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消化道「血管異常增生」出血之診斷及治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消化道「血管異常增生」出血之診斷及治療"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聯絡人:魏克承 通訊處:701台南市東區祟德路670號 台南市立醫院胃腸肝膽科

消化道「血管異常增生」出血之診斷及治療

陳展銘1 牟聯瑞1 張國寬1 李昭榮1 趙昭欽2 魏克承1

1台南市立醫院

胃腸肝膽科

2秀傳醫療體系高雄縣立岡山醫院

胃腸肝膽科

前言

「血管異常增生」(angiodysplasia)在消化 道 的 任 何 部 位 都 可 能 發 生 , 發 生 的 機 率 和 年 紀有關。大部分的「血管異常增生」是沒有症 狀 的 , 但 有 些 可 能 造 成 出 血 , 「 血 管 異 常 增 生」也是造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出血的病灶是在胃、十二指腸、大腸或末 端迴腸,一般以傳統的胃鏡或大腸鏡就可施行

止血的治療;但如果病灶是在小腸,在以前若 出血量比較大,可用血管攝影或紅血球核醫掃 描來偵測出血點,再以手術切除;但若出血量 不大,就只能在術中找出可能的出血點或盲目 切除懷疑的部分。但現在診斷及治療的工具多 了膠囊內視鏡 (capsule endoscopy)及氣囊式小 腸鏡 (balloon assist enteroscopy: double or single balloon),這對小腸疾病的診治有非常大的幫 助 , 再 加 上 後 續 藥 物 的 控 制 (荷爾蒙療法、

摘 要

消化道「血管異常增生」(angiodysplasia)的出血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可能造成患者有明 顯的(overt)或隱晦性的(occult)腸胃道出血,甚至造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 ointestinal bleeding)---指在臨床上有反覆的消化道出血或無法解釋的缺鐵性貧血,在接受過傳 統的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後,仍無法找到出血點1。「血管異常增生」的位置若是胃鏡、大腸鏡 可及之處,可直接在做內視鏡時加以治療,但如果其位置是在小腸,這對腸胃科醫師是一大 挑戰,因為小腸平均有6.7公尺長,傳統的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無法找到出血點,患者也可能多 次進出醫院,苦不堪言。但目前已有新的診斷工具---膠囊內視鏡 (capsule endoscopy)及氣囊 式小腸鏡 (balloon assist enteroscopy: double or single balloon)可針對小腸做充份的檢查。治療 方面除了內視鏡治療、手術治療之外,因患者原有疾病的關係常會復發,所以藥物治療 (荷 爾蒙、thalidomide、non-selective beta-blocker)目前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療法。

關鍵詞:血管異常增生 (Angiodysplasia)

高速電腦斷層 (Multi-detector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膠囊內視鏡 (Capsule endoscopy)

氣囊式小腸鏡 (Balloon assist enteroscopy)

(2)

thalidomide⋯等),可減少再出血的機率,底下 將一一介紹。

腸胃道「血管異常增生」的成因

「血管異常增生」(angiodysplasia),也有 人用vascular ectasia這個名稱。它的形成最主要 是隨著年紀的增加,因反覆性腸胃道肌肉的收 縮,造成黏膜下小靜脈壓力的增加,進而造成 擴張及扭曲,之後黏膜層的微血管環也因壓力 的關係隨之擴張,最後形成的小的動靜脈吻合 (arteriovenous fistula)。所以在顯微鏡下看「血管 異常增生」的病理組織為擴張的小靜脈及微血 管,並且血管內平滑肌的成份是較缺乏的。故 一旦流經此區域的血流量較大或血壓較大時,

便容易造成血管壁破裂而出血。

腸胃道「血管異常增生」的好發因 子

「血管異常增生」一般好發在50歲以上的 患者,男女並無差別,目前還是以肝硬化及腎 衰竭洗腎的患者為好發之族群,至於為什麼這 兩類的病人會容易產生「血管異常增生」,可 能是由於荷爾蒙的變化所致。除了這兩類的患 者,糖尿病的患者也常有這樣的變化。

腸胃道「血管異常增生」的診斷工 具

一、胃鏡及大腸鏡

「血管異常增生」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腸胃 道出血 (解血便或瀝青樣黑便),傳統的胃鏡和 大腸鏡就是第一線的檢查工具;但根據「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1999年所發表的

「Occul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準則2,若第 一次的胃鏡和大腸鏡都找不到出血點的話,應 該做第二次的胃鏡,因為第一次的胃鏡檢查可 能有5-7%會忽略掉病灶,可能是病灶太小加上 已經暫時止血了,或者是胃鏡的檢查不夠詳盡 (像是Dieulafoy's lesion,有時藏在胃壁皺褶處不 易察覺)。若兩次的胃鏡和一次大腸鏡都沒有發 現出血點的話,必須強烈懷疑病灶是在小腸,

這時就必須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二、血管攝影

上腸繫膜動脈及下腸繫膜動脈的血管攝影 (superior mesentery artery and inferior mesentery artery angiography)可大約判定出血點大概是在 那個部位,但缺點是必須要病灶的出血量每分 鐘大於1 CC以上才可偵測出。若由血管攝影可 以找到出血點,在二十四小時內暫時放置軟管在 出血點處,用以滴注血管收縮劑(如vasopressin),

可暫時止血,以等待後續的處理,但此留置的 軟管必須盡快移除 (最好在二十四小時以內),

以免產生血栓(thrombus)造成其它後遺症。

三、紅血球核醫掃描( 99MTc -labeled red blood cell scintigraphy)

也 可 以 大 約 找 出 出 血 點 的 位 置 , 不 過 和

「血管攝影」的缺點一樣,這項檢查必須在病 灶的出血量每分鐘大於0.5 CC以上才可偵測出。

雖然比血管攝影的敏感度還高,但是無法做任 何治療。

四、多排偵測器電腦斷層(Multi-detector com- puterized tomography)

在未知腸胃道出血的原因時,Multi-detector CT,如64切電腦斷層(64 slices CT),也是一項 可選擇的工具,腸胃道的小腫瘤(如lipoma, ga- 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等),有時可經由此 項檢查找到,目前也有少數報告由Multi-detector computerized tomography可找到「血管異常增 生」的出血點3,不過也是要在病灶有一定的出 血量時,才可由顯影劑的滲出(extravasation)來 判斷出血的位置。

五、膠囊內視鏡

臺灣自2003年起引進由以色列Given Ima- ging公司製造的膠囊內視鏡,膠囊內視鏡顧名思 義就像膠囊般大小的機密儀器,大小約2.6 X 1.1 公分,只有3.7公克,內含攝影機及影像感應傳 輸器。吞下膠囊內視鏡後,可在經過的腸道每 秒拍攝2張彩色影像,並將所有影像資料傳送到 隨身攜帶的無線接受器,膠囊內視鏡充電後可 攝影8小時,大約可將小腸檢查完畢,全部可拍 攝五萬多張的彩色影像,之後由無線接受器將 檔案下載後,在電腦上還原成影像,再經由醫 師判讀,即可判斷出病灶的種類 (腫瘤、血管異

(3)

常增生、憩室或發炎⋯等),再由找到的病灶處

,對照所拍攝的時間,即可大約定位出病灶的 位置;如此對後續的處理,無論是氣囊式小腸 鏡或是手術的治療,都有相當大的幫助4

膠 囊 內 視 鏡 的 優 點 是 檢 查 方 法 簡 單 、 無 痛、無侵襲性,檢查時仍可自由活動,且此膠 囊不重覆使用,沒有交互感染的風險5,6。缺點則 是價格較昂貴,目前國內中山科學研究院已研 發出國產的「膠囊內視鏡」,拍攝視角可達135 度,已連續進行四次的豬體實驗,目前已進入 人體實驗檢測,上市後應可將價格降低,造福 更多需要的患者。

「膠囊內視鏡」的禁忌症則是懷疑腸道阻 塞或狹窄時,因為阻塞或狹窄的腸道可能將膠 囊卡住,可能還需要用小腸鏡或手術將膠囊取 出,所以這類的患者不建議施行此項檢查。

六、氣囊式小腸鏡

由日本山本(Yamamoto)教授與日本Fujunon 公司所設計的「雙氣囊式小腸鏡」是在2003年 左右引進臺灣7,8,它的構造是在內視鏡和外套管 (overtube)上各有一個氣囊,利用兩個氣囊交替 充氣及推進,並在兩個氣囊同時充氣撐住腸壁 時,將內視鏡與外套管一起往回拉,如此便可 將彎曲的小腸拉直,反覆地操作這些步驟就能 充份的檢查小腸。因為雙氣囊式小腸鏡兼具診 斷及治療的功能,很快成為一項治療小腸疾病 的新利器9,10。尤其過去診斷為「不明原因消化 道 出 血 」 的 患 者 大 部 分 都 是 小 腸 病 灶 出 血 ,

「雙氣囊式小腸鏡」的出現,讓小腸的病灶,

在 手 術 之 外 , 多 了 一 項 檢 查 及 治 療 的 工 具 。

「雙氣囊式小腸鏡」有許多優點,首先,它是 一項即時(real time)的檢查,在可疑的地方可來 回觀察;也以施行切片檢查;若有找到出血點 也可以做止血等治療;也可以利用小腸鏡在病 灶處注射染劑如India ink或是pure carbon等,將 腸壁染色(tattooing),這對後續需要手術的患者,

術前即可將病灶定位,外科醫師便可由腸壁的 染色來確定切除的部分,避免在「茫茫腸海」

中找尋病灶,因為許多腸道的病灶是局限在黏 膜層或黏膜下層(mucosal or submucosal),但外 科醫師在開刀時所看到的是漿膜層(serosa)的腸

壁,在外觀上可能是正常的,這時常造成外科 醫師的困擾。此外,術前先以染色定位也可以 減少開刀傷口的大小,降低手術的併發症11

雙氣囊式小腸鏡檢查的缺點是此項檢查的 操作較困難,需要克服學習曲線,一開始可能 需要在X光的導引下來操作,以瞭解小腸鏡在體 內形成套環(loops)的走向,並想辦法將其解除;

再加上小腸缺少明顯的界標(landmark),所以一 開始會不太清楚已經做到小腸的那一部分;一 般來說,必須施行大約10至15次的檢查後,才 會突破學習的瓶頸12;所以,雙氣囊式小腸鏡檢 查的第一項缺點是費時費力。第二個缺點則是 這項檢查有些患者需要麻醉,大部分是以靜脈 注射midazolam或propofol來施行全身麻醉,有 些甚至要插管麻醉,所以病人可能必須承擔麻 醉的風險,但目前小腸鏡之操作是否需要麻醉 則尚未有定論。對於「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的患者大部分年紀都較大,麻醉時要特別注意 呼吸抑制的問題。

若這兩大問題能加以克服,「雙氣囊式小 腸鏡」對檢查及治療小腸疾病是一項非常有用

的工具13-15。目前日本Olympus公司也研發了「單

氣囊式小腸鏡」(single balloon enteroscope),原 理和「雙氣囊式小腸鏡」類似,只是它只有一 個外套管上的氣囊,內視鏡這一端在小腸內固 定的方式則不靠氣囊,而是將內視鏡前端彎曲 以勾住腸壁的方式來固定16,17,因為少了內視鏡 端氣囊之充氣及放氣的步驟,所以操作上較簡 單;初步的研究報告其全小腸之檢查成功率比 雙氣囊式小腸鏡較低18,但因為其操作較簡單,

這是一大優點,故仍有發展的空間;至於兩者 診斷率的比較需要更多的研究報告來確定。

腸胃道「血管異常增生」出血的治 療方法

一、內視鏡療法

若「血管異常增生」出血的病灶如果是在 胃、十二指腸或大腸,則可經由胃鏡或大腸鏡,

以電燒 (golden probe coagulation hemostasis)或氬 離子電凝術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來治 療。如果病灶是在小腸,以前就只能用手術來

(4)

治療,但自從「氣囊式小腸鏡」發展以來,不 僅可用來檢查整個小腸,也可用來治療,和傳 統的內視鏡一樣,「氣囊式小腸鏡」也可使用 電燒 (golden probe coagulation hemostasis)、氬離 子電凝術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或止血 夾(hemoclip)來止血19,20,這是比較不具侵襲性的 治療法,患者不需手術,不僅可以免除許多手 術的後遺症,也可以縮短住院天數。這對小腸 血管異常增生出血的患者是一大福音,因為這 一類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年紀較大,也有潛在的 疾病(underlying disease),如肝硬化、慢性腎功 能不全 (洗腎)或糖尿病的病人,這類病人本身 就是開刀的高危險群,且「血管異常增生」的 病灶常是多發性的(multiple),故手術治療有時 無 法 確 定 全 部 切 除 , 這 時 , 以 「 氣 囊 式 小 腸 鏡」來偵測出血點並加以止血是最佳的方式。

而且如果病灶是多發性的,有時不同的時間有 不同的病灶出血;或同一病灶有反覆性的出血 (recurrent bleeding),小腸鏡可以再度施行,以 對病人傷害最小的方法來止血;反之,若之前 以手術來治療,如果再度出血,接下來的治療 對患者本身及對醫師都是一大難題。

二、外科療法

在目前醫學的發展之下,以手術來治療腸 胃道的「血管異常增生」的機會比較少了,但 有以下幾個情況還是需要外科的介入性治療:

(一)、病灶的血管較粗,或者病灶是反覆性 的出血(recurrent bleeding),無法以內視鏡適當 的止血。

(二)、多發性的病灶且有集中的現象,這時 若無法以內視鏡將全部的病灶做處理,或是一 直有不同的病灶出血,這時應該要考慮手術治 療。

(三)、「血管異常增生」病灶如果是發生在 特殊的位置,如憩室(diverticulum)內,因腸胃道 的憩室一般缺少肌肉層,所以管壁比較薄,尤 其是在小腸內的憩室管壁更薄,如果勉強用內 視鏡治療,失敗的機會非常高,可能引發大出 血,甚至有將腸壁燒破的危險,所以這時應該 以外科治療為第一考量。

(四)、如果是大量的出血,導至內視鏡的

操作有困難的話,這時可考慮先以上腸繫膜動 脈及下腸繫膜動脈的血管攝影(SMA and IMA angiography)來定位出血點,然後直接以手術治 療。

(五)、若沒有小腸鏡這項工具的話,則直接 以手術治療輔以術中內視鏡也是一項選擇;術 中內視鏡一般來說以胃鏡較好操作;至於內視 鏡進入小腸的位置,可大約將小腸以三點均分 成四部分,選擇第一點及第三點開洞讓內視鏡 進入小腸,內視鏡分別可往口側及肛門側前進

,這樣四次的檢查至少有四百公分,再加上可 用人為方法將腸子套緊,所以六百公分的小腸 應可全部檢查完;以內視鏡找到病灶後再予以 切除。

三、內科療法

(一)、荷爾蒙療法:使用經驗最多,最早的 報告是1986年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 dicine21,之後有許多報告,但各篇報告治療的 效果並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患者的選擇及使 用劑量的關係22-24,一般來說以避孕藥的成份 (每 顆成份為0.05 mg ethinyloestradiol加上1 mg norethisterone)一天一顆至兩顆的治療效果較 好。至於單獨使用estrogen或再加上progesterone 何者治療效果較好?研究報告指出,estrogen加 上progesterone併用的效果較好25。荷爾蒙治療的 機轉如下:人體在許多地方有estrogen的receptor,

如子宮內膜、腺體上皮⋯等等,estrogen可使內 膜 重 長 , 作 用 似 水 泥 , 為 組 織 的 基 礎 ; 而 progesterone則可使腺體組織穩定,作用似鋼 筋。兩者互相配合可使組織較穩定,如此便可 使血管的組織也較穩定,比較不會形成血管異 常增生的情況。

不 過 荷 爾 蒙 療 法 有 許 多 禁 忌 , 絕 對 禁 忌 症為腦血管疾病與冠狀動脈疾病等容易有血栓 的疾病、乳癌與子宮頸癌高危險群的患者、不 明原因的陰道出血以及懷孕的患者,這些患者 在使用上必須小心。副作用包括男性女乳症、

乳房疼痛、陰道出血、水份滯留甚至心臟衰竭 等。有報告指出,有57%的病人因使用荷爾蒙治 療產生副作用,其中40%的病人因此而停止治療;

但也有的報告認為副作用並不是很大,患者不

(5)

需要停藥,不同的研究報告差異相當大。但依 目前使用的情況來看,荷爾蒙療法因為治療的 效果並不是令人滿意的,而且副作用及限制較 多,使用時必須依患者個別的情況來決定。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用補充女性荷爾蒙 所使用的Premarin(一般劑量為0.625 mg)來做荷 爾蒙療法,因為Premarin是屬於結合的(con- jugated)女性荷爾蒙,是由懷孕母馬的尿液中所 提鍊出來,它雖然是天然的,但是因成份較多,

非純化物,所以它的治果效果也較不容易預測,

若使用超過兩週,有時會引起大量的子宮內膜 出血。因此一般的觀念都知道可用荷爾蒙療法 來 治 療 「 血 管 異 常 增 生 」 , 但 應 該 選 擇 含 有 estrogen及progesterone成份的避孕藥類的荷爾蒙,

而不應該使用Premarin類的荷爾蒙26,這一點是 必須加以注意的。

(二)、Thalidomide:早期在很多國家曾用 於懷孕婦女的噁心、嘔吐症狀,但是在1960年 代發現會引起畸胎(胎兒海豹肢),所以已被停用,

但近年thalidomide被發現有許多作用機轉,如 抗發炎(anti-inflamatory)、免疫調節(immuno- modulatory)27及抑制血管增生(anti-angiogenic)的 作用,所以近年來也被用來治療許多血管快速 增生的癌症如肝癌、腎臟癌、卡波西式肉瘤、

卵 巢 癌 、 前 列 腺 癌 、 乳 癌 、 多 發 性 骨 髓 瘤 等 等28。最近也被用來治療腸胃道的血管異常增生,

目前有報告顯示其正面的療效29,30,建議劑量是 每天使用100毫克,至少使用三個月;但目前這些 報告樣本數皆不足,所以長期的療效及副作用 尚需更大規模的研究。

Thalidomide的絕對禁忌症就是懷孕,服藥 期間至停藥後一年夫妻雙方都必需有避孕的措 施。其它的副作用包括:嗜睡、暈眩 (所以建議 在睡前使用以減輕症狀,或一開始服用時將劑 量減半,持續使用thalidomide 2至4週後這些症 狀大部分會慢慢消失。)、便秘、嘔吐、水腫、

皮膚紅斑及水泡丘疹、骨髓抑制、肝毒性31、白 血球減少或週邊神經病變。就目前的經驗來說,

以thalidomide來治療腸胃道「血管異常增生」的 效果比荷爾蒙療法好,且副作用較小,是較具 有前景的療法。

(三)、Non-selective beta-blocker:目前有少 部分的案例報告是將Non-selective beta-blocker,單 獨或併用上述其它藥物來療「血管異常增生」,

但確定的療效尚待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證實。

結論

自從「膠囊內視鏡」和「氣囊式小腸鏡」發 展出來以後,消化道血管異常增生出血的診斷及 治療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以前必須在手術後才 可看到的病灶,現在術前就可得到清晰的影像而 確定診斷;且「氣囊式小腸鏡」也可進行治療,

使不適合開刀的患者有治癒的可能;需要開刀的 患者可在術前做定位;而且也因不須手術就可診 斷出消化道血管異常增生,所以可用後續的藥物 治療 (荷爾蒙療法、thalidomide⋯等藥物)來預防 再度出血,但藥物治療的長期療效及副作用,需 要更多病例數的研究報告來確定。

參考文獻

1.Raju GS, Gerson L, Das A, et al. American Gastroent- erological Association (AGA) Institute technical review on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astroenterology 2007;

133: 1697-717.

2. Rockey DC. Occul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N Engl J Med 1999; 341: 1477-8.

3. Aschoff AJ. MDCT of the abdomen. Eur Radiol 2006; 16:

M54-7.

4. Triester SL, Leighton JA, Leontiadis GI, et al. A meta- analysis of the yield of capsule endoscopy compared to other diagnostic mod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m J Gastroenterol 2005; 100: 2407-18.

5. Nakamura T, Terano A. Capsule endoscop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Gastroenterol 2008; 43: 93-9.

6. Saurin JC. Capsule endoscopy. Endoscopy 2007; 39: 986-91.

7. Yamamoto H, Kita H. Double-balloon endoscopy.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05; 21: 573-7.

8. Su MY, Liu NJ, Hsu CM, et al. 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 the last blind-poi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g Dis Sci 2005; 50: 1041-5.

9. Heine GD, Hadithi M, Groenen MJ, et al.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indications, diagnostic yield, and complications in a series of 275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mall-bowel disease. Endoscopy 2006; 38: 42-8.

10.Hsu CM, Chiu CT, Su MY, et al. The outcome assessment of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for diagnosing and managing patients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Dig Dis Sci 2007; 52: 162-6.

11.Mönkemüller K, Weigt J, Treiber G, et al. Diagnostic

(6)

and therapeutic impact of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Endoscopy 2006; 38: 67-72.

12.Mehdizadeh S, Ross A, Gerson L, et al. What is the learning curve associated with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Technical details and early experience in 6 U.S. tertiary care centers.

Gastrointest Endosc 2006; 64: 740-50.

13.Ell C, May A, Nachbar L, et al.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push-and-pull enteroscopy) of the small bowel: feasibility and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yield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mall bowel disease. Gastrointest Endosc 2005;

62: 62-70.

14.Ohmiya N, Yano T, Yamamoto H,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scure GI bleeding at double balloon en- doscopy. Gastrointest Endosc 2007; 66(Suppl 3): S72-7.

15.Don C. Rockey. Occul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N Engl J Med 1999; 341: 38-46.

16.Tsujikawa T, Saitoh Y, Andoh A, et al. Novel single-balloon enteroscop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small in- testine: preliminary experiences. Endoscopy 2008; 40: 11-5.

17.Lin TN, Su MY, Hsu CM, et al. Combined use of capsule endoscopy and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hang Gung Med J 2008;

31: 450-6.

18.Kawamura T, Yasuda K, Tanaka K,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ewly developed single-balloon enteroscope. Gas- trointest Endosc 2008; 68: 1117-21.

19.Di Caro S, May A, Heine DG, et al.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with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indications, methodology, safety, and clinical impact. Gastrointest Endosc 2005; 62:

545-50.

20.Sun B, Rajan E, Cheng S, et al. Diagnostic yield and thera- peutic impact of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in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 2011-5.

21.Livio M, Mannucci PM, Viganò G, et al. Conjugated estro- ge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leeding associated with renal failure. N Eng J Med 1986; 315: 731-5.

22.van Cutsem E, Rutgeerts P, Vantrappen G, et al. Treatment of bleeding GI vascular malformations with oestrogen- progesterone. Lancet 1990; 335: 953-5.

23.Junquera F, Santos J, Saperas E, et al. Estrogen and pr- ogestagen treatment in digestive hemorrhage caused by vascular malformations.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5; 18:

61-5.

24.Junquera F, Feu F, Papo M, et 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hormonal therapy in the prevention of rebleeding from gastrointestinal angiodysplasia. Gastroen- terology 2001; 121: 1073-9.

25.Barkin JS, Ross BS. Medical therapy for chronic gastroin- testinal bleeding of obscure origin. Am J Gastroenterol 1998;

93: 1250-4.

26.Lewis BS, Salomon P, Rivera-MacMurray S, et al. Does hormonal therapy have any benefit for bleeding angio- dysplasia? J Clin Gastroenterol 1992; 15: 99-103.

27.Crane E, List A. Lenalidomide: an immunomodulatory drug.

Future Oncol 2005; 1: 575-83.

28.Laffitte E. Thalidomide: new indications for an old drug. Rev Med Suisse 2005; 1: 1074, 1077-80.

29.Bauditz J, Schachschal G, Wedel S, et al. Thalidomide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intestinal bleeding. Gut 2004; 53:

609-12.

30.Bauditz J, Lochs H, Voderholzer W. Macroscopic appearance of intestinal angiodysplasias under antiangiogenic treatment with thalidomide. Endoscopy 2006; 38: 1036-9.

31.Levesque E, Bradette M. Hepatotoxicity as a rare but serious

side effect of Thalidomide. Ann Hematol 2009; 88: 183-4.

(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giodysplasias with Bleeding

Chan-Ming Chen1, Lein-Ray Mo1, Kuo-Kuan Chang1, Chao-Jung Lee1, Chao-Chin Chao2, and Keh-Cherng Wey1

1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Tainan Municipal Hospital, Tainan, Taiwan;

2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Kangshan Hospital of Kaohsiung County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giodysplasias with bleeding is not uncommon. This may cause overt or occul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f the bleeding source can not be detected by traditional panendoscope and

colonoscope, the diagnosis of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made. If the bleeding point of angiodysplasias

with bleeding is in the small intestine, it challenging for a gastroenterologist. Because the average length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s 6.7 meters, it is difficult to examine the entire small intestine using a traditional panendoscope

and colonoscope. Patients with obscure GI bleeding suffer a great deal and they may be required to consult

at hospitals repeatedly. Now new modalities, such as capsule endoscopy and balloon assist enteroscopy are

available, which can examine the entire small intestine. The therapeutic function of balloon assist enteroscopy

results in increasing the necessity of surgical intervention. Furthermore, medical treatment (hormone, thalidomide,

etc.) to prevent recurrent gastrointestinal angiodysplasias with bleeding seems to be promising. ( J Intern Med

Taiwan 2010; 21: 177-183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heeled in a pram by her mother, she attended the Pediatric Dentistry Clinic, Faculty of Dentistry, Khon Kaen University, because of dental caries and poor oral hygiene..

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LSGB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in whom the biopsy was performed by or on the request of either the 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and Internal

As seen in Table 1 every one of them occurred in male pati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ne case all large sized sialoliths were located in the submandibular duct (94.4%) and only

pylori in pathogenesis of oral mucosal lesions or ulcerations is still unclear, it seems that patients with oral lesions as leukoplakia and oral lichen planus, and concurrent

9,10,14–16 The Special Care Dentistry Association lists seven rationales for use of sedation and general anesthesia, which were similar rationales for treatment of the

To evalu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prognostic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the North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E ffective utilization of dental and zygomatic implants may help to restore or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axillary defects.. This clinical report describes the management

Kristensen et al., “Prevalence of psoriatic arthriti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and clinical stud- ies, ” Journa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