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2 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3-2 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Copied!
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製作老師:趙益男 / 基隆女中教師

發行公司: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h3 平面向量

3-2 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2)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0

A

O x

y

a

平面上任意一個向量

a , 可以將向量

a 平移 , 使其始點落在原點 上 . O 若終點為 A,

 

a OA

A 點的坐標為 ( , )x y ,

( , ) a x y

記作

則向量

a 的坐標表示法為 (x,y),

其中 x y 分別稱為向量

a 的 分量與 分量 . x y

( , )x y

(一)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3)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1

A

O x

y

a

∵ 終點 A 的坐標是唯一

a

( , )x y

的坐標表示法是唯一 . 的長度 |

a | OA x2y2.

( , ) a x y

(4)

例如

課本頁次: 161

(3, 4) a OA

 

(1)

a

(2) 的 分量為x y 分量為

3 4 (3) | |

a OA

= 5

若 A 點的坐標為 (3,4), 且

 

a OA , 則

2 2

3 4

(5)

隨堂

課本頁次: 161

(1) (2)

(3) | | OA

4 A B

O x

y

120

(4, 0) OA

( 2, 2 3) OB

 

(4) OA OB

 

(○) (○) (○) (×)

選出正確的選項:

如右圖, A 在 x 軸上 ,OA OB 4, AOB 120 ,

(6)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1

(二)向量加減法與係數積的坐標表示

ab

 

(1) (2) (3) (4)

1 2 1 2

(xx y,  y ).

r a

1 1

(rx ry, ).

aab

 

(x1x y2, 1y2).

1 1 2 2

( , ), ( , ) ax y bx y

 

為實數 , 向量 r

1 1

(x ,  y ).

(7)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2

ab

 

(1) (x1 x y2, 1 y2).

1 1 2 2

( , ), ( , ) ax y bx y

 

為實數 , 向量 r

1 1

( , ) A x y

O x

y

2 2

( , ) B x y

( , ) C x y 證 :

aOA

 ( , ),x y1 1

2 2

( , ) OB

x y b

作一平行四邊形 OACB

 CO

1 2 1 2

0 0

( , ) ( , )

2 2 2 2

x y x x y y

的中點 AB 的中點

a

b

(8)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2

ab

 

(1) (x1 x y2, 1 y2).

1 1 2 2

( , ), ( , ) ax y bx y

 

為實數 , 向量 r

1 1

( , ) A x y

O x

y

2 2

( , ) B x y

( , ) C x y 證 :

1 2

1 2

0 0

( , ) ( , )

2 2 2 2

x y x x y y

2 1 2

1 , y y . x xx y

( , ) OC

x y

a

b

2 1 2

(x1x , yy ).

(9)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2

ab

 

(1) (x1 x y2, 1 y2).

1 1 2 2

( , ), ( , ) ax y bx y

 

為實數 , 向量 r

1 1

( , ) A x y

O x

y

2 2

( , ) B x y

( , ) C x y 證 :

2 1 2

1 , y y . xxx   y

( , ) OC

x y

a

b

2 1 2

(x1x , yy ).

1 2 1 2

( , ).

abOC xx y y

  

 

(10)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2

(2)

為實數 , 向量 r

證 :

aOA

 ( , ),x y1 1

2 2

( , ) OB

x y r a

r a

(rx ry1, 1).

O x

y

1 1

( , ) A x y

2 2 1 1

( , ) ( , ) r a

x yrx ry

2 2

( , ) B x y

A B

r  0 rOAA rOBB

2 2

1 1

x y OB OB

x y OA OA r

1 1

( , ), ax y

2 1, 2 1

x rx y ry

(11)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2

(2)

為實數 , 向量 r

證 :

aOA

 ( , ),x y1 1

2 2

( , ) OB

x y r a

r a

(rx ry1, 1).

2 2 1 1

( , ) ( , ) r a

x yrx ry

r  0 rOAA rOBB

2 2

1 1

x y OB OB

x y OA OA r

   

1 1

( , ), ax y

2 1, 2 1

x rx y ry

(12)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2

(3)

為實數 , 向量 r

證 : ∵

a(x1, y1).

1 1

( , )

a x

r

r ry

1 1

( , ), ax y

r  1

a (x1, y1).

(13)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3

ab

 

(4) (x1 x y2, 1 y2 ).

1 1 2 2

( , ), ( , ) ax y bx y

 

為實數 , 向量 r

證 :

  

a b a (

b )

1 2 2

1, ) ( , )

(x yxy

 

1 2 1 2

(x x y, y )

  

(14)

例 1

課本頁次: 163

設向量

a (2, 3),

b (2,3)

c   ( 1, 3)

(1) 在坐標平面上 , 以原點當始點 , ,

a b

 

c .

畫出向量

O x

y

(2, 3) A

(2,3) B

( 1, 3) C   ,

aOA

 

, bOB

 

. cOC

 

解 :

(15)

(8, 6).

例 1

課本頁次: 163

設向量

a (2, 3),

b (2,3)

c   ( 1, 3)

(2) 求

O x

y

(2, 3) A

(2,3) B

( 1, 3) C   解 :

3 ab

 

及其長度 .

3 ab

 

(2, 3) 3(2, 3)

  

(2, 3) (6,9)

  

a

| 3

b | 82 62 10.

(16)

2 2

4 ( 3) 5.

   

例 1

課本頁次: 163

設向量

a (2, 3),

b (2,3)

c   ( 1, 3)

(3) 求

O x

y

(2, 3) A

(2,3) B

( 1, 3) C   解 :

2

  

ab  2 c 及其長度 . 2

a

b  2

c

(2, 3)

(2, 3) ( 1, 3)

2 2

     

(4, 6) (2, 3) ( 2, 6)

       (4, 3).

2

a

|

b 2

c |

(17)

2 2 5 ( 4) 3 .

   

( 4, 3).

 

隨 1

課本頁次: 163

已知

a  ( 1,1),

b (2, 1)

解 :

2 a

 

b 2

a

b

( 1,1) (2, )

2 1

   

( 2, 2) (2, 1)

   

2 a

|

b |

2

a

|

b |

(18)

向量係數積的基本性質

(1) (r s a )

  

r a s a . (2) (r s a

) ( ) rs a

.

(3) (r a

   

b )  r a r b . ,

r s

 

a b,

為實數 , 為任意向量 .

課本頁次: 164

(19)

向量係數積的基本性質

證 :

(1) (r sr s a, )

  

r a s a

 

a b, .

為實數 , 為任意向量 .

1 1

( , ), ax y

1 1

(r s a )

 (r s x y )( , ) (rx1 sx ry1, 1 sy1)

1 1 1 1

(rx ry, ) (sx sy, )

1 1 1 1

( , ) ( , ) r x y s x y

. r a s a

 

課本頁次: 164

(20)

向量係數積的基本性質

證 : ,

r s

 

a b,

為實數 , 為任意向量 .

1 1

( , ), ax y

1 1

( ) ( ( , ))

r s a

r s x y r sx sy( 1, 1)

1 1

(rsx rsy, )

1 1

( , ) rs x y

( )rs a .

(2) (r s a

) ( ) rs a

.

課本頁次: 164

(21)

(3) (r a

   

b )  r ar b .

向量係數積的基本性質

證 : ,

r s

 

a b,

為實數 , 為任意向量 .

1 1 2 2

( , ), ( , ), ax y bx y

 

1 2 1 2

( ) ,

r a

 

br xx yy

rx1 rx ry2, 1 ry2

1, 1

 

2, 2

r x y r x y

r a

 

r b .

課本頁次: 164

(22)

用兩點的坐標表示向量

2 1 2 1

( , ).

PQ

xx yy

P Q, 兩點的坐標分別為 ( , ), ( , )x y1 1 x y2 2 , 則

證 : PQ

O x

y Q x y( ,2 2)

( , )1 1

P x y

2 2 1 1

( ,x y ) ( , )x y

 

2 1 2 1

(x x y, y ).

  

OQ OP

 

課本頁次: 164

(23)

用兩點的坐標表示向量

2 1 2 1

( , ).

PQ

xx yy 兩點的坐標分別為 ,

P Q ( , ), ( , )x y1 1 x y2 2 , 則

向量 PQ

的坐標表示法 , 就是

「終點 的坐標減去始點 的坐標」 . Q P

課本頁次: 164

(24)

例 2

解 :

(1,1), (3, 2)

A B C(4,5)

為坐標平面上的三點 .  

AC

BC

(1) 求向量 .

(4 1,5 1) AC

  

(4 3,5 2) BC

  

, (3, 4)

. (1, 3)

課本頁次: 164

(25)

例 2

解 :

(1,1), (3, 2)

A B C(4,5)

為坐標平面上的三點 .  

(2) 已知ABCD為平行四邊形 , 求 D 點的坐標 .

O x

y

(1,1) A

(3,2) B

(4,5) C

( , ) D x y 設 點的坐標為 D ( , )x y

AD

BC

(x 1, y 1) (1, 3)

   

1 1, 1 3

x y

    

2, 4

x y

  

D 點的坐標為 (2,4)

課本頁次: 164

(26)

隨 2

解 :

( 2,5)

PQ

及 為坐標平面上的兩點 . 已知

Q點的坐標 .  

Q

x y,

點的坐標為

3 2

PQ

  

ab 3 2, 1

 

2 1, 3

 

4, 9

x 2, y 5

5

4 9 2

y x

 

 

 

  x  2, y  4

Q 點的坐標為 (2, 4)

2, 1 ,

a  

 

b

 

1, 3 , PQ

  

3 a 2 b

課本頁次: 165

(27)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三)兩向量平行的判定

1 1

( , ) ax y

 

b ( ,x y2 2).

設非零向量

//

a b

 

x y1 2 x y2 1

, 則 ;反之亦成立。

證 :

 

a // b

 

a r b r R ( )

1 2 2

( , )x1 y r x( , y )

   (rx2, ry2 )

2 2

1 , 1 r

xrx yy

1 2 ( 2 ) 2

x yrx yx2(ry2 )  x2 y1.

 」

課本頁次: 165

(28)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三)兩向量平行的判定

//

a b

 

x y1 2 x y2 1

, 則 ;反之亦成立。

證 :

 」

(1) x y2 2  0 x y1 2x y2 1

1 1

2 2

( ) x y

r r R x y

   

/ / a b

 

1 2, 1 2

x rx y ry

  

1 1 2 2

( , ) ( , ) a x y rx ry

 

2 2

( , )

r x y r b

 

課本頁次: 165

1 1

( , ) ax y

 

b ( ,x y2 2).

設非零向量

(29)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三)兩向量平行的判定

//

a b

 

x y1 2 x y2 1

, 則 ;反之亦成立。

證 :

 」

(2) x y2 2  0 (x2 0, y2 0) ( x2 0, y2=0)

x2 0, y2 0 x y1 2 x y2 1

1 0

x  

a  (0, ) / /y1

b  (0, y2)

課本頁次: 165

1 1

( , ) ax y

 

b ( ,x y2 2).

設非零向量

(30)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三)兩向量平行的判定

//

a b

 

x y1 2 x y2 1

, 則 ;反之亦成立。

證 :

 」

(2) x y2 2  0 (x2 0, y2 0) ( x2 0, y2=0)

x2 0, y2 0 x y1 2 x y2 1

1 0

y  

a  ( , 0) / /x1

b  ( , 0)x2

課本頁次: 165

1 1

( , ) ax y

 

b ( ,x y2 2).

設非零向量

(31)

例 3

解 :

滿足 (

  

a t b ) // c , 求 t 的值 .

已知

a (1, 2),

b (2,3),

c (3, 4), 且實數 t

(1, 2) (2,3) (1 2 , 2 3 ) a t b   t   tt

 

(

  

a t b ) // c 1 2 2 3

3 4

t t

 

 

4 8t 6 9t

   

2

t  

課本頁次: 166

(32)

隨 3

解 :

(1,1), (2, 4), ( , 9)

A BC x共線﹐

已知坐標平面上三點

(1) 問:向量 AB

AC

2 1, 4 1

AB

   

1, 5

1, 9 1

AC

x   

x 1, 10

(1) 是平行﹒

(2)

5 1

0

1 1

x

  // 

AB AC

 

(2) 求實數 x 的值﹒

課本頁次: 166

是否平行?

1

 2 x  3

∵ A,B,C 三點共線 AB AC

 

//

(33)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四)向量的線性組合

可以將一向量表成兩給定不平行向量的線性組合。

當向量以坐標表示時,利用代數的運算,

課本頁次: 166

(34)

例 4

解 :

(4,5) c

將向量 表成兩不平行向量

(1, 2) a

b (2,1) 的線性組合。

c

x

 

a y b ( ,x y R )

 

4,5 x

 

1, 2 y

 

2,1

  

2 4

2 5

x y x y

 

   

2, y 1

x  

  

c  2 ab

x 2 , 2y x y

  

課本頁次: 166

(35)

隨 4

解 :

(7, 4) c  

已知向量

a (2,1),

b  ( 1, 2)

求實數 x, y 的值使得

  

c x a y b .

cx ay b

  

7, 4

x

 

2,1 y

1, 2

    

2x y x, 2y

2 7

2 4

x y x y

  

    

2, 3

xy

  

課本頁次: 166

(36)

O x y

例 5

解 :

0, 0 ,

    

3, 0 , 1, 2

O A B

已知 為坐標平面上三點。

OP

P

標出向量 之終點 的區域:

OP

  

x OA y OB

, 試依下列各指定範圍

(1) x 1, y 1

(3,0) A

(4,2) (1,2) Q

B P(4,2)

P OAQB Q

4, 2

終點 恰為平行四邊形 的頂點

課本頁次: 167

(37)

例 5

解 :

0, 0 ,

    

3, 0 , 1, 2

O A B

已知 為坐標平面上三點。

OP

P

標出向量 之終點 的區域:

OP

  

x OA y OB

, 試依下列各指定範圍

(2) x 1, 0  y 1

P OAQB AQ

終點 的範圍為平行四邊形 的一邊

(3,0) A

(4,2) (1,2) Q

B

O x

y

課本頁次: 167

(38)

O x y

例 5

解 :

0, 0 ,

    

3, 0 , 1, 2

O A B

已知 為坐標平面上三點。

OP

P

標出向量 之終點 的區域:

OP

  

x OA y OB

, 試依下列各指定範圍

(3) 0  x 1, 0  y 1

(3,0) A

(4,2) (1,2) Q

B

P OAQB

終點 的範圍為平行四邊形 的區域 ( 含邊界 )

課本頁次: 167

(39)

O x y

隨 5

解 :

0, 0 ,

    

3, 0 , 1, 2

O A B

已知 為坐標平面上三點。

OP

P

標出向量 之終點 的區域:

OP

  

x OA y OB

, 試依下列各指定範圍

(1)   1 x 1, 0  y 1

(3,0) A

(4,2) (1,2) Q

B

P AQDC

終點 的範圍為平行四邊形 的區域 ( 含邊界 ) ( 3,0)

C

( 2,2) D

課本頁次: 167

(40)

O x y

隨 5

解 :

0, 0 ,

    

3, 0 , 1, 2

O A B

已知 為坐標平面上三點。

OP

P

標出向量 之終點 的區域 OP

  

x OA y OB

, 試依下列各指定範圍

(1)   1 x 1, 0  y 1

(3,0) A

(4, )2 Q

( 3,0) C

( 2,2) D

,並求其面積:

區域面積  (3 ( )3 )  (2 0)   6 2 12

課本頁次: 167

(41)

O x y

隨 5

解 :

OP

P

標出向量 之終點 的區域:

OP

  

x OA y OB

, 試依下列各指定範圍

(2)      1 x 1, 1 y 1

(3,0) A

(4,2) (1,2) Q

B

P CEQD

終點 的範圍為平行四邊形 的區域 ( 含邊界 ) ( 2,2)

D

( 4, 2)

C   E(2, 2)

課本頁次: 167

(42)

O x y

隨 5

解 :

OP

P

標出向量 之終點 的區域,並求其面積:

OP

  

x OA y OB

, 試依下列各指定範圍

(2)      1 x 1, 1 y 1

(4, )2 ( 2,2) Q

D

( 4, 2)

C E(2,2)

區域面積 (2 (4)) (2 (2))   6 4 24

課本頁次: 167

(43)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8

(五)分點坐標公式

證 :

為坐標平面上的兩點﹒

1, 1

A x y B

x y2, 2

若點 P

x y,

在線段 AB 上﹐且 AP PB: m : n﹐ 則

P 點的坐標為 nx1 mx ny2 , 1 my2

m n m n

m

m A

APn B

1 1

( , )x y ( , )x y ( ,x y2 2)

m n

A P B

(44)

甲、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課本頁次: 168

(五)分點坐標公式

證 : m

m A

APn B

1 1

( , )

AP

x x y y 

2 1 2 1

( , )

AB

xx yy

1 1 2 1 2 1

( , ) m ( , )

x x y y x x y y

    m n  

1 m ( 2 1)

x x x

x   m n

1 2

m x

m n x n

1 1

( , )x y ( , )x y ( ,x y2 2)

m n

A P B

1 m ( 2 1)

y y y

y m n

1 2

m y

m n y n

(45)

例 6

解 :

課本頁次: 169

 

2,5

A B

3,0

為坐標平面上的兩點﹐

P 點為直線 AB 上一點﹐且 AP PB: 2 : 3 在線段 上﹐求 點坐標﹒

(1) P AB P

2 ( 3) 3 2 3

x   2  

   0

(2,5) ( , ) x y ( 3,0) 

2 3

A P B

3 5 2

3 0

y     2

  3

∴ P 點坐標為 (0,3)

(46)

例 6

解 :

課本頁次: 169

 

2,5

A B

3,0

為坐標平面上的兩點﹐

P 點為直線 AB 上一點﹐且 AP PB: 2 : 3 不在線段 上﹐求 點坐標﹒

(2) P AB P

2 ( 3) 1 2 1

2      x

6 3 x

( , ) x y (2,5) ( 3,0) 

2 1

P A B

5 2 0 1

2 1

   y

  3

y

∴ P 點坐標為(12,15) 3

6 x 6

    x 12 15

 y

(47)

6

解 :

課本頁次: 169

2, 1

AB

1,5

為坐標平面上的兩點﹐

P 點為線段 AB 上一點﹐且 AP PB: 1: 2 求 點坐標﹒ P

1 ( 1) 2 2 2

x    1  

  1

(2, 1)  ( , ) x y ( 1,5) 

1 2

A P B

2 ( 1) 1 5

1 2

y     

  1

∴ P 點坐標為 (1,1)

(48)

例 7

解 :

課本頁次: 170

ABC 三頂點的坐標分別為 A x y

1, 1

2, 2

B x y ﹐ C x y

3, 3

G ABC 的重心﹐

求 點坐標﹒ G

A

B C

2 B C

2 1

G G

2 1

2

B C A

 

2 1 3

A B C 

∴ G 點坐標為

1 2 3 1 2 3

( , )

3 3

xxx yyy

(49)

隨 7

解 :

課本頁次: 170

設已知 A

 

3,2 B

2,1

C

 

5,6

ABC 的重心坐標﹒

3 ( 2) 5 2 1 6

( , )

3 3

    

為坐標平面上的三點﹐求

重心坐標為

(2,3)

(50)

乙、直線的參數式

課本頁次: 170

O x

y

v L

( 1,2)

A B(2,3) ( , )

P x y ( 1, 2) / / (2,3)

AP

xy

v  ,

AP t v t R

 

 

(x 1, y 2) t(2,3)

   

1 2 2 3

x t

y t

  

   

1 2 , 2 3

x t

y t t R

  

    

(51)

乙、直線的參數式

課本頁次: 171

設直線 L 通過點 A x y ﹐ 且與非零向量

0, 0

 

v ( , )a b

平行﹒若 P x y為直線 L 上任一點﹐則 x 與 y 會滿足

,

0 0

x x at , y y bt t R

  

反之﹐平面上坐標滿足上式的點都在直線 L 上﹒

我們稱此式為直線 L 的參數式﹐ t 為參數﹐而向量

v 稱為直線 L 的方向向量﹒

(52)

例 8

解 :

課本頁次: 171

 

2,1

A B

1,3

設 L 為通過 兩點的直線﹒

求直線 L 的參數式﹒

(1)

( 3,2) / / vAB   L

﹐ 且

 

 

2,1

∵ L 通過點 A

∴ 直線 L 的參數式為 2 3

( ) 1 2

x t

y t t R

  

   

在 L 上找出異於 A, B 的第三個點﹒

(2)

解 :∵ L 上任一點的坐標﹐都可表示成

2 3 ,1 2 t t

t   對應的點 2 ( 4,5) 在 L 上﹒

(53)

例 8

解 :

課本頁次: 171

 

2,1

A B

1,3

設 L 為通過 兩點的直線﹒

求直線 L 的參數式﹒

(1)

( 3,2) / / vAB   L

﹐ 且

 

 

2,1

∵ L 通過點 A

∴ 直線 L 的參數式為 2 3

( ) 1 2

x t

y t t R

  

   

1,3

B

∵ L 也通過點

∴ 直線 L 的參數式為 1 3

( ) 3 2

x t

y t t R

  

 

  

所以直線的參數式表示法不是唯一的﹒

(54)

隨 8

解 :

課本頁次: 172

 

3,6

A 且點

在 L 上﹐

已知直線 L 的參數式為 1

( ) 2 4

x at

y t t R

  

  

求 a 的值﹒

1 2 4 3

6

at t

  

  

將點 A 代入 L 得

由得 t  1 代入得 a 4

(55)

例 9

解 :

課本頁次: 172

化成直線的一般式﹒

將直線 的參數式 2 3

( ) 4 5

x t

y t t R

 

  

2 3 4 5

x t

y t

 

  

×5+ ×3﹐

得直線的方程式為 5x  3y  22 消去 t ﹐

5x  3y  22 0

(56)

隨 9

解 :

課本頁次: 173

的交點坐標﹒

二直線 2 2

: ( )

3 2

x t

L t R

y t

  

  

2

: 2

3 2

x t

L y t

  

  

×2+  又由

2x y  1

﹐ 解得

1 : x 3y 8 0 L    求 與 L1 L2

8 1 3

2x x

y y

 

 

x  1, y  3 的交點坐標為

L1L2

1, 3

(57)

例 10

解 :

課本頁次: 173

求 L 的一個參數式﹒

已知直線 L : 3x 2 y 5

(2,3) / / vABL

﹐ 且

 

1, 1

A

∵ L 通過點

∴ 直線 L 的參數式為

1 2 ( ) 1 3

x t

y t t R

  

    

在直線 L 上取 A

1, 1 ,

  

B 3,2 兩點﹒

(58)

隨 10

解 :

課本頁次: 173

的一個參數式為 設直線 L : 3x 2y  1 0

3 ( ) 3

x at y b t t R

 

  

﹐求實數 a , b 的值﹒

3 3 2b 1 0 b 4

       1 (3 ,7)

t   a

在直線 L 上

0 (3, ) t   點 b

在直線 L 上

3 (3 a) 2 7 1 0 a 2

        

(59)

離開確認

你確定要離開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梁維慧主任 沈桂枝主任 呂文雅老師 楊詠絜老師 卓俐秀老師 吳羽婷老師 蘇徉老師 翁妘蓁老師... 教師不斷的討論 討論再討論

– 在「上面撥一點、學校擠一點、家長捐 一點、廠商讓一點」的努下 (單槍、電 子白板、實物提示機),是每堂課老師教

項目 指標 指標內涵及執行成果說明 3-3

青松侯寶垣中學 陳志成老師丶蕭偉權老師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陳偉倫老師丶陳國基老師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黄棣珊紀念中學 徐崑玉老師丶梁浩權老師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有學生的作 有學生的作 有學生的作 有學生的作 品未能儲存 品未能儲存 品未能儲存 品未能儲存 老師的信.. 老師的信 老師的信 老師的信

本校教師亦會透過不同形式的評估,如校內的中文

This study aims at evaluating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the part of students from the teacher-designed concrete vector classroom-teaching approach in Plane Vector course on the basis

雖然獾伯伯離開了,但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給大家。究竟,獾伯伯還教導過甚麼動物, 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