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然而,國外「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教學法在 教育方面的應用已發展成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2)然而,國外「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教學法在 教育方面的應用已發展成熟"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內容主要敘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提出研究 問題,解釋本研究之重要名詞,並提出研究假設。全章共分為三 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

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一、 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諸多的教育改革措施之中,九年一貫課程的規劃 直指教育的核心 — 課程與教學,對教育改革的成敗具關鍵性的影 響。然而,大部分的相關討論皆著眼於如何統整課程內容的問

題,卻忽略了善用教學策略有助於課程統整的事實(楊巧玲,

2000)。學者郭禎祥(1990)認為探究藝術教育必定要探討作為教 學規範或教學活動之途徑的教學方法,教育是過程、是目標,而 教學法則是策略、是工具,也是實現目標的途徑與手段。學者陳 瓊花(2001)也主張課程是否得以具體而有效的落實實施,有賴於 教學策略的運作,而教學策略就是藝術知識體的探究策略及教學 方法。教學法乃介於教材與教學目標的中間,是教師如何把教材 介紹給學生,並指導學生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以達成預期之教 學目標(王秀雄,1985)。

(2)

然而,國外「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教學法在 教育方面的應用已發展成熟。我 國學者楊坤堂(1990)在整理國外

「合作學習」的研究中發現,史塔斯基(Stodolsky, 1984)從文 獻的探討與理論的實證中指出,和傳統的教學法比較起來,「合 作學習」的教學策略確實更能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也可能更有 效地實現較高層次的心智歷程的目標;史肯(Skon, 1981)、強森 及強森( Johnson & Johnson, 1981)以及費門(Forman, 1981)的 實證研究結果也證明,合作團體的兒童比個別兒童更能表現較高 層次的認知行為;史肯(Skon, 1981)等人的研究認為合作學習團 體的學科討論能促成兒童發現較高層次的推理策略;維高斯基

(Vygotsky, 1978)也認為兒童經由討論而激發其思想(楊坤堂,

1990)。

國內「合作學習」的教育研究,近十年來先後有林佩璇(1992) 的研究發現,「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台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社 會科學概論的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及班級氣氛的表現均有成效。

葉淑真(1993)的研究發現,「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於高中學生在 音樂科的學習成就的進步、學習動機的提昇及班級氣氛的融洽有 幫助。周立勳(1993)的研究發現,班級分組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生 互動表現有正面積極的效果, 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對改善學生 學習表現也有效果。魏惠娟(1998)的研究指出,「合作學習」在 學習成就方面有助於學習進步,在整體學習滿意度及教學方式的 滿意度也比講授討論教學法佳。

學者林生傳(1997)也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真正的適性教 學,其兼顧適應與發展個別及社會性的特質,在現今逐步邁向開 放的社會變遷中更凸顯其必要性。教學過程要儘量認同於民主過

(3)

程,不僅以某一主題的設計教學為主的教學才要運用探索教學,

在任何性質的教學中,都要儘量運用民主歷程的教學,此種教學 不僅使若干人分成一組共同分擔一個主題的探索而己,而且要 真 正使每個人化解利害衝突而能真正認真的參與,受到各份子之間 的支持,並得應得的酬償(林生傳,1997) 。合作的行為,是人類 得以文明昌盛的重要因素之一。史雷文(Slavin, 1995 )就曾說 過「人不如老虎剛猛,不如大象有力,不如羚羊靈活,就算人類 獨有智慧,也不足使一個聰明人在森林中長期生活,真正使人類 凌駕於動物之上者,乃人類運用智慧,求得同僚合作,以完成團 體的目標」。如再從建構主義的觀點觀之,知識是在社會互動和 人己合作下藉由協商或討論而獲得共識的結果,學習被視為一種 社會建構的歷程,善用同儕力量應可幫助彼此建構所學的知識和 概念,基於以上的精神所發展出的教學策略即是「合作學習」法 (陳育淳,2000)。

基於以上的研究背景,研究者認為「合作學習」教學法在現 行美術教育領域以及未來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

學習領域中,都有進一步研究與推廣的必要性,因此,產生以下 的研究動機,

二、 研究動機

從現階段的教育趨勢觀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新制課程即 將在九十年九月正式推行,新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所有中 小學生具備「十大基本能力」,包括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溝通 表達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 與解決問題 、運用科技與資訊、規劃組織與執行、欣賞、表現與

(4)

創新、文化學習與理解(教育部,2000)。在這「十大基本能力」

的養成宣示中,我們不難看出未來的教育趨勢強調合作學習、運 用合作學習、發揮團隊力量的重要性。 因此,研究者認為如果能 從國小階段開始,積極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社會技巧、發展與人 相處的能力,真正落實、健全每個兒童的十大基本能力,更進一 步發展個人潛能,以適應並改善未來社會的需求,這是本文的研 究動機之一。

從實證研究的觀點觀之,國外以「合作學習」作為教學策略 之研究者很多,所得的結論是:「合作學習」在學生的學習成就、

學習動機、班級氣氛上有顯著的效果(Slavin, 1977, 1978, 1979, 1980; Blancy, 1977 ; Geffner, 1978; Lazarowitz, 1982;

Gonzalas, 1979, 1981; Cooper, 1967)。國內的相關研究也不 少(張金淑,1980;林佩璇,1992;葉淑真,1993;陳淑娟,1995;

游惠音,1996;李嘉祥,1999),雖然上述的研究發現「合作學 習」教學法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但研究者在六年的國小 美勞教學經驗中,卻鮮見「合作學習 」教學法的應用和推廣,尤 其「合作學習」在藝術教育方面的研究,只有葉淑真(1993)對高 中音樂科「合作學習」的研究一篇。由此可知「合作學習」這種 有效的教學策略,在美術教育理論與實務的研究有待重視與推

廣。因此,產生本文的研究動機之二。

從研究者實際的教學經驗觀之,研究者在六年的國小美勞教 學經驗中,有感於美勞教學策略應用不足,學生的學習成效不如 預理想,教師的教學負擔沈重,在職進修與 研習都是重課程而輕 教學方法的現象,在研究所的修業期間,開始思索什麼才是國 小 藝術教育有效的教學策略?同時,接觸到「合作學習」教學法,

(5)

參考了「合作學習」在其他領域的研究成果之後,產生研究「合 作學習」在國小藝術課程應用成效的想法,希望透過實證研究改 進教學策略,這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三。

綜合以上所言,應用「合作學習」法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之教學中,有關學生的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合作技巧以及班級 氣氛究竟會如何產生影響,確實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研究者希 望能從「合作學習」法實際教學的行動研究中,舉出此種學習法 的具體效益,做為改進教學的依據,並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以健全豐富我們的藝術教育內涵。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研究者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與研究設計,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下列四個問題 :

( 一) 、合作學習實施狀況

了解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的學習狀況、互動情形,及教師 所扮演的角色。

(6)

( 二) 、實驗結果的了解

1、 「合作學習」教學法是否比原來之講授、示範、練習之教學 方式,更能增強國小六年級學生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學 習動機?

2、 「合作學習」教學法是否比原來之講授、示範、練習之教學 方式,更能促進國小六年級學生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班 級氣氛合諧融洽?

3、 「合作學習」教學法是否比原來之講授、示範、練習之教學 方式更能提高國小六年級學生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學習 成就?

( 三) 、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看法

利用結構性的問卷,來了解並分析學生對「合作學習」教學 策略的意見及看法。

( 四) 國內實施「合作學習」於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 文學習領域的問題和限制,發展改進策略。

二、研究假設

依據上述可以考驗的研究問題,研究者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假 設:

(7)

研究假設一:

實驗組在「合作學習」教學法之實驗處理後,在藝術與人 文學習領域之學習動機總分和各分量表的表現比控制組佳。

研究假設二:

實驗組在「合作學習」教學法之實驗處理後,在藝術與人文 學習領域之班級氣氛總分和各分量表的表現比控制組佳。

研究假設三:

實驗組在「合作學習」教學法之實驗處理後,在藝術與人文 學習領域之學習成就總分和各分量表的表現比控制組佳。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中所提及的重要名詞定義如下:

一、國小六年級

本研究所指的國小六年級係指台北市西門國小八十九年度 下學期六年一班到七班的學生。

二、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8)

本研究所指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係指中華民國八十九 年三月公佈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

要中界定之七大學習領域之一(教育部,2000)。

三、合作學習( C o o p e r a t i v e L e a r n i n g )

「合作學習」是一種活動的歷程、一種運用小組的教學策

略。小組成員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有一種積極互賴的關係,彼此 分享學習經驗,傾聽他人的想法,共同達成小組的任務, 使學 習達到良好的效果(Slavin, 1995)。本研究所指的「合作學習」

擬以史雷文(Slavin, 1978)發展的「學生小組成就區分」

(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 簡稱 STAD) 法之結構做 為本研究之具體實施步驟,實驗組受試者於實驗處理過程中,即 是接受「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控制組受試者於該期間接受原 來的講授、示範和練習的教學方式。

四、學習動機( M o t i v a t i o n t o L e a r n )

就教育百科辭典(1994)的解釋,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 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它是一種學習的需要,是社會和教 育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裡的反映。它表現為學習的 意向、願望或興趣等形式,對學習起著推動作用。

本研究所指的「學習動機」是根據研究者編製的「藝術與人 文學習狀況調查問卷」第一部分:學習動機量表所測量之結果,

分數愈高,學習動機愈高;分數愈低, 學習動機愈低。

(9)

五、班級氣氛

班級氣氛係指班級中的教師、學生及其他因素交互作用而形 成的各個成員間共同的心理特質或傾向。

本研究所指的「班級氣氛」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改編的「藝 術與人文學習狀況調查問卷」第二部分:班級氣氛量表上的得

分,得分愈高,表示其班級氣氛愈好;得分愈低,表示其班級氣 氛愈差。

六、學習成就

「學習成就」係指學生在本研究中有關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之認知表現結果而言。本研究以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藝術與 人文學習成就測驗」上的得分為指標,得分愈高,表示其學習成 就愈高;得分愈低,表示其學習成就愈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近年來學校都積極發展 STEAM 教育,然而發展基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 讓每個人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 都有全 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 斷自學、思考、探 索、創新和應變。」.

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中國語文教育 > 中國語文教育- 教學 資源 > 中國語文(中學)-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