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3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九總釋名題 十別解文義

前文 序品第一 報恩品第二 十別解文義

厭捨品第三 無垢性品第四 阿蘭若品第五 離世間品第六 厭身品第七 波羅蜜多品第八 功德莊嚴品第九 觀心品第十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成佛品第十二 囑累品第十三 祝願

卷目次

1a

1b

2

3

4

5

6

7

8

贊助資訊

(3)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1.Q1」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4)

No. 367

大乘本生心觀經淺註卷第一本

清神京栴檀寺沙門 來舟 淺註

△九總釋名題

題為一經之總目。故先釋之。欲後人知其大義也。大者揀小為義。以聲聞不達唯 心。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縱證極果。無非一羅漢耳。以其未有大心。未 發大願。未行大行。未證大果。但依小就是為小乘。此經最初安一大字。使知非小 乘法。乃大乘法門也。乘者運載得名。如世之舟車。人若乘之。可以從近至遠。自 此達彼。心地觀門。亦復如是。人若悟之。行之。契證之。亦可即凡夫。到聖位。

即生死到涅槃。所謂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應知大乘 二字。一切摩訶衍法通稱。如大乘妙法蓮華經。大乘百法明門論等。唯本生等五 字。方為本經之別名也。夫本者萬法之根源也。生者萬物之資發也。語云。君子務 本。本立而道生信矣哉。是知聖人垂訓。無不令人悟本生道。合乎天心。達乎至 理。一言之下。轉凡成聖。庶不負聖人之心也。是以此經。劈頭下本生二字。欲披 讀者。參究自己之根本。乃當人即體之佛性。然佛性既悟。智慧自生矣。以其即理 起智。體用並彰。故云本生。心地觀者。出本生之正義也。恐人不解本生之旨。復 云本即心地。觀能生道。一經正旨。全在於斯。然有總別二釋。總釋如經云。眾生 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及於聖 凡。乃至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 沉淪。是知如來自釋心地之觀法也。良以經中既云。生世出世。善惡五趣。及於聖 凡。意在迷之即是妄心。能生業果。悟之即是真心。能生聖果。其所重者。觀字為 要也。然觀者。即靈知反照。一念相應。諸惑頓空。涅槃本具。始知眾生。本來是 佛。故曰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也。其不能觀者。對境攀緣。如犬逐塊。自然究竟沉 淪。永墮生死矣。華嚴云。一切唯心造。亦同此義也。所以佛說此經。立此題。欲 見題知經。讀經解義。起智觀照。究竟成佛。初不辜其本意也。別釋者。心有二 種。一真心。即眾生之佛性。萬法之實相也。二妄心。即眾生之業本。緣境之識心 也。然真妄雖別。不離一體。地者譬喻也。亦有二義。一乘載義。謂大地廣博。堅 厚有力。一切山河草木。及諸有情。皆地能乘載故。二生長義。謂有情無情。皆依 地有。復能增長故。心亦如是。謂真心隨緣而成萬法。即生義。種現熏發。即增長 義。既依心現。猶不離心。即乘載義。良以種現熏發。又引起妄心。由不知萬法唯 心。執心外有法。復能取著。則我法二執頓然生續。又復緣之則萬法全彰。不緣則 諸法本寂。既緣之則有。即乘載義(如眼中有翳。妄見空華。華依翳現。若翳病既除。空華自滅)以 上心地二字。為所觀之境。觀為能觀之智。謂依心作觀。還觀自心。然觀有三種。

即空假中也。空非斷滅。乃即心真體之勝用也。然真性如虗空。空觀如日光。光與

(5)

空合。無所分別。是以正觀之時。不見萬法。與真性冥合。彌滿清淨。不見一法當 情。為空也。經云。佛為彌勒說心地法門。若人一經耳根。攝念觀心。熏菩提種。

不久得成菩提。是知既此攝念觀心。即空慧自照。離妄絕相。當體即真。是名空觀 觀真如也。二假觀者。即報四恩而發心。住蘭若以修行。事相觀察。是為假觀。降 伏妄想。深生慚愧也。(四恩者。即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修行者。即佛教安住四無垢 性。一心修行十二頭陀。以三觀門。修忍辱行。名真出家。謂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自身。為真愚夫。此為 一觀。又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自身為奴僕想。此為二觀也。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身作男女想。即三觀 也。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心。四無垢性者。謂衣服臥具飲食湯藥。如是四事。隨其所 得。粗細稱心。遠離貪求。是無垢性。皆假觀也)三中道觀。觀一切煩惱萬法。會為自心。了達 此法。堪證菩提。所謂涉有不礙觀空。即諸法而證實相。不著空有。為中道觀也。

如功德莊嚴品。及觀心品等說。是知空觀。觀即心之真諦。假觀。觀即心之俗諦。

中觀。觀即心之第一義諦。是為理事互融。究竟解脫之極致也。以上皆一經之所 詮。經為能詮。又梵語修多羅。此翻聖教。或翻蓆經。契經等。今減蓆契但存經 者。以此方聖教稱經。意合此方故名經也。又具貫攝常法四義。謂貫穿所詮之義。

攝化所被之機。常則今古不易。法則凡聖同遵。又地為喻。本生等為法。大乘為能 稱。本生等為所稱。心為一經之體。觀門為修證之用。總言體用法喻為名。能所合 標。共立一題。

△十別解文義二。初解序三。初依經序題。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

述明始終。略陳梗概。令後人知其源委也。又序如東西之墻。觀墻則知一宅之淺 深。見序則知始末之大義也。

△二序主朝代。

唐憲宗皇帝製

唐為國號。序譯經之朝代也。李氏繼隋有天下。國號大唐。憲宗第十主也。諱純。

順宗太子。帝。剛明果斷。志平僭叛。能用忠謀。不惑羣議。卒收成功。唐之威令 幾於復振。足為中興主也。憲宗為諡號。諡法。謂博聞多能曰憲。宗者尊也。法 也。主也。以正法化世。尊為人主。為世所宗。故曰憲宗。皇者君也。古帝王。唯 伏犧。神農。黃帝。為三皇。諡法。靖民則法曰皇。帝者亦君主也。呂氏春秋曰。

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尚書五帝。謂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 舜。是為五帝。夏商周。為三王。唯嬴秦得天下。始稱皇帝。自謂道過三皇。功高 五帝。故稱始皇帝。已後。凡天子皆稱皇帝。今經之序文。乃唐朝憲宗御製也。製 者。謂裁度制作也。

(6)

△三正釋序文三。初發語歎世分二。初正歎情欲。

噫夫。物我既殊。嗜欲方熾。六根陷因緣之境。七情奔利害之場。葢纏其真。執縛 於妄。愛惡攻內。紛華蕩前。心類騰猿。身若狂象。

夫者起語辭。噫者恨聲也。乃自恨不識本真。妄生情欲等。亦歎辭也。物我二句。

正述迷真。良以心周法界。萬法同真。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茲因無明不 覺。真如隨緣。轉成業識。更生見相二分。由相分似境。見分取著。不達唯心。故 見分轉成我執。相分轉成外境。所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曰物我既殊。(既者 已也)欲即五欲。謂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皆是眾生所欲之境。嗜者。好也。欲 也。樂為也。即能取之心。方熾者。貪欲之盛也。此但標。六根下釋之。眼耳鼻舌 身意。皆能發識。為六識之根本。故云六根。陷者墜落不能自拔也。然根既發識。

取著為因。境即六境。勾引為緣。以根塵勾取。展轉愈盛。眾生汩沒於中。故云陷 因緣之境也。(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皆有染污義。故曰六塵)七情。謂喜怒憂懼愛憎欲。奔者 馳逐也。以順境得意為利。逆境奪利為害。場者處也。謂人有七情。皆逐境牽。可 謂三界處處。皆為造業之場地也。葢纏下。明心被境迷。眾生全無自由分也。葢者 覆也。障也。有五種。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一切眾生有此五 惑。葢覆真性。障蔽妙明。於諸正道。不能明了。依用得名。故謂之葢。纏者繫縛 義。有十種。即嗔。覆。睡。眠。戲。掉。無慚。無愧。慳。嫉。有此十惑。觸事 粘著。如蠶作繭。自己繫縛。亦從用得名。故謂纏也。真者即當人之佛性。由此五 葢所覆。十纏所縛。真性不能解脫。故曰葢纏其真。執者。是眾生著物之心。不出 我法二種。因妄想不達二空。謂身有主宰。即我執。心外有法。即法執。由是種種 取著。不能自脫。故曰執縛於妄。愛惡下。謂既不達萬法唯心。妄生取著。順境生 愛。逆境生惡。逐境生心。故曰攻內。且約惑言。紛華者。即徧緣諸境。造種種 業。蕩者任運無忌。前者觸目皆然。所以緣慮不定。猶猿猴之騰躍。身逐境牽。如 狂象之奔馳。故曰心類等。

△二結迷不返二。初歎自不能明。

豈復悟菩提之性。息塵埃以自明。了真如之理。本空寂而為樂。

豈復者。謂不能反照也。通下二句。菩提此云覺道。乃真性之別名。悟即惺覺。乃 達本之智用。謂菩提本有。因迷不覺。故不能反照也。塵埃者。事緣也。謂塵事擾 擾不休。妄心念念不息。豈能急流之中。息心悟本。反明其本性乎。真如者。不妄 不變。亦佛性之別稱。理者體也。蕩無纖塵。故曰空寂。達則成佛。故曰為樂。又 寂然無為即本覺。了謂照了即始覺。樂者謂性分之受用。總言菩提之性。本有而不 悟。塵埃之事。本無而不明。真如之理。自具而不了。其法性之樂豈可得乎。故序 主結歎如此也。

(7)

○問。菩提性。真如理。為同為別。答。即同之別也。凡言菩提約智說。凡言真如 約理說。謂即理之智曰菩提。即智之理曰真如。故菩提曰性。即智性也。真如曰 理。即理體也。學者知之。

△二結自不能救。

不有妙覺。其孰拯斯溺乎。

妙覺。即是妙悟。結上。既不能悟菩提。了真如。是自己無有妙覺也。其孰下。結 自不能救也。拯謂提㧞。溺謂沉沒。斯者此也。指前嗜欲葢纏等。謂人迷於嗜欲 等。如人墮於淤泥之中。力不自出也。不有即無。孰者泛說之辭。此言眾生逐境自 溺。迷不自悟。若無妙覺自拔。其誰能救之哉。以上發語歎世竟。

△二幸遇真詮四。初智人傳法迷流得度。

由是至人開法。大士傳教。濟羣迷於彼岸。澌諸妄於此門。

由是者。承上起下之辭。承上眾生自不能救。起下佛能提拔也。至人即佛。謂佛乃 人中之至者也。(天上天下。唯佛獨尊。故稱之為至人)開謂開示。啟閉為義。法即心法。軌 持為義。謂軌物生解。任持自性故。良以諸佛之所證。菩薩之所修。眾生之本具。

皆不出靈明知覺。故謂之心。修持成道。故謂之法。佛既證之。愍物不知。故開化 指示。欲人亦知之。以見大聖公物之心也。大士即菩薩之稱。凡西天東土。歷代祖 師。宣演佛法。展轉流通者。皆稱大士。教謂訓導之言。傳謂宣布於世。羣迷即眾 生不悟佛性者。彼岸喻涅槃。以生死喻此岸有苦。涅槃如彼岸有樂。惑業如河中之 水。教喻舟航。菩薩如使船之人。世間眾生若依教奉行。如登舟上岸。可得離生 死。度惑業。證涅槃。故云濟羣迷於彼岸也。澌者盡也。諸妄即十八界。此門即此 經也。謂依經作觀。則諸妄頓銷。故曰澌諸等(門取通義。喻此經。乃成佛之達道。故通也)。

△二妙觀心地生滅歸如。

不滅不生。視色空而俱泯。無來無去。觀性相以皆如。

上句泯妄。下句會真。皆歸功於法門也。生滅即是妄心。色空皆是妄境。兩不字。

即作觀銷妄功夫。謂人依此法。妙觀心地。頓然而返妄歸真。故色空俱泯矣。(泯者 盡也)來去即遷流不住。兩無字。即不動之真心。如人妙觀心地。融會萬法。皆歸本 性。一性常住。故曰皆如。

△三真理難解必借能詮。

然則泯色空者。非言無以極其致。如性相者。非文無以會其歸。設斯筌蹄。納諸逵

(8)

路。

然則二字。承上之辭。致者至也。極盡之意。歸者反也。趣向之意。文謂文章。言 謂語言。皆屬能詮。謂道以言顯。理借文彰。泯色空者。牒定上文。反顯若非言語 彰表。自不能泯絕妄境。達入極致也。如性相者。亦牒上文。反顯若非能詮之文。

奚悟所詮之理。既不自悟。則不能會妄歸真矣。筌者捕魚竹器也。蹄者兔迹。亦作 罤取。兔器也。此二皆喻能詮之文。意謂魚兔喻所詮之理。是則聖人設教。用文字 語言。詮表心法。世人方得見性明心。逵亦路也。納者領也。得也。謂修行人。得 文言而悟真理。如行人得路。欲達所歸。終無阻滯矣。

△四結顯聖教歸恩於佛。

此葢西方神人之大教也。

此者指前能所詮表。葢者且作語辭。西方指天竺國。神人即佛。大教者尊稱之意。

謂神人設教。稱性之談。大矣哉。也字結語辭(不稱佛。而稱神人者。乃讚美其靈妙莫測之意。

非鬼神之神可比也)。

△三述明來歷二。初西域來源二。初牒定經名。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者。

△二釋迦親說。

釋迦如來。於耆闍崛山。與文殊師利。彌勒等諸大菩薩之所說也。

初句說經之教主。次句說經之處所。與文下。舉首兼眾。皆所被之機也。釋迦者。

佛之姓也。此云能仁。謂能有應物之巧。仁有惠物之恩。如來者倣同先德號。十號 之首也。謂身相智慧。皆同古佛。如先佛之再來。又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謂從 本垂跡也。經是佛說。故佛為教主也。文殊師利。此云妙德。此菩薩久成正覺。果 後行因。輔佛揚化。示為菩薩。故以妙德稱之焉。彌勒此云慈氏。謂慈隆即世。悲 臻後劫。此二舉首。等者兼眾。因請法問佛發起大教。即當機眾也。

△二東土來源三。初梵本初來之代。

其梵夾。我烈祖高宗之代。師子國之所獻也。寶之歷年。祕於中禁。

梵者西域之稱號。謂葱嶺以西。皆為梵種也。梵夾即梵本。我即憲宗自稱。烈祖高 宗諡號也。諡法。秉德尊業曰烈。乃唐之第三主也。代謂朝代。乃梵本初來時也。

師子國。乃天竺之別國。謂君王有道。四海來賓。故將法寶獻之也。祕者藏也。中

(9)

禁者宮院也。歷年者。謂經歷之時遠也。

△二聖主披閱合機。

朕。嗣守丕業。䖍奉昌圖。聽政之暇。澡心於此。以為攝念之旨。有輔於時。潛導 之功。或裨於理。且大雄以慈悲致化。而朕生而不傷。法王以清淨為宗。而朕安而 不擾。敷教于下。用符方便之門。勵精以思。是叶修行之地。無為之益。不其至 乎。

朕者天子之自稱。嗣者繼續也。守者執守也。謂祖宗所建。我但執守保之也。丕業 即大業。天子以天下社稷。總為一大基業。圖者圖畫也。因神物負圖而出。聖人畫 卦。後以一切山河國土。總為皇家一大圖畫。故稱皇圖。昌者盛也。亦嘉祥也。䖍 者誠也。謂祖宗大業。我但兢兢業業以保之。故曰䖍奉。奉猶尊也。言其不敢輕慢 也。政謂國事。聽即經理。暇謂閒暇。澡謂洗滌。此旨即本經之義理。總謂天子日 理萬幾。凡經理國事之畢。少有閒暇。必洗心滌慮。參究此經。以為收攝雜念。靜 觀真理。有輔佐時政之益也。(補者助佐也。謂當時之政。萬幾不止。若散心批判。或有誤失。因參 究靜觀。從靜中詳察。必合正理也)故曰有輔於時。潛者密也。導謂引發。裨者助也。理即 體也。乃朝政君臣。綱常之大體。由披覽此經。有迴心向道。移風易俗。而於國 體。或有助佐之功。或字言活意決也。潛導者。由朝習暮觀。日積月累。不知不 覺。深合佛旨。以佛理會國理。可謂皇天無二道。聖人無兩心。自古佛道通儒。故 於國理有所裨助也。且大下。轉釋輔裨之功。且謂語辭。或借曰辭。大雄指佛。法 華云。大雄猛世尊。謂佛有大慈。能與眾生法樂。大悲。拔眾生之苦惱。化謂教化 度化也。而朕下。謂朕六根具足且通利。皆佛慈悲之力所加也。法王稱佛。自在為 義。以清下。謂佛之正理。居塵不染。濁世不污。為清淨之宗。以朕臨大位已來。

身體平和。宮眷無恙。四海晏安。有太平氣象。故曰安而不擾。亦佛清淨之力所加 也。豈不與天下國家為一大助乎。敷教下。是欲敷設佛教。訓惠於下之意。下指百 官萬民。符者輔也。所以輔信也。又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故曰符之言扶 也。謂兩相扶合而不差。今序主用此意。取佛教合儒也。方便門者。乃天子教民之 法。謂君王以仁義道德教民為方。萬民依教奉行則得其便利。門者出入之達道。門 即方便也。總言天子欲張設佛教。用輔王法。恰好兩相扶合而不差。勵精下。是天 子欲修行得其所也。勵者勉力也。有修飾振起之意。叶與協字同。謂協和之意。天 子以修身治國。必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為修行。今精思佛理。有協和之地。如報 恩品。與國體大同。觀心地法門。其與窮理盡性。兩相扶合。無為者。謂真如不 變。即體無為。隨緣不變。即用無為。動而常靜。寂照體同。真無為也。益者增勝 也。嘉祥也。既有輔於國。則於國家有增勝之福。嘉祥之美也。不其是反顯辭。正 顯佛經利益。至矣盡矣。

(10)

△三傳詔翻譯流通三。初標定譯意。

夫如是得不演暢真宗。闡弘奧義者也。

夫者起語辭。如是者指法辭。即指前無為之益。得不者亦反顯辭。演暢闡弘。皆是 流通之義。真宗奧義。總謂佛理之精。意謂經有如此之益。豈可祕於內宮。而不流 通於世乎。者也結語辭。

△二義學翻經。

乃出其梵本於醴泉寺。詔京師義學大德。罽賓三藏般若等八人。翻譯其旨。命諫議 大夫孟簡等四人。潤色其文。列為八卷。勒成一部。如來祕藏。歷塵劫而初開。大 乘真理。超沙界而方證。燭其昏昧。示以津梁。俾披閱之者。甘露灑於心田。曉悟 之者。醍醐流於性境。

乃者繼事之辭。出者自內而外。將梵本傳出宮外。在於醴泉寺中。寺乃譯經之處 也。詔者宣也。京師者都名也。京謂大。師謂眾。言天子居處。必以眾大稱之也。

義學下。皆譯經之人。義者宜也。謂博覽佛經。悟通性理。文旨合宜。兼通儒典。

及諸子書。謂之義學。大德者稱謂辭。有道德學聞者為高僧。故以大德稱之。罽賓 者。西域國名。乃譯主之生處也。三藏即經律論三法。乃譯主之德稱也。謂學通三 藏。故以三藏稱之。般若云智慧。乃譯主之名也。等者兼眾也。八人未詳其名。皆 譯人也。翻譯即變易之謂。又替代之意。良以梵本至此。皆西域梵書。字義此方人 皆不識。必用兼通兩國語言者。先將此方之字。替代西域之字。再將此方之語句。

又易梵書之語句。如將歸命易南無。覺者易佛陀等。方識言音之字。謂之翻音。或 梵文有二合。三合。彈舌。引等。當以此方何字代之。委問華梵。務使相當。是謂 翻語。旨者經之義理。語為能詮。義為所詮。然既解能詮。則解所詮。故知翻文即 是翻旨也。命諫下。序潤文之人。命謂勅命。即使令之意。諫議者。言官也。大夫 者。以言官舉薦才能。乃扶樹人才之尊官也。孟簡乃大夫姓名。餘三未出其名。但 以等字兼之。皆承命之人。潤色者。以譯人或字句拙俗。文法繁蔓。不合此方之文 者。四人刪改推敲。確定文字。滋以華美。謂之潤色。列者分也。勒者收絡也。謂 分為八卷。勒成一部。祕藏者。即如來之心法。非機不授之者。塵劫者。時久也。

謂隱塞之時已久矣。初開者。翻譯之始通也。(塵劫者。以大地所有微塵。較量隱塞之劫數。一 塵對一劫。塵既無量。劫亦無量。此但顯久。亦非量言量也)夫。百千劫不遇佛出。及佛出世。又 非時不說。及至說時。但存西域。及至此方。又珍藏於中禁。至憲宗方譯。是為初 開。逆推窮源。誠以微塵較劫。猶不足為喻也。然憲宗創譯流通。(亦大)有恩於世者 矣。幸哉得法之人。何可報乎。大乘下。謂真如性理。非薄福者通得。故以沙較 界。以界較人。顯其遇此經者。非易易耳。沙者即河中所有之沙。界者在世之國 土。超謂過越之意。言沙界者。以河中之沙。一沙較一世界。沙既無量。界亦無

(11)

量。此亦非喻為喻。方證者。契道之謂。然此句對前。却覺難會。有二義釋之。一 如來西域說經。幸流我國。翻譯流通。令人見聞參悟。方可證入。以西域至此方。

經歷國土之多。比若河沙。此方人不離寸步。證佛真理。可謂超過沙界矣。(意在經歷 世界。不曾翻譯。雖有沙界中人。不得其旨。不能親證。至此譯出方證。亦慶幸之甚也)二者謂大乘法 寶。非薄福者修證。必我國大唐。眾生有福且慧。方能親證。沙界雖多。不遇此 旨。不能修證。此方人證。可謂超越沙界矣。法華云。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 聞。何況受持讀誦。此亦如是。二義皆通。昏昧者。眾生無明障慧。愚不自覺。此 經妙觀如燭。能照性天。能破昏惑。故云燭其昏昧。津謂渡頭。梁謂橋梁。示謂指 示。意謂生死如大河。煩惱如河中之水。非渡船橋梁自不能過。指出此經。為生死 中之橋梁。而眾生得渡矣。俾披下。正明眾生得益。俾即使令也。披者開卷也。閱 者觀覽也。者字。指披閱解義之人。甘露云不死之藥。一滴沾唇。善能死中發活。

喻此經心地妙觀。人若遵行。可以脫離生死。高證涅槃。何異於甘露灑心乎。然心 之言田者。有生意故。謂迷心能生煩惱。悟心能生智慧。意在除迷生慧也。曉悟 者。亦解旨之說。醍醐是西域上味。性境亦心地之別稱。流即灌入也。古謂醍醐灌 頂。言得法味之真醇。性言境者。為智之所照。如是履地。故以境稱。以上二句。

皆謂能悟此旨者。喻甘露灑心。能發真智者。如醍醐潤性。

△三結歸朝代。

嗟歎不足。披翫豈忘。亦既書寫。聊為序引。雖離諸文字。詎假發揮。而啟其宗 源。式存年代。時我唐御天下。一百九十有四年也。

嗟歎。是感發聲也。不足者。即不盡也。意云。不見佛性。如失至寶。雖位極人 尊。尚未離生死。未聞正法。猶未免隨業所轉。無自由分。今幸得正法。發明本 性。如獲至寶。喜極反悲。嗟其得之晚矣。所以歎之不盡也。披翫豈忘者。欲朝夕 不離也。亦既書寫者。翻譯謄錄也。聊為序引者。述明大義也。雖離下。縱奪結 代。雖是未盡之辭。文字即序文。諸是語辭。詎者豈也。假即用也。發揮。即是顯 發。謂正法本離文字。豈可以序文引發哉。雖然。今為啟其宗源。計其朝代。又不 得不序之也。御者統也。治理也。我是憲宗自稱。謂譯成作序之時。乃我大唐統御 天下。自高祖已來。一百九十四年也。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等奉詔譯。

△二註經二。初譯人。

罽賓此云賤種。北印度境。末田底迦既得其境。立五百伽藍。於諸異國買鬻賤人以 充役使。用供眾僧。末田底迦入寂滅後。彼諸賤人自立君長。遂以為國。今譯主是 彼國人。人依國顯故。三藏等如序中解。

(12)

△二經文三。即序正流通三分也。分者三段各有分限也。謂諸經皆有序分。正宗 分。流通分。始自晉時。襄陽道安法師。判節諸經。皆具三分。謂聖人設教。必借 緣興。將命微言。先彰由致。故有序分。由致既彰。當陳正說。談本義之玄微。開 眾生之覺路。故有正宗。正說既周。轉相傳受。使海眾之奉行。冀遐方於萬古。故 有流通。雖判三分。彼時弘法者。恐不合佛意。多不遵行。後有親光菩薩佛地論 到。亦有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與此序正流通義 合。彼時弘法者。始能遵行。所謂分經雅合於親光。此之謂也。是知道安大師。為 震旦千古之下。科判之始祖也。

△初序分二。初品名。

序品第一

序有三義。一次序。二由序。三述序。謂六種成就。列於經初。作開章之首引。故 為次序。如來入定放光現瑞。為發起之端。是為由序。師子吼菩薩。覩光相警眾。

說如來以慈悲出定。必說妙法。略述佛意。是為述序。梵語䟦渠。此翻為品。以義 類同者。聚為一段。故為品也。諸品之始。故名第一。然有通序。別序從如是我聞 去。至各禮佛足。退坐一面。為通序。以諸經通有故。從爾時世尊去。至品盡。為 別序。以別事發起故。

△二經文二。初通序四。初標信與聞。

如是我聞。

亦名六種證信序。謂諸經通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數行文言。有此為證。是 為佛說。宜起敬信。如無此者。則非佛說。不足信也。故云證信。如是者。准智論 云。六種成就中。為信成就。以如是二字。乃信順之辭。謂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故五位信位居初。又十一善法。信亦為首。信心之 前。更無勝法。依此信本。解行證始立故。劉虬云。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 是。故稱如是。我聞者。聞成就。我即阿難五蘊假我。聞謂耳根發識。廢別從總。

故云我聞。合上如是為指法之辭。云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我有四種。一凡夫徧計 執我。二外道神我。三小大乘人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揀非餘。故云假我。以聖人 我執已斷。乃隨世流布。用辯主賓。假稱為我。上云廢別從總者。謂既曰耳根發 識。合云耳聞。云我聞者。以耳為六根之別。我為一身之總。以廢別耳從總我故。

△二時主及處。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13)

一時謂時成就。即良時也。世事合會。尚待昌期。大法弘宣。豈違嘉運。又師資道 合。說聽究竟。故言一時。不拘春夏秋冬。子午卯酉等時。以佛說法四十九年。總 為一大時教故。佛者具云佛陀。此云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者。悟性 真常。了惑虗妄。揀凡夫之不覺。覺他者。運無緣慈。度有情眾。揀二乘之自了。

覺滿者。五住究竟。因盡果圓。即妙覺揀菩薩之分覺。為說此經之法主。六成就中 主成就。即釋迦牟尼佛也。住者居止也。通能所。能住即佛。所住即王舍城等處。

王舍等者。處成就也。昔為駁足王。與千王共立宮闕之城。故名王舍。乃摩竭提國 之都城也。(諸經疏中所引。皆云駁足王。大論又云須陀須摩王。或梵語不同。或駁足是翻過之言。梵語不 同者。彼有五天竺國。語言各別。且如本朝國寶。漢人名錢。滿州名者哈。蒙古名嘲素。彼語亦然)耆闍 崛。云靈鷲。亦云鷲頭峰。謂山形如鷲鳥之頭。以形勢彰名。因佛為靈明大聖。居 此說法。故名靈鷲。今存梵語者。即尊重不翻。又此數句。是佛將涅槃時。阿難請 問。一切經首。當置何語。佛命置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處。同某人。使天下後 世。知佛法有源本。非世人可妄作也。復有三意。一斷疑。二息諍。三簡邪。有此 三意。佛命置之經首。斷疑者。阿難陞座。感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

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及舉如是等語。三疑頓息。息諍者。若不言我從佛 聞。是自有製作。則諍論起矣。簡邪者。謂外道邪法經首。皆置阿憂二字。阿者言 無。憂者言有。外道謂萬法雖多。不出有無為吉。佛法異彼。故云簡邪。

△三廣列聽眾八。初二乘聲聞眾五。初舉類。

與大比丘眾。

此下皆眾成就。謂座下無人。說將誰聽。與者共也。阿難云。非我一人從佛所聞。

與眾同故。愈為證信。大者。器量尊重。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有大道故。有大用 故。有大知故。故言大。比丘者。淨明疏云。或言有翻。或言無翻。有翻者。此云 除饉。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

除因果之饉乏。故言除饉。言無翻者。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戒防 形非。定除心亂。慧悟想虗。能破見思之惡。故名破惡。既能破惡。魔羅念言。其 既出家。復化餘人俱出三界。乖於魔意。魔乃愁惧。故名怖魔。夫在家人。三種如 法。一田。二商。三士。用養身命。出家之人。佛不許此。惟乞食自濟。身安道 存。福利檀越。故名乞士。眾者。梵語僧伽。此翻和合眾。事和無別眾。法和無別 理也。

△二標數。

三萬二千人。

眾數諸經多少不同。但標本會有三萬二千。

(14)

△三歎德。

皆是阿羅漢。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所作已辦。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

得大自在。住清淨戒。善巧方便。智慧莊嚴。證八解脫。到於彼岸。

阿羅漢。舊翻無著。不生。應供。或言無翻。名含三義。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 受生死果報。故云不生。斷九十八使煩惱盡。故名殺賊。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 田。故言應供。解脫對纏縛言。以眾生為無明覆慧。生死纏縛。不得解脫。此羅 漢。見思已盡。生死已離。心故解脫。無明糠脫。慧性無障。慧故解脫。心即性 體。慧即智用。善為讚辭。反顯凡夫之不善也。所作已辦者。即惑盡真窮。別無所 作。道果已證。別無可辦也。重擔者生死也。謂生死不離。如重擔壓身。諸字有二 說。一者助語辭。二者雖喻生死。亦兼煩惱及業。多故曰諸。今已離矣。故曰離諸 重擔。逮者及也。己利即自利。此是聲聞不同菩薩己利利人。但圖自身。滅盡三有 見思結惑。使三界因亡果喪。故曰盡諸有結。有即三界中因果不亡之意。結者縛 義。即見思因果也。得大下。既離三界結縛。則三明六通。從心所欲。惟利無害。

自在而已。大者。謂但離結縛。已是自在。復能神通隨心。故曰大自在也。住清 下。既無見思。則自性無濁曰清。當體不染曰淨。清淨無犯曰戒。為聖人之依止曰 住。故曰住清淨戒。善巧下二句。略有利他之德。智慧有二種。生空智以自利。方 便智以利他。自他兩利之功。莊嚴性體故。

○問。上曰己利。解中說不同菩薩兩利。此中又言有利他之德。不亦相違乎。答。

但不同菩薩隨類現身。應機說法。如觀音三十二應等。此雖利他。但隨緣善巧。亦 必不無。如身子之智慧。迦旃延之論議。富樓那之說法等。若全不利他。此皆無 用。可乎。況此尊者。有內祕外現之迹。何槩言之。八解脫。即羅漢修八背捨定所 得者。有八種解脫。不被內外八事所縛。故曰解脫。(博覽學者。必欲明者。請看大明三藏法 數)到於彼岸者。借喻顯法。岸者水際也。即大河兩邊之乾地。有此有彼。此岸喻生 死。彼岸喻涅槃。河中之水喻見思煩惱。謂因修八背捨定。故得解脫。以定為船 筏。能乘此船。則離生死。渡煩惱。而達涅槃受享法樂矣。已上歎德竟。

△四列名。

其名曰。具壽阿若憍陳如。阿史彼室多。摩訶那摩波帝利迦。摩訶迦葉。憍梵波 提。離波多。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 延。摩訶迦毗那。真提那。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阿尼樓䭾。微妙臂。須菩提。薄拘 羅。孫陀羅難陀。羅睺羅。如是具壽阿羅漢。有學阿難陀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 俱。

自陳如至阿難。二十二人。皆眾中上首。舉首該眾也。復分無學有學。謂真窮惑

(15)

盡。更無所學。故名無學。以研真斷惑。正在學位。故名有學。自陳如至羅睺羅。

皆無學羅漢。自阿難等。皆有學。即前三果也。今無學眾。首稱具壽者。或者梵語 未詳。若據義。即長老之稱。謂年高臘長。故稱具壽。

○阿若憍陳如。即母族二人之一。是佛舅氏之類。法華疏云。阿若名也。此翻已 知。或言無知。非無所知。乃知無也。又翻為解。楞嚴云。我初稱解。具云解本 際。乃第一解法者也。憍陳如姓也。此云火器。婆羅門種。其先人事火。從此命 族。亦名憍陳那。梵音不同耳。

○阿史彼室多。此尊者翻譯名義不出。故華梵未詳。

○摩訶那摩波帝利迦。摩訶云大。謂道大行大。稱讚辭也。名亦未詳。

○摩訶迦葉。此云大龜氏。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時人多以姓 召。其實有名。名畢鉢羅。即樹名。父母禱樹神而生。從樹得名。大者稱辭。或簡 別辭。因佛弟子中。多名迦葉。如十力。三迦葉波。此尊者非彼。故以大稱。或翻 飲光。以身光照耀。能吞飲日月之光。故以為名。以往因中。將金塗佛形像。以感 世世生生。身色金光。

○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後。久之復出嚼之。故曰 呞。楞嚴云。於過去世。輕弄沙門。感世世生生。有牛呞病。佛命天上安居。猶恐 世人謗之感報。

○離波多。此云星宿。父母禱星宿而生。從求處得名。

○優樓頻螺迦葉。此云木瓜林。近此林居故。孤山云。木瓜癃。以胸前有癃。如木 瓜故。

○那提迦葉。那提河名。近此河住。依處立名。

○伽耶迦葉。孤山云。伽耶山名。即象頭山。近此山住。依山立名。此三尊者。即 在家兄弟三人。以長兄歸佛。弟皆從之。

○舍利弗。此云鶖子。連母彰名。舍利是西域鳥名。此翻鶖鷺。其眼明麗。尊者之 母眼似之。遂稱鶖女。弗字即是西域子字。謂鶖女之子。子是尊者。智慧第一人 也。

○大目犍連姓也。各拘律陀。亦樹名。禱樹神得子。因以為名。然既以有名。而却 以姓稱者。以時人多召其姓故。或翻采菽氏。菽即豆名。以先人好食豆。因以命 族。此尊者神通第一人也。

(16)

○摩訶迦旃延。此云文飾。論議第一人也。

○摩訶迦毗那。

○真提那。此二尊者亦名義集不出。華梵未詳。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尊者連父母彰名。富樓那云滿願。父名也。彌多羅尼。云 慈女。母名也。唯子是尊者。謂滿願慈女之子。說法第一人也。法華云。自捨如 來。無能盡其言論之辯。

○阿尼樓䭾。或曰阿尼樓豆。或云阿那律。皆梵音不同耳。此翻如意。或云無貧。

過去餓世。曾以稗飯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如意樂。以無所饉。乏。

故曰無貧。是佛堂弟。天眼第一人也。

○微妙臂。此不像梵語。亦未詳。或臂妙過人。以臂彰名。

○須菩提。此云空生。亦云善吉。亦云善現。亦云善業。其生之日。家室皆空。故 云空生。父母驚異。請問占師。師占云吉。故名善吉。其後寶藏復現。故名善現。

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及其出家。見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是以常能將 心護物。故名善業。此尊者。解空第一人也。

○薄拘羅。此云善容。色貌端正故。亦名重姓。中阿含。異學人問。汝八十年。起 欲想否。答。不應作如是問。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尚未曾起一念貢高。未曾受 居士衣。未曾割截衣。未曾倩他衣。未曾針縫衣。未曾受請。未曾從大家乞食。未 曾倚壁。未曾視女人面。未曾入尼房。未曾與相問訊。乃至道路亦不共語。八十年 常坐不臥。荊溪云。弘法之徒。觀此龜鏡。

○孫陀羅難陀。孫陀羅云好愛。妻名也。難陀。云歡喜。己號也。簡放牛難陀。以 在家時愛妻。故連妻標名。此尊者。是佛親弟。淨飯王次子也。

○羅睺羅。此云覆障。六年處母胎。所覆障故。此是佛子。又曰羅云。有翻宮生。

太子出家。太妃在宮。何得有娠。佛共淨飯王。於後證明。是太子之親子。是宮之 所生。因名宮生。有云太子出家六年。耶輸生子。釋種皆疑。由是太妃耶輸。於高 樓之下。設一火坑。抱子登樓。焚香祝天。若是太子遺體。令我母子無恙。若有非 事。令我母子皆焚。祝畢湧身入火。爾時火坑化為清涼池。母子無恙。由此對天證 明。羣疑皆息。如是具壽阿羅漢者。結上無學一類也。

○有學阿難陀。更舉有學一類也。阿難此云歡喜。佛成道日。斛飯王生子。家使來 白淨飯王言。貴弟生男。王心歡喜。故以為名。又舉國欣慶。亦名慶喜。亦翻無 染。雖殘思未盡。隨佛入天人龍宮。見女人。心無染著故。等者。即總攝一般學眾

(17)

也。各與下。各者各自也。與者共也。即無學共無學一類。有學亦爾。若干者。有 數存其中。多而不能備舉。泛說若干百千。眷屬者。師者稱資為眷屬。謂是我法 眷。屬我弟子。是我統屬故。俱者皆也。謂皆在於此也。

△五結眾。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禮足者。弟子事師之常儀。然皈敬宜誠。必不可疎也。退坐者。尊卑坐次之定禮。

然節文有制。位不可亂也。師資一時之合會。法則百世之式瞻。天下後世之執弟子 禮者。亦將有取法於斯歟。

△二大乘菩薩眾五。初舉類。

復有菩薩摩訶薩。

正音云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此云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故。又云開 士。始士。即心初開故。始發心故。古本又云高士。既翻譯不定。故留梵音。又大 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即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又云覺有情。謂上 覺佛道。下化有情。自他兼利之尊號也。摩訶薩者。摩訶云大。薩即薩埵。謂菩薩 中之大者。即地上等覺。不同三賢。故稱為大。

△二標數。

八萬四千人俱。

△三歎德三。初總歎位鄰妙覺。

皆是一生補處。大法王子。有大威德。如大龍王。

皆是總指也。一生者。非生死之生。即因移果易也。現居等覺。萬行已滿。萬德已 全。真理已極。但存一分生相無明未盡。若用十種金剛喻定。一剎那間無明斷盡。

即入妙覺。以轉等覺成妙覺謂一生也。補者填也。處即佛位。如前佛正法像法已 盡。後佛填補其位。故曰補處。大法王子者。以佛為法王。菩薩為子。皆能擔荷佛 事。故有子義。一切菩薩皆為佛子。獨等覺位。極隣大覺。故稱大法王子。大威德 者。皆具折攝兩門。有威可畏。有德可尊。如大龍王者。借喻顯尊。王者統攝羣 龍。大者為至尊。喻等覺菩薩。一切三賢十地。皆是等覺所統。推為尊上。故以為 喻。更有多意。以龍為陽物之靈。且乃鱗虫之長。興雲致雨。喻菩薩之慈悲。倒海 移山。比菩薩之忿怒。出乎其類。喻菩薩之至尊。隱乎其淵。喻菩薩之深定。大德 無名。假喻略明其一二而已。

(18)

△二別歎萬德莊嚴二。初總標。

百福圓滿。

福者德也。善也。祥也。諸順之總稱。百者。數之滿稱。如百事百般等。如佛具萬 德。非止一萬。亦佛德之總稱。菩薩之德亦爾。非止一百。亦諸德諸善。一切嘉祥 皆備。故曰圓滿。

△二別歎六。初歎圓光破暗德。

身光照耀。猶如千日。破諸昏暗。

此謂菩薩通身放光。能破諸暗。照耀之勝。喻如千日并出。且如一日能照一四天 下。千日之照。分量無限也。世間昏暗雖多。不及地獄。眾生墮此。業力所感。無 日月燈光。常居黑暗。眾苦所集。莫甚於此。若蒙菩薩身光攝照。息苦停酸。此謂 大悲拔苦之光也。如善道人天中眾生。雖不在暗。心地不明。逐境造業。不知出 要。亦是黑暗。若蒙聖光觸身。遂生渴仰。轉愚為智。可以迴心向道。求出生死。

即大慈與樂之光也。故云破諸昏暗。

△二歎兩智兼利德二。初歎實智自利德。

智慧澄徹。逾於大海。了達諸佛。秘密境界。

智慧即理體之覺照也。然有自照覺他之別。此四句。且約自照說。澄徹者。等覺之 智。雖帶生相無明。似有如無。所以惑不能濁曰澄。塵不能障曰徹。即依本覺所起 始覺。用此始覺反照本覺。無濁無礙即寔智也。逾如大海者。海水喻寔智。水之清 湛。如智之澄。海之量大。如智之徹。逾者過也。謂海量雖大。終有邊際。智無邊 際。以竪窮橫徧故。海水雖清。遇風起浪。智則不爾。故曰逾。以上為能證之智。

了達下。為所證之理。秘密境界。即諸佛心地。非機不傳。非時不說者。了達二 字。通能所。了謂照了。達為契證。能了達即寔智。所了達即秘密境界。本是諸佛 心地。而稱境界者。是智之所照。如是履境也。

△二歎權智利他德。

然大法炬。引導眾生。於生死海。作大船師。憐愍眾生。猶如赤子。於一切時。恒 施安樂。名稱普聞十方世界。

既云大法。必度大機。法者。即修因證果之規則。炬者火把也。然者燒也。然大火 炬。喻說大法。因眾生二執障重。晦昧佛性。自不能覺。故菩薩說法。引導其心。

令除二執。獲二空。如秉炬破暗也。此二句。且約破迷成悟之恩也。下二句。喻離

(19)

苦得果。生死無邊。喻如大海。眾生受生死。如墮海中。力不自出。菩薩度之。如 乘船救溺。既得登舟。則達彼岸。即拔苦得果之深恩也。憐愍下。即同體大悲。觀 眾生如赤子者。謂佛性體同。如父子之體同也。豈不於一切時。恒施妙法。令其遠 離諸苦。受享法樂哉。既有如此之恩。故名稱普聞。十方世界。令彼眾生聞名而 慕。仰德而皈。受度之者。又不止於一處也(以上生死兼變易。眾生亦兼權小)。

△三歎和光妙用德。

自在遊戲。微妙神通。已能善達諸總持門。具四無礙辯才自在。已得圓滿大願自 在。妙善成就事業自在。已能善入三昧自在。具足圓滿福德自在。常為眾生不請之 友。

科云和光者。即方便善巧。權智之妙也。既曰自在遊戲。又曰微妙神通。屬身業。

可謂隨類現身。應機說法。皆菩薩遊戲三昧。居塵不染也。世人翫景取樂為遊戲。

君子且和而不流。何況菩薩。現一切身。作種種事。說種種言。若順行。若逆行。

順行。如文殊之現杜順。彌陀之現豐干。逆行。如觀音之現婬女。普賢之現璞勞 等。皆妙用不測為神。自在無礙為通。天眼龍睛。看他不出。故曰微妙。(杜順者。乃 唐初帝心和尚。是為東土華嚴初祖。作法界觀等。楞嚴正脉音義云。師有一弟子。要朝五臺。親見文殊。師 云。不必遠去。示一偈曰。遊子漫奔波。台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處更覓他。弟子不止要去。師曰既爾。

有書二封帶去。一封到某處。下與璞勞。一封再到某處。下與柳青娘。弟子接書拜辭。先到璞勞所徧問。答者 曰。我這裏一母猪。名曰璞勞。將非是乎。母猪見書而死。更有七小猪亦死。次到柳青娘所問人。人曰妓女 也。在酒樓陪子弟飲酒。遂至樓下。青娘在樓上。長伸右臂。接書覽畢。遂於樓上立化。此人正往台山乃見一 老人曰。君子何往。曰。台山見文殊。老人曰。文殊却不在此。今在陝西長安度生。杜順和尚是也。其人聞 已。嗟嘆不止。乃曰吾師是也。遂迴至黃河。水漲七日。待至水落過河。已知老師迴首七日矣。是則聖人現

身。順行逆化。人皆不測。住世必不泄漏。既已泄漏。必不住世矣。豐干者。呂丘胤。患頭痛。名醫莫能治。

豐干長老詣其所。以水噴之即愈。後知為彌陀化身也)

已能下。出遊戲之本。達即通達。善即深

妙。總持者。即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屬意業。又云諸者。謂總持非一。即陀羅尼 之華言。如法華云。所謂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等。又圓 覺經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流出一切。真如佛性。菩提涅槃。及波羅蜜。

教授菩薩。此亦如是。既位隣大覺。何所不備也。從總持門中流出。其順逆之事。

皆與妙理不相違背。門者是出入之達道。故能現通也。具四下。屬口業。明說法之 本。辯謂分析。才謂才能。無礙即通暢。謂明辯才華。融通舒暢。極成無過。為教 誡之德也。辯才言四者。即法無礙。謂世出世法。所說契理故。二義無礙。謂於一 法中。分析出差別義趣故。三言辭無礙。謂一音說出。殊方異類。皆能解語故。四 樂說無礙。謂四悉應機。誨人不惓故。自在即如意之謂。已得下。大願者。即最初 二利之志向也。上文既三輪應物。無不隨心。合其本志。所以圓滿。悠然自在也。

妙善下。結上前文。妙善皆讚辭。成就事業。即結上身口二業。善入三昧。結上意

(20)

業。圓滿福德為不請友。總結三輪。不請正顯無緣之慈。若請而後現。乃情見之 悲。菩薩不然。但隨緣隨機。隨其所感。無私而應。不然而然。故云自在也(問。既云 隨感。與應請何別。答。請謂誠心哀求。不請即無意求應。如眾生受苦作念。是為能感。菩薩隨感而應。是謂 不請之友。又問。不求而應。請之何如。答。不求尚應。何況誠求。此言不請友。正真大悲。縱請而後應。亦 非情見也)。

△四歎事上利下德。

經無量劫。勤修六度。歷事諸佛。不住涅槃。斷諸煩惱。講說妙法。無量世界。化 利羣生。制諸外道。摧伏邪心。離斷常因。令生正見。而無往來動搖之相。非嚴而 嚴。十方佛土。不說而說。妙理寂然。住無所住。度人天眾。無所不受。廣大法 樂。

經無量劫下。謂菩薩修因。非一世也。勤修謂念念不忘。行持不怠也。六度。即布 施度慳貪。持戒度違犯。忍辱度瞋心。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布 施必兼三檀。謂財施無畏法。持戒必兼三具。謂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忍辱必具事理。事忍即生法兩種。

生謂蚊蠓鳥獸。及諸惡人。種種擾害。菩薩之心。堅固不動。是謂生忍。法忍。即寒風冷熱。不動其心。此二 皆事忍。理忍即所證之法。不作證想。是謂理忍。精進亦有二種。一自修不惓。二利他不惓。一有惓怠。則退 墮矣。故念念見新。是菩薩行。禪定必是那伽。於四威儀。無時不在定中。故諸識妄想。頓然銷滅。智慧亦有 二種。即權寔二用。以寔智照破無明。能證真理。自利也。權智鑑機說法度化眾生。利他也。更兼普賢萬行。

總是修因之道)歷事諸佛者。歷有二義。一謂歷一切時。從菩薩發心已來。至盡未來 際。凡有成佛者。無不承事。親近供養。習學道法。二謂歷一切處。凡十方世界。

所有諸佛。皆能承事。如華嚴。一微塵。一毛孔。皆有諸佛成道。皆有普賢行行 等。不住涅槃斷諸煩惱者。不字貫下句。不住涅槃。亦不斷諸煩惱。涅槃此云圓 寂。謂真性本圓。妄惑本寂。菩薩善達。既真性本圓。涅槃即我自性。何必又住。

是以不住。既妄惑本寂。煩惱本來自空。即我菩提。又何勞斷之。是以不斷。假若 涅槃定住。煩惱必斷。與二乘同科。豈得為菩薩乎。講說下。正出不住不斷之意。

妙法者。法即真心。遠離言相。一涉語言便成不妙。今却云講說者。意在利他也。

用言解釋曰講說。若不假語言開示詮表。則眾生無入道之門。故用講演分別。說向 於人。令彼聞言悟道。是修行見道之初門。又不得不用講說也。雖用言說。不著言 相。謂即言忘言。亦復不失其妙。故云講說妙法。無量下。正明講說非一處。利化 非一人。世界既云無量。菩薩水月化身。亦復無量。既曰化身。又非一類。可謂塵 剎分身。隨類而現也。化利之機既曰羣生。不出十類。兼諸聖凡。如觀音三十二應 無異也。以上歎菩薩攝授之慈。制諸下。又歎折伏之威。外道者。不達唯心。心外 取法。謂心遊道外。名為外道。諸者。外道非一種。如事火崇水。計常計斷。牛狗 戒等。制者。以正破邪之謂。邪心者。謂心本不邪。因從邪教親近邪師。熏以成 種。染習成邪。摧伏者。即折挫降伏也。或神通現奮怒之相。或智慧施轉邪之言。

(21)

令彼心服。返邪歸正。彼斷常者即邪見之差別。斷者謂一死便了。不受後有。如云 清氣歸天。濁氣歸地。一靈真性。還乎太虗。皆斷見也。常者謂人死還生人。物死 還生物。即自然外道。全不知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因者即種子。離者除也。謂菩 薩既能摧伏。令彼反邪歸正。一切邪種皆除也。令生正見者。謂既能轉邪。正見則 現。知有三寶。分真析妄。永不再墮邪見深坑矣。而無下。正釋上義。事佛。說 法。利生。摧邪之妙用也。謂菩薩真身不動。而應徧十方。乃感應道交。不可思 議。如月印千江。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時一月。影臨眾水。故曰無往來之相 也。非嚴而嚴者。有二藏。一者是威嚴。釋前雖摧伏邪外。是不怒之威也。二者莊 嚴亦有二義。一謂正報眾生。受菩薩教化。皆能改惡從善。反邪從正。以善為莊嚴 也。二者謂依報世界。向有濁穢者。凡菩薩應化之處。皆轉穢成淨。以潔淨為莊嚴 也。由菩薩聖淨之德。自然成就。故曰非嚴而嚴。一處如是。處處皆然。故曰十方 佛土。不說而說者。是真說妙法。有二義。一者不說是自證之理。本無言說。而說 者。是應機借言。不妨有說也。然雖有說。不著言相。不著名相。此又說而無說 也。二者唇舌不動。玅理全彰。不屬文字。故曰寂然。住無所住下。又明菩薩度生 之妙。亦有二義。一者無所住。是自證之真理無定相。何所住乎。上一住字。是能 證之真智。但與理相合。成究竟之義。亦強名曰住。雖住而無住。故曰住無所住。

度人者。將自所證。又度化人天。二者顯應化無方。謂塵剎現身。無一定所住之 處。上一住字正是無處不在。即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徧禮剎塵佛。於一塵中塵數 佛。各處菩薩眾會中。既應身無方。故度化者眾。眾即多也。無所下二句。文似顛 倒。若將上句作下句讀則順。法樂者。法性之樂。謂法性體中。無諸業苦故樂。廣 大者。即稱性周徧。又曰無所不受者。謂法性體中。所含恒沙性德。一得皆得。故 曰無所不受。即菩薩公眾之心。將自所證。度他亦證也。

△五歎破魔成道德。

披精進甲。執智慧劍。破魔軍眾。而擊法皷。身恒徧坐一切道場。

菩薩修行斷惑。是與羣魔交戰。一時懈怠。則為魔縛。故加精進。如身披甲。不為 魔傷。梵語魔羅。此云殺者。謂傷殺慧命。損害法財之者。喻諸煩惱。如貪魔害解 脫。瞋魔害正性。癡魔害性慧。慢魔害謙恭。疑魔害正信。邪魔害正見等。菩薩一 加無漏智慧照之。則諸惑皆滅。如秉利劍斬賊。此精進智慧。皆降魔之利器也。破 魔下二句。正喻臨時之用。皷有策進之功。如交鋒之時。營門擊皷。助威催戰。故 官兵奮勇。力破羣賊。云法皷者。謂妙法如皷。即臨時之定慧也。觀照如擊。加勤 勇無間。所以諸魔皆破。方成正覺。故曰身恒徧坐一切道場。見太平之象也。然道 場言一切者。如華嚴。盧舍那佛。在阿蘭若法菩提場中。一處成道。則同時十方世 界。乃至微塵毛孔。皆有如來成道。所謂身恒徧在一切處者。與此同。道場有事理 二義。事道場。如幽靜之處。是修證菩提之場地也。理道場。即自性本具圓定。可

(22)

謂真阿蘭若。正修行處也。

△六歎覺悟羣品德。

吹大法螺。覺悟羣品。一切有情。悉蒙利益。聞名見身。無空過者。具三達智。悟 三世法。善知眾生諸根利鈍。應病與藥。無復疑惑。布大法雲。澍甘露雨。轉不退 轉智印法輪。閉生死獄。開涅槃門。發弘誓願。盡未來際。度脫羣生。

吹螺者。借喻比法。故云法螺。螺有警醒義。謂此等菩薩。既能成道。又能覺悟羣 生。說法警眾。猶如吹螺警人也。譬我大清。春秋二季。九門吹螺為號令。令八旗 兵將。聞號警心。修理甲冑。演武操戈。以備國家有時之用。菩薩亦爾。說生死事 大。無常迅速。令所警之眾。為生死苦。發菩提心。故云一切有情悉蒙利益。聞名 下。深明勝德。受化者廣。或聞名仰德。或見相歸依。如未發心者發心。已發心者 修行。已修行者增進。已增進者證果。故云無空過者。具三下。明菩薩觀機說法。

機教相投。如良醫之用藥也。三達法數不出。擬是三明之別稱。謂宿命明。能知過 去已往。自他一切染淨因果。天眼明。能知現在一切染淨因果。漏盡明。能知未來 自他一切染淨因果。能達三世。故曰悟三世法。因悟明三世之法。所以善知眾生諸 根利鈍。根有二解。一者根即因也。知其已往。或修因。或造業。故感今生利鈍之 不等。二者現世六根。利者惑薄智深。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則與說大乘圓頓終寔 之法。或惑重根鈍者。則方便與說四諦因緣。或說人天戒善等法。令其修證。是則 法無剩語。人無廢機。故如良醫。應病與藥。以上眾生病藥。皆有二種。一約六道 凡夫病。即是見思之惑。有漏之業。分段生死。藥即是研真斷惑。修行之法。若六 道再分。有善惡差別。隨機之教亦復不同。二者出世聖人。亦有二種。一聲聞一類 病。即是界外塵沙煩惱。及變易生死。法執不亡。故觀三界寔有。怖如火宅。厭如 杻械。如此之機。菩薩隨與法藥。說依正不二。染淨同源。涅槃生死。等若空華。

當體寔相。令其迴小向大。發菩提心。行普賢行。即聲聞而成菩薩也。二者始教菩 薩。雖心外無法。猶須轉染成淨。歷修三祇。亦不達染淨皆空。唯一真如。猶是病 也。如是之機。菩薩教之與頓圓法藥。令其一念心空。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 而證。及一真法界。令其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等正覺。如此見機之徹。教與之 當。故能教。所教。皆無疑惑矣。布大下。謂大法有廕覆之恩。故如雲。有潤澤之 德。故如雨。有回生之力如甘露。是法王之寶故如印。有摧運之功故如輪。能塞斷 生死。故如閉獄。能契入涅槃。故如開門。何謂也。良由眾生為煩惱焦心。生死逼 迫。猶如酷暑。若得大法庇護。不令煩惱所焦。亦不為生死所逼。如雲能消暑也。

眾生不遇聖人。未聞大法。無慧水滋心。枯焦極矣。一聞大法。能滋心地。而慧種 發生。如雨之滋田也。眾生未聞正法。恣心造業。傷害法身。損奪慧命。若聞正 法。令法身常住。慧命不夭。如甘露之洒心也。菩薩自八地以去。無功用道。任運 流入薩婆若海。故云不退轉。復將此法。又傳與人。人若得之。能摧碾惑業。運入

(23)

菩提。如車輪之運用也。眾生未聞正法。不知自心作佛。不知萬法皆如。一聞正 法。遂能印定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一切萬法。當體寔相。如印文之取信也。眾生 為生死所纏。猶如牢獄。若聞正法。依而行之。塞斷生因。永不更造。如閉獄之不 入也。性淨涅槃。自心本具。因迷不悟。何能得入。一聞正法。遂反妄歸真。一超 直入。如開門入室也。已上諸喻。雖菩薩之勝德。若非弘願攝持。縱能度生。亦不 能久。因發弘誓願。所以盡未來際。度脫羣生。已上別歎萬德莊嚴已竟。

△三結歎不久成佛。

此諸菩薩。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等。此云無上正等正覺。即佛果之全德也。然前既所歎。功無不全。德無不 備。是為位隣大覺。所以結云。不久當得等。

△四列名。

其名曰。無垢菩薩。彌勒菩薩。師子吼菩薩。妙吉祥菩薩。維摩詰菩薩。觀自在菩 薩。得大勢菩薩。金剛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虗空藏王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 薩。三昧自在王菩薩。妙高山王菩薩。大海深王菩薩。妙辯嚴王菩薩。歡喜高王菩 薩。大神變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清淨雨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療煩惱 病菩薩。寶山菩薩。寶財菩薩。寶上菩薩。寶德菩薩。寶藏菩薩。寶積菩薩。寶手 菩薩。寶印手菩薩。寶光菩薩。寶施菩薩。寶幢菩薩。大寶幢菩薩。寶雨菩薩。寶 達菩薩。寶杖菩薩。寶髻菩薩。寶吉祥菩薩。寶自在菩薩。栴檀香菩薩。大寶炬菩 薩。大寶嚴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星光菩薩。火光菩薩。電光菩薩。能念慧 菩薩。破魔菩薩。勝魔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不斷大願菩薩。大名稱菩 薩。無礙辯才菩薩。無礙轉法輪菩薩。

佛菩薩之聖號。古德有解釋不解釋之辯。有謂佛具萬德。一言難盡。恐失全德。故 不解釋。有云雖有萬德。且依名釋義。亦可舉一該餘。如堯仁舜德。禹儉湯寬。豈 堯獨仁而不德乎。舜獨德而不仁乎。聖人之德。舉一所長。諸德皆具。所以解之。

今從後意。然亦不敢廣釋。恐後賢厭繁。故略解之。

○無垢菩薩。以煩惱為垢。染污佛性。今既位隣大覺。五住垂盡。故名無垢。

○彌勒。此云慈氏。以慈隆即世。悲臻後劫故。

○師子吼者。以說法無畏。如師子哮吼故。

○妙吉祥者。即文殊翻過之名。以菩薩示現生時。有十種祥瑞。一光明滿室。二甘 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開寶藏。五雞生鳳子。六猪娩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

(24)

生白澤。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十種瑞相。皆不可測。故曰妙吉祥菩薩。

○維摩詰者。金粟王如來化居士身。此翻淨名。謂居塵不染。以淨為名。以神通辯 才。皆不可測。方等會上。曾彈斥權小故。

○觀自在者。謂觀世言音。尋聲救苦。現身說法。無私普徧。故曰自在。

○得大勢者。即大勢至也。謂菩薩舉動之時。大地震勸。警覺群心。魔王畏懼。

○金剛藏王者。謂所證性德。聚積如藏。性之堅利。喻如金剛。金剛體用。能堅能 利。堅則物不能壞。如性德之體。利則能壞萬物。如性德之用。總言體則常住。用 能降魔。體用自在。故尊為王。

○地藏王者。世間萬法。皆從地生。地為寶藏。喻菩薩誓願弘深。一切功德。皆從 願生。願即如藏。法喻為名。故曰地藏。主執幽冥。隨願自在。故尊為王。

○虗空藏王者。此亦借喻顯名。世間萬法。皆虗空包含。虗空即藏。虗空喻法性。

謂法性周徧。包納冲䆳。法性即藏。取捨自由。故尊為王。

○陀羅尼自在王者。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以心包萬法。能持萬法。故自在為 王。

○三昧自在王者。梵語三昧。此云正定。謂不離正定。現諸威儀。故自在為王。

○妙高山王者。此亦借喻顯名。梵語須彌盧。此云妙高峯。峯即山也。四寶所成。

鎮坐大海。高出羣山。為諸山中王。菩薩所證之道亦爾。妙明尊上。羣賢不及。自 在為王。

○大海深王者。前一位道高如山。此一位道深如海。又喻山者偏約理明。此喻海 者。偏約智顯。即權寔二智。兩利自由。故尊為王。

○妙辯嚴王者。辯即口才。妙即玄奧。用明辯才華。即權說寔。以說法之功。莊嚴 自性。權寔自在。故尊為王。

○歡喜高王者。自證道高。喜為人說。自他兼利。尊上為王。

○大神變王者。善用神通。變化不測。降伏魔外。悠悠自如。故尊為王。

○法自在王者。己所證法。說向與人。權寔不二。理事融通。自在為王。

○清淨雨王者。自證之道。蕩無纖塵。故曰清淨。度生說法。潤澤羣生。故喻如 雨。利生之德。尊敬為王。

(25)

○藥王者。在因為世良醫。治人身病。在果應機之法。治人心病。舉世歡喜。故尊 藥王。

○藥上者。此與前位。是因中兄弟。事藥理藥。尊兄上道。故為藥上。

○療煩惱病者。眾生煩惱如病。菩薩法藥能療。能治心病。故以為名。

○寶山者。山中出寶。故為寶山。山喻法身。寶喻性德。法身含德。如山出寶。故 以為名。

○寶財者。法財真寶。親證為號。

○寶上者。諸寶之中。法寶為上。菩薩既證。故以為名。

○寶德者所證眾德。尊重為寶。

○寶藏者法王大寶。蘊積如藏。

○寶積者。積諸法寶。運用無失。

○寶手者。手出珍寶。濟諸貧類。

○寶印手者。手持寶印。掌世間權。心持法印。掌法王權。

○寶光者。菩薩放光。攝授有情。舉世蒙恩。尊重為寶。

○寶施者。法寶施人。公心不悋。

○寶幢者。竪法如幢。尊上為寶。摧邪顯正。故以為名。

○大寶幢者。摧邪顯正。徧一切處。

○寶雨者。所說之法。潤眾生心。智種慧芽。從茲發現。故名寶雨。

○寶達者。寔智自照。達己為寶。權智照他。達機為寶。

○寶杖者。撑持法門。如杖拄物。敲撥眾生。死中發活。智慧神通。喻如寶杖。

○寶髻者。如來頂髻。尊密為寶。菩薩相好。類同於佛。

○寶吉祥者。諸吉祥中。安樂為最。菩薩智通。護持法界。國無三災。人無八難。

以安樂為寶。

(26)

○寶自在者。得大法寶。所向如意。以自在為寶。

○栴檀香者。此香塗身。水火不害。菩薩運通。加護眾生。生死煩惱。皆不能害。

○大寶炬者。以智破迷。如秉炬破暗。

○大寶嚴者。大乘法寶。莊嚴法身。

○日光月光者。日月舒光。乾坤朗耀。般若真光。真俗並明。

○星光者。列宿排空。銀光點翠。萬德攢心。般若添明。

○火光者。火能發光。轉暗成明。心能發光。轉識成智。

○電光者。電光最速。霹靂隨轟。智光照機。神通隨現。

○能念慧者。眾生業苦。菩薩能念。菩薩智慧。照利眾生。

○破魔者。定慧相資。五魔並斷。

○勝魔者。魔勝眾生。迷徒墮壍。智勝羣魔。覺岸高登。

○常精進者。精心不雜。進心不惓。常住在世。化利人天。

○不休息者。自他二利。永不休息。

○不斷大願者。四弘誓願。銘刻於心。

○大名稱者。萬德歸心。佳名普稱。

○無礙辯才者。明辯才華。四種無礙。

○無礙轉法輪者。菩薩轉法。縱橫無礙。眾生得法。展轉流通。已上列名竟。

△五結眾。

如是無垢菩薩摩訶薩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如是為指法之辭。指上所列之名。以無垢為首。等諸同類。眷屬即所領之弟子。人 各多少不同。故曰若干。若百若千。總是不定。師資皆在故曰俱。大乘菩薩眾已 竟。

△三天龍八部眾分八。初天眾二。初欲界諸天眾四。初標數舉類。

(27)

復有億萬六欲天子。

復有者更有也。法會之眾。不唯二乘與菩薩。更有諸天等。數標億萬。總言其多。

六欲者。謂上下有六重。皆有飲食。睡眠。婬欲。故皆稱欲。天者自然意。謂樓臺 宮殿。寶樹華池。隨心所現。妙景珍玩。美饌天衣。亦逐意而成。亦有臣民男女。

故未免色欲。然雖有色欲。與人間不同。諸天皆化生。不入胞胎。身無精血。但以 神交。非與身搆。上下六級。愈上愈輕。天子即王。六重者。一四王天。在須彌山 半腰。東西南北。各居一埵。各統二部鬼神。各護一洲。離地四萬二千由旬。

○二忉利天。在須彌山頂。居中是帝釋。東西南北各統八天。共三十三天。離人間 八萬四千由旬。四王忉利皆為地居天。雖居山頂山腰。下有微礙。故為地居。此二 天欲念若動。男女交抱。其心即歇。未動二根。以交抱為欲。

○三夜摩天。梵語夜摩。華言時分。亦名善時。謂時時暢快。樂善為名。故曰善 時。以蓮華開合分晝夜。故曰時分。此天依空而居。欲念若動。但男女執手而歇。

○四兜率天。亦梵語。華言知足。於五欲境。知止足故。(五欲者。即色聲香味觸)此天亦 依空而居。欲念若動。男女相笑即歇。

○五化樂天。謂自化五塵之欲。而娛樂故。亦依空而居。

○六他化自在天。謂假他所化五塵。以成己樂。亦依空而居。或云即魔王天也。此 上二天。欲念若動。但男女眼視而歇(偈曰。四王忉利共相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他化眼相 視。此是六天真欲樂)。

△二次第列名。

其名曰。善住天子。威德天子。普光天子。清淨慧天子。吉祥天子。大吉祥天子。

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日光天子。月光天子。如是等天子。釋提桓因。而為上 首。

善住者。謂住持善道。足為天子。

○威德者。形容威重。德化優餘。

○普光者。身光普照。

○清淨慧者。慧根不染。故曰清淨。

○吉祥。大吉祥者。菩薩示現。善法誨人。最為吉祥。

(28)

○自在。大自在者。自在即化樂天王。大自在即他化自在天王。既為天王。隨心所 欲。皆自在故。

○日光。月光者。日月麗天。乾坤朗耀。能破昏暗。與世有恩。如是等天子。通指

已上者。釋提桓因

(云能作。能作忉利天主故)即帝釋。大智度論云。昔有婆羅門。姓憍尸 迦。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憍尸迦為天主。名帝釋天。

三十二人為輔臣。周圍列居。而帝釋獨居其中。又淨名疏云。昔迦葉佛滅後。有一 女人。發心修塔。報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報為輔臣。君臣合之。為三十三。

為上首者。即統攝諸天也。若論在上。更有空居天王。而必以帝釋為首者。以其諸 佛出世。唯梵王帝釋。供奉香華。請佛說法。故凡佛說法。左有梵王。右有帝釋。

請法有功。故為上首。

△三彰本歎德。

悉皆愛樂大乘妙法。願隨奉事三世如來。入不思議祕密境界。莊嚴諸佛眾會道場。

悉皆下。現天王身。行菩薩道。大乘妙法。即諸佛心印。既云愛樂。即菩提心。觀 願隨二字。是自在意。乃助佛揚化也。隨事三世如來者。必歷古今。更兼未來。此 明外護不思議。入不下。又歎內契不思議。祕密者。非時不說。非機不傳。境界 者。真如之別稱。須智理冥合。方可云入。乃證同佛證之德也。莊嚴道場者。愈顯 弘護也。如今時之法席。有見道衲子。即法眾之莊嚴。而諸佛會中。有聖眾輔佐。

亦佛會之莊嚴也。此解全約大權示現者說。又一解。愛樂大法者。方始發心也。願 隨事佛者。學佛道法也。必歷三世者。弘願無盡也。入佛境界者。因滿證果也。莊 嚴道場者。感恩助化也。此解約寔行利根者說。葢此二解。各有所據。觀三世二 字。前解甚通。觀愛樂二字。後解亦順。

△四結顯天眾。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二色界諸天眾四。初標數舉類。

復有恒河沙色界天子。

色界者。色即色質。有身形故。謂雖離欲界穢惡之色。而有清淨之色。始從初禪梵 天。終至阿迦尼吒天。凡有一十八天。並無女人。亦無欲染。故名梵天。梵者淨 也。謂無飲食。無睡眠。無婬欲。皆是化生。尚有色質。故名色。界者限也。別 也。謂三界分限。各別不同故。(十八天者。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 天。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此十三天屬凡。自無煩天。無熱天。善

(29)

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是五那含聖流寄居。共十八。亦名禪天。修有漏定故)恒河沙者。此河徑過 四十里。沙細如麵。凡過量之數。以沙較之。一沙一天。總謂多多如沙。天子同前 解。

△二次第列名。

其名曰。大光普照天子。無垢莊嚴天子。神通遊戲天子。三昧自在天子。陀羅尼自 在天子。大那羅延天子。圓滿上願天子。無礙辯才天子。吉祥福慧天子。常發大願 天子。如是等天子。光明大梵天王。而為上首。

大光普照者。據歎德處。既云悟佛祕密。又趣菩提不退轉。是為大權菩薩。現天王 身。攝化同類耳。既是菩薩。則身光普照。令觸光者。皆得勝利。

○無垢莊嚴者。據迹而言。既離欲染。故曰無垢。以清淨為莊嚴。據本而言。離有 漏惑為無垢。得無漏慧為莊嚴。

○神通遊戲者。現天王身。亦是遊戲三昧。

○三昧自在者。三昧云正定。據迹而言。即有漏禪定。據本而言。即無漏禪定。定 有自在。故以為名。

○陀羅尼自在者。既得總持。所以自在。

○大那羅延者。那羅延。翻天力士。謂天力最大。具大神力。降伏諸魔。攝受羣 類。

○圓滿上願者。唯成佛度生為上願。必行願相資。故得圓滿。

○無礙辯才者。明辯才華。說法無礙。

○吉祥福慧者。漏無漏福。兼利之慧。最為吉祥故。

○常發大願者。欲證菩提。願不間斷故。

○如是等下。乃結上十名。等其無數。光明大梵天王結為上首者。前十名。不可定 住是何天。以經無顯文故。唯此大梵天王。雖無顯文。定是初禪。以內有覺觀。外 有言說。可以統攝諸天。故為上首也。

△三彰本歎德。

悉皆具足。三昧神通。樂說辯才。歷事諸佛。三世如來。菩提樹下。坐金剛座。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出生金剛三摩地。即一切如來誐尼迦大明妃。從自心出。說是大明曰   嚩日囉 (二合) 度閉

來。是故如來名得涅槃。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入十種法行。能知諸佛如來應供正

能令一切調伏其心。若諸菩薩修智慧行。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若諸菩薩修說法行。即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四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五

The main interest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passages from the sutra is to get a clear picture of how women are portrayed in the sutra and to find out

。於諸法一切無所住。是為一切智住。不自念法是我所。作是者為一切智。一切人法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歸命一切諸佛) 阿 (行也) 薩嚩怛囉 (二合) 鉢囉 (二合) 底訶諦 (一切所害也 ) 怛他揭多 (如來) 矩奢 (鉤) 菩提浙 耶 (二合菩提行也)

羅字門者。詮一切法清淨。由知一切法清淨故。即悟一切法無諍。嬭字門者。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