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理念 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1.1 理念 8"

Copied!
1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3)
(4)

目 錄 目 錄

前言 6

第一章 概論 7-15

1.1 理念 8

1.2 背景 8

1.3 核心價值與課程設計主導原則 9

1.4 幼兒發展與學習 11

1.5 優勢與發展 11

1.6 現況與轉變 12

1.7 修訂方向 12

1.8 諮詢與意見 12

1.9 各章節簡介 13

1.10 指引目的與使用 15

第二章 課程目標與架構

幼兒應該學甚麼? 17-40

2.1 課程理念 18

2.2 課程目標 18

2.3 發展目標 19

2.3.1 各項發展目標的具體闡述 21

2.3.2 發展目標互有關連 22

2.4 學甚麼?如何學?怎樣評? 22

2.5 生活化主題 24

(5)

2.6 課程架構及學習範疇 24 2.6.1 學習範疇 - 體能與健康 26 2.6.2(a) 學習範疇 - 語文 (中文) 28 2.6.2(b) 學習範疇 - 第二語言 (英語) 31 2.6.3 學習範疇 - 幼兒數學 32 2.6.4 學習範疇 - 大自然與生活 34 2.6.5 學習範疇 - 個人與群體 36 2.6.6 學習範疇 - 藝術與創意 38

第三章 學校整體課程規劃

如何設計適合幼兒的課程? 41-50

3.1 課程規劃方向 42

3.2 情境分析 43

3.3 組織目標和內容 44

3.4 編訂策略 47

3.5 評估成效 49

第四章 學與教及評估

幼兒是如何學?教師可怎樣

促進幼兒學習及如何評估? 51-60

4.1 學與教取向 52

4.2 教師的角色 52

(6)

目 錄 目 錄

第五章 照顧幼兒的多樣性

如何營造融和的學習氛圍? 61-66

5.1 理念 62

5.2 目的 62

5.3 策略建議 62

5.4 潛在發展困難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幼兒 64

5.5 非華語或新來港幼兒 65

第六章 入學適應與幼小銜接

家長、幼稚園與小學共同攜手 67-73

6.1 怎樣銜接 68

6.2 入學適應 68

6.3 幼小銜接 70

第七章 家校合作與社區參與

培育幼兒,需要各持份者的共識和協作 75-78

7.1 夥伴關係 76

7.2 推行原則 77

7.3 推行模式建議 78

第八章 教師專業發展

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和建立學習社群 79-81

8.1 方向 80

8.2 策略 80

8.3 實踐 81

8.4 教育局的支援措施 81

(7)

附錄

附錄一 建議納入學校課程內的核心及

輔助價值觀和態度 82

附錄二 二至六歲兒童發展特徵 83-86

附錄三 幼兒學習語文 (中文) 的特質 87 附錄四 幼兒學習語文 (英文) 的特質 88

附錄五 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 89-93

詞彙闡釋 94-96

參考文獻 97-101

委員名錄 102-104

(8)

前 言

課程發展議會因應社會轉變和幼兒需要,檢視《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06),並提出修 訂建議,進一步優化幼稚園課程。課程發展議會是一個諮詢組織,就幼稚園至中六階段 的學校課程發展事宜,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意見。議會成員包括校長、教師、家 長、僱主、大專院校學者、相關界別團體的專業人士、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代表、香港職 業訓練局代表及教育局人員。

為配合《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報告》所訂下的教育目標及相關措施,本指引定名為

《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以顯示幼稚園、小學及中學課程的延續性,並構成一個連貫 和互相配合的教育體系,達至全人教育的目的。

本指引所述的學校,是指服務2至6歲幼兒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及設有幼稚園班 級的學校。

如對《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以郵寄、傳真或電郵的方式,送 交課程發展議會幼兒教育委員會秘書處。

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13樓 傳真:2573 5299

電郵地址:cdikp_kg@edb.gov.hk

(9)

第一章

概 論

(10)

1.2 背景 1.1 理念

概 論

幼兒是社會未來的希望,幼兒階段亦是個人成長的重要歷程,

各持份者對優質的幼稚園教育有殷切的期望。

優質的幼稚園教育,應與小學及中學互相呼應,為幼兒未來的 學習與成長奠下良好基礎,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群、美各 方面的均衡發展,並達至全人教育的目的。

教育統籌委員會於2000年發表《終身學習•全人發展:香港教 育制度改革建議》,為未來香港教育訂定目標:

「讓每個人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有全 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 索、創新和應變。」

課程發展議會配合教育改革的方向,亦於2006年發布《學前 教育課程指引》,提供以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為中心的課程 架構。

幼稚園教育,應與小 學及中學互相呼應,

促進幼兒在德、智、

體、群、美各方面的 均衡發展,達至全人 教育的目的。

(11)

在2015年,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發表報告,為未來幼稚園教 育的政策提供建議,並認為幼稚園教育的目標應是:

「為兒童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培養兒童的求知精 神、樂於學習和探索、均衡發展、健康的自我概念 以及信心和能力適應不斷轉變的世界。」

課程發展議會檢視《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報告》所訂下的教 育目標,考慮幼兒發展及學習的特質,總結本地幼稚園業界的 發展、優勢、現況,以及多年努力所積累的經驗和成果,並進 行廣泛的課程諮詢,收集不同持份者的意見,訂下修訂課程的 方向,持續優化課程。

核心價值

我們延續《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06)的理念,以「兒童為 本」作為課程的核心價值,持守「認識和尊重每個幼兒的發展 獨特規律」的重要原則。

主導原則

(i) 配合幼兒成長和發展需要

幼兒喜歡探索,是主動的學習者。他們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 程,學習亦受成長和發展的規律所影響,課程內容應聚焦於幼 兒能力所及的事情。

(ii) 提供生活化、重視感官探索和富趣味的學習經歷

優質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應著重培育幼兒學習興趣,延續他們 的學習動機。提供生活化、重視感官探索和富趣味的學習經 歷,讓他們以第一身掌握生活經驗和知識,達至所訂下的課程 目標。

1.3 核心價值 與課程設計 主導原則

以「兒童為本」作為 課程的核心價值,配 合幼兒發展與學習的 特質,並檢視幼稚園 業界的發展、優勢與 現況。

(12)

(iii) 照顧幼兒的多樣性及不同需要

每個幼兒都是獨立個體,有不同的能力、個性、興趣、背景、

文化、生活習慣及學習模式。教師宜對幼兒建立合理的期望,

並給予他們適切的支援,讓有不同特質和需要的幼兒,都能在 同一校園下,喜愛學習。

(iv) 延續現有校本課程的優勢

香港幼稚園的課程向來靈活和具彈性,專業的教師團隊富有愛 心,為幼兒提供校本的學習經歷,照顧不同需要。課程設計應 紮根於校本的經驗和優勢,並持續優化。

(v) 協同學校、家庭與社區參與

優質幼稚園教育有賴學校、家庭與社區共同參與,各持份者緊 密溝通和協作;認同以「兒童為本」為核心價值,彼此分享對 幼稚園教育目標和方向的願景,互相支持和配合。

我們期望優質的幼稚園教育,能幫助每位幼兒發展成為一個愉 快、有健康體魄、持守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喜愛探索 求知、善於溝通、樂於與別人交往、富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人。

圖一: 核心價值與課程設計主導原則

(13)

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涵蓋認知、身體、群性等不同範疇。這些範 疇彼此促進,互有關連。

幼兒在成長路上有不同的發展步伐,幼稚園教育課程以「兒童為 本」為核心價值,視幼兒為獨立的個體,不以劃一的標準衡量幼 兒的表現和成就。

下列「幼兒是如何學習」的方向,是參考發展及教育心理學的 文獻:

. 幼兒充滿好奇心,會主動學習;

. 幼兒有不同的學習模式;

. 幼兒喜歡以感官進行探索以認識新事物;

. 幼兒建基於已有經驗和技能學習新知識;

. 幼兒愛在被接納、鼓勵和支持的環境學習。

為延續並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教師宜:

. 為幼兒提供自由探索、發掘知識和引證發現的機會;

. 關心幼兒的興趣、發展和需要,留意他們的差異;

. 鼓勵幼兒運用感官進行學習,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 選取生活化的主題,為幼兒提供有趣的學習經歷;

. 營造友愛、尊重、接納、欣賞及和諧的學習氛圍。

. 香港的幼稚園教育課程靈活和充滿活力,能迅速回應幼兒多 方面的需要及教育發展趨勢。

. 業界擁有一群有愛心、投入及專業的團隊,而職前及在職的 專業培訓課程,持續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助推動幼稚園 教育的發展。

. 家長關心子女的成長和各方面發展的需要,樂於參與由學校 舉辦的家長活動或講座。

學習活動應讓幼兒有 自由探索的機會、能 照 顧 幼 兒 發 展 和 興 趣、運用多感官和生 活化主題,並營造友 愛和尊重的氛圍。

1.4 幼兒發展 與學習

1.5 優勢與發展

(14)

. 由2017/18學年起,政府將提供15年免費教育及實施免費優 質幼稚園教育政策,改善學校環境,並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為持續推動幼稚園教育發展的契機。

. 電子屏幕產品普及,幼兒有較多機會接觸這些屏幕產品,對 他們的身體、情緒、社交發展和學習模式帶來衝擊。

. 家長關心幼兒的學習表現,漸形成競爭的文化。個別家長因 對幼兒期望過高而催谷學習表現,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構成 壓力。

. 家長普遍都是愛護子女,個別家長會為年幼子女事事代勞,

令幼兒養成依賴的習慣,減少了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

. 隨著人口結構和政策轉變,非華語、跨境幼兒的入學率因時 變化;社會人士和教師,亦提高對幼兒多樣性和不同學習需 要的認識和關注。

是次課程修訂包括以下重點:

. 強調培育幼兒的均衡發展;

. 加強推展品德教育;

. 闡釋各學習範疇的學習目的;

. 加強照顧幼兒的多樣性及推動共融文化;

. 提倡以生活化的主題貫通各學習範疇的內容;

. 提倡幼兒從遊戲中學習,並加強遊戲中的自由探索元素;

. 加強幼稚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課程發展議會就上述修訂建議,於2016年6月至9月,舉辦一 系列焦點小組會議及研討會,並派發及收集問卷,了解幼稚園 和小學校長、教師、家長、大專院校學者,以及社會人士的意 見。

教育局整理和分析所得的意見,除了供修訂幼稚園教育課程作 參考,也為日後製作學習資源和規劃專業培訓活動,提供重要 資訊。

1.6 現況與轉變

1.7 修訂方向

1.8 諮詢與意見

(15)

學校了解修訂的重點,可按課程發展的現況,評估學校的資 源、優勢和需要,由2017/18學年起,循序漸進推行新課程,以 落實本指引的建議。

學校亦應鼓勵及靈活安排教師參加專業發展活動,使能持續提 升教育質素。

本課程指引分為八個章節,就幼稚園教育課程發展的理念、方 向和實踐提供建議。本指引的附錄部分,亦提供詞彙闡釋和參 考文獻,以供教師參考。

1.9 各章節簡介

(16)

章節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概論

介紹幼稚園教育的課程理念、定位、核 心價值,以及修訂課程的主導原則和方 向。

第二章 課程目標與 架構

闡釋幼稚園教育課程的目標、課程架 構,以及各學習範疇的學習目的,並對 課程實施的策略提供建議。

第三章 學校整體 課程規劃

從情境分析、組織目標和內容、編訂策 略和評估成效四個向度,闡釋課程規劃 的框架,並建議具體的課時安排、教學 策略及評估方法。

第四章 學與教及 評估

闡釋幼兒的學習特點,以及不同持份者 在幼稚園教育的角色;提出從遊戲中學 習,加強當中自由探索的元素 。

第五章 照顧幼兒的 多樣性

就學校如何營造共融氛圍,關顧幼兒在 性格、能力、興趣、語言、文化和生活 習慣等方面的多樣性,提供方向及策略 建議。

第六章 入學適應與 幼小銜接

就促進幼兒入學適應,及為預備幼兒升 讀小學的銜接措施和策略,提供方向及 實踐建議。

第七章 家校合作與 社區參與

就學校開展與家長及社區的協作,為幼 兒提供優質的學習及遊戲經歷,提供方 向及實踐建議。

第八章 教師專業 發展

為培養高質素的教師,以及促進教師的 持續專業發展,提供建議。

各章節的內容簡介如下:

(17)

本指引為幼稚園校長、課程領導者、教師,提供一個清晰和全 面的課程架構,以規劃具校本特色的課程。

學校可因應其辦學理念、學校條件、幼兒特質、家長及社會期 望,依據本指引所提出的課程目標架構及策略建議,為幼兒提 供適切和有成效的學習經歷。

其他持份者,包括:家長、小學同工及社會人士,亦可參閱本 指引的相關章節,加深對幼兒及幼稚園教育的認識,作出適當 的配合和安排,互相攜手,促進幼稚園教育達至其所訂下的課 程目標。

小學校長、副校長、課程領導者和教師,可從本指引了解幼稚 園教育的理念、課程目標、內容和評估方法,並加深對幼兒學 習模式及策略的認識,使能在迎接幼兒升上小學時,延續他們 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幫助他們適應小學生活,促進幼、小階段 的順利銜接。

家長也可以參閱本指引,加深對幼稚園課程目標和架構的認 識,了解幼兒的多樣性和在入讀幼稚園或預備升讀小學時所面 對的挑戰,使能充分與學校配合,為子女營造一個愉快又有成 效的學習和生活經歷。

1.10 指引目的與 使用

除 了 學 校 同 工 , 不 同 持 份 者 , 包 括 : 家長、小學課程領導 者、社會人士,都可 以參閱本指引,加深 對幼兒及幼稚園教育 的認識。

(18)
(19)

第二章

課程目標與架構

幼兒應該學甚麼?

(20)

2.1 課程理念

課程目標與架構 –

本章節闡釋幼稚園教育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及實施原則,提 供一個全面和富彈性的課程架構,並列出各學習範疇的學習目 的與學習期望舉隅。

學校可按此課程目標和架構,結合辦學理念和特色,以及幼兒 成長和需要等因素,設計具備校本特色的課程目標、內容和相 關學與教策略。

幼稚園教育課程以促進幼兒的全面和均衡發展為原則,涵蓋

「品德發展」、「認知和語言發展」、「身體發展」、「情意和 群性發展」和「美感發展」五項發展目標,分別體現德、智、

體、群、美的五育發展方向。

上述五項發展目標,透過「體能與健康」、「語文」、「幼兒數 學」、「大自然與生活」、「個人與群體」和「藝術與創意」

六個學習範疇來落實。而生活化的學習主題,貼近幼兒的日常 經驗、認知和興趣,能貫通六個學習範疇的內容,為幼兒提供 綜合而整全的學習經歷,有利幼兒學習。

幼稚園教育課程架構涵蓋「價值觀和態度」、「技能」和「知 識」三個互有關連的組成部分,與小學及中學無異,共同建構一 個連貫的課程體系。

幼稚園教育課程重視培育幼兒的學習興趣、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和積極的態度,以及提高自信心和自理能力;而在知識學習方 面,則強調建立基本知識和概念為主。

幼稚園教育課程的目標為:

. 培育幼兒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 培育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讓他們養成健康的體魄;

. 培育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精神,樂於探索;

. 培育幼兒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課程涵蓋「價值觀和 態度」、「技能」和

「知識」,以「生活 化主題」、「綜合模 式」、「從遊戲中學 習」模式推行,促進 幼兒均衡發展。

幼兒應該學甚麼?

2.2 課程目標

(21)

上述的課程目標,有助幼兒發展為愉快、有健康體魄、持守正 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喜愛探索求知、善於溝通、樂於與 別人交往、富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人。

幼兒在幼稚園階段獲得全面而均衡的發展至為重要。倘課程過 於側重幼兒於知識或技能上的增益,會窒礙他們的學習興趣,

消減對學習的信心,不利個人成長和未來發展。

上述的課程目標,表達我們對幼兒成長的期望:

課程目標 對幼兒的期望

培 育 幼 兒 在 德 、智 、 體、群、美各方面的均 衡發展

. 有禮貌和初步建立是非觀念(德)

. 具備基礎認知和語言溝通能力(智)

. 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身心發展(體)

. 喜愛群體生活,並掌握基本社交技巧(群)

. 喜愛參與藝術創作與欣賞活動,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美)

培育幼兒的良好生活習 慣,讓他們養成健康的 體魄

. 擁有自我照顧及自理能力(良好生活習慣)

. 能自發和持續實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模式(健康的體魄)

培育幼兒的學習興趣和 求知精神,樂於探索

. 充滿好奇心,喜愛觀察周遭環境,並追尋事物間的關係

(學習興趣和求知精神)

. 善於運用各種感官,例如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進行探索,以認識身邊新事物(樂於探索)

培育幼兒正面的價值觀 和積極的態度

. 認識自己,尊重和關愛別人,熱愛生活, 展現良好的行為

(正面的價值觀)

. 樂觀自信,勇敢面對生活和成長的轉變(積極的態度)

本指引沿用《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06) 所提出的四項幼兒發 展目標,並加強當中在「情意和群性發展」目標中的品德發展元

2.3 發展目標

(22)

香港是一個迅速發展的國際城市,社會環境不斷轉變,對傳統 價值帶來衝擊。家長和社會各界對培養下一代品德發展的期望 日趨強烈。

發展心理學研究顯示,幼兒早於三歲,便初步建立是非觀念。

幼稚園階段是培育幼兒良好品德的關鍵時機。香港幼稚園更有 一群富愛心、努力不懈、投入教學的專業教師團隊,一直致力 培養幼兒的良好品德。

德 育 及 公 民 教 育 , 旨 在 培 育 學 生 的 正 面 價 值 觀 和 積 極 態 度 , 是 課 程 改 革 的 四 個 關 鍵 項 目 之 一1; 各 學 習 領 域 和 學 科 , 已 涵 蓋 相 關 的 學 習 內 容 。 ( 有 關 《 基 礎 教 育 課 程 指 引-聚焦•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2014):從四個 關鍵項目學會學習-德育及公民教育,可瀏覽以下網站:

https://cd.edb.gov.hk/becg/tchinese/chapter3A.html)

學校可配合幼兒的發展和特質,並因應辦學理念及學校條件,

選取培育幼兒的正面價值觀和積極態度的重點,例如:堅毅、

關愛、責任感等,以規劃校本的品德教育;並讓幼兒在日常充 滿人際互動的學習環境中,體會和實踐良好品德。(有關《建議 納入學校課程內的核心及輔助價值觀和態度》,詳見本指引《附 錄一》)

幼兒的認知發展只達初階水平,較難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概 念。品德培育應先從認識和實踐開始,讓幼兒初步認識行為 有對錯、好壞之分,而不必急於進行一些依靠高階思維的道德 討論。

學校更可邀請家長支持和參與,與學校攜手營造有利培育幼 兒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的氛圍,共同推動品德教育的 工作。

現時各學習範疇,均涵蓋培育幼兒品德的內容,促進幼兒品德 發展,相關的學與教資源,可以繼續使用。

教師宜在學校的日常學習活動中,以持續觀察的方式,了解幼 兒的品德發展情況,適時給予他們正面的回饋,以讓幼兒肯定 和欣賞自己的良好品德和行為。

加入「品德發展」,與

「認知和語言發展」、

「身體發展」、「情意和 群性發展」、以及「美 感發展」,作為幼兒均 衡發展的方向。

1 在2001年,課程發展議會在《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報告書中,建議在各學習領域及跨學習領域推行四 個關鍵項目,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從閱讀中學習、專題研習、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以幫助學生發

(23)

發展目標 具體闡述

品德發展 (德)

. 初步建立是非觀念,培養幼兒正面的價值觀

. 幫助幼兒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和樂觀積極的生 活態度

. 培養幼兒與人相處的正確態度,學會尊重和關 心身邊的人

. 初步認識自己於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 界不同生活範疇的角色和責任

認知和 語言發展

(智)

. 誘發和滿足幼兒求知欲,使他們抱積極的態度 來認識身邊環境的人和事物

. 發展幼兒的簡單數理邏輯概念

. 發展幼兒分析、推理、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發展幼兒語言和思維的能力

身體發展

(體)

. 發展幼兒的感官機能,專注和觀察能力

. 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照顧的能力

. 促進幼兒大小肌肉活動能力(粗動作/精細動 作)的發展

. 認識身體機能的限制,建立保護自己的安全意

情意和 群性發展

(群)

. 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並以適當的 方法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表達需要

. 豐富幼兒的群體生活經驗,加強他們的人際溝 通能力

. 培育幼兒合群的精神,學會透過協商和合作,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透過豐富和多元的環境,讓幼兒發掘生活中的 教師更宜循循善誘,幫助幼兒發現可改善的地方,避免對幼兒 嚴詞譴責,或單以「行為量表」或「檢查清單」,評量或比較 幼兒在品德發展的表現。

不應單以「行為量表」

或「檢查清單」,評量 或比較幼兒在品德發展 的表現。

2.3.1 各項發展

目標的具

體闡述

(24)

此外,衞生署聯同教育局及社會福利署,聯合製作《學前兒童 發展及行為處理 ── 幼師參考資料套》,提供二至六歲兒童的 發展特徵,以供教師參考(詳見本指引《附錄二》)。

各發展目標互有關連,能彼此帶動,同步發展。例如:幼兒學 習以恰當的語言表達感受和需要,促進了他們與別人的溝通和 融洽相處,說明了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帶動了情意和群性的 發展;此外,幼兒能自如控制大小肌肉的動作(粗動作/精細 動作),繼而能參與藝術創作活動,便是由體能發展帶動美感 發展的例子。

2.3.2 發展目標 互有關連

圖二:五育並重,達至均衡發展

2.4 學甚麼?

如何學?

怎樣評?

幼稚園教育課程規劃,從「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法」和

「評估」三方面,達至促進幼兒學習的目的。

. 幼兒學甚麼才有意義和價值(課程目標和內容)?

- 內容配合幼兒的興趣,能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 主題圍繞幼兒的生活,讓他們有實踐所學的機會,從而產 生學習意義。

- 配合幼兒的前備知識和經驗,有助幼兒層層深入認識新 事物。

- 全面而均衡的課程,關顧幼兒在「知識」、「技能」與「價 值觀和態度」的增益。

(有關課程規劃的建議,詳見本指引第三章《學校整體課程 規劃》)

(25)

. 教師應如何促進幼兒學習(教學法)?

- 教師了解幼兒的發展和學習特徵,多設計感官學習活動。

- 幼兒逐漸發展專注力,教學宜避免枯燥刻板的操練,或是 長時間的單向講授。

- 營造有利學習環境,透過區角的設置,鼓勵幼兒自主 學習。

- 教師具備充足的學科知識,亦要了解幼兒的能力水平,選 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以幼兒易懂的方法教學。

- 教學時特別關注幼兒的多樣性和不同學習需要,致力在校 園營造接納和共融文化。

(有關學與教策略的建議,詳見本指引第四章《學與教及評 估》)

. 如何藉了解幼兒的學習表現促進學習(評估)?

- 學與教和評估,同樣是課程推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並應於 學期開始,已作出整體規劃部署。

- 學校不應以口試或筆試等測考形式,評核幼兒的學習表 現。

- 持續的觀察、記錄和回饋,能肯定幼兒的學習表現,幫助 認識進步的方向。

- 收集的資料,亦能回饋教學,優化課程,促進幼兒學習。

(有關學與教策略的建議,詳見本指引第四章《學與教及評 估》)

(26)

生活化的主題,例如:家庭、節日和社區等,可作為組織課程 的主軸,貫通各學習範疇的內容。

透過主題設計綜合學習活動,能打破學習範疇的界限,有助幼 兒把所學與生活作連繫。

除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外,亦讓他們在學校和生活中,充分體 驗有關主題的內容,認識不同概念之間的關係,對事物有更整 全的了解。

(有關課程規劃的建議,詳見本指引第三章《學校整體課程規 劃》)

幼稚園教育課程架構由「價值觀和態度」、「技能」和「知識」

三個互有關連的部分組成,並涵蓋六個不同學習範疇,包括:

「個人與群體」、「大自然與生活」、「體能與健康」、「藝術 與創意」、「幼兒數學」和「語文」,呼應本指引建議的五項幼 兒發展目標,為幼兒提供一個整全的學習經歷。

編訂不同的學習範疇,是為檢視全面而均衡的學習元素提供綱 領,確保幼兒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全人發展,並 非鼓勵分科學習。

因此,我們修訂了三個學習範疇的名稱,強調幼稚園課程應配 合幼兒的發展,避免揠苗助長。修訂如下:

《學前教育課程

指引》 (2006) 修訂 目的

早期數學 幼兒 數學

突顯幼兒於這個階段學習數 學,要配合其成長和發展需 要

科學與科技 大自然 與生活

.避免混淆小學、中學以

「科本」為主的課程架構

.著重培育好奇心,探索生 活與大自然的現象

藝術 藝術與 創意

強調自由表達與創作的學習 元素

2.6 課 程 架 構 及 學習範疇 2.5 生活化主題

採納生活化主題,

以綜合模式,打破 學習範疇的界限。

(27)

圖四:幼稚園教育課程架構

(28)

以下章節會以幼兒在幼稚園階段的學習和發展特徵作依據,臚 列各學習範疇的理念、學習目的、學習期望舉隅,以及教學原 則及策略。

理念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健康」的定義應為「身體上、精神上和 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因 此,幼兒除了要擁有良好體魄,遠離疾病外,還要保持身心愉 快和擁有良好社交生活,才是真正健康。

積極參與體能活動,不單能促進幼兒肌肉及骨骼發展,增強心 肺耐力和預防慢性疾病,還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和自我價 值,增強意志及毅力,並學習遵守秩序及尊重他人。

學校宜透過多元化的體能活動,幫助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發展 強壯的體魄,建立對參與體能活動的興趣,並培育幼兒正面的 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校可參考由衞生署出版的《二至六歲幼兒體能活動指南》,

從而制定促進幼兒體能發展的策略,並提升師生及家長對體能 活動的意識,共同培養幼兒健康的生活方式。

幫助幼兒擁有強壯的 體魄,建立對參與體 能活動的興趣,並培 育正面的價值觀和積 極的態度,養成良好 的生活習慣。

2.6.1 學習範疇-

體能與健康

(29)

學習目的 學習期望舉隅

發展大小肌肉的能力

(粗動作/精細動作),

掌握身體基本的動作,

建立對空間和方向的 認識

.發展大小肌肉的能力(粗動作/精 細動作),掌握身體基本的動作:

- 發展走、跑、跳、爬、平衡、

投擲等身體基本的技能和動作 - 發展平衡、移動和操控等能力 - 掌握正確姿勢,發展身體的協 調能力、柔韌度、靈敏度和節 奏感,強化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建立對空間和方向的認識:

- 協調知覺,建立對空間的認識 - 透過動態的體能活動,感知上

下、左右、前後等方向概念

培養積極參與體能活 動的興趣和習慣,建 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 極的態度

.樂於參與群體活動,遵守秩序及 尊重他人,建立自信和勇氣,發 展社交技巧

.學習與他人相處,培養團隊合作 精神

.培養勇於嘗試,不怕失敗、能持 之以恆的態度

.明白群體生活中互助合作的重 要,增強對團體的歸屬感和責 任感

運用感知能力探索環 境,提高健康和安全 的意識,建立自我保 護的能力

.認識視、聽、嚐、嗅、觸感官機 能,加深對身體的認識

.建立良好的生活和衞生習慣

.認識基本健康和安全知識,懂得 保護自己

學習目的及其相關學習期望舉隅

(30)

2.6.2

(a)

學習範疇-

語文(中文)

教學原則及策略

. 教師宜在進行體能活動時,時刻注意幼兒的健康狀況,確定 他們身體健康及有足夠的運動能力,沒有傳染病的徵狀且適 合參與群體活動。

. 避免進行持久和劇烈的運動,以免幼兒因體力不支而造成 傷害。

. 依照時間、季節、場地(室內或室外)等條件,靈活釐訂活 動內容及範圍,充分利用環境和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讓幼 兒進行體能活動。

. 按從容易到困難、從簡單到複雜的規則編訂學習內容;給予 幼兒充分的練習時間和鼓勵,逐步提升幼兒的能力。

. 多讚賞和肯定幼兒表現,鼓勵他們勇敢嘗試,以增強自信 心;不需比較幼兒的能力,多去讚賞並肯定他們在活動過程 中的努力和進步。

理念

香港人口大都以中文(口語主要為粵語,也有普通話和其他 地方語言,書寫和認讀主要為繁體字)為溝通的媒介,而大 部分學校亦以中文授課。我們建議先讓幼兒多發展中文方面的 能力。

在幼兒語文教育方面,首要培養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良好 學習態度。一般而言,先讓幼兒培養聽、說能力,讓他們從 豐富真實的語文環境中,接觸不同類別的語文材料,發展語文 能力。

因幼兒聽、說的能力發展先於讀、寫能力,學校宜為幼兒提供 生活化和富趣味的聽、說經驗,讓他們在良好的聆聽和說話能 力基礎上,豐富讀、寫的經驗。

此外,幼兒聆聽和運用普通話的機會日增,學校教師也可以秉 持上述原則,因應幼兒的背景和特質,以專業知識和判斷,藉 組織有趣和多元化的活動,例如以遊戲、兒歌的形式,讓幼兒 在輕鬆愉快的語境下接觸普通話,以迎合現今香港豐富多樣的 語文環境。

幼兒語文教育,首要培 養幼兒的語文學習興 趣和良好學習態度。

(31)

學習目的及其相關學習期望舉隅

學習目的 學習期望舉隅

建立學習語文(中文)

的興趣

.喜歡參與語文活動,如唱兒歌、

聽故事或閱讀圖書

.專心聆聽以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

也樂意用說話與人溝通,或以圖 畫、文字表達想法和感受

.積極提出問題及回應教師的提問

.能從日常對話、生活經驗和故事 中,理解事情的時序或因果關係

養成良好的溝通 態度

.與人溝通時表現專注和耐心

.樂於與別人交流,態度有禮,會 輪候發言

.發言時語調溫和,用語恰當

逐步建立語文運用 的基礎

.留意在日常生活接觸到的語文材 料,認識語文的特點

.養成閱讀習慣,常常主動看書,

並初步掌握閱讀的技巧,如認識 文字的方向

.能模仿成年人說話的語調和語 速,並開始組織表達的內容

(32)

教學原則及策略

. 配合幼兒的語文發展特性和步伐,為幼兒提供綜合式的語文 學習經驗,把聽、說、讀、寫經驗自然融入日常教學的情境 中。

. 活動配合幼兒的興趣、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多運用唱兒 歌、聽故事、閒談、遊戲、閱讀繪本等策略,豐富幼兒的語 文經驗。(有關幼兒學習語文(中文)的特質,詳見本指引

《 附錄三》)

. 鼓勵幼兒專注和留心別人的說話,也指導幼兒有禮貌地作回 應,從而建立良好的溝通態度。

. 執筆寫字需配合幼兒身體的發展情況,學校不應要求幼兒班 的幼兒執筆寫字。教師宜先透過多元化的活動,提升幼兒 控制小肌肉的能力(精細動作),幫助他們協調手、眼的動 作,並建立方向感和培養正確的坐姿。

. 待幼兒作好以上的寫前準備,教師可創設有意義的情境,讓 幼兒從基本筆劃開始,學習執筆書寫簡單的文字。

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

. 非華語學生愈早接觸中文,愈能盡快建立學習的興趣和信 心,並融入本地社群。我們鼓勵非華語幼兒的家長,盡早安 排子女入讀幼稚園,沉浸在自然的中文語言環境。

. 非華語幼兒在入學前或學校以外接觸中文的機會較少,教師 作語言示範時,宜放慢語速,也可配合身體語言、圖片或實 物輔助表達。

. 唱兒歌、聽故事等活動能讓非華語幼兒在輕鬆的氣氛下學習 中文。教師更可促進幼兒間的交流,營造機會讓本地和非華 語幼兒一同遊戲,彼此多說、多聽,共同增益。

. 教師亦可以調適課程內容,多選取幼兒熟悉的課題,例如節 日、食品、衣物服飾,以及生活習慣等,讓不同族裔的幼兒 彼此分享文化習俗,既增加非華語幼兒對學習內容的共鳴和 興趣,更能鼓勵他們的言語溝通。

(有關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的過程、難點、學與教策略,以 及支援及資源,詳見本指引《附錄五》)

非華語學生愈早開始 學習中文,愈能盡快 適應本地課程,融入 本地社群。

(33)

理念

早期語文經驗對幼兒的語文發展影響極大。幼兒在生活中常看 到和聽到英語,這些早期英語經驗,可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 趣。教師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更能幫助幼兒建立早期英語意識 和概念,為他們奠定日後英語發展的基礎。

在幼稚園階段,教師可因應幼兒的語文能力發展和需要,為幼 兒提供富趣味、有意義而真實的英語語境,培養他們運用簡單 英語與人溝通的信心。(有關幼兒學習語文(英文)的特質,

詳見《附錄四》)

學習目的及其相關學習期望舉隅 2.6.2

(b)

學習範疇-

第二語言

(英語)

學習目的 學習期望舉隅

建立對英語的興趣

.對四周環境中的英語標示或廣播 感興趣

.喜歡唱英文兒歌、唸韻語及參與 富趣味的英語活動

.享受聆聽或閱讀英文故事的樂趣

培養樂於運用簡單英 語與別人和環境互動 的態度和信心

.認識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英語字 詞、話語

.樂意運用簡單的英語字詞、片語 或句子,回應與生活及學校經驗 相關的提問、要求或指示

逐步發展英語的基本 概念

.逐步認識英文字母和簡單字詞

.初步建立對英文文字和書本的概 念,發展基本的閱讀技巧

(34)

教學原則及策略

. 教師作為幼兒語言學習的榜樣,需具備良好的口語能力,發 音要準確,並能正確運用語言。

. 從現實生活中取材,布置豐富的語文環境,能幫助幼兒建立 對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動機。唱兒歌、聽故事和日常對話 等富趣味的英語聽、說活動,能提升幼兒運用英語的信心。

. 共同閱讀英文繪本和大圖書,能幫助幼兒建立對英語的文字 意識,發展書本的概念,以及基本的閱讀技巧,並培養閱讀 的興趣。

. 教師可善用不同的時段,例如在茶點或早會時間與幼兒進行 簡單的英語對話;或在集隊等候時間帶領幼兒唱熟悉的英文 兒歌;以及在教室張貼或擺放幼兒感興趣的英語材料,豐富 幼兒的英語學習經驗。

. 機械式的抄寫、背誦或強記學習內容,對幼兒的英語發展並 無裨益,只會造成學習壓力,減低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理念

. 數學概念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化和情境化的學習,

能讓幼兒發現數學與生活的關係,鼓勵他們學以致用,以數 學概念解決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

. 數學有嚴謹的學習層階,學習內容層層遞進。數學概念需配 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而實物操作則有助幼兒鞏固概念。

2.6.3 學習範疇 - 幼兒數學

讓幼兒透過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題,建立 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 動機。

(35)

學習目的及其相關學習期望舉隅

學習目的 學習期望舉隅

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對周圍環境中的數字、數量感興 趣,認識數字和數學符號所表達 的概念

.關注物件的形態,喜歡運用感官 比較物品大小、形狀和輕重的分 別

.對不同事物的排列方式感興趣,

喜歡探索和嘗試模仿物件的排列 規律

.樂於運用數學進行思考,以解決 生活上的問題

留意數學與生活的聯 繫,逐步建立以數學 思考和解決生活問題 的能力

.認識數字與數量的關係,能運用 數學語言比較和表達不同的事物 在量的差異

.運用觀察、觸摸等方法,探索數 量、圖形和空間(如:前、後、

左、右)的特質

.認識物件的屬性,並進行分類、

排列和排序等活動

.發展時間的概念,知道日月和四 季交替的規律,並能表述時間

培養主動觀察和關心 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

.嘗試運用多少、長短、加減、前 後、左右等數學用語,表達自己 的想法

.在周圍環境中尋找和欣賞各種各

(36)

教學原則及策略

. 配合幼兒的發展和思維能力,以實物幫助幼兒逐步認識基礎 的數學用語,培養幼兒的數感和空間感。

. 透過日常活動和遊戲,適時引入數學概念。當介紹數學概念 時,應以簡單和具體為原則,每次宜集中介紹一個要點,循 序漸進。

. 單向式的講述和機械化的數學運算操練,令幼兒對數學產生 厭惡。活動需配合幼兒的興趣,教師可營造生活化的學習情 境,選取適當的實物和教具促進幼兒學習。

. 幼兒的語言及數學概念的發展相輔相承。教師可多運用數學 概念與幼兒談論日常所見的事物,並鼓勵幼兒互相交流。

理念

. 幼兒天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大自然與生活」著重發展和延 續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幫助他們掌握尋找知識的方 法,並培育尊重、欣賞和珍惜身邊環境和大自然的價值觀和 態度。

. 大自然有各種有趣的現象,例如:光和暗、浮和沉、熱和冷 等。學校可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探索,以發現大自然 的奇趣事物和現象,並探索這些現象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 係。

.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教師可引導幼兒 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品,認識它們的用途和演變,並 學會善用科技。

. 學校須營造安全的環境,讓幼兒有機會透過觀察、預測與比 較的歷程,說出自己對大自然和周遭事物的看法,體會大自 然、科技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

2.6.4 學習範疇 - 大自然與生活

可從觀察大自然各種 現象,了解一些科學 的概念;並以日常生 活的經驗,初步認識 現今科技及其對我們 的影響。

(37)

學習目的及其相關學習期望舉隅

學習目的 學習期望舉隅

對事物產生好奇心,

樂於探索四周的事物 和大自然現象

.對自然現象表現好奇,有探索的 意欲

.主動認識周遭事物,樂意嘗試運 用科技產品

.培養對事物有求知、求真的態度

對事物持客觀而開放 的態度,學習觀察、

提問和假設等有關探 究事物的基本方法,

並發展解決疑難的能力

.能運用視覺、聽覺、味覺、嗅 覺、觸覺各感官進行觀察

.懂得運用觀察、預測和比較的方 法,探究和認識周遭事物

.使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探索結果 與發現事物的想法

欣賞、尊重和愛護大 自然,實踐環保生活

.關心和欣賞大自然的美態,並愛 護動、植物

.培養保護環境和珍惜資源的生活 態度和習慣

.欣賞科技改善生活,懂得善用科 技

(38)

教學原則及策略

. 鼓勵幼兒多留意身邊生活和大自然環境,通過觀察和討論,

加深認識。

. 安排探究活動,宜選擇容易觀察、變化明顯和步驟簡單的活 動,並應預先測試以確保活動可行、安全及符合幼兒發展需 要。

. 探究活動的重點在於培養幼兒的探究精神,讓幼兒享受探索 的樂趣。教師可鼓勵幼兒勇於嘗試,而無需強調「標準答 案」,亦不必急於說出結果。

. 自然與科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宜盡量讓幼兒在自 然環境和真實世界中親身進行探索和發現知識。

. 應用科技輔助教學時,所佔用的時間以不影響整體教學安排 為原則,也須以幼兒的健康為重,不宜濫用。

理念

. 從嬰孩步入幼兒階段,孩童因應身體和認知的發展,開始加 深對自己的認識,逐步建立自我形象。

. 隨著生活圈子的改變,加上情感依附的需要,幼兒也開始對 家庭以外的其他群體成員,例如:老師、同學,建立關係和 感情。

. 幼兒培養自律能力,學習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任,並發 展判斷是非和獨立處事的能力,能為將來的學習與成長奠下 良好的基礎。

. 幼兒在不同的群體中有不同的身份,學校能為幼兒的社交和 群性發展,提供真實和生活化的情境,學習如何恰當地表達 自己的情緒和需要,與別人和睦共處,並尊重和關愛他人。

2.6.5 學習範疇 - 個人與群體

幫助幼兒了解自己,

初 步 認 識 在 不 同 群 體中應有的態度和行 為,掌握與人相處的 基本技巧。

(39)

學習目的及其相關學習期望舉隅

學習目的 學習期望舉隅

樂觀自信,擁有正面 的自我形象

.認識自己的優點和興趣,知道自 己是獨特的個體

.初步具備管理自己和辨識別人情 緒的能力

尊重他人,與別人融 洽相處

.喜愛結交朋友,樂於與別人一起 學習和遊戲

.接納、尊重和欣賞別人跟自己在 外表、語言、能力、文化和生活 習慣上或有所不同

.在學習和遊戲時,樂意遵守秩 序,顧及別人的感受

.透過聆聽、討論和協商,嘗試解 決在群體中的矛盾或衝突

主動認識不同的群體

( 例 如 : 家 庭 、 學 校、社區、社會、國 家), 展現投入和積極 參與的態度

.認識和認同自己在不同群體中的 身份和角色

.喜歡參與群體活動,樂於與群體 成員和睦相處

.有禮貌、孝順父母、愛護學校、

關心社區和社會

.初步認識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 的身份,並尊重其他國家、民族 的文化、習慣和生活模式

(40)

教學原則及策略

. 配合幼兒的發展特性和步伐,提供各種學習活動,使幼兒認 識自己的能力和長處,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 多讓幼兒有參與決策的機會,學習如何作判斷,並為自己的 決定承擔責任。

. 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類活動,給予充分的時間進行互動,體 驗群體生活的規範。

. 善用自然環境及社區資源,安排適當活動,讓幼兒從真實和 生活體驗中認識社會,並懂得愛護環境和關懷社群。

. 靈活運用生活事件作為學習材料,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讓 幼兒加深對家庭、學校、社區、社會和國家的認識,並積極 參與。

理念

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精萃和美的表現,幼兒可從藝術中獲得樂趣 和滿足感。幼兒受藝術的薰陶,除了能建立對藝術的興趣外,

更可發展終身學習的態度,並促進人格的正面發展。

藝術透過豐富的藝術符號和語言作為溝通媒介,讓幼兒以視 覺、聽覺、觸覺和身體動態等,抒發情感和表達意念。

幼兒對世界充滿好奇和童真的想法,多元化和富趣味的藝術創 作、展示和欣賞活動,可發揮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形式豐富的藝術媒體和活動,也能擴展幼兒的感官經驗,有助 他們認識世界,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透過多元化和富趣味 的藝術創作、展示和 欣賞活動,可發揮和 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 創造力。

2.6.6 學習範疇 -

藝術與創意

(41)

學習目的及其相關學習期望舉隅

學習目的 學習期望舉隅

發展感官能力,積累 藝術經驗

.喜歡利用感官和身體,體驗不同 創作的樂趣

.主動參與音樂、戲劇、舞蹈和視 覺藝術等不同藝術形式的活動

.喜愛聆聽音樂,能隨節拍律動和 唱歌

透 過 藝 術 展 示 和 創 作,抒發情感,發揮 創意

.運用表情、聲線和動作,表達情 感和發揮創意,例如以歌唱或自 由的舞姿表達愉快的情緒

.運用線條、顏色、形狀等視覺元 素,表達思想、情感和創意

在藝術活動中敢於探 索,培養創意

.運用不同媒介和方法,探索音色 和聲響效果

.運用不同物料和方法,進行視覺 藝術創作和探索

.配合靈活的肢體動作及其他藝術 元素,進行律動創作和創意表達 活動

(42)

教學原則及策略

. 營造具創意和藝術氣氛的學習環境,運用環境布置,展示幼 兒的藝術學習成果,提升學習動機及自信心,促進幼兒運用 藝術表達的技巧和滿足感。

. 設計富趣味的活動,著重幼兒的參與過程和經歷,鼓勵創意 表達;避免要求幼兒操練技能和背誦資料,讓幼兒享受活動 的樂趣。

. 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和自由,組織不同的藝術活動,鼓勵幼 兒有創意地表達和分享自己的體驗、思想和感受。

. 讓幼兒參與多元化的藝術活動和接觸不同的藝術品,擴闊他 們對藝術的認識,培養美感及欣賞能力。

(43)

第三章

學校整體課程規劃

如何設計適合幼兒

的課程?

(44)

3.1 課程規劃 方向

學校整體課程規劃 –

本章節為幼稚園課程規劃者,提供方向和模式建議,以落實於 第一章所提出的核心價值和課程設計主導原則:

. 兒童為本;

. 配合幼兒成長和發展需要;

. 提供生活化、重視感官探索和富趣味的學習經歷;

. 照顧幼兒的多樣性及不同需要;

. 延續現有校本課程的優勢;

. 協同學校、家庭與社區參與。

學校應依據本課程指引所提出的建議,規劃開放和富彈性的校 本課程。課程規劃的流程及重點,可參閱以下相關章節:

開 放 和 富 彈 性 的 模 式,進行校本整體課 程規劃。

如何設計適合幼兒的課程?

課程規劃元素 相關章節

檢視學校現況及幼兒特質 本課程指引第三章《學校整體 課程規劃》

組織生活化及富趣味的學 習內容

本課程指引第四章《學與教及 評估》

採納感官探索及遊戲為 主的策略

本課程指引第四章《學與教及 評估》及第五章《照顧幼兒的 多樣性》

配合教師專業發展及協作 交流活動

本課程指引第八章《教師專業 發展》

協同家長參與及引入社區 資源

本課程指引第七章《家校合作 與社區參與》

有系統收集及評估幼兒學 習表現及課程效能

本課程指引第三章《學校整體 課程規劃》及第四章《學與教 及評估》

(45)

課程規劃包括以下四個主要階段:

.情境分析;

.組織目標和內容;

.編訂策略;

.評估成效。

這些階段均圍繞幼稚園教育課程的核心價值和課程設計主導原 則而開展,而且環環緊扣。評估所獲得的經驗和新知識,能適 時為課程發展的路向、條件、目標和內容,以及策略,提供回 饋,幫助學校持續優化課程。

圖五:課程規劃的階段

近年發展心理學及相關研究,豐富了大眾對幼兒的認識,為幼 稚園教育課程帶來新的視野,更著重幼兒全面均衡的發展,以

3.2 情境分析

(46)

3.3 組織目標和 內容

例如,隨著社會政策及人口結構的轉變,幼兒的多樣性備受重 視。學校應適時修訂學習主題、內容或活動,致力照顧幼兒在 性格、能力、興趣、發展步伐、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等方面 的多樣性,並為幼兒提供共融的學習環境。(有關照顧幼兒的 多樣性的建議及例子舉隅,詳見本指引第五章《照顧幼兒的多 樣性》)

此外,學校各有其歷史、辦學理念、師資、社區環境和教學資 源。學校在規劃校本課程時,應一併考慮以上因素,訂立具體 可行的教學目標,作為課程發展的綱領。

學校更可主動了解家長的期望,作出適當配合,為幼兒提供優 質並富特色的學習經歷。

各持份者擔當重要和不可取代的角色,互相配合和協作,達至 幼稚園教育課程目標。

(47)

持份者 角色

校長/副校長

.領導教師共同制定課程目標和發展計 劃,凝聚共識

.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專業發展活動,並推 廣觀摩交流文化,持續提升教師的專業 水平

.與家長、校友、其他學校、社區組織、

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等保持聯繫溝 通,凝聚各方的力量和支持

課程領導

.審視幼兒的成長需要,訂立課程發展方 向和具體學習目的

.規劃課程,選取合適的學習材料,設計 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推動優質幼稚園教 育課程

.持續評鑑課程,檢視課程的成效,定期 向校長/副校長匯報,共同商議發展方案 或尋求資源,不斷優化課程

教師

.了解學校課程推行的理念和方向,認同 和履行培育幼兒均衡發展的使命和責任

.以「身教」配合「言教」,以身作則,

培育幼兒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適時給予幼兒正面的回饋,鼓勵反思,

從中學習和成長

.加深對幼兒的認識,積極參與教師專業 發展活動,以增潤教學知識和技能

.在學校擔當不同工作崗位的人員,經常 接觸幼兒,也成為幼兒的學習榜樣,影 響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學校裏的全體教職人員,應通力合作,

(48)

就組織課程內容,教師須考慮幼兒的興趣、發展步伐、能力和 已有知識,選取他們熟悉的生活經驗或圍繞幼兒生活的事情作 為學習主題,以綜合形式貫通不同學習範疇,例如:學校、

家庭、親友、食物、交通、社區、四季和節日等,促進幼兒在 德、智、 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

幼兒所學習的不宜是零星瑣碎的內容。綜合模式的主題學習,

能有效整合幼兒的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並讓他們在生活中運 用和實踐所學,使學習產生意義。

學習的重點應在幼兒的學習經歷中重複出現,讓幼兒能持續學 習和應用相關知識和技能。此等學習內容,應符合由淺入深的 原則,建基於幼兒的已有能力,層層遞進,形成學習的層階。

課程內容由一系列的學習經驗組成,有教師引導的內容,亦有 幼兒啟發的部分。學習內容可涵蓋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教師 可從茶點、早會、參觀活動、生日會、節日聯歡會中發掘學習 內容,豐富幼兒的學習經驗。

圖六:生活化主題,以綜合模式貫通不同學習範疇

(49)

優質的幼稚園教育課程,除了符合課程規劃的原則外,在推行 方面還要注意教師的角色、環境布置和時間編排等重要元素。

透過各種合適的學與教策略,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學校宜就「活動時間安排」和「活動空間安排」,編訂適切策 略,有效達至所訂下的課程目標。

活動時間安排

幼兒每分每秒都在累積生活經驗和吸收知識。學校宜配合幼兒 的年齡和學習特色,規劃每天的活動日程,以照顧幼兒的發展 需要。

為促進幼兒的身心均衡發展,在時間的分配上要具彈性,避免 分科或偏重於學科知識的傳授。

(i) 活動類別

幼稚園教育課程包括以下不同類型的活動:

. 室內和戶外活動;

. 大肌肉和小肌肉活動 (粗動作/精細動作) ;

. 靜態和動態活動;

. 個別、小組和全班活動;

. 幼兒自發和教師引發的活動。

(ii) 規劃活動內容

學校可因應本身的辦學理念、學校條件、幼兒需要等因素作出 考慮和規劃,靈活設計活動時間表,包括:

. 協調場地的運用,使能安排不同類型活動,讓幼兒有足 夠的空間遊戲和進行探索活動,促進均衡發展。

. 給予幼兒獨自探索和在群體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享有靜 處的時間,能輕鬆為自己安排活動;也可與同伴聚在一 起談話,共同創作和遊戲玩樂。

. 鼓勵幼兒參與感知活動,讓他們透過感官的接觸和直接 的體驗建構知識,並把所學運用於日常生活。

3.4 編訂策略

(50)

(iii) 時間分配的建議

幼稚園安排的日常活動應包括:清潔檢查、體温檢查(如有需 要)、談話(師生個別交談)、體能活動、音樂活動和藝術活 動、自選區角活動、生活經驗分享、排洗、茶點、午膳及午睡

(適用於全日制幼稚園)。

上述的日常活動時間安排要具彈性,並應按照幼兒的多樣性和 發展需要,編排比例適中的活動。

提供全日制及較長活動時間的幼稚園,應安排幼兒進行更多自 選、體能、音樂和藝術活動。

半日制及全日制幼稚園,應每天分別安排不少於30及50分鐘時 間,讓幼兒參與自由遊戲。自由遊戲可安排於自選活動及體能 活動時段進行。(有關自由遊戲的理念和安排,詳見本指引第 四章4.4 節 《從遊戲中學習》)

下表列出全日制及半日制幼稚園安排的日常活動環節及時間分 配例子,供幼稚園參考。

半日制及全日制幼稚 園,應每天分別安排 不少於30及50分鐘時 間,讓幼兒參與自由 遊戲。

活 動 內 容 及 時 間 分 配 例 子

活 動 內 容 約需時間 (分鐘)

半 日 制 全 日 制 早、午會 /全班或全組活動

(清潔檢查、談話、生活經驗分享) 15-30 15-30 學習活動和自選區角活動

(例如:建構遊戲、創作遊戲、探究遊戲、

操作遊戲、社會遊戲、語言遊戲) 75-95 110-145 體能活動、音樂活動和藝術活動 45-60 90-105

排洗 20-30 40-60

膳食(清潔、茶點、午膳) 15-20 60-95

午睡 /休息 - 80-105

離園整理活動

(整理及分享活動經驗、談話、兒歌) 10-15 25-30

(51)

學校空間安排

合理而舒適的空間安排,包括檯椅組合、通道、興趣角布置、

壁報設計等方面的考慮,能為幼兒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

學校應確保幼兒有一個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定期檢查和更換 破損的傢具,預防意外發生。課室宜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及適 當的設備,傢具和間隔的高度要配合幼兒的身高,方便幼兒 使用。

教師宜靈活彈性運用活動空間。興趣角須有劃定的範圍,動、

靜活動要分隔,避免互相騷擾。此外,課室布置亦宜按課程需 要而時加變化,令幼兒常有新鮮感,以誘發學習興趣、創意和 探索精神。

評估是課程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以確保幼兒的學習,能達至

「均衡發展、五育並重」的目標。進行評估應體現以下原則:

. 為促進學習而評估;

. 評估應具備持續性;

. 在實際學習環境進行;

. 教師、家長、幼兒共同參與。

有系統地收集幼兒的學習表現,除能了解他們的發展,也為課 程規劃提供重要資訊,能回饋和優化課程目標、內容和推行策 略。以下是評鑑課程的方向建議:

. 課程目標是否配合教育的趨勢,能回應社會的訴求?

. 課程內容是否全面,能否有效促進幼兒的均衡發展?

. 學校有甚麼條件或因素,促進或窒礙幼兒的學習?如何 改善?

. 學校有否規劃具體可行的措施,以照顧幼兒的多樣性?

. 學與教策略是否配合幼兒能力和所需?如何能進一步提升幼 評 估 應 促 進 幼 兒 學

習,並為學校提供進 一步優化課程內容和 推行策略的資料。

3.5 評估成效

(52)

學校宜設有完善的機制,監察和檢討課程的推行現況,適時向 教師作出回饋,使能調適課程發展路向,持續提升教學質素。

(有關評估的方向、策略和推行建議,詳見本指引第四章《學與 教及評估》)

(53)

第四章

學與教及評估

幼兒是如何學?

教師可怎樣促進

幼兒學習及如何評估?

(54)

學與教及評估 –

「兒童為本」為幼稚園教育課程的核心價值,教師應掌握幼兒 學習方法的特徵,設計課程及學習活動。

高效能的學習活動,具備以下特質,能延續及提高幼兒的學習 興趣和動機:

. 學習內容選材自生活化的主題,為幼兒提供有趣的學習經 歷,讓他們把所學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

. 學習內容配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尊重個別差異,讓不同幼 兒都能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延續學習興趣。

. 學習活動與遊戲鼓勵幼兒運用多感官進行探索,以親身體驗 積累新的學習經驗。

. 學校、家庭、社區共同參與課程規劃,匯聚各方的專業和資 源,為幼兒提供優質而豐富的學習經驗。

. 充滿友愛、尊重、接納、欣賞及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幼兒感 受到被愛和關懷,以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教師擔當課程設計者、知識提供者、學習促進者、行為榜樣 者、生活照顧者等多重身份和角色。

教師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習性,了解個別幼兒的需要。教師 與幼兒建立良好的關係,使他們感到被尊重和接納。

教師身教言教,以身作則,成為幼兒學習的典範。

教師參與設計和推行課程,他們對課程理念原則的掌握,以及 活動前的準備和進行時的態度和技巧,都直接影響課程推行的 學 習 內 容 應 選 取 自

生活化的主題、提供 有趣學習經歷、關心 幼兒興趣和需要、留 意個別差異、運用多 感官、匯集不同持份 者的參與、營造關愛 氛圍。

幼兒是如何學?

教師可怎樣促進幼兒學習 及如何評估?

4.1 學與教取向

4.2 教師的角色

(55)

教師營造愉快和喜愛學習的氣氛,鼓勵幼兒間的互動、互學,

並給予幼兒適時的引導,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教師對幼稚園教育的認識、認同和使命感,是優質幼稚園教育 的關鍵元素。(有關教師專業發展和培訓,詳見本指引第八章

《教師專業發展》)

幼稚園的學與教資源種類繁多,包括:圖書、教材套、多媒 體學習資源、政府或其他機構製作的教學材料;幼兒所處的社 區,也提供學習場所和豐富的學習內容,幫助他們認識社會。

教師應積極運用各類學與教資源和社區資源,設計教材,配合 學校的辦學理念、幼兒特點和成長需要,發展校本課程。

學校也可以加強與鄰近小學的溝通,安排幼稚園和小學教師進 行交流,增進彼此對不同學習階段課程的認識,促進幼小銜 接。(有關如何促進幼小銜接,詳見本指引第六章《入學適應 與幼小銜接》)

(有關幼稚園教育課程資源及參考資料,可瀏覽教育局網站。

網址: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

major-level-of-edu/preprimary/curriculum-resources.html)

理念

幼兒喜愛遊戲,與別人一起玩耍、合作、模仿等經歷,能帶給 他們愉快、有趣、成功的感覺和體會。遊戲是最能配合幼兒年 齡發展特徵的有效學習途徑。

遊戲被認為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理想活動模式。幼兒運用語 言、數學、感官和已有經驗進行遊戲,在過程萌發不同的意

4.3 學與教資源 及社區資源

4.4 從遊戲中 學習

遊戲能配合幼兒的發 展和興趣,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4 For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N, EMB has held a series of consultative meetings with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 bodies to solicit feedback on

The updated vers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 To Sustain, Deepen and Focus on Learning to Learn (Primary 1 - 6) aims at reiterating the overall aims of the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Q: How do human inventions work like animal body parts?. Q: What small invention is important to people

EdD, MEd, BEd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ember, Centre for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Why is the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school so important for children?...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