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 各種止血方法  直接按壓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4) 各種止血方法  直接按壓法"

Copied!
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四章 基本急救技術.

(2) 創傷的處置  運動時的開放性的創傷 , 以跌倒的擦傷 , 釘鞋或尖利.    . 的割刺傷及碰擊的挫傷最多,有共同的特徵即皮破出 血的症狀,也因此急救處置方面有相同方法。 1. 擦傷、挫傷、割刺傷的處置 止血、防止細菌感染及減輕疼痛 處置方法順序為 洗淨、消毒、止血、包紮、送醫.

(3) 創傷的止血 動脈出血 : 由受創部位斷裂血管端處以噴射噴出鮮紅的血液。 靜脈出血: 受創部位呈溢出狀出血,血液為暗紅色,大靜脈出血時, 和動脈出血時一樣具高度危險,故即刻止血,而小靜脈出 血時,和微血管一樣會自然止血,或直接壓迫止血即可。 微血管出血: 出血量較少,有時會自然止血,或採取高舉或直接按壓止 血即可。 內出血: 現場大多無法進行止血處置必須立刻送醫診療,特別是大 量出血時,大多因跌倒碰撞或墜落等所造成。.

(4) 各種止血方法  直接按壓法:  是直接於出血部位壓迫的止血方法,於止血時使 用乾淨手帕或紗布直接於出血部位按壓,應用於 微血管出血或小靜脈出血。  出血部位高舉止血法  在微量出血狀況下高舉止血是有效,是指出血部 位高過於心臟部位。  壓迫繃帶止血法:  同直接壓迫法,但手段不同,直接壓破以手壓迫 ,而本法以繃帶壓迫,兩法之止血效果相同。.

(5)  間接壓迫止血法  又稱止血點止血法或動脈點止血法,適用於頭部及四肢出血. 時止血,通常無法直接壓迫時可採用此法,是指出血部位和 心臟部位之間,在靠近心臟一點,以手指或手掌側俗稱手刀 強壓迫的止血法,是指身體各部位體表的動脈下進行按壓已 阻塞動脈血流而達到末梢止血效果。  當出血時部位發生時,均應加以理解與熟知並能確定操作止 血點。.

(6) 身體有 11 個動脈壓迫點  1. 顳淺動脈:  當出血部位為頭部側面或. 太陽穴時,止血點在耳朶 中央前面的顳淺動脈。  2. 頸動脈:  當出血部位為整個頭時止 血點在頸部的頸動脈。. 液動脈.

(7) 3. 顏面動脈:  當出血部位為臉部下半部時 ,止血點在下額骨內側的顏 面動脈。  4. 鎖骨下動脈:  當出血部位為腋下或上臂上 方時,止血點在鎖骨凹陷部 內側的鎖骨下動脈。  5. 腋動脈:  當出血部位在上臂時,止血 點在腋窩正中央腋動脈。  6. 上臂動脈:  當出血部位在上臂下側或肘 部、前臂及掌部時,止血點 在上臂內側溝的上臂動脈。. 液動脈.

(8)  8. 指尖末稍指動脈:  當出血部位在手指部位時,止  .  . 血點在指尖末稍指動脈。 9. 股動脈: 當出血部位在大腿、膝部或小 腿及腳部時,止血點在鼠蹊部 的股動脈。 10. 腳趾末梢動脈: 當出血部位在腳趾頭時,止血 點在腳趾第一關節兩側動脈。. 液動脈.

(9)  止血帶止血法:  由於具高度危險性除非情非不得已否則盡量避免採用本止血法。      . 前幾項止血法無效時,或四肢受利器刺穿,或被截斷時,才考慮 本止血法。 實施止血帶止血法應注意以下事項: 1. 用力綁緊止血帶至止血為止。 2. 採用五公分以上的寬布條為止血帶。 3. 止血帶榜上後絕不要鬆綁或拿掉,且勿超過兩 小時以上。 4. 綁上止血帶後應在帶上掛上『綁帶時間卡』。 5. 由於止血帶為危險的急救器材故切勿隨便亂使用。.

(10)  內出血處置法:  當懷疑有內出血狀況時唯一處置方式是即刻求救送醫。  當學生或選手受到下列運動傷害時,應懷疑有內出血之. 可能性,即骨盤骨折、大腿骨骨折、肱骨骨折、貫穿胸 、腹及骨盤的傷害、頸部強大打撲傷害、頭蓋骨骨折、 腹部肌肉硬直或痙攣、胸部激烈打撲或複數肋骨骨折、 耳朶或鼻孔流出血液及透明體液、痰血、陰部出血、血 尿等。  同時建議做出下列處置事項:  1. 呼叫醫護人員  2. 維持傷者氣道暢通並計量脈搏  3. 讓傷者安靜並安撫情緒  4. 進行休克處置  5. 寬鬆衣服  6. 保持傷者嘴巴張開狀  7. 醫護人員抵達前持續監視傷者.

(11) 骨折處置方法       . 分開放性骨折及閉鎖性骨折 開放性骨折: 受傷成面較廣同時會產生多種傷害。 開放性骨折處裡原則及順序: 1. 先處裡受傷部位即洗淨消毒是情況處理 2. 實施局部止血,若局部止血無效,使用止血帶止血方法。 3. 以夾板固定骨折部位,切記不可將露出骨頭推回皮膚內得 原來位置。  4. 即刻送醫。.

(12)

(13)

(14)

(15)  閉鎖性傷害急救處置:  最常見的如皮下結締組織的損傷,肌腱及肌肉的損傷,韌帶. 的損傷,骨骼,器臟的損傷等。  依傷害類別分扭傷、肌肉拉傷、肌腱裂傷、骨折、打撲、肌 肉抽筋、過度呼吸症候群、中暑等。  扭傷:運動中的扭傷不只是踝關節一處,凡跑、跳、投擲項. 目均使用得到關節部位,均發生扭傷的可能性如膝關節、肘 關節、腕關節、腰部。  因運動過程中用力過猛使關節超出正常範圍而引起關節、韌 帶的部位傷害。.

(16)  &踝關節扭傷: 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身體      .  . 失去重心,落地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或腳被絆倒時出現。扭傷時, 局部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 一、處理時,先用彈性繃帶將踝關節固定,於傷處外敷冰塊,在 用繃帶固定冰袋和踝關節。 二、固定幾分鐘後(約 3-5 分鐘),可先取下繃帶,此時受傷部 位腫脹尚不明顯,肌肉痙攣也較輕,可先進行簡單的檢查。 三、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有無骨折或脫臼的可能,韌帶損傷的 程度,以決定下一步之治療方法。 四、檢查方法: (1) 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 (2) 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 (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範圍是否變大或鬆動)。再將 踝 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 (3) 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手握住 足 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範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 (4) 如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紮,抬高患肢.

(17)  五、在踝關節復健治療方面:  &踝關節受傷到完全康復共分為七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 從受傷到腫脹不再增加為止 第二階段:從腫脹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為止第三階段 :從正常走路不痛至腫脹完全消失為止第四階段:從腫脹完 全消失至 75﹪ 得踝關節各方 向活動度都不痛為止。 第五階段:從 75﹪ 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 至恢復 75﹪ 的肌力為止。 第六階段:從恢復 75﹪ 的肌力至所有各方向的踝 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為止。 第七階段:從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 不痛至 恢復 100﹪ 的肌力為止。.

(18)  &復健治療的方法: 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裏,醒著時每 4 小時敷蓋. 在受傷部位 20 分鐘。  抬高:不需活動它時,就把受傷的踝關節抬高,至少要比腰 部更高才有效。  壓迫:用彈性繃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鬆或太緊,太鬆無 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妨害血液循環。 拿拐杖:拿 拐杖幫忙走路,受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範圍內 略著地支撐體重。但不可以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腳板朝下 時容易再發生內翻性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踵 (即腳跟部)先著地,然後才整個腳掌著地。.

(19)  水療:  使用「冷熱交替式水療」,其方法如下:  先將患部浸在攝氏 38-40 度,不痛的範圍內活動 4-6 分鐘。. 立刻改浸在攝氏 10-16 度冷水中 1-2 分鐘。 再回到熱水中 活動(如 1 所述)。 如此冷熱交替各做 5 次。 最後一次須 浸在熱水中。 完畢後將患部抬高,活動 5 分鐘,後綁上彈 性繃帶。 以上 1-6 為一次完整的(冷熱交替式水療),每 天做 2-3 次後,約 1-2 周可完全消腫。.  原則有三:  (1) 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都要浸泡在溫水中。  (2) 浸在溫水中時最好一邊活動腳踝,但仍要在不痛的. 範圍之內活動。  (3) 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浸溫水的 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

(20) 活動腳:不痛的範圍內,要儘量作各方. 向的腳踝活動,譬如上下活動或左右活 動,也可以當作在練習 ㄅㄆㄇㄈ 或 A BCD 等字母的活動。 保護:走路時須用固定用之貼部來保護 腳踝。一般人可用護套來代替之。 對抗施力:用自己的手施力於腳踝,而 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它。不要被手扳動 。.

(21) 等張運動: 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外加的橡皮圈阻力,等於是一種肌力 訓練。 等速性肌力運動: 利用特殊的「等速運動」訓練機,來加強腳板向上、向下 、朝內、朝外的各方向肌力。 快走:不痛不跛之下,可 任意加快走路的速度,但仍需腳踵先著地。 跑步:由慢跑開始,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最後可以短 跑衝刺。 繞圈跑:(轉彎 45 度)以 20 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 「 8 」字型的長度,做轉彎 45 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 而快。 繞圈跑:(轉彎 90 度)以 10 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 「 8 」字型的長度,做轉彎 90 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 而快。 特殊技巧的訓練:做各項運動的練習模式。.

(22)  踝關節扭傷處置:. 實施 R 、 I 、 C 、 E 、 F 1. 扭傷當後盡早讓傷害程度減低,即消腫、抑制內出血 的擴大。 2. 扭傷部位完全靜止狀態避免傷害加劇。 3. 疼痛及腫脹部位冰敷,泡在水中或以冰塊、冰帶冰敷 ,冰敷 48 小時,避免在七十二小時內沖泡熱水。 4. 冰敷狀態下以彈性繃帶或膠布固定包紮,若有腫脹狀 況時包紮勿過緊,以免劇痛。 5. 扭傷部位舉高並維持安靜狀態。 6. 急救處置完後盡早赴醫院診療。 消腫後需持續 5-7 天固定包紮,當疼痛減輕或完全消失後 進行清度復健,中度或重度扭傷時需固定夾板至少 1-2 個月。.

(23)  韌帶傷害處置. 前十字韌帶傷害: 前十字韌帶是維持膝關節伸 展狀態時穩定,同時控制 脛骨的動作,因此當傷害 時既無法從事各項運動更 會引起崩膝現象。 傷害因素有 1. 膝關節外翻 2. 前方衝擊幾壓力引起膝 向後過度伸展 3. 後方向小腿衝擊。 實施 P、E、I、C、E、S.

(24) 後十字韌帶傷害: 後十字韌帶是維持膝關節屈曲狀態時的穩定。 傷害因素有: 膝關節屈曲狀態下,脛骨受前方衝擊力擠壓。 實施 P、E、I、C、E、S 內、外側副韌帶傷害: 內、外側副韌帶是維持膝關節靜態安定性的組織。 傷害因素有: 膝進行內外翻時,受外力作用擠壓制使產生斷裂。 實施 P、E、I、C、E、S.

(25)  肌肉拉傷、肌肉斷裂、肌腱傷害. 均實施 P 、 E 、 I 、 C 、 E 、 S 抽筋處置:.  造成抽筋因素:  1. 環境溫度突然變化  2. 體內水分不足  3. 體內電解質流失(納、鈣、鉀、鎂)  4. 血流不順暢  5. 疲勞  6. 準備活動不足  7. 過度精神緊張  8. 運動負荷過遽  9. 動作不當及運動方式不良  10. 局部肌溫下降  均實施 P 、 E 、 I 、 C 、 E 、 S.

(26) &肌肉痙攣 :  肌肉痙攣就是俗稱的抽筋,它是因為肌肉產生不自的強直收. 縮,在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運動時經常可見,特別是一些 長時間的運動或游泳。當發生時,肌肉堅硬,疼痛難耐,往 往無法立刻緩解,處理不當時更會造成肌肉的損傷,因此, 我們應對其有充分的認識,並了解處理方法,進而避免肌肉 痙攣的發生,將傷害降到最低。.

(27)  一、引起肌肉痙攣常見的原因:  1. 疲勞:  身體疲勞時,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會改變,此時肌肉會有大量的  .       . 乳酸堆積,而乳酸會不斷的刺肌肉痙攣。 2. 電解質不平衡: 運動中大量出汗,特別在炎熱的氣候下,會有大量的電解質流失 ,電解質成份是鈉、鈣、鉀、鎂等成份所組成。汗的主要成分是 水和鹽,而鹽和肌肉收縮有關,流失過多的鹽會使肌肉興奮造成 抽筋。 3. 環境溫度突然變化: 在寒冷的氣候中,體溫下降肌肉收縮,特別是熱身運動沒有準備 充分,肌肉容易產生痙攣,主要原因是肌肉會因寒冷而興奮性增 高所致,例如游泳時受到冷水的刺激。 4. 過度經神緊張: 經神緊張會使肌肉緊繃,動作不協調,如不盡快放鬆肌肉神經會 造成抽筋。 5. 運動負荷過據: 在據烈運動時肌肉收縮急絀,容易造成抽筋。 6. 動作不當及運動方式不良。.

(28)  二、處理方法:  1. 發生抽筋時,不要緊張,先檢查並確定何處的肌肉. 產生痙攣,在針對此處的肌肉加以處理。  2. 發生肌肉痙攣時,通常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牽引痙攣的 肌肉,使之拉長,一般疼痛都可以得到緩解。處理時要 注意保暖,牽引用力要均勻,切忌暴力,以免造成肌肉 的拉傷。  3. 腹部肌肉痙攣時,可做背部伸展運動以拉長腹肌,還 可以進行腹部的熱敷及按摩。  4. 小腿肌肉痙攣時,可伸直膝關節,勾起腳尖同時雙手 握住腳用力向上牽引即可。  5. 游泳中發生肌肉痙攣時不可驚慌,可先吸一口氣,仰 浮於水面,並立即求救,在水中自救的方法是用沒抽筋 的一側手握住抽筋的腳趾,用力向身體的方向拉,同時 用抽筋一側的手掌按住抽筋腿的膝蓋上,幫助膝關節的 伸直,待痙攣緩解後,在慢慢游向岸邊。.

(29)  三、肌肉痙攣的預防:  1. 要加強身體的鍛鍊,提高本身之健康狀況及身體素. 質,尤其應注意耐寒力及耐久力之增進。身體情況不佳 時,特別是疲勞和飢餓時,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 2. 運動前,必須認真地做好準備動作及暖身,對容易發 生痙攣的肌肉可先做適當的按摩,不可突然進行緊張用 力的動作或劇烈的運動。  3. 在高溫或進行長時間劇烈運動時,應是當的補充電解 質,身體疲勞時,應有充分的休息再進行運動。  4. 游泳下水時應先用冷水淋浴,並做暖身運動。使全 身肌肉逐漸適應冷水的刺激,水溫過低時,游泳的時間 不宜過長。  5. 預防勝於治療,當發生肌肉痙攣時需鎮定並小心處理 ,運動時更不可以勉強。.

(30)   .   . . . 急性肌肉傷害: 一、分類: 1 、肌肉挫傷:肌肉直接被外來暴力撞擊到所造成的肌纖維斷 裂及出血。 最常發生在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其次是 小腿後方的排腸肌及上臂的肱二頭肌。 2 、肌肉拉傷:肌肉本身的收縮不當所造成的肌纖維受傷。 二:臨床三種基本診斷型: 第一型、「肌肉完全斷裂」:斷裂處會凹下去,而兩端卻鼓起 來、此種傷害並不會很痛,主要的苦惱是肌力的喪失及外觀的 變形,如果不再意外觀的變化,且能接受適當的肌力復健,則 並不一定需要手術。 第二型、「不完全斷裂所造成的間質性血腫」:此型肌纖維、 肌膜、血管受損,血液會延著重力的方向流,因而造成別處出 現紫斑或瘀血的現象。表面看起來很嚇人但復原比第三型快。 第三型、「不完全斷裂所造成的肌肉內血腫」:雖然出血量不 是很多但全積聚在肌膜內,使其壓力增加,導致一壓到或收縮 此肌肉時會產生劇烈疼痛。此型復原很慢。.

(31)  二、急性受傷之處理:  1. 立刻休息、冰敷、用彈性繃帶壓迫並抬高患部: 冰敷的. 方法可用冰塊、冰袋、冰毛巾、冷卻噴霧劑任何一種都行、 但重要的是不要造成凍傷。  2 、約 24-48 小時之後,血腫不再繼續擴大時,可在不痛的 範圍內活動。  3 、配合適當的熱療、水療或按摩,可加速血腫的吸收。  4 、逐漸增加肌肉得活動度及延展度:復健運動不宜操之過 急或做得過度,斷裂的肌肉不宜在四週內作被動性的過度伸 展,也不可運動到產生疼痛的現象,以免產生新的出血。復 健治療需持續三個月以上並將之當作日後熱身運動的一部份。.

(32)  運動摩擦引起的水泡  一、處理方法:  1 、保留水泡頂部的表皮,以無菌空針抽光裡面的液體. :保留水泡頂部的表皮,在 24 小時內盡快以無菌空針 抽光裡面的液體,最多可抽三次,如此可使水泡的頂部 和底部重新相連,不僅使疼痛減至最低,又可預防細菌 感染。  2 、保護水泡: 一旦水泡頂部與底部貼住之後,疼痛 便會消失,但在表皮尚未完全再生之前,須用保護墊來 減少因再次摩擦而使水泡擴大,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用 小紗布蓋在水泡上,然後再用特殊軟皮墊或一層較厚的 紗布或棉墊貼在上面,祇要更換時不要弄破水泡即可。  3 、預防細菌感染: 把地靈黴素或氯的軟膏塗在破皮的 水泡表面,外面用小紗布或歐凱膠布貼住也能預防細菌 感染。.

(33)  二、預防方法:  1 、容易發生水泡的人,在運動時最好穿兩雙襪子,最裏面    . 穿一雙薄襪,外面再套一雙普通的運動襪。 2 、鞋內放一層防滑的內墊。 3 、在運動前先灑一點乾燥粉在腳底,也能減少濕度而預防 水泡的發生。 4 、合適的運動鞋。 5 、新的運動鞋可用軟皮墊或其他的護墊貼著,塗上一點凡 士林也有效,穿著時間以漸進性增加時間為原則。.

(34)  &運動引起的腹痛  您是否經歷過在運動時出現劇烈的刺痛呢?若發生的部. 位在右上腹時請不必驚慌,這種疼痛俗稱為「側腹痛」 。  一、發生原因:真正的原因尚無定論,不過較為大家接 受的看法是呼吸肌肉(包括橫隔膜及肋間肌)由於血液 不足所造成的缺氧性疼痛,特別是運動初期呼吸次數及 深度都需要迅速增加時,最易引發這種缺氧性的肌肉疼 痛 ---- 「側腹痛」。二、消除側腹痛之法:  1 、立刻停止運動。  2 、向前彎曲用手指深壓肋骨下方的上腹部肌肉。  3 、作最大的呼吸動作將肺內的空氣盡量排乾淨。  4 、把手臂往上舉得比頭更高盡量往後伸。.

(35)  過度呼吸症候群:.  又稱鹼中毒,大多因長距離跑步項目運動,在中期或後. 期階段,受需要氧氣量增加直接反應,因大量呼出體 內 二氧化碳,造成血液中二氧化碳比率過低,而使血液 的 ph 值升高呈鹼性狀態,血液中的高鹼會產生突發性 呼 吸困難,無法順暢呼吸空氣,並有頭暈目眩、手腳末 稍 和嘴巴周圍產生麻痺感,及胸部產生壓迫感和胸痛感 等 症狀。 急救處置方法: 由於鹼中毒是動脈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壓降低,所以基本上 只要讓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壓上升即可,因此讓患者迅速 補充二氧化碳的量,以使血液中的 PH 值回復正常即可。 通常用紙袋或塑膠帶套住口鼻,進行呼吸二 ~ 三分鐘,.

(36) 熱病急救處置  熱痙攣:  原因:大量出汗蒸發散熱,造成體內大量鹽分等電解. 質及度降低,  症狀:無力感、胃疼痛、嘔吐、下痢疲勞,暈眩,呼 吸困難、耳鳴。  處置:扶往通風涼爽處,解開衣物進行散熱,同時餵 飲涼水,不要冰水,適度按摩痙攣處,沾溼毛巾處置 於額頭及痙攣部位。.

(37)  熱中暑  原因:體溫調節機能失效,停止出汗體熱無法散發產. 生鬱熱現象,體溫超過四十一度。  症狀:皮膚赤紅乾燥,無汗、頭痛目眩、耳鳴、打呵 欠、呼吸急促、脈搏亢進、血壓上昇、手腳動作笨拙 、痙攣、肌肉無力、臉色蒼白等症狀。  處置:  扶往通風涼爽處,解開衣物進行散熱,頭下置放冰枕 ,並以冰涼濕毛巾擦拭全身,或酒精擦拭,須在最短 時間內,降溫至 38 度左右,並給予飲用冰凉水。.

(38)  熱衰竭(熱虛脫)  原因:  在熱環境下活動,促使汗腺活動亢進,體表末梢. 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循環機能無法充分發 揮,心血輸出量不足,引起異常血壓降低,造成 短暫性循環機能不全現象。  症狀:  明顯皮膚汗濕發黏,全身倦怠、四肢無力、頭痛 、暈眩、嘔吐、臉色蒼白、體溫稍微下降、頻脈 微弱。  處置:  扶往通風陰涼處,讓其平躺,若臉部極度蒼白時 ,躺臥時頭部低放,用毛巾或衣物保暖身體,並 給予些許涼水或家有食鹽的咖啡飲用,約每十五 分鐘飲用三 ~ 四杯。.

(39)  熱疲勞  原因  一是水分不足,二是鹽份不足,因為長時間活動造成大. 量出汗而未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導致脫水現象。在這情 況下循環血液量減少心血輸出量降低引起中心靜脈壓下 降並因末稍血管收縮無法充分供應各臟器的血液量。  症狀  無力感、倦怠感、疲勞感、頭痛、暈眩、食慾不振、噁 心、多汗、臉色蒼白、頻脈、呼吸急促、血壓降低、肌 肉抽筋、口乾、動作協調性減弱等。  處置  扶往通風涼爽處,頭低腳高平躺,解開衣物進行散熱,  且給予涼水飲用。.

(40)

(41) 成人 CPR 之圖解 1. 叫:評估意識. 2. 叫:呼叫求援.

(42) 3. A :維持呼吸道暢通 4. B :評估呼吸 不超過 10 秒.

(43) 5. B :進行 2 次人工呼吸 6. C :循環不超過 10 秒.

(44) 7. 找出正確胸外按摩的正確位置.

(45) 8. 進行胸外按摩.

(46) 9. CPR 時正確的姿勢 -1 10. CPR 時正確的姿態 -2. 每分鐘 4 個循環 , 胸外按摩與人工呼吸比例為 30:2.

(47) 13. 有脈搏需評估呼吸. 14. 若無呼吸 , 每 5 秒給一口氣 直到有呼吸或專業人員.

(48)  1 - 8 歲兒童施行 CPR 的步驟與大人同,最大的差別為: 1.當呼救而無他人協助時,應施行 1 分鐘 CPR ,再繼續呼救。 2.胸外按壓時用力較輕,僅以一手之掌根,下壓深度為 2.5~3.5 公分。 • 兒童 CPR 之圖解 3.人工呼吸與胸外按摩之次數比為1:5。   .

(49)

(5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答:向東直走 800 公尺再向北直走 200 公尺 練習四

第十二階段 配對數數卡(數量與符號配對) 第十三階段 按量取數訓練(數數和寫數) 第十四階段

從地理位置上作一觀察,中國可說是「東盟」最親密的近鄰。「東盟」對中國的外交政 策,大致上分為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 1990

階段一 .小數為分數的另一記數方法 階段二 .認識小數部分各數字的數值 階段三 .比較小數的大小.

1.1.3 檢視分三個階段 。 在過去第一、第二階段 (即由1999年 1月至2000年

答:向東直走 800 公尺再向北直走 200 公尺 練習四

本課程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基本網頁概念介 紹開始,帶領學員循序漸進使用 FrontPage 2003 建 立個人網頁;第二階段著墨在 Flash

本課程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基本網頁概念介 紹開始,帶領學員循序漸進使用 FrontPage 2003 建 立個人網頁;第二階段著墨在 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