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中學輔導關懷模式建構-以新竹市某私立 國中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民中學輔導關懷模式建構-以新竹市某私立 國中為例 "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民中學輔導關懷模式建構-以新竹市某私立 國中為例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Counsel and

Consideration Mechanism Established- A Case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HsinChu.

系 所 別 : 工 業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班 學 號 姓 名 : M 1 0 1 2 1 0 1 2 劉 穎 指 導 教 授 : 劉 光 泰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 0 2 年 8 月

(2)

摘 要

在政府極力推行十二年國教下,適性輔導為三大重大方案之一,但在適性輔導前 夕,國中生所面臨的課業壓力、教改方針遲遲未定等些許因素,皆影響到學生各方面 適應的良好與否,且教育部在民國 86 年 8 月起,公佈「教訓輔三合一計畫」,其主要 目的在引進輔導活動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及三級預防之概念,本著發展重於預防,預 防重於治療之理念,所以在現行學生輔導工作中,預防的概念可說佔有極為重要的角 色。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如何能降低國中生事後輔導之情況發生,即在事發前,給予學 生最適當的關懷與輔導,確實做到輔導之預防概念。研究中以鑑別分析法,進行國中 生生活適應量表之構面因素探討,從而建立一套量表做為國中生生活適應情形之準則,

其中這四項構面分別為人際關係適應、自我適應、家庭適應、學習適應。研究中以新 竹市某私立國中二年級三班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此四項構面中以家庭適應、學 習適應為主要適應準則,可預測出學生輔導關懷程度之高低,更有效達到事前預防、

事後預警之目的,供各國中在輔導學生時之參考貢獻 關鍵字:輔導、生活適應、鑑別分析

i

(3)

ABSTRACT

“Counseling for Adaptive”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projects of “The Twelve-Year Public Education Program”actively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However, some factors, like the pressure that the students confront or the uncertain movement of the policies of educational reform, may more or less affect the adaption of the students. Moreov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ficially announced “The Program of Integrative System for Instruction, Discipline and Guidance” in August, 1997. Its purpose is to introduce the counseling conceptions of primary prevention,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tertiary prevention. The idea of carrying out prevention before treatment is substantially focused. The teachers are courage to totally engage in counseling and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are combined with the work.

The School Counseling Network is established to provide the sound service of counseling.

Therefore, the conception of prevention become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work of giving student guidance nowaday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discuss how to decrease the times of counseling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after the event. In other words, the study focuses on how to actually implement the prevention concepts of counseling in the practical area, such as providing the students the most appropriate attention and caring.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conditions.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scale are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self- adaptation, family adaptation, and learn to adapt. The finding of the study is that the four aspects are able to predict the level of the student caring degree and effectively reach the goal of prevention before the event and pre-warning after the event.

Key words: counseling, life adaptation, discriminate analysis

ii

(4)

誌謝辭

終於到寫誌謝辭的這一天,心中充滿激動與感謝,回首自己決定重返校園到現在,

經歷職場與課業的挑戰,這之間受到許許多多人的鼓勵與幫助。首先,要感謝論文指 導教授劉光泰老師,感謝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為我解惑,逐步引導我思考研究的方向,

提供寶貴的意見,並使我學習以嚴謹仔細的態度作研究,也感謝口試委員魏秋建老師 與謝家祥老師,提點出論文需要修改的部分,讓我的論文更加完整與豐富,還有感謝 曾在研究所教導我的教授們,協助我在學術與工作實務上有更多的學習與省思。

另外,萬分感謝協助論文完成的同事與同學們,感謝玉美校長、麗英校長、碧華 主任、汶鈴主任、玲鳳主任、玉慧主任、家柳、燕、文玲、茵如,謝謝你們協助我進 行問卷工作、論文內容的討論以及滿滿的支持予鼓勵。特別感謝研究所同學碧華主任、

榮康大哥、淑菁、緯正、俊賢,在我研究生涯裡的陪伴與打氣,且給予口試與研究上 的實質協助,以及激發我在研究方面更多的思考。

再者,要感謝最最親愛的家人朋友們,爸爸、媽媽、哥哥、舅舅、舅媽、素芬阿 姨、鎮隆,在寫論文這段時間,支持我實踐夢想,繼續進修,不斷為我打氣,撫平我 時常焦慮不安的心情,全力協助我並鼓勵我專心作研究,也更加感受自己是何等的幸 福與幸運。最後,我想要嘉許自己願意堅持到底,能在課業吃緊與工作繁忙下仍然完 成論文,而這也讓我學習到放心、安心以及全然信任自己。

最後感謝曾經幫助我的人,僅以本論文獻給你們,更感謝上天,使我在沮喪時有 所依靠,始終相信生命充滿希望,而我也願意將這分感謝與愛貢獻給更多人。

劉 穎 謹識於中華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 102 年 7 月 5 日

iii

(5)

目 錄

摘 要…….……….….i

ABSTRACT………..….ii

誌 謝 辭……..……..………...…...….iii

目 錄……..………...…...….iv

表 目 錄……….………..vi

圖 目 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論文架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學校輔導工作發展與內涵………..……7

第二節 國中生生活適應之理論與相關研究………..…..16

第三節 鑑別分析法之相關研究………..…..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38

第一節 生活適應量表之描述性統計………38

第二節 國中生生活適應現況分析………39

第三節 信度分析………39

第四節 皮爾遜績差相關分析………40

iv

(6)

第五節 主成份分析………42

第六節 鑑別分析………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0

第一節 研究結論………50

第二節 研究限制………53

第三節 後續發展建議………53

參考文獻………..………54

附錄 A 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61

附錄 B 專家成員表………..………..………....63

附錄 C 主成份分析原始資料………..……..………...……….64

附錄 D 鑑別分析原始資料………..………..………...……….80

附錄 E SAS 鑑別分析報表………..………..……….84

v

(7)

表 目 錄

表 1 各學者提出之輔導涵義………...…….….7

表 2 鑑別分析法用於預警模式之相關研究………....28

表 3 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題項之各構面分配情形………..…..32

表 4 鑑別分析三種方法比較……….………...36

表 5 背景變項人數分析摘要表……….………...38

表 6 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之平均得分分析………....39

表 7 可信度與Cronbach’s α 係數對照表………..………..…….40

表 8 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各因素之信度係數摘要表……….……...40

表 9 皮爾森相關係數與相關程度……….………...41

表 10 各構面之相關分析表………...………….………….………...42

表 11 主成份分析結果表……….……….………43

表 12 鑑別分析檢定結果……….……….……...….48

表 13 Wilks' Lambda 值表……….……….………...48

表 14 鑑別分析模式預測準確率表……….……….……....49

vi

(8)

圖 目 錄

圖 1 研究流程圖………..……….……….……….….5 圖 2 研究架構圖………..………..……31

v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人生階段中,國中時期的青少年是由依賴的兒童轉為獨立成人的過渡期,而在 這過程中,國中時期的青少年,除了在家的時間之外,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學校裡渡 過,因此,學生們在學校的生活適應情形,自然顯得格外重要,且根據研究指出,國 中生的生活經驗中,其最感壓力的部分除了課業壓力之外,異性交往與人際交往(包 括老師、同學、朋友),也是國中生的主要壓力來源(王蓁蓁,2000)。且隨著社會經濟 政治的快速變遷,以及台灣人口結構與家庭型態產生極大變化之下,兒童青少年可能 遭受到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學業壓力及個人發展任務等各種艱鉅的挑戰,此時學校 輔導便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輔導為「協助個人得到自我了解,自我決定,以調適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一個歷 程」,依據學者蔣建白提出動力學說(Dynamic Theory)的原理,是將生物學、心理學、

社會學、醫學、生理解剖學與教育學等有關之學術融合一體,能促成教育的功能,並 且提高教育的成效,幫助學生學業進步、適應學校生活,並提供就業資訊等,架構學 生自我概念、自我認同、自我發展之建立(蔣建白,1980),而國外學者 Shertzer, & Stone(1981)則提出輔導是協助個人了解自己及其世界的歷程,其歷程,指的是朝向目 標邁進的行動或步驟;協助個人預防、治療和改善自我的困境,達到個人自我了解、

自我接納、了解環境及他人,且 Chaplin(1985)在其主編的「心理學辭典」中,對輔導 作的解釋為:「輔導是協助個人在教育與職業生涯中獲得最大滿足的方法。它包括使 用晤談、測驗和資料蒐證,以協助個人有系統的計畫其教育與職業的發展。」而教育 部在 2009 年之施政計畫內容中,提到發展具有特色且永續之品德教育校園文化,著 重在培養學生良好品格;落實公民教育與法治教育,深化師生民主素養;推動生命教 育,讓每位學生在需要時,能適時接受輔導,調適壓力,促進長期心理健康(教育部 98

1

(10)

年度施政計畫,2009);且民國 86 年 8 月教育部又公佈「教訓輔三合一計畫」,其主 要目的在引進輔導活動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及三級預防之概念,發展重點著重於預防 重於治療之理念,配合彈性調整學校行政組織,鼓勵一般教師全面參與輔導學生工作,

規劃出更周延之輔導服務工作(鄭崇趁,1997),此初級預防計畫乃在於增進學生心理 健康氣氛,使學生由自知能力從而增進自我調適能力,防範問題於未然,因此初級預 防是針對一般學生所採取的行動與措施,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甚至行政管理等多 面向著手,藉由校內教學活動及人力資源提供學校輔導工作第一線的預防與介入,其 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學生經由自我瞭解而提升其自我調適能力,建立心理健康的家庭和 學校氣氛,防患問題於未然(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8);Long(1970)將學校的初 級預防分為三個具體的層次作探討:課程、教師及課程內容,在課程方面主要從特殊 性進到一般性的範疇,另外,初級預防的過程應該是被注意的重點,而非是初級預防 實施的結果,從預防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去注意有關人際的事情並學習去操作,使其發 展具體且特殊的親身體驗,這些課程最好要接近於團體發展的興趣,在教學上不是為 了證明心理學在科學上的理論,而是讓學生在這過程中可以去親身體驗,但是要注重 學生的個別興趣和吸收程度,而教師可說是學習的催化者,並以信任帶領學生,藉由 在課堂中的生活經驗討論,課程內容則是根據學生興趣為基礎,由老師設計廣泛的課 程內容,因此初級預防是一種過程的、多層面的、全面的介入,乃是創造學生適應環 境的能力,並試圖建立讓學生良善發展的環境,它的成效也備受肯定,初級預防的面 向可以從課程、教師、社區、學校或者家庭中做起,在其中介入者扮演多重的角色,

像是教師、課程設計者、資源協調者、諮詢者等,因此初級預防是一種廣泛性的工作,

是依賴各種專業人員或者組織成員共同執行的介入模式,所以本研究將以初級預防為 出發點,將學校輔導做到預防重於治療。

在國中學校輔導工作之內容包涵:策劃與發展學校輔導方案、諮商、學生衡鑑、

教育與職業計畫、轉介工作、安置、家長諮詢、學校同仁諮詢、研究、公共關係、專 業成長(許維素,2000),本研究將以策劃與發展學校輔導方案、學生衡鑑、學校同仁

2

(11)

諮詢、研究等工作主題做為研究架構的依據,且國中生階段的教育是協助他們發展成 身心健康的成人,在這個生活適應的歷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便顯 現出學校輔導關懷的重要性,且要做到預防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學校輔導預警機制模 式,事前的防範是當務之急的輔導工作。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之構面因素,影響生活適應之因素非常多,

舉凡家庭適應、社會適應、同儕適應、學業適應、自我適應等,而這些適應中哪些才 是影響國中生生活適應之最主要因素,將是本研究探討目的之一;文獻整理出國中生 生活適應因素為何後,利用多變數統計中之主成份分析法與鑑別分析法,針對不同之 適應構面因素做個別及整體性之分析,並將影響因素予以量化,以建立學校輔導之預 警模式,以下列出本研究之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一) 探討影響國中生生活適應之構面因素為何,以作為往後國中輔導可使用之量表。

(二) 利用鑑別分析,建立可適用於國中輔導預警之模式,提供各國民中學一套輔導預 警之模型,使國民中學之輔導能確實做到預防重於治療。

二、研究問題

(一) 在國中階段,哪些生活適應因素將會影響國中生之生活適應情形?

(二) 影響國中生生活適應之因素當中,哪些因素在整體中構面中較具影響力?即哪 項生活適應因素如果較差,變會影響到整體的生活適應?

(三) 如何利用此生活適應情形探討出在國中學校輔導中可預警出有問題之學生,確 實的做到預防輔導之工作?

3

(12)

第三節 論文架構

一、論文架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以及論文架構。第二章、文獻 探討:回顧本研究相關之文獻。首先對國中輔導作介紹,其次對影響國中生生活適應 構面因素為何及各學者對於此些因素之解釋及研究,另對主成份分析及鑑別分析之相 關論文進行文獻整理。第三章、研究方法:對本研究所採取的國中生生活適應構面因 素說明,以建立本研究之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並以此量表作為本研究之資料來源。

第四章、實證結果與分析:將以某私立國中二年級之學生進行填寫量表,並用此量表 之關懷程度0、關懷程度1、關懷程度2進行分析與比較,根據所得變數資料加以分析 鑑別以建立模型。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綜合本項研究之重要結論與所建立之預警輔 導評估模型結果,並提出本次之研究結論與限制,並提出未來可能的建議及研究方向。

以下為本文之研究流程,如圖 1。

4

(13)

研究背景、動機及目的

↓ 文獻探討

↓ 研究方法

↓ 資料蒐集

↓ 模型建構

↓ 驗證模型

研究結論、限制與建議 圖1 研究流程圖

二、名詞解釋

(一) 輔導

輔導是協助個人了解自己及其世界的歷程。歷程,指的是一系列朝向目標邁進的 行動或步驟;協助的目的是預防、治療和改善個人的困境;個人,指的是學校中一般 的學生,協助一般學生解決其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困擾問題;了解自己及世界,指的 是個人自我了解、自我接納、了解環境及他人(Shertzer & Stone, 1981)。

(二) 生活適應

生活適應是指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個體須在滿足自我需求與外在環境中取得 和諧的狀態,本研究參考吳宗弘(2009)學者將李坤崇、歐慧敏(1993)所編之「行為困擾 量表」,及劉焜輝、周軒擇(1990)所編之「國民中學生活輔導診斷測驗」等測驗工具

5

(14)

編製而成,本研究並訪談 8 位輔導相關之人員,篩選出四項構面 30 題題目,自行修 訂編製而成「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並以關懷程度為依變數,以國中二年級學生為 研究分析之對象,進行資料分析,以尋求建立一套較佳的預測模式。

(三) 鑑別分析

鑑別分析是傳統方法中最常使用於處理有關分類問題的統計技術之一,乃由 Fisher 始於 1936 年所提出的一種劃分群體之技術,主要目的在於尋找預測變數最佳 之線性組合。鑑別分析即所有資料點歸屬群組為已知的情況下,求取最能將各群組資 料點區別清楚之鑑別函數,並且以此函數對新的資料點做歸類或預判其最可能之結果 (Cooper & Emory, 1998)。

6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輔導工作發展與內涵

隨著時代的變遷,學校輔導工作的重要性與需求性日益增加,而近年來,在教育 部訓委會大力推動輔導計畫下,更受到各方的重視,本節將探討何謂輔導,以及學校 輔導之發展歷程與國中學校輔導之內容為何。

一、輔導的涵義

輔導(Guidance)從其本質來說,就是「輔助」和「引導」之意,也就是「協助個 人得到自我了解,自我決定,以調適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一個歷程」,而輔導的涵義,

國內外學者解釋甚多,整理如表 1。

表 1

各學者提出之輔導涵義

學者 輔導涵義

蔣建白(1980) 輔 導 (Guidance) 是 一 種 新 興 的 教 育 方 式 , 他 根 據 動 力 學 說 (Dynamic Theory)的原理,將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醫學、

生理解剖學等與教育學有關之學術融合一體,非僅可以促成教 育的功能,並且提高教育的成效,它可以運用於學生生活,使之 更為充實;可以運用於學生學業,使之更為進步;可以運用於學 生訓導,使之更為有效;可以運用於學生就業,使之更為便捷。

總之,它是各種教育方法的總匯,可以應用於學生。

7

(16)

表 1(續)

綜合上述理論,輔導乃是一種幫助個人自我實現的教育方法及歷程,目的在於預 防、治療和改善,使其自我了解與接納生活中的一切,凡舉學業、人際關係、家庭和 睦等,而輔導員應以熱誠及積極的輔導態度並以有計畫且科學的方法去實行,進而解 決問題,達成學習上、生活上與職業上之適應。

二、學校輔導之發展歷程

國內學校輔導工作,始於政府遷臺後的努力,包括僑生輔導工作、中國輔導學會 的推廣,中等學校輔導工作的實驗,可區分為萌芽時期、試驗時期、建立時期及成長 時期四個階段(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2004),另外,林建平(2001)將我國 學校輔導工作分為萌芽期、試驗期、興盛期以及穩定期等四階段,而吳武典(1990)則 將國內輔導發展區分為四個時期,有介紹時期、實驗時期、推展時期以及應用時期,

吳武典(1987) 輔導為一種助人的歷程或方法,由輔導人員根據某種信念,提供 某些經驗,以協助學生自我了解與充分發展,而在教育體系中,

輔導是一種思想,是一種情操,也是一種行動。

Shertzer, & Stone(1981)

輔導是協助個人了解自己及其世界的歷程,歷程,指的是一系列 朝向目標邁進的行動或步驟;協助的目的是預防、治療和改善個 人的困境;個人,指的是學校中一般的學生,協助一般學生解決 其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困擾問題;了解自己及世界,指的是個人 自我了解、自我接納、了解環境及他人。

Chaplin(1985) 輔導是協助個人在教育與職業生涯中獲得最大滿足的方法,它 包括使用晤談、測驗和資料蒐證,以協助個人有系統的計畫其教 育與職業的發展,並緊鄰治療,且可能用到輔導諮商員(Guidance counselors)。

8

(17)

但劉焜輝(1997)之看法則是將輔導工作分為萌芽時期、開拓時期、制度建立時期及專 業效能提昇時期等四個時期,而陳秉華(1999)亦提出台灣國中小學輔導工作發展有三 階段,分別為:學校輔導的萌芽期、學校輔導體制建立期、以及學校輔導推動發展期,

爾後林萬億和黃韻如(2005)探討學校輔導工作則分為兩期:九年國教之前的學校輔導 工作及九年國教之後的學校輔導工作。

而根據國民教育法第十條第三與第四項之內容: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應設輔導室 或輔導教師,輔導室置主任一人及輔導教師若干人,由校長遴選具有教育熱忱與專業 知能教師任之,且輔導主任及輔導教師以專任為原則,輔導室得另置具有專業知能之 專任輔導人員及義務輔導人員若干人,而現行學校輔導之工作,需要設立輔導相關單 位,並由專業主任以及輔導教師提供服務,另外,第四項規定使得心理師、社工師等 專業心理輔導人員,雖然不是教師,卻也有法源依據進入校園提供諮商輔導專業之協 助(鄭曉婷、楊景雯,2005)。

為配合現行教育部(2009a)公佈2009年施政計畫的內容,其中在適性揚才中的「均 衡多育學習」提到發展具有特色且永續之品德教育校園文化,培養學生良好品格;落 實公民教育與法治教育,深化師生民主素養;推動生命教育,讓每位學生在在需要時,

能適時接受輔導,調適壓力,促進長期心理健康,其中與輔導相關的業務,主要是在 生命教育議題及憂鬱自殺三級預防計畫兩個面向,另外,教育部(2009b)所研擬「友善 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手冊」,提到應執行的工作項目有:輔導工作輔導團、學生 輔導、關懷中輟學生、性別平等教育、生命教育與憂鬱自殺防治、以及學務工作,在

「學生輔導」該事項中指出需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之方案,

且需佔該年度計畫經費的百分之十,更加確認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學校工作的必要性,

且教育部於民國80年7月至86年6月止執行「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在「培育輔導人才」、

「充實輔導設施」、「整合輔導活動」、「擴展輔導層面」等方面有較長足的發展,帶動 學校整體輔導工作之發展,其重要成效包括專案輔導活動之實施及教師輔導知能的普 遍提升,爾後因教育經費縮編及中高層輔導專業人力不足,此方案之執行僅能達成計

9

(18)

畫目標三分之一,在學校輔導專業人力的提升上仍是利有未逮(吳芝儀,2005)。

在第一階段之「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結束後,民國86年8月起,教育部公佈「教 訓輔三合一計畫」,其主要目的在引進輔導活動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及三級預防之概 念,本著發展重於預防,預防重於治療之理念,配合彈性調整學校行政組織,鼓勵一 般教師全面參與輔導學生工作,並結合社區資源,建構學校輔導網路,規劃出更周延 之輔導服務工作(吳芝儀,2005),所以在現行學生輔導工作中,三級預防的概念可以 說佔有極為重要的角色,而依據對象問題的程度,三級預防將進行不同焦點與方法的 協助,以下針對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及三級預防作介紹:

(一) 初級預防

初級預防計畫在於增進心理健康氣氛,使個別學生由自知而增進自我調適能力,

防範問題於未然(吳武典,1987),而林萬億與黃韻如(2005)提出初級預防應包含:教師 輔導工作諮詢、策定教育輔導工作計畫、心理衛生方案及生涯輔導。初級預防乃針對 一般學生所採取的行動與措施,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甚至行政管理等多面向著手,

藉由校內教學活動及人力資源提供學校輔導工作第一線的預防與介入,但黃振昌 (2001) 則認 為初級預防主要的目的是增強適應能力、防止問題發生,國外學者 Shaw(1979)認為初級預防係以一般正常健康的全體學生為對象,直接提供他們適當的 輔導活動,或間接對他們的老師或家長提供發展心理學、班級經營或親職教育訓練活 動,增加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目的是使學生經由自我瞭解而提升其自我調適能力,

建立心理健康的家庭和學校氣氛,防範問題於未然(廖鳳池,1998),此一概念如同學 生輔導法草案(2007)針對發展性輔導措施的描述,實施過程以全校或班級學生為單位,

藉由輔導相關課程或活動、心理測驗、資訊提供、技巧演練等方式來進行,提供學生 成長發展所需的資訊、知識和技能。

綜和國外學者Lane, Kalberg, Bruhn, Mahoney & DriscoU(2008)提出初級預防計畫 重要的內涵:(1) 計畫的價值在於教導社區內的家長和學生,如何使他們在社會的功

10

(19)

能有效發揮;(2) 增加學生額外的支持;(3) 使用可靠的決策、有效評估各面向的預 防,而Long(1970)則將學校的初級預防分為三個具體的層次作探討:課程、教師及課 程內容,在課程方面主要從特殊性進到一般性的範疇,另外,初級預防的過程應該是 被注意的重點,而非是初級預防實施的結果,從預防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去注意有關人 際的事情並學習去操作,使其發展具體且特殊的親身體驗,這些課程最好要接近於團 體發展的興趣,在教學不是為了證明心理學在科學上的理論,而是讓學生在這過程中 可以去親身體驗,但是要注重學生的個別興趣和吸收程度,教師可說是學習的催化者,

並以信任帶領學生,藉由在課堂中的生活經驗討論,課程內容則是根據學生興趣為基 礎,由老師設計廣泛的課程內容;Branden-Muller & Elias(1991)認為初級預防介入的 層面是要在社區中、學校中、及家庭中產生效果,且初級預防的任務有評估、在學校 中準備好提供服務、提供回饋及監督,且提出進一步初級預防者角色的建議:課程設 計者、課程教導者、教師訓練者、覺察者、社區--學校--家庭的協調者、課程方案的修 改者、資源整合者及團隊合作成員。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初級預防是一種過程的、多層面的、全面的介入,乃是創 造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並試圖建立讓學生良善發展的環境,它的成效也備受肯定,

例如Ginsburg(2009)提到初級預防可以減少焦慮症兒童的症狀,以及焦慮症父母對兒 童的影響;Berger, Sowa, Bormann, Brix & Strauss(2008)也觀察到初級預防在飲食疾患 兒童的成效,初級預防的面向可以從課程、教師、社區、學校或者家庭中做起,在其 中介入者扮演多重的角色,像是教師、課設計者、資源協調者、諮詢者等,簡而言之,

初級預防是一種廣泛性的工作,是依賴各種專業人員或者組織成員共同執行的介入模 式,由此可知,以上這些看法皆可以描繪出學校輔導的初級預防工作是全面性的、廣 泛性的介入,針對學生、家長、教職人員、甚至是社區民眾進行有目的的活動,主要 是希望藉由這樣的過程可以提升他們的適應能力,建立一個良善的環境,使得學生可 以有健全的發展。

(二) 次級預防

11

(20)

曹中瑋(2003)提出次級預防輔導主要工作有四項,發現輕微或早期問題徵候的學 生、與學生個別晤談、以教育的策略協助適應較困難的學生、及進行適宜的親職教育,

彭震宇(2007)更具體提出次級預防的六個任務:

1. 問題釐清:藉由訪談、觀察、診斷工具,釐清個案的問題向度(疾患)與嚴重性,

並決定引進資源、轉介等個案管理工作。

2. 執行行為處遇或晤談之輔導紀錄。

3. 重大歷史事件紀錄:與個案不適應行為相關之歷史事件蒐集與紀錄,以利個案疾 患判別。

4. 用已蒐集之資料,對個案進行行為功能分析或行為成因、行為模式分析。

5. 個案報告書:針對所蒐集的資料,彙整成個案報告。

6. 其他工作:協助一級輔導人員(學校輔導行政、導師、認輔教師,執行一般性輔導 及一般認輔人員)引進資源、召開個案研討會;並準備個案報告接受定期與不定 期督導。

次級預防目的是針對篩選出有問題向度的學生進行介入,在問題向度的形成期或 者早期時,提供抑止或者解決問題嚴重化的目的活動,亦即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教 育部(2001)認為次級預防訓輔人員要有諮商輔導、建構學校輔導網絡以及成立危機輔 導小組的能力,所以學校需建立一套篩選的學生問題向度的機制或者標準,可以辦認 出來有問題向度的學生,進而輔導人員提供個別諮商、團體輔導、親職教育與諮詢、

社區行動等有助益性的介入行動,共同建構輔導協助網絡,杜絕學生問題向度逐漸惡 化,回歸到使學生能夠健全成長與適應的目的。

(三) 三級預防

學生輔導法草案(2007)認為此一階段的輔導任務應由社政、醫療體系實施,對於 此一說法乃是以學校無社政或者醫療體系的專業人員為假定,但事實上臺灣目前學校 是有專業輔導人員的不同協助模式,例如學校社會工作、及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學校輔

12

(21)

導工作的方案,事實上更重要的乃是學校與專業機構間的配合,如李慧賢(2003)提出 三級預防便是輔導網絡與危機處理小組的實際運作,亦即是引進社會資源協助輔導專 業臨床工作,簡言之,診斷性輔導是協助孩子就其目前的困難或偏差行為進行改善(吳 英璋、鄭春美、蕭仁釗,1997),但曹中瑋(2003)則認為此一階段應該包含的工作有:

轉介學生給適當的人員和機構、協助蒐集學生在治療之外生活上的各項資料、在教室 中配合進行適當的矯治措施,以及協助與家長的聯繫及輔導,由此可知,三級預防的 概念將輔導工作分為不同介入的層面,但其重點仍注重在預防的層面,以國內目前輔 導工作的概念而言,初級預防與早期介入是學校輔導工作的主軸,藉由導師、教師或 者輔導教師去預防學生心理衛生問題的發生,並盡早發現學生的問題提供適切的服務,

以防止問題更加惡化,相對而言,診斷與治療乃是補充性與緊急性的學生輔導工作,

故此一服務並非一定由校內人員或者在學校內執行或者介入(陳暐翔,2012),但在「教 訓輔三合一計畫」體制中,何進財(1999)曾針對教訓輔三合一的「三合一」提出看法,

認為這其中含有交互作用、整合發展之意義,學生輔導工作在校內必須要整合一般教 師、訓輔人員及輔導人員力量,在社區與校際間,則必須結合社區整體輔導資源共同 投入,使能達到初級預防、次級預防與三級預防的工作(吳芝儀,2006)。

上敘之「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及「教訓輔三合一計畫」皆為教育部所推行之計畫,

在此政府開始進行重點學校實驗性的輔導工作推行,而在國民教育法的政策施行,以 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理念下,學校輔導工作更廣為所知,隨之學校輔導工作依據不同學 校層級而有課程標準或者將輔導概念的全面化;在教訓輔三合一輔導新制的推廣和九 年一貫教育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設置,及目前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的推動下,

輔導工作從校園擴展至家庭、社區及社會等環境層面,並結合教育、心理、社會等不 同專業科技的整合,同時也促進不同專業領域之人員的合作(林萬億、黃韻如,2005)。

三、國中學校輔導工作之內容

關於學校輔導教師工作項目所應涵蓋的範圍,整理各學者所提出之內容,可分為

13

(22)

以 下十 一點,分 別說明 如下(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1989;Johnson,1989;

Thompson,1991;許維素,2000):

1. 策劃與發展學校輔導方案:學校輔導教師執行策劃、評估需求、設定目標,提供 一個系統化的方案及其評鑑的結果。

2. 諮商:學校輔導教師可以透過個別諮商及小團體諮商提供資訊給學生,協助學生 了解與接納自己,以及培養決策能力與處理問題的能力,透過一個諮商專業關係,

協助學生提升個人發展與心理健康。

3. 學生衡鑑:學校輔導教師須確認學生的特殊需要,並且進行施測,之後再向學生、

家長、老師及學校行政人員解釋學生的資料所含括的意義,進而提供符合學生需 要的安置輔導。

4. 教育與職業計畫:學校輔導教師有系統的提供各種輔導方案,協助學生完成個人 適應與教育目標,例如收集與分發有關生涯發展、職業概況與升學學校的相關資 料給家長與學生。

5. 轉介工作:學校輔導教師運用機構、組織或個人資源,確知社區的轉介機構,並 與之維持一個緊密的聯絡網,以協助受轉介者得到適當的協助。

6. 安置:學校輔導教師協助學生能對學科選擇及升學管道做出正確選擇,並且協助 學生在工作場合及升學學校內有適當的安置。

7. 家長諮詢:學校輔導教師向家長解釋輔導與諮商的服務性質,並與家長相互分享、

共同分析有關學生教育與職業計畫的性向、能力、態度、興趣等資訊,以發展家 長實際適切的認識與知覺,做出更適合協助學生的決定。

8. 學校同仁諮詢:學校輔導教師提供教師有關學生的相關資料,並與教師相互分享 相關資訊,並且幫助教師發現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處理相關問題,做出更適合協 助學生的決定與策略。

9. 研究:學校輔導教師需要發現學生需求,並且評量學校所提供的服務設施與學生 的需求是否配合,或者學校輔導教師亦可研究一種新的策略與方法並評估實行效

14

(23)

果。

10. 公共關係:學校輔導教師須和學生、教師、行政人員、家長維持一種合作關係,

並且需要說明輔導與諮商的角色、功能、方案、及服務,以提增各服務對象的福 利,例如學校輔導教師以錄音、錄影器材,透過協助發展預備方案,向學校同事、

家長、及社區人士解釋輔導方案。

11. 專業成長:學校輔導教師須參與一些專業進修活動,以維持專業知能,並對此專 業持續努力與付出。

從以上十一點可知輔導教師工作相當多元及複雜,而其中國中輔導活動教師之工 作為擔任「輔導活動」或「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授課;如同時兼任輔導主任、輔導 組長或資料組長,則協助推動全校學生輔導工作,並提供學生個別諮商和諮詢服務(吳 芝儀,2006),且依據陳秉華(1999)研究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內容,除了輔導活動科 教學外,共有下列七項:預防、推廣與發展,諮商與輔導,充實輔導知能,親職教育,

研究發展,行政協調配合,運用與配合社區資源,而學者林家興(2002)對中學輔導教 師與專業輔導人員工作內容的時間分析,可以分為直接輔導工作、間接輔導工作、教 學工作、行政工作、研習進修,及其他等六大類,但依目前中小學輔導工作所遭遇的 困境可歸納為下列四點(吳芝儀,2006):

1. 員生比過高,行政工作繁重。

2. 輔導人員的專業定位模糊。

3. 輔導與諮商之進行並無明確規範。

4. 中小學輔導相關課程均與專業脫勾。

由此可知,輔導工作在中小學階段所遭遇之困境主因在於時間與專業度上的不足,

以及工作內容之多元與複雜,導致無法完善的去輔導學生,及教訓輔三合一所提及之 預防工作。

15

(24)

第二節 國中生生活適應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適應是個體與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出來的反應,也是衡量個體心理健康的表 徵(Coan,1983),而學校生活適應則是個體與學校環境保持平衡所表現出來的反應,它 可以協助我們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心理健康狀態(陳嬿茹,2008),在校園生活裡,老師、

同學以及學習課程內容都不同,都需要良好的適應能力以達成和諧的適應狀態,故本 節將探討何為國中生生活適應以及本研究之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之構面為何。

一、適應的定義

適 應 (adaptation) 這 名 詞 最 早 源 於 Darwin 在 1859 年 生 物 演 化 論 (Theory of Evolution)中提出,其認為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uttest)是生物生存的法則,後來心 理學家隱身此種生物性之概念,把適應視為個體與其所處之社會或環境的奮鬥過程,

強調個體能主動運用各種技巧,以增進各體內在與外在環境維持和諧關係的歷程(楊 錦登,1999),而各學者對於適應有不同的說法與觀點,以下整理出各學者對於「適 應」的概念:

(一) 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互動

Maslow(1970)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處於和諧狀態或關係,Bruno(1977)主張適應 是可符合個人需求與環境的要求所呈現出來的平和,而廖榮利(1986)則認為適應是一 個人與他人或其所處環境之間的規律性與和諧化的狀態,此種狀態是建立在一個人與 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上,另外,學者張春興、林清山(1989)則認為適應是指一 個人對自己、對別人、對環境事物的反應,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個體一方面改變自己 內部的心理狀態,一方面改變外在環境,以維持和諧而平衡的交互作用。

(二) 適應是相互作用的動態歷程

16

(25)

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歷程,個體在滿足自我的 需求與外在環境之間不斷忍受與影響,是一種動態且雙向的過程,人與環境皆會改變,

因此需要不斷調整,以達到平衡的狀態,而 Calhoun & Acocella(1983)主張適應是與 自我、他人與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但就本質來說,適應是以動態的過程,是個人與 環境的交互作用,當個體不斷地尋求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也必須承受來自環境中的 限制(楊國樞,1995)。

(三) 適應是一種雙向的過程

賴保禎、簡仁育(1981)強調歷程(Process)的觀點,認為適應即是生活的歷程,換 言之,適應是一生的歷程,其中包含如何因應所遭遇的危機與壓力,並實現目標與達 成效果(余德慧,1991),而朱敬先(1992)指出有機體想要滿足自身的需求,而與環境發 生調和作用的過程,它是一種動態的、交互的、有彈性的歷程,不僅是單向的,而且 是雙向的,或多向的歷程。

(四) 適應是對生活具有控制力

Rogers(1961)認為,能充分發揮功能的個人是適應良好的最佳指標,且一個人要 能充分發揮功能,必須願意採取一種動態而屬於彈性的生活取向,這種生活取向願意 隨其經驗而變化,以自己的經驗來引導個人的發展,且曾雯琦(1994)指出個人對於生 活中內在、外在的各項改變,均能採取正向的、接受的態度,並且在事件結束後,個 人的生活可以恢復或改進原來的狀況,倘若個人在經歷一個長期性的負面事件後,仍 採取負向的行為,造成身體、心理或社交方面有害的影響時,便稱之為適應不良,而 一個人的自我如果與經驗間出現不調和的現象,則產生不完全的適應狀況(楊錦登,

1999)。

綜合以上學者的定義,可觀察出「適應」指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人與環境 之間的互動,也是個人因應環境的變化與自身內在需求之間的調和,更是能與人際、

17

(26)

環境,保持動態且維持和諧、平衡的雙向互動狀態。因此,因應的行為是「適應」,

整個動態的過程是「適應」,達到的靜態和諧結果也是「適應」,而且隨著環境的不同,

個體與其互動的情形也不相同,需要了解個人生活各個層面的適應狀態,方能了解個 人整體生活適應的全貌。

二、適應的標準

大部分的學者都將適應視為「心理健康」的表徵(柯永河,1996;簡茂發,1986),

且心理健康者的適應性行為多於不適應行為,而心裡不健康者的適應性行為會少於不 適應性行為(柯永河,1996),但一般人都以青少年是否達成內、外在要求來判定其適 應的情況,其中,包括外顯行為的表現、對不同團體的適應、社會態度及自我滿意等 (Hurlock, 1978)。

Arkoff(1984)依據 Jahoda 的理念,將良好適應具備的「有價值的品質」歸納為四 類:

1. 快樂與和諧:個體能與目前所處環境維持整體均衡的關係,並有幸福、滿足的感 覺。

2. 自我關切:個體能夠自我認同、接納、關心、尊重。

3. 個體的統整:發揮潛能、實現目標、維持人格與行為的一致性。

4. 現實環境的適應:有效的參與社會事務,且達到自己與社會的期望。

張進上(1995)、劉福鎔(1996)指出良好的適應乃意指個體能適應的應付環境,並 以社會能接受的方式來滿足其內在需求,且一個適應良好的個體,能夠使其內在需求 與外在環境維持和諧,既能符合環境的要求也能因應自身內在的壓力(蔣秀清,2006),

此外,在不同的社會團體中所表現的行為能符合個人與團體標準,能擁有良好的人際 互動關係,具社會性的知覺,且能利用過去經驗,協助自己解決問題,並與社會環境 維持和諧的關係(李娟慧,2000;林淑華,1997;劉雅芬,1984;Kaplan & Stein,1984;

Livson & Peskin,1967),Arkoff(1984)更進一步指出良好的學校適應,乃指學生在課業

18

(27)

上有所表現,能與老師、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能與人一起合作、有親密的情感接觸,

也能獨自一人,而良好的學校生活適應,就是能成功地因應學校生活之各種行為的結 果(王齡慶,1992;郭丁熒,1988;曾肇文,1996;黃玉真,1994)。

因此,一位學校生活適應良好的學生能成功扮演學生的角色,學業成就令人滿意、

行為符合期望、在學校團體生活中與他人維持良好和諧關係、對學校環境有適當的知 覺或態度、有效參與學校活動、彈性調整自己以因應學校的改變、願與他人分享、接 納他人意見等,且勇於面對問題、發揮自身潛能、接納他人(林進材,1992;鄭夙芬,1988),

然而,一個適應不良的人,則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常會遭遇到衝突與挫折,其會缺 乏安全感,過度的自我防衛、從眾、反社會傾向,並表現出不成熟的社會態度和行為 (劉雅芬,1984)。

綜合各學者所述,一位適應良好的個體,本身是具有彈性與容忍力,其能夠有效 地運用和控制環境,並使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除了瞭解自己、尊重他人、覺知他人 權利外,同時具有自信心、安全感,能與他人維持和諧的關係,行為能符合社會期望,

並發展良好的社會態度與人際技能。如果學生在學校的生活適應不良,則其日後的日 常生活適應也可能產生問題。

三、生活適應的本質

根據眾多學者對生活適應的定義,可歸納出生活適應的本質,其中吳華新(1996) 與楊錦登(1999)將生活適應的本質整理為下列五類:

(一) 三我間的和諧圓融

Freud認為生活適應是內部人格系統的交互作用,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互 動情形,最佳的狀況是三者達成平衡,且Freud也認為越早期在發展上遇到阻礙,對人 格與生活適應的影響也越深(吳新華,1996)。

19

(28)

(二) 充分社會化且勇於追求卓越

Adler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卑感,為了補償自卑感而追求優越感,所以,人在面對困 難時仍會繼續努力,追求卓越,適應良好者更是如此,不畏懼失敗,勇敢向前,而Adler 另一個重要概念是「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指個體覺知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 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且人類所有問題皆是社會適應的問題,當具 備社會興趣者就能自然地適應社會,社會興趣不足者就會產生適應問題,所以,生活 適應不是單單只有個人,還包含社會化的情況,而適應良好是指充分表達社會興趣,

為他人幸福而努力,因而個人可以終止自己追求卓越感的目標(吳新華,1996)。

(三) 充分發揮功能的個體

Rogers認為適應良好的人即是充分發揮功能的個體,而要充分發揮功能需以動態、

開放而彈性的態度面對生活,但Rogers也相信一個人內在存有「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的動力,藉此突破困難,提升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因此,個體若能開放 接受自我以及所有的經驗,將生活視為一種歷程或連續蛻變的狀態,就能成為功能充 分發揮的個體,也就達到最佳的生活適應狀態(韓宜娟,2000)。

(四) 自我實現的人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論中提到人有五大基本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

依序是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而唯有在較低層次的需 求獲得滿足後,才能追求較高層次需求的滿足,而一個適應良好的人就是充分發揮潛 能、實現潛能,且達到自我實現的人,而個體唯有追尋自我、超越自我以及與外在環 境取得平衡,接受自己、他人與自然,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也才可以達到較高層 次的生活適應水準(韓宜娟,2000)。

20

(29)

(五) 成熟的人格與不斷成長的個體

Allport將人格視為個體身心系統內的動力組織,個體以此決定如何與環境適應 (黃淑芳,2005),所以,個體所知覺到的與外界真實情況是否符合是生活適應良好的 關鍵,而擁有溫暖的社會關係是幸福人生重要的層面,想形成這樣的人際關係就需培 養親密與同情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的個體具有統整的人生觀,敏銳的洞察力,且 對自己與生活的各種事物都能客觀、明確地了解(魏銘相,2006、謝璟婷,2008),如 此,才是生活適應良好的人。

綜合上述對於生活適應本質的觀點,發覺個體為了與環境達成和諧的關係,以不 同的出發點尋求適應,有的以自我內在的人格、需求或內在的動力為出發點,有的以 社會環境與人際關係觀點看待,而無論是以何種角度解釋生活適應,重要的是維持內 外在平衡,且與自我、他人與環境達到良好的關係。

四、生活適應的內涵與測量

生活適應的測量,最早以Mooney所編纂的「孟氏行為困擾量表」為代表,由個人 的各個生活層面所遇到的困擾來顯示個人生活適應的程度,而 Thorpe, Clark and Tiegs 於1953年修訂完成的加州人格測驗(California Test of Personality)則以個人適應及社會 適應來說明生活適應的內涵,國內學者路君約(1971)即以此修訂為國內適用的量表,

在個人適應包括自恃、個人價值意識、個人自由意識、相屬意識、退縮傾向及社經症 狀;而社會適應則以社會安全感為中心,包括社會標準、社會技能、反社會傾向、家 庭關係、學校關係及社團關係。

國内生活適應的研究,也多以加州人格測驗的觀點為基礎,將個人適應與社會適 應的內涵進一步討論與延伸,其中簡茂發(1978)認為個人適應的關鍵在於自我觀念的 建立與發展,而社會適應則注重在社會環境中成為一個有效率的成員,而能基於適當 的群己關係,表現社會化的品格和行為,陳小娥、蘇建文(1978)則認為自我適應包括

21

(30)

了個人的自我概念與本身之評價;社會適應是個人在環境中有效地與他人交往的程度,

它不但是包括了個人態度與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認可的標準,而且包含了個人和家庭、

學校及社團的關係,由此可知,社會適應包含了家庭、學校及社團等,只要是個人需 要長期互動的環境,都是社會適應可以討論的範圍,因此,在學生生活適應研究中,

為了更仔細探究學生在不同層面的適應狀況,許多學者將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區分出 來,以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社會或人際適應來詮釋生活適應的狀況(劉焜 輝,1985;黃玉臻,1997)。

除了以人格適應的觀點來探討個人的生活適應,也有學者將心理健康、行為表現 納入生活適應的內涵,而周文欽(1991)即以適應困擾的問題、因應方式及心理健康的 症狀來瞭解高中生的生活適應情形,另外,吳新華(1996)則以日本「田研式心理健康 診斷測驗」為藍本,參酌「心理健康測驗」及「小學人格測驗」編製「國小學童生活 適應量表」,將影響個人心理健康的正、負向因素均列入生活適應的測量,包括:親 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的目標、行為成熟度、適應感、

自我接受度、情緒穩定性、心理堅忍度十個分量表。

綜合以上所述,個人是否有良好的適應,不只跟人格有關,近年來許多研究走向 整合性觀點,而陳李綢、蔡順良(2009)綜合相關學者的理論與研究,歸納出以下列幾 項:

1. 以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為評定生活適應的兩個向度。

2. 以心理健康為生活適應的評量指標。

3. 以行為特徵來評量生活適應。

4. 以認知能力與心理成熟度評定個人的適應。

五、生活適應的分類

眾多學者因研究對象與聚焦的層面不同,所以,對於生活適應的分類有不同的方 式,國外學者如Mooney(1940)認為生活適應的程度代表個人在生活的不同層面所面對

22

(31)

的困擾,而Thorpe, Chark & Tiegs(1953)以「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兩項建構生活 適應,Thorpe等人以生活適應為心理健康的概念為基礎,融合Erikson發展危機理論,

認為生活適應包含正向與負向的影響因素,正向包括: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

功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目標,負向包括行為不成熟、情緒不穩定、不適應感、器官 自卑感、神經質等(鄭麗珍,2002),另外,學者Arkoff(1968)將家庭適應、學校適應、

學院適應、職業適應與婚姻適應分為生活適應的五類,Tallent(1978)則認為適應包括 對生理上的適應,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及對自己的適應(吳宗弘,2009),但大多數國內 學者將生活適應分為兩類,像是賈馥茗(1968)主張人格適應包含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 兩種,個人適應強調自我調節、確定個人目的及價值系統,最終達到自我統整;而社 會適應則在維持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且簡茂發(1978)、路君約(1981)與藍采 風(1982)也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和社會適應。

另外,學者從就學學生所接觸到生活不同層面做分類,如劉焜輝(1985)認為生活 適應包括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等的適應,個人生活是指了解、

欣賞、接納與體認自己與他人的價值;家庭生活是指家庭生活得快樂程度與問題的處 理;學校生活包含學業成就與個人成長;社會生活是適當地與環境的人事物共處(吳 宗弘,2009),而黃淑芳(2005)主張自我適應、自我接納、學習適應與同儕關係為生活 適應的重點,而黃月美(1996)、黃玉臻(1997)、羅婉麗(2001)與鄭世昌(2005)認為生活 適應包含: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與人際適應,但此四類與劉焜輝(1985)所 定義的內涵有些差異,故參考吳宗弘(2009)學者之研究整理分述如下:

1. 自我適應:內在與環境平衡的狀態,包含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外界環境的態度與 技能。

2. 家庭適應:家庭氣氛、父母教養方式、對於父母管教態度的認同感、親子與家庭 成員的溝通順暢度、對家庭的歸屬感。

3. 學習適應:課業學習的成效、與師長同學的互動情形、對學校的認同感。

4. 人際關係適應:與他人互動情況與在團體裡的接納度。

23

(32)

再者,有學者除了以不同的生活領域分類,也融合關於人格發展、智力、未來等 概念,以及至實際教學現場蒐集資料,陳李綢、蔡順良(2009)就以Edwards心理需求理 論與訪談國高中職教師的資料做為編制架構,以Sternberg(1994)的PRSVL人與環境互 動模式、Ford(1994)的生活系統適應論、Chiu, Hong Dweck(1994)人格與智力統合說做 為 生 活 適 應 與 問 題 解 決 能 力 的 研 究 模 式 , 再 以 Erikson(1983) 心 理 社 會 理 論 與 Chickering(1969)的七項心理社會發展向度做為理論依據,將生活適應分為自我定向、

家庭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應及自我勝任等八部 分,以做為「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的架構(陳李綢、蔡順良,2009),分述如下:

1. 自我定向:個人對生活目標、生活方式、工作方向與職業的自我定向感。

2. 家庭適應:個人對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3. 社會適應:個人對社會中的生活環境及與朋友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4. 人際關係:個人與同學、朋友、家人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5. 學習適應:個人運用技巧解決及調適在學習方面困難的能力。

6. 自我意識:個人對周遭人事物有明確的覺察及認知能力。

7. 工作適應:個人運用技巧解決及協調工作方面問題的能力。

8. 自我勝任:個人對自己學習、領導、運動等技能的勝任感。

綜合上述學者對生活適應的分類,多半著重個人適應以及其所接觸的社會環境,

且不僅個體內在與外在世界的平和關係,也更細部地強調與不同領域的重要他人的關 係,以及對社會團體的歸屬感,而本研究考量研究對象所接觸到的生活範圍是以自我、

家庭、學校、學習與人際等為主,因此,也將採用此分類方式探究國中生各方面的適 應情形。

以本研究關注的國中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在發展階段正處於尋求自我認同與同儕 認同的時期,他們不只需要適應國中校園新的學習內容、人際關係,更有未來高中入 學方式的多元選擇課題,再再考驗國中學生的因應能力,故本研究將參考吳宗弘(2009) 學者之研究以家庭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適應等四個部份來瞭解國中生的

24

(33)

生活適應,以期能從多元的角度,更深入探討國中生在不同層面的適應狀況,並預警 出哪些學生是需要事前關懷與輔導。

六、生活適應的相關理論

由於生活適應是每個人的生活中時常面臨的課題,有許多學者提出相關的研究與 理論,本研究將以青少年發展心理的理論進行整理。

(一)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皮亞傑(Piaget Jean)的認知發展論,認為適應是改變個體的基本行為模式, 以適 應環境要求的歷程,而適應的方式有兩種,一為同化(assimilation),是以既有的認知 結構去解釋或辨認環境中的事物,如此可被新的經驗同化進既有的經驗中;另一為調 適(accommodation),指的是當既有的行為模式無法適合新事物的特徵時,或是個人原 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的經驗時,即形成心理上的失衡狀態,因此個人會改變或擴 大其原有的行為模式或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的環境,因此,適應即是透過同化與調適 以達到平衡狀態(equilibration)的過程(周文欽,1991; 張春興,1991)。

(二)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艾瑞克森(Erikson)將人生發展分為八個階段(張春興,1991):

1. 對人信賴與不信賴。

2. 活潑自動與羞愧懷疑。

3. 自動自發與退縮內疚。

4.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5. 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

6. 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

25

(34)

7. 精力充沛與頹廢遲滯。

8. 完美無憾與悲觀絕望。

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危機與發展任務,當個體能解決該時期的問題時,危機將變 成轉機,就能順利發展下去;但若發展危機不能適時化解,就會造成個人的適應不良,

持續累積的結果,甚至可能喪失了個人的適應能力,導致行為異常。

七、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

適應是每個人人生中不斷要面對的課題,尤其在身心皆面臨極大變化的國高中時 期,因此本研究試從個人、家庭與學校三方面整理影響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

(一) 個人因素與生活適應

適應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個人不同的背景及特質與環境產生的變 化也不同。在性別方面,由於性別社會化的因素,女生與同儕有較緊密的往來,與師 長的關係也較男生親近、和諧,有許多研究皆指出女學生的生活適應較男學生為佳(羅 婉麗,2001),但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也有研究顯示學生的生活適應不因性別而有 差異(莊榮俊,2002;林美珍,2008)。

(二) 家庭與生活適應

家庭適應是生活適應的一部份,但家庭對青少年生活適應的影響力不只在家庭環 境中,羅婉麗(2001)研究則顯示不同家庭結構的國中小學生在整體生活適應、家庭適 應、學校適應及人際適應有顯著差異,且來自完整家庭的學生優於來自不完整家庭的 學生,另外學者郭妙雪、郭玲芳(2008)則以單親家庭的高中職生為研究對象,發現與 母親同住的單親家庭學生適應情形比跟父親同住的學生好,不過鄭麗珍(2001)的研究 顯示青少年的整體生活適應並不因為居住在單雙親家庭而有所不同,且單親家庭的學

26

(35)

生更積極參與團體活動或向外結交朋友,使居住在單親家庭的學生比雙親家庭有較好 的社會適應,而家庭的社經地位也是影響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相關因素,在陳小娥、蘇 建文(1976)的研究指出中上社經階層國中生的生活適應比較低社經階層者為優,且在 個人適應、整體適應都達到顯著水準,吳萬春(2006)的研究也顯示相同結果,雖然不 同社經背景的學生在學校適應上沒有顯著差異,但低社經地位的學生個人適應、家庭 適應及整體適應較差。

(三) 同儕與學校生活適應

在國高中時期,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時間至少八小時,相處時間最久的對象便是同 學,加上青少年逐漸將認同對象轉移至同儕,與同學朋友之間的人際關係與學校生活 便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林美珍(2009)研究發現,當國中生的社會支持愈高,生活 適應也愈好,且許瑞蘭(2002)也指出當國中生在面臨人際問題,解決態度愈積極有計 畫、能同理比較、愈自信、不受情緒影響時,學校的生活適應情形愈好。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在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其實有許多向度是可切入去進行判斷、

評量,以鑑別出學生的適應情況,各種評量方式之使用,主要視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而 定,而在評量學生的生活適應上,所採取的方式越多元,則越能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況,

然而由於本研究的研究焦點在於學生經由本身的內、外在調適後的適應結果或狀態,

故本研究主要是以學生的自我評量作為評定方式來探討國中生生活適應情形,而在量 表方面,考量本研究之目的、量表編製的時間和信效度後,藉由訪談 8 位從事輔導之 相關人員,由該專業輔導人員之個人經驗,結合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本研究將國中 生生活適應分成四項構面:家庭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適應等四項構面進 行探討國中生生活適應情形,再以主成份分析法與鑑別分析法預測出需要關懷與輔導 之學生。

27

(36)

第三節、鑑別分析法之相關研究

鑑別分析法(Discriminate Analysis)係指探討單一分類性反應變量對K個分析性解 釋變數之統計分析模式,鑑別分析法包括三種方法,即費雪法、正典法、默氏法等,

費雪法以說明鑑別分析之學理基礎為主,正典法以選取具顯著解釋力之解釋變數為主,

默氏法則是以構建預測機率函數為主,而鑑別分析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舉凡醫學、

商業、化學、生物、教育、生理、行銷研究、以及考古學等都有其應用之處。下表為 各學者運用鑑別分析法用於預警模式之相關研究:

表2

鑑別分析法用於預警模式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目的

Trevino and Daniels (1995)

將鑑別分析用於分辨投資績效,及判斷有無直接投資到美 國市場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Desai, Crook and Overstreet (1996)

運用鑑別分析在信用卡及銀行領域中,建立信用分數的鑑 別模型。

Sung, Chang and Lee (1999)

利用鑑別分析進行產業的破產預測,並指出在破產預測方 面,鑑別分析是最常應用的分析方法。

Kim, Kim, Kim, Ye and Lee (2000)

使用鑑別分析對韓國的房地產市場進行市場區隔分析,並 預測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利用鑑別分析篩選出顯著性基因

康家睿(2000)

利用鑑別分析篩選出顯著性基因,並建立判別函數判別一 個新個體是否為巴金森氏症患者,將篩選出來的顯著性基 因進行基因功能分類,以提供未來生物及醫學研究上之參 考依據。

28

(37)

表2(續)

溫琇玲、廖洪鈞、林郁 欽、蘭雅森(2001)

以坡地社區開發之邊坡破壞與非破壞為案例,整理出影響 坡地崩塌的因素,並配合崩塌因素評估準則表,將影響因 素予以量化,利用多變量統計中之鑑別分析法,對不同邊 坡影響因素之變換組合以及降雨情況,做個別及整體性之 分析,以建立坡地社區邊坡崩塌機率之預測模式。

陳宏德(2004)

運用因素分析法及鑑別分析默氏法,檢驗銀行授信實務上 所使用的徵信標準是否準確,建立一套銀行放款業務決策 支援系統,符合現實應用的企業危機預警模式。

曾盛貴(2005)

運用 SAS 多變量統計軟體作為分析工具,選擇台灣上市 (櫃)電子類股為分析對象,並以二種模式之鑑別分析法構 建模型,以分析先行縮減變數後所構建模型較具有財務危 機預測能力,亦或是以原始變數所構建之模型較具財務危 機預測能力,作為投資者進行投資或銀行授信決策之參考。

李建威(2006)

利用因素分析以及鑑別分析,開發二個預警系統用以預測 金融危機的發生。從決策者的觀點,預警系統之所以舉足 輕重在於它能夠偵測出潛藏的經濟疲弱,進而使決策者能 夠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提早擬出對策,進而減輕金融危機 所帶來的衝擊,甚至能夠制止此金融危機的發生。

莊士玄(2008)

消費者貸款業務具有金額小、筆數多等特性,銀行業如何 在最低成本與最高效率之衡量下,達成主管機關之要求,

並提升風險管理與業務發展之平衡,為現今銀行業者經營 之首要課題,研究以國內銀行為對象,針對影響其貸放後 核貸戶違約之風險因子進行研究,並藉由 Logistic 迴歸、

鑑別分析、Porbit 迴歸等方法,建構出核貸戶之覆核模型。

29

(38)

表2 (續)

林敏郎(2011)

以集群分析法與鑑別分析法為主要研究工具,討論國際觀 光旅館的市場結構,利用鑑別分析結果可得知住用率和 REVPAR 均達統計顯著水準,表示這兩個變數是影響台灣 國際觀光旅館市場結構的重要變數,這些有限的成果將可 做為投資者與業者進行對國際觀光旅館投資營運時的參 考。

莊昆財(2011)

利用鑑別分析法判別通勤型與遊憩型車道之特性,且對於 人行道所需特性加以分析,藉此得知人本選擇之重要性,

並透過平衡計分卡進行評估指標之擬訂,使規劃設計單位 盡可能符合使用者所需,以利未來自行車道與人行道共構 之規劃設計。

黃柏榮(2012)

以鑑別分析法對非財務構面因素模型分析探討銀行業對中 小企業貸款授信模式必須考慮之非財務風險評估因素,而 建構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決策前支援系統,增加銀行核貸 人員判斷之客觀性,減少銀行辦理中小企業貸款之交易成 本,提高對中小企業授信之安全性。

表2中顯示出各學者應用鑑別分析法於各研究方面皆建立出一套有效的預警模式,

故本研究也將以鑑別分析法建立一套國中生輔導預警模式,確實做到預防重於治療。

而鑑別分析在使用上有以下之目的:

1. 找出以預測變數為基礎的鑑別函數。

2. 鑑別或預測觀測值屬於哪一組別。

3. 預測變數的線性組合,此組合最能區別各群組間的差異。

4. 從一組預測變數中,找出最能區別各群組差異之變數子集。

30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

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中生生活適應之情形,並參考相關文獻與研究之後,以發放 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再利用主成份分析法與鑑別分析法,對不 同之國中生生活適應構面因素做個別及整體性之分析,其中主成份分析法是用來將國 中生生活適應量表之諸多評量準則予以簡化,以求得其相互間獨立性較佳之綜合評量 指標,其次再以此為基礎,採用鑑別分析法之正典法及默氏法,以建立學校輔導之預 警模式,確實做到預防重於治療。

整理綜合相關文獻及研究

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資料

↓ 主成份分析

↓ 鑑別分析

↓ 模式建構

圖 2 研究架構圖

31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莊榮俊(2002)研究中發現,現階段就讀於國中之學生,國中二年級學生之學校經 歷較能代表整體國中生生活適應情況,故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係為目前就讀於新竹市某 私立國中二年級普通班之學生,隨機抽取三班發放 120 份學校生活適應量表給予學生 填寫。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

本研究將文獻整理,參考吳宗弘(2009)學者將李坤崇、歐慧敏(1993)所編之「行為 困擾量表」,及劉焜輝、周軒擇(1990)所編之「國民中學生活輔導診斷測驗」等測驗 工具編製而成,且學者江孟芠(2012)、張君鈴(2011)、黃雅羚(2009)皆採用此量表作為 研究工具,而本研究並以此量表訪談8位輔導相關之人員,自行修訂編製而成「國中 生生活適應量表」,故此量表效度極高,可檢核受試者生活適應情形。本問卷共分為 家庭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適應等四個構面,全量表共30題,其中,人際 關係、自我適應、家庭適應、學習適應、量表之題數分別為7題、6題、7題、10題。

有關本問卷題項在各構面的分配情形,如表3所示。

表3

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題項之各構面分配情形

層面 人際關係 自我適應 家庭適應 學習適應

題數 7 6 7 10

題號 1~10 11~17 18~23 24~30

在「國中生生活適應量表」中,根據四項構面之內涵,茲分述如下:

1. 人際關係:個人與同學、朋友、家人的相處及交往的關係。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aminees’ cognitive response patterns, it is effective to figure out the English learning results on some 7 th junior high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ase study are two eighth grad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math game is designed to assist in teaching volume four, chap- ter one of grade 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