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興趣,提高其文言閱讀能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興趣,提高其文言閱讀能力,"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謝向榮博士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2)

透過賞析文言作品,增進學 員對古詩文教學的認識,藉 以培養學生學習文言作品的

興趣,提高其文言閱讀能力,

並增進其對文學、文化的認

識,具備良好的品格。

(3)

曉讀曉寫,通讀文意,培養語感

──

小學之道

背誦佳篇,鑒賞文意,辭藻優美

──

文學之道

鑒古通今,見賢思齊,知行合一

──

修身之道

推己及人,經世致用,止於至善

──

大學之道

(4)

晚清名臣左宗棠(1812-1885)曰:

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

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時,

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此,其措 置之法,當是如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 當如何?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 出。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 為兩事。

──引自張明仁編《古今名人讀書法》

(5)

 培養興趣為先

 首重義理,訓詁為次(通假問題)

 適量背誦原文

 選講人物故事(鑒古通今)

 多舉生活例子

 多用具體比喻

 多元教學(新聞、音樂、圖像、影片等)

(6)

《百家姓》

《三字經》

《千字文》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

《二十四孝》

《龍文鞭影》(原名《蒙養故事》)

《幼學瓊林》(原名《幼學須知》/《成語考》)

《唐詩三百首》

(7)

學習重點

 為學以品德為先,要做善良的人。

 為學要先立目標,然後努力實行。

 為學有不同階段,應當循序漸進。

 求學須勤奮努力,不可得過且過。

 失敗乃成功之母,從錯誤中學習。

(8)

簡介

《三字經》,我國傳統兒童啟蒙教材,舊傳 由南宋王應麟(1223-1296)所著,一說作者 為宋人區適子,或謂明人黎貞。全書兼收中 國傳統文化、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

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內容,以三字一句,

四句一組,朗朗上口,甚便於誦讀,頗有助 孩童瞭解傳統國學知識與歷史故事,以及當 中蘊涵之人生道理。

(9)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犬守夜,雞司晨,茍(激)不學,曷(渴)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人遺子,金滿籯(形);我教子,惟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10)

義:正義,儒家認為人應遵循的行為規範。案:「義」本 指自己的威嚴儀容,《說文》曰:「義,己之威儀也。」

至於仁義之「義」,本字實當作「誼」,《說文》曰:

「誼,人所宜也。」即適宜說的話,引申為適宜做的事,

再引申為正義。

[渴]:何,怎麼。《說文》:「曷,何也。」段玉裁《說 文解字注》:「曷,何也。雙聲也。……凡言『何不』者,

急言之但云『曷』也。从曰,匃聲。」

居心叵測──叵:不可

《莊子》:扶搖直上──扶搖:飄(王力《同源字典》合 音說。《說文》:「飄,回風也。」)

《老子》: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不穀:僕

(11)

[激]:假如。「茍」,今人多寫成「苟」,讀作「久」音;嚴格 來說,當從本字作「茍」,讀為「激」。

案:《說文》曰:「 苟,艸也。」「苟」从「艹」,本為草名,由 亂草引申為草率、隨意,用如「苟且」、「苟同」、「一絲不苟」。

至於「茍」,《說文》曰:「 茍,自急敕(音斥,誡)也。从羊省,

从包省。从口,口猶愼言也。」「茍」从「 」,有戒懼、敬慎之 意,古籍偶作單字使用,今多見於偏旁,如:敬、儆、警、憼等。

「茍」有敬義,古書或訓作「誠」,連詞,表假設意義,猶「如」、

「若」之意。清.陳立《釋茍》曰:「茍為自急敕,故《大學》

『茍日新』謂『急日新』也,引申之則為『誠』。……由誠而慮,

虛言之,則為假為設。凡經傳之作『假如』用者,皆是也。」

「茍」與「苟」,字形相近,隸變後往往譌寫為一字,後世習以為 常,誤書愈甚,難以分辨。

(12)

譯文:

撫養而不教育,這是父親過錯。教育而不嚴格,老師懶惰之責。

孩子不肯學習,實在太不應該;幼年不肯求學,老來有何作為?

玉石不經琢磨,不能成為器物;人不通過學習,不會明白事理。

所以作為子女,就要從小做起,尊敬師長友好,用心學習禮儀。

狗會看家守夜,雞能報曉啼鳴,如不用心求學,有何資格為人?

春蠶辛苦吐絲,蜜蜂勤勞釀蜜,人不勤奮求學,不如這些動物。

別人留給下代,金銀盛滿竹箱;而我教育孩子,只靠此三字經。

勤學必有收穫,貪玩浪費光陰,必須時刻警戒,勉勵自己努力。

(13)

重點

人人都要用心求學,要從小做起,尊師敬友,守禮合 義。

學習態度必須勤奮認真,時刻自省自厲。

思考題

《三字經》以犬、雞、蠶、蜂為喻,說明動物也有一 技之長,值得人們學習。你最喜歡甚麼動物呢?你認 為牠有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為甚麼?

《三字經》說:「勤有功,戲無益。」你有沒有試過 只顧玩耍而將課業放在一邊呢?結果怎樣?

(14)

補充

《三字經》以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易於背誦。

善用音樂原理,將道理配上旋律,可有助學生 記憶。在兒歌或流行歌中,其實亦不乏言之有 物者,可以擇而引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文謂孩童自小就應專注學習,態度要勤奮用 功,否則連小動物亦比不上,老定會後悔。這 些思想,與許冠傑《學生哥》的主旨一致,教 師或可以歌曲引入,增加講學趣味。

(15)

簡介

西漢末期,戴德(生卒年不詳,活躍於漢元帝時 [前43-前33年])編集孔子學生及戰國時期儒 者之文章,凡85篇,稱為《大戴禮記》。及後,

其姪戴聖(生卒年不詳,漢宣帝時 [前73-前49年 在位] 禮學家)將《大戴禮記》簡化成46篇,並 補上〈月令〉、〈明堂位〉與〈樂記〉,合為49 篇,稱為《小戴禮記》,簡稱《禮記》,列為儒 家十三經之一。及至隋、唐,《小戴禮記》頗有 散逸,僅遺39篇,即今日所通行之《禮記》。

(1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雖有嘉肴

(爻)

,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 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

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17)

譯文

玉不雕琢,不能成為實用器物;人不學習,

不能知曉世間道理。故此,古代君王建立國 家,治理民眾,均以興教辦學為首務。

縱有美味佳餚,不嚐過亦不會知其味美;縱 有至善道理,不學過亦不會知其好處。因此,

通過學習,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學,

才會發現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不足,然後 能自我反省;發現困惑所在,然後能奮發圖 強。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長進的。

(18)

重點

 教育,是社會強大發展的前提,至為重要。

青年人為未來的棟樑,必須用心學習,以 求回饋社會。

 遇有不明白的事,不用害怕;求學,就是 需要發現自己的不足,時刻反省,奮發圖 強。

 教與學是相長的,同學們如有不懂的事,

應該互相請教,彼此幫忙,共同提升。

(19)

思考題

《禮記》說:「學然後知不足。」你有沒有試過,

曾經以為某些事情很容易辦到(如畫畫、唱歌、跳 舞、打球等),以為自己懂得,但實際投入後,才 發現原來並不簡單?請與大家分享經驗。

想一想,除了上學讀書,還有甚麼方法可以學習呢?

遇有不明白的事,你會如何克服困難?請與大家分 享經驗。

《禮記》說:「教學相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沒 有人曾經向你請教過事情?你最後有教他嗎?如何 教?講授過後,有沒有覺得自己對這件事又更明白 了一點?

(20)

補充

《三字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一句,即出自上述《禮記.學記》首句:「玉不 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教師由《三字 經》說起,可以順理成章地說到《禮記》的道理,

強調為學與禮儀的重要。

所謂教學相長,學生固然可從老師身上學習,但 反過來,老師也可從學生身上得到啟發,在教學 過程中提升自我表現。教師可與學生分享一下個 人感受,讓學生明白,原來他自己也有一定影響 力,提醒他以後要更努力做好本份。

(21)

簡介

南宋孝宗年間,朱熹認為《禮記》中的〈大學〉為曾子所作,

〈中庸〉則為子思(孔伋,孔子之孫)所作,與記錄孔子言 行之《論語》,以及記錄孟子言行之《孟子》,是一脈相承 的道統。因此,朱子定《論語》、《孟子》、《大學》、

《中庸》為「四子書」,簡稱「四書」,為當時科舉考試之 必讀範文。

大學,古讀太學。古時,學子八歲讀小學,習文字、音韻、

訓詁及基本儀節,至十五歲入太學,則研習修己立德、齊家 治國等大道理。本篇首先列出「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三個綱領,再舉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脩身、齊家、

治國、平天下」八大條目,說明不論是掌權者抑或普羅百姓,

均應以修身為本,既要具備崇高的道德,亦要擁有廣泛的知 識,才能使家庭和睦,天下安定。

(22)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 親 (新) 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慮,慮而后能得。

(23)

明明德:首「明」字為動詞,指彰明、弘揚。明德,

指天賦靈明之德。「明德」乃生而本有之善德,卻 往往受後天利慾所蔽而昏暗,須通過學習以明之。

親民:王陽明釋為親近民眾,程頤、朱熹則解作

「新民」,謂大學之道既能自明善德,又能推己及 人,使民眾日新又新。今從後說。

知止:知,知道。止,名詞,謂所當止之境,即至 善至美之處。《易.艮.彖傳》:「時止則止,時 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大旨與此相 同。

得:謂得其所止之理,即前文所述至善之境。

(24)

譯文

 大學的道理,在於彰明自身的靈明德 性(先天善性),在於引導民眾上進 自新,在於使道德臻於圓滿之善境。

瞭解道德所當處之至善境界,志向便 能堅定不移;志向堅定,心緒便能無 妄沉靜;心靜無妄,生活便能隨遇而 安;生活安穩,處事便能精詳周慮;

處事周慮,為人便能臻於至善了。

(25)

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 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

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

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6)

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

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 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 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

知本,此謂知 (智) 之至也。

(27)

 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讀書明理,知行合一

鑒古通今,經世致用

(28)

重點

儒家認為人生而性善,教育的最大目標,首要是讓 人透過後天學習,不斷彰明自身德性。因此,相對 成績高低,品德高下才是最重要的,同學不應為了 爭取表現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傷害同學感情。

求學有不同階段,學習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立身行善,亦要推己及人,不可自私自利。

知止、知定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想要吸收新學問,

先要力求專心致志,保持心境平靜,避免陷入緊張 而思緒混亂,才能成功。

(29)

思考題

你知道甚麼是「大學」嗎?你認為小學生與大學生有 何分別?又有何相同?

《大學》提到,心靜才能好好學習,學有所成。你有 沒有試過在讀書時感到緊張、煩厭,結果愈讀愈不明 白的經驗?當你感到緊張、煩厭時,你會如何放鬆呢?

你認為要有怎樣的表現才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生?請按 優先次序列出三種特徵,並說明選項及排序的原因。

請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想想當中是否有不同階段,

並分享感受。

(30)

補充

 「大學」教育之本,是要傳承修己 立德的大學問。因此,許多大專院 校的校訓,如港大「明德格物」、

樹仁「敦仁博物」、能仁「明心見

性」等,均以彰明德性為旨。教師

或可讓學生自行搜查其他大專的校

訓,也可考考學生,是否知道自己

學校校訓的意思。

(31)

簡介

《論語》全書共二十章,記載着聖賢孔子與若干學生的言語行 事,文辭淺白簡約,內容含意深刻,開語錄體散文之先河。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曰:「《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

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

夫子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音轉,zyun2),故謂之《論

語》。」據此,「論」即「論纂」,「語」為「語言」,「論 語」就是把「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

案:「論語」之「論」,當借為「侖」。《說文》:「 (侖),

思也。从亼(集)从冊。」「从亼从冊」,段注改為

「从亼 」,並云:「聚集簡 ,必依其次弟,求其文理。」

章炳麟曰:「論者,古但作侖,比竹成冊,各就次第,是之謂 侖。……《論語》為師弟問荅,乃亦畧記舊聞,散為各條,編 次成帙,斯曰『侖語』。」

(3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 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蘊),不亦君子乎?」

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特指有學問、有道德的 男子。《論語》裏「子曰」之「子」,皆指孔子。

時:按時。

習:實習,演習。

說:通「悅」,愉快。

有朋:朋,同門,引申指志同道合者。一本作

「友朋」。

慍:怨恨。

(33)

譯文

 孔子說:「按時實習所學知識,不 也是很歡愉嗎?(治學自得其樂)

同道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

(同道相與問學之樂)別人不瞭解 自己的學問,但不怨天尤人,不也 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君子嗎?(求學 乃為提升自己修養,不為炫耀才

華)」

(34)

重點

古有六藝,即禮(禮儀)、樂(音樂)、射(射 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

儒家的「學」,是全面的知識,並非僅指讀書。

至於「習」,包含「實習」、「練習」的意思,

並非單純的「溫習」。孔子主張的「學習」,指 的是「全人教育」,需要內外兼修。

少年不識愁滋味,學生或以為讀書是人生苦事,

其實不然。孔子的話,教導了我們追求知識的重 要,提醒了我們學習的快樂,也啟發了我們自強 不息、推己及人、修心養性等道理。

(35)

 所謂工多藝熟,經常複習,才可熟悉學習 的內容,不斷進步。有了滿足感,自然會 對所學產生歡喜的意趣。有了一定表現,

便會吸引同道前來求教,彼此砥礪切磋,

增進友誼,共同提高學習水平。如此,當 然至為理想。不過,世事未必盡如人意,

即使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別人認同、瞭解,

亦不應怨恨,因為求學旨在通情達理,當 一個有良好道德修養的正人君子。求學,

其實是為了學做一個問心無愧、坦蕩蕩的

快樂人。

(3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為我取法的 人:選取有優點的來跟從學習,並看出缺點來 加以警惕改過。

君子:《論語》裏的「君子」,或指「有德 者」,或指「有位者」,此處用前一義。

三:泛指多,不一定實指三個。

(37)

補充

 求學之路,除了提升自身表現外,還當與同 道互相問學,彼此共進。教師應提醒學生,

同學之間應該互相交流,彼此勉勵,不應自 私自利。

 成敗得失,都可以成為進步的原動力;好的 壞的,都可以成為讓我們進步的良師。教師 應提醒學生,如遇挫折,不必氣餒,應當從 中吸取教訓,再接再勵;如遇不賢之人事,

應當反省自身,堅守正道,不可同流合污。

(38)

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 焉。」

 〈里仁〉亦載孔子自述:「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子張〉又載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 亦何常師之有?」謂夫子「學無常師」,

其理並同。

 《老子》第 27章曰:「 善人者,不善人之

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亦可並參。

(39)

思考題

 《論語.學而》提醒了我們學習的快樂。同 學們有沒有試過因為讀不明白一些事理而感 到不快?又有沒有試過成功克服困難,為學 到新知識、掌握新技巧而感到快樂呢?試分 享個人的學習經歷與感受。

 你課後有沒有用心複習自己所學的知識呢?

複習有甚麼好處?

 你喜歡獨自溫習,還是與朋友一起溫習呢?

為甚麼?

(40)

 你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格是怎樣的?他應該有 甚麼表現?為甚麼?

 求學有不同的層次,先要立定志向,努力從 自身做好,繼而推己及人,影響身邊親人及 朋友,一步步實現理想。此即《大學》所謂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也。同學們,

你希望自己長大以後成為怎樣的人?為了達 成理想,你會如何為未來作準備?

 試想想鄰座同學有甚麼優點或長處是值得自

己學習的?

(41)

簡介

荀子,名況,又稱荀卿,戰國後期趙人(今河北省南部),

生卒年不詳。據清人汪中《荀卿子年表》,荀子一生大約活 躍於公元前298-公元前238年間。荀子學問淵博,曾三任齊國 祭酒(學宮主持人),時人推崇其學術成就,尊稱為荀卿。

後遭讒害,離齊至楚,獲楚相春申君(黄歇,?-前238)任命 為蘭陵(今山東蒼山)令。春申君死後,荀子被廢官,定居 蘭陵,著述講學以終,著有《荀子》32篇。

荀子屬儒家學派,與孟子俱尊崇周、孔,闡揚儒學,惟彼此 主張不同。孟子強調人性本善,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喜好 利欲、聲色,只有通過後天學習,導之以禮義,才能化惡為 善。因此,荀子強調「學」的重要,並主張以禮法治理社會,

對後來法家思想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他的弟子如韓非、李斯 等,後來都成了擁護君王專政的法家代表。

(42)

 《說文》:「勸,勉也。」

 本義為「勉勵」。古時「勸」

多指鼓勵人作某事,如勸學、

勸善懲惡、勸君更進一杯酒;

今則多作「勸阻」義,如勸止、

勸架。

(43)

 《說文》:「胖,半體肉也。」

 指古代祭祀用的半邊牲肉。

 今「胖」多作肥胖義。

(44)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

(交)

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

(「規」陰

上聲)

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騏驥

(其暨)

一躍,不

能十步;駑

(奴)

馬十駕,功在不舍。

(揭)

而舍之,朽

(柚,語音「紐」)

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漏)

(45)

蹞步:半步,即今人所稱之「一步」。蹞 [頍,

kwai2,『規』之陰上聲],「跬」、「䞨」之異 體字,《大戴禮記.勸學》作「跬」。《說文.

走部》:「䞨,半步也。从走,圭聲。讀若

『跬』,同。」《類篇》曰:「《司馬法》云:

『凡人一舉足曰跬;跬,三尺也。兩舉足曰步;

步,六尺也。』或作跬、頃、蹞。」古時稱舉足 一次曰蹞,兩足各舉一次為一步。

騏驥 [其暨,kei4 kei3]:駿馬。《說文.馬部》:

「驥,千里馬也。」

[奴,nou4]馬,劣馬,鈍馬。

(46)

譯文

積聚土石而成高山,風雨便在那裏興發;匯聚 水流而成深淵,蛟龍便在那裏生長;(同理,

人)累積善行養成美德,就能達到心智澄明的 境界,具備聖人的修養。因此,不累積每一步,

就無法走到千里之遠;不積聚小水流,就無法 匯成大江大海。駿馬一躍,無法跳出十步遠;

駑馬連走十天,(也能到達千里,)成功的關 鍵就在於堅持不懈。雕刻時若半途而廢,連枯 朽的木頭也無法折斷;假若持之以恆,則再堅 硬的金屬、石頭都可加以雕飾。

(47)

重點

荀子分了兩個層次去重點說明學習的方法與應有的態度。

首先,他以「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與「積水成淵,蛟 龍生焉」兩個比喻作為襯托,引出「積善成德」的道理,

正面闡明學習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務以積累為法,

持守善言善行,致使自己智慧澄明,具備聖人修養;然 後再以「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與「不積小流,無以 成江海」兩個比喻作反面論證,增強說服力。

然後,荀子分別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 駕,功在不舍」,以及「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鍥 而不舍,金石可鏤」作正反對比,突出「不舍(捨)」

的重要,說明為學需有堅持不懈、剛毅不屈的態度,才 可能滴水穿石,鐵杵成針,克服困難。

(48)

思考題

 先天的質性與後天的學習,到底何者重要?

本文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你同意嗎?試 就個人學習經驗而略加解釋。

 本文善用比喻說理論事,試舉例說明之。

 你有沒有收集物品的習慣?有沒有試過玩遊

戲機,看著分數愈來愈高的經驗?如果將這

種積少成多的道理融入生活與學習,你有甚

麼體會呢?

(49)

 囑學生為自己訂立三項人生目標,

編分優先次序,並擬定一個可行的 計劃,然後與同學交流想法。

 讓學生嘗試編訂自己的生活時間表,

計劃合適的學習與作息安排,並加

以介紹。

(50)

申,「電」字初文,甲金文象電光閃爍屈折之形。閃電 放射延伸,故「申」又衍生出延伸、伸展之義。

後來,為表示人體伸展、屈伸之意,復加「人」旁,另 外分化出「伸」字。

古人認為閃電乃由神所主宰,故又加「示」旁作「神」,

以表示神靈的意思。《說文》:「申,神也。」

「引申」與「引伸」為異形詞,意義相同,歷來並行不 悖。惟《現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均只 收「引申」而不收「引伸」,後者更明確表示「不宜寫 作『引伸』」。

(51)

學習重點

 孝為人倫之本,百行以孝為先,應當孝順父 母,尊敬長輩。

 行孝旨在內心存敬與否,並非僅重外在形式。

 瞭解「孝」與「不孝」的具體表現,反思己 過。

 反省自身日常表現,有無盡到為人子女的責

任與義務,好好關愛家人。

(52)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黃香年僅九歲,能替父母暖被。

孝順父母親長,子女理當如此。

孔融不過四歲,就懂讓梨兄長。

下輩敬愛長輩,應當從小明白。

(53)

香:黃香(86-122),字文彊,東漢時人,博通經 典,歷任尚書郎、左丞、尚書令,官至魏郡太守。

為《二十四孝.扇枕溫衾 [襟,kam1]》之主角。

融:孔融(153-208),字文舉,東漢末魯人,孔子 二十代孫,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後因得罪 相國曹操而遭抄家。

讓梨:讓,謙讓。「孔融讓梨」之事,見《後漢 書.孔融傳》「融幼有異才」句下李賢注文:

「《融家傳》曰:『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 之性。年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

大人問其故,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 者。」由是宗族竒(奇)之。』」

(54)

重點

 孝順父母,敬愛長上,應該從小做起。

 年紀雖小,能力不足,但還是有自己可以盡 孝的地方,一切重在心意。

 香港是一個強調競爭的商業社會,為爭取時 間、利益,市民往往爭先恐後,你爭我奪,

凡事要「爭」,忽略了「讓」的精神。此處 可以「孔融讓梨」為引子,重新提醒大家

「讓」的可貴。

(55)

思考題

你認為怎樣才是孝順的孩子?

你覺得自己孝順嗎?為甚麼?

你知道現時車廂中設有「關愛座」嗎?為甚麼要有 這些關愛座?哪些人比較需要坐關愛座?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遇過別人讓座嗎?請加分享,

並說說你當時的感受。

如果你看到有需要的人沒有座位時,你會讓座嗎?

兄弟姊妹間最常見的衝突是甚麼?怎樣才可以解決 問題呢?

弟妹或其他小朋友與你爭玩具或食物時,你會讓給 他們嗎?為甚麼?

(56)

補充

《二十四孝.扇枕溫衾(音襟,被)》曰:「後 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

躬執勤苦,事父盡孝。夏天暑熱,扇涼其枕簟;

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劉護表而異

之。 」詩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 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

教師可以「扇枕溫衾」的故事為綱,精選《二十 四孝》的其他故事講解,並播放相關動畫,以加 強學生印象。

(57)

 網傳,西方曾有一位語出驚 人的學生,認為老師講授

「孔融讓梨」的故事不妥,

主張強者讓弱者才算謙讓,

而弱者奉獻利益予強者,其

實是一種屈服,亦只是一種

世情常態而已。

(58)

「禮讓」思想的反思:據說,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

在全美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與50名罪犯,並寫信請 他們談談自己的母親,結果有兩封關於「讓蘋」的 回信令他印象特別深刻:

(一)其中一位是犯人的回信,謂在他小時候某一 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問他和弟弟想選哪一個。

他和弟弟都想要最大最紅那個蘋果,但弟弟搶先一 步回答,結果被媽媽責備,要弟弟學會禮讓。聽罷,

他馬上改口,請媽媽將大蘋果讓給弟弟;媽媽聽後 很高興,覺得他很懂事,於是把大蘋果獎勵給他。

從此,他學會了一個道理:想要得到想要的東西,

要靠說謊。後來,還學會了打架、偷竊、搶劫,為 想要的東西而不擇手段,直至被逮捕入獄。

(59)

 (二)另一封回信來自一位名為約翰的成 功人士,內容同樣謂在他小時候某一天,

媽媽拿來幾個蘋果,問他們兄弟三人想選 哪一個,而他們同樣都想搶最大那一個。

結果,媽媽對他們說,大家都有權得到最 大的大蘋果,但它只有一個,所以要競爭 比賽。媽媽把門外草坪分為三塊,要他們 比賽,誰修剪得最好,誰就有權贏得大蘋 果。從此,他學會了一個道理:想要得到

想要的東西,必須靠努力付出,才有收穫。

(60)

簡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本由清朝康熙時 絳州(今山西新絳)秀才李毓秀(1647-1729)

所編撰,後經乾隆辛卯(1771年)科副榜賈存仁

(1724-1784)修訂整理,改稱《弟子規》,廣 為流傳,成為中國傳統的啟蒙教材之一。全書以 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方式編纂,內容主要取自

《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

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句,以 孝、悌、仁、愛為核心思想,列舉為人子弟在家、

外出、待人接物、求學等所應有之禮儀與規範。

(61)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疑)親羞。

具:《說文》:「具,共(供)置也。」古文字 形以下方雙手捧起上方鼎器之形,表示準備飯食 之意,泛指準備、置辦義。

謹:慎重,恭敬。

[疑,ji4]:遺留。

(62)

父母呼喚自己,回應不該遲緩;

父母指派差遣,行動不能偷懶。

父母諄諄教導,應當恭敬傾聽;

父母批評責備,必須接受順從。

父母喜好之事,盡心竭力辦到;

父母厭惡之事,恭謹努力戒除。

身體受到傷害,徒令雙親擔憂;

品德若有虧損,連累雙親蒙羞。

(63)

重點

 為人子女,應當孝敬父母,除了態 度恭謹,也要注意日常言行操守。

 子女孝順父母,不應惹其生氣,令 其擔憂,要事事盡心盡力。

 孝順父母,也要照顧好自己,不讓

自己受傷,也不要做出害父母蒙羞

的壞事。

(64)

思考題

 你有否試過因偏食、晚睡、沉迷玩遊 戲等事而被父母責罵?你知道自己為 甚麼會被罵嗎?

 你有沒有做過其他令家人不高興的事?

你知道父母為何不高興嗎?

 你有沒有做過令家人高興的事?你知

道父母為何高興嗎?

(65)

補充

 《弟子規》一書,旨為以規條形式訓練子女 的恭敬心。學習《弟子規》,不應只顧批評 其形式,而應重其實質,透過背誦,培養孩 子責任心,從小開始,存心養性,知行合一。

 教師可讓學生佩戴「一日班長」的徽章,人 人輪流做班長。身為班長,需要以身作則,

每天早上要對老師問安,盡力幫助同學,以

培養其恭敬心與責任心,以及其自我管理與

反省的能力。

(66)

簡介

 《孝經》,儒家講授孝道的專書,列為十 三經之一。全書約一千八百多字,為十三 經中篇幅最小者。

 關於此書之作者,歷代學者眾說紛紜,莫 衷一是。因其內容主要為孔子向曾子敍述 孝道之事,漢代學者多認為屬孔子所作,

或謂乃曾子集錄;及至宋代,又有人認為

乃曾子弟子或子思所作。

(67)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 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 夫:文言發語助辭。

 事:通「侍」,服侍、侍奉。

(68)

 人的身軀、四肢、毛髮、皮膚,都是 父母所給予的,(孝子應該好好保

養,)不敢有所毀傷,這種精神就是 孝道的開端。而遵行孝道,修養自身 品德與能力,建立功業,使自身名聲 流傳後世,為父母彰顯榮耀,這種表 現就是孝道的最終目標。奉行孝道,

從侍奉父母雙親開始;然後要侍奉君

上領導,服務社會;最終要建立功業,

顯親揚名。

(69)

重點

 行孝有不同層次,首先要照顧自己,不做出

讓父母擔憂的事;然後要推己及人,將孝道 精神由家庭推延至社會,盡心敬事,好好完 成份內工作;最後是彰顯名聲,光宗耀祖,

讓父母與有榮焉。

 孝以顯親為一大目標,故需力求上進,凡事

盡心盡力,敬事敬人。與之相反,讓父母擔

憂、蒙羞之事,必須避免,否則是為不孝。

(70)

思考題

 當孩子受傷時,父母都會緊張難過。你有 試過不慎受傷而惹怒父母嗎?你知道他們 為何會發怒嗎?

 當孩子有所成就,父母都會感到光榮。你

有試過因取得好成績、好表現而讓父母引

以為榮嗎?你想讓父母為你而高興嗎?那

你會如何做呢?

(71)

補充

「事君」思想,可待斟酌,不宜一味依書直 述,而應據其精神略加引申發揮,應合時勢。

例如改為聽老師或前輩話,好好工作;重點 是要不讓父母擔心。

社會中不乏孝子照顧父母或不孝子連累父母 受辱的新聞,教師可擇而分享,引導學生反 思。

(72)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

其下能養。」

 曾子:曾參 [森,sam1。案:或讀作「攙」,

非是。《說文》注「森」字曰:「森,木

多皃。从林,从木,讀若曾參之參(所今

切)。」](前505-前435),字子輿,春秋

末年魯國人,孔子早期弟子之一,為人謙

恭,以孝著稱。

(73)

譯文

 曾子說:「孝有三等:最高層次是 從內心敬愛父母,於言行各方面都 能讓父母感到受尊敬;其次是為父 母爭光,讓父母不會因為自己的言 行而受辱;最基本的是盡自己的力 量來供養父母,照顧他們起居飲

食。」

(74)

重點

孝有不同層次,相對外在形式,內心的敬意才是最 重要的。

今時今日,很多人以為供養父母,給予他們生活費,

就算盡了孝道。其實,用錢財養活父母,只是最基 本的孝行。要孝順父母,還需要付出情感,要陪伴 他們,尊敬他們,多徵詢他們意見,多加溝通,而 不僅僅是依靠金錢。此外,還要修養自身言行,不 讓父母擔心,更不應連累他們受辱。因此,即使給 予父母很多金錢,但不願付出情感,不予尊重,父 母也不會感到欣慰;相反,即使沒有物質享受,但 若能發自真心地愛護他們,就算只有一句簡單的關 心問候,也能讓父母倍感欣慰。

(75)

思考題

 孝順與否,首重心意。小朋友即使能力有限,

金錢不足,只要有心,便可以讓父母歡喜不 已。想一想,你可以做些甚麼事讓父母高興 呢?請與大家分享想法。

 父母一直在照顧你,無微不至,你知道嗎?

當有一天,父母年老不便時,你會反過來照

顧他們嗎?會如何照顧呢?請想一想,與大

家分享想法;回家後,也請將你的心意告訴

父母。

(76)

補充

曾子以孝聞名,為《二十四孝.囓 [五結切,音 近「醃」,ngit9]指心痛》的主角,其文曰: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 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 指。參忽心痛,負薪而歸,跪問其故。母曰:

『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詩曰:

「母指才方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

骨肉至情深。」教師可以「囓指心痛」的故 事為綱,精選《二十四孝》的其他故事講解,

並播放相關動畫,以加強學生印象。

(7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讓)。至於犬馬,皆能有養(讓);不 敬,何以別乎?」

子游問孝道。孔子說:「今人所謂行孝,

只求能夠供養父母。但就算是犬馬,都能 夠得到飼養;若不心存敬意地孝順雙親,

那養活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何別呢?」

(78)

子游: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春秋末 吳國人,較孔子小四十五歲,為其七十二弟子中 唯一南方人。子游為孔門十哲之一,特習於禮,

尤以文學著名。

[讓,joeng6]:供養,傳統慣讀去聲。陸德明

《經典釋文》「能養」下注曰:「羊尚反。下及 注『養人』同。」

犬馬皆能有養:此句歷來有不同解法,或謂犬馬 皆能養活人,而人養活人,若不存敬意,便與犬 馬養人無異;又或謂犬馬與人一樣,皆能養活自 己雙親。其實不然。此句當如字訓,謂人能養活 雙親,亦能養活犬馬,若無敬意,則兩者無別。

(79)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 子服其勞;有酒食(飼),先生饌

(算),曾(真)是以為孝乎?」

子夏問孝道。孔子說:「子女在父母 尊長前保持愉悅的容色,是件難事。

有事情,由年輕人效勞;有酒水食物,

讓長輩先吃喝,難道這就算是孝嗎?」

(80)

子夏:卜商(前507-約前420),字子夏,春 秋末衛國人,較孔子小四十四歲。子夏擅詩 學,與子游並列孔門十哲文學科。

色難:此句歷來存有二說,一說指子女侍奉 父母時的自身容色,如《禮記.祭義》曰: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 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為注腳。另 一說謂子女要侍奉父母他們的容色,後漢經 學家如包咸、馬融等,均採此說。兩說相較,

以前者較為合理。

(81)

 食 [飼,dzi6] :拿東西給他人吃,

傳統慣讀去聲,陸德明《經典釋

文》注曰:「食,音嗣。」惟今

人多如字讀為飲食之食。

(82)

[算,syn3]:本指準備食物,引申指吃喝。「饌」今 音「賺」,惟傳統慣讀「算」音。《說文》曰:「䉵,

具食也。从食,算聲。饌,䉵或从巽。」「饌」古作

「䉵」,「算」為聲符,後替換為音近的「巽」;本義 為布置食物,將菜餚陳列於飯桌,引申有準備齊全之意。

陸德明《經典釋文》於「先生饌」下注曰:「上眷反。

馬云:『飲食也。』鄭作『餕』,音俊,食餘曰餕。」

所謂「上眷反」,即讀「算」音。又,漢人鄭玄據《魯 論》張禹、包咸、周氏篇章,並參《齊論》及《古論》

注解《論語》,《經典釋文》引其注本異文作「餕」,

義為食餘。若從此本,則此句可讀為「有酒,食先生 餕」,意指酒菜應由長輩先享用,弟子則食其餘。

(83)

曾 [增,dzang1]:副詞,難道,竟然。「曾」,

俗讀為「層」,如楊伯峻《論語譯注》云:

「曾──音層,céng,副詞,竟也。」非是。

王引之《經傳釋詞》特立「曾」字條辨之曰:

「曾,音『增』,此『曾是以為孝乎』之

『曾』。俗讀如『層』,非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亦注曰:「曾,音增。」

(84)

重點

兩位學生同樣問孝,而孔子回答不一,可見 其因材施教的特點。

孝重在內心的敬意,而非外在形式,亦不在 於物質多寡。即使以金錢供養父母,照顧父 母起居飲食,若沒有敬意,就不算是孝順。

都市人生活繁忙,壓力不小,要時刻保持和 顏悅色,未必容易。惟孝順之本,在於尊敬 父母,致力使其歡樂愉快,不使其擔憂受辱。

容色不佳,會讓父母緊張擔心,甚或覺得受 辱,故非孝子所為。

(85)

思考題

 你有養小動物嗎?你如何照顧他們?

你覺得照顧家人與飼養動物,有甚 麼不同呢?

 你有試過因神情或語氣欠佳而被父 母責罵嗎?將心比己,如果有人一

臉厭惡地盯著你,你會感到不快嗎?

(86)

補充

 本章所引,與前述《孝經.開宗明義》曰:

「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可 以互相比照。

 對於「色難」的批判,是一個很值得探討 的課題,其中又涉及「禮」的思想。《禮 記.檀弓》有「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

可以合觀。

(87)

除上引〈為政〉兩則外,《論語》還有不少提到孝 行的內容,如

〈學而〉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 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可與《弟 子規》相比照。

又曰:「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武

〈為政〉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里仁〉:「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之年,不 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俱可擇而講述,

引導學生討論。

(88)

簡介

孟郊,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500餘首,多

為五言短篇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唐代苦吟詩人代表。

《遊子吟》為一首押平聲微韻的五言古詩,寫於溧

[律,loet9]陽(今江蘇溧陽市)。孟郊早年漂泊流離,

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 職位,於是將母親接來同住。詩人苦感自己仕途失意,

半生飽嘗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可貴,於是創作出 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以人人眼中熟見之景,抒 發人人胸中熟悉之情,歌頌母愛的光輝與偉大,情動 於中,巧妙自然。

(89)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手中的針線,一針針地織成遊子身上的 衣裳。

遊子即將上路,慈母密密地縫衣,深恐孩子 長期在外,無人料理。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

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90)

遊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為遊子。此指詩人自己,

泛指其他離鄉的遊子。案:「遊子」,又作「游

子」。考《說文》不收「遊」字,惟「游」字下曰:

(游),旌旗之流也。从 ,汓聲。

),古文游。」是「游」另有从「辵(辶)」

之古文「 」,疑即為「遊」之省文。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云:「旗之游如水之流。故 得偁流也。……引伸爲出游、嬉游。俗作遊。……

从辵者,流行之義也;从 者,汓省聲也。俗作

『遊』者,合二篆為一字。」則以「遊」為「游」

之俗字。今二字並見,「游」、「遊」通用。

(91)

 寸草:小草,比喻子女。

 心:語帶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

亦指子女的心意。

 三春暉: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

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

暉,陽光。此以春天燦爛的陽光,

比喻母愛有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

光般照耀著子女。

(92)

重點

本詩前四句,直接敍述母愛的無微不至,是詩中「賦」

的手法,明白暢快。末句以小草比喻自己,則以比興之 法作結,又得含蓄蘊藉之情趣。

慈母對子女的關愛,是無所不在,無微不至的,但是並 不容易描摹形容。詩人以「密密縫」一句,將母愛具體 形象化,成功表現出慈母擔心孩子在外受凍、衣服不耐 穿,於是一針一線細細密密地趕縫衣服,以防孩子遲歸 受苦之情。慈母對子女的耐心、苦心、細心、關心與愛 心,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至深感動!

「寸草心」永遠不能報答「三春暉」,其道理人盡皆知,

如果平白直述,了無趣味。但詩人以疑問句作為收結,

讓人自我反思,留下悠然不盡的餘韻,相當高妙。

(93)

補充

全詩重點不在縫衣此一形式,而在於母親對 子女的關懷與緊張。今時今日,未必每位母 親皆會為子女縫衣,但關愛子女之情,千古 如一。教師講授時,宜稍加發揮,如以父母 為子女添衣,闡論其關懷之情。另外,也可 讓學生反思,自己有無試過被父母叮嚀添衣 的經驗?為甚麼父母會如此叮嚀?自己當時 的反應如何,有否表現不滿?如有,這恰當 嗎?如不恰當,以後應當如何?

(94)

思考題

 作者將母愛比喻為「春天溫暖的陽 光」,你認為是否貼切?為甚麼?

你又會用甚麼來比喻父母之愛呢?

試加以發揮。

 你有沒有試過被父母叮嚀添衣的經

驗?你當時的反應如何?你知道他

們為何要如此叮嚀嗎?

(95)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詩人。白居 易詩風淺顯易懂,平易近人,內容偏重描寫社會現實,強 調詩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以反映民間疾苦為任。

《慈烏夜啼》為一首五言古詩,全詩無對仗句子,採隔句 押韻, 押平聲「侵」韻,一韻到底,寫於白居易四十歲喪 母之時。詩人的母親陳氏,早年守寡,操勞於養家育子,

四十五歲起已體弱多病;往後十幾年間,不斷被心臟病折 磨,最後因跌落坎井而逝世於長安,終年五十七歲。母親 之死,對白居易來說是很大的創傷,於是他在守喪間寫下 這首詩,以寄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心情。這首詩,

以小我喻示大我,一方面為宣洩個人悲情,一方面亦藉以 諷諭世上不孝的人,提醒世人要及時行孝,貫徹他所堅持 的詩之教化作用。

(96)

慈烏失其母,啞啞(丫)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部)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吟)。

昔有吳起者,母歿(沒)喪不臨,

嗟(遮)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森)。

(97)

慈烏:相傳烏鴉生性慈愛,知反哺,故稱「慈 烏」,或稱「孝烏」。

啞啞 [丫,aa1]:象聲詞,比擬烏鴉的叫聲,

又可形容為小兒學語聲。

反哺 [部,bou6]:母鳥嘴裏銜著東西餵給幼鳥

為哺;反哺,指幼鳥成長後會反過來餵食母親,

引申為報答父母的恩情。

不任 [吟,jam4]:不堪,不能承受。此句「任」

字押平聲韻尾,故需讀為平聲,音「吟」。

(98)

吳起:世稱吳子,戰國時魯國名將,治軍有功,

但為追求功名,連母親過世亦不回家奔喪。他 的老師曾申(曾參之子)知道此事後,即與他 斷絕來往。吳起於是棄儒習兵,侍奉於魯國季 孫氏門下。事蹟詳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殁 [沒,mut9]:死亡。《說文》:「殁,終 也。」

喪不臨:即「不臨喪」,為押韻而倒裝,指不 奔喪。根據古代習俗,父母或尊長過世,後輩 需從外地趕回鄉辦理喪事或祭拜,稱為奔喪。

(99)

慈烏失去了牠的母親,悲傷地啞啞哀鳴,從早到晚 苦守著昔日與母親相依的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牠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都忍不住淚溼衣 襟。那啼聲好像在哀訴,自己還未盡到反哺的孝心。

難道其他鳥類都沒有母親嗎?為什麼慈烏你的哭聲 特別哀怨呢?想必是母親的慈恩太重,使你悲傷得 無法承受吧!

從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連母親去世也不回去奔喪。

可嘆啊!像這類不孝順的人,他們的心連禽鳥也不 如啊!

慈烏啊慈烏!你就如曾參,真是鳥類中的孝子呀!

(100)

重點

本詩是一首託物寄意的諷諭詩,全詩凡十八 句,可分為兩部分:

(一)前十二句寫慈烏喪母,日夜悲啼,守 著故巢不忍心離開,為自己未盡反哺心而悲 啼不已。實際上,詩人寫詩之時,正為母親 離逝而居家守喪,內心無限悲痛,故聽到慈 烏的哀音,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 而親不待」,引發出「未盡反哺心」的遺憾,

哀傷不已。作者表面上是在寫鳥,實則是藉 此抒發內心的悲慟,借詠鳥以抒懷。

(101)

 (二)後六句為諷諭部分,先以吳起為 例,直接痛斥不孝子連禽鳥亦不如;然 後,又舉孝子曾參來歌頌慈烏的孝心,

提醒人們盡孝必須及時。透過這一反一 正的對比,更加凸顯出慈烏的不平凡,

作者借詩來勸人盡孝的用心,躍然紙上。

 全詩主題明確,層次井然,用字淺顯,

融敘事、抒情、議論於一爐,誠為發人

深省的佳作!

(102)

思考題

詩人以吳起作為不孝的代表,又以曾參作為孝的 代表。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不孝與孝親 的典範呢?請與大家分享。

慈烏為自己未盡反哺心而悲傷不已。父母一直給 你無微不至的照顧,你會如何報答他們呢?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待」,愛 要及時,否則後悔莫及。你有甚麼話想告訴父母 呢?你會如何表達感謝之情呢?不要空等,回家 後馬上給父母一個擁抱,把你的心底話都告訴他 們吧!

(103)

補充

本詩可與白居易另一詩作《燕詩示劉叟》作正 反對比。

慈烏與燕子,都是鳥類,但在白居易筆下,表 現大不相同,可略作講解,與學生一起討論,

比較兩者的異同。

與上述兩首詩作類近,中國成語故事(如狐假 虎威、螳螂捕蟬、兔死狐悲)、西方童話寓言

(如龜兔賽跑、螞蟻與蟋蟀、三隻小猪)中,

亦頗有以動物說理者,或可引而作一比較。

(104)

與孝親相關的歌曲不少,可擇而播放,讓學生選出最感人 的一首,並加以解釋。

近年來,社會不時有學童自殺的新聞,或可略述一二,由 學生去評論是非,並引導他們思考,想想自己如果做了傻 事,父母與朋友會有多難過,提醒其要珍惜生命,關懷他 人。

請學生寫下給父母的心意咭,記下心中想跟爸媽說的話。

鼓勵學生回家做一件令父母或家人高興的事,抱一抱父母。

設計工作紙,讓學生寫下十句「我喜歡聽到父母/長輩說 的十句話」,也請學生邀請父母/家人寫下十句「我喜歡 聽到孩子說的十句話」,以助促進親子瞭解及關係。

(105)

奉行孝道,應當尊敬父母,感念養育之恩。因此,討父 母歡喜的事,應當盡心盡力;惹父母厭惡的事,則應極 力避免。相關思想,屢見於不同古籍,如《弟子規》: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論語.為政》亦載孟懿子問孝,孔子曰:「無違。」

聖賢虞舜,即使家人多次欲置他於死地,他仍然一再忍 讓,盡力事親,其孝行被後人視為「至孝」,列入《二 十四孝》之首「孝感動天」。

到了漢代,這種觀念更被推至極致,衍生出「移孝至忠」

的思想,後來更甚至有人戲謔道:「君要臣死,臣不死,

視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視為不孝。」

(106)

其實,儒家除了「仁」與「禮」外,亦強調「義」與

「智」,認為君子應時刻反思,明辨是非,從來不鼓 吹愚孝。《孟子.離婁上》載孟子謂:「不孝有三。」

漢人趙岐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

陷親不義,一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也;不娶 無子,絕先祖祀,三也。」其中,「阿意曲從,陷親 不義」謂子女刻意逢迎、委屈順從父母的不是之處,

而不加以規勸,實為不孝。又《論語.里仁》載孔子 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 怨。」《孝經.諫諍章第十五》言:「當不義,則子 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 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連作為蒙學的《弟 子規》亦云:「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107)

 由此可知,行孝,其實亦應時刻反思,

父母如有不當的行為,不義的要求,應 當加以規勸,不可盲從愚孝。

 請大家想一想,這一層面的孝道思想,

到底適不適宜在小學階段講授?如果不

適合,為甚麼?如果適合,應該如何講

授?有沒有甚麼教學建議?敬請分享己

見。

(108)

 言而有信

 自強不息

 人生智慧

 因時制宜

 朋友相處

(10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薦亡通用 婦人 老人 薦公 薦婆 父母 薦父 薦母 母小祥 母大祥 薦夫 薦妻 妻產死 薦兄..

 對人最大的衝擊,就是複製人若稱呼 原來的本尊為大哥或大姊,本尊的父

語文素養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基本內涵 和要素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讀寫 聽說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以

她寫道,當我們在生活中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義務時,最能 感受到 Ikigai 。關於 Ikigai ,感受就是最誠實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有的學者已經進行過探討。 [註 2]

竊謂嫡室或鮮生育,乃緣 (緣於) 繼續大事 (此指繼承家族 血脈)

•更多獨立於父母的表現,能自己與其他人 溝通..

表現令人失望。由此可 見,加強學生對文言常 見字詞的認識,對篇章 旨意的理解,提高其閱 讀文言小品的興趣,擴 闊文言作品的閱面,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