傳《聲聞地》

(4)漢傳《法蘊足論》

(5)漢傳《六祖壇經》

(6)藏傳《菩提道次第略論》

(3)

(1)南傳《中部‧念住經》

【序】

1.如是我聞:

2.一時,世尊在拘樓人的劍磨瑟曇商城,與拘樓人住。

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

彼等比丘應諾世尊曰:「世尊!」

3.世尊如是言:

「諸比丘!為淨眾生、為度愁歎、為滅苦憂、為得真諦、為證涅槃,

唯一趣向道,即四念住。

4.云何為四念住?

於此,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於心觀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身念住】

(1)入出息念

5.然比丘如何於身觀身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往赴森林,或往樹下,或住空屋,盤腿而坐,

端正身體,繫念在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彼長入息,了知:『我長入息。』或長出息,了知:『我長出息。』

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

『我學覺了全身而入息。』『我學覺了全身而出息。』

『我學寂止身行而入息。』『我學寂止身行而出息。』

6.恰如熟練之木匠或木匠之弟子,或長拉鋸,了知:『我長拉鋸。』

或短拉鋸,了知:『我短拉鋸。』…

7.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

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身」,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 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2). 身體姿勢

8a.復次,諸比丘!比丘於行時,了知:『我在行。』

(4)

於住時,了知:『我在住。』

於坐時,了知:『我在坐。』

於臥時,了知:『我在臥。』

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了知之。

8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

觀身而住。…

(3). 正知

9a.復次,諸比丘!比丘不論行往歸來,正知而作;彼觀前顧後,正 知而作;

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搭衣持缽,正知而作;

彼食、飲、咀嚼、嘗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

彼行、住、坐、臥、醒、語、默,亦正知而作。

9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

觀身而住。…

(4). 觀察不淨 10.復次,諸比丘!

比丘於皮所覆,充滿種種不淨物之此身,觀察此身,上至頭髮,下 至蹠底,了知:

『於此身有髮、毛、爪、齒、皮,

肉、筋、骨、髓、腎,

心、肝、肋膜、脾、肺,

腸、腸膜、胃中物、屎、腦,

膽汁、痰、膿、血、汗、脂肪,

淚、油、唾、涕、關節液、尿。』

11.猶如兩口之袋,填進種種穀物,即:稻、粳、綠豆、豌豆、胡麻、

糙米,具眼者開解之,觀察出:『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綠豆、此 是豌豆、此是胡麻、此是糙米。』…

12.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

觀身而住。…

(5). 觀察四界

13.復次,諸比丘!比丘從界審察此身置於何處、任何姿勢,了知:

『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14a.諸比丘!猶如熟練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屠牛已,片片分 解,置於四衢道。…

(5)

14b.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

觀身而住。…

(6). 觀察墓園九相

15. 1)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已死一日二日乃 至三日,膨脹、青黑、腐爛,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 法, 將成為如是者。』…

16. 2)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被烏所啄、或鷹 所啄、或鷲所啄、或犬所食、或豺所食,乃至各種生類之所食。

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將成為如是者。』…

17. 3)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剩有血肉、筋腱 連結於骸骨。

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將成為如是者。』…

18. 4)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無肉附著、剩血 跡、筋腱連結於骸骨。

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將成為如是者。』…

19. 5)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無血、肉,唯筋 腱連結於骸骨。

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將成為如是者。』…

20. 6)復次,諸比丘!

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骸骨解散:手骨於此處,足骨於彼處,

踝骨於此處,大腿骨於彼處,盤骨於此處,背骨於彼處,肋骨於此 處,胸骨於彼處,臂骨於此處,肩骨於彼處,頸骨於此處,下顎骨 於彼處,牙齒於此處,頭蓋骨於彼處。

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將成為如是者。』…

21. 7)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如螺色之白骨。

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將成為如是者。』…

22. 8)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已堆積年餘之骸 骨。

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將成為如是者。』…

23. 9)復次,諸比丘!比丘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骸骨粉碎。

(6)

彼審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脫如是法,將成為如是者。』

24.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

觀身而住。

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身」,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 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受念住】

25.然諸比丘!如何比丘於受觀受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在經驗樂受時,了知:『我在感樂受。』

在經驗苦受時,了知:『我在感苦受。』

在經驗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在感不苦不樂受。』

在經驗有執著之樂受時,了知:『我在感有執著之樂受。』

在經驗無執著之樂受時,了知:『我在感無執著之樂受。』

在經驗有執著之苦受時,了知:『我在感有執著之苦受。』

在經驗無執著之苦受時,了知:『我在感無執著之苦受。』

在經驗有執著之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在感有執著之不苦不樂 受。』

在經驗無執著之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在感無執著之不苦不樂 受。』

26.如是,或於內受,觀受而住;於外受,觀受而住;又於內外受,

觀受而住。

或於受,觀生法而住;於受,觀滅法而住;又於受,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受」,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 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受觀受而住。

〔釋義〕

1 樂受者,謂順樂受觸為緣,所生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

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名心受。

2 如順樂受觸,如是順苦受觸,所生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受。

3 如順樂受觸,如是順不苦不樂受觸為緣,所生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 所攝,是名不苦不樂受。

4 如是諸受,若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畢竟出離,畢竟離垢,畢竟能

(7)

令梵行圓滿,名無愛味受。

5 若墮於界,名有愛味受。

6 若色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

7 若欲界繫、若不順離欲,名依耽嗜受。

【心念住】

27.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心貪時,了知:『心貪。』心離貪時,了知:『心 離貪。』

心瞋時,了知:『心瞋。』心離瞋時,了知:『心離瞋。』

心癡時,了知:『心癡。』心離癡時,了知:『心離癡。』

心集中時,了知:『心集中。』心散亂時,了知:『心散亂。』

心廣大時,了知:『心廣大。』心狹小時,了知:『心狹小。』

心有上時,了知:『心有上。』心無上時,了知:『心無上。』

心有定時,了知:『心有定。』心無定時,了知:『心無定。』

心解脫時,了知:『心解脫。』心未解脫時,了知:『心未解脫。』

28.如是,或於內心,觀心而住;於外心,觀心而住;又於內外心,

觀心而住。

或於心,觀生法而住;於心,觀滅法而住;又於心,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心」,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 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釋義〕

1 有貪心者,謂於可愛所緣境事,貪纏所纏。

2 離貪心者,謂即遠離如是貪纏。

3 有瞋心者,謂於可憎所緣境事,瞋纏所纏。

4 離瞋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瞋纏。

5 有癡心者,謂於可愚所緣境事,癡纏所纏。

6 離癡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癡纏。

如是六心,當知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

1 略心者,謂由正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

2 散心者,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

3 下心者,謂惛沈、睡眠俱行。

4 舉心者,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

(8)

5 掉心者,謂太舉故掉纏所掉。

6 不掉心者,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

7 寂靜心者,謂從諸蓋,已得解脫。

8 不寂靜心者,謂從諸蓋,未得解脫。

9 言定心者,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

10 不定心者,謂未能入。

11 善修心者,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

速能證入。

12 不善修心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13 善解脫心者,謂從一切究竟解脫。

14 不善解脫心者,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

如是十四種心,當知皆是「住時」所起。

【法念住】

(1). 五蓋

29.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

又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於內貪欲存在時,了知:『於內貪欲存在。』

於內貪欲不存在時,了知:『於內貪欲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貪欲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貪欲如何滅盡,

彼知已滅盡之貪欲,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於內瞋恚存在時,了知:『於內瞋恚存在。』

於內瞋恚不存在時,了知:『於內瞋恚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瞋恚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瞋恚如何滅盡,

彼知已滅盡之瞋恚,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於內昏沈睡眠存在時,了知:『於內昏沈睡眠存在。』

於內昏沈睡眠不存在時,了知:『於內昏沈睡眠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昏沈睡眠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昏沈睡眠如何滅盡,

彼知已滅盡之昏沈睡眠,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於內掉悔存在時,了知:『於內掉悔存在。』

(9)

於內掉悔不存在時,了知:『於內掉悔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掉悔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掉悔如何滅盡,

彼知已滅盡之掉悔,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於內疑惑存在時,了知:『於內疑惑存在。』

於內疑惑不存在時,了知:『於內疑惑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疑惑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疑惑如何滅盡,

彼知已滅盡之疑惑,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30.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

觀法而住。

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法」,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 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法即五蓋,觀法而住。

(2). 五取蘊(略)

(3). 內外六處 31.復次,諸比丘!

比丘於法即內外六處,觀法而住。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即內外 六處,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知眼、知色,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

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耳、知聲,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

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鼻、知香,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

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舌、知味,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

(10)

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身、知觸,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

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比丘知意、知法,知緣其二者生結。

知未生之結如何生起,

知已生之結如何滅盡,

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如何不再生起。

32.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

觀法而住。

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法」,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 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法即內外六處,觀法而住。

(4). 七覺支

33.復次,諸比丘!比丘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於內念覺支存在時,了知:『於內念覺支存在。』

於內念覺支不存在時,了知:『於內念覺支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念覺支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念覺支如何修習成就。

○比丘於內擇法覺支存在時,了知:『於內擇法覺支存在。』

於內擇法覺支不存在時,了知:『於內擇法覺支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擇法覺支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擇法覺支如何修習成就。

○比丘於內精進覺支存在時,了知:『於內精進覺支存在。』

於內精進覺支不存在時,了知:『於內精進覺支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精進覺支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精進覺支如何修習成就。

○比丘於內喜覺支存在時,了知:『於內喜覺支存在。』

於內喜覺支不存在時,了知:『於內喜覺支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喜覺支如何生起,

(11)

彼知已生之喜覺支如何修習成就。

○比丘於內輕安覺支存在時,了知:『於內輕安覺支存在。』

於內輕安覺支不存在時,了知:『於內輕安覺支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輕安覺支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輕安覺支如何修習成就。

○比丘於內定覺支存在時,了知:『於內定覺支存在。』

於內定覺支不存在時,了知:『於內定覺支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定覺支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定覺支如何修習成就。

○比丘於內捨覺支存在時,了知:『於內捨覺支存在。』

於內捨覺支不存在時,了知:『於內捨覺支不存在。』

彼知未生之捨覺支如何生起,

彼知已生之捨覺支如何修習成就。

34.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

觀法而住。

或於法,觀生法而住;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法」,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無貪、無見住於 內,彼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

(5). 四聖諦(略)

【果】

35.諸比丘!任何人於七年間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

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依,則得不還。

36.諸比丘!且置七年,任何人於六年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 之一果: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依,則得不還。

37.諸比丘!且置六年,…且置五年,且置四年,且置三年,且置二 年,且置一年,且置七個月,且置六個月,且置五個月,且置四個 月,且置三個月,且置二個月,且置一個月,且置半個月,任何人 於七日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於現法得究竟智,或 有餘依,則得不還。

38.諸比丘!這是唯一趣向道,為淨眾生、為度愁歎、為滅苦憂、為 得真諦、為證涅槃,是故說言:『唯一趣向道,即四念住。』」

39.世尊如是說已,彼諸比丘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

(12)

(2A)《雜阿含 464 經》

◆經號:大四六四;內三八四;印七二七;光四六三。

【經文】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2a)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 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 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2b)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 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2c)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 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

(2d)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 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要解】

若諸苾芻專樂寂靜,勤修止觀,略由五相,當知其心名得解脫。

一者、奢摩他熏修其心,依毘缽舍那解脫奢摩他品諸隨煩惱。

二者、毘缽舍那熏修其心,依奢摩他解脫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

三者、二種等運,離心隨惑,解脫一切見道所斷所有諸行。

四者、即由此故,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住有餘依般涅槃界。

五者、解脫一切苦依諸行,住無餘依般涅槃界。

(2e)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

(2f)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 界。」

(2g)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

(2h)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 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3a)時尊者阿難聞上座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五百比丘所,恭敬問 訊,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 思惟時,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3b)時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難!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

如上座所說。

(13)

(4a)時尊者阿難聞五百比丘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

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4b)佛告阿難:「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 惟。」乃至滅界,如五百比丘所說。

(05)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

同句、同義、同味。

(6a)我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

如今世尊所說。

(6b)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 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

(07)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要解】

◎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有二種師及弟子甚希奇法:

一、平等見,隨起言說;二、最勝見,隨起言說。

如是二種,外道法中都不可得,所作差別故,遠離涅槃故。

(08)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

(09)阿難白佛;「不知,世尊!」

(10)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正智 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11)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B)《雜阿含 1171 經》

◆經號:大一一七一;內一八六;印三八九;光二六五;S247。

【經文】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生:一 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蛇,次得 野干,次得失收摩羅,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縛一處。其狗 者樂欲入村,

其鳥者常欲飛空,

其蛇者常欲入穴,

(14)

其野干者樂向塚間,

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

獼猴者欲入山林。

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 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

(03)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餘境界。

(04)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

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

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

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

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

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

(05)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此六種 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境界。

(06)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 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

(07)諸比丘!我說此譬,欲為汝等顯示其義。六眾生者,譬猶六根;

堅柱者,譬身念處。

(08)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 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 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

(09)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

(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C)《雜阿含 471 經》

◆經號:大四七一;內三九一;印七三四;光四七○;S12-13。

【經文】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空中狂風卒起,從四方來:有塵 土風、無塵土風,毘濕波風、鞞嵐婆風,薄風、厚風,乃至風 輪起風。

(2b)身中受風,亦復如是種種受起: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 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

(15)

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 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

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

(03)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虛空中,種種狂風起,東西南北風,四維亦如是。

有塵及無塵,乃至風輪起。如是此身中,諸受起亦然。

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要解】

又若有受,於依止中,生已破壞,消散不住,速歸遷謝;不經多時,

相似相續而流轉者,應觀此受,猶若旋風。

○有味受者,諸世間受。

○無味受者,諸出世受。

○依耽嗜受者,於妙五欲諸染污受。

○依出離受者,即是一切出離遠離所生,諸善定不定地俱行諸受。

(2D)《雜阿含 1174 經》

◆經號:大一一七四;內一八九;印三九二;光二六八;S241-242。

【經文】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阿毘闍恆水邊。

(02)時有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

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

〔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於上 增修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03)爾時,世尊觀察〔恆〕水,見恆水中有一大樹,隨流而下,語 彼比丘:「汝見此恒水中大樹流不?」

(04)答言:「已見,世尊!」

(05)佛告比丘:「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 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順 趣、流注、浚輸大海不?」

(16)

(06)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7)佛言:「比丘亦復如是,亦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

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

〔水流〕臨趣,流注、浚輸涅槃。」

(08)比丘白佛:「云何此岸?云何彼岸?云何沈沒?云何洲渚?云 何洄澓?云何人取?云何非人取?云何腐敗?善哉!世尊!

為我廣說。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 至自知不受後有。」

(09)佛告比丘:「此岸者,謂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人取 者,猶如有一習近俗人及出家者,若喜、若憂、若苦、若樂,

彼彼所作,悉與共同,始終相隨,是名人取。非人取者,猶如 有人願修梵行,我今持戒、苦行,修諸梵行,〔當生在處〕處 天上,是非人取。洄澓者,猶如有一還戒退轉。腐敗者,犯戒 行惡不善法,腐敗寡聞,猶莠稗、吹貝之聲,非沙門為沙門像,

非梵行為梵行像。如是比丘!是名不著此、彼岸,乃至浚輸涅 槃。」

(10)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11)時彼比丘獨一靜處,思惟佛所說水流大樹經教,乃至自知不受 後有,得阿羅漢。

(12)時有牧牛人名難屠,去佛不遠,執杖牧牛。比丘去已,詣世尊 所,稽首禮足,於一面住,白佛言:「世尊!我今堪能不著此 岸,不著彼岸,不沈沒,不閡洲渚,非人所取,不非人取,不 入洄澓,亦不腐敗,我得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修梵行不?」

(13)佛告牧牛者:「汝送牛還主不?」

(14)牧牛者言:「諸牛中悉有犢牛,自能還歸,不須送也,但當聽 我出家學道。」

(15)佛告牧牛者:「牛雖能還家,〔汝今已受〕人衣食,要當還報 其家主。」

(16)時牧牛者聞佛教己,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17)時尊者舍利弗在此會中,牧牛者去不久,白佛言:「世尊!難 屠牧牛者求欲出家,世尊何故遣還歸家?」

(18)佛告舍利弗:「難屠牧牛者若還住家受五欲者,無有是處。牛 付主人已,輒自當還。於此法律出家學道,淨修梵行,乃至自 知不受後有,得阿羅漢。」

(17)

(19)時難屠牧牛者,以牛付主人已,還至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 面,白佛言:「世尊!牛已付主,聽我於正法律出家學道!」

(20)佛告難屠牧牛者:「汝得於此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21)〔難屠牧牛者〕出家已,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架裟 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成 阿羅漢。

(3A)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九種心住

【九種心住】

云何名為「九種心住」?

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 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一、內住 云何內住?

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 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二、等住 云何等住?

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 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三、安住 云何安住?

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

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四、近住 云何近住?

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 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五、調順 云何調順?

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

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18)

六、寂靜 云何寂靜?

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 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 寂靜。

七、最極寂靜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

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 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八、專注一趣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

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九、等持 云何等持?

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

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3B)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十六勝行

【十六勝行差別】

(1)念長:於入息、出息作意

〔作學〕若緣入息、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 長出息。」

(2)念短:於中間入息、中間出息作意

〔作學〕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 入息、念短出息。」

(3)覺了遍身〔緣微細孔穴〕

〔作學〕若緣身中微細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緣此為境,

起勝解時,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 入息出息。」

(4)息除身行〔空無位、遠離位為境〕

若於是時,或入息中間,入息已滅,出息中間,出息未生,緣入息出 息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入息中間,

(19)

入息未生,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出息入息遠離位為境。

〔作學〕即於此時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 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覺了喜〔得初或二靜慮〕

〔作學〕又於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靜慮或得第二靜慮 時,便作念言:「於覺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

(6)覺了樂〔得第三靜慮〕

〔作學〕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 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

〔簡邊際〕第三靜慮已上,於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 乃至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

(7)覺了心行〔除遣愚癡想、思〕

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

或謂有我、我所;或發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謂我當有 色、或謂我當無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有想 非無想。

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

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

〔作學〕由是加行,便作念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 了心行入息出息。」

(8)息除心行

「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9)覺了心〔已得未至依定〕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

依此觀察所生起心。

〔作學〕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 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

無掉動心。有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習心、

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

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10)喜悅心〔離惛沈、睡眠蓋〕

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 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心。

〔作學〕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

(20)

(11)制持心〔離掉舉、惡作蓋〕

彼若有時,見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於 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

〔作學〕是故念言:「於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

(12)解脫心〔遠離諸蓋〕

若時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 蓋中,心得清淨。

〔作學〕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13)無常隨觀〔斷餘隨眠〕

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

〔作學〕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 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 息。」

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

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

(14-16)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從隨眠解脫〕

如是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

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

〔作學〕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

「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 觀、滅隨觀入息出息。」

〔成無學阿羅漢〕如是彼於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成阿羅 漢,諸漏永盡,此後更無所應作事,於所決擇已得究竟。

(4) 《法蘊足論》念住品

【經文】

(01)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苾芻眾:吾當為汝略說脩習四念住法!

(3a)謂有苾芻,於此內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

憂。

(3b)於彼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3c)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04)於內外俱受、心、法三,廣說亦爾。

(21)

(5a)是現脩習四念住法。

(5b)過去、未來苾芻脩習四念住法,應知亦爾。

【要解】

◎本經相當於《雜阿含 610 經》,即:

◆經號:大六一○;內四一四;印七六五~七六七;光六二四;S3。

◎內身者,謂自身,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

●於此內身循身觀者:

◎謂有苾芻,於此內身,從足至頂,隨其處所,觀察、思惟種種不淨,

穢惡充滿,謂此身中,唯有種種:

髮、毛、爪、齒;塵、垢、皮、肉;筋、脈、骨、髓;

髀、腎、心、肺;肝、膽、腸、胃;肪、膏、腦、膜;

膿、血、肚、脂;淚、汗、涕、唾;生熟二藏,大小便利。

○如是思惟不淨相時,所起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 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 循內身觀,亦名身念住。

○成就此觀,現行、隨行,遍行、遍隨行,動轉、解行,說名為住。

○彼觀行者,能發起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復能 於此,急疾迅速,名具正勤。

○彼觀行者,能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復能於此,所起勝慧,

轉成上品上勝上極,能圓滿、極圓滿,名具正知。

○彼觀行者,具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 法性,心明記性,名具正念。

○於諸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 嗜,內縛悕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總名為貪。

○順憂受觸,所起心憂,不平等受,慼受所攝,總名為憂。

○彼觀行者,脩此觀時,於世所起貪、憂二法,能斷、能遍知,遠離、

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彼除世貪憂。

◎復有苾芻,於此內身,觀察、思惟諸界差別,謂此身中,唯有種種:

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如是思惟諸界相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內身觀,

亦名身念住。

◎復有苾芻,於此內身,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身者:如病、如 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轉動,勞疲羸篤,是失壞法,

(22)

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身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內身觀,

亦名身念住。

◎外身者,謂自身,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身相。

於彼外身循身觀者:

◎謂有苾芻,於他身內,從足至頂,隨其處所,觀察、思惟種種不淨,

穢惡充滿,謂彼身中,唯有種種:

髮、毛、爪、齒,廣說乃至大小便利。

◎復有苾芻,於他身內,觀察、思惟諸界差別,謂彼身中,唯有種種:

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復有苾芻,於他身內,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彼身者:如病、如 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內外身:內身者,謂自身,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外身者,謂 自身,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身相。合說二種,名 內外身。

於內外身循身觀者:

◎謂有苾芻,合自他身,總為一聚,從足至頂,隨其處所,觀察、思 惟種種不淨,穢惡充滿,謂此、彼身,唯有種種:髮、毛、爪、齒,

廣說乃至大小便利。

◎復有苾芻,合自他身,總為一聚,觀察、思惟諸界差別,謂此、彼 身,唯有種種: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復有苾芻,合自他身,總為一聚,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彼 身:如病、如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內受者,謂自受,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

於此內受循受觀者:

◎謂有苾芻,於此內受,觀察、思惟內受諸相:

1.受樂受時,如實知我受樂受;受苦受時,如實知我受苦受;受不苦 不樂受時,如實知我受不苦不樂受。

2.受樂身受時,如實知我受樂身受;受苦身受時,如實知我受苦身受;

受不苦不樂身受時,如實知我受不苦不樂身受。

3.受樂心受時,如實知我受樂心受;受苦心受時,如實知我受苦心受;

(23)

受不苦不樂心受時,如實知我受不苦不樂心受。

4.受樂有味受時,如實知我受樂有味受;受苦有味受時,如實知我受 苦有味受;受不苦不樂有味受時,如實知我受不苦不樂有味受。

5.受樂無味受時,如實知我受樂無味受;受苦無味受時,如實知我受 苦無味受;受不苦不樂無味受時,如實知我受不苦不樂無味受。

6.受樂耽嗜依受時,如實知我受樂耽嗜依受;受苦耽嗜依受時,如實 知我受苦耽嗜依受;受不苦不樂耽嗜依受時,如實知我受不苦不樂耽 嗜依受。

7.受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我受樂出離依受;受苦出離依受時,如實 知我受苦出離依受;受不苦不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我受不苦不樂出 離依受。

○如是思惟內受相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內受觀,

亦名受念住。

◎復有苾芻,於內諸受,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諸受:如病、如 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受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內受觀,

亦名受念住。

◎外受者,謂自受,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諸受。

於彼外受循受觀者:

◎謂有苾芻,於他諸受,觀察、思惟外受諸相:

1.受樂受時,如實知彼受樂受;受苦受時,如實知彼受苦受;受不苦 不樂受時,如實知彼受不苦不樂受。

廣說乃至7.受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彼受樂出離依受;受苦出離依受 時,如實知彼受苦出離依受;受不苦不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彼受不 苦不樂出離依受。

◎復有苾芻,於外諸受,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彼諸受:如病、如 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內外受:內受者,謂自受,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外受者,謂 自受,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諸受。合說二種,名 內外受。

於彼內外受循受觀者:

◎謂有苾芻,合自他受,總為一聚,觀察、思惟自他受相:

(24)

1.受樂受時,如實知彼受樂受;受苦受時,如實知彼受苦受;受不苦 不樂受時,如實知彼受不苦不樂受。

廣說乃至7.受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彼受樂出離依受;受苦出離依受 時,如實知彼受苦出離依受;受不苦不樂出離依受時,如實知彼受不 苦不樂出離依受。

◎復有苾芻,合自他受,總為一聚,觀察、思惟諸受過患,謂此、彼 受:如病、如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內心者,謂自心,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

於此內心循心觀者:

◎謂有苾芻,於此內心,觀察思惟內心諸相:

1於內有貪心,如實知是內有貪心;於內離貪心,如實知是內離貪心。

於內有瞋心,如實知是內有瞋心;於內離瞋心,如實知是內離瞋心。

於內有癡心,如實知是內有癡心;於內離癡心,如實知是內離癡心。

2於內聚心,如實知是內聚心;於內散心,如實知是內散心。於內沈 心,如實知是內沈心;於內策心,如實知是內策心。於內小心,如實 知是內小心;於內大心,如實知是內大心。

3於內掉心,如實知是內掉心;於內不掉心,如實知是內不掉心。於 內不靜心,如實知是內不靜心;於內靜心,如實知是內靜心。於內不 定心,如實知是內不定心;於內定心,如實知是內定心。

4於內不脩心,如實知是內不脩心;於內脩心,如實知是內脩心。於 內不解脫心,如實知是內不解脫心;於內解脫心,如實知是內解脫心。

◎復有苾芻,於內諸心,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心者:如病、如 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心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內心觀,

亦名心念住。

◎外心者,謂自心,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諸心。

於彼外心循心觀者:

◎謂有苾芻,於他諸心,觀察、思惟外心諸相:於有貪心,如實知是 有貪心,廣說乃至於解脫心,如實知是解脫心。

◎復有苾芻,於外諸心,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彼心者:如病、如 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心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外心觀,

(25)

亦名心念住。

◎內外心:內心者,謂自心,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外心者,謂 自心,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諸心。合此二種,名 內外心。

於內外心循心觀者:

◎謂有苾芻,合自他心,總為一聚,觀察、思惟自他心相:於有貪心,

如實知是有貪心,廣說乃至於解脫心,如實知是解脫心。

◎復有苾芻,合自他心,總為一聚,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彼 心:如病、如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心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內外心觀,

亦名心念住。

◎內法者,謂自想蘊、行蘊,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

於此內法循法觀者:

◎謂有苾芻,於內五蓋法,觀察、思惟內法諸相:於有內貪欲蓋,如 實知我有內貪欲蓋;於無內貪欲蓋,如實知我無內貪欲蓋。復如實知 內貪欲蓋,未生者生,已生者斷,斷已於後不復更生。

○如說內貪欲蓋,說內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亦爾。

◎復有苾芻,於內六結法,觀察、思惟內法諸相:於有內眼結,如實 知我有內眼結;於無內眼結,如實知我無內眼結。復如實知此內眼結,

未生者生,已生者斷,斷已於後不復更生。

○如說內眼結,說內耳、鼻、舌、身、意結亦爾。

◎復有苾芻,於內七覺支法,觀察、思惟內法諸相:

○於有內念覺支,如實知我有內念覺支;於無內念覺支,如實知我無 內念覺支。復如實知內念覺支,未生者生,生已堅住,不忘、脩滿、

倍增、廣大、智作證故。

○如說內念覺支,說餘內六覺支等亦爾。

◎復有苾芻,於所說內想蘊、行蘊,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法者:

如病、如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法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內法觀,

亦名法念住。

○外法者,謂自想蘊、行蘊,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想蘊、

(26)

行蘊。

彼外法循法觀者:

◎謂有苾芻,於他五蓋法,觀察、思惟外法諸相:於有外貪欲蓋,如 實知彼有外貪欲蓋;於無外貪欲蓋,如實知彼無外貪欲蓋。復如實知 外貪欲蓋,未生者生,已生者斷,斷已於後不復更生。

○如說外貪欲蓋,說餘外四蓋亦爾。

◎復有苾芻,於他六結法,觀察、思惟外法諸相:於有外眼結,如實 知彼有外眼結;於無外眼結,如實知彼無外眼結。復如實知彼外眼結,

未生者生,已生者斷,斷已於後不復更生。

○如說外眼結,說餘外五結亦爾。

◎復有苾芻,於他七覺支法,觀察、思惟外法諸相:於有外念覺支,

如實知彼有外念覺支;於無外念覺支,如實知彼無外念覺支。復如實 知外念覺支,未生者生,生已堅住,廣說乃至智作證故。

○如說外念覺支,說餘外六覺支等亦爾。

◎復有苾芻,於所說外想蘊、行蘊,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彼法者:

如病、如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法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外法觀,

亦名法念住。

◎內外法:內法者,謂自想蘊、行蘊,若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外 法者,謂自想蘊、行蘊,若在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想蘊、

行蘊。合此二種,名內外法。

於內外法循法觀者:

◎謂有苾芻,合前自他想蘊、行蘊,總為一聚,觀察、思惟自他法相,

謂前所說:內外五蓋、六結、七覺支等,此彼有、無、未生、生、斷 不復生相。

◎復有苾芻,合前自他想蘊、行蘊,總為一聚,觀察、思惟多諸過患,

謂此、彼法:如病、如癰,廣說乃至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法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循內外法觀,

亦名法念住。

(5) 《六祖壇經》的禪修要旨

◎六祖惠能(=慧能)(638-713),世壽 76。

(27)

◎壇經的主要版本

1.【壇經祖本】=六祖法寶記,約 680-700 間成書。

2.【敦煌本】,成書時間 713-801。(含敦博本)

3.【惠昕本】,成書時間 967。

4.【契嵩本】,成書時間 1056。

5.【德異本】,刊印時間 1290。

6.【宗寶本】,成書時間 1291。

7.【曹溪本】,是契嵩本的再刊本,刊印時間 1471。

禪修要旨

一、親近善士 二、聽聞正法 三、如理作意 四、法隨法行 一、親近善士

敦煌本《六祖壇經》中,惠能說:

何名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識,是大因緣,

所為化道,令得見佛。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 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性悟,須得善知識示 道見性。

猶如學校的學生經由專業老師的教導,有效地得到正確的知識,

可以避免閉門造車和盲修瞎練。

二、聽聞正法:掌握自心 惠能說:

1 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

2 善知識!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各於自

(28)

身自性自度。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癡、迷妄,

自有本覺性,將正見度,既悟正見,般若之智,除卻愚癡、迷妄,眾 生各各自度,邪見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煩惱來菩 薩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

○煩惱無邊誓願斷,自心除虛妄。

○法門無邊誓願學,學無上正法。

○無上佛道誓願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遠離迷執,覺知生般若,

除卻迷妄,即自悟佛道成,行誓願力。…

3 善知識!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惡行,一時自 性若除,即是懺悔。…

4 善知識!惠能勸善知識歸依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離財離色,名兩足尊。

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故,即無愛著,以無愛著,名離欲尊。

自心歸淨,一切塵勞妄念雖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眾中尊。

惠能將一般的四弘大願、懺悔、無相三歸依戒等,全都歸向自心,

內觀佛性,將自己心中的邪見、煩惱、愚癡、迷妄從自性去除,而不 是往外追求。猶如學校學生以培養自己的學業能力為重點。

三、如理作意:破除邪見

猶如學校學生經由不斷的思考和推理,得到正確的觀念。

一方面不要落入斷見,一方面不要落入常見。惠能說:

1 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 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是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

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 是以無住為本。

2 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念生。

莫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斷即死,別處受生,…

是以立無念為宗。即緣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 念從此而生。

【要解】

(29)

「若一念斷絕,法身即是離色身」,此時已經落入斷見。

「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此時已經落入常見。

3「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要解】

佛法可以有不同層次的理解。六祖的思想也是如此。這一偈頌是說:

1 自心的空性無始以來始終是寂靜的,所以稱做「本自清淨」。

2 自心的空性無始以來就是無為法,所以稱做「本不生滅」。

3 自心的空性無始以來始終不離開眾生的心,所以稱做「本自具足」。

4 自心的空性,法爾如是不動,所以稱做「本無動搖」。

5 眾生自性空的心,和外面緣起互動下,呈現千變萬化的心態,所以 稱做「能生萬法」。這也就是所謂的「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前面四句是描寫勝義諦,強調性空;最後一句是描寫世俗諦,強調 緣起。

六祖晚年說:

4「出語盡雙,皆取法對,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要解】

這表示一切都是相對而有,相互為緣而存在,都是自性空。六祖入滅 前所說的《真假動靜偈》:

5「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要解】

這一偈頌是說:一切現象(身、心、萬法)都不是真實有,都是自性 空,不要看成真實有,如果看成真實有,所看的都不正確。

就像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佛法各種宗派的見解,最後都要匯 入「緣起無我」的大海裡。

(30)

四、法隨法行

要將佛性種子不斷灌溉,使之成熟,須修「般若三昧」、「一相 三昧」與「一行三昧」。惠能說:

1 何名無念?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 切處。常淨自性,使六識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

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2 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

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 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曹溪本)

這三種三昧,實不超出「無念法門」──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

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所以,惠能說「無念為宗」。

五、總結禪修過程

學法者將自己的佛性(種子),配合大善知識的指引(時雨),

不斷修行(灌溉滋潤),最後必然得果。

猶如學校的學生經由不斷的學習,培養出專業的能力,將來能夠 輕鬆地就業並服務社會。惠能說:

1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 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 霑洽,悉得發生。

2 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六、結語

以上是《六祖壇經》的修行要旨,也是內觀禪修的整個過程。此 中的:

○親近善士和聽聞正法屬於他力。

○如理作意和法隨法行屬於自力。

這和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過程是一樣的,都要他力和自力兼顧。

(31)

(6) 《菩提道次第略論》止觀摘要

【修止之量】

1.第九住心,仍是欲界心一境性,乃奢摩他隨順作意。若得身心 輕安即奢摩他。

2.輕安之相,如《集論》云:「云何輕安?謂止息身心粗重,身 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礙為業。」

(a)所言粗重,謂於善所緣,身心不能如欲而轉。若得彼對治 之輕安,則除身心無堪能性,能隨欲轉也。

(b)如是身心輕安,初得三摩地時,即生微細少分,後漸增盛,

便成輕安與心一境性之奢摩他。

(c)將發眾相圓滿易見輕安之前相,謂於頂上似重而起,非損 惱相。此起無間,心粗重性即得除滅,能對治彼,心輕安性即先生起。

(d)依此輕安生起之力,次有隨順身輕安諸風大種來入身中,

由此風大遍身轉故,身粗重性皆得除滅,能對治彼,身輕安性即得生 起。由此力故,身極快樂。

(e)由身樂故心輕安性轉復增長,其後輕安初勢漸漸舒緩。然 非輕安永盡,是由初勢觸動內心,彼勢退減,有妙輕安如影隨形無諸 散動與三摩地隨順而起。心踴躍性亦漸退減,心於所緣堅固而住,遠 離喜動不寂靜性,乃是獲得正奢摩他,亦是已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少 分定地作意。

【觀之資糧】

《四百論釋》云:「所言我者,謂諸法不依仗他性。若無此性即 是無我。此由人法差別為二,曰人無我及法無我。」

(a)此中所破之實執,謂覺非由無始分別增上而立,執彼境上自 體成就。其所執之境,即名為「我」或名「自性」。

(b)若於人上無彼所破,即「人無我」。若於眼、耳等法上無彼 所破,即「法無我」。

(c)若於法上、人上執有彼所破,即「法我執」與「人我執」。

(d)人我執之「所緣」,即流轉生死者及修解脫道者等名言所詮 事「依止諸蘊假立之我」。

(e)若緣他身之「我」,執為有自相,亦是俱生人我執,然非俱

(32)

生薩迦耶見。

(f)若緣自身之「我」,執為有自相,則俱是俱生人我執與俱生 薩迦耶見。

(g)俱生我所執薩迦耶見之所緣,則是俱生心覺有我所之「我 所」,非我之眼等。

(h)俱生法我執所緣,謂自、他內身所攝之色蘊「眼、耳等」,

及內身不攝之「山河、房舍等」。

(i)我執之行相,即緣彼所緣,執為「由自相有」也。

(j)彼二種我執俱是生死根本。

【觀察四事】

初修業者,觀察四事最為切要。

1.初要,謂決定所破。吾人下至重睡眠時亦有我執堅持不捨,彼 心即是俱生我執。

2.第二要義,謂決定二品。彼堅固我執所執之我,倘於五蘊上有 者,與自五蘊為一、為異。離此二品,當知更無第三品。以凡有者,

不出一、異二品故。

3.第三要義,謂破一品。若所執我與五蘊一者,應成一性。此有 三過,一所計之我應成無用,二我應成多,三我應有生滅。

4.第四要義,謂破異品。若所執我與五蘊異者,則離色等五蘊,

應有我可得,如驢、馬相異,離馬有驢可得,然色蘊等一一除後實無 我可得。

5.依此四義觀察,便知身心上,全無俱生我執所計之我,是為初 得「中觀正見」。

6.修習之法,有定中修如虛空,與後得修如幻化之二:

(a)初(虛空喻):謂如虛空,唯由遮遣礙觸而立,此亦唯遮自 相之我,專一而修,住空見中堅固不動為主,若覺心相稍低劣時,便 應憶念前四觀察,引生定解相續修習。

(b)二(幻事喻):後得修如幻者,謂由四相觀察,破自相有之 後,次觀餘存何法,便覺行住坐臥一切威儀動作,皆唯分別假立,如 同幻事都無自性。又善得人無我見時,雖無俱生我執所執之我,但業 界所依之我則非全無。如幻師所變象馬,雖無象馬之體,然有象馬之 相。如是現在彼我,本無自性現有自相,唯由分別假立之我,即能作 善惡業,受苦樂果,一切緣起作用皆應正理。自性雖空非畢竟無,故

(33)

非斷見。

7.如是若見一切法都無自性,即由無自性故,便能安立緣起因果。

是為「性空現為緣起」義。

8.若見一切法唯由分別假立,緣起因果皆應正理。即由此故便能 引生一切法皆無自性之定解。是為「緣起現為性空」義。

9.總之,當知生死涅槃一切法,唯是分別假立,都無少許自性。

生定解已應善修習。修習之法,即如前說,定中修如虛空之空性,後 得修如幻事。若時以觀察力,引生身心輕安彼定即成毘缽舍那。

【止觀雙運】

《聲聞地》云:「齊何當言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

由此說名雙運轉道?答:若有獲得九住心中第九住心,謂三摩呬多,

用如是三摩地為所依止,於觀法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觀法故,任 運轉道無功用轉,如奢摩他道不由加行,毘缽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 他,調柔攝受,齊此名為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 名為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運轉道。」

──────

(34)

《內觀雜誌》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 313 號 1995 年 10 月 1 日創刊

發行人:李雪卿 編輯:內觀雜誌編輯組

宗旨:弘揚佛法的義理和介紹內觀法門 聯絡:320 中壢市郵政信箱 9-110

網站:www.insights.org.tw http://140.115.120.165/forest/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興國中

中興國中

實際上由於當時沒有轉向裝置,四輪是固定 在車架上的,速度快且顛簸。為轉向時由

檔案 置入 然後選要的那個圖..

能夠按圖說進行裝 配、拆卸及維修基本 電子儀表裝置之零 組件,而且不損壞零

(五)上列 10 類檢定材料中,每類各有 3 個至 4 個檢定位置,總計有 35 個檢定

六、報名方式:符合上開資格條件且具意願者,請於110年3月26日(星期五)前登入行政院人

並且,今年五月,集結有志之士,於台北府開設大日本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