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教育可以怎麼辦? 給教育工作者的一些參考建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民教育可以怎麼辦? 給教育工作者的一些參考建議"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民教育可以怎麼辦?

給教育工作者的一些參考建議

謝均才 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近月針對新課程諮詢稿的爭議,相信不少讀者都已經耳熟能詳。課程文件的 種種弊端亦已為不少人所論及,這裡不贅。面對特區政府推出新課程或其他形形 色色的官方國民教育活動,教育工作者要麼貫徹遵行,要麼斷然拒絕,難道我 們便沒有其他選擇嗎?君子有所不為,亦有所為。如果國民身分認同仍是有教學 價值的題材和重要的公民素質,又如果國民教育勢在必行,變成學校和教師無 可迴避的教學責任的話,那麼,教育工作者又應該和可以做什麼呢?論者就不 應做什麼已說了不少,但我們又應該做什麼呢?本文正想提出一些方向和點子 讓大家參考。

概念釐清

  國民教育可以怎麼辦?首要是弄清楚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教育」以及「什 麼樣的國民」?前者教育哲學有不少豐富細緻的討論,概括來說,我們寧取啟迪 引發、薰陶、栽培、開導或育成,而不是簡單的訓練或制約,最不可欲的則是灌輸 以及洗腦。第二個關鍵問題則涉及政治哲學的爭辯,迄今仍未有共識。我認為身 為政治成員,理想的國民應該是智仁勇兼備的行動者。他們關心國事和人民福祉 對國情國史有充分認識,能正視國家的優劣美醜,對身處的共同體有自發和真 摰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並富有諸如理性、自主、平等、關愛他人、寬容差異、尊重少 數、正義、合作團結、參與、審議和承擔的公共精神和公民美德,在時機許可和力 所能及的條件下願意為改進該共同體作出貢獻。同時,除了國民身分外,他們還 能包容和平衡其他多元的公民身分。我提出以上的準則,不是要定於一尊,反倒 歡迎大家非議和批駁。最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要清楚他們想培養怎樣的國民,這 也就是國民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連這樣的目的也弄不清楚的話,其他有關方法 或手段的討論都是枉然。弄清楚國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我們才知道究竟我們最終 的結果是馴化抑解放國民,是有害於抑有利於國計民生。我們樂見怎麼樣的國民 和怎麼樣的教育是策劃和推行任何國民教育課程或活動的關鍵。

(2)

  那麼,如果我們聚焦「身分認同」的教學的話,又可以怎麼辦呢?

心理學的啟示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身分認同是複雜的心理、人際和社會文化現象 當中涉及跨層面的豐富多樣的經驗和歷程。首先身分(認同)有多元性,一個人 可以同時負起多重身分,甚至彼此間時有衝突。此外,身分認同涉及個人 (personal)、人際(interpersonal)及集體(collective)三個層次的複雜互動,當中既有個 人建構的一環,亦有人際互動和社會營造的份兒。第三,身分認同是跨越一生的 持續過程,也和社會脈絡和歷史變遷息息相關,故有時穩定,也有時流動(香 港人回歸前後的改變不就是最好的寫照嗎?)明乎此中複雜性,便可以清楚身 分認同教學的特性,相應需要有異於一般常規知識和技能的處理,因為它更多 是情意、態度、信念等的範疇,也更大程度屬於情感和價值觀教育,但亦不能脫 離理性思考和真實知識的判斷。

怎樣辦?

  那麼有什麼點子可以有助培養年青人合宜或「健康」的國民身分呢?又或者 換個角度來看,就學生的主觀心理認同歷程,我們適宜做什麼呢?以下是一些 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國民教育就是政治教育

  要學生心繫家國,便不能不處理何謂國家?何謂民族?彼此有何關係?「國 家」一詞是歧義的。用英語來說明,可同時以 country(「河山」)、nation(「民 族」)、state(「政權」)作代表,有時甚至可互相替換使用。但它們畢竟是三個不 同意義的概念,須細加識別,否則易帶來混淆。引申下來,要弄清楚認同的對象 究竟是什麼,是符號?族群/血統?歷史傳統、文化、語言?地域/疆土/河山?政 治制度(包含對政體、政權、政府、政策或政黨)?相關的概念釐清還包括「中國 人」、「唐人」、「華人」、「華僑」、「華裔」等。這都要求學生學習基本的政治概念才能 分辨清楚。

二、國民教育就是國際教育

  心理學的一項重要啟示就是身分(identity)和差別(difference) 是一體之兩面,

也就是說,認同(identification)同時是在做區別 (differentiation)。既然身分是關係性

(3)

或相對的概念,國家或國民的概念便更能在「國際」關係中顯現。國民身分大抵閒 時多潛藏不動,待適當時機召喚,這正是國際交往。從比較角度和跨國經驗更能 事半功倍地把握國民身分。相信大家都有海外旅遊或和外國人交流的經驗,這些 時刻,國民身分和國家觀念自然油然而生。國際了解活動(不一定要身在外地)

也富有趣味,亦有助拓闊視野,見多識廣,消弭我族中心觀的偏蔽。比較(不是 比拼)也可以知己知彼,深入認識,增加對各國的獨特性和共同性的了解,養 成開明包容的胸襟。此外,了解到我們既生活在一國之中,也生活在列國之林,

這種國際意識也有助培育多元和均衡的公民身分,容易嫁接到全球公民或世界 公民的討論。

三、國民教育就是國籍教育

  國民身分是一種集體成員資格,它的客觀法定憑據就是「國籍」

(nationality),藉此來把個別成員和政治共同體,以及同一政治共同體的各成員 連繫起來。除此以外,任何訴諸血緣、文化等的身分認定都不及法律定義可靠或 相關。國籍為身分認同提供一個客觀的基礎,劃分政治團體成員,以資識別誰是 本國人及誰是外國人。另外,國籍亦是司法管轄和外交保護的依憑,國民身分的 重要性和相關性亦由此而來。故此,認識國籍的意涵和其引申的關聯和重要性也 是主觀身分認同的基石。

  當然國籍只是個起步點,追源溯本,必然指涉到國家憲法、國家體制以及公 民的權利和義務等內容,而由此引申下去,政治也不再是和學生無關痛癢的事 情了,反之,國民身分是關乎個人和集體可以過怎樣的生活,得到什麼保障和 待遇,要擔起怎樣的責任的大事啊!

四、國民教育就是民主教育

  學生知道和了解他們是哪國人只是起步點,還不足夠培養歸屬感和自豪感。

歸屬感一方面是我擁有什麼國籍,屬於哪個國家;另一方面是哪個國家是否屬 於我,是否為我所有,那自然就是現代「主權在民」的基本概念。專政體制和民主 政體都有國民,分別是在前者,大部分國民都只是受少數人支配的臣民或子民,

從屬和聽命於統治者;而後者,則全體國民都是公民,彼此政治地位平等,一 同分享政治權力,能參與管理公共事務。自豪感則是我們以國家的成就、表現、立 國精神或政治理想為榮。沒有參與,政治與我無關,又談何歸屬感呢?政制不良 民生多艱,又談何自豪感呢?故此培養民主意識,包括參與、自主、平等、自由等 價值觀,都是理想國民(公民)的素質和身分認同的基礎。

(4)

五、國民教育就是帶著疑問的國史和國情教育

  正如前文所言,個人身分認同受到來自社會文化的影響和所在社群的界定 和認可,而現代民族國家無不著力去營造它的國民,以利有效統治,故此,學 校教育往往成為塑造國民身分認同的重要途徑,著意藉此來培養國民效忠及對 政權的認受性。明乎此,則可以了解為何很多政府都將國民身分認同列為學校教 育目標和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會更明白為何現代各國都要插手編修國家史和舉 行各式各樣的固定節慶活動,以及熱衷於多種多樣的國際競賽,以期把統治領 域所在那千差萬異的人民打造成同一樣的國民。就此而言,無怪乎著名學者安德 遜(Benedict Anderson) 有國族不外乎是「想象的政治共同體」的名言,它絕對不是 自然而來,也不是自有永有,天長地久,而只不過是近三、四百年的歷史現象而 矣!所以我們最好讓學生了解現代民族國家的興起和向全球擴散,以及國族主 義發展的歷史,包括國族主義如何從西方輸向日本,又再輸入中國的過程。更要 藉此了解國族主義如何被掌權者操控,以及當中涉及的各種權力、利益和意識型 態糾結。國民身分不是憑空而出,而是有其具體的歷史處境。國民身分既然也是 歷史現象和社會產物,我們更須警惕萬分,省察和檢視官方的參照架構和官方 對國民、國家和民族的定義和內涵,更要對國史、國情抱懷疑態度。

  事實上,不少國家的國史都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弄虛作假、偏頗扭曲、揚 長避短、歌功頌德、自吹自擂、散播偏見和定型。這不是說我們不要讀本國史,剛 剛相反,國民首要認識自己本國史,而且是要讀更多的歷史,即是要讓學生接 觸更多不同觀點和角度的歷史詮釋,無論它是官方抑非官方,是本國人抑或外 國人撰述。如此才能讓國民正視史實真相,作更加嚴謹的判斷,也讓國民開闊視 野,對習焉不察的觀念或觀點重新審視,如「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等其實都是 晚近百年多的創造新詞。如是者,個人才不會照單全收,純粹內化既有的官方國 民觀,反而是對既有成見加以檢視辯論,可以去挑戰和轉化官方觀點,也更有 利學生自覺地創造和選擇合適的國民身分。

  故此,我們應該讓學生有更寬廣的歷史視野,特別是可以作縱向(例如從 清末到今天各時期的相關課程和教材對國民的規範)以及橫向(例如不同地區 的公民教育課程)的比較,來豐富對身處歷史脈絡的敏感度。

(5)

六、國民教育就是自我育成

  身分認同是自我界定,即「我是誰」的問題,也是集體界定,即「我們是誰」

的問題。把「自我」和「我群」連結起來,這也是自我了解的一環,即自我對其具有 的集體身分如何賦與意義,從而也是對其人生賦與意義。正如上文提及,身分塑 造是幾個層次和多因素的互動結果。個人具有生動活潑的能動性(agency),是他 生命的作家,是積極主動的創造者,而非被動的接收者。各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生 活經歷和體會,即使對國民身分的理解也互異,個人隨成長階段不同亦有所變 化。故此,根本不可能,也毋需要強求合模(conformity),變成千萬人一張臉。我 們各人在成長中受眾多因素影響,也接受不同信息,從而形成對一國一族、一地 一黨的個人化理解。這也就是說,即使大家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以身為中國 人而感到自豪(就像坊間很多的民意調查結果所示),但也可以對「中國人身 分」有多樣不同的理解,甚至當中有各式各樣的掙扎和妥協。正所謂「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而教育可著力的地方正正是在尊重個人的主體性的前提下,去引導 和讓學生探索自己的身分、對中國的感情和選擇如何行動,以及梳理當中的曖昧 矛盾或不同身分間的衝突。

  換言之,身分認同是一動態旅程,而不是固定藍本,不是簡單地期望學生 認定自己是中國人或愛中國便大功告成,更有意義的是了解「中國人」到底意味 什麼?隨年月和成長經驗有何變化?更自覺地了解自己受什麼因素影響而形成 這些想法或感受。這也就是要處理:我是怎樣的一個中國人?我如何成為這樣的 一個中國人?以至我想自己成為怎樣的一個中國人?如是者,自我身分是一包 含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自我塑造和創作計劃。當然在自我創作的過程中不只是獨 白,也可以是對話,即從觀摩和借鑒他人的劇本來吸收經驗或教訓,以塑造可 欲和理想的自我。故此閱讀他人的自傳,了解其身分認同的轉變歷程和經歷,以 及彼此分享自身經歷,都是甚有參考價值和富啟發性的學習活動。

七、國民教育就是對群己關係的價值思考

  說到底,國民身分就是連繫個人與政治共同體,與及各政治成員彼此間關 係的紐帶,這都是倫理學和社會政治哲學的核心課題,一是我們要如何一起過 公共生活?過怎樣的公共生活?二是為什麼需要國家?怎樣才算是良政善治?

也就是說,我們去思考和追求美好的群己關係,於是乎身分認同不獨有心理面 向,也有倫理和規範色彩,相關的討論便包括愛國是美德嗎?什麼才值得愛或 認同?以及怎樣愛國?同時衍生的問題便包括國族存在的目的以及其認受性問

(6)

題。國民為什麼要服從國家?國家又憑什麼要國民服從它?還可列舉一些具體例 子供大家思考:日本神風敢死隊是愛國者嗎?為什麼?孫中山、毛澤東是愛國者 嗎?為什麼?劉曉波是愛國者嗎?又為什麼?

寄語教師

  最後,教師不應甘為教書匠,更不應成為政治工具,為政權操控人民而服 務。反之教師應當是公民先鋒以及公共知識分子,努力帶動理想的政治變革。教 師也要珍惜自己在教學上可貴的自主性和身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每念及此,自 感對學生和新一代的公民任重道遠。本文提出的只是一管主見,相信還有很多地 方要鋪陳或修正,還望大家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如何契理契機,攝受大眾,將佛法的正知正見傳達到社會

• 實作工作坊可讓學員更深入學習成長,未 來還可以結合回饋會談,整併資深老師實 習輔導的建議,提供未來教育實習輔導修

同一個常數 C ,只適用在 ( 0) 或者 (0, ) 上。.

4.6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