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太陽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太陽系"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太陽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八大行星)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汉漢▼

太陽系的主要成員:由左至右依序為(未依照比例)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 星、小行星帶、太陽、水星、金星、地球和月球、火星,在左邊可以看見一顆彗

(2)

星。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重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8 顆行星、

至少 165 顆已知的衛星[1]、5 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 體。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古柏帶的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

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 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 行星帶,4 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古柏帶的第二個 小天體區。在古柏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和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歐特 雲。

依照至太陽的距離,太陽系內的行星依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 顆行星中的 6 顆有天然的衛星環繞,在太陽系外側的行 星還被由塵埃和許多小顆粒構成的行星環環繞著。除地球外,在地球上肉眼可見 的行星以五行為名,其餘則與西方一樣,全都以希臘和羅馬神話故事中的神仙為 名。五顆矮行星是冥王星,古柏帶內已知最大的天體之一鳥神星與妊神星,小行 星帶內最大的天體穀神星,和屬於黃道離散天體的鬩神星。

目錄

[隐藏] 1 名詞解釋 2 概述和結構

3 形成和演化

4 太陽 4.1 行星際物質

5 內太陽系 5.1 內行星 5.2 小行星帶

6 中太陽系 6.1 外行星 6.2 彗星

7 外太陽系 7.1 古柏帶 7.1.1 冥王星和凱倫

7.2 離散盤 7.2.1 鬩神星

(3)

8 最遠的區域 8.1 日球層頂

8.2 歐特雲 8.2.1 塞德娜和內歐特雲

8.3 範圍

9 星系的關聯 9.1 鄰近的區域

10 發現和探測 10.1 望遠鏡的觀測 10.2 太空船的觀測

10.3 載人探測

11 研究太陽系 12 其他行星系

13 太陽與八大行星數據表 14 其他資料

15 參考文獻 16 參見 17 外部連結

[编辑] 名詞解釋 參見:行星定義

太陽系的行星和矮行星。圖中唯大小依照比例,距離未依比例。

軌道環繞太陽的天體被分為三類: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

行星是環繞太陽且質量夠大的天體。這類天體:

1.有足夠的質量使本身的形狀成為球體;

2.有能力清空鄰近軌道的小天體。

能成為行星的天體有 8 個: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 王星。

在 2006 年 8 月 24 日,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定義行星這個名詞,首次將冥王星排 除在行星外,並將冥王星與穀神星和鬩神星組成新的分類:矮行星。[2] 矮行星

(4)

不需要將鄰近軌道附近的小天體清除掉,其他可能成為矮行星的天體還有塞德娜、

厄耳枯斯、和創神星。從第一次發現的 1930 年直至 2006 年,冥王星被當成太陽 系的第九顆行星。但是在 20 世紀末期和 21 世紀初,許多與冥王星大小相似的天 體在太陽系內陸續被發現,特別是鬩神星更明確的被指出比冥王星大。

環繞太陽運轉的其他天體都屬於太陽系小天體。[3]

衛星(如月球之類的天體),由於不是環繞太陽而是環繞行星、矮行星或太陽系 小天體,所以不屬於太陽系小天體。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以天文單位(AU)來測量距離。1AU 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 距離,大約是 149,598,000 公里(93,000,000 英里)。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 39AU,木星則約是 5.2AU。最常用在測量恆星距離的長度單位是光年,1 光年大 約相當於 63,240 天文單位。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公轉週期為周期變化著,最靠 近太陽的位置稱為近日點,距離最遠的位置稱為遠日點。

有時會將太陽系非正式地分成幾個不同的區域:「內太陽系」,包括四顆類地行星 和主要的小行星帶;其餘的是「外太陽系」,包含小行星帶之外所有的天體。[4]

其它的定義還有海王星以外的區域,而將四顆大型行星稱為「中間帶」。[5]

[编辑] 概述和結構

克萊門汀太空船從月球背面觀看在陽光下的黃道面,圖中的天體由左至右依序為 水星、火星和土星。

太陽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陽,它是一顆光譜分類為 G2V 的主序星,擁有太 陽系內已知質量的 99.86%,並以引力主宰著太陽系。[6]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 內最大的兩顆行星,又佔了剩餘質量的 90%以上,目前仍屬於假說的歐特雲,還 不知道會佔有多少百分比的質量。[7]

太陽系內主要天體的軌道,都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黃道)的附近。行 星都非常靠近黃道,而彗星和古柏帶天體,通常都有比較明顯的傾斜角度。

(5)

太陽系內天體的軌道(由左上方順時針拉遠觀看)。

由北方向下鳥瞰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和絕大部分的其他天體,都以逆時針(右旋)

方向繞著太陽公轉。有些例外的,像是哈雷彗星。

環繞著太陽運動的天體都遵守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軌道都以太陽為橢圓的一個 焦點,並且越靠近太陽時的速度越快。行星的軌道接近圓型,但許多彗星、小行 星和古柏帶天體的軌道則是高度橢圓的。

在這麼遼闊的空間中,有許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陽系中每個軌道的距離。在實際 上,距離太陽越遠的行星或環帶,與前一個的距離就會更遠,而只有少數的例外。

例如,金星在水星之外約 0.33 天文單位的距離上,而土星與木星的距離是 4.3 天文單位,海王星又在天王星之外 10.5 天文單位。曾有些關係式企圖解釋這些 軌道距離變化間的交互作用(參見提丟斯-波得定則),但這樣的理論從未獲得證 實。

[编辑] 形成和演化

主條目: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恆星演化和行星的形成

藝術家筆下的原行星盤

太陽系的形成據信應該是依據星雲假說,最早是在 1755 年由康德和 1796 年由拉 普拉斯各自獨立提出的。 [8] 這個理論認為太陽系是在 46 億年前從一個巨大的 分子雲的塌縮中形成的。這個星雲原本有數光年的大小,並且同時誕生了數顆恆 星。[9] 研究古老的隕石追溯到的元素顯示,只有超新星爆炸的心臟部分才能產 生這些元素,所以包含太陽的星團必然在超新星殘骸的附近。可能是來自超新星 爆炸的震波使鄰近太陽附近的星雲密度增高,使得重力得以克服內部氣體的膨脹 壓力造成塌縮,因而觸發了太陽的誕生。[10]

被認定為原太陽星雲的地區就是日後將形成太陽系的地區, [11] 直徑估計在 7,000 至 20,000 天文單位,[9][12] 而質量僅比太陽多一點[13]。當星雲開始塌縮 時,角動量守恆定律使它的轉速加快,內部原子相互碰撞的頻率增加。其中心區 域集中了大部分的質量,溫度也比周圍的圓盤更熱。[9] 當重力、氣體壓力、磁

(6)

場和自轉作用在收縮的星雲上時,它開始變得扁平成為旋轉的原行星盤,而直徑 大約 200 天文單位,[9] 並且在中心有一個熱且稠密的原恆星。[14][15]

對年輕的金牛 T 星的研究,相信質量與預融合階段發展的太陽非常相似,顯示在 形成階段經常都會有原行星物質的圓盤伴隨著(質量約為 0.001 至 0.1 太陽質量)

[13],這些圓盤可以延伸至數百天文單位,並且最熱的部分可以達到數千 K 的高 溫[16]。

哈柏的獵戶座大星雲原恆星影像,寬一光年的恆星育嬰室,非常像我們的太陽剛 誕生時的原始星雲。

一億年後,在塌縮的星雲中心,壓力和密度將大到足以使原始太陽的氫開始熱融 合,這會一直增加直到流體靜力平衡,使熱能足以抵抗重力的收縮能。這時太陽 才成為一顆真正的恆星。[17]

相信經由吸積的作用,各種各樣的行星將從雲氣(太陽星雲)中剩餘的氣體和塵 埃中誕生:

當塵粒的顆粒還在環繞中心的原恆星時,行星就已經開始成長;

然後經由直接的接觸,聚集成 1 至 10 公里直徑的叢集;

接著經由碰撞形成更大的個體,成為直徑大約 5 公里的星子;

在未來的數百萬年中,經由進一步的碰撞以每年 15 公分的的速度繼續成長。[18]

在太陽系的內側,因為過度的溫暖使水和甲烷這種易揮發的分子不能凝聚,因此 形成的星子相對的就比較小(僅佔有圓盤質量的 0.6%),[9] 並且主要的成分是 熔點較高的矽酸鹽和金屬等化合物。這些石質的天體最後就成為類地行星。再遠 一點的星子,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不能凝聚在一起成為原行星,而成為現在所 見到的小行星帶。[19]

在更遠的距離上,在凍結線之外,易揮發的物質也能凍結成固體,就形成了木星 和土星這些巨大的氣體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獲得的材料較少,並且因為核心被 認為主要是冰(氫化物),因此被稱為冰巨星。[20][21]

一旦年輕的太陽開始產生能量,太陽風(見下段)會將原行星盤中的物質吹入行 星際空間,從而結束行星的成長。年輕的金牛座 T 星的恆星風就比處於穩定階段 的較老的恆星強得多。[22][23]

(7)

太陽演化過程的藝術畫。從左到右依次為主序星、紅巨星和白矮星。

根據天文學家的推測,目前的太陽系會維持直到太陽離開主序。由於太陽是利用 其內部的氫作為燃料,為了能夠利用剩餘的燃料,太陽會變得越來越熱,於是燃 燒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這就導致太陽不斷變亮,變亮速度大約為每 11 億年增亮 10%。

從現在起再過大約 76 億年,太陽的核心將會熱得足以使外層氫發生融合,這會 導致太陽膨脹到現在半徑的 260 倍,變為一顆紅巨星。[24] 此時,由於體積與 表面積的擴大,太陽的總光度增加,但表面溫度下降,單位面積的光度變暗。

隨後,太陽的外層被逐漸拋離,最後裸露出核心成為一顆白矮星,一個極為緻密 的天體,只有地球的大小卻有著原來太陽一半的質量。[25]

[编辑] 太陽

主條目:太陽

由地球所見的太陽。

太陽是太陽系的母星,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員。它有足夠的質量讓內部的壓 力與密度足以抑制和承受核融合產生的巨大能量,並以輻射的型式,例如可見光,

讓能量穩定的進入太空。

太陽在分類上是一顆中等大小的黃矮星,不過這樣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誤會,其實 在我們的星系中,太陽是相當大與明亮的。恆星是依據赫羅圖的表面溫度與亮度 對應關係來分類的。通常,溫度高的恆星也會比較明亮,而遵循此一規律的恆星 都會位在所謂的主序帶上,太陽就在這個帶子的中央。但是,比太陽大且亮的星 並不多,而比較暗淡和低溫的恆星則很多。[26]

(8)

赫羅圖,主序帶由右下延伸至左上。

太陽在恆星演化的階段正處於「壯年期」,尚未用盡在核心進行核融合的氫。太 陽的亮度仍會與日俱增,早期的亮度只是現在的 75%。[27]

計算太陽內部氫與氦的比例,認為太陽已經完成生命週期的一半,在大約 50 億 年後,太陽將離開主序帶,並變得更大與更加明亮,但表面溫度卻降低的紅巨星,

[28] 屆時它的亮度將是目前的數千倍。

太陽是在宇宙演化後期才誕生的第一星族恆星,它比第二星族的恆星擁有更多比 氫和氦重的金屬(這是天文學的說法:原子序數大於氦的都是金屬。)。[29] 比 氫和氦重的元素是在恆星的核心形成的,必須經由超新星爆炸才能釋入宇宙的空 間內。換言之,第一代恆星死亡之後宇宙中才有這些重元素。最老的恆星只有少 量的金屬,後來誕生的才有較多的金屬。高金屬含量被認為是太陽能發展出行星 系統的關鍵,因為行星是由累積的金屬物質形成的。[30]

[编辑] 行星際物質

主條目:行星際物質

太陽圈電流片。

除了光,太陽也不斷的放射出電子流(電漿),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風。這股微粒 子流的速度為每小時 150 萬公里, [31] 在太陽系內創造出稀薄的大氣層(太陽 圈),範圍至少達到 100 天文單位(日球層頂),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行星際物質。

太陽的黑子週期(11 年)和頻繁的閃焰、日冕物質拋射在太陽圈內造成的干擾,

產生了太空氣候。[32] 伴隨太陽自轉而轉動的磁場在行星際物質中所產生的太 陽圈電流片,是太陽系內最大的結構。[33]

(9)

在軌道中看見的南極光。

地球的磁場從與太陽風的互動中保護著地球大氣層。水星和金星因為沒有磁場,

太陽風使它們的大氣層逐漸流失至太空中。 [34] 太陽風和地球磁場交互作用產 生的極光,可以在接近地球的磁極(如南極與北極)的附近看見。

宇宙線是來自太陽系外的,太陽圈屏障著太陽系,行星的磁場也為行星自身提供 了一些保護。宇宙線在行星際物質內的密度和太陽磁場週期的強度變動有關,但 是宇宙線在太陽系內的變動幅度究竟是多少,仍然是未知的。[35]

行星際物質至少在在兩個盤狀區域內聚集成宇宙塵。第一個區域是黃道塵雲,位 於內太陽系,並且是黃道光的起因。它們可能是小行星帶內的天體和行星相互撞 擊所產生的。[36] 第二個區域大約伸展在 10-40 天文單位的範圍內的古柏帶,

帶內的天體可能是在相似的互相撞擊下產生的。[37][38]

[编辑] 內太陽系

內太陽系在傳統上是類地行星和小行星帶區域的名稱,主要是由矽酸鹽和金屬組 成的。這個區域擠在靠近太陽的範圍內,半徑比木星與土星之間的距離還短。

[编辑] 內行星

主條目:類地行星

內行星。由左至右依序為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大小合乎比例)。 四顆內行星或是類地行星的特點是高密度、由岩石構成、只有少量或沒有衛星,

也沒有環系統。它們由高熔點的礦物,像是矽酸鹽類的礦物組成表面固體的地殼 和半流質的地函,以及由鐵、鎳構成的金屬組成核心。四顆中的三顆(金星、地 球、火星)有實質的大氣層,全部都有撞擊坑和地質構造的表面特徵(地塹和火 山等)。內行星容易和比地球更接近太陽的內側行星(水星和金星)混淆。

水星

主條目:水星

(10)

水星(0.4 天文單位)是最靠近太陽,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 地球質量)。它 沒有天然的衛星,僅知的地質特徵除了撞擊坑外,只有大概是在早期歷史與收縮 期間產生的皺摺山脊。[39] 水星,包括被太陽風轟擊出的氣體原子,只有微不 足道的大氣。[40] 目前尚無法解釋相對來說相當巨大的鐵質核心和薄薄的地函。

假說包括巨大的衝擊剝離了它的外殼,還有年輕時期的太陽能抑制了外殼的增長。

[41][42]

金星

主條目:金星

金星 (0.7 天文單位)的體積尺寸與地球相似(0.82 地球質量),也和地球一 樣有厚厚的矽酸鹽地函包圍著核心,還有濃厚的大氣層和內部地質活動的證據。

但是,它的大氣密度比地球高 90 倍而且非常乾燥,也沒有天然的衛星。它是顆 炙熱的行星,表面的溫度超過 400°C,很可能是大氣層中有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 的。[43] 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金星的地質活動仍在進行中,但是沒有磁場保護 的大氣應該會被耗盡,因此認為金星的大氣是經由火山的爆發獲得補充。[44]

地球

主條目:地球

地球(1 天文單位)是內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唯一地質活動仍在持 續進行中並被人類承認擁有生命的行星,直徑 12756km(赤道半徑 6378 km )。

它也擁有類地行星中獨一無二的水圈和被觀察到的板塊結構。地球的大氣也與其 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這兒的生物改造成含有 21%的自由氧氣。[45] 它只 有一顆衛星,即月球;月球也是類地行星中唯一的大衛星。

火星

主條目:火星

火星(1.5 天文單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1 地球質量),只有以二氧化碳為主 的稀薄大氣,它的表面,有密集與巨大的火山,例如奧林帕斯山,水手號峽谷有 深邃的地塹,顯示不久前仍有劇烈的地質活動。火山最高高度超過 20000 米。[46]

火星有兩顆天然的小衛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獲的小行星。[47]

[编辑] 小行星帶

主條目:小行星帶

(11)

小行星的主帶和特洛伊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小天體中最主要的成員,主要由岩石與不易揮發的物質組成。

主要的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距離太陽 2.3 至 3.3 天文單位,它們 被認為是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擾動而未能聚合的殘餘物質。

小行星的尺度從大至數百公里、小至微米的都有。除了最大的穀神星之外,所有 的小行星都被歸類為太陽系小天體,但是有幾顆小行星,像是灶神星、健神星,

如果能被證實已經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可能會被重分類為矮行星。

小行星帶擁有數萬顆,可能多達數百萬顆,直徑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體。[48] 儘 管如此,小行星帶的總質量仍然不可能達到地球質量的千分之一。[49] 小行星 主帶的成員依然是稀稀落落的,所以至今還沒有太空船在穿越時發生意外。

直徑在 10 至 10−4 米的小天體稱為流星體。[50]

穀神星 穀神星 穀神星 (2.77 天文單位)是主帶中最大的天體,也是主帶中唯 一的矮行星。它的直徑接近 1000 公里,因此自身的重力已足以使它成為球體。

它在 19 世紀初被發目前,被認為是一顆行星,在 1850 年代因為有更多的小天體 被發現才重新分類為小行星;[51] 在 2006 年,又再度重分類為矮行星。 小行 星族 在主帶中的小行星可以依據軌道元素劃分成幾個小行星群和小行星族。小 行星衛星是圍繞著較大的小行星運轉的小天體,它們的認定不如繞著行星的衛星 那樣明確,因為有些衛星幾乎和被繞的母體一樣大。

在主帶中也有彗星,[52] 它們可能是地球上水的主要來源。

特洛依小行星的位置在木星的 L4 或 L5 點(在行星軌道前方和後方的不穩定引力 平衡點),不過「特洛依」這個名稱也被用在其他行星或衛星軌道上位於拉格朗 日點上的小天體。 希耳達族是軌道週期與木星有著 2:3 共振的小行星族,當木 星繞太陽公轉二圈時,這群小行星會繞太陽公轉三圈。

內太陽系也包含許多「淘氣」的小行星與塵粒,其中有許多都會穿越內行星的軌 道。

[编辑] 中太陽系

(12)

太陽系的中部地區是氣體巨星和它們有如行星大小尺度衛星的家,許多短週期彗 星,包括半人馬群也在這個區域內。此區沒有傳統的名稱,偶爾也會被歸入「外 太陽系」,雖然外太陽系通常是指海王星以外的區域。在這一區域的固體,主要 的成分是「冰」(水、氨和甲烷),不同於以岩石為主的內太陽系。

[编辑] 外行星

主條目:類木行星

由上而下: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

在外側的四顆行星,也稱為類木行星,囊括了環繞太陽 99%的已知質量。木星和 土星的大氣層都擁有大量的氫和氦,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氣層則有較多的「冰」, 像是水、氨和甲烷。有些天文學家認為它們該另成一類,稱為「天王星族」或是

「冰巨星」。[53] 這四顆氣體巨星都有行星環,但是只有土星的環可以輕鬆的從 地球上觀察。「外行星」這個名稱容易與「外側行星」混淆,後者實際是指在地 球軌道外面的行星,除了外行星外還有火星。

木星 木星 (5.2 天文單位),主要由氫和氦組成,質量是地球的 318 倍,也是 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 2.5 倍。木星的豐沛內熱在它的大氣層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 的特徵,例如雲帶和大紅斑。木星已經被發現的衛星有 63 顆,最大的四顆,甘 尼米德、卡利斯多、埃歐、和歐羅巴,顯示出類似類地行星的特徵,像是火山作 用和內部的熱量。[54] 甘尼米德比水星還要大,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 土星 土星(9.5 天文單位),因為有明顯的環系統而著名,它與木星非常相似,例如 大氣層的結構。土星不是很大,質量只有地球的 95 倍,它有 60 顆已知的衛星,

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擁有巨大的冰火山,顯示出地質活動的標誌。[55] 泰坦比 水星大,而且是太陽系中唯一實際擁有大氣層的衛星。 天王星 天王星(19.6 天 文單位),是最輕的外行星,質量是地球的 14 倍。它的自轉軸對黃道傾斜達到 90 度,因此是橫躺著繞著太陽公轉,在行星中非常獨特。在氣體巨星中,它的 核心溫度最低,只輻射非常少的熱量進入太空中。[56] 天王星已知的衛星有 27 顆,最大的幾顆是泰坦尼亞、歐貝隆、烏姆柏里厄爾、艾瑞爾、和米蘭達。 海 王星 海王星(30 天文單位)雖然看起來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較高使質量仍有地 球的 17 倍。他雖然輻射出較多的熱量,但遠不及木星和土星多。[57] 海王星已 知有 13 顆衛星,最大的崔頓仍有活躍的地質活動,有著噴發液態氮的間歇泉,

[58] 它也是太陽系內唯一逆行的大衛星。在海王星的軌道上有一些 1:1 軌道共振

(13)

的小行星,組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编辑] 彗星

主條目:彗星

海爾·波普彗星。

彗星歸屬於太陽系小天體,通常直徑只有幾公里,主要由具揮發性的冰組成。 它 們的軌道具有高離心率,近日點一般都在內行星軌道的內側,而遠日點在冥王星 之外。當一顆彗星進入內太陽系後,與太陽的接近會導致她冰冷表面的物質昇華 和電離,產生彗髮和拖曳出由氣體和塵粒組成,肉眼就可以看見的彗尾。

短週期彗星是軌道週期短於 200 年的彗星,長週期彗星的軌週期可以長達數千年。

短週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被認為是來自古柏帶;長週期彗星,像海爾·波普 彗星,則被認為起源於歐特雲。有許多群的彗星,像是克魯茲族彗星,可能源自 一個崩潰的母體。[59] 有些彗星有著雙曲線軌道,則可能來自太陽系外,但要 精確的測量這些軌道是很困難的。[60] 揮發性物質被太陽的熱驅散後的彗星經 常會被歸類為小行星。[61]

半人馬群

半人馬群是散佈在 9 至 30 天文單位的範圍內,也就是軌道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

類似彗星以冰為主的天體。半人馬群已知的最大天體是 10199 Chariklo,直徑在 200 至 250 公里。[62] 第一個被發現的是小行星 2060,因為在接近太陽時如同 彗星般的產生彗髮,目前已經被歸類為彗星。[63] 有些天文學家將半人馬族歸 類為柯伊伯帶內部的離散天體,而視為是外部離散盤的延續。[64]

[编辑] 外太陽系

在海王星之外的區域,通常稱為外太陽系或是外海王星區,仍然是未被探測的廣 大空間。這片區域似乎是太陽系小天體的世界(最大的直徑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

質量則遠小於月球),主要由岩石和冰組成。

[编辑] 古柏帶

主條目:古柏帶

(14)

古柏帶所有已知天體的位置,並標示出四顆外行星的位置。

古柏帶,最初的形式被認為是由與小行星大小相似,但主要是由冰組成的碎片與 殘骸構成的環帶,擴散在距離太陽 30 至 50 天文單位之處。這個區域被認為是 短週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的來源。它主要由太陽系小天體組成,但是許多古 柏帶中最大的天體,例如妊神星、鳥神星被歸類為矮行星,另外創神星、伐樓拿、

和厄耳枯斯等也可能被歸類為矮行星。估計古柏帶內直徑大於 50 公里的天體會 超過 100,000 顆,但總質量可能只有地球質量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百分之一。[65]

許多古柏帶的天體都有兩顆以上的衛星,而且多數的軌道都不在黃道平面上。

以圖解顯示的傳統的古柏帶和軌道共振。

古柏帶大致上可以分成共振帶和傳統帶兩部分,共振帶是由與海王星軌道有共振 關係的天體組成的(當海王星公轉太陽三圈就繞太陽二圈,或海王星公轉兩圈時 只繞一圈),其實海王星本身也算是共振帶中的一員。傳統帶的成員則是不與海 王星共振,散佈在 39.4 至 47.7 天文單位範圍內的天體。[66] 傳統的古柏帶天體 以最初被發現的三顆之一的 1992 QB1 為名,被分類為類 QB1 天體。[67]

[编辑] 冥王星和凱倫

冥王星(平均距離 39 天文單位)是一顆矮行星,也是古柏帶內已知的最大天體 之一。當它在 1930 年被發現後被視為第九顆行星,直到 2006 年才被定義為矮行 星。冥王星的軌道對黃道面傾斜 17 度,與太陽的距離在近日點時是 29.7 天文單 位(在海王星軌道的內側),遠日點時則達到 49.5 天文單位。

冥王星和已知的三顆衛星。

目前還不能確定凱倫,冥王星的衛星,是否應被歸類為目前認為的衛星還是屬於 矮行星,因為冥王星和凱倫互繞軌道的質心不在任何一者的表面之下,形成了冥

(15)

王星-凱倫雙行星系統。另外兩顆很小的衛星,尼克斯(Nix)與許德拉(Hydra)

則繞著冥王星和凱倫公轉。 冥王星在共振帶上,與海王星有著 3:2 的共振(冥 王星繞太陽公轉二圈時,海王星公轉三圈)。古柏帶中有著這種軌道的天體統稱 為類冥天體。 [68]

[编辑] 離散盤

主條目:黃道離散天體

黑色:黃道離散天體,藍色:類 QB1 天體(傳統的),綠色:類冥天體(共振軌 道)。

鬩神星和衛星鬩衛一。

離散盤與古柏帶是重疊的,但是向外延伸至更遠的空間。離散盤內的天體應該是 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過程中,因為海王星向外遷徙造成的引力擾動才被從古柏帶 拋入反覆不定的軌道中。多數黃道離散天體( scattered disk object)的近日點都 在古柏帶內,但遠日點可以遠至 150 天文單位;軌道對黃道面也有很大的傾斜 角度,甚至有垂直於黃道面的。有些天文學家認為黃道離散天體應該是古柏帶的 另一部分,並且應該稱為「古柏帶離散天體」。[69]

[编辑] 鬩神星

鬩神星(平均距離 68 天文單位)是已知最大的黃道離散天體,並且引發了甚麼 是行星的辯論。他的直徑至少比冥王星大 15%,估計有 2,400 公里(1,500 英里),

是已知的矮行星中最大的。[70] 鬩神星有一顆衛星,鬩衛一(迪絲諾美亞),軌 道也像冥王星一樣有著很大的離心率,近日點的距離是 38.2 天文單位(大約是 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遠日點達到 97.6 天文單位,對黃道面的傾斜角度也 很大。

[编辑] 最遠的區域

(16)

太陽系於何處結束,以及星際介質開始的位置沒有明確定義的界線,因為這需要 由太陽風和太陽引力兩者來決定。太陽風能影響到星際介質的距離大約是冥王星 距離的四倍,但是太陽的洛希球,也就是太陽引力所能及的範圍,應該是這個距 離的千倍以上。

[编辑] 日球層頂

航海家進入日鞘。

主條目:日球層頂和太陽圈

太陽圈可以分為兩個區域,太陽風傳遞的最大速度大約在 95 天文單位,相當於 冥王星軌道的三倍之處。此處是終端震波的邊緣,也就是太陽風和星際介質相互 碰撞與衝激之處。太陽風在此處減速、凝聚並且變得更加紛亂,形成一個巨大的 卵形結構,也就是所謂的日鞘,外觀和表現得像是彗尾,在朝向恆星風的方向向 外繼續延伸約 40 天文單位,但是反方向的尾端則延伸數倍於此距離。太陽圈的 外緣是日球層頂,此處是太陽風最後的終止之處,外面即是恆星際空間。[71]

太陽圈外緣的形狀和形式很可能受到與星際物質相互作用的流體動力學的影響,

[72] 同時也受到在南端佔優勢的太陽磁場的影響;例如,它的形狀在北半球比 南半球多擴展了 9 個天文單位(大約 15 億公里)。在日球層頂之外,在大約 230 天文單位處,存在著弓激波,它是當太陽在銀河系中穿行時產生的。[73]

還沒有太空船飛越到日球層頂之外,所以還不能確知星際空間的環境條件。而太 陽圈如何保護在宇宙射線下的太陽系,目前所知甚少。為此,人們已經開始提出 能夠飛越太陽圈的任務。[74][75]

[编辑] 歐特雲

藝術家描繪的古柏帶和假設中的歐特雲。

主條目:歐特雲

(17)

理論上的歐特雲有數以兆計的冰冷天體和巨大的質量,在大約 50,000 天文單位,

最遠可達 100,000 天文單位的距離上包圍著太陽系,被認為是長週期彗星的來源。

它們被認為是經由外行星的引力作用從內太陽系被拋至該處的彗星。歐特雲的物 體運動得非常緩慢,並且可以受到一些不常見的情況的影響,像是碰撞、或是經 過天體的引力作用、或是星系潮汐。[76][77]

望遠鏡看見的塞德娜。

[编辑] 塞德娜和內歐特雲

塞德娜是顆巨大、紅化的類冥天體,近日點在 76 天文單位,遠日點在 928 天文 單位,12,050 年才能完成一週的巨大、高橢率的軌道。米高·布朗在 2003 年發現 這個天體,因為它的近日點太遙遠,以致不可能受到海王星遷徙的影響,所以認 為它不是離散盤或古柏帶的成員。他和其他的天文學家認為它屬於一個新的分類,

同屬於這新族群的還有近日點在 45 天文單位,遠日點在 415 天文單位,軌道週 期 3,420 年的 2000 CR105,[78] 和近日點在 21 天文單位,遠日點在 1,000 天文 單位,軌道週期 12,705 年的(87269) 2000 OO67。布朗命名這個族群為「內歐特 雲」,雖然它遠離太陽但仍較近,可能是經由相似的過程形成的。[79] 塞德娜的 形狀已經被確認,非常像一顆矮行星。

[编辑] 範圍

參見:假想星體

我們的太陽系仍然有許多未知數。考量鄰近的恆星,估計太陽的引力可以控制 2 光年(125,000 天文單位)的範圍。歐特雲向外延伸的程度,大概不會超過 50,000 天文單位。[80] 儘管發現的塞德娜,範圍在古柏帶和歐特雲之間,仍然有數萬 天文單位半徑的區域是未曾被探測的。水星和太陽之間的區域也仍在持續的研究 中。[81] 在太陽系的未知地區仍可能有所發現。

[编辑] 星系的關聯

(18)

太陽系在銀河中的位置。

太陽系位於一個被稱為銀河系的星系內,直徑 100,000 光年,擁有約二千億顆恆 星的棒旋星系。[82] 我們的太陽位居銀河外圍的一條旋渦臂上,稱為獵戶臂或 本地臂。[83] 太陽距離銀心 25,000 至 28,000 光年,在銀河系內的速度大約是 220 公里/秒,因此環繞銀河公轉一圈需要 2 億 2 千 5 百萬至 2 億 5 千萬年,這個公 轉週期稱為銀河年。[84]

太陽系在銀河中的位置是地球上能發展出生命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的軌道非 常接近圓形,並且和旋臂保持大致相同的速度,這意味著它相對旋臂是幾乎不動 的。因為旋臂遠離了有潛在危險的超新星密集區域,使得地球長期處在穩定的環 境之中得以發展出生命。[85] 太陽系也遠離了銀河系恆星擁擠群聚的中心,接 近中心之處,鄰近恆星強大的引力對歐特雲產生的擾動會將大量的彗星送入內太 陽系,導致與地球的碰撞而危害到在發展中的生命。銀河中心強烈的輻射線也會 干擾到複雜的生命發展。[85] 即使在太陽系目前所在的位置,有些科學家也認 為在 35,000 年前曾經穿越過超新星爆炸所拋射出來的碎屑,朝向太陽而來的有 強烈的輻射線,以及小如塵埃大至類似彗星的各種天體,曾經危及到地球上的生 命。[86]

太陽向點(apex)是太陽在星際空間中運動所對著的方向,靠近武仙座接近明亮 的織女星的方向上。[87]

[编辑] 鄰近的區域

藝術家想像的本星系泡。

太陽系所在的位置是銀河系中恆星疏疏落落,被稱為本星際雲的區域。這是一個 形狀像沙漏,氣體密集而恆星稀少,直徑大約 300 光年的星際介質,稱為本星系 泡的區域。這個氣泡充滿的高溫電漿,被認為是由最近的一些超新星爆炸產生的。

[88] 在距離太陽 10 光年(95 兆公里)內只有少數幾顆的恆星,最靠近的是距離 4.3 光年的三合星,半人馬座α。半人馬座α的 A 與 B 是靠得很近且與太陽相似 的恆星,而 C(也稱為半人馬座比鄰星)是一顆小的紅矮星,以 0.2 光年的距離 環繞著這一對雙星。接下來是距離 6 光年遠的巴納德星、7.8 光年的沃夫 359、

8.3 光年的拉蘭德 21185。在 10 光年的距離內最大的恆星是距離 8.6 光年的一顆 藍白色 A 型星,質量約為太陽 2 倍,與天狼 B 星(白矮星)互繞著旋轉的天狼

(19)

星。在 10 光年範圍內,還有距離 8.7 光年,由兩顆紅矮星組成的鯨魚座 UV,和 距離 9.7 光年,孤零零的紅矮星羅斯 154。[89] 與太陽比較相似、並離我們最近 的單獨恆星是距離 11.9 光年的鯨魚座τ,質量約為太陽的 80%,但光度只有60%。

[90]

[编辑] 發現和探測

主條目:地心說和日心說

數千年來的人類,除了少數幾個例外,都不相信太陽系的存在。地球不僅被認為 是固定在宇宙的中心不動的,並且絕對與在虛無飄渺的天空中穿越的對象或神祇 是完全不同的。當哥白尼與前輩們,像是印度的數學與天文學家阿耶波多第

(Aryabhata)和希臘哲學家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以太陽為中心重新安 排宇宙的結構時,仍是在 17 世紀最前瞻性的概念,經由伽利略、克卜勒和牛頓 等的帶領下,才逐漸接受地球不僅會移動,還繞著太陽公轉的事實;行星由和支 配地球一樣的物理定律支配著,有著和地球一樣的物質與世俗現象:火山口、天 氣、地質、季節和極冠。

最靠近地球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五 顆天體,在古希臘被稱為「πλανήτης」(行星,意思是漫遊者),已經被知 道會在以恆星為背景的天球上移動,這就是「行星」這個名詞的由來。天王星在 最亮時雖然也能用肉眼看見,但仍然逃過了裸眼的觀測,直到 1781 年才被發現。

[编辑] 望遠鏡的觀測

主條目:太陽系年表

艾薩克·牛頓的望遠鏡複製品

太陽系的第一次探測是由望遠鏡開啟的,始於天文學家首度開始繪製這些因光度 暗淡而肉眼看不見的天體之際。

伽利略是第一位發現太陽系天體細節的天文學家。他發現月球的火山口,太陽的 表面有黑子,木星有 4 顆衛星環繞著。[91]惠更斯追隨著伽利略的發現,發現土 星的衛星泰坦和土星環的形狀。 [92] 後繼的卡西尼發現了 4 顆土星的衛星,還

(20)

有土星環的卡西尼縫、木星的大紅斑。[93]

愛德蒙·哈雷認識到在 1705 年出現的彗星,實際上是每隔 75-76 年就會重複出現 的一顆彗星,現在稱為哈雷彗星。這是除了行星之外的天體會圍繞太陽公轉的第 一個證據。[94]

1781 年,威廉·赫歇耳在觀察一顆它認為的新彗星時,戒慎恐懼的宣布在金牛座 發現了彗星。事實上,它的軌道顯示是一顆行星,天王星,這是第一顆被發現的 行星。[95]

1801 年,朱塞普·皮亞齊發現穀神星,這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一個小世 界,而一開始他被當成一顆行星。然而,接踵而來的發現使在這個區域內的小天 體多達數以萬計,導致他們被重新歸類為小行星。[96]

到了 1846 年,天王星軌道的誤差導致許多人懷疑是不是有另一顆大行星在遠處 對它施力。埃班·勒維耶的計算最終導致了海王星的發現。[97] 在 1859 年,因為 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有一些牛頓力學無法解釋的微小運動(「水星近日點進動」), 因而有人假設有一顆水內行星祝融星(中文常譯為「火神星」)存在;但這一運 動最終被證明可以用廣義相對論來解釋,但某些天文學家仍未放棄對「水內行星」

的探尋。

為解釋外行星軌道明顯的偏差,帕西瓦爾·羅威爾認為在其外必然還有一顆行星 存在,並稱之為 X 行星。在他過世後,他的羅威爾天文台繼續搜尋的工作,終於 在 1930 年由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但是,冥王星是如此的小,實在不足以影響行 星的軌道,因此它的發現純屬巧合。就像穀神星,他最初也被當作行星,但是在 鄰近的區域內發現了許多大小相近的天體,因此在 2006 年冥王星被國際天文學 聯合會重新分類為矮行星。[97]

在 1992 年,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大衛·朱維特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珍妮·劉發現 1992 QB1,被證明是一個冰冷的、類似小行星帶的新族群,也就是現在所知的古 柏帶,冥王星和凱倫都被是其中的成員。[98][99]

米高·布朗、乍德·特魯希略和大衛·拉比諾維茨在 2005 年宣布發現的鬩神星是比 冥王星大的離散盤上天體,是在海王星之後繞行太陽的最大天體。[100]

[编辑] 太空船的觀測

主條目:太陽系探索時間線

(21)

藝術家筆下的先鋒 10 號,它在 1983 年飛越冥王星的軌道,最後的訊息是在 2003 年傳送回來的,當時的距離大約是 82 天文單位。這艘 35 歲高齡的太空船目前正 以每小時 27,000 公里的速度遠離太陽。[101]

自從進入太空時代,許多的探測都是各國的太空機構所組織和執行的無人太空船 探測任務。

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都已經被由地球發射的太空船探訪,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各種 研究。雖然都是無人的任務,人類還是能觀看到所有行星表面近距離的照片,在 有登陸艇的情況下,還進行了對土壤和大氣的一些實驗。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造天體是前蘇聯在 1957 年發射的史潑尼克一號,成功的環 繞地球一年之久。美國在 1959 年發射的探險家 6 號,是第一個從太空中送回影 像的人造衛星。

第一個成功的飛越過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是月球 1 號,在 1959 年飛越了月球。

最初是打算撞擊月球的,但卻錯過了目標成為第一個環繞太陽的人造物體。水手 2 號是第一個環繞其他行星的人造物體,在 1962 年繞行金星。第一顆成功環繞 火星的是 1964 年的水手 4 號。直到 1974 年才有水手 10 號前往水星。

暗淡藍點是航海家 1 號從 60 億公里外拍攝的地球影像(圓圈中的點)。條狀的光 紋是來自太陽的繞射光芒(延伸到框架的左邊)。

探測外行星的第一艘太空船是先鋒 10 號,在 1973 年飛越木星。在 1979 年,先 鋒 11 號成為第一艘拜訪土星的太空船。航海家計畫在 1977 年先後發射了兩艘太 空船進行外行星的大巡航,在 1979 年探訪了木星,1980 和 1981 年先後訪視了 土星。航海家 2 號繼續在 1986 年接近天王星和在 1989 年接近海王星。 航海家 太空船已經遠離海王星軌道外,在發現和研究終端震波、日鞘和日球層頂的路徑 上繼續前進。依據 NASA 的資料,兩艘航海家太空船已經在距離太陽大約 93 天 文單位處接觸到終端震波。[71][102]

(22)

還沒有太空船曾經造訪過古柏帶天體。而在 2006 年 1 月 19 日發射的新視野號將 成為第一艘探測這個區域的人造太空船。這艘無人太空船預計在 2015 年飛越冥 王星。如果這被證明是可行的,任務將會擴大以繼續觀察一些古柏帶的其他天體。

[103]

在 1966 年,月球成為除了地球之外第一個有人造衛星繞行的太陽系天體(月球 10 號),然後是火星在 1971 年(水手 9 號),金星在 1975 年(金星 9 號),木星 在 1995 年(伽利略號,也在 1991 年首先飛掠過小 Gaspra),愛神星在 2000 年

(會合-舒梅克號),和土星在 2004 年(卡西尼號-惠更斯號)。信使號太空船在 2011 年 3 月 18 日開始第一次繞行水星的軌道;同一時間,黎明號太空船將設定 軌道在 2011 年環繞灶神星,並在 2015 年探索穀神星。

第一個在太陽系其它天體登陸的計畫是前蘇聯在 1959 年登陸月球的月球 2 號。

從此以後,抵達越來越遙遠的行星,在 1966 年計畫登陸或撞擊金星(金星 3 號),

1971 年到火星(火星 3 號),但直到 1976 年才有維京 1 號成功登陸火星,2001 年登陸愛神星(會合-舒梅克號),和 2005 年登陸土星的衛星泰坦(惠更斯)。伽 利略太空船也在 1995 年拋下一個探測器進入木星的大氣層;由於木星沒有固體 的表面,這個探測器在下降的過程中被逐漸增高的溫度和壓力摧毀掉。

[编辑] 載人探測

載人的探測目前仍被限制在鄰近地球的環境內。第一個進入太空(以超過 100 公里的高度來定義)的人是前蘇聯的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於 1961 年 4 月 12 日 搭乘東方一號升空。第一個在地球之外的天體上漫步的是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 斯特朗,它是在 1969 年 7 月 21 日的阿波羅 11 號任務中,於月球上完成的。美 國的太空梭是能夠重覆使用的太空船,前蘇聯也曾經開發太空梭並已完成一次的 無人太空梭升空任務,蘇聯瓦解後,俄羅斯無力繼續維護任其荒廢。第一個空間 站是前蘇聯的禮炮 1 號。在 2004 年, 太空船 1 號成為在私人的基金資助下第一 個進入次軌道的太空船。同年,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宣布太空探測的遠景規劃:

替換老舊的太空梭、重返月球、甚至載人前往火星,但這計畫在幾年後遭到終止。

[编辑] 研究太陽系

對太陽系的長期研究,分化出了這樣幾門學科:

太陽系化學:空間化學的一個重要分科,研究太陽系諸天體的化學組成(包括 物質來源、元素與同位素豐度)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年代學和化學演化問題。

太陽系化學與太陽系起源有密切關係。

太陽系物理學:研究太陽系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際物

(23)

質的物理特性、化學組成和宇宙環境的學科。

太陽系內的引力定律:太陽系內各天體之間引力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規律。

太陽系穩定性問題:天體演化學和天體力學的基本問題之一

[编辑] 其他行星系

主條目:太陽系外行星

雖然學者同意另外還有其他和太陽系相似的天體系統,但直到 1992 年才發現別 的行星系。至今已發現幾百個行星系,但是詳細材料還是很少。這些行星系的發 現是依靠都卜勒效應,通過觀測恆星光譜的周期性變化,分析恆星運動速度的變 化情況,並據此推斷是否有行星存在,並且可以計算行星的質量和軌道。應用這 項技術只能發現木星級的大行星,像地球大小的行星就找不到了。

此外,關於類似太陽系的天體系統的研究的另一個目的是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也 存在著生命。

[编辑] 太陽與八大行星數據表

太陽與八大行星數據表(順序以距離太陽由近而遠排列)

衛星數截至 2006 年 5 月,距離與軌道半徑以 1 天文單位(AU)為單位。

天體

赤道半徑 (km)

偏率

赤道重力 地球=1

體積 地球=1

(24)

質量 地球=1

比重

軌道半徑 (AU)

軌道傾角 (度)

赤道傾角 (度)

公轉周期 (地球年)

自轉周期 (地球日)

已發現衛星數

太陽 696000 0.

28.01

1304000

333400

(25)

1.44 -- -- 7.25

約兩億兩千六百萬(繞銀河系)

25.38 天(赤道)/37.01 天(南北兩極)

--

水星 2440 0.

0.38 0.056 0.055 5.43 0.3871 7.005

~0 88 天

(26)

59 天 0

金星 6052 0.

0.91 0.857 0.815 5.24 0.7233 3.395 177.4 225 天 243 天 0

地球 6378

(27)

0.0034 1.00 1.00 1.000 5.52 1.0000 0.000 23.44 365 天 24 小時 1

火星 3397 0.0052 0.38 0.151 0.107 3.93

(28)

1.5237 1.850 25.19 687 天

24 小時 37 分鐘

2

木星 71492 0.0648 2.48 1321

317.832

1.33 5.2026 1.303 3.08

11.86 年

9 小時 50 分鐘

(29)

63

土星 60268 0.1076 0.94 755 95.16 0.69 9.5549 2.489 26.7

29.46 年

10 小時 14 分鐘

60

天王星 25559 0.023

(30)

0.89 63 14.54 1.27

19.2184

0.773 97.9

84.01 年

24 小時 23

海王星 24764 0.017 1.11 58 17.15 1.64

30.1104

(31)

1.770 27.8

164.82 年

16 小時 06 分鐘

13

最左側是太陽,向右依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 王星

[编辑] 其他資料

太陽系內眾多包含固態表面,而其直徑超過 1 公里的天體,它們的總表面積達 17 億平方公里。

有人認為太陽其實是一個雙星系統的主星,在遙遠的地方存在著一個伴星,名為

「涅米西斯」(Nemesis,有譯作復仇女神)。該假設是用作解釋地球出現生物大 滅絕的一些規則性,認為其伴星會攝動系內歐特雲中的小行星和彗星,使其改變 軌道衝進太陽系,增加撞擊地球的機會並出現定期生物滅絕。[來源請求]

[编辑] 參考文獻

太陽系,《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

歐陽自遠,天體化學,地球科學進展,1994,9(2),70-74

吳光節,陳道漢,地外生命搜索和太陽系外的行星的發現,天文學報,2001,

42(3),225-238

陳道漢,太陽系空間探測,天文學進展,1999,17(2)178-184

1.^ Scott S. Sheppard. The Jupiter Satellite Page.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6-07-23].

2.^ Akwagyiram, Alexis. Farewell Pluto?. BBC News. 2005-08-02 [2006-03-05].

(32)

3.^ The Final IAU Resolut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planet" ready for voting. IAU.

2006 年 8 月 24 日 [2007 年 3 月 2 日].

4.^ nineplanets.org. 太陽系的回顧 [2007 年 2 月 15 日].

5.^ Amir Alexander. New Horizons Set to Launch on 9-Year Voyage to Pluto and the Kuiper Belt.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6 年 11 月 8 日].

6.^ M Woolfson. 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 University of York [2006-07-22].

7.^ Marochnik, Leonid S.; Mukhin, Lev M.; Sagdeev, Roal'd. Z.. 對歐特雲質量和角 動量的估計. Institut Kosmicheskikh Issledovanii, Moscow [2006-07-23].

8.^ See, T. J. J.. 從太陽系形成的模型推斷地球早期的歷史.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April 23 1909, 48 (191): 119-128 [2006-07-23].

9.^ 9.0 9.1 9.2 9.3 9.4 Lecture 13: 太陽系起源的星雲理論.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06-12-27].

10.^ Jeff Hester. 太陽系形成理論的新論序.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07-01-11].

11.^ Irvine, W. 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solar nebula. Amherst College, Massachusetts [2007-02-15].

12.^ Rawal, J. J..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n Contracting Solar Nebula (PDF). Physics and Astronomy. January 1985, 34 (1): 93-100 [2006-12-27].

doi:10.1007/BF00054038.

13.^ 13.0 13.1 Yoshimi Kitamura; Munetake Momose, Sozo Yokogawa, Ryohei Kawabe, Shigeru Ida and Motohide Tamura. 以一秒弧的巡天影相調查金牛 T 附近 原恆星盤的物理性質:在吸積階段,盤的演變和變化.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12-10, 581 (1): 357-380 [2007-01-09]. doi:10.1086/344223.

14.^ Greaves, Jane S.. 圍繞恆星的盤和行星系統的成長. 2005 年 1 月 7 日: 68-71 [2006-11-16]. doi:10.1126/science.1101979.

15.^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Planetary System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pril 5, 2000 [2007-01-19].

16.^ Manfred Küker, Thomas Henning and Günther Rüdiger. Magnetic Star-Disk Coupling in Classical T Tauri Systems. Science Magazine [2006-11-16].

17.^ Chrysostomou and Phil W Lucas The formation of stars. Department of Physics Astronomy &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2007-05-02].

18.^ Peter Goldreich and William R. Ward. The Formation of Planetesimals.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6-11-16].

19.^ Jean-Marc Petit and Alessandro Morbidelli. 原始小行星帶的激發和整理.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Observatoire de Nice [2006-11-19].

20.^ Mummma, M. J.; M. A. DiSanti, N. Dello Russo, K. Magee-Sauer, E. Gibb, and R.

Novak. 對彗星的易揮發物質的紅外線遠距觀測:早期太陽系的窗口 (PDF).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June 2003, 31 (12): 2563-2575 [2006-11-16].

doi:10.1016/S0273-1177(03)00578-7.

(33)

21.^ Edward W. Thommes, Martin J. Duncan and Harold F. Levison. 在太陽系的木 星-土星區形成的天王星與海王星. Department of Physics,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tario; Space Studies Department,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Boulder, Colorado [2007-04-02].

22.^ Elmegreen, B. G.. 金牛座 T 類似的太陽風造成原行星盤星雲的分崩離析 (PD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November 1979, 80 (1): 77-78 [2007-02-11].

23.^ Heng Hao. Disc-Protoplanet interactions (PD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November 1979, 80 (1): 77-78 [2006-11-19].

24.^ The fading: red giants and white dwarfs [2006-12-29].

25.^ Pogge, Richard W.. The Once & Future Sun. New Vistas in Astronomy (lecture notes) [2005-12-07].

26.^ Smart, R. L.; Carollo, D.; Lattanzi, M. G.; McLean, B.; Spagna, A.. The Second Guide Star Catalogue and Cool Stars. Perkins Observatory [2006-12-26].

27.^ Kasting, J.F.; Ackerman, T.P.. 地球早期高二氧化碳含量的大氣層對氣候的影 響. Science. 1986, 234: 1383-1385.

28.^ Richard W. Pogge. 太陽的過去與未來. Perkins Observatory [2006-06-23].

29.^ T. S. van Albada, Norman Baker. On the Two Oosterhoff Groups of Globular Clusters.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73, 185: 477–498.

30.^ Charles H. Lineweaver. 宇宙中類地行星的年齡和分佈的估計:金屬含量的選 擇性效應.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2000 [2006-07-23].

31.^ Solar Physics: 太陽風.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2006 [2006-10-03].

32.^ Phillips, Tony. The Sun Does a Flip. Science@NASA. 2001-02-15 [2007-02-04].

33.^ Artist's Conception of the Heliospheric Current Sheet. Wilcox Solar Observatory [2006-06-22].

34.^ Lundin, Richard. Erosion by the Solar Wind. March 9 2001: 1909 [2006-12-26].

doi:10.1126/science.1059763.

35.^ Langner, U. W.; M.S. Potgieter. Effects of the position of the solar wind

termination shock and the heliopause on the heliospheric modulation of cosmic rays.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05, 35 (12): 2084-2090 [2007-02-11].

doi:10.1016/j.asr.2004.12.005.

36.^ Long-term Evolution of the Zodiacal Cloud [2007-02-03].

37.^ ESA scientist discovers a way to shortlist stars that might have planets. ES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02-03].

38.^ Landgraf, M.; Liou, J.-C.; Zook, H. A.; Grün, E.. Origins of Solar System Dust beyond Jupiter.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May 2002, 123 (5): 2857-2861

[2007-02-09]. doi:10.1086/339704.

39.^ Schenk P., Melosh H.J. (1994), Lobate Thrust Scarps and the Thickness of

Mercury's Lithosphere, Abstracts of the 25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34)

1994LPI....25.1203S

40.^ Bill Arnett. Mercury. The Nine Planets [2006-09-14].

41.^ Benz, W., Slattery, W. L., Cameron, A. G. W. (1988), Collisional stripping of Mercury's mantle, Icarus, v. 74, p. 516-528.

42.^ Cameron, A. G. W. (1985), The partial volatilization of Mercury, Icarus, v. 64, p.

285-294.

43.^ Mark Alan Bullock. The Stability of Climate on Venus (PDF). 1997 [2006-12-26].

44.^ Paul Rincon. Climate Change as a Regulator of Tectonics on Venus. Johnson Space Center Houston, TX, Institute of Meteoritics,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Albuquerque, NM [2006-11-19].

45.^ Anne E. Egger, M.A./M.S.. Earth's Atmospher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VisionLearning.com [2006-12-26].

46.^ David Noever. Modern Martian Marvels: Volcanoes?. NASA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6-07-23].

47.^ Scott S. Sheppard, David Jewitt, and Jan Kleyna. A Survey for Outer Satellites of Mars: Limits to Completenes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6-12-26].

48.^ New study reveals twice as many asteroids as previously believed. ESA [2006-06-23].

49.^ Krasinsky, G. A.; Pitjeva, E. V.; Vasilyev, M. V.; Yagudina, E. I.. Hidden Mass in the Asteroid Belt. Icarus. July 2002, 158 (1): 98-105. doi:10.1006/icar.2002.6837.

50.^ Beech, M.; Duncan I. Steel.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m Meteoroid.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September 1995, 36 (3): 281–284

[2006-08-31].

51.^ NASA. History and Discovery of Asteroids. NASA [2006-08-29].

52.^ Phil Berardelli. Main-Belt Comets May Have Been Source Of Earths Water.

SpaceDaily [2006-06-23].

53.^ Jack J. Lissauer, David J. Stevenson. Formation of Giant Planets.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01-16].

54.^ Pappalardo, R T. Geology of the Icy Galilean Satellites: A Framework for Compositional Studies. Brown University [2006-01-16].

55.^ J. S. Kargel. Cryovolcanism on the icy satellites. U.S. Geological Survey [2006-01-16].

56.^ Hawksett, David; Longstaff, Alan; Cooper, Keith; Clark, Stuart. 10 Mysteries of the Solar System. Astronomy Now [2006-01-16].

57.^ Podolak, M.; Reynolds, R. T.; Young, R.. Post Voyager comparisons of the interiors of Uranus and Neptune.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2006-01-16].

58.^ Duxbury, N.S., Brown, R.H.. The Plausibility of Boiling Geysers on Triton. Beacon eSpace [2006-01-16].

(35)

59.^ Sekanina, Zdenek. Kreutz sungrazers: the ultimate case of cometary

fragment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Czech Republic. 2001, 89 p. 78–93.

60.^ Królikowska, M.. A study of the original orbits of ``hyperbolic comet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1, 376 (1): 316-324 [2007-01-02].

doi:10.1051/0004-6361:20010945.

61.^ Fred L. Whipple. The activities of comets related to their aging and origin.

04/1992 [2006-12-26].

62.^ Stansberry. TNO/Centaur diameters and albedos. 2005 [2006-11-08].

63.^ Patrick Vanouplines. Chiron biography. Vrije Universitiet Brussel [2006-06-23].

64.^ List Of Centaurs and Scattered-Disk Objects.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007-04-02].

65.^ Audrey Delsanti and David Jewitt. 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7-01-03].

66.^ M. W. Buie, R. L. Millis, L. H. Wasserman, J. L. Elliot, S. D. Kern, K. B. Clancy, E. I.

Chiang, A. B. Jordan, K. J. Meech, R. M. Wagner, D. E. Trilling. Procedures, Resources and Selected Results of the Deep Ecliptic Survey. Lowell Observator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rge Binocular Telescope Observator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Hawai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2006-09-07].

67.^ E. Dotto1, M.A. Barucci2, and M. Fulchignoni. Beyond Neptune, the new frontier of the Solar System. 2006-08-24 [2006-12-26].

68.^ Fajans, J.; L. Frièdland. Autoresonant (nonstationary) excitation of pendulums, Plutinos, plasmas, and other nonlinear oscillators: 1096-1102 [2006-12-26].

doi:10.1119/1.1389278.

69.^ David Jewitt. The 1000 km Scale KBOs.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6-07-16].

70.^ Mike Brown. The discovery of 2003 UB313 Eris, the 10th planet largest known dwarf planet.. CalTech [2006-09-15].

71.^ 71.0 71.1 Voyager Enters Solar System's Final Frontier. NASA [2007-04-02].

72.^ Fahr, H. J.; Kausch, T.; Scherer, H.. A 5-fluid hydrodynamic approach to model the Solar System-interstellar medium interaction. Institut für Astrophysik und Extraterrestrische Forschung der Universität Bonn [2006-06-23].

73.^ P. C. Frisch. The Sun's Heliosphere & Heliopaus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6-06-23].

74.^ R. L. McNutt, Jr. et al.. Innovative Interstellar Explorer.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6.

75.^ Interstellar space, and step on it!. New Scientist. 2007-01-05 [2007-02-05].

76.^ Stern SA, Weissman PR.. Rapid collisional evolution of comet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Oort cloud.. Space Studies Department, Southwest Research

(36)

Institute, Boulder, Colorado [2006-11-19].

77.^ Bill Arnett. The Kuiper Belt and the Oort Cloud. nineplanets.org [2006-06-23].

78.^ David Jewitt. Sedna - 2003 VB12.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6-06-23].

79.^ Mike Brown. Sedna. CalTtech [2007-05-02].

80.^ T. Encrenaz, JP. Bibring, M. Blanc, MA. Barucci, F. Roques, PH. Zarka. The Solar System: Third edition. Springer. 2004: 1.

81.^ Durda D.D.; Stern S.A.; Colwell W.B.; Parker J.W.; Levison H.F.; Hassler D.M.. A New Observational Search for Vulcanoids in SOHO/LASCO Coronagraph Images [2006-07-23].

82.^ A.D. Dolgov. Magnetic fields in cosmology [2006-07-23].

83.^ R. Drimmel, D. N. Spergel.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Milky Way Disk [2006-07-23].

84.^ Stacy Leong. Period of the Sun's Orbit around the Galaxy (Cosmic Year) [2007-04-02].

85.^ 85.0 85.1 Leslie Mullen. Galactic Habitable Zones.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6-06-23].

86.^ Supernova Explosion May Have Caused Mammoth Extinction. Physorg.com [2007-02-02].

87.^ C. Barbieri. Elementi di Astronomia e Astrofisica per il Corso di Ingegneria Aerospaziale V settimana. IdealStars.com [2007-02-12].

88.^ Near-Earth Supernovas. NASA [2006-07-23].

89.^ Stars within 10 light years. SolStation [2007-04-02].

90.^ Tau Ceti. SolStation [2007-04-02].

91.^ Eric W. Weisstein. 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Wolfram Research [2006-11-08].

92.^ Discoverer of Titan: Christiaan Huygens. ESA Space Science [2006-11-08].

93.^ 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 (June 8, 1625 - September 14, 1712). SEDS.org [2006-11-08].

94.^ Comet Halley.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2006-12-27].

95.^ Herschel, Sir William (1738-1822). enotes.com [2006-11-08].

96.^ Discovery of Ceres: 2nd Centenary, 1 January 1801 - 1 January 2001.

astropa.unipa.it [2006-11-08].

97.^ 97.0 97.1 J. J. O'Connor and E. F. Robertson. Mathematical discovery of planets.

St. Andrews University [2006-11-08].

98.^ Jane X. Luu ­and David C. Jewitt ­. KUIPER BELT OBJECTS: Relics from the Accretion Disk of the Sun. MIT, 夏威夷大學 [2006-11-09].

99.^ Minor Planet Center. List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 [2007-04-02].

100.^ Eris (2003 UB313. Solstation.com [2006-11-09].

101.^ http://solarsystem.nasa.gov/news/display.cfm?News_ID=4618

(37)

102.^ Time Line of Space Exploration [2006-07-01].

103.^ New Horizons NASA's Pluto-Kuiper Belt Mission [2006-07-01].

[编辑] 參見

太陽系天體列表 根據運行軌道 根據質量

根據半徑

太陽系的行星表 衛星發現時間列表 行星定義

天文符號 太陽系全家福 行星系

太空移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Take a time step on current grid to update cell averages of volume fractions at next time step (b) Interface reconstruction. Find new interface location based on volume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One of the technical results of this paper is an identifi- cation of the matrix model couplings ti(/x) corresponding to the Liouville theory coupled to a

• Dark matter appears as missing transverse momentum in collider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Literacy for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