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林洋港的思想進程與中國
Lin Yang-gang and China--History, Career and Choice
林儒暘 Ju-Yang Lin
指導教授:石之瑜 博士 Advisor: Chih-Yu Shih, Ph.D.
中華民國 102 年 1 月
Jan,2013
I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林洋港的思想進程與中國
Lin Yang-gang and China--History, Career and Choice
本論文係 林儒暘君 (R99322028) 在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完成 之碩士學位論文,於民國 102 年 1 月 15 日承下列考試委員審查通過及 口試及格,特此證明
II
謝辭
能將這篇論文完成,首先要感謝石之瑜老師、吳文星老師以及何輝慶老師三 位老師對我的指正與建議,讓我撰寫的過程中,得以對自己的盲點與不足之處進 行修正,特別是我的指導教授石之瑜老師,在和老師討論寫作的難題時,老師總 不厭其煩地給予我建議和方向,並花費不少時間和我討論各種的問題與可能,讓 我順利的解決各種難題,對此銘感五內。
其次要感謝在研究所時期認識的所有學長姐們,總是給予我許多支持和鼓 勵,以及夢荷、欣茹、翊豪、瑋豪等同學,讓我在這段期間有了傾訴的窗口,並 總是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來給我加油打氣,讓我在研究所的生活中,有了依靠。還 有說研社的廷諺學長、智偉學長、瑞源學長、光珩、蕭遠、家慶、雅雯,認識已 經快要十年,一路上始終給予我各種幫助,在我低潮時給了我勇氣與走下去的動 力,對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表達我的感謝之意。
最後,將這本論文獻給我最親愛的家人。
林儒暘 2013 年 1 月
III
摘要
林洋港是台灣政治史上著名的臺籍政治菁英,出生並成長於日本殖民時期的 臺灣,接受日本的教育,熟稔日語,卻有著對中國的認同,在臺灣光復後成為中 華民國的基層官員,並成為國民黨的重要人物。
本文敘述林洋港所處的時空背景,以了解當時客觀的社會環境;而因個人接 受的訊息皆為單一個案,因此必須對林洋港個人的主觀認知進行分析,以了解林 洋港所認知的世界。因此本文對林洋港在日本殖民時期的生活,以及臺灣光復後 的發展、成為政府官員後的行為作出整理,梳理出林洋港的中國認識脈絡與發展 並與李登輝作出比較。
本研究旨在分析林洋港如何接受與理解所得之訊息,進而發展對中國的認 識。本研究發現,林洋港在長輩的敘述和親身的經驗中對日本有著負面的印象,
而對中國有了歸屬感,實際接觸中華民國政府的官員和領導者後,強化了林洋港 對中國以及身為中國人的認同。
關鍵詞:林洋港、政治菁英、國民黨、中國認識、李登輝
IV
Abstract
Lin Yang-gang is a prominent Taiwanese political elit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s political history. He grew up when Taiwan was under the rule of colonial Japan. While he received Japan’s education and spoke fluent Japanese, he identified largely with China. After Taiwan was return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after World War Two by Japan, he became a grass-root employer of the government and eventually a critical figure of the Kuomintang part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Lin Yang-gang to understand the objective social environment of his time. However, since these messages are mostly from individual cases, there is the need to analyze the subjective cognitions of Lin Yang-gang to understand how he views the world. Thus, this article goes through Lin Yang-gang’s life under the colonial Japan rule, how this life changed after Taiwan was returned to R.O.C., and how he acted as a member of the R.O.C. government to organize the above into Lin Yang-gang’s perspective on China and how this perspective developed. I would also compare this development of perspective with Lee Teng-hui.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how Lin Yang-gang received and understood messages and how they developed into his perspective on China.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because of elders’ descriptions on Japan and his own experience, he had a negative image on Japan, which leads to his sense of belonging on China. After he actually worked with the officials and leaders of the R.O.C. government, Lin Yang-gang consolidated his identification with China and his sense of identity as a Chinese.
Keywords: Lin Yang-gang, political elite, Kuomintang, perspective on China, Lee Teng-hui
V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Ⅰ 謝辭………Ⅱ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Ⅳ 目錄………Ⅴ 圖表目次………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背景………4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6
第五節 研究理論與架構………10
第六節 研究方法……… 12
第七節 章節結構安排……… 14
第二章 生平經歷與抉擇………15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5
第二節 成長經歷與抉擇……… 23
VI
第三節 價值觀的構成……… 31
第四節 個案比較……… 39
第三章 思想內容與源流………45
第一節 中心思想……… 45
第二節 思想的源流……… 53
第三節 個案比較……… 62
第四章 中國意識與印象………67
第一節 中國之概念………67
第二節 身分認同發展………69
第三節 想像中的中國………78
第四節 個案比較………82
第五章 結論………88
參考文獻………91
VII
圖表目次
圖 1-1………11 圖 1-2………12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恩怨糾葛淵遠流長,兩者關係不能一言以蔽之,在政治面、
經濟面、文化面都各有難以切割的脈絡,有關雙方之間關係的論述雖有著為數不 少的解釋,都傾向將兩岸視為兩個整體或採用單一化的標準進行分析評價。而這 些論述解釋不僅代表不同的立場、意見,甚至延伸到文化、語言之間的角力,並 同時在臺灣內部造成了紛爭與對立,以至任何將兩岸各自整體化與視角單一化的 作法都難以為繼。臺灣和中國在地理位置、歷史背景、經濟成長、文化背景都有 著一定程度的共通性,即便在政治上雙方是個別獨立的實體,但兩方的一舉一動 仍然會容易觸碰到對方或自己內部或之間多元且變動的敏感神經。不論中國是臺 灣的祖國、敵國又或是單純的一個鄰近國家,在臺灣生活的人民都無法對於中國 大陸視若無睹,而要探究兩岸的關係、理解臺灣社會發展的脈絡,就必須正視以 個人為主體所構成的歷史,對臺灣過去的發展以及方向交錯且不斷變動的走向作 出剖析。
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失利後退守臺灣,開始了將近 40 年的戒嚴時期。爾 後兩分化的兩岸觀點肇始於焉,這時期以外省人為主體的威權統治讓不少在地人 民失望喪志,為了解決省籍問題,蔣經國提拔臺籍人士進入政壇。同樣是在這個 時期,臺籍人士對於研究臺灣、中國、甚至日本的相互關係都極為重要,因為這 個年代的臺籍政治菁英都經過日本殖民統治的教育,而在本省籍的身份下為外省 集團組成的政府工作,這些臺籍政治菁英成了本省人士的希望和指標。但同時他 們受過日本文化的洗禮,戒嚴時期對於中華民國政府的認同,和對自我省籍的身
2
分,他們的身分認同複雜,但卻是領導臺灣走過戒嚴時期邁入民主政治的重要基 石。由此可見,相似的遭遇與個人化的路徑同時在起作用,用時代背景作為他們 共同的基礎因而是必要,但卻不充分的。
固然在臺灣戒嚴時期的臺籍政治菁英,被重用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平息省籍之 間權力過於不平均引發的民怨,但這些臺籍政治菁英進入國民黨政府後,各有著 不同的理想與仕途發展,分別具都有著某種指標性的意義。不過畢竟因為他們代 表著多數但卻被壓抑的本省人民,所以個人在其間所起的作用往往未被正視。比 起外省集團,這些臺籍政治菁英有著複雜的認同問題,像是究竟自我認同為日本 人、中國人、還是臺灣人的問題,無法以簡單的中國和臺灣的詞彙做出解釋。在 解除戒嚴邁入民主後,他們的自我認同、一舉一動不僅代表著支持其理念的臺灣 人民,同時也在影響著臺灣人民。
臺籍政治菁英當中,聲望極高的林洋港,正是本研究的對象。林洋港是知名 政治人物,經高考進入南投縣政府,從基層開始其政治生涯,歷任南投縣長、建 設廳廳長、臺北市長、司法院長等政府要職,一度成為蔣經國接班人的熱門人選,
最後在 1996 年後退出政壇,不再從事政治活動。林洋港的價值觀念以及他的自我 認同、中國觀念、政治理念如何形成與開展,是追蹤兩岸關係所不可忽視的課題,
故分析林洋港先生所認識的臺灣與中國並了解其中的認知與抉擇,是把歷史還給 個人的重要步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過去數十年來,國家認同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臺灣政壇,不僅僅是充斥著不同 的立場和意見,甚至造成了臺灣社會內部此起彼落的敵對和仇視,使得臺灣和中
3
國之間的關係,在情感體會上既緊密卻又陌生。本文針對身為本省人、受過日本 教育、加入國民黨成為臺灣籍的政治菁英的林洋港,在如此複雜的情況下是如何 形成了他之後對於中國和自我身分的認同。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在他的認識中,
是否有著流行的外來政權統治臺灣的判斷?臺灣與中國間文化、人種、語言、主 權的複雜關係,在林洋港的思想中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林洋港是個擁有強烈 中國認同的臺籍政治菁英,是經過怎樣的想像與實際經歷,讓林洋港接受中國的 論述?林洋港對中國文化的接觸過程與深淺、和具體的政府領導人的相處過程以 及中國的印象由想像到實際的接觸,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本文所要處理的問題,是關於林洋港的中國觀與價值認同,首先必須了解分 析林洋港的生平事蹟與背景,包括他在甚麼樣的年代下受到甚麼樣的教育,他對 於歷史事實的思定和價值觀的來源,最重要的是林洋港個人的認知,據此便必須 分析林洋港的政治思想與對中國的認識。更精確的來說,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以下 幾點。
壹、確認林洋港的生平經歷與思想
在進行各種分析之前,必須先行確認林洋港的整體成長、仕途發展的經歷以 及他是否擁有中心思想,如此才能確定,不論是自認或是他人對林洋港的評語,
能否符合當事人事後回憶的內容。比如林洋港自認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他何以如 此自我評價?與其現實言行又是否符合?所謂的儒家文化又是指甚麼?等等均在探究 的是林洋港所認知的世界意涵是情境性的或跨情境的。
4
貳、分析形塑林洋港思想與行為的各種背景
同樣經過日據時期的日本教育和國民黨政府來臺後的威權統治,每個人的身 分、國族認同和中心思想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自己是日本人,有的認為自己 是臺灣人,有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林洋港的自我身分認同為何?以及背後影響其 思想的重要因素為何?必須先確定林洋港所認知的世界是受何影響,才能更深入的 探討他在選擇認同策略時所具備的能動性。
參、林洋港的政治思想與對中國的認識
林洋港身為政府重要官員,他的言行舉止不只會受到國家領導人和一般人民 的影響,同時也會去感染一般人民,於此,林洋港對政治的認知與理想就會很大 程度的影響臺灣社會的發展,而其政治思想同時也反映了人格表現與對現實的認 知。其間無可避免的重要內涵是林洋港對於中國的認識。國民政府遷臺後,到現 在對於中華民國政府的論述仍有許多,身為政府一員的他,面對政府困於中華民 國、臺灣之間難以劃分出一條清楚的界線,則林洋港如何決定,中國代表著甚麼,
以及中華民國政府又是甚麼?這是本文另一個重要的分析目標。
第三節 研究背景
林洋港出生於 1927 年,生長在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對日本的印象接受於長 輩對日本的反感與鄉里間日本警察的蠻橫,即便從日本留學歸國後也未對日本產 生憧憬。臺灣光復曾讓許多臺灣人感到一線希望,但在接收官員的傲慢下轉變為
5
失望,林洋港因為現實問題才在擔任南投縣行政課長之時加入國民黨,從此開始 了他的政治旅途,並一步步走向農家出生的他所未曾想到的政治高峰。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以殖民地的方式治理臺灣,獲取臺灣的各種資源輸往日 本本島,並因應戰爭的爆發,發展臺灣為日本的南進補給基地。在經濟上,殖民 政府驅逐外國資本使臺灣和日本產生更直接的經貿依存。其中三井、三菱等大企 業和國營的方式獨占林業、鐵路、鴉片、樟腦等關鍵資源,並出產各種資源到日 本本島,日本本島則一直存在著嚴重的稻米問題。11930 年後,由於戰爭的需求,
殖民政府對臺灣進行工業化,發展合金、造船、汽車等相關行業。除了官方獨佔 的這些重要產業外,私人企業也多由日本人所經營,此時臺灣人民主要為農民和 勞動階級,在經濟上受日本人的強力支配。雖然臺灣在各項基礎建設方面有所發 展,但主要是為了日本的需求,在殖民地的模式下所發展。在政治層面,日本人 對官吏的獨占,強化了對臺灣統治的專制性,並吸收少數臺籍人士成為警察或其 他基層職員以方便對臺管理,雖然有臺灣總督府評議會的設立,但僅為諮詢機關,
並無決策的權力。而在社會上,日本人與臺灣人形成兩個階級,不論在教育或是 職業選擇、仕途發展方面都有極大的落差,官吏公務員、資本家都為日人獨佔,
臺人多為農民和勞動者。此外在皇民化政治下,臺灣人需要學習日文、說日語、
信奉日本神道,蓋殖民政府希望以文化上的力量強化日本對臺的統治,儘管如此,
日本人和臺灣人卻仍被差別對待,在法律和政治領域的學習上有諸多限制。不論 在政治、經濟和社會上,日本人都以壟斷特權的方式對臺統治,一切的治理行為 都是為了日本本國的利益,對臺灣進行多方面的徵收。
日本戰敗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此時民生經濟混亂,政治上改由外省
1 林明德,《日本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2006),頁 165、174。日本稻米問題嚴重,1917 年發生搶米危機,1920 年米價暴跌,1940 年開始,砂糖、白米等陸續成為配給品。
6
集團掌權,臺灣學童雖然在教育上已不如在日據時期受法規歧視,但臺籍菁英在 政治的參與上仍然無法進入決策核心,加上二二八事件的發生,一時人心惶惶,
以至社會普遍對於國民政府並不信任。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臺灣進入 戒嚴狀態,國民黨在臺灣的威權統治正式開始。此時臺灣通貨膨脹嚴重,外省精 英以優越的心態和姿態治理臺灣,實則來臺的軍人、官僚素質低落,何況在經過 二二八事件後,臺灣人民大都敢怒而不敢言,面對這些問題,中華國民政府開始 一連串的改革和重建,如新臺幣的發行、土地改革、基礎建設的拓展等等,並以
「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為口號,積極準備反攻大陸,
在李登輝就任總統後,兩岸的關係開始出現轉變,一個中國已不再是唯一訴求,
中華民國政府不再執著於反攻大陸,而朝著本土化發展。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
壹、自傳與他人記述
關於林洋港的書籍並不多見,部分為林洋港口述,他人代筆的自傳,或是作 者對林洋港進行側寫的傳記,內容以林洋港的生平經歷為主,其中包括成長背景 求學歷程、政治生涯和生活上的小故事為主,而以其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論文則譬 如黃鈺淳的博士論文《在台灣與中國之間-李登輝的思想脈絡及其中國認識》,
以認同循環理論比較了李登輝、林洋港、彭明敏、史明以及胡淑裕以林洋港、孫 運璿等人進行大眾媒體中人物形象的個案分析,但都不是以林洋港為主軸進行研 究。
《李登輝與林洋港》(1987)是收錄對當時臺籍政治菁英當中最為亮眼的李登 輝和林洋港的文章集錦,對於林洋港的政治發展、政治風格和家庭生活都有闡述,
7 多為作者的觀察與側寫。
在廖慶洲所著的《林洋港的奮鬥與歷練》(1988)中,作者不僅訪問林洋港與其 周遭親友,更親自到林洋港的南投家鄉觀察林洋港的生長環境,書中詳述了林洋 港的生平事蹟與他人對林洋港的看法,以林洋港深厚的修養、機智的談吐、清廉 從政、優秀的行政能力等,視為林洋港成功的諸多原因,本書並得到林洋港的長 官同時也是好友的歐樹文先生認同,對林洋港的行事作風有很清楚的描寫。
而賴樹明先生所著的《林洋港傳》(1993),以林洋港的生平事蹟為寫作重點,
從林洋港的童年時期到司法院長為止,詳述了林洋港溫和的處事態度和在政治生 涯中的各種表現,內容更側重林洋港在政治上的事蹟,並有許多林洋港對於政治 事務的心得與看法。
《誠信--林洋港回憶錄》(1995)是在林洋港政治生涯末期,由官麗嘉對林洋 港進行訪談所作,由林洋港回憶其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小至幼時在鄉下捉蝦捕蟲,
大至二月政爭的回憶(後詳),並有許多林洋港對日本、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等 人的回憶與敘述,以及對於省籍、中國問題的見解。本書對於林洋港的處事態度 與誠信、熱心和直率的人格作出極高的評價,且對於分析林洋港對中國、臺灣的 認識以及政治思想和處事態度而言,這本著作提供了非常詳細的內容。
在由林洋港的三女兒──林明玲所著作的《戴斗笠的父親──阿港伯》(1995) 中,作者以女兒對父親的認識,來描述她眼中林洋港最真實的樣貌和對兩岸關係 的見解,可以讀到林洋港表裡如一的誠信態度,如同其他書籍,本書描寫的林洋 港也都如出一轍,幾乎沒有衝突之處,書中林洋港一家兩袖清風的生活更是難以 想像,而其中批露林洋港子女的事業發展,林洋港身為政治權力的核心,並未為 其子女謀取一官半職,而要求子女自己尋找工作,在臺北數十年也未有任何房產。
這些傳記書籍內容大多一致,對林洋港體會儒家文化所呈現的溫和、謙恭、
誠信的特質都有敘述,這些傳記刻劃了一位純樸的農家子弟慢慢走向政治核心的 過程,其中沒有狡詐,沒有權謀,只有苦幹實做的模範政治家的身影。
8
貳、 林洋港的政治思想.
關於林洋港政治理念的著作不多,《林洋港邁向總統之路》(1993)一書為徐策 對於成為司法院長後,少在螢光幕前出現的林洋港未來動向的推測。本書分析林 洋港的從政優勢和當時的政治環境,並以參選總統為未來走向為前提,對副手和 黨派聯盟提出見解。本書偏重在政局事件層面,此時林洋港仍未宣布競選總統,
但本書已就競選總統一事提出意見。
《林洋港的總統之路》(1999)是林洋港競選總統時,擔任林洋港秘書的張曼溪 所著,書中內容著眼於總統大選期間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與林洋港的各種作為,雖 然多為選舉策略的描述,但仍有許多林洋港面對各方意見、壓力、信念的處理方 式,如美國總統可在白宮接見林洋港,但林洋港為了避免國外勢力介入,破壞符 合民主公平原則的總統選舉而婉拒,這些事件對於我們研究林洋港的政治思維有 不小的助益。
對觀察林洋港的政治思想最重要的兩本書,是《我心如秤──阿港伯在司法 院的日子》(1995)和《新領導:林洋港的治國藍圖》2(1996)。其中《我心如秤--
阿港伯在司法院的日子》一書,是林洋港回憶1987年到1994年這7年間在司法院的 改革,包括司法風氣、硬體設備的改進、簡易庭的設置等等,在提到少年犯罪節 節攀升以及名言--皇后的貞操時,都有再重申其理念,並附有關於二月政爭和 兩岸關係的見解,文中可見林洋港對於正確的事的堅持與對司法改革的貢獻。而
《新領導:林洋港的治國藍圖》一書,是在總統大選時期所出版,內容包含憲政、
婦女、兩岸關係、國防、外交、財經、社會、司法、教育、文化、環保的現狀見 解與未來的理想走向,可說是包含了林洋港對政治的看法與見解的重要書籍。特
2 為多位學者與林洋港對談後所彙整。
9
別在兩岸關係方面,他闡述不急統、不動武、不可獨的理念,不僅包含了林洋港 對於中國和臺灣關係的論述、也表示了林洋港對於現實世界的認知。
《別鬧了,登輝先生》(2001)是陸鏗和馬西屏先生對12位知名人物採訪對於李 登輝的認知,書中大多著重在各個受訪者對於李登輝的行事作風和行為上的爭 議,對林洋港的訪談著眼於二月政爭到總統選舉之間,有助於了解林洋港如何看 李登輝的各種作為以及這些批評的衝突點在於何處。
參、 林洋港的價值觀
《政治與人生──我的處世哲學》(1992)收錄林洋港在其政治生涯中在各個報 章雜誌上的文章,在政治上談論了如何改造社會、社會上目前的所需、眼中的蔣 經國等等,在人生哲學上則談論了其座右銘、最有幫助的書籍以及四耐(耐冷、
耐苦、耐煩、耐閑)、四不(不激、不躁、不競、不隨)、四毋(毋意、毋必、
毋故、毋我)等等的人生體悟。
林洋港在1994年曾到各地演講,題目均為道德重整的問題,其中不談政治,只 談道德。《阿港伯開講──重建時代道德》(1995)一書收錄林洋港1994年的數場演 講內容,演講對象多為學生,其中講法治、講平等、講不追逐名利的人生觀、講 互信互助的道德觀等等。並從演講內容,可見林洋港受到儒學很深的影響,也可 見林洋港對於佛學的研究,林洋港在書中闡述了自己的價值觀念,但同時也表現 出林洋港對於社會道德價值低下的煩憂。
綜觀群書,對於林洋港的形象塑造都頗為一致,對事件的敘述也無前後不符 的情況。在《別鬧了,登輝先生》一書中,林洋港提到了對自我的期許,不是擁 有高官厚祿,而是當他人提到林洋港時,能認為這個人是沒有汙點的,在閱覽過 關於林洋港的各式書籍後發現,在這些書籍中的林洋港,在行事風格和人品上都
10
少有爭議點的存在,在分析林洋港的政治思想、中國認知與來源上較容易獲得確 切的答案。
第五節 研究理論與架構
本研究第一個重點在分析林洋港的自我身分認同,自我身分認同是一種族群的 想像,是由主觀的生活經驗與立場去判斷,族群認同通常都是相對性的,當在界 定「我」是誰的時候,同時也在界定「他們」,族群意識包含不同層次的三個內 涵:3
1. 差異認知:界定群體間在文化、祖先來源或歷史經驗的差異。
2. 不平等的認知:各群體是否在經濟、政治、社會方面有不公平的待遇。
3. 集體行動必要性認知: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有些人會採取集體行動以改變不公 平的待遇,但並非必然發展到此行動。
由此內涵來做分析,確認林洋港在日據時期和光復後,是如何認定自我的身分 認同,並以何種要素為界定之標準。
本研究的另一個重點是林洋港的價值觀念與對中國的認知,探詢這個問題的 架構應該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林洋港的思想發展,包含人生理念與政治思 想;第二部分則為林洋港對中國的認知為何與其成因。
第一部分要了解林洋港的思想源流為何以及這些思想如何被實際言行表現,
故必須先了解林洋港在其言行舉止中表露了怎麼樣的文化與價值意涵,而這些價 值又是在何種思想源流以及背景中發展而成,其間林洋港開展怎樣的價值觀念,
3 王甫昌,2004,頁 10-17。
11
並且在政治上是否有意識的運用這些價值觀。(架構圖如圖 1-1)
圖 1-1 資料來源:筆者自製。
透過第一部分分析了解林洋港的思想及其源流後,第二部分將進一步分析林 洋港的背景、思想源流與他對中國的認知的關係。思想與認知可能會隨著不同時 期和背景而有所變化,本文將就林洋港生長的各個不同時期來看他對於人生理 念、政治思想和中國認知是否有所不同和改變。(架構圖如圖 1-2)
12
圖 1-2 資料來源:筆者自製。
第六節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林洋港政治思想與中國認識的研究方法有三,外在研究法、內在研 究法、比較研究法;茲分述如下。
13
壹、外在研究法
外在研究法核心為脈絡法,用意在於從被研究者身處的社會、歷史環境下,
了解其是在何種歷史、文化和社會脈絡下發展出思想與認知,而又是在怎樣的脈 絡發展下被影響或改變之,並且在此時的各種歷史社會因素下,塑造出了怎樣的 氛圍和論述,在這個環境下研究對象是如何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林洋港身處日據 時期臺灣,卻沒有崇日情結,即使由日本留學歸國也仍然沒有對日本心生嚮往,
但卻對於臺灣和中國擁有情感和認同,是甚麼外在因素影響林洋港對於主流觀點 的認同與不認同,這就是本文中外在研究法要專注的焦點。
外在研究法有助於了解在時代脈絡下環境的影響,但卻無法完全解釋同時期 各個不同個體所表現出來的差異,例如同樣在日據時期出生,接受日本教育的林 洋港和李登輝,為何兩者對日本的看法卻大相逕庭。林洋港對日本並無特別崇拜,
而李登輝則以自己接受日本文化教育為榮,故仍須以其他的研究法來補助研究的 進行。
貳、內在研究法
內在研究法注重個體的自主性,以個人為研究單位,對其思想內涵進行分析,
從中分析其文化、政治、自我認同的要素成分,以及其思想內涵在時間軸上與深 度上的進程發展,以林洋港為例,林洋港曾提及「不可獨、不急統」的兩岸方針,
因何使林洋港有如此想法又是何時產生?但同時內在研究法若過於忽略外在環境 因素,將研究對象抽離出時代背景,則難以判別其原因動機,甚至扭曲其原意。
參、比較研究法
最後本文將採取「比較研究法」,比較林洋港與同時期的臺籍政治菁英的思想與 認知。本文的研究目的雖然是在林洋港個人的政治思想與中國認知上,但將同時
14
期的臺籍政治菁英做出比較,可以讓我們發現在同個歷史脈絡和同樣的社會環境 之下,這些臺籍政治菁英有著哪些不同層面的差異,以及造成這些差異的能動性 基礎何在。
本文在此利用「比較研究法」做為分析與比較與林洋港同時期的臺籍菁英個 案之方法。本文選取與林洋港同個時代的臺籍政治菁英做為比較的對象,並尋找 與林洋港有類似背景或發展,但不一定有相同價值觀、理念的臺籍菁英做為比較 對象,本研究選擇的臺籍菁英個案為與林洋港同為台籍政治菁英,卻有著不同思 想理念的李登輝。
第七節 章節結構安排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生平經歷與抉擇 第三章、 思想內容及源流 第四章、 中國意識與印象 第五章、 結論
15
第二章 生平經歷與抉擇
第一節 時代背景
壹、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1894 年爆發中日戰爭,中國戰敗,隔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和澎湖被中 國割讓給日本,開始了日本對臺灣長達 51 年的殖民統治,期間經歷過臺灣民主國 的成立與及長達二十年的武裝抗爭4,但在日本的武力鎮壓下均宣告失敗。林洋港 出生於 1927 年,在 13 歲前都居住在臺灣,其後於 1940 赴日留學,1927 至 1940 年 間,日本對臺灣的統治已逐漸穩定,臺灣人和日本人的關係雖不如 1915 年前緊繃,
但日、臺人不論在教育制度、社會地位和生活習慣上都有著不小的區別,也影響 了日本政府治理臺灣的方針和具體政策。
本章的重點將放在林洋港所實際生長的時代環境下,包含林洋港童年時期生 長的臺灣、求學時的日本、以及返鄉後臺灣的光復等時期,除了客觀的了解林洋 港是在什麼樣的時代氛圍、制度下生長,以及林洋港人生的詳細歷程外,更重要 的是林洋港實際接收到了什麼樣的資訊,而林洋港又是如何對這些訊息做出取 捨,使其作出各種抉擇。
一、 日本治臺方針
4 由一八九五年臺灣民主國保衛戰開始,臺灣每有零星的武裝抗日行動;最後一波抗日行動,則始 於一九零七年的北埔事件,一直到一九一五年的西來庵事件止,期間並有許多未發動就遭取締的抗 爭事件。
16
(一)無方針主義、漸進政策與內地延長主義
日本治理臺灣之初,發佈六三法,授權臺灣總督可直接頒布具有法律效力之 命令,使臺灣總督握有大權,在統治臺灣的過程中佔有極大之地位。此時日方以 放任主義為政策,主張尊重臺人之風俗習慣並以漸進的方式對臺人進行同化,在 1898 年,兒玉源太郎出任第四任臺灣總督後,實行更務實的政策,包括實行保甲 連坐制度及語言同化政策,並攏絡臺灣仕紳精英階級5,讓日本更有效的治理臺灣。
1918 年,新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宣佈以「同化主義」為主要施政方針,同 時世界民族運動興起,各地殖民地都受到挑戰,1919 年臺灣總督田健治郎以「內 地延長主義」為施政方針,一改過去將臺灣視為殖民地的治理心態,強調臺灣為 日本領土,希望以教育和提升臺人地位的方式,使臺灣人能夠在文化和自我認同 上成為真正的日本人,除了設置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改革地方制度外,也開放臺、
日人共學和通婚,雖然日本總督府有明訂開放符合資格且熟悉臺灣民情的臺灣人 可出任地方理事官6,但真正能成為高等官吏的臺籍人士卻寥寥可數。7到 1936 年小 林躋造成為總督前,總督府都維持著內地延長主義與同化主義之方針。
(二)皇民化政策
1930 年代開始,為了使臺灣成為日本帝國主義擴張的南進基地,總督府更積 極於臺人的同化,除了嚴格取締各種政治和社會運動外,大力推廣日語普及,期 望能加速臺人同化之速度,使臺灣人能成為「真正的日本人」。1936 年,日本為 了日後的南侵政策,期望使臺灣成為各項資源和兵源補給的重要基地,臺灣總督 小林躋造開始推動皇民化、南進基地化、工業化等三大政策方針8,1937 年,中日
5 傳統中國,縣級以下單位以仕紳階級為自治中心,在配合公權力的情況下更能有效的運用各種資 源,固有不少仕紳階級被日本政府拉攏,財富和家世背景較高者即為總督府主要的拉攏對象。
6 通過考試獲取資格的行政官吏,相當於薦任的高級文官。
7 擔任過郡守(地方首長)者僅有李讚生、劉萬、林旭屏、林益謙、楊基銓、莊維潘六人
8 小林躋造治台三大方針:一、推行「皇民化政策」,為使臺人成為「皇國民」,在文化語言上實行 各種措施,推動常用日語運動,獎勵「國語家庭」、「國語模範部落」,鼓勵臺人改為日姓等,並成 立「台灣青年團」、「文學奉公隊」等組織以推動支援戰爭 。二、臺灣工業化政策,開發電源、擴 充國策公司、統制米、糖等物資之購買。三、南進基地化,設華南調查局及南方協會,並著手修建 臺灣西岸新高港及各地機場等戰時體制。
17
戰爭全面爆發,日本政府更致力於臺灣的皇民化運動,以獎勵使用國語(日語)、
獎勵改用日本姓名、供奉日本神祇等方式進行,文學和戲劇也都成為推行皇民化 政策的手段。1938 年,為了更有效的動員人力、物力資源,日本政府發布「國家 總動員法」,所有日本領土均進入戰時體制,1942 年,開始招募臺灣志願兵,1945 年正式實施徵兵制,總計臺灣籍士兵共超過二十萬名,但仍無力回天,日本在 1945 年 8 月 15 日宣布投降,臺灣正式結束長達 51 年的日本殖民時期。
二、 教育制度與內容 (一)日語普及政策
日本在臺灣的教育本因應著「無方針主義進行」,對臺灣實行的教育僅以解 決語言不同問題為主,也因此日本的國語普及政策,一直是日本在臺推行教育的 核心之一,為了打破語言的隔閡,臺灣總督府在 1896 年就設置了「國語傳習所」9 以及讓日人學習臺灣語言的「臺灣語講習會」、「土語講習所」等機關10。1898 年,
臺灣公學校令發布,設立六年制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除了日語外也教導修身、
算術、唱歌的科目,但日語外的科目只佔教學時數的三成,是為強化日語學習為 目的之科目。
1915 年開始,總督府鼓勵各地領導階層組織國語普及會,展開國語普及運動,
各種日語推廣設施不斷成立,但日語普及之成效仍不如預期,1930 年,臺南州懂 日語的人數更只有 8%,確切落實國語普及成為總督府的重要目標,1933 年制定「國 語普及十箇年計畫」,期望在十年內提升臺人懂日語的比率至 50%以上,除了有 計畫地在各市、街、庄、部落廣設國語講習所外,也規定官方團體限用日語及雇 用人員時以日語為條件之一、在各公家機關、團體使用日文、發行多種日文刊物 和音樂,並建立國語家庭、國語部落,希望徹底地讓臺人將日語使用至日常生活 當中,到了 1940 年,懂日語的臺灣人已到達總數的 51%。
9 國語傳習所分為甲、乙兩科,甲科以年輕仕紳為招募入學的對象,施以短期日語教育後,任用為 基層的吏員或教師,乙科則招收 8 至 15 歲學童,修業 4 年,但乙科無公費和就業保障。
10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南天書局,1995),頁 165。
18
總督府推廣日語的重要目標之一是為了同化臺人,認為日語本身含有日本國 民的精神與性格,只要熟習且常用日語就可擁有日本人的民族性,但日語卻未深 入臺灣人的日常生活當中,臺人在日常生活中仍多使用臺語,多數懂日語的臺灣 人,對日語也僅是粗淺的認識,且只有在公共場合才使用日語,惟日語雖未深入 臺人日常生活,但已確實地成為臺人接收知識的主要工具11。
(二)教育制度的改變
福澤諭吉的脫亞論12中認為甲午戰爭是「策畫文明開化之國家與妨礙文化進步 之國家的戰爭」,可見日本瞧不起中華文化的心態,在對臺灣人的教育制度中此 種情形也清晰可見,臺灣人和在臺日人擁有的教育資源和機會都相差甚遠。起初 臺灣總督府對臺灣教育並沒有確切的方針和完整的制度規劃,臺、日人間有著明 顯的差別待遇和隔離政策。
日本殖民初期臺灣公學校也以仕紳階級為主要招募入學對象,以六年制公學 校為主,民間書房為輔,中等教育以上設施不全,到了 1915 年,才在林獻堂為首 的地方仕紳捐款捐地下,設立了公立台中中學校13,此時的公學校入學率只有 9.6%。1919 年,根據差別原則,總督府發布「臺灣教育令」,明訂了關於臺灣人 的教育制度,設置了高等普通學校、女子高等普通學校、師範、商業、工業、農 林學校等,但不僅數量不多,在教育的內容和修業年限都低於日本的同級學校。
1922 年,新臺灣教育令發布,明定中等以上教育機關(除師範學校外)取消 日、臺人的隔離教育,開放共學,以初等技術人才為主要培育對象,在臺灣各地 成立不少中學校、女子學校、職業學校,此後並不斷增設各種職業補習學校,到 1944 年已有九十所。但在初等教育上仍維持小學校、公學校以及番人公學校的三 軌教育,並且雖然在制度上以開放共學,但實質上卻是提供了在臺日人更多的教
11 吳文星,1992,頁 365。
12福澤諭吉發表於日刊新聞《時事新報》頭版上的社論,認為鄰近的亞洲國家拒絕現代化,日本須 與西方同步擺脫落後的亞洲,並以「與惡友親近者難免身背惡名。我們必須下決心與亞洲東方的惡 友決裂」作結。
13 1922 年改為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現台中一中。
19
育機會,臺人進入高等教育機關的人數反而減少。1937 年,為配合「皇民化政策」,
廢除了公學校漢文科,1943 年,6 年制義務教育實施,學齡兒童就學率在 1945 年 已超過 80%,14但因平等共學的政策從未確切落實,在高等教育方面臺人始終未獲 平等之機會。
(三)留學教育
由於在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的教育欠缺完整的制度和公平的機會,在臺灣的高 等教育機構幾乎為在臺日人子弟而設,在高等教育的需求無法獲得滿足下,不少 臺灣人選擇海外留學之路,留學的目的地以中國、日本、歐美為主,但總督府對 於回中國留學有不少限制,歐美比起日本,地緣和語言的因素較為不利,日本遂 成為當時臺人主要的留學考量。1895 年開始就有臺人赴日留學,第一次世界大戰 結束後,留學生人數更是急遽增加,到了 1942 年度,赴日的留學生多達 7091 人。
1918 年前,留日學生以初、中等教育為主,其後留學高等教育之比例不斷攀 升,1934 年後已超過留學人數的一半,可見此時臺人在臺灣無法獲得高等教育的 滿足下,轉而以留學的方式尋求高等教育之機會。15但留學之經費所費不貲,因此 能留學海外者多以中上階層為主,以修習醫科、法律、商業為主要目標。留學教 育培養出的高等人才人數,大幅超越臺灣高等教育機關,除了代表日本政府在臺 灣所提供的高等教育在內容和數量上的不完備外,也顯現了在臺灣菁英人才得不 到公平教育機會的其他選擇。
不少日本殖民時期的留日學生,在臺灣光復前後起了領導的作用,例如留日 學生林忠、李友邦、丘念臺、連震東等人被國民黨邀請參與臺灣調查委員會的工 作,又有組織保護社會秩序的治安團體與救助島外臺胞的行動,李躍乾認為留日 學生能夠組織團體、辦理報紙並參加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的計畫,主要原因是留日
14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市:五南,2011),頁 211-212。
15 吳文星,1992,頁 119。
20
學生是有著經濟、文化、社會關係資本的一個社會階層,16而面對光復初期臺灣的 各種亂象,留日學生也積極進行各種輿論17、請願的批判和抗爭行動,在二二八事 件中,留日學生同時是被鎮壓以及安撫的對象,留日學生在臺灣各地的處理委員 會中佔有領導地位,二二八事件時,陳儀提交給蔣中正的主犯名單中,留日學生 高達一半,18同時也有不少留日學生參與安撫的工作,部分留日學生接受了國民黨 的安撫,部分則對政治感到失望、消極,並有部分人走向了臺獨的道路。
貳、 1940 年代的日本
一、統制經濟與戰爭
1938 年,由於和中國戰爭的全面爆發,日本制定「國家總動員法」,以此動 員國家所有的人力與物力,並進行統制經濟,與國內財閥合作,以軍需用品為最 優先生產,鋼鐵、棉、絲織品和橡膠等民生必需品也都被限制製造和販賣,不斷 進口汽油、鋼鐵等軍需物資以及汽車、化學工業、軍事、飛機部門的開發,全力 投入軍需用品的生產。同時國家預算大幅增加,國內物價上漲,與軍需無關的中 小企業都大受打擊,勞工工資減低、日幣貶值、農村飢荒,使得日本國內一般民 眾生活日益艱辛。
1939 年開始,各種糧食、砂糖、火柴、白米、木炭、衣物相繼成為統制經濟 的管制對象,必須以配給的方式才可取得,並徵招日本國民進軍工廠工作,1941 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同時要面對陷入泥沼的中國戰場和 擁有強大經濟實力的美國,在物資上已難以自足,同時美國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
對國內生產只有需求的十分之一的日本無疑是重大打擊。1942 年,日本已喪失制 海權,美國轟炸日本本島,1945 年,美英蘇三國發表「波茲坦宣言」,勸日本無
16 李躍乾,《日據時期臺灣留日學生與戰後臺灣政治》,(北京:九州,2011),頁 64。以黃朝琴、
林茂生、杜聰明、等人物為例分析留日學生階級的特性。
17 例如林茂生辦理的《民報》對當局有十分嚴厲的批判。
18 李躍乾,2011,頁 100。
21
條件投降,遭到日本拒絕,同年美國於廣島、長崎分別投下原子彈造成日本重大 傷亡,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
二、社會環境與教育
戰時的日本,在全球不景氣的影響下,基層民眾生活困苦,工廠接連倒閉使 失業人數不斷攀升,日本政府束手無策,雖有不少救濟福利制度,但都無法解決 當時的困境,政府為軍人掌控,推行軍國主義,將天皇神格化,所有言論出版自 由和社會運動都被限制扼殺,人民被灌輸愛國思想,背誦天皇敕語,以利戰時體 制的運作。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就積極模仿西方學制,1877 年開始相繼於東京、京都、東 北、九州設立帝國大學,1890 年公布「教育敕語」19為日本教學的理念,加強了國 家對教育的統制, 1886 年,已有四年制的義務教育,1907 年延長為六年,且初等 教育的入學率達到 90%,而高等教育的升學率雖然連年增加,1935 年中學和高等 教育的入學率也只有 18%和 3%,20可見日本國內的高等教育仍是菁英教育,並且 因為戰時體制,在思想和言論出版方面都受到嚴格的控管。
參、光復後的臺灣
一、光復後的社會環境
1945 年,日本宣布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中華國民政府以陳儀為臺 灣省行政長官,負責接收臺灣,在臺北設立行政長官公署,進行對臺灣的接收管 理事宜,但在經濟上設置專賣局及貿易局統治物資,收接過程貪污舞弊、兼且通 貨膨脹、物價高漲,都使臺灣人心生厭惡、不滿,在文化教育上則對所有與日本 有關之書籍、報刊進行管制銷毀,改變日式地名、習俗、以及拆毀日式建物,將
19 內容為日本神道和傳統儒家的忠君愛國的封建思想,以德育為名義,宣揚敬奉天皇、愛國主義的 道德教育。
20 林明德,2006,頁 258。
22
日本殖民時期的日本化轉向為中國化。1946 年省參議員選舉,應選三十人,卻有 多達一千一百八十人參選,可見臺人對於臺灣光復後,自由、參與政治的熱情與 期望,但不料在中華民國政府對臺灣的陌生和各項政策處理失當下,爆發了二二 八事件,使臺灣人的期望轉為失望甚至是痛恨,對外省人的不滿一下升到最高。
陳儀政府對於臺灣人過於忽視,長官公署的重要正副處長多由外省人士擔 任,但這些外省公務員、軍人不少都以拯救者的身分自居,常有貪贓枉法的醜聞 傳出,卻認為臺灣人應該以感激的態度來面對,將臺人視為被日本洗腦的被統治 者甚至是日本為惡的爪牙,都再而三的挑戰臺灣人的自尊21。
1947 年,2 月 27 日,查緝私菸的警員對空鳴槍卻誤殺一般民眾,引起民眾激 憤,翌日臺北工人、學生、商人以罷工罷課的方式表達抗議,數百名群眾前往長 官公署抗議,被士兵開槍射擊,三人死亡,更是火上澆油,群眾佔領臺灣廣播電 台,向全省廣播,批判官吏,呼籲驅逐各地官吏,使得事件擴大延燒至臺灣全島。
不少外省籍人士遭臺灣人毆打重傷,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甚至獲取情報,指為共 產黨主導的暴動事件 3 月 5 日,派兵來臺鎮壓,結果發生大規模的屠殺報復行為,
公署宣布戒嚴,期間密函陷害、告密、恐嚇的事件不斷發生,導致不少菁英份子 離開政治,甚至出走海外鼓吹臺灣獨立。22
二、中華民國在臺灣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戰況不利,在臺灣發布戒嚴令,禁止集會、
遊行、請願、罷工、罷課等行為,嚴格防範中共間諜,不少人因為通匪罪名而被 逮捕,其中不少冤案,同年 12 月 7 日,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正式開始了中華 民國在臺灣的時期。由於仍在戰亂時期且剛發生二二八事件,在戒嚴令下,各種 人身自由如出版、言論、結社的自由都被限制,1950 至 1970 年代,各種爭取自由、
政治參與、改革司法的刊物如《自由中國》、《公論報》、《臺灣政論》、《美 麗島》等,都相繼出版以及被政府單位查禁取締,但希望解除戒嚴的聲音仍不斷
21 荊子馨,2007,頁 62。
22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11,頁 254-256。
23
出現,直到 1987 年,政府宣布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以及其餘所以有關戒嚴 的法令都被廢除、修訂。
至此,國民黨的黨國體系也逐漸瓦解,邁向民主競爭之途,原先的中華民國 政府在國民黨以黨領政下,是一威權體制,兩蔣父子先後為領導者,積極建設臺 灣以期待未來能反攻大陸,雖從 1950 年開始即有縣市長的選舉,但都在國民黨的 掌控之下,省主席為官派,國民大會代表更是不斷延任,政權由國民黨一手把持,
要分享資源也就必須進入國民黨的體系之中,在兩蔣父子相繼去世後,國民黨缺 乏精神領袖能整合,產生分裂,黨外勢力也逐漸茁壯,臺灣的政治環境邁向多元。
第二節 成長經歷與抉擇
壹、成長過程與背景
一、童年的成長
林洋港出生於 1927 年的臺中州新高郡魚池庄頭社村23,家族以務農為生,林洋 港生父林生傳為家中三子,林洋港出生時,大伯父林啟昌仍未有子嗣,祖母認為 家族長房無後是極為嚴重之事,故在長輩的授意下,林洋港被過繼給大伯父當養 子,由於家族同住在一間三合院中,且一直到 12 歲時才完成過繼手續,林洋港回 憶兒時並未對於有擁有兩名父親24有特別感覺。養父林啟昌除了務農外也會算命與 看風水,雖然並非嚴謹的學術研究,但對中國傳統的論語、孟子也有涉略,林洋 港身為家中長男,備受期待,從小就有接觸三字經、論語、孟子等中國典籍,並 且有上公學校就讀的機會,因而背負著家庭的期望。
林洋港 7 歲時進入頭社公學校就讀,當時的公學校教育以日語為主,其他另 有算術、修身、唱歌等科目,林洋港回憶其在校成績十分優異,師長們都為臺籍
23 今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
24 林洋港以阿爸和お父さん為生父和養父的不同叫法,其弟也以兄さん稱呼林洋港。
24
人士,對林洋港十分愛護,由於公學校學費頗高,若遇有由於家中一時拮据,未 能如期繳交學費時,林洋港回憶老師和校長會先為代墊,等林洋港家中有餘財時 再行歸還25,師長的恩惠讓林洋港立志未來能從事教職,到林洋港就任省主席時,
都還能列出師長們的名單,26可見林洋港對施恩的感念。林洋港 13 歲時以第一名的 成績畢業於頭社公學校,養父也一直十分支持林洋港繼續升學,故林洋港報考了 臺中一中,結果卻不幸名落孫山。林洋港本欲回頭社公學校再讀一年,隔年重考 臺中一中,此時養父友人欲送兒女赴日留學,養父母總說即使賣田賣地也會讓林 洋港受高等教育27,林洋港也在養父的建議下,開始赴日留學的生活。28
二、赴日留學 (一)求學過程
林洋港到達日本時,日本的學期已經開始,故先就讀位於東京的正修預備學 校,準備隔年的插班考試,十個月後林洋港報考昌平中學三年級,順利地通過考 試。這所學校白天為正修預備學校,晚上為昌平中學29,師資有一半相同,林洋港 在回憶中對當時 79 歲的校長橋健三(1861-1944)印象特別深刻,橋健三是漢學 的研究者,十分推崇儒家文化,授課以四書為主,在臺灣只能於家中學習的中國 典籍,反倒是在日本有深入學習的機會,林洋港從小對四書五經的接觸,也沒有 因為到日本求學而中斷。在昌平中學畢業後,長輩希望林洋港能繼續深造,林洋 港便報考了第一高等學校和私立大東文化學院,但都相繼落榜,此時日本已進入 戰時體制,食物配給不足,生活頗為困難,日本政府封鎖了戰時資訊,在不知回 程路途危險的消息下,林洋港決定返臺,也很幸運地在 1944 年 10 月安全回到臺灣。
25 林洋港,1992,頁 154。
26 廖慶洲,1988,頁 40。
27 官麗嘉,1995,頁 355。
28 林洋港自認家境清寒,但以其能赴日就讀以及回憶錄中提到學費加生活費有 40 円來看,應屬小 康階級。
29 原開成夜学校,1936 年更名為昌平中学。
25
(二)日本生活
林洋港起初對於赴日留學的決定並沒有實感,只是單純在長輩建議下的決 定,養父也不斷告誡林洋港要專心讀書,家中即使賣田賣地也會讓他把書讀完,
讓林洋港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在學業之上,林洋港回憶在日本的幾年間也都 一直保持著第一名的成績,雖然沒有餘財到處玩樂,但比起其他需要半工半讀的 同學們,仍可說是十分幸運。這數年間林洋港都在東京而未返回臺灣,對日本人 的禮儀、守紀、整潔、治安都有深刻印象,但對日本人喝醉後的放浪形骸則十分 不以為然。
(三)赴日之感受
對於林洋港而言,赴日並未讓其同化為日本人,反而更強化了對於中華文化 的認識,由於從小接觸的中國文化,使其有著身為中國人的自覺,赴日留學時,
對四書的研讀,使林洋港對中華文化的接觸得以延續,在林洋港的回憶中,校長 橋健三除了是儒家文化的推崇者,也批判日本的侵華戰略,講述在偽滿洲國日本 軍人囂張跋扈的情景,同時林洋港赴日時,日本進入戰時體制,不僅糧食配給不 足,也常耳聞憲兵和高級警察捉拿反對戰爭的思想犯之情事,對年輕的林洋港而 言,日本在個人操守和文化上有值得學習之處,但更多的是軍國主義的惡行惡狀。
三、光復返台 (一)返鄉任教
1944 年 10 月林洋港返回臺灣,此時頭社公學校老師多被徵招入伍,林洋港以 中學畢業生身分至頭社公學校代課,同時因為戰爭關係,此時臺灣實行徵兵制,
養父母擔心林洋港不知何時會被徵招入伍,希望林洋港能結婚以傳宗接代,林洋 港雖無成婚念頭,但也在養父母的遊說下,17 歲半的林洋港在 1944 年 12 月和陳 合女士完婚。隔年林洋港便被徵招入伍,由於林洋港未足齡,故被編派到竹南國 小的營區擔任警備員,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林洋港回頭社公學校繼 續任教。
26 (二)臺大求學
臺灣光復後,林洋港開始學習國語,並希望能更繼續升學,在家人的支持下,
林洋港在 1946 年通過臺大先修班入學考試,進入臺大就讀,也因為日本殖民時期,
對臺人教育上有諸多限制,臺灣光復後,林洋港決定就讀當初被嚴格限制的政治 學系30,希望未來能進入政府單位服務。當時多數學生家境並不優渥,都領取以糧 食配給方式的獎學金,生活上勉強可以自足,但林洋港在農忙時候仍必須回鄉務 農,幸好有同學蔡經在課業上的協助,使其仍能趕上課業進度。林洋港對大學生 活印象最深刻的並非各個學科內容,而是關於民主國家、法律和何謂政治家等等 的概念,以及各種的專題演講,如陳啟天講授的韓非子,戴炎輝對民法和唐律的 獨到見解,特別是薩孟武教授講述上位者不可剛愎自用的自我要求,也是林洋港 不斷強調的理念。
(三)二二八事件
林洋港剛進入臺大不久,在 1947 年發生了二二八事件,林洋港雖不清楚事件 整體情況,但也目睹了軍警射擊或和拘捕百姓的場景,不少外省籍同學和教授都 選擇返回大陸,情勢十分緊張,林洋港的故鄉頭社村因沒有武裝抵抗,且駐地軍 官軍紀良好,並沒有衝突發生。林洋港認為二二八事件的起源並非省籍問題,日 本殖民時期臺灣人雖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但同時卻也建立了良好的法治觀 念,日本投降後,人民對國民政府來臺充滿期望,因此不少人特別去迎接來臺的 國軍,看到的卻是裝備簡陋、軍紀渙散的軍隊,人民雖可以體諒抗戰的辛勞,但 來臺接收的政府人員,不僅以拯救者的心態面對臺灣百姓,並且有不少貪汙的消 息傳出,民眾對此已有不滿,而警察在查緝菸販時開槍就成為了事件的引爆點,
因此林洋港認為,政府人員缺乏法治觀念才是二二八事件的主因。
30 此為林洋港之印象,但與實際情形不符,法政學系為日據時期熱門科系。
27
貳、政治生涯
一、步入公職
1951 年,林洋港臺大畢業,薩孟武教授和戴炎輝教授都有意留林洋港為 助教,但此時林洋港已有兩名女兒,在經濟上頗有壓力,若在臺北工作,不僅要 負擔額外的食宿費,也無法照顧家庭,因此林洋港考取了公務人員資格,到臺南 擔任三個月的臨時稅務員後,就調回南投縣政府工作,雖然薪水並沒有比較高,
但卻可以就近照顧家庭。林洋港在南投縣政府擔任行政課員,擔任收發公文的工 作,1953 年,林洋港加入國民黨,適逢行政課長出缺,林洋港為通過高等考試的 大學畢業生,便被拔擢為行政課長。行政課長的工作是在第一線和民眾接觸,例 如參加里民大會、地方事務、了解地方基礎建設等,林洋港在行政課長的職位上 待了 9 年之久,南投縣 235 個村里林洋港只有 15 個村里沒去過,讓他對地方事務、
民眾都非常了解,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地方基礎。
1962 年,林洋港升任南投縣政府秘書兼新聞發言人,兩年後南投縣長洪樵榕 任滿,林洋港為了表現自我的企圖心,遂前往登記黨內初選,與南投縣議會議長 楊昭壁競爭,最後由楊昭壁獲勝,林洋港此時有接任民政局長或省政府秘書的選 擇,林洋港認為自己在南投縣政府已 13 年,就決定接任省政府秘書尋求新的挑戰 及學習的機會。1966 年,南投縣長楊昭壁因病過世,林洋港被國民黨提名為南投 縣長參選人,林洋港在南投服務十多年,已打下深厚的基層實力,在此次縣長補 選中花費不多就順利當選,一年四個月後參加縣長連任之選舉,也順利連任,在 這兩任縣長期間,林洋港多以地方基礎建設發展觀光為主要施政。此外林洋港同 時兼任南投縣救國團主委和縣黨部主委,也常發生多重立場的矛盾,故林洋港請 求兼免黨職,以避免身分矛盾的尷尬。
28 二、仕途的開展
(一)省政府建設廳
林洋港任職南投縣長的 5 年半間,臺灣省省主席分別為黃杰、陳大慶,林洋 港回憶和兩位省主席都相處融洽,兩位省主席也都很支持南投縣政府的縣務,在 諸多長官、同僚中,謝東閔是林洋港不斷提及感念的長輩之一,林洋港任南投縣 長時,謝東閔為省議會議長,其後為省主席。1972 年,林洋港縣長任期屆滿後,
謝東閔認為林洋港開發南投三合新社區、南崗工業區和中興新村的農地重劃都頗 有成績,故提議由林洋港擔任省政府建設廳廳長,林洋港只曾在送交縣府都市計 畫時和省政府建設廳有所接觸,細節部分都不甚明瞭,但林洋港認為全力以赴應 該可面對這新的挑戰,縣長卸任後能到省政府工作也是不錯的發展,故欣然接受。
(二)臺北市長
1976 年,林洋港離開省政府建設廳長職務,調任臺北市長,林洋港在臺北市 長任內完成了不少建設和解決了不少問題,如榮星花園的經營問題、建國南北路 高架橋和翡翠水庫的興建、開發信義計畫區還有仁愛醫院、陽明醫院、和平醫院 等市立醫院的重建和拆遷。但同時也招來許多批評之聲,如興建建國南北路高架 橋時,龐大的經費和煩瑣的徵收土地過程被批評為好大喜功,提案建設翡翠水庫 時,更被批評為臺奸。1978 年,蔣經國和謝東閔成為中國民國第七任總統與副總 統,省主席職位出缺,蔣經國指派林洋港接任省政府主席,林洋港自認還有不少 想法未及實施,但也認為長官的開口不好推辭,在蔣經國的勸說下,接任省主席 一職。
(三)省主席
林洋港在省主席任內時,由於之前已於省政府任職過,所以對於任內事務並 不陌生,除了推動大型建設外,也積極進行地方基礎建設,這數年間是林洋港聲 勢最高的時刻,1979 年的國民黨四中全會票選中常委時,林洋港得票高居第四,
但也因此招來不少批評聲浪,除了訪日行程被認為過於高調外,林洋港也和行政 院長孫運璿有了些摩擦,首先是經濟部為了德基水庫的水土保持問題,有意砍伐
29
當地果樹,而當地果農集體至中興新村請願,林洋港認為,若是直接砍伐果樹,
不僅對當地果農財產造成損害,且要再等數年樹苗才會成長,這段期間的水土保 持成為空窗更為危險,因此指示在果樹間種植樹苗,於果樹無法結果後再行砍伐。
其次是關於二重疏洪道的事件,孫運璿認為,為了避免洪水氾濫的危險,二重疏 洪道必須馬上開工,但林洋港認為,二重疏洪道上的數萬名民眾仍未安置,一旦 開工這些人將無家可歸,所以希望在安置妥當後再行開工,在兩人對此事意見不 合的情況下,林洋港向蔣經國提出調職的要求。
二、進入中央 (一)內政部長
1981 年,林洋港就任內政部長,當時黨外已有不少解除戒嚴的聲浪,由於黨 禁是歸內政部管轄,一有關於黨禁的質詢,林洋港就必須做出答覆,林洋港回憶 本身雖然贊成解嚴,且不少友人也都提醒林洋港戒嚴對臺灣的弊害,但身為政務 官員,代表政府,在蔣經國總統未宣布方針和政策前,就必須以政府官員的身分 去作出回應,因此林洋港和黨外的關係逐漸緊張,自己也感受到不小的衝突和矛 盾,可說是林洋港公職生涯中最為苦悶的時刻,因此在 1984 年,內閣即將改組的 同時,林洋港向當時內定的行政院院長-俞國華提出希望調職或退休之意,俞國 華在和蔣經國商量後決定將林洋港調任行政院副院長。
(二)行政院副院長到司法院長
林洋港接任行政院副院長後,未如過去繁忙,與過去常在螢光幕前出現相比,
坊間都認為林洋港已被冷凍,但在較為空閒的生活中,林洋港反而有時間重新開 始閱讀四書和自我沉澱,並且開始撰寫日記。1987 年,黃少谷請辭司法院長一職,
蔣經國任命林洋港為司法院長,林洋港並非法律背景出身,對此決定也感奇怪,
但司法院院長為主管司法行政工作,並非專業的法律裁判,也因此林洋港自認為 仍可勝任。在內政部長到司法院長這段期間,林洋港的工作多為制定法律和重要 政策為主,相較前期的公職生涯,較無具體明確的建樹。
30 (三)國民黨的分裂
1988 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由副總統接任總統,國民黨內對於黨主席人選 以及接任時間有不同之意見,林洋港認為當時並沒有人反對或是想和李登輝競爭 黨主席,而是在蔣經國剛去世的時間點,黨內有人認為可以過一陣子再決定,最 後李登輝也順利接任黨主席。1980 年,國民大會將選出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與副 總統,駐巴拉圭大使王昇告知林洋港希望改變鼓掌之方式,推動以投票方式決定 總統副總統提名人選,林洋港同意改變選舉方式,同年國民黨臨時中全會,林洋 港提出臨時動議,希望與會人士決定選舉方式,但主席邱創煥並未受理,仍以起 立鼓掌的方式決定國民黨提名總統候選人為李登輝。
經過這些黨內鬥爭事件,國民黨內裂痕公開化,國民大會醞釀推舉蔣緯國和 林洋港參選總統與副總統,林洋港雖認為不妥,但推舉人選為國民大會聯署,自 認無法決定,其後不少友人、黨內同志都來勸說林洋港退選,但林洋港自認根本 並未參選,又如何能宣布退選?最後在蔡鴻文、李登輝、謝東閔、黃少谷及國民 黨內的長官、大老的聯合勸說下,林洋港發表不會參選的聲明,國民黨內政權在 此時才暫時穩定下來。林洋港在內政部和司法院期間不僅因為職務關係,缺少了 曝光度,又在經過這次事件後,得罪了想推舉蔣緯國競選的外省籍國大大表,也 因為有和李登輝競爭的情況,不少臺籍人士認為他勾結外省人,被視為臺奸,重 挫了林洋港的聲望。
(四)競選總統
1992 年,林洋港為司法院長,在赴美訪問的兩個星期間,與當地華僑有不少 座談會,會中有人質疑李登輝的臺獨傾向以及郝柏村的軍人身分,林洋港都為其 辯護,不料回臺之後,卻遭李登輝責難為郝柏村說話一事,林洋港做事風格較為 敦厚,決定事情時也以黨內團結為依歸,李登輝較為直接的行事風格,為林洋港 決定參選總統的決定埋下遠因。1993 年,總統李登輝和行政院長郝柏村不合,國 民黨內意見分歧,對重視團結的林洋港而言實在難以接受,又傳出李登輝有意自 行組黨的風聲,黨內鬥爭的風風雨雨強化了林洋港競選總統的念頭,同年 8 月 17 日,國民黨十四全大會中,原本預定由郝柏村出任國民黨副主席,但在李登輝授
31
意下出現了反對聲浪,最後雖然郝柏村仍當上了國民黨副主席,但這次的事件讓 林洋港下定決心,決意參與 1996 年總統大選,1994 年,林洋港宣布辭去司法院長 並將參選第九屆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最後在 1996 年的總統選舉中,林洋港和郝柏 村的總統副總統組合,以無黨籍身分獲得 14.9%選票,在總統大選中落選,其後林 洋港退出政壇,搬往臺中,以明德安和文教基進會和中華臺海兩岸和平發展策進 會董事長身分,進行兩岸交流活動。
第三節 價值觀的構成
壹、環境的影響
一、家庭環境
林洋港出生在農村家庭,家中以務農為生,經濟並不富裕,從小就要幫忙農 事,上下學也需赤腳步行 40 分鐘左右,養成了林洋港較能吃苦耐勞的忍受力。雖 然因為家中長輩識字,從小也耳濡目染,但能受正式且完整的教育之機會實則不 高,兩名姐姐都無法就讀公學校,讓林洋港對於讀書這件事十分看重與珍惜。從 小生活在大家族之中,生為長男,家族對於其寄予厚望背負著不小的責任,對林 洋港的生活教育十分嚴格,諸如早晚必先向長輩請安、長輩動筷後,自己方可用 餐等等,在林洋港幼時就已經種下根深柢固的長幼尊卑概念。加上從小閱讀的三 字經、論語等儒家典籍,莫不是強調禮法之重要,因此林洋港對於自我的立場定 位十分看重,在提及長輩時,都使用尊稱,對長輩的應對進退也都以謙讓為主,
不少的演講內容中都不斷強調中國傳統的人際關係如家庭關係、自我修養以及禮 儀的重要。林洋港由日本學成歸國後,旋即就業、完婚,18 歲的林洋港已成家立 業挑起家中經濟的擔子,就讀大學期間也必須時常惦記家中況,大學畢業時已有 兩名女兒,都可能影響了林洋港較為保守內斂、追求團結、務實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