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工業區環境風險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二節 工業區環境風險分析 "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本章第一節在探討風險的定義及影響風險認知的特性,第二節則是將針對環 境風險的相關理論作介紹,以做為環境風險分析的評估基礎,第三節在介紹工業 區環境風險的特性,第四節是針對國內有關房價研究所做的比較分析。

第一節 風險認知及環境風險

一、風險

「風險」從字義來看,係指事物具有不確定性,但其結果可能對人造成影響。

換言之,「風險」的概念,原本即帶有模糊性與不確定性。此外,人們為掌握自 己的命運,總會嘗試運用各種分析與評估途徑,以減低風險對人的負面影響,進 而增進人們的福祉(黃懿慧,1995)。

依照其產生的原因可將風險分為兩類,一類為自然風險,另一類是科技(人 為)風險,如表 2-1 所示。自然風險係指大自然環境對人類所帶來的災害,譬如 颱風、地震、水災等。科技(人為)風險則指隨著科技應用所帶來的危險,例如 化學工廠對地下水的污染、土壤污染、工業廢棄物、工廠噪音、殺蟲劑對人體的 影響,皆屬於科技(人為)風險研究的範疇(Cutter,1993)。

表 2-1 自然風險與科技風險分類表

風險類別 分類 發生案例

一、大氣災害 輻射、臭氧層破壞 二、水文災害 水災、旱災

三、地質災害 地震、山崩 自然風險

四、生物災害 生物病變、傳染 一、極端災害 輻射、神經毒氣

二、持續性災害 核能衝突、化學廢棄物、工業廢水 三、稀有災害 飛機事故、爆炸、建物倒塌

四、普遍災害 汽機車意外、空氣污染 五、散佈性的災害 溫室效應、臭氧消耗、酸雨 科技(人為)

風險

六、一般災害 食物添加劑、農藥 資料來源:吳清源,2002

(2)

二、風險認知

探討風險議題時,有兩個問題常被提及,那就是「怎樣的安全才叫夠安全?」、

「怎樣的確定才叫夠確定?」此二問題又衍生其他層面的問題:為什麼某些風險 會被民眾所漠視?而某些風險卻被民眾所懼怕,並強力抗爭?民眾到底如何認知 風險?這些問題都是風險認知研究的焦點。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9)認為,個人在認 知風險時,除了考量災害的強度外,並且會對發生不良後果的機率或可能性進行 評估。該委員會在研究中指出人們通常以兩種方法評估風險,其一是憑藉統計數 據所顯現的機率,其二是分析造成危險的原因,並比較這些因素所佔的比重。

在學者史拉維克(Slovic et al,1985)對風險認知的研究中,亦指出專家 與一般民眾在風險議題的辯論上,經常出現壁壘分明的對立狀態。專家們認為民 眾對科技工業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容忍度太低,且對專業性的評估報告接受度不 足。因此,專業者常批評民眾是「不理性」、「不科學」、「祀人憂天」或「認知錯 誤」。

然而,民眾則抱怨專家所提出的評估報告或數據解釋,無法為他們所瞭解,

也無法化解他們心中的疑慮。Slovic et al 曾針對民眾(包括女性選民、大學生 及抗議團體)及專家,作了一系列有關風險認知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一般民 眾與專家對風險的認知與評估結果出現極大差異。在表 2-2 風險認知排名表中 (此表包括三十種含有風險性的活動及科技),民眾對某些科技或活動的風險存有 高度恐懼,但專家卻把該風險性排列在後頭(如核能發電)。而某些民眾毫不在意 的風險,專家卻認為其危險性極高(如外科手術、X 光照射等)。由此可見,專家 與民眾對某些科技、工業或活動,的確存有明顯的認知差距。

(3)

表 2-2 風險認知排名表(1 表風險度最高,30 表風險度最低)

風險項目 女性選民聯盟 大學生 抗議團體 專家

核能發電 1 1 8 20

汽車事故 2 5 3 1

手槍 3 2 1 4

抽煙 4 3 4 2

摩托車 5 6 2 6

酒類飲料 6 7 5 3

航空飛行 7 15 11 12

警察值勤 8 8 7 17

殺蟲劑 9 4 15 8

外科手術 10 11 9 5

救火行動 11 10 6 18

大型建築行為 12 14 13 13

打獵 13 18 10 23

噴霧劑 14 13 23 26

爬山 15 22 12 29

腳踏車 16 24 14 15

商務飛行 17 16 18 16

電力(非核能) 18 19 19 9

游泳 19 30 17 10

避孕劑 20 9 22 11

滑雪 21 25 16 30

X 光照射 22 17 24 7

足球賽 23 26 21 27

火車事故 24 23 20 19

食物防腐劑 25 12 28 14

食物色素 26 20 30 21

電動割草機 27 28 25 28

抗生素使用 28 21 26 24

家庭器具 29 27 27 21

疫苗接種 30 29 29 25

資料來源:Paul Slovic,Perception of Risk,Science Vol.236,1987,P281

(4)

三、影響認知行為的風險特性

民眾在面對風險問題時,除了有特定的心理反應外,風險認知學者們並進一 步發現,民眾在認知風險的過程中,格外受到某些風險特性的影響。綜合歸納,

這些風險屬性主要包括下列幾項:

(一)自願 被迫

風險是自願承擔或是被迫接受的。民眾對自願承受的風險接受度遠較被迫承 受的風險為高,例如外科手術、游泳等活動,雖然專家認為風險性高,但民眾進 行這些活動純屬自願,因而使其比較能接受此類風險。相反的,如果民眾普遍認 為寧願節約用電,也不願被迫承擔核能輻射的風險,民眾反核的情緒便無法化 解,若強行逼迫民眾接受,則容易引發民眾情緒的反彈。

(二)熟悉 不熟悉

風險是「熟悉」的或是「外來」的。民眾對不熟悉的風險接受程度較低,例 如氟氯碳化物氣體會致使臭氧層破裂,就屬於不易為民眾所接受的風險。相對 的,傳統的、本土性的燒窯業,台灣民眾對其接受度較高,也較不易引發民眾情 緒上的恐慌。

(三)災害集中 分散

災害的發生是集中的或分散的。集中的災害較易引發民眾的恐慌及憤怒,而 較分散性的風險不易為民眾所接受。學者研究結果發現,民眾對易產生「立即性」

危害的活動或科技,如火災、毒性動物有高估其風險性的傾向;反之,疫苗接種、

氣喘等慢性病,則可能低估其風險。

(四)操作權在自己 別人

操作管理的控制權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或在別人。通常人們傾向自認為比一般 人有能力掌控事物,並對事情的掌控,有超乎實際能力的想像。在此種心理下,

民眾會認為自己駕駛比搭乘別人的駕車安全。換種情形而論,對有風險性的科技 工業,民眾無法參與風險工業的監控或管理,會促使民眾反對工業在該社區設立。

(五)風現承擔公平 不公平

風險的承擔是公平均或不公平。此種「成本效益」評估可分二方面來探討:

第一、民眾希望自己不是風險的承擔者,例如台灣民眾在核四廠興建議題上,便 充分反應出「不要在我家後院」的心態。第二、風險的承擔及利益的取得必須能

(5)

平衡。如果火力發電廠決定在某地區設立,該地區的民眾必須擔負噪音、廢料污 染等潛在風險,但電力的使用卻為全民所共享,在「成本」與「利益」無法平衡 的情況下,民眾當然產生不滿情緒,進而拒絕該工廠的設立。

(六)風險對後代子孫是否有害

對於可能會影響後代子孫,或者會殃及孩童的科技風險,民眾傾向不接受的 態度。譬如:核能發電之所以引發全球強烈的反對,係因為災害的發生可能禍及 後代子孫。

(七)風險是否會引發畏懼及擔憂

風險是否會引發畏懼及擔憂。容易引發疾病、癌症、死亡等疑慮的風險,容 易遭致民眾反對,例如化學工廠排放的廢水,如果發現含有致癌物質便容易引起 民眾抗爭,因而拒絕該工廠繼續運轉。

四、環境風險與環境污染

環境風險與一般傳統的環境污染雖然有高度相關,但實質上兩者之間仍有許 多特性上的差異。按 Gillroy (1993)所列環境風險與傳統之環境污染之特性,可歸 納出兩者間具下列四項差別:

(一)技術知識機制(Technical knowledge mechanism) 上的差異

傳統環境污染包括空氣、水、噪音等污染,這些污染透過環工與監測技術,

可非常精確的測出其污染量與污染範圍。但環境風險所探討的問題,主要偏重在 環境的轉化機制,其所興趣的課題在於環境污染,為何會引發環境風險,及如何 透過環境轉化過程,對生態與人類造成危害等課題。研究這些問題,不僅是環境 工程的討論,另會涉及流行病學、政策科學與管理科學等領域的研究。產生這些 問題的主要因素,源於對環境與科技的不確定性。因為這些不確定性的存在,使 環境污染的課題,會牽涉環境管理與決策過程。

(二)會產生相對性之效益

具環境風險性的危險源與災害源大都具有相對性之效益,如核能電廠、石化 工業等,但這些危險源產生的效益,與其產生的成本許多都不成比例(成本遠大 於效益)。當成本與效益同時存在時,會產生另一種在土地使用的效應,如

(6)

NIMBY(Not In My Back Yard)與 LULUs(Locally Unwanted Land Uses) 的課題。其產 生效益的享用者可能是廣大的群眾,但社會成本的接受者可能是地方性。因此,

環境風險之成本與效益可能是不對稱性,且發生的社會成本負擔者在地理區位上 亦具有特殊性,呈現不均衡之分配(Cutter, 1993, p.5)。

(三)低客觀機率(Objective probability)

對於發生災害的損失與發生災害的客觀機率,都是無法預知的事物,所以對 於環境風險大都只能透過主觀認定,判斷其發生的機率與負面效應,如果將其與 一般環境污染比較,環境風險發生的機率極低,有些只能從理論的機率分配中得 知。

(四)時間之遲延性與不可逆轉性

許多環境風險的發生是屬於非即刻性,而是待危險源或毒性物質等累積至一 定程度後才會爆發,所以環境風險經常具有時間的遲延性難以立刻察覺。許多環 境風險亦具有不可逆轉性,亦即災害發生後難以恢復原狀(如核電廠爆炸等),

此等特性與一般污染可以立刻查覺或偵測,甚至可透過環境工程手段使其恢復原 狀者,有甚大之差異。

從以上之歸納,可知所謂的「環境風險」是基於公共的立場,因環境特性或 人類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外部影響而言,其內容可能涵蓋天然災害、工業污染與其 他類型污染、及其他技術性災害形成的風險。對於個人之風險,如投資、運動等 之風險則非討論之列。

(7)

第二節 工業區環境風險分析

劉錦添(1992 年)在「台灣地區民眾對環境風險的認知與面臨環境風險下 的行為分析」中,將環境風險的分析可歸納成以下四個主要步驟:風險的評估、

風險的知覺、風險的貨幣價值估算及風險的管理,以下將針對這四個部分來做討 論。

一、風險的評估

任何類型的工業區或工業生產的過程都可能產生不同性質與程度的污染或 危險性物質。然而,這些污染或危險性物質卻不一定會引發環境災害,必須有其 他的因素與基本要素的存在,方能構成環境災害而構成所謂的「環境風險」。因 此在評估工業區環境風險時需考量產生風險的源頭、暴露的過程、暴露者產生不 良影響的作用與過程等三項基本要素(林建元,1995),以下則就這三項項構成 要素分別說明之:

(一)危險源

一般的危險源,如果以另一種方式將之粗略分類,則可將之分為人為或科技 技術所形成的危險源,稱之為技術危險(Technological hazards)源。另一種危險源 則主要來自於自然現象,例如天災等;則稱之為自然危險(Natural hazard)源。工 業區所產生的環境危險,在性質上大都屬於技術性危險源。因此,其性質與一般 的自然性危險源有很大之差異,因為工業區所產生的環境危險大都源於人為因 素,不是天然因素(如地震、颱風等)所造成。技術性危險所具有的這項特性,

使其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必須特別注重地方性以及特定地區的危險因素特性。

尤其在從事風險評估時,必須掌握此項特性,方能準確掌握環境風險的特性,而 加強風險評估結果的可信度。

(二)暴露過程

危險源的存在並不必然會產生環境風險,必須要加上許多外在的因素才能產 生所謂的「風險」。這些外在因素主要是指暴露的過程,危險事件發生或危險因 素產生時,透過暴露的過程,而產生健康、生命或財產上損失的風險。一般而言,

暴露的程序可以簡單的透過以下七種途徑發生(Merkhofer, 1987):

1.自我危險(Self-hazardous)行為:由行為者自願將自我暴露在危險源中。例如,

抽煙、遷入危險性工業區附近居住等。

2.危險性行為:透過個體的行為,將他人置於危險源的影響範圍內。例如,製造

(8)

毒性產品,犯罪等。

3.共生:透過兩個以上團體 個人的自願行為,將某一個團體置入危險源的影響 範圍中,例如工業廠房負責人未善盡危險告知的責任,使操作員與工業生產廠 房周圍的居民陷入危險狀態中。

4.生產外部性:因為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負外部性,使其毗鄰的的居民或生命 體非自願性的陷入其負外部性的影響範圍中。例如,工業生產的空氣污染或水 污染等。

5.自然過程:自然的暴露在危險源影響範圍之內。例如,天災等。

6.經濟過程:因經濟條件使然,而陷入危險源影響範圍中。例如,因失業、貧窮 等經濟因素,導致生活品質低落,而陷入高疾病傳染圈中。

7.政府政策:因政府的干預行為,而陷入的危險源的影響圈中,例如政府的石化 工業發展政策,便會使設廠附近的環境生活品質降低,並提高環境災害風險。

上述七項暴露的可能途徑,就工業區環境風險評估而言,此七種暴露程序都 必須納入討論的範圍,特別是除了技術面之外的社會、政治、經濟等特性的徹底 瞭解,乃風險管理執行的基本要件。

(三)影響過程

暴露在危險源的影響範圍內可能導致這些生命體產生健康、生命與財產上的 負面影響,為評估這些「負面影響」的程度,必須探討這些暴露過程的環境條件、

暴露人口的特性、以及暴露的種類與項目等。以暴露的人口特性為例,影響過程 所欲探討的則是某些人口的特性,包括性別、所得、區位分布、年齡、種族等與 風險損失或損害之間的關係,如果這些人口特性與風險大小之間的關係能得知,

則對於風險評估精確性的提昇必能有非常大之幫助,同時也可將風險評估的不確 定性大幅降低。

二、風險知覺

風險知覺的研究可瞭解人們面對環境危害時對風險的反應程度。人們對風險 的知覺係個人基於不同心理因素 (例如:災難、熟悉程度、控制能力)的主觀機 率函數估計,其研究有四項重要目的:

(一)探討為何有些風險項目較易為人們所接受,有些則不易被接受

人們願意接受吸煙的風險或開車不繫安全帶的風險,而不願接受住家附近設

(9)

立有害物質儲存場的風險。針對風險的接受性,自願性的風險較非自願性的風險 容易為人們所接受。

(二)探討為何外行人對風險的知覺會和科技專家客觀的風險估計存在差異 風險知覺的差距亦會造成管制政策上的矛盾現象,例如有些產品或環境污染 物,科技專家評估為相當危險不能接受,但一般大眾卻持相反的看法時,政府部 門是該嚴格管制環境污染或者放任民眾自由使用而不加干預,政府決策部門將面 臨維持個人選擇的自由與維護公共安全相互矛盾的現象。

(三)探討資訊在人們風險知覺的角色

對個人而言,環境風險的選擇需要環境危害的資訊,資訊的獲得與處理皆要 昂貴的代價。每個人處理資訊的能力相當有限,更多的資訊可能只會對決策造成 更大的困擾。現有的研究顯示,額外的資訊不一定會改善個人的決策行為。例如 工廠中災害警示標幟對於工人的預防災害行為可能很有成效,但亦受到個人認知 上的限制。隨著風險資訊的增加,使得人們在處理資訊時必須做抉擇,太多的資 訊可能造成人們不勝負荷。

(四)探討科技專家在風險評估時的主觀判斷。

由於風險評估充滿不確定因素,科技專家在評估時往往做一些價值判斷。

Slovic(1985)曾根據以下幾種風險知覺的特性來分析美國民眾對於不同科技、日 常活動的風險知覺,本研究亦以此種方式來評估居民對於科學園區的環境風險知 覺。其特性包含如下:

1、個人暴露於環境風險的程度 2、全體民眾暴露於環境風險的程度 3、居民自願承受的風險程度

4、風險產生的時間長短與距離遠近 5、居民對風險的瞭解程度

6、風險對居民的危害程度 7、居民面對風險的態度

8、環境風險爆發後的嚴重程度 9、居民對風險的控制能力 10、政府對洪災防治的執行成效

(10)

三、風險的貨幣價值估算

環境風險所造成的環境品質的損害,由於其沒有明確的市場價格,因此過去 三十幾年來國外的專家學者發展出所謂的「非市場估價方法」,此種方法的特色 在於可間接使用市場價格資料,即可推估出環境資源所損失的價值。這些方法主 要有「支出函數法」的「特徵價格法」(hedonic price method)與「旅遊成本法」

(travel cost method)以及「所得補償法」的「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三種。支出函數法是利用環境資源與其他市場財貨在消費者效用函數中 的相關性,而導致環境資源增量或減量的價值;所得補償法則是針對環境資源的 增量或減量,直接找出能使消費者達到原來效用水準的補償金額(陸雲,1990),

以下則針對這三種方法進行說明:

(一)假設市場評估法

此種方法係以問卷調查受訪者對某項環境財的供應品質或數量發生變化 時,其付款意願(WTP)或接受補償意願(WTA),此種付款或接受補償的意願 即代表受訪者對該項環境財的評價。

假設市場評估法主要是透過問卷的方式來估算使用者價值及非使用價值,但 是由於問卷是以假設性市場的情形,因此容易產生假設性偏誤、起始點偏誤、策 略性偏誤、調查員偏誤、資訊偏誤與支付工具偏誤等問題,所以一般是在其它非 市場評估方法均無法應用時,假設市場評估法才是最後訴諸的方法。

(二)旅遊成本法

此種方法是透過旅行者所支付的各種旅行成本,假設旅客實際所花費的旅行 成本即為其願付價值,間接加以估算某地區因開發投資而造成遊憩價值的增減。

旅行成本法的最大限制在於其應用範圍必須是具遊憩效益的遊憩場所,只能 應用在遊憩資源被污染的部分,因此在本研究中並不適用。

(三)特徵價格法

此種方法是結合特徵價格理論與效用理論,亦即利用差異性財貨的價格,將 其所包含的特徵價值導出,並間接估算環境品質的隱含價格,若能滿足人們需求 的特徵數量越多,其財貨的價格也越高。

本研究將採用特徵價格法來探討科學園區環境污染對附近居民住宅價值的 影響,並據以估算科學園區環境風險所隱含的特徵價格。不同程度的環境風險及

(11)

居民的環境知覺都會影響民眾的居住行為,亦即當人們意識到園區環境污染已會 危害自身生命或財產時,人們在選擇居住區位時將會有所考量,除非人們願意以 較低的住宅購置成本來抵換較高的環境風險。

四、風臉的管理

風險管理政策包含許多因素,例如科學上複雜性與不確定性、特殊利益團體 在政治上與經濟上的壓力、財務上的考慮、不同行政管轄區的爭執以及地方政府 和中央政府政策目標的差異。為了社會大眾的健康,風險管理者必須制定管制架 構或者誘因體系。Lave(1984)曾列出七項架構來制定安全與健康風險管理措施,

其分別為:

(一)科技基礎的標準(Technology-based standards)

排放標準的制定是環境污染物排放量管制中最重要的程序。污染排放者如違 反排放標準,則需課征罰金或支付額外稅金。設定排放標準通常是基於工程技術 上的考量,而非成本與效益的估計。

(二)市場管理或收費(Market regulation or charges)

收費制度可達成經濟效率,減少整個杜會的成本負擔。收費制度包括污染 稅、補貼與可交易的排放許可證。市場管理亦包括風險溝通方案 (risk

communication program)。Viscusi(1989)曾分析工廠以災害警告標示作為管制 措施的替代方案來矯正市場機能失靈。災害警告標示是一項風險溝通方案,方案 中藉著資訊的傳播來改變民眾在風險下的行為。市場管理的措施基本土是相信消 費者的判斷,消費者可利用風險的資訊來調整個人的行為。

(三)成本有效性的分析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成本有效性係尋求達成目標的最低成本方法。成本有效性最大特點是它不需 估計生命的價值,亦即不需估計管制措施的效益面。

(四)成本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益的分析為探討管制措施下經濟效率的有力工具。成本效益的分析為 衡量風險管制下的成本負擔與風險降低的經濟福利。根據不同政策下的成本與效 益,可決定最具有經濟效率的風險水準。在成本效益分析時,生命價值的估計往

(12)

往具有爭議。

除了生命價值估計上的爭議外,在成本效益分析中有關財富的分配問題與貼 現率之選擇亦是爭論的議題。成本與效益的分析,一般只考慮經濟效率面,忽略 公平面與分配面。貼現率的選擇已爭論數十年,愈高的貼現率,代表未來的效益 與成本在評估時比重愈低。

(五)零風險(Zero risk)

在有些環保管制中,係採取零風險的管制標準。例如,食品安全的管理。零 風險的管制對廠商而言,成本負擔相當沈重,缺乏經濟效率。對杜會而言,另外 一項目標是訂定符合當前科技水準,且具有經濟效率的可接受風險水準。

(六)風險與效益估計(Risk-benefit)

這是直接比較風險和貨幣價值之間的替代關係。風險效益分析是一項比成本 效益分析較不正式而且較不數量化的分析。透過這項分析,可瞭解風險降低所隱 含貨幣價值。

(七)風險與風險估計(Risk-risk)

這是直接比較風險和風險間的替代關係。Lave(1984)曾比較兩種類型的風 險與風險估計架構,一種是直接性,一種是間接性。直接性的架構係由消費者對 健康風險和污染物之間的抉擇來得到直接的健康效益。例如,醫藥品、減肥藥適 合這類的架構。相反地,職業風險則適用於間接性的架構。透過風險與風險的估 計,政策制訂者可將健康狀況轉換成相類似的死亡風險。

風險管理需考慮經濟效率或公平兩項因素。經濟效率係社會上利用最少的資 源以降低風險。風險與效益、市場管制、成本效益分析皆是評估經濟效率的架構。

不同所得階層中民眾對風險的負擔並不一致。零風險與科技基礎的標準則是評估 公平面的架構。除非財富間進行重分配,通常經濟效率與公平無法同時達成。政 府部門在進行管制措施時需在經濟效率和公平之間作一抉擇。

風險管理最後任務是讓社會大眾相信政府的政策是符合民眾最大利益。只有 在社會大眾相信政府的政策是符合民眾的利益時,風險管理才具有效率與彈性。

(13)

第三節 工業區環境風險的特性

一般工業區的災害,主要可區分為以下兩種不同的形式,即第一類屬於高風 險低機率(Low Probability/High Consequence;簡稱為 LP/HC )行為,例如工廠的 爆炸所引發的災害;第二類屬於例行性污染行為,例如廢水、廢氣的排放所引發 的環境災害。然而,總歸這些工業區災害發生的潛在危機,時時存在於每個社區。

第一類型的環境災害,大部分是指具有重大威脅性,如核電廠、或高危險性 化工廠的爆炸等,但發生機率幾乎等於零的工業區活動。在這種工業區環境災害 的風險評估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工作,然而事實上最困難的工作卻是如何克服周圍 民眾的心理壓力,有時民眾因不知其危險性而疏於防範。

第二類工業區的環境風險,則可稱為高機率低影響

(High-Probability/Low-Consequence;簡稱 HP/LC)的工業區環境災害,這種環 境災害主要是因為工業區例行性的生產活動,所產生外部性引發的環境災害,如 空氣污染、水污染、毒性廢棄物等。此類所引發的災害通常不會造成生命、財產 的重大損失,而且大都具有潛伏性,使得災害的發生常帶有時間的遲延性。此類 的工業區環境災害的處理,通常可以使用環境工程技術或環境規劃手段加以克 服。

然而,不管是那一類的工業區災害,都必須透過環境規劃及風險管理的手 段,使工業區所產生「負外部性」的影響降至最低。然而,當環境規劃者在著手 工業區災害防範時,首先必須將引發工業區災害發生的因素釐清,方能就環境規 劃及風險管理提出有效的處理手段。這些引發工業區災害的因素,大致可區分為 潛在因素與誘發因素。以下便依據這些因素的分類,討論可能引發工業區災害的 元素。

一、潛在因素

所謂引發工業區災害的「潛在因素」,乃是指工業區開發或工業區生產活動 可能引發環境災害的潛在因素。這些潛在因素,只要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便會 引發危險性的災害。根據林建元(1995)的歸類,可將工業區環境災害發生的潛 在因素,分為以下三項說明之。

(一)區位配置

工業區所謂的「區位配置」,主要可指兩分面而言,亦即第一種乃指工業區 本身的配置而言,因為工業區災害的發生損害,除了對工業區本身的損害之外,

(14)

最重要的是其對周圍土地使用與居民的損害。工業區的災害發生時,其所造成的 環境損害會隨其周圍土地使用的敏感度,以及周圍居民失命財產的暴露程度,而 發生不同程度的嚴重性,例如工業區周圍如果為高密度使用的住宅區,則一旦發 生爆炸性災害時,其嚴重性應不言可喻,所以工業區的區位配置與周圍土地使用 的相容性,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配置不當,則是加重工業區環境災害 的重要潛在因素。

另外一種區位配置的問題,則發生在工業區內設施的配置問題,例如工業區 內危險設施配置過於接近住宅區,或危險性設施未作適當的防護性設施時,則同 樣是發生或加重工業區環境災害的重要潛在因素。

(二)生產手段

工業區環境災害發生的原因與工業區內所引入的產業種類及這些產業的生 產過程與生產手段有密切相關。就化學工業而言,其所引發環境災害的原因,可 歸納為裝置設備、管線、化學藥品、儲槽、蒸氣雲、靜電、粉塵等因素所造成(楊 思廉,1989)。然而,這些因素事實上都可歸納為化工業生產過程或生產手段,

所必定會產生或可能發生的負面效應。而這些作用卻也是引發工業環境災害的潛 在因素。另外,在生產手段中,不僅僅包含其生產操作的整個過程,同時對於其 因生產所需的所有運輸、原料儲藏等行為,都屬於因生產手段所可能引發工業區 環境災害的潛在因素。

(三)工廠設備

嚴格而言,工廠設備事實上可歸納為生產手段之一。但就環境規劃的角度而 言,工廠設備的管制卻是重要的一環。雖然工廠設備亦會影響工業區環境災害發 生的機率與嚴重性,但另外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透過法令或行政管理管制工 廠所採用的生產設備與生產原料以降低環境災害風險。如果這些設備與原料管制 不當或管制的執行不善,則無疑也是引發工業區環境災害的重大因素。

二、誘發因素

上述工業災害潛在因素的存在,並不當然會爆發工業區的環境災害事件。必 須另外有誘發因素的催化下,才會爆發工業區環境災害。以下便從誘發工業區環 境災害發生幾種常見的誘發因素,分別說明如下:

(15)

(一)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一切的地形、地質、氣溫、氣候,甚至因天災,如地震、颱風、

海嘯等等原因,可引發原本工業潛在的災害。

(二)人為因素

工業區災害的發生重要的引發原因,在於人為的操作不當、維修程序不當或 原料運輸、保存不當而引起。根據楊思廉(1989)的報告指出,就化學工廠的環境 災害而言,西方國家的大型化工廠環境災害有 60∼80%是人為因素所引起,小 型工廠則更高,因此在工業區風險管理的處理要項中,必須將此項要素列入重要 考慮因素。

(三)時間因素

工業區風險管理的考慮要項中,時間因素亦是一個重要因素。所謂的「時間 因素」,主要是指生產設備老化或城鄉發展等原因。生產設備老化的問題,會使 工廠生產的程序中發生環境災害的機率大為增加。另外,城鄉發展的問題,主要 是指因時間因素使工業區周圍原有的土地使用方式轉變,而形成土地使用產生不 相容性,而增加環境災害發生時損害之嚴重性。

(16)

第四節 有關特徵住宅價格變數的研究

一、特徵住宅價格研究觀點

Becker(1965)、Lancaster(1966)等人,首先以特性(characteristics)構成效用 函數來處理住宅市場,此即著名的住戶生產函數法(household production

function)。此後住宅則被視為異質商品(heterogeneity commodity)加以處理,認 為住宅價格之差異,乃決定於住宅能提供滿足住戶各種服務屬性的差異。直到 Rosen(1974)建立特性空間均衡之特徵價格理論(hedonic price theory),該理論在 於認為差異性產品,其價格差異乃在其所包含滿足人們慾望屬性數量不同的緣 故。而利用消費者屬性出價函數(bid function)與生產者屬性要價函數(offer function)之交互作用形成特徵價格函數,因而構成完整理論。

此研究觀點說明環境污染興住宅價格的關係,因住宅特徵價格理論認為住宅 價格是由滿足住戶慾望之屬性 Z,包括環境品質所構成,滿足慾望之屬性愈多則 住宅價格愈高,其住宅特徵價格函數表示為 Ph(Z)。而環境污染者所產生之外 部效果,將會對屬性 Z 產生影響,進而降低滿足慾望之屬性(環境品質降低),進 而影響住宅價格。

表示環境污染會對住宅價格產生負面的影響,不同於傳統住宅市場乃視環境 品質屬性為內生變數。當環境污染產生後會降低滿足住戶慾望的屬性(Z→Z’),

而促使住宅價格降低(Ph→Ph’)。如圖 2-1 特徵住宅價格變動圖可知,環境污染 產生後會降低滿足住戶慾望的屬性(Z→Z’),而促使住宅價格降低(Ph→Ph’)

(曾明遜,1994)。

圖 2-1 特徵住宅價格變動圖

Z P

P

Ph’

Ph(Z)

Z’ Z

(17)

二、有關地價(房價)研究

林元興(1976 年)在「台北市地價變動之分析」,以迴歸分析為主,分析所 得(實質國民所得)與物價(台北市物價指數)對台北市地價變動之影響程度,分析 結果顯示此迴歸方程式的說明能力頗高(R-square0.8779),證明所得與物價對地價 有重大影響。

蘇志超、林元興、劉錚錚(1977 年)在「台北市各類使用土地市價影響因 素之實證分析」,以系統抽樣調查台北市於民國六十五年的一千零三十五筆土地 交易價格,調查項目包括公共設施、基地特性、土地使用型態與環境因素等四大 項六十二項變數,然後以逐步迴歸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台北市當年 (65 年)土地市價的因素依次為:與市中心的距離、與最近零售商業區的距離、與 最近公園的距離、與最近污水處理場的距離及面臨道路寬度等五項。此研究係以 橫斷面分析(cross-section analysis),故模式並不具有預測能力,其迴歸方程式之 說明能力亦不很強,可知尚有許多更佳的說明變數並未被納入,但此模型中可看 出與市中心的距離是影響台北市地價最重要的變數。

董尚義(1978 年)在「台北市地價空間結構與影響因子之分析」中,將台 北市劃分為 94 個研究分區,利用趨勢面分析及因子分析,探討地價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

1.台北市的發展呈多核心式的型態,但環繞市中心外圍的次核心,其主導力量甚 小,而 CBD 的主導力量最大

2.與主要公共設施距離、住商土地使用型態、所得等級等三項因子,是影響區段 地價的主要因素。

3.與 CBD 之距離、人車行道分離、次商業中心、雙面臨街等四項因素與宗地市 價關係最密切。

4.若假設人口密度趨勢面才是代表都市真正的空間結構,則台北市地價空間結構 的變化趨勢與人口密度空間結構的變化趨勢才能相配合。

陳春貴(1980 年)在「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與都市不動產價格之研究-以台北 市宗地地價為例」中,以台北市舊市區為研究範圍,以逐步迴歸方程式驗證土地 使用分區管制變數與宗地地價的關係,並據以建立分區管制影響地價之迴歸模 式。主要研究發現有:

1.與單宗地價相關最強的因素為基地面臨道路寬度,其次依序為商業使用比、商 業容積率、到西門町距離、是否面臨幹線道路、建築高度限制、建蔽率、地面層

(18)

使用情形、住宅容積率、居住密度、公害程度。

2.當供需情況固定時,理論上分區管制利用其管制之法規內容及提供的公共財、

公共服務水準之不同,對單宗土地的地價確實有"地價移位"的作用。

3.由地價模型知編定使用或限定使用強度均有直接影響地價的作用。

趙康(1983 年)在「台北市空間地價之分佈及其對都市計劃與建設之觀點」

中探討 1964 至 1972 年間台北市之地價和:

1.離市中心(CBD)之距離。

2.離主要商業幹道之距離。

3.人口密度之關係。

另外並探討住宅地價和工業用地距離之關係,及市地發展方向對地價之衝 擊。其結論為::

1.台北市地價和與 CBD 之距離成反比。

2.工業所在區對地價具正面影響。

3.人口密度對地價影響不大。

蕭展正(1986 年)在「台北市人口與地價空間分佈變遷之研究」,以負指數 迴歸模型分析台北市人口與地價之空間分佈。其先將台北市劃分為 154 個研究 區,研究區之地價乃依據研究區四周道路路線價計算,並考慮其長度分別加權後 平均求得,市中心係以地價最高之地區為準,各研究區與市中心之距離直接圖上 量取直線空間距離。結果發現:

1.台北市人口快速郊區化。

2.比較國外同級都市,台北市的地價平均化速度顯然較為迅速。

3.負指數模型的二個參數--截距與迴歸係數,經檢驗並無相關。參數的影響因素 主要為人口、所得及交通。

李育坤(1988 年)在 「台北市地價變遷與空間分佈之研究-兼論捷運系統對 地價之影響」中,用 SPSS 電腦套裝軟體,以次數分配、相關分析、時間序列分 析及迴歸分析等方法處理地價變動影響因子,以測定各項因素之影響力,並建立 內部各地地價差異之影響因素模型,且以台北市捷運系統為例,測定其對地價之 變遷及分佈產生何種衝擊。研究發現:

1.台北市歷年之地價曲面呈上漲現象,且新市區的地價上漲幅度大於舊市區,即 整體地價曲面隨時間之經過有趨於平均化之現象。

2..地價空間分佈差異,除距離、人口為主要影響因素外,法定土地使用強度亦是

(19)

一大決定要素。

3.捷運系統之開闢,可縮短沿線地區之時間距離,提升交通可及性而增近土地之 利用價值,故地價將迅速上漲。

洪寶川(1991 年)在其「影響台北市住宅用地地價因素之研究-以四行政區 為例」研究中,文章以台北市城中、大安、松山及內湖四個行政區住宅用地為研 究範圍,將地價變動劃分為一般變動及特殊變動兩種,影響地價之因素亦劃分為 一般因素及特殊因素。一般因素屬成長性、漸進性與累積性因素,特殊因素則屬 偶然性、突發性與斷續性因素,並按影響範圍之大小,將影響地價因素分別按全 國性及台北市因素兩個階層來探討。

其研究結果:

1.影響台北市地價一般變動之因素,係涵蓋全國性與台北市本身社會、經濟與行 政等綜合因素之共同因素,作者稱之為「台灣地區文明發展指標」。過去台灣地 區因文明之均衡與健全發展,乃促使台北市地價在長期間作穩定成長;

2.台北市地價之特殊變動劃分為循環變動與不規則變動兩種。循環變動係受到經 濟體系內原因,包括:經濟成長率、匯率、貨幣供給率、儲蓄率與物價水準高低 等因素之影響而產生口該等因素所構成之經濟景氣亦具有循環現象,對地價發揮 領先作用,而帶動地價之漲跌。不規則變動則係受到經濟體系外原因,包括:社 會治安惡化、政治情勢不穩定與全國性重大交通建設等因素之影響而產生。該等 因素屬重大事件因素,出現年期多無法預知,但偶會扭轉循環變動方向,使地價 發生異常變動。

黃大洲、廖敏踞(1992 年)在「台北市地價分佈模式與變遷」一文中,應 用坡度分析的負指數模型,探討地價的空間分佈情形,並以台北車站為市中心,

求取各里與市中心之空間直線距離,以與各里之平均地價作相關及迴歸分析,且 分別以全市、半徑 0 至 3 公里、0 至 6 公單、0 至 9 公里不同範圍加以分析。研 究結果顯示,各里趨勢,坡度則呈現負指數下降的現象,市郊地價上漲程度高於 市區。但此研究所採用之距離是空間直線距離,無法衡量出交通設施之改善與增 闢對地價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曾明遜(1992 年)在「不寧適設施對住宅價格影響之研究--以垃圾處理場為 個案」中,以安康與福淂坑兩個不同垃圾處理型態為個案,藉由外部性與特徵價 格理論,探討不寧適設施為何會對著宅價格產生影響,並利用住宅特徵價格模 式,並採用不同函數形式與不同營運年期來探討。其研究結果發現:

(20)

1.於影響效果方面:不論何種函數形式皆呈現相同情況,營運短期上-安康大於 福德坑,而長期則市福德坑大於安康。

2.於不寧適貼水方面:平均貼水-平均每變動百公尺,住宅市場單價貼水於安康 焚化爐約在 200 元到 650 元之間;而於福德坑掩埋場則在 300 元到 1700 元之 間。

翁淑貞(1992 年)在「臺北都會區空氣污染對住宅價格影響之研究--應用特 徵價格法」中,利用特徵財產價值法(Hedonic Property Value Method) 探討台北 市都會區空氣品質水準對住宅價格之影響。其樣本主要以 78 年住宅抽樣調查村 里為基礎,分析住宅屬性資料,並利用相關特徵價格理論文獻以建立實證模型。

主要結論為:實證呼應理論所言,空氣品質水準的改變價值將反應在住宅價格 上。得總懸浮微粒之邊際價格為 0.5591 發生於λ=0.14 時,另其價格彈性為 -0.009。

廖仲仁(1994 年)在「機場噪音對住宅價格之影響- 以臺北松山機場附近住 宅為例」中,採用特徵價格法,估算民國 79 年臺北松山機場噪音對附近住宅價 格之影響程度,並利用 BOX-COX 轉換後之模式加以比較分析,最後選取半對指 數模式以估計機場噪音之特徵價格。其研究發現:

1.松山機場噪音對於平均房價為 551 萬元之附近住宅,噪音貶值敏感指數(NDSI) 約-0.683%,並且隨著噪音值的增加而呈遞增的現象。

2.機場噪音對於六樓以上之住宅的價格之負面影響較公寓嚴重。

3.為籌措機場噪音防治回饋基金,可考慮對每一飛航架次課徵汙染稅 3587 元或 過境旅客課徵 60 元之使用費。

李月華(2000 年)在「台北市住宅價格模式之研究」中,主要是在分析台 北市住宅價格之特徵價格模式、各區域特徵價格結構關係之一致性 ,和股價及 住宅價格向量自我迴歸模式的長短期動態調整的影響。以二次元 Box-Cox 轉換 函數形式為基礎,找出線性、對數、半對數和 Box-Cox 轉換四種函數形式來比 較台北市住宅的特徵價格模式。研究發現:

1.不論使用行政區域、市郊區或住宅型態,均顯示各子市場之特徵價格結構關係 不具一致性。

2.住宅所位於的位置不僅影響住宅的價格,也會影響其他變數的價值,像住宅型 態、樓高和樓層等變數。

3.樓高和樓層則對郊區住宅價格的影響較大,屋齡則對市區住宅價格的負面影響

(21)

較大。

4.在檢定坪數、屋齡、樓高和樓層等變數在市區和郊區之差異是否有顯著異於 零,檢定結果均拒絕接受虛無假設,代表市區和郊區在坪數、屋齡、樓高和樓層 等變數上具有顯著差異。

茲將前述有關文獻就其採用之理論或方法、研究假設、採用變數、研究成果 分析整理如表 2-3 所示:

表 2-3 國內有關房屋價格之相關研究

作者 著作 採用理論方法 採用變數 研究成果

林元興(1976 年)

台北市地價變動 之分析

迴歸分析 因變數:公告地價 自變數:實質國民所 得、台北市物價指數

所得與物價對地價有 重大影響

蘇志超、林元 興、劉錚錚(1977 年)

台北市各類使用 土地市價影響因 素之實證分析

逐步迴歸方法 因變數:以 65 年土地交 易價格

自變數:公共設施、基 地特性、土地使用型態 及環境因素等 62 項變 數

影響台北市土地市價 的因素有:與市中心 距離、與零售商距 離、與公園距離、與 最近污水處理廠距 離、面臨路寬

董尚義(1978 年)

台北市地價空間 結構與影響因子 之分析

趨勢面分析 因子分析

公共設施距離、住商土 地使用型態、所得等 級、CBD 距離、人車行 道分離、次商業中心、

雙面臨街

1.影響區段地價因 素:CBD 距離、人車 行道分離、次商業中 心、雙面臨街 2.影響宗地市價因 素:公共設施距離、

住商土地使用型態、

所得等級 陳春貴(1980

年)

土地使用分區管 制與都市不動產 價格之研究-以 台北市宗地地價 為例

逐步迴歸方法 面臨道路寬度、商業使 用比、商業容積率、到 西門町距離、是否面臨 幹線道路、建築高度限 制、建蔽率、地面層使 用情形、住宅容積率、

居住密度、公害程度

分區管制利用其管制 之法規內容及提供的 公共財、公共服務水 準之不同,對單宗土 地的地價確實有"地 價移位"的作用。

趙康(1983 年) 台北市空間地價 之分佈及其對都 市計劃與建設之 觀點

複迴歸分析 1.離市中心之距離。

2.離商業幹道距離。

3.人口密度之關係。

4.工業用地距離 5.市地發展方向

1.地價和與 CBD 之距 離成反比。

2.工業所在區對地價 具正面影響。

3.人口密度對地價影 響不大。

蕭展正(1986 年)

台北市人口與地 價空間分佈變遷 之研究

負指數迴歸模 型

量取研究區到是中心的 直線距離作為其自變數

影響地價空間因素 為:人口、所得、交 通。

李育坤(1988 年)

台北市地價變遷 與空間分佈之研 究-兼論捷運系 統對地價之影響

次數分配 相關分析 迴歸分析

距離、人口、土地使用 強度、捷運系統

1.地價空間分佈差 異,除距離、人口為 主要影響因素。

2.捷運系統之開闢,

提升交通可及性而增

(22)

近土地之利用價值。

洪寶川(1991 年)

影響台北市住宅 用地地價因素之 研究-以四行政 區為例

1.一般因素屬成長性、

漸進性與累積性因素 2.特殊因素則屬偶然 性、突發性與斷續性因 素

影響台北市地價一般 變動之因素,係涵蓋 全國性與台北市本身 社會、經濟與行政等 綜合因素之共同因 素。

黃大洲、廖敏踞

(1992 年)

台北市地價分佈 模式與變遷

迴歸分析 因變數:各里平均地價 自變數:以各里至台北 火車站的距離

市郊地價上漲程度高 於市區

曾明遜(1992 年)

不寧適設施對住 宅價格影響之研 究--以垃圾處理 場為個案

特徵價格法 以住宅單價、結構、設 備、型態、可及性、公 共設施、環境品質為變 數

1.不論何種函數形式 皆呈現相同情況,營 運短期上-安康大於 福德坑,而長期則市 福德坑大於安康。

2. 平均貼水-平均 每變動百公尺,住宅 市場單價貼水於安康 焚化爐約在 200 元到 650 元之間;而於福 德坑掩埋場則在 300 元到 1700 元之間。

翁淑貞(1992 年)

臺北都會區空氣 污染對住宅價格 影響之研究--應 用特徵價格法

特徵價格法 BOX-COX (SHAZAM)

因變數:住宅總價 自變數:屋齡、樓地板 面積、與工作地點距 離、與市中心距離、懸 浮微粒、公共設施可及 性、道路服務水準、公 園綠地服務水準

空氣品質水準的改變 價值將反應在住宅價 格上。得總懸浮微粒 之邊際價格為 0.5591 發生於λ=0.14 時,

另其價格彈性為 -0.009。

廖仲仁(1994 年)

機場噪音對住宅 價格之影響- 以 臺北松山機場附 近住宅為例

特徵價格法 BOX-COX (SHAZAM)

因變數:成交總價 自變數:所在樓層、屋 齡、住宅面積、至國中 距離、至國小距離、機 場噪音

1.松山機場噪音對於 平均房價為 551 萬 元,噪音貶值敏感指 數約-0.683%,並且隨 著噪音值的增加而呈 遞增的現象。

2.機場噪音對於六樓 以上之住宅的價格之 負面影響較公寓嚴 重。

黃萬翔(1994 年)

鄰里性公共設施 服務水準與住宅 特徵價格之交互 影響分析

特徵價格法 BOX-COX

因變數:四樓房價 自變數: 樓層數、平 數、總面積、距市中心 距離、面臨道路寬度、

距國中小公園市場距 離、公共設施組合變數

1.證實鄰里性公共設 施變數與住宅屬性有 互相影響的關係。

2.公共設施距離組合 變數與坪數間具有交 互影響關係。

3.公共設施面積組合 變數與基地面積大小 有互相影響關係。

林國民(1996 年)

高雄市自有住宅 特徵價格之研究

特徵價格法 因變數:成交總價 自變數:所在樓層、屋 齡、住宅面積、使用類 別、距市中心距離、住

1.建坪面積、使用類 別與距市中心距離等 三項屬性,均為影響 高雄市住宅價格的主

(23)

宅結構、具最近污染 源、商業面積比

要屬性。

2.透天住宅的屬性需 求函數中顯示,當家 戶年所得、家戶教育 程度愈高時,對居住 品質及空間的需求將 隨之增加,並偏好離 市中心商業區較遠的 地區。

王宋民(1999 年)

都會地區房價之 特徵價格分析- 以台北市信義區 為例

特徵價格法 BOX-COX

因變數:住宅價格 自變數:登記面積、廳 數、衛浴套樹、所在樓 層、總樓層樹、屋齡、

空氣品質觀測值

1.最適函數型態選 擇,實證結果可發現 模型中最適函數型態 為 ?=0 而 ? 值依各年 度資料來決定為最 佳。

2. 對台北市信義區 而言,都會地區空氣 品質並不會顯著影響 房價的高低。其主要 原因乃是住宅區與工 業區、商業區間並無 明顯區隔,空氣污染 對房價之影響難以觀 察,致使空氣品質無 法顯著影響住宅價 格。

李月華(2000 年)

台北市住宅價格 模式之研究

特徵價格法 BOX-COX

因變數:住宅價格 自變數:行政區域、市 郊區、住宅型態、坪數、

屋齡、樓高和樓層

1.住宅所位於的位置 影響住宅的價格,也 影響其他變數的價 值,像住宅型態、樓 高和樓層等變數。

2.樓高和樓層則對郊 區住宅價格的影響較 大,屋齡則對市區住 宅價格的負面影響較 大。

資料來源:1.黃萬翔,1994 2.本研究整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某項貨物的單位價格是指該項貨物的貿易貨值與其貨量之比。季度單位價格指數是計算當季各

某項貨物的單位價格是指該項貨物的貿易貨值與其貨量之比。季度單位價格指數是計算當季各

某項貨物的單位價格是指該項貨物的貿易貨值與其貨量之比。季度單位價格指數是計算當季各

某項貨物的單位價格是指該項貨物的貿易貨值與其貨量之比。季度單位價格指數是計算當季各

哥國為保護本土玩具生計及防杜不法進口商利用價格低報或 走私等方式洗錢,自 2006 年 5 月 18

1900年, Bachelier以數學方法分析巴黎股票交易的價格變化,自

另外價格也是企業對於消費者傳達的另一種訊號,因為價格被視為最重要的外部

另外價格也是企業對於消費者傳達的另一種訊號,因為價格被視為最重要的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