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

The Lotus Buddhist Ashram & Institute of Sino-Buddhist Studies

般若思想 菩薩精神

地址:223 台北縣石碇鄉豐田村華梵路 2 號 2, Huafan Road, Shihting Hsiang Taipei Hsien, Taiwan 223, R. O. C.

電話: 02-2663-1505, 2663-1495 傳真: 02-2663-1534

電子郵件信箱: lee0935@huafan.hfu.edu.tw.

蓮 華 學 佛 園

(2)

臺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

性質

校史

機構組織與業務

教職生資料

課程概況

招生

費用

獎助學金

設備

校園生活介紹

學術出版

校舍面積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大事記

交通路線圖

目 錄

(3)

A.蓮華學佛園 a. 級別 佛學院。

b. 學制

(1)平均學習年限:預科班三年。正科班三年。

專科班四年。(未讀佛學院者五年)。 (2)採半年一學期制。

c. 特色 教觀並重。

B.華梵佛學研究所 a. 級別 研究所。

b. 學制

(1)平均學習年限

泝甲級研究生:三至五年。

沴乙級研究生:二至三年。

沊助理研究生。

(2)採半年一學期制。

c. 特色

弘揚「般若淨化思想磣菩薩悲智精神」。

A.蓮華學佛園

a. 創立時間 1970 年 9 月。

b. 獲准立案機關 經中國佛教會登記備案。

c. 創立宗旨 般若淨化思想磣菩薩悲智精神。培 養出家人風範磣教觀並重、解行兼修磣重視環 境教育磣藉助自然景色、藝術薰陶磣期能落實 佛教青年莊嚴活潑之生活本質磣化度群生。

d. 創立沿革

佛教之興磣賴乎教戒行儀磣故重視教育磣尤 以僧材之培養為當前之急務。本園導師曉雲法師 矢志終身奉獻佛教文教工作磣法師於 1963 年首 次回台時磣雖有培育佛教人材之心願磣然香港文 教亦在展開磣一時未得放下。 1966 年冬法師因 港亂再度回台灣;但由於港亂回台養病磣稍癒即 於 1968 年應華岡文化大學(當時是學院)禮 聘磣任教華岡磣擔任哲學研究所及藝術研究所教

校史

性質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蓮華學佛園

(4)

授磣並任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之職磣積極培育佛 教人才磣並使該校成為國內外佛教文化交流的園 地。而佛教人材之培養磣始終不易成就磣此乃由 於大學、研究所雖有佛學課程磣且校中亦不乏皈 依三寶之學佛青年磣然而社會學佛青年磣畢業後 多各奔前程磣繼續從事研究者不多;如此佛教教 育豈能植根?

法師有鑑於此磣思佛教之興應以培養僧才為 當前之急務磣乃隨順因緣辦學。蓮華學佛園初 創磣即有計劃地訂立教學方針磣教觀並重、解行 兼修。雖人數不多磣也不發廣告招生磣希望有心 修學佛者能聞風而至磣以培養出有道心、有悲願 的佛教人才。

蓮華學佛園第一屆於 1970 年 9 月開學。初辦 時期人數少磣物質短絀磣然而在法師慈悲精神感 格教化下磣卻顯得朝氣蓬勃。初期課室借位於陽 明山山腰之永明寺小樓一間磣並兼做禪堂;除上 課外磣亦在此行香、靜坐。而教室左邊一角的圖 書室磣是由木箱間隔而成磣環境雖簡陋磣但便於 教學及同學使用。行門方面磣除早晚課誦、靜坐 外磣每磩有一日止語攝養日(靜坐用功)磣每年 冬季並舉行至少一磩的禪七。又每磩法師親自主 持磩會。每磩三放假一日磣雖放假仍不得自由出 入磣全部學生皆操作園務(清掃、採購、辦事、

交接職事等磣可說幾無真正的閒暇日)。總之磣 初辦的學園已嚴謹行持。

本園所有的規模、制度磣在第一屆時已初 具磣猶如「麻雀雖小磣五臟俱全」磣亦可窺知法 師辦學之真誠磣砮教育人材之悲願磣故此園風、

規範始終遵循沿用至今。

e. 蓮華學佛園創辦人暨導師—曉雲法師

曉雲法師簡介

曉雲法師磣 1913 年生。法師集藝術、佛 法、文學融匯於教育。 1933 年於香港藝術學院 研究所深造磣任教於聖保祿女子高中。抗戰期 間磣足跡遍西南半壁磣曾任後方文化工作。畫藝 得嶺南畫祖高劍父之心傳磣由於少耽禪悅磣專精 於禪畫磣有嶺南女畫傑之雅譽。

1946 年作東南行磣在泰戈爾大學研究印度 藝術磣親赴阿姜塔(Ajanta)臨摹佛教壁畫磣並任 客座教授磣前後五年。 1955 年初夏環宇周行磣 參訪世界文教機構磣並在各國大學舉辦個展磣藉 以諮詢磣以備為佛教創設大學之參考。四十七歲 依止湛山倓虛大師剃脫易服磣創雲門學園磣成立 佛教文化藝術協會磣展開香港佛教文化推動工 作磣並設立慧海英文中學等。

後以香港動亂磣應文化大學張其昀創辦人之 聘磣回國任教華岡磣主持佛教文化研究所磣並任 藝術、哲學二研究所教授磣指導碩士、博士論文 十餘篇。並先後創辦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 所、佛教慧海文化基金會等。 1990 年創辦華梵 工學院—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所由佛教人士興辦 的社會大學; 1993 年增設人文學院磣故更名為

「華梵人文科技學院」磣實施「人文砮科技融匯磣 智慧砮慈悲相生」的教育理想磣並增設東方人文 思想研究所; 1997 年正名為「華梵大學」。曾應 邀出席國際佛學會議二十餘次磣並在國內主持

「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磣迄今已第十二屆(自第 十屆開始磣每三年一屆)。首創以佛教書畫紀念 佛陀誕辰之「清涼藝展」磣已歷二十八屆。

1997 年榮獲行政院文化獎磣於 12 月 29 日的 頒獎典禮中磣蕭萬長院長讚歎:「曉雲法師佛學 造詣高深磣精通儒學磣獻身佛教教育凡三十年磣 更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磣畫藝精湛磣名聲早就傳 揚 於 國 內 外 ; 大 師 的 偉 大 成 就 磣 實 為 國 之 至 寶。」國立歷史博物館承辦法師「曉覺禪心」畫 作展覽磣該館黃光男館長謂:「曉雲法師洞識生 活禪機磣發人深思的藝術面貌磣正是中國人文之 美砮宗教情操的一種偉大融合磣正足以彰顯二十 世紀、當中西思潮互動交融之際磣中國哲人維護 砮發揚中華文化精神的志業。」

曉雲法師獻身教育文化工作五十餘年磣精研 砮推動「覺之教育」;著作砮畫作甚豐磣已由原 臺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 究所創辦人、導師暨所長 曉雲法師

(5)

泉出版社「流光叢書」出版多冊磣現仍由編輯委 員不斷輯理各類著作、陸續出版。

f. 歷任園長

(1)第一任諴達音法師觔第一屆謂膼曾任法雲佛 學院老師及覺光寺住持。

(2)第二任諴信定法師觔第二、三屆謂膼曾任永 明寺住持及圓覺寺住持膼華梵大學 董事。觔已於 2000 年往生謂

(3)現任諴修慈法師觔從第四屆至今謂。

修慈法師簡介

修慈法師磣 1942 年生。從小即喜好聽經聞 法磣並希望將來發菩提心及弘法利生。 1962 年 於台中靈山寺請求普願法師剃度出家磣 1963 年 2 月於圓山臨濟寺受三壇大戒。 1966 年至高雄萬 壽山佛學院求學。 1968 年曉雲法師蒞臨參訪萬

壽山佛學院磣當時曾應院長之請而砮同學開示;

修慈法師當時即深感曉雲法師乃當前出類拔萃的 比丘尼磣於是興起了依止他為親教師之願磣冀望 畢業後能追隨砮協助法師宏揚佛法。

1969 年 2 月於佛學院畢業後磣回常住求得其 家師之恩准磣北上跟隨曉雲法師繼續求學。 1970 年秋磣懇求曉雲法師興辦蓮華學佛園。 1973 年 畢業於蓮華學佛園磣爾後繼續深造讀蓮園專科 班、華梵研究所先修班磣並任輔導工作及教授佛 學課程;同一年磣又因法師在華岡文化學院創辦 佛教文化研究所之善緣磣而承擔總務工作。

1977 年任慧海佛教文化基金會董事。 1979 年任蓮華學佛園園長磣同時就讀華梵佛學研究 所。 1981 年任華梵佛學研究所董事。為圓滿曉雲 法師興辦大學之願磣曾為尋找大學校地而走遍北 部地區各地名山。 1985 年春磣校地買成;同年秋 季磣跟隨法師前往馬來西亞古晉、沙巴弘法並籌 募建校基金。 1987 年教育部核准大學設校。此 後磣展開了長期的勸募工作磣其中以舉辦大法會 效果最大磣但投注的心力也最多。 1988 年秋磣為 報師恩磣扶助台中靈山佛學院辦學及任教相關佛 學課程。 1989 年任華梵大學董事。 1992 年秋至 湖南麓山寺舉辦清涼藝展磣將法師在佛教藝術上 的成就宣揚到海峽對岸。華梵建校穩定後磣法師 繼續撰寫論文磣至 1996 年畢業於華梵佛學研究 所。 1998 年任華梵文教基金會董事。

g. 未來展望

始終秉持曉雲法師創辦宗旨磣培養深具道心 之佛教女眾修行人磣以實踐園訓:「般若思想磣 菩薩精神」。推動覺之教育之僧伽訓練磣護持華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蓮華學佛園現任園長 修慈法師

蓮華學佛園第一任園長 達音法師

蓮華學佛園第二任園長 信定法師

(6)

梵大學之社會教育磣以期達到曉雲法師二部制佛 教教育之理想。

B.華梵佛學研究所

a. 創立時間 1980 年 9 月。

b. 獲准立案機關 

教育部。(1980 年 9 月 26 日台(69)高字第 29736 號教育部核准成立為學術研究機構。)

c. 創立宗旨

本所創辦之宗旨在於弘揚「般若淨化思想、

菩薩悲智精神」磣以佛學明心而正其所學;以佛 法見性而正覺人生。善導群倫磣端正社會風氣磣 兼及學術研究砮精神實踐磣亦即教觀並重、禪淨 雙修之中國佛教特性磣開顯吾人本具之智慧潛 德磣共同創造人類福祉。尤以觀乎國際學者磣研 究佛學者日眾磣而中國佛教已礓入第五期之復興 階段磣當配合世界佛學研究之發展趨向磣期促礓 國際間佛教文化之交流。

d. 創立沿革

華梵佛學學術院為華梵佛學研究所之前身磣 於 1976 年訂定研究計畫磣 1979 年正式成立磣 8 月舉行第一屆研究生入學考試磣錄取研究生及先 修班學生 21 名磣開始從事佛學研究。其入學資 格為國內外大學畢業磣或經佛學院高級班畢業磣 得以同等學歷報考就讀。 1980 年教育部派員實 地視察後磣准予登記成立磣改名為華梵佛學研究 所。 70 學年度(1981 年度)砮 72 學年度分別各

招生一次。蓋自近代太虛大師倡導佛教革新、創 辦僧伽學校以來磣各地雖不乏佛學院磣然而終欠 體系;由於僧伽教育已獲得教育當局重視磣曉雲 法師及田博元副教授有鑑於此磣砮雲門同仁悉心 籌劃下磣遂在蓮華學佛園地磣建立此一貫性之佛 教教育體制磣以造就人材磣並配合時代之發展磣 其意義甚殊。曉雲法師有鑑於現代年青人之心向 較趨於學位磣而華梵佛學研究所的研究生是著重 於「教觀禪行」砮「禪戒合一」磣惟其具足了堅 定的學佛觀念和修持心得者磣才易於考入本所。

此外磣聘請有若干名研究員磣如陳元音教授

(著有《美國文學砮禪》)、德國哥丁根大學貝卻 教授、美國紐約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伽爾德博 士磣及蘇瑩輝、劉貴傑、程明琤、熊琬教授等磣 從事研究工作並撰寫研究論文。

e. 創辦人暨所長—曉雲法師(見前文其簡介)

f. 未來展望

創辦人曉雲法師秉持數十年來為佛教興學的 宏願磣希望為佛教培養真正修行之比丘尼磣老實

「以慈修身磣善入佛慧」。

華梵佛學研究所今後的重要工作有:

(1)繼續推動並宣揚覺之教育。

(2)繼續主辦「天台宗學會」學術研討會磣宣導 天台學風、教觀止觀之學行。

(3)以現代經變圖之開發創作磣期能對教育各階 層有所影響。

(4)研究現代佛學砮增益人們身心明淨磣以利樂 生命善行之人生磣為社會教化之悲願。

臺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華梵佛學研究所

(7)

A.蓮華學佛園

B.華梵佛學研究所 a. 機構組織

機構組織與業務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創辦人

暨導師 園長—副園長

園務委員會 董事會

教學系統

教務處

行政系統

預科班—修學期限三年(國中)

正科班—修學期限三年(高中)

專科班—修學期限四年(大專)

(未就讀佛學園〔院〕者五年)

礓修班—修學期限一年

(即:研究所先修班)

註冊組 課務組 成績組

訓導處

生活輔導組 獎懲組 獎學金組

禪行處

規儀組 清眾組 監香組

總務處

事務組 庶務組 出版組 醫療組

人事室 人事組 編輯組

職稱 編制人數及執事內容

所長 本所設所長一人磣負責綜理所務及發展研究計畫。

教務長 一人磣處理研究生教學業務工作磣並得設組員一人至數人協助之。

專任導師 一人至若干人磣指導及督導學生學術研究磣並礓行研究工作之發展。

祕書 事務長

一人至若干人磣協助所長推動所務及研究工作。

一人磣負責本所一切事務性工作磣得設事務員一人或若干人協助之。

(其他事宜磣因應環境磣得經所務會議另訂之。)

(8)

A.蓮華學佛園

a 教師 現有教師 22 位磣均為中華民國籍。

蓮華學佛園師資簡介如下。

教職生資料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單位 職責內容

教學部 聘請資深教授指導學術研究磣並得聘任為研究論文指導教授兼任考試委員。

研究部 研究人員分為研究員、副研究員及助理研究員磣其職位相當於大學之教授、副教授及講師磣專 門從事學術性之研究工作。

出版事業 設主任一人磣負責出版事宜;並得設組員若干人磣負責推行各項工作。發行本所師生之研究成 果磣以及符合本所宗旨之研究著作。

本所已出版有《華梵佛學年刊》、《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論文專輯》磣以及再版古籍孤本或珍本磣 俾使傳統文化結晶及佛教經典、書畫之精粹得以廣為流傳。

學術文化之 交流及推廣

由本所師生共同負責之業務磣主要為演講會、座談會、文物藝術之展覽及刊物之發行磣諸如:

舉辦華梵佛學學術講座、清涼藝展、冬季禪七、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參加國際佛學會議磣以 及訪問外國教育文化機構磣並砮保持連繫。

蓮華學佛園師資簡介 華梵佛學研究所各單位及其職頁

姓名 性別 年資 學 經 歷 專長 觔曾謂任教科目

釋曉雲 78

印度泰戈爾大學客座教授 法雲佛學院導師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華梵大學 創辦人兼導師

86 年榮獲行政院文化獎

佛學 般若禪 覺之教育 佛教藝術

法華經、大乘止觀、覺之教育、

佛教文藝、律儀、般若禪、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寶積經、

大集經、金光明經、小止觀、

天台法脈、教觀綱宗

釋修慈 25

壽山佛學院、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 所畢業

現任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華梵大學董事、蓮 華學佛園園長

釋禪波羅密 釋禪波羅密、禪林寶訓、

學佛行儀、緇門崇行錄、

佛遺教經

釋仁隱 19

慈明佛學院、蓮華學佛園畢業 華梵佛學研究所畢業

現任華梵大學院覺室導師及華梵大學董事 蓮華學佛園輔導長

佛學 般若禪

經書導讀、小止觀、六妙門

釋慈觀 48

慈航佛學院畢業 日本駒澤大學畢業 現任法雲佛學院院長

唯識學 俱舍論

唯識三十頌、俱舍論、

百法明門論、解深密經、

楞嚴經

釋悟禪 10

戒光佛學院畢業

圓光佛學院、開元禪學院、蓮華學佛園教書 每年聘任為戒場戒師

現任新竹縣佛教會理事長 中國佛教會理事

梵唄教學 戒場戒師

梵唄教學

b. 機構業務

本所以研究學術為主磣同時重視禪行修攝磣培養佛教師資人材磣推展佛教文化砮教育磣重振我國 大乘佛教之精神。

(9)

b. 職員 2 人磣女磣年資為九年磣大學畢業。

c. 學生 至 90 學年度(2001 年度)招生至第十 一屆磣每屆約招收 25 人。

(1)現有全修生人數: 23 位。

(2)現有選修生人數: 2 位。

(3)現有國際學生人數: 4 位。

(4)現有學生國籍分布:中華民國、新加坡、馬 來西亞、緬甸、香港。

(5)過去三年之平均學生輟學率: 1 %。

d. 教職生人數比為 1 : 1 。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姓名 性別 年資 學 經 歷 專長 觔曾謂任教科目

釋真彬 25 蓮華學佛園畢業 現任蓮華學佛園老師

天台及淨土 天台四教儀、般若心經、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涅槃經

釋仁華 20

澳洲雪梨大學文學碩士 曾任華梵大學院覺室導師 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講師 現任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華梵大學董事

佛學 禪法

安樂行門

釋仁朗 19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佛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華梵大學董事及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助理教授、華梵佛學研究所教務長

覺智砮人生 覺之教育 中印佛教史

中國佛教史、印度佛教史、

初級史地、高級歷史、

覺智砮人生、佛學概論、

宗教倫理學、印度佛學

釋悟觀 5

日本大正大學人文學院博士課程修了 觀音禪寺都監

現任華梵大學講師暨董事

天台思想、

近代中國佛 教思想、

佛學概要、

如來藏思想、

摩訶止觀、四念處、

中觀砮天台思想、如來藏思想 研究、天台哲學、佛學概論、

亞洲佛教、中國佛教思想專題

釋仁惟 13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畢業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 曾任華梵大學會計主任

天砟思想 初級佛學、高級佛學、

教觀綱宗

釋養妙 7 蓮華學佛園畢業、華梵佛學研究所 蓮華學佛園總務

佛像繪畫 八大人覺經、佛像畫

蕭滬音 59

菲律賓聖托瑪斯研究、世界大學音樂碩士 曾任教大專院校三十餘年、駐菲大使館專員 現任華梵、蓮園、雅韻、華藝、文湖、自 由、仁音等合唱團指揮

佛教音樂、

合唱團指揮

佛教音樂

鄭正慶 26

政戰學校藝術系學士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 政戰學校藝術系副教授

水墨人物畫 色彩學

水墨人物畫、經變圖

李美華 1 美國北卡州立大學文學博士 華梵大學外交系副教授

英文 高級英文

陳鐘恩 28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育達商職副校長

國文 四書、高級國文

陳仁眷 4

華梵佛學研究所畢業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 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講師

佛教藝術 覺之教育、佛教藝術、

佛教心理學

陳秀慧 16

University of Kansas(美國堪薩斯大學)

教育碩士

華梵大學中文系講師

佛教文學 高僧傳記、佛教文學、

佛教教育思想

(10)

e. 校友 人數約 300 位左右。

(1)校友職業分布:住持、教師、宗教師。

(2)傑出校友事蹟如下。

蓮華學佛園傑出校友

釋真彬、釋悟觀、釋仁惟、釋養妙法師磣其 專長砮學經歷見前文。其他傑出校友見下表。

臺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姓名 專長與學經歷

釋修慈 同前。襄助曉雲法師創辦華梵大學;曾創辦靈山佛學院磣為曉雲法師法子。

釋仁隱 襄助曉雲法師創辦華梵大學。

釋達碧 培養佛教人才。曾創辦法雲佛學院並任院長。曾任蓮華學佛園教師。現任苗栗法雲寺住持。

釋達說 護持佛教辦學。現任豐原覺苑寺住持。

釋心志 護持佛教辦學。曾任蓮華學佛園教師。現任南投淨蓮寺及基隆淨蓮精舍住持。

釋修儀 曾任蓮華學佛園教師並擔任教務工作。現任淳覺學苑住持。

釋玄慧 曾任蓮華學佛園佛像畫教師。現任高雄圓照寺當家及金倫佛學院教務主任。

釋理光 培養佛教人才。創辦光量佛學院並擔任院長。曾任蓮華學佛園教師。現任光量寺住持。

釋性賢 日本大正大學文學士。現任觀音禪寺當家磣淨覺佛學院教師。

釋如立 護持曉雲法師辦學。現任沙鹿慈善寺住持、法雲佛學院教師。

釋振法 日本大正大學文學士。現任菩提院當家。

釋圓蓮 曾任智光商職教師。現任美國西雅圖及溫哥華弘法。

釋地皎 弘揚地藏法門。現任祥德寺住持。

釋法忍 日本大正大學文學士。現任光雲寺住持。

釋心暉 護持曉雲法師辦學。現從事電視弘法。

釋證惟 日本大學碩士。現任佛學院教師。

釋日賢 日本立正大學文學碩士。現任能仁家商教師。

釋開明 日本立正大學文學碩士。現任圓光佛學研究所教師。

釋印玄 留學英國榮獲碩士。

釋法琳 現任鳳山蓮社當家。

釋見宗 現任鶯歌佛寺住持。

釋仁謙 現任蓮華學佛園教務工作。

釋謙慧 現任高雄圓照寺及金倫佛學院教務。

圖後排:左一起 修慈、真彬、宏一法師。

圖前排:左一起

心志、達宗、曉雲、樂果、

信定法師、羅午堂居士

蓮華學佛園傑出校友

(11)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華梵佛學研究所師資簡介

姓名 職稱 性別 年資 學經歷 專長 開設課程

周春塘 專任教授 6 美國大學、華盛頓 大學哲學博士

中國文學、比較文 學、文學批評、

當代美國詩學

人文思想專題討論

唐代文學研究、比較文學、

研究方法

何廣棪 專任教授 9 香港新亞研究所 中國文學博士

中國古典目錄、

中國文學、中國佛 教文學、中國經 學、中國學術史

中國佛典目錄學專題、目錄學專 題研究、昭明文選專題研究、

唐代僧人詩研究、中國學術思想 史專題、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及其 學術研究

郭朝順 專任

助理教授 3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 博士

中國佛教哲學 中印佛學比較

佛學概論、華嚴宗哲學專題、

禪宗哲學專題、三論宗哲學、

佛性思想研究

王惠雯 助理教授 3

輔仁大學哲研所博士 華梵大學人文中心 助理教授

論文寫作 論文寫作

B.華梵佛學研究所

a. 教師 師資多為任教佛學院的教師及社會大學之教授、並以佛學研究為己任者。

現有教師 7 人磣均為中華民國籍。

釋曉雲法師、釋仁朗法師、釋悟觀法師簡介同前文。

b. 職員 2 人磣女磣年資為 9 年磣大學畢業。

c. 學生 

至 90 學年度(2001 年度)招生至第七屆磣每屆約招 5 人。

現有全修生 6 人磣選修生1人。均為中華民國籍。

過去三年之平均學生輟學率為 0% 。

d. 教職生人數比為 1:1 。

e. 校友

回溯本所第一屆磣經嚴格考試錄取研究生及先修生共 21 名。學生有來自蓮華學佛園攻讀十年 以上者磣及國內七所大學之畢業生。蓄志潛研佛法之青年磣對各門課程專精務學磣努力鑽研。是以 師生通力合作磣開學以來磣頗具規模。而多數研究生亦任蓮華學佛園講師及教務職掌磣實行教學相 長磣知識砮經驗之實踐。校友職業分布為:教師、宗教師。傑出校友:釋修慈、釋仁隱、釋仁華、

釋仁朗法師磣陳鐘恩、陳仁眷、陳秀慧老師磣其專長砮學經歷同前表。

(12)

A.蓮華學佛園課程概況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第十一屆專科班(2001 年)

第十一屆正科班(2001 年)

第十一屆預科班(90 年)

經 律 論 禪 行

課 程

法 華 經

律 儀 百

法 明 門 論

俱 舍 論

般 若 禪

梵 唄 小

止 觀

佛 教 文 藝

佛 教 音 樂

禪 林 寶 訓

高 僧 傳

四 書 高

級 國 文

初 級 英 文

中 國 通 史

初 級 日 文

初 級 佛 學

經 書 導 讀

佛 教 藝 術

佛 像 畫

水 墨 人 物 畫

書 法 插

師 資

釋 曉 雲

釋 慈 觀

釋 曉 雲

釋 悟 禪

釋 仁 隱

釋 曉 雲

蕭 滬 音

釋 修 慈

陳 秀 慧

陳 鐘 恩

鄭 素 勤

蔡 朝 枝

張 雅 蘭

釋 仁 惟

釋 仁 隱

陳 仁 眷

釋 法 性

鄭 正 慶

吳 大 仁

洪 慧 靜 教

觀 門

嘉 言 錄 高

僧 知

解 門

學 術

科 門

經 律 論

課 程

法 華 經

律 儀 大

乘 起 信 論

梵 唄 大

乘 止 觀

般 若 禪

釋 禪 波 羅 蜜

小 止 觀

摩 訶 止 觀

覺 之 教 育

天 台 四 教 儀

中 國 通 史

佛 教 文 藝

佛 教 音 樂

四 書 高

級 英 文

高 級 日 文

禪 林 寶 訓

初 級 佛 學

中 級 佛 學

經 書 導 讀

佛 教 藝 術

佛 像 畫

水 墨 人 物 畫

插 花 書

師 資

釋 曉 雲

關 世 謙

釋 悟 禪

釋 曉 雲

釋 修 慈

釋 仁 隱

釋 悟 觀

釋 曉 雲

釋 真 彬

蔡 朝 枝

釋 曉 雲

蕭 滬 音

陳 鐘 恩

李 美 華

張 雅 蘭

釋 修 慈

釋 仁 惟

釋 仁 隱

陳 仁 眷

釋 法 性

鄭 正 慶

洪 慧 靜

吳 大 仁 行

禪 天

台 宗 教

觀 門

知 解 門

嘉 言 錄 高

僧 佛

學 術

經 律 論

課 程

法 華 經

律 儀

百 法 明 門 論

俱 舍 論

教 觀 綱 宗

般 若 禪

梵 唄

小 止 觀

天 台 四 教 儀

佛 教 文 藝

佛 教 音 樂

四 書

高 級 國 文

高 級 英 文

初 級 英 文

中 國 通 史

高 級 日 文

禪 林 寶 訓

高 僧 傳

初 級 佛 學

中 級 佛 學

經 書 導 讀

佛 教 藝 術

佛 像 畫

水 墨 人 物 畫

書 法

插 花

師 資

釋 曉 雲

釋 慈 觀

釋 仁 惟

釋 曉 雲

釋 悟 禪

釋 仁 隱

釋 真 彬

釋 曉 雲

蕭 滬 音

陳 鐘 恩

李 美 華

鄭 素 勤

蔡 朝 枝

張 雅 蘭

釋 修 慈

陳 秀 慧

釋 仁 惟

陳 仁 眷

釋 法 性

鄭 正 慶

吳 大 仁

洪 慧 靜 禪

天 台 宗 教

觀 門

知 解 門

嘉 言 錄 高 僧

佛 學

術 科

(13)

B.華梵佛學研究所

A.蓮華學佛園 約於每年八月招生。

a. 入學資格 本園入學年齡為 16 歲以上磣 36 歲 以下(超齡得報考就讀旁聽)。各班入學資格 如下。(各科班各約招生 10~15 人。)

(1)預科班:國中畢業磣可報名考試。

(2)正科班:高中畢業磣曾就讀佛學院;或高中 畢業磣有志學佛者磣可報名考試。

(3)專科班:本園正科班畢業或其他高級佛學院 畢業(高中或大專院校畢業者)磣 有志於礓階研究者磣均可報名。

(4)本園視環境許可磣亦接受插班生報名。

b. 報考手續 

本園新生錄取嚴格。報名需具自傳一份磣兩 吋半身照片三張磣申請書及介紹人(介紹人資 格磣需為寺院住持磣或家長)函件寄教務處。經 審閱合格者磣即寄覆報名單磣俟填妥後寄回教務 處磣以便通知考試日期及寄發准考證。

c. 招生方式 

筆試及口試。筆試科目為國文、英文、佛 學。

d. 入學報到手續

經筆試、口試兩項合格錄取者磣於每屆開 始磣應於規定日期內抵達本園磣向教務處報到磣 辦理註冊手續。報到時繳交國民身份證及保證 書、畢業證書等。師長或家長得為保證人磣保證 學生在園期間循規蹈矩磣並須隨時砮園方保持聯 絡磣以增強管教之效果。本園並制定各項規約磣 訂定學生手冊磣註冊後分發磣學生一律遵照奉 行。

e. 特殊規則

本園特別重視道心行儀磣如背師離道、不認 父母砮曾就讀其他佛學院無故中途退學不能善始 終者磣不得報名。(如遇特殊情形、或得原校給 予轉學證書磣經本園認可者磣可予通融)。本園 創辦三十年磣從未刊登招生啟事磣故報考者必賴 因緣介紹或慕道而來。本園師生之座右銘曰:

「內人乎其來」。佛門有三人:灱或人牞外人犴內 人。「內人」者乃不二法門內之人。一心奉持本 園施教方針宗旨者得來磣否然者勸出(勸導其轉 學或休學)。

B.華梵佛學研究所膴本所著重宗教氣氛之研究砮 社會大學之研究不同磣遂定嚴格之薰修磣而後 來投考者磣以佛學院畢業出家眾或專誠為佛教 研修者為宜。

a. 招生日期 約於每年 8 月招生。

b. 入學資格

(1)甲級研究生:具以下資格之一磣得申請參加 考試及格者磣入甲級班研究。

1)乙級研究班畢業磣論文通過者。

2)國內外大學獨立畢業得碩士學位磣具有佛 學資歷(如曾修學佛學論文)者。

3)相當於第二項資歷 (社會高中畢業磣曾研 修十年佛學)者。

(2)乙級研究生:具以下資格之一磣得申請加考 試及格者磣入乙級班研究。

1)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畢業得學士學位磣 具有佛學資歷者。

2)相當於學士學位之佛學院畢業 (社會高中 畢業磣曾研修六年佛學) 者。

3)自修佛學多年磣提出論文磣經審核確具學 士學位程度者。

(3)助理研究生

c. 招生方式 

筆試及口試。筆試科目為國文、英文、中國 佛教史、經論。

招生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課   程

大 乘 止 觀

天 台 思 想

佛 學 概 論

覺 之 教 育

禪 砮 文 學

論 文 寫 作

大 乘 起 信 論 師

  資

釋 曉 雲

釋 悟 觀

郭 朝 順

釋 曉 雲

周 春 塘

王 惠 雯

關 世 謙

(14)

a. 學費

本園、所向不收學費。而一切辦學資用耗費 頗巨磣其經濟來源全依:

(1)由財團法人慧海佛教文化基金會提供部分資 助磣並頒發獎學金。

(2)由各方善信磣自動發心樂助磣擴充教學設備 及其他。

b. 膳宿費用 全免。

c. 書籍費用 學生自行購買。

由財團法人慧海佛教文化基金會頒發獎學 金磣每名研究生每學期一萬五千元。

a. 圖書館

(1)館藏數目:兩萬冊。

(2)檢索設施:為節省人力磣檢索服務網路及網 站砮華梵大學圖書館合作。

(3)館藏特色:人文砮科技並重磣採均衡發展為 原則磣提供學員全方位服務。

b. 資訊設備 10 部電腦。

c. 活動中心 容納人數 70 人。

d. 設有禪堂一座。

a. 體育活動 晨運。

b. 學術活動

(1)專題演講:本所師生共同負責之業務磣主要 為演講會、座談會、文物藝術之展覽及刊物 之發行。本所更重視佛法研修磣敦請國內外 具創見之法師大德說法、專題講演。曾請白 聖法師主講「禪戒合一」;所長曉雲法師主 講「一念三千疏義」、「以慈修身磣善入佛 慧」;明復法師主講「中國佛教史」;張廷 榮教授主講「佛教文化四教之信」;董夢梅 教 授 主 講 「 南 北 朝 佛 教 石 雕 造 像 藝 術 探 討」;田博元教授主講「廬山慧遠大師的思 想和行誼」;王哲雄講師主講「觀無量壽經 的超越藝術觀」;楊宗漢居士主講「阿含經 的禪觀砮小止觀的研究」等。並曾在張昊、

校園生活介紹

設備 獎助學金費用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天台宗學會成立

(15)

吳森教授回國講學時磣邀請其蒞臨專題演 講磣簡介歐美研究佛學近況。恭請新加坡萬 佛林住持慧僧法師蒞所宣講《金剛般若波羅 蜜經》磣為期一個月。禮聘美籍佛學專家伽 爾德(Richard A. Gard)博士為本所客座教 授磣曾主講「佛教之傳播」。宋晞教授主講

「史學研究方法」;蘇瑩輝教授主講「敦煌 藝術研究近貌」;曾堉教授主講「佛學美學 砮中國禪畫」等磣並請以唱誦梵唄為著的戒 德法師蒞所指導研究生。

(2)學術交流:除教學砮研究外磣本所重視國際 學術文化交流之活動如下。

泝定期主辦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天台宗學 會研討會、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並瞺勵 師生參加國內外舉辦之國際佛教或佛學會 議。

沴本所所長曉雲法師一向關切有心學佛或佛 學研究之青年磣屢應國內各大學專校佛學 社團所請磣如:台大晨曦社、文化大學慧 智社、淡江大學正智社、輔仁大學大千 社磣並任銘傳商專覺音社導師等磣為作專 題演講。

沊在佛教藝術之研究計劃磣則成功地舉辦已 有 26 屆活動之清涼藝展;曾應邀到比利 時(1978 年)、西柏林(1980 年)、美國 加州(1982 年)等地海外展出磣為現代 中國佛教藝術發展新頁。

c. 文藝活動 舉辦清涼藝展、現代經變圖展、清 涼音樂演唱等活動。

d. 禪淨薰修 前四天靜坐磣後三天念佛。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第三屆清涼藝展

日本立正大學前校長渡邊教授一行來 華梵大學參訪並拜會創辦人磣砮校長

(右一)、關世謙老師(中後)、修慈園 長(左一)合影

(16)

設有原泉出版社。

a. 學術出版品 流光集叢書(曉雲法師著作)、

(天台宗學會一至三屆專輯)、(國際佛教教育 研討會一至十一屆專輯)。

b. 學術出版品類別 佛教教育、佛法佛學、參方 行旅、佛教音樂歌集、珍貴善本、佛教藝術、

佛教文學、禪源、研討會專輯等。

a. 宿舍面積 300 坪。

b.校園總面積 一甲地。

c. 平均每一住宿生分享之宿舍面積 10 坪。

d. 平均每一學生分享之校園面積 50 坪。

校舍面積學術出版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第十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

原泉出版社於國際書展中展示流通

(17)

1970 年 09.28 彭震球、林惇益、李志夫等老師及美國華僑吳惠平夫人來園用膳磣下午三時請 彭教授演講「思想的存在」。

10.04 香港佛教聯合會代表團回國慶祝國慶磣本園派班長至機場接駕。

1971 年 04.11 宋今人先生蒞臨演講「編輯出版之經驗談」磣指導有關編輯印刷發行之常識。

08.30 恭請聖嚴法師來園開示。

1972 年 01.22~01.28 磣 1973.07.15~07.17 、 1974.01.02~01.18 、 1975.01.27~02.02 、 1976.01.16~01.23 、 1977.02.01~02.07 、 1978.01.14~01.20

分別於華岡佛教文化研究所舉辦第二至七屆、般若禪苑第一、二屆禪七。

1972 年 03.06~03.27 恭請真華法師、懺雲法師、賢頓法師、白聖法師等蒞園開示。

04.01 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像開光典禮磣全園同學前往服務磣隨喜功德。

05.21 政大東方文化社社員一行二十人來園學習隨喜過堂用飯規儀。

05.29 法師領導全體師生往內湖圓覺寺叩拜玄妙法師關房。

1973 年 03.21 韓國東國大學佛教大學院院長徐一鵬法師蒞園演講。

06.25 華岡佛教文化研究所美、德、澳籍等外籍研究生及佛教青年施金牧等來訪。

1974 年 05.14~16 恭請樂果法師蒞園講「八大人覺經」

07.21 第一屆清涼藝術磣於省立博物館舉行。全體師生是日參加開幕典禮磣由文化界 耆宿梁寒操先生主持。曉雲法師並藉此機會磣就展出作品向同學解說佛教藝術 禪畫之超越境界。

1975 年 04.05 故總統蔣中正先生逝世磣學園師生誦經哀悼。

1976 年 05.21 泰山方濟聖母修道院會修女一行八人來訪磣並由院長甘銘德修女(義大利籍)

帶領。本園砮之舉行座談會磣由曉雲法師主持磣就「宗教道德砮園林思想」交 換意見。

11.24~1977 年 11.17 恭請悟明法師、明復法師、聖懷法師、樂果法師、白聖法師等蒞園開示。

1977 年 04.04 香港唐老松、李世良二位先生應雲門學長林濃之請磣來台拍攝清涼藝展書畫照 片磣以製成超八米厘紀錄影片磣備為介紹給海外人士。今抵學園。

04.24~1979 年 03.31

本園砮華楓學術院及雲門學園首次舉辦第一次華梵佛教學術講座暨研討會磣由 導師主講「一念三千疏義」。

第二次華梵佛教學術講座暨研討會磣由寂方法師主講「菩薩的心行-實踐砮完 成」。

第三次華梵佛教學術講座暨研討會磣由董夢梅老師主講「南北朝佛教石雕造像 藝術探討」。

第四次華梵佛教學術講座暨研討會磣由王哲雄居士主講「觀無量經境界之超越 藝術觀」。

第五次華梵佛教學術講座暨研討會磣由導師主講「以慈修身」。 第六次講座磣由田博元老師主講「廬山慧遠大師的思想砮行誼」。 第七次講座磣由楊宗漢老師主講「阿含經的禪觀砮天台小止觀的研究」。 第八次講座磣由聖嚴法師主講「學佛砮日常生活」。

第九次講座磣由曉雲法師主講「法華經中三大義—平等、獨立、大無畏」。 第十次講座磣由曉雲法師主持「佛教藝術講座」。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大事記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18)

第十一次講座磣由明復法師主講「中國佛教之繼往開來」。

1977 年 06.25 泰國婦女福利促礓委員會主任(Mr. & Mrs. Duang Madame Dithakar Bhahdi)蒞 園參觀磣由外交部人員陪同。

06.29 淡水天主教本篤會伯納瑪利院長、伯璞保祿等前來訪問導師磣並討論佛教砮社 會福利之關係及學佛用功修行之法門磣例如調心法門磣如何得靜定工夫等磣導 師開示以自然山色等培養內在心靈。

12.18 全體師生經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瞻仰東初法師遺容。

12.25 台大晨曦社社長黃介良等二十五位青年來訪磣並請導師開示「無塵智砮用功方 法」。

1978 年 01.08 比利時中山文化中心專員傅維新先生來園商討清涼藝展赴比利時展覽事項。並 參觀導師之畫。

05.14 紀念佛誕舉行靜思晚會。

05.30 印尼華僑萬隆佛教徒十餘人來園。

07.04 美國惠頓大學學生四十多人來園拜訪。

08.19 普門服務隊四十五人參加打禪七一天。

12.09 韓國太古宗德庵、蕭嚴法師、明復法師、悟明法師來訪。

12.18 蕭老師陪台大哲學系教授游祥州先生砮金星製片公司黃經理訪問導師商討發展 佛教音樂等事。

1979 年 01.09 印尼觀音堂主郭月妹領信徒一行來園拜訪導師。

04.05 懺雲法師蒞園講彌陀經要義。

04.08 曉雲法師、園長、仁華老師、修慈法師至機場迎接樂老骨灰。

08.03 東吳大學基督教徒十多位青年來園請導師曉雲法師開示佛法。

08.26 天台學會成立。上午誦法華經磣十時舉行典禮儀式。

09.23 華梵研究所第一屆開學典禮。

10.02 白聖法師蒞園開示「禪戒並重」。

10.15 西柏林清涼藝展開幕典禮磣同時學園於當晚放幻燈片祝賀。

11.20 美國加州彼得伊凡期來園訪問參觀。

12.23 明復法師帶領藝術界人士:姚夢谷、翁同文、姜一涵、梁道蔚、胡公魯、董夢 梅、李葉霜等教授蒞臨本園訪曉雲法師磣並研究「明朝四大禪師的繪畫藝術」。 1980 年 01.29 立法委員婦女會副主任周文璣、周靜仙女士來園參觀。

03.17 佛教會秘書長了中法師下午來園頒發獎狀磣致瞴本園於繁忙中仍派學生參加仁 王護國自強法會。

03.23 國防醫學院學生陳華宗、蘇泉發等人來園拜訪並請教佛法。

03.26 光華雜誌記者楊小萍小姐來訪曉雲法師。

1981 年 04.22 駐台比籍尚志純修女陪同比利時聖母慈心會修女來訪。

07.02 尚志純修女偕同加拿大籍神父來拜訪曉雲法師。

07.03 古晉佛教居士林一行二十五人磣由蔡明田林長領導到華研所參訪。

11.30 由本所敦聘蒞所講學的客座教授磣國際佛學專家美籍伽爾博士開始在本所礓行 為期兩磩的佛學講學。

12.19 華研所主辦「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磣假永明寺極樂國土開幕。

1982 年 01.10 第十一屆冬令禪七。

02.13 華梵佛學研究所、蓮華學佛園協辦慧海園遊會磣上午十時揭幕。

臺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19)

02.17 中視「信心門」製作小組來採訪所長曉雲法師磣並請法師解說清涼畫藝。

03.04 日本大正大學天台學研究所「佛教儀禮訪問團」蒞臨參訪磣並由所長曉雲法師 主持舉行「天台學研討會」。

04.25 法籍自由攝影記者高揚先生由新聞局專員陪同磣特地來拜訪曉雲法師磣並參觀 蓮華學佛園。

04.30 慶祝釋迦牟尼佛聖誕磣特舉行浴佛典禮及追思晚會。

05.01~04 清涼藝展並增闢「曉雲山人回顧展預展」。

06.20 銘傳商專覺音社社員九人由社長帶領磣到蓮華學佛園參訪。

06.28 台北市佛教婦女團體「緣社」六十餘人佛教徒磣到蓮華學佛園參訪。

08.01~03 一連三天舉辦「佛教教育師資訓練講習會」。

12.31 德國佛教聯合會前任國外部秘書磣西德海德堡客拉醫生夫婦蒞蓮華學佛園拜訪 曉雲法師。

1983 年 01.24 明復法師陪同韓國迦山法師、法修法師、依容法師等蒞蓮華學佛園參訪。

01.28~02.03 蓮華學佛園冬季第十一屆禪七。

04.15 鯪蘭阿姆斯特丹東方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范鄂德博士伉儷來園訪問。

05.14~31 華梵佛學研究所、台灣省立博物館、中華學術院佛教文化研究所磣聯合舉辦

「現代佛教藝術特展」第十屆清涼藝展磣由曉雲法師和楊士俊館長共同主持揭 幕式磣恭請監察院余俊賢院長致揭幕辭。

06.14 比利時國立岡城大學查理士.威爾曼教授由教育部人士陪同磣特至華岡佛教文 化研究所參觀。

07.07 駐砷新加坡演培法師磣由性海法師陪同磣應曉雲法師之邀請蒞蓮園磣為同學開 示。

07.24 華梵佛學研究所成立三磩年紀念磣亦慶祝該所於石碇鄉光明山上「華梵樓」新 所址建築落成。

09.20 現任菲律賓宿霧普賢中學校長唯慈法師磣蒞蓮園參觀。

10.20 外籍駐台婦女聯誼會一行五十餘人蒞蓮園磣個個法喜充滿磣盡歡而散。

1984 年 03.25 淡江大學正智社,戴彤雲等二十一位社員至蓮園參觀。

05.28 蕭滬音教授帶領中華民國婦女作家協會作家一行三十餘人蒞蓮華學佛園參觀。

06.14 比利時國立岡城大學查理士.威爾曼教授由教育部人士陪同磣蒞陽明山蓮華學 佛園拜訪曉雲法師磣並就「現代佛學研究思潮」互換心得意見。

1985 年 01.04 法國籍比丘尼性日法師蒞蓮華學佛園參訪。

11.06 阿根廷學人郭美斯、法里斯雅博士磣經教育部公函安排磣由教育部黎萬棠專 員、外交部林穎曾專員陪同磣訪問華梵佛學研究所。

12.23 淡江大學正智社十四名社員來訪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蓮華學佛園。

1986 年 01.16 青年日報工作人員張念誠居士等五人訪問蓮華學佛園。

03.15 慈濟會長證嚴法師率領慈濟會員十餘位蒞臨蓮華學佛園。

04.22~24 華梵佛學研究所暨蓮華學佛園師生十人磣代表出席內政部舉辦的佛教教義研修 機構青年自強聯誼活動。

09.09 證嚴法師率領慈濟功德會台北委員、會員三十餘人再度蒞臨蓮華學佛園磣禮瞴 曉雲法師為其慈濟醫院砮慈濟功德會作歌詞。

1988 年 01.18 曉雲法師帶領華梵佛學研究所、蓮華學佛園及永明寺僧眾、居士等六十餘人前 往悼祭故總統蔣經國先生。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20)

03.14~15 華梵佛學研究所、蓮華學佛園學生數位代表磣出席內政部舉辦之「宗教青年自 強聯誼會」。

09.18 銘傳商專覺音社社員二十餘人由社長帶領磣參訪蓮華學佛園。

1989 年 03.23 台中彌陀蓮社住持禪寧法師帶領該社四十餘信眾北上拜訪曉雲法師。

03.27 斯里蘭卡法師一行六、七人磣由明光法師陪同蒞園拜訪。

09.27 天主教羅馬修女鐘會長、葛永勉修女、尚志純修女蒞園拜訪。

10.29 中興大學正智社砮文化大學慧智社社員一行四十餘人聯袂參訪蓮華學佛園。

1990 年 01.18 韓國雪峰法師率佛教親善訪問團一行比丘尼、居士等二十餘人蒞臨蓮華學佛園 參訪。

02.02 士林區區長陳和記先生推崇曉雲法師暨永明寺在地方上宗教、文化、教育的貢 獻磣特砮秘書及同仁等蒞臨拜訪致意。

02.07 日本大正大學校長真野龍海率團一行十七人來訪磣賓主佛法相會磣無量法喜。

1991 年 01.28 榮總設立佛堂磣恭請曉雲法師主持佛像開光。

07.18~21 曉雲法師應邀出席巴黎第十屆國際佛學會議。

08.20~09.08 華研所、蓮園大陸禮祖參方之旅。

10.25~29 第二屆國際佛教婦女會議,假泰國塔麻沙大學舉行磣曉雲法師應邀出席。

1992 年 05.13 為促礓中、韓兩地佛教學術交流磣韓國清嚴寺佛教僧伽大學來訪。

07.16~19 第八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磣由華梵佛學研究所主辦、華梵工學院協辦。本屆 研討會主題為「佛教教育砮生命和諧」。

1993 年 07.24 蓮園師生三天訪金門之行。

11.21 第二十屆清涼藝展到大陸湖南長沙展出。

1994 年 07.15~27 慶祝二十磩年清涼藝展暨曉雲山人六四畫齡回顧展磣假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畫 廊展出。

10.12 大陸天津大悲禪院寶函法師蒞臨蓮園。

1995 年 01.21 大陸湖南長沙麓山寺博明法師來台訪問蓮園磣了解曉雲法師辦學的歷程及如何 以藝術融合佛法、宣揚佛教。

08.20 印度佛教會會長達瑪帕拉法師來校小住磣並力邀曉雲法師能再回印度一趟磣讓 印度人知道中國有位曾留印多年的比丘尼教育家磣再把佛院教育傳回印度。

10.01 南傳法師、希拉威瑪拉法師蒞臨蓮園。

10.02 紐西蘭籍心海法師、心明法師正撰寫「台灣佛教的比丘尼」論文磣特來台向曉 雲法師請益有關戒律之「八敬法」。

10.03 美國奧古斯坦那大學由沙若明博士等老師帶領學生蒞園參訪磣曉雲法師指導靜 坐。

11.13 香港聖懷法師蒞臨蓮園參觀。

12.23 中國大陸遼寧省營口楞嚴寺圓山法師、無生法師及埔里正覺精舍戒德法師來訪。

1996 年 09.28 為「至聖先師」|孔子之誕辰磣蓮園師生依佛教禮儀紀念此「教師節」。 11.04 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文物館展出創辦人「曉雲山人六六畫齡回顧展」磣是日下午

蓮華學佛園仁隱老師帶領蓮園同學前往參觀。

11.10 假遠企國際大飯店舉行「心靈饗宴祈福餐會」磣蓮園及佛研所師生也共襄盛舉。

05.13 清涼特展暨曉雲山人七一畫齡回顧展假台北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展出。

1997 年 01.23~29 第二十五屆丙子年冬季禪七。

02.27~03.16 蓮華學佛園第九屆畢業旅行—印度佛國之旅。

臺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21)

05.10~12 第廿三屆清涼藝展假大崙山華梵校園文物館舉行。

09.22 為曉雲法師八秩晉五高壽祝慶。

10.15 大陸碧山寺監院妙江法師、首座湛普法師及人民大學哲學系主任磣是日在惠空 法師引領下磣蒞臨大崙山。

1998 年 10.23 由惠空法師帶領的「兩岸僧伽教育交流訪問團」蒞臨本園參觀磣並順道參觀華 梵大學校園。

1999 年 05.29 越南香跡寺住持圓誠法師、當家明賢法師及明智法師等共計五位參訪蓮園。

06.30 中華佛教比丘尼協礓會理事長敬定法師帶領數位法師參訪蓮園及華梵大學。

07.10~13 由華梵大學及華梵佛學研究所主辦的第十一屆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磣於下 午三時假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大禮堂舉行開幕磣本屆參加發表的論文計有 四十餘篇。

11.27 全國佛教界共同發起「全國念佛四十九天護國消災祈福大法會」磣由悟明法師 擔任召集人磣蓮園師生亦共襄善舉。

12.31 南港十八羅漢洞明心禪寺由修學法師領僧俗二眾四十餘人參訪蓮園。

2000 年 02.26~28 第二十一屆慧海佛教園遊會於 26 日上午磣假華梵堂舉行開幕典禮。

03.01~11 蓮華學佛園第十屆畢業旅行「尼泊爾、泰國朝聖之旅」。

04.09 華梵文教基金會護持委員配合蓮華學佛園第廿六屆清涼藝展舉行大朝山磣於華 梵堂揭開序幕。

04.27 夢參法師蒞臨蓮園開示大眾磣在老和尚的慈悲開示中磣蓮子深受法益。

05.11 佛誕日磣蓮園師生在大殿以莊嚴的浴佛偈浴佛慶祝磣並於該日晚上 8 時由曉雲 法師主持「追思晚會」。

05.13~26 清涼特展暨曉雲山人七一畫齡回顧展磣假台北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展出。

05.24 由曉雲法師主持興建華梵佛學研究所上樑典禮。

05.27 由本校哲學系主辦磣華梵佛學研究所協辦的「第四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假 台北華梵園地舉辦磣計發表三十七篇論文。

06.05 為紀念詩人節磣東研所邀約曉雲法師、慧巖法師、華梵大學馬遜校長、東研所 周春塘所長、許國宏教務長、熊琬教授、蓮園及研究所師生等磣假華梵大學第 二餐廳「盛雲軒」舉行詩詞發表會。

06.16 淨心法師參訪蓮華學佛園及華梵大學。

07.10~16 為護持華梵覺之教育繼續建校磣蓮華學佛園歷屆同學為報法乳師恩磣發起「歷 屆蓮園師生暨華梵護持委員聯合主辦水陸大法會」磣於大崙天台山華梵大學隆 重舉行。

07.21 美容工會佛學社社員前來蓮園齋僧。

07.24 為追思倓虛法師冥誕磣蓮園師生恭誦《法華經》一部磣今日圓滿。

08.07 韓.中佛教文化交流團團長迦山法師率領信眾前來蓮園參訪曉雲法師磣並互以 中韓兩國語言吟誦曉雲法師作詞的四聖頌。

09.11 華梵大學文學院磣邀請陝西省法門寺博物館館長韓金科先生蒞臨專題演講:

「法門寺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及相關問題」(珍貴幻燈片百餘張)。蓮華學佛園 師生亦前往參加聆聽。

09.16~18 蓮華學佛園 30 歲生日磣以及華梵佛學研究所 20 磩年之慶祝磣於 9 月 16 日揭開 序幕。是日上午磣各屆畢業學長於蓮園圖書室舉行座談會。 17 日上午由曉雲 法師主持揭開誌慶典禮。同時有三區展覽會場磣內容分別為導師畫作、現代經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22)

變圖、導師影像回顧展、同學作業展、手工藝品義賣展、佛像繪畫及導師著作 展等等。

10.20 大陸湖南長沙開福寺尼眾佛學院的院長、老師及江西大金山寺尼眾禪宗學院的 尼眾法師共計廿餘人磣在中華民國佛教禪淨協會理事長惠空法師的率領下磣參 訪蓮園、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華梵大學磣並礓行了「佛教僧團辦大學的理念砮展 望」座談交流活動。

11.07~09 美國紐約中華佛教會會長妙峰法師蒞臨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華梵大 學參觀磣並向大眾開示。

11.08 蓮園師生至士林孟焦畫廊參觀吳大仁老師的「墨緣書畫篆刻展」。吳老師並實 地解說磣令大家獲益匪淺。

12.12 蓮園師生前往大直明水路磣參加由悟明法師發起的「全民四十九天護國佑民冥 陽兩利水陸聯合法會」。

12.22 永明寺住持信定法師圓寂。蓮園歷屆同學、華梵大學、華梵護持委員均以感恩 恭敬之心參加磣並由蓮園歷屆畢業同學抬棺送行荼毘。

12.23 曉雲法師帶領台北護持委員組長及基金會執行長、副執行長三十餘人參觀由福 住營造公司簡德曜董事長所捐建的華梵佛學研究所。

2001 年 01.09~15 蓮園第二十九屆禪七──禪淨薰修磣 9 日晚 7 時假慈蓮苑般若禪苑舉行磣恭請 主七和尚曉雲法師主持起七儀式。

02.17~19 蓮華學佛園及華梵佛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第二十二屆慧海園遊會。

03.03 日本立正大學前校長渡邊寶陽博士蒞臨蓮園及華梵佛學研究所參訪。

03.12 西藏流亡政府國會的議長顙東仁波切參觀華梵大學磣並於下午前來蓮園。在華 梵佛學研究所為大眾開示。

03.17 午二時三十分磣台北榮總醫院蘇督導逸玲女士於慈蓮苑大教室作「如何保護自 己、避免感染」衛生講座。

03.30 日本立正大學教學部部長三友健容教授等 14人來慈蓮苑參訪及拜訪曉雲法師。

04.13~15 華梵文教基金會假慈蓮苑及華梵大學舉辦第二屆「企業家心靈饗宴」磣來自省 的各企業單位有四、五十人參加。

04.15~22 華梵文教基金會假華梵園地舉辦「佛像繪畫藝術展」磣 15 日下午磣修慈園長帶 領蓮園同學前往參觀。

04.21 由悟觀老師帶領觀音禪寺的信眾磣來蓮園參訪磣及恭聽曉雲法師開示。

04.28 第廿七屆「以書畫文物紀念釋迦文佛聖誕」而舉辦之清涼藝展磣假華梵大學文 物館展出磣為期三天。

04.30 ﹙農曆四月初八﹚乃教主釋迦文佛之聖誕磣於禪堂舉行「追思晚會」來緬懷佛 陀。眾人手持花、燭磣於禪堂坐中追思磣感恩世尊的教化!

05.07 蓮園師生至華梵大學認識「廚餘及垃圾處理」等過程磣現場並由張茂雄先生講 解和操作示範。主講人一再地宣導垃圾分類之重要。

07.18 高雄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率領金倫佛學院師生蒞臨本園參訪磣並且於晚上於大 教室以詩歌及相聲礓行雙方的聯誼交流會。

07.23~29 為報法乳師恩及護持華梵大學「覺之教育」磣蓮華學佛園歷屆同學再次砮華梵 護持委員聯合主辦「梁皇齋天大法會」磣假大崙山華梵大學校園隆重舉行。

08.12 為追思倓虛法師冥誕紀念日磣蓮園師生虔誠恭誦《法華經》一部磣並由修慈園 長主持午供儀式。

臺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23)

09.28 第四屆天台宗學會研討會假華梵大學六度樓集賢堂開幕磣敬邀慧岳法師致詞磣 砮會並有德國籍斯宛森博士作天台學專題演講。

10.02~07 為恭賀曉雲法師九十華誕磣華梵佛學研究所、蓮華學佛園全體師生暨歷屆畢業 學長虔誠禮懺「梁皇大齋天法會」磣恭請紹明法師為主法和尚。

10.13 夢參法師應邀前來蓮華學佛園磣並於華梵佛學研究所開示。

10.24 蓮華學佛園第十一屆第一學期秋季旅行磣目的地朱銘美術館、淡水老街和著名 的漁人碼頭。

12.10 廣欽老和尚冥誕磣蓮園師生假慈蓮苑大佛殿磣舉行上供儀式。

12.16 蓮華學佛園、華梵文教基金會砮華梵大學一同主辦「推展覺之教育暨關懷青少 年園遊會」磣假榮星花園舉行。

12.21 華梵文教基金會主辦清涼音樂會「淑世之聲」磣於台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

2002 年 01.01 欣逢 2002 年元旦磣蓮園師生假慈蓮苑大佛殿磣虔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及上供磣並以此功德迴向國泰民安磣眾生善緣具足。

01.17 蓮園每學期都舉行的水懺薰修磣在修慈園長的帶領下磣於上午八時磣假慈蓮苑 大佛殿虔誠禮拜磣並恭請紹明法師等主持瑜珈焰口一堂磣以此功德迴向法界有 情眾生同生極樂淨土。

01.19 華梵文教基金會歲末聚餐於上午十點假華梵堂舉行磣除了拜願砮上供外磣也藉 此機會表揚護持委員對華梵大學的貢獻磣以示勉勵大家繼續護持華梵磣護持曉 雲法師「覺之教育」的理念。

01.20 正值農曆十二月初八磣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日磣蓮園師生於般若禪苑舉行追思 晚會磣修慈園長慈悲開示。整個莊嚴感人的追思晚會終在閃耀的燭光及聲聲佛 號中圓滿結束。

01.27~02.02 蓮園第三十屆冬季禪七—禪淨薰修於般若禪苑舉行。

02.11 辛巳年除夕中午磣蓮園師生於慈蓮苑大佛殿舉行上供及辭歲拜年。曉雲法師慈 悲期勉大眾於新的一年磣能去除舊習氣磣成為鮮明新境的新鮮人。慈修園長開 示修行要勤儉節約磣惜福惜緣;行有餘力時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磣發慈悲 心磣廣結眾生緣。

02.23 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蓮華學佛園師生應邀參加華梵大學壬午年春節教職同仁新春 團拜聯歡大會。

02.27 下午五時美國柏克萊盛寺主持恒實法師帶領法界佛教大學、美國法界佛教總會 一行三十人參訪蓮園及華梵大學磣並於文愉館舉行座談。

03.09~11 蓮園第二十三屆慧海園遊會。

03.15 華梵佛學研究所、蓮華學佛園第十一屆開學典禮磣於蓮華學佛園大教室舉行。

曉雲法師以親書法語關照、瞺勵大家。此次開學禮有華梵大學校長、華梵大學 教授、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蓮華學佛園多位老師參加磣顯示著導師提倡社會大學 及學佛園二部並礓的教育已漸漸實現。

04.17 蓮華學佛園舉辦第二學期春季旅行磣由修慈園長帶領師生一行參訪位於基隆的 北砟首剎「靈泉禪寺」。

04.22 大陸青島湛山寺住持明哲法師、監院心見法師及佛教協會一行共十餘人磣蒞臨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及華梵大學參觀磣並拜會創辦人曉雲法師。

蓮 華 學 佛 園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24)

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

地址: 223 台北縣石碇鄉豐田村華梵路 2 號 電話: 02-2663-1505

交通路線圖

灣 佛 學 院 所 教 育 年 鑑 創 刊 號

往高雄 台 北 火 車 站

建   國   南   北   高   架   橋

往基隆 往坪林 往石碇

石 碇 交 流 道

往 石 碇

往 鳥 塗 窟

往 平 溪

往   華   梵

雙 溪 隧 道

中 山 高 速 公 路 辛亥路北二高台北連絡道

內 湖

往木 柵

往 木 柵 往 木 柵

國 道 5 ︵ 北 宜 高 速 公 路 ︶

一   ○   六 乙   線

一   ○   六 乙   線 一 ○ 六乙 線

往 新 店

往 汐 止 福 德 隧 道 往 汐 止

汐 止 土 庫

                 

蓮華學佛園 華梵佛學研究所

派 出 所 皇 帝 殿 石 碇 郵 局

消防隊

深坑變電所

深坑郵局 加油站 林協發商店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1982 年法師受聘晉山佛教會館。聞皈依居士慨 歎:「雖皈依佛門磣神佛不分」。省視當代佛

我國佛學界泰斗印順導師(以下簡稱印老)於 1942 年(當時 37 歲) ,在他的《印 度之佛教》 (以下簡稱《 1943

學校要求學生於 上課期間一律住 宿、除可讓學生 專心課業外、更 可藉此機會接受 朝陽精神與文化 薰陶、成為守法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的幼稚園,在2020/21學年完結前,應最少有 一名教師完成教育局認可的基礎課程。若受訓

對外發行。 1 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說是事已。寶日光明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蓮華尊佛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