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地區之山羊在日夜皆有活動,晨昏則為活動較高的時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研究地區之山羊在日夜皆有活動,晨昏則為活動較高的時期"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結果

壹.野外山羊活動 (1)自動照相機拍攝結果

研究期間由 2003 年 1 月起至 2005 年 1 月止,共計架設 12 台相機,共 19 個樣點(圖 3)。總架設天數為 6614 天,每個樣點平均架設天數為 348.11± 235.86 天。總工作時數為 47338 小時,每個樣點的平均工作時數為 2491.47± 2302.82 小時。總工作天數為 1972.4 天,每個樣點平均工作天數為 103.81± 95.95 天(附錄 2)。共回收 233 捲有效底片,拍攝 4750 張照片,其中拍攝到動物的照片為 2912 張,扣除無法辨識以及日期未設定之照片,

得 2328 張可辨識之動物照片,其中有效照片 1625 張。共拍攝到 23 種動物,哺乳類至 少 15 種(鼠科及翼手目動物未進行種階層的鑑定),鳥類 8 種,其中山羊有效照片共計 76 張,佔所有有效照片的 4.68%。

研究地區之山羊在日夜皆有活動,晨昏則為活動較高的時期。凌晨即開始有零星的 活動,至清晨三點則無任何活動狀況的紀錄。清晨 4~6 點達到日活動的第一個高峰,之 後 7~12 點維持在稍低的活動狀態。從 13~15 點,活動量又開始攀升。16~23 點則活動 狀態起伏相當大,且於 17 點達到日活動模式的最高峰。此地區山羊之活動模式為日夜 皆有活動,且晨昏高峰型(圖 4)。日夜活動比例部分,可知此地區台灣山羊為日夜皆活 動,日活動比例較夜活動比例稍高,但並無顯著差異(表 1)。

以相機記錄山羊在各棲地出現頻度(表 2),以崩塌地的平均 OI 值最高(11.77),與其 他地形的 OI 值相比達顯著差異(p<0.005) (圖 5),平台次之(4.01),溪溝最低(1.30)。顯 示山羊較偏好出現在有崩塌地的地形。

研究期間山羊 OI 值變化部分,2003 年 4 月至 2004 年 1 月,山羊 OI 平均值波動較 劇烈,值也較高,於 2003 年 9 月達到研究期間最大值。2004 年 1 月之後一直到同年 6 月,OI 值較 2003 年低。2004 年 8 月、11 月至 2005 年 1 月,OI 值漸漸回升。由於孫海 橋被沖毀,雖然 8 月初有搭設便橋,但加上夏秋降雨豐沛,濁水溪及丹大溪水狀況不穩 定,少數月份無法進行例行調查,故同年 7 月及 10 月缺乏資料(圖 6)。比較三種不同交

(2)

通狀況下(有橋、無橋以及有便橋)山羊的 OI 值,發現 OI 值在三種狀況下並無顯著差異(圖 7)。

(2) 穿越線調查

研究期間共進行 26 次調查,136 人天,平均每次 6.8 人天。共目擊山羊 40 次(46 隻次) (圖 8),平均每次目擊 1.8 隻次。2004 年 7 月及 9 月目擊隻次最多(4 隻次),2003 年 5、11 月,2004 年 2、3、4 月以及 2005 年 10、11 月目擊隻次最少(0 隻次)。排遺共 計 61 堆,平均每次 3.05 堆,2003 年 4 月、2005 年 11 月調查到的排遺堆數最多(7 堆),

2004 年 4、5、10 月最少(0 堆)。 叫聲共計 24 次(圖 9),平均 0.95 次,其中 2003 年 6、

9、10 月,2004 年 2、3、4、5、8、10 月以及 2005 年 1 月沒有紀錄以外,其餘的調查 其間均有紀錄。屍骸目擊共計 12 次,平均 0.6 次。

就目擊時山羊成群的狀況,40 筆目擊資料中,見到 1 隻山羊的狀況最多(86.96%),

其次為 2 隻成群(13.04%)至多看見 2 隻成群,沒有見到 3 之以上成群的狀況。

就穿越線調查各山羊目擊以及各類痕跡的結果而言,鳴聲、排遺、目擊彼此呈正相 關,其中鳴聲次數以及排遺堆數達顯著相關。屍骸分別與目擊、排遺、鳴聲次數呈負相 關,但未達顯著差異(表 3 )。

而穿越線所得之各棲地目擊以及鳴聲出現的比例,目擊到山羊的地形以溪邊所佔比 例最高(34.21%),稜線次之(28.95%),平台及腰繞路最低(2.63%)。鳴聲出現的地形則以 稜線出現頻度最高(39.13%),崩塌地次之(26.09%),而平台沒有聽見鳴聲的紀錄 (圖 10 )。顯示在溪邊以及稜線兩種地形目擊山羊的比例相對於其他地形高,而鳴聲則相對 較易於在稜線以及崩塌地兩種地形聽見。

而目擊山羊的時間於 13:00~15:00 的時段比例最高(32.5%),7:00~9:00 次之

(22.5%),開始進行調查目擊山羊最早的時間為清晨 6:10,最晚的時間為 23:40,於唯一 一次夜間調查。聽見鳴聲的時段則以 7:00~9:00 最高(29.2%),13:00~15:00 次之(25.0%) (圖 11),聽見鳴聲最早的時間為 5:08,最晚的時間為 18:18)。

(3)

貳.原住民對山羊的利用

一、 獵人基本資料統整 (一) 年齡及村落

本研究共訪問 42 位獵人,其中 20~29 歲 2 人(4.76%),30~39 歲 4 人(9.52%),

40~49 歲 17 人(40.48%),50~59 歲 11 人(26.19%),60~69 歲 5 人(11.91%),70 歲 以上 3 人(7.14%)(圖 12)。其中年齡最小為 25 歲,最大為 85 歲,受訪者平均年 齡為 49.6 歲。不同村落的受訪者所佔的比例部分,人和村 6 人(14.29%),地利村 16 人(38.10%),潭南村 9 人(21.43%),雙龍村 11 人(26.19%)。其中 5 人近年來已 經沒有入山狩獵,佔所有受訪者 11.90%(表 4)。

(二)職業

在所有受訪者當中,20 年前為職業獵人者占 52.38%,只有一位 35~39 歲,

其餘 95.45%均在 40 歲以上,而當年為職業獵人的目前年齡分佈最高的比例於 50~59 歲(40.91%)。而目前仍為職業獵人的只剩下 2 位,佔原來職業獵人的 9.09%。

大多數的受訪者主要職業以做工為主(30.95%)(圖 13),大多是打零工,有 任何的工作機會就會去做,因此並不穩定。務農為主的次之(14.29%),種植的農 作物包括葡萄、敏豆、龍鬚菜、苦茶油、土肉桂以及檳榔。無職業者(28.57%)大 多是因為失業,或因年紀大無法從事經常性工作。服務業(4.76%)的則主要是從 事社區發展,或擔任村基督教會長老。綜合類(4.76%)的則是除了種田,還包括 送瓦斯,偶爾上山砍草,或參與一些工程的進行等不同性質的工作。公務人員 (4.76%)有 2 位,一位在鄉公所工作,另一位則擔任村長。以狩獵為主要工作的 有 2 人,其中一位平時放陷阱,每週會上去察看陷阱 1~3 次,春夏時在山下會種 植小米,逢秋冬農閒時時會拿獵槍上山打獵,偶爾會幫部落的人理髮為額外的收 入來源。另一位則是一有空就會在部落附近山區進行狩獵活動,本身工作的地點 就在山上,故同時會進行狩獵活動。

(三)狩獵方式及狩獵型態

(4)

37 位仍有進行狩獵活動的受訪者中,其主要狩獵方式以獵槍所佔比例最高 (78.38%)(圖 14),使用獵狗者最低(2.70%),只有訪問到 1 位獵人是全年使用獵 狗捕捉所有動物。使用陷阱者主要以夾子與腳套陷阱為主,而使用綜合狩獵方式 的 2 位受訪者,其中 1 位是腳套陷阱與獵槍在不同季節交互使用,夏天以及雨季 時,主要使用陷阱,並頻繁地去巡視(一週 1~3 次),另一位則是腳套陷阱與獵狗 在不同地區使用,陷阱放在特定捕捉區,而到另一個獵區放獵狗。

二、 生物學方面資訊

(一)族群變化

關於山羊以前與現在族群的變化,85.12%的受訪者覺得山羊的族群較 20 年 前有增加趨勢,11.11%覺得以前的數量與現在差不多,3.70%表示族群有變少的 現象(n=27)(表 5)。地 12表示山羊在部落附近數量相當少,但是進入深山(指由 丹大林道之後的山區)之後「到處都有」,而且數量很多。覺得族群增加者,大多 是認為是因為政府實施禁獵的緣故,上山狩獵的人少了,山羊數量自然就增加。

另外,亦有受訪者(雙 03)認為以前由於林務局有許多伐木的工程,伐木時上山的 人多,再加上伐木後棲地破壞,動物自然就會變少。人 03則認為數量增加的原 因是因為山羊多在峭壁活動,人到不了,所以繁殖很快。雙 10則表示雖然山羊 數量比以前多,但仍然比山羌及水鹿少,原因乃是因為山羊不若山羌及水鹿有群 聚的習性,所以繁殖速度較山羌水鹿慢,因此族群量較小。地 12則認為山羊會 打鬥,雌山羊彼此也會打鬥,因此數量比較少。

(二)外型

關於山羊的外型,地 10表示山羊其實分成三種,一種是腳比較長,看起來 高高的,另一種是出現在在丹大東西溪匯流口附近的帖鹿桑舊社,比較矮但是體 型較大,第三種則是「真正的山羊」,體型也是偏大。地 01則表示山羊背上中央 有明顯鬃毛的體型較大,或是頭頂有一小撮白毛的也是屬於體型較大的種類。潭 07則描述潭南一帶的山羊跑得較快,體型也比較大,曾經獵獲雄性個體重達 30

(5)

多公斤,與丹大山區的山羊不太一樣。另外,潭 05則表示低海拔的山羊體型都 差不多,沒有特別大或特別小的。

(三)目擊山羊的數量及組成

15 位受訪者中有 53.33%表示最常見到山羊的數量為 1 隻,46.67%的受訪者 則表示最常見到 2 隻山羊(表 6)。其中地 07 表示目擊 2 隻山羊的情況以一公一 母居多。若詢問曾經目擊山羊最多的成群數量,則有 7.69%的受訪者至多見過 3 隻山羊成群,見過至多 3 隻或 4 隻山羊成群的受訪者均各佔 30.77%,見過至多 5 隻成群的占 23.08%,3~4 隻成群大多是一公一母攜幼羊的組合居多。見過至多 10 隻以上成群的佔 7.69% (n=13)。其中地 13見過有三、四十隻山羊成群,但特 地說明是以前的狀況,現在無法目擊這種盛況,因為現在夾子放的比較多。

(四)山羊常出現地點

87.5%的受訪者表示山羊最常出現在懸崖峭壁(n=16),崩塌地或石壁等險峻 的地形,12.5%的受訪者則表示峭壁以及溪邊都很常見到山羊的蹤跡。雙 03表示 山羊特別喜歡在乾燥而且有風的地方休息,並說明雙龍村附近在 921 地震之後,

一個主要的水源消失,再加上崩塌地增加,山羊的數量就變的比以往多。而山羊 善於飛簷走壁的原因,潭 08表示其父親曾向他說明,山羊的兩個蹄之間有「放 泥土」,因此行走在峭壁上就不會滑。地 13表示山羊若被追,則會跑到峭壁,比 較不容易被抓。

(五)生殖

有 83.33%的受訪者從來沒有在野外見過山羊生殖方面的行為,包括求偶以 及交配,16.67%的受訪者則有見過(n=6),其中地 13表示曾經於 12 月的時候見過 山羊白天在峭壁上交配,潭 06 則表示山羊除了喜愛吃竹子之外,也會跑到竹林 較乾淨的地方生小羊。有 2 位受訪者(地 02、地 04)表示山羊一次最多可以生 2 個幼體。雙 03則表示,若山羊懷孕,則其糞便會較有黏性,排出來的糞便不若 平常粒粒分明的羊糞堆,而會黏在一起像玉米棒一樣,故可依此判定附近有懷孕 的母羊,而山羌水鹿也會有這樣的特性。88.89%的受訪者表示在每年 2 月~7 月 有較高的機會打到懷孕的母羊,而 11.11%的受訪者則表示自己曾在 12 月時獵獲

(6)

懷孕的母羊(n=9)。有 4 位受訪者表示春末到秋初在野外易見到小山羊(尚未長犄 角)。其中地 03、地 06以及地 07各分別於 2005 年 8 月在孫海橋、2005 年 4 月在 丹大林道一分所、2004 年 5 月在丹大西溪,徒手捕獲尚未長犄角的幼羊。

(六)特殊行為

山羊較特殊的行為部分,有 6 位受訪者曾經見過山羊爬樹,其中 66.67%的 認為山羊只會爬傾斜且具有一定角度的樹幹,33.33%則表示山羊不僅會爬斜的 樹,也可以爬垂直的樹,但樹形必須是許多橫長出的枝條供其跳躍攀爬。關於山 羊爬樹的目的,人 02、人 03以及潭 08表示是為了吃樹上的葉子,包括殼斗科植 物的果實,以及山蘇。另外有 1 位受訪者(地 08)表示山羊不可能爬樹,頂多將前 肢攀附在樹幹上吃樹上的葉子。

(七)皮膚病 1. 發病季節

受訪者回答關於常見到患皮膚病山羊的季節,72%表示在冬季較多,14%表 示較常在 10~12 月見到,也就是秋末冬初時,另外 14%則認為不一定,只要天 氣冷的季節,較容易見到患病的山羊,天氣熱的時候較不容易見到(n=7)(表 7)。

而潭 08則認為高山地區的山羊比較不容易患病,反而是熱帶或較乾燥的地區,

山羊患病的機率較高。雙 02認為山羊患皮膚病的原因是因為冬天食物缺乏的緣 故,潭 05表示是因為天氣變換所導致。當詢問山羊的皮膚病是否會傳染給人,

100%的受訪者均表示會傳染(n=25),症狀是會全身發癢,有些人會有小小粒狀突 起或起紅疹,地 09表示若坐在患病山羊休息過的地方,也會被間接傳染。而有 3 位受訪者表示症狀嚴重的患病山羊,也會死亡,無論成體或幼體。

2. 是否會獵捕患病的山羊及其處理方式

關於獵人是否會獵捕患病山羊的部分,50%表示病徵嚴重的不會打,若還算 輕微的就會打,有 25%不打患病的山羊,剩餘 25%表示因為夜間狩獵較難辨識 個體,因此根本無法決定打或不打(n=4)。而獵獲皮膚病山羊時,有 70%的獵人 會先將患病的山羊毛皮燒一燒,有些人是直接將之放到烤肉架上燒烤,而有些是 拿打火機或芒草,點了火之後儀式性的在患病山羊身上燒一燒,繞一繞,地 06、

地 09以及雙 03表示還需要口中唸唸有詞地說著:「拜託皮膚病不要傳染給我」等

(7)

類似的話語,就算仍有大面積的患處未燒過,經過此儀式之後就算碰到也不會傳 染。23%的受訪者會將患病山羊背回營地後(或在現場),將皮剝下後丟棄。7%的 受訪者則表示,若病徵很嚴重會直接丟棄,因為不好吃(n=13)。地 12表示吃過皮 膚病的山羊肉,肉質不如健康的山羊,比較沒有味道,而潭 08則認為皮膚病只 是在身體外面,對於內部的肉質是沒有影響的,因此吃起來與健康的山羊沒什麼 差別。

三、 狩獵

(一) 獵山羊的各種方式,比較,優劣 1. 竹籤

在金屬物資尚未開始被大量使用前,原住民大多使用天然的素材製作陷 阱。其中常用來捕捉山羊的方式乃是利用削尖的竹籤放在懸崖或陡坡下,利用山 羊喜愛跳躍的天性來捕捉他們(潭 06)。也會與獵狗搭配使用,事先看好圍捕的地 形,放置好竹籤陷阱,之後由另一個方向追趕山羊,讓他們跑到陷阱放置區之後 即可捕捉到因中陷阱而受傷或死亡的山羊。

2. 獵槍

由於目前獵槍為丹大地區大多數原住民主要的狩獵工具,因此利用此法獵 獲山羊的比例也最高。早期尚未有手電筒,頭燈等工具出現時,即使有土製獵槍,

也是在日間進行狩獵活動,年紀最大的雙 07表示,十幾歲的時候開始與父親上 山狩獵,當時動物數量少,多是大隊人馬利用獵狗搭配獵槍,在白天進行圍捕。

後來部落開始有手電筒,頭燈等產品之後,狩獵型態轉變成利用夜間至入林道或 更深入的山區,配戴頭燈進行狩獵活動,利用頭燈搜尋是否有動物的眼睛反光,

動物見到燈光後會因為好奇觀看而停留在原地,因此狩獵的難度降低,不像早期 白天狩獵難度高。但仍有受訪者會在白天進行狩獵,人 04表示白天必須打赤腳,

如此一來將走路的聲音降到最小,動物不易察覺,因此在白天仍可打到動物。地 01表示獵山羊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槍,其次為頭套及腳套陷阱,最後才會選擇鐵 夾。使用獵槍的優點就是利用山羊喜好出現在懸崖或其他展望良好地點(如溪

(8)

邊、稜線),再加上山羊警戒時立於原地不動的特性,不同於山羌受到驚嚇後落 荒而逃,因此用槍可以輕而易舉地獵獲山羊,但先決條件必須是打到之後可以取 得,比如說山羊出現在獵徑下方的峭壁,即使打到也無法取得,在這種情況下就 不會開槍,反之若山羊出現在獵徑上方的峭壁,那則是最好打又最易取得的狀 況。人 04 則表示針對山羊喜愛跑到峭壁的習性,就是要用槍打最適當。但雙 03 以及潭 06則較不會選擇獵槍當作主要的狩獵方式,因為火藥的關係導致獵物較 容易腐敗,影響販賣的品質(表 8)。

3. 鐵夾

鐵夾為金屬製品開始出現在部落之後盛行的獵具。幾位受訪者表示夾子很 容易抓到山羊(地 12、雙 01),只要能夠掌握他們喜好出現在懸崖、稜線的特性,

就可輕易掌握其路線,而且由林子進入險峻地形的路線選擇不多,根據山羊的腳 印,判斷出幾條主要通往懸崖的路,放置夾子,很快就可以捉到。還有另一個技 巧則是不能選擇經常使用的獸徑,因為經常使用的獸徑一旦有所改變,動物很快 就會察覺,因此會馬上改道而行,必須選擇約一星期才走一次的獸徑,而動物使 用的頻率則是利用獸徑上的腳印來判斷(潭 06)。此外,潭 08認為山羊容易被夾 子夾到,乃是因為他們的嗅覺沒有那麼敏銳,不像山猪一樣,因此夾子埋起來之 後山羊不太容易察覺,所以容易捕捉到。地 01則表示由於山羊動作相當敏捷,

夾子必須放得深一點,腳才會被夾的深,比較不容易逃脫,若放得太淺,山羊一 踩到陷阱會敏捷的跳躍,就很容易脫逃。若不單純考量捕捉的難易度,而考慮獵 捕後用於販售的銷路,雙 03會認為用夾子不好,因為腳常常容易被夾斷,看起 來比較「不完美」,賣相不佳,影響銷路。

4. 腳套及頭套陷阱

由於頭套以及腳套陷阱均是由鋼索所製成,與鐵夾比較起來重量輕很多,

因此為當前陷阱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但早期金屬製品還未大量被使用之前,鋼 索很少,許多人會去偷流籠或吊橋的鋼索來製作陷阱。放置的原則與夾子一樣,

(9)

若特別要捕捉山羊,會選擇放在懸崖附近的路線。但也有獵人(潭 08)覺得用 腳套陷阱山羊較易脫逃,因為山羊喜好跳躍,動作敏捷。潭 06則覺得腳套陷阱 捕獲率比鐵夾高,因為放置鐵夾的洞必須挖的比較大,很容易被聞到。雙 11則 認為由於山羊擅長行走在陡坡上,若往下衝速度快的時候,利用腳套以及頭套陷 阱是最適合的捕捉方式,腳套陷阱亦較受職業獵人的青睞(雙 03),因為巡視頻繁 的話,容易抓到活的而且未受傷的個體,因買主大多較喜歡活體,新鮮又可以取 其鮮血飲用。

人 03以及地 02認為用陷阱(包括鐵夾)來捕捉,是比較浪費的行為,而且對動物 族群影響較大,地 02說明以前打獵的人很多,而且想要打很多拿去賣,當時的 動物就非常少。

5. 獵狗

認為獵狗不適合用來捕捉山羊的獵人,主要考量是因為狗會把山羊咬死,

比較不能活捉,因活體的價格較高(人 04),另一個因素是獵狗的傷亡率較高,

因山羊跑到懸崖時,有的獵狗會不小心衝下山,或是有的獵狗則是遭到山羊埋 伏,待跑到懸崖的時候被山羊頂下山谷。因此即使像年紀最大的受訪者雙 07,

早年都是村子內大隊人馬帶著二十隻以上的獵犬入山狩獵,也認為獵犬捉什麼動 物都適合,就是不適合用來捕捉山羊。而認為獵狗也可以用來捕捉山羊的獵人,

是利用獵犬將山羊逼到懸崖,讓他們進退維谷,再用其他方式來捕捉,比如說配 合獵槍(潭 09),或是人到了懸崖邊用鋼索一一把山羊套住之後再釣上來(雙 05),前提為需要訓練獵犬不能像抓野兔的獵犬一樣衝得太快。其中雙 05 為使用 獵犬專業級的獵人,不僅熟悉獵犬的訓練方式,亦對各種動物的習性瞭若指掌,

因此在他的認知裡,所有的動物都適合用獵犬來捕捉。

(二) 喜歡打的動物排名

68.18%的受訪者對於獵物選擇有特別偏好(表 9),最喜歡打的動物以山羌 居首,平均排名 2.81,山羊次之,平均排名 3.16,猴子居末,平均排名 4.31(n=16)。

(10)

31.82%的受訪者則無特別偏好的獵物,看到就打。人 02 及人 05 表示若在鹿茸季 的時候,水鹿將為首要選擇。人 06則表示如果是自己要吃的,看到什麼就打,

若要賣的話就會考慮價錢。人 03與雙 11 則表示都會先打大的動物。雙 07(年紀 最大的受訪者)則表示打獵是大小通吃,母的小的都不放過。潭 01選擇獵物的依 據有三:一是先打好吃的,他認為飛鼠最好吃,所以會先打飛鼠。二為考量際狩 獵的情況,則會先打山羌,因為先打飛鼠的話山羌會跑走,故此時山羌成為首選。

三則是看重量而定,若先打到飛鼠,就不會再打其他動物,如果先打到山羊,那 可能還會再多打兩隻飛鼠。

(三) 夜晚判斷山羊的方式

夜間狩獵時,獵人大多是利用眼睛反光的情況來判斷獵物。可以用眼睛來 判斷是否為山羊的獵人占 80%。其餘 20%無法利用此法分辨獵物,地 08表示晚 上照到動物的眼睛仍無法分辨種類,頂多分大小。地 03則說明利用這種方式辨 別山羊比較困難,看不出雌雄,並透露曾經因為距離太遠而不小心打了小山羊。

可以分辨獵物的受訪者有一半是利用眼睛的大小、距離當作判斷的依據,另一半 則是利用眼睛反光的顏色。人 03、雙 04、地 06以及地 12均表示眼睛的距離若比 較近,則為山羌,大的動物兩眼距離很寬,像水鹿,而山羊則介於兩者之間,因 此可以判斷種類。雙 02則表示山羊的眼睛距離比較小的是母的,比較寬的則是 公的,若為幼體,眼睛會比較亮。地 04表示晚上照到山羊的眼睛,顏色會比較 紅,山猪的眼睛則是又紅又小。地 01則曾經在一次狩獵活動中打了一雄一雌兩 隻山羊,雌的眼睛比較紅,雄的眼睛則比較偏綠。

四、 利用方式 (一) 概述

山羊主要被利用方式仍以食用為主(表 11)。除了肉的部分,山羊外部器官 的部分,早期平地漢人會大量收購骨頭的部分來製作中藥,或是象棋、麻將等,

近年來已經很少。此外,山羊的大骨可拿來燉湯,大多是在支解之後將剩下肉比 較少的部分直接拿來燉湯。羊皮早期用來製作皮衣、皮鞋、以及背小孩的背袋,

(11)

或賣給平地漢人製作皮包,但此種利用方式近年來已消失。山羊的犄角主要拿來 當作裝飾,可製作鑰匙圈或置於家中當作擺飾,也有人用來煮湯,較特殊的用法 則是會利用羊角由基部至尖端漸窄的特性,將尖端敲個小洞,可以拿來當作填充 獵槍火藥的工具,或是當作縫製原住民常用的網帶背包時穿針引線的工具。山羊 生殖相關部位的利用,則以懷孕母羊的胎、胎盤、羊水最受歡迎,原住民表示山 羊的胎以及胎盤大多煮湯食用,或泡酒一段時間,或再加入四物等中藥來燉煮,

無論用何種方式,均可滋補身體,對於婦女更有養顏美容的療效,效果更甚於山 羌及水鹿的胎,但部分獵人表示自己食用會出現過敏現象,身體會起疹子或搔癢 (n=3),因此獵獲之後大多給自己的妻子食用。此外,羊水亦含有豐富的營養,

直接加米酒生飲,亦可達到上述功效,若羊水與胎一起煮,功效更強,但也有受 訪者表示年紀大的人不能吃,會有中風的危險。

內臟利用部分,76.47%的受訪者表示會飲用羊血,因其具有增進血液循環,

驅寒,滋補身體的療效,效果更甚羌血及鹿血,一般而言是搭配米酒生飲。而 23.53%的受訪者不敢飲用羊血,大多是覺得腥味太重,也有受訪者是因為宗教因 素而不飲用動物的血(n=17)。有受訪者說明平地人會喜歡購買活體山羊,因平地 人亦喜愛飲用羊血,甚至拿來製作中藥(n=1)。除了羊血之外,其他內臟大多是 烤乾、煮湯或用一般炒菜方式食用,羊肝則大多是生食(n=7),沾鹽巴或沙西米,

有的受訪者表示山羊肝生食較山羌水鹿肝有腥味。比較特別的是,雙 03表示曾 給妻子飲用獵獲山羊膀胱內的尿液,太太飲用之後有利尿的作用。

(二) 喜歡吃的山肉排名

有對於山肉有明顯偏好的佔 75.86%,無特別偏好的有 24.14% (n=29)。有偏 好的部分,最喜愛吃的山肉排名依序為飛鼠(2.25),山羌(2.39),山羊(3.82),山 猪(3.84),猴子(4.34),水鹿(4.41)(表 9)。其中山羊與山猪的排名差距不大,大 多數的人最喜愛吃的山肉還是飛鼠與山羌。若以山羊的相對排名來看,以排在 4~5 名所佔比例最高(45.45%),5~6 名次之(18.18),排在第 6 名所佔比例最低 (4.55%)(表 10)。喜愛吃山羊肉的受訪者大多愛吃生肝(地 09、潭 03)。不喜歡

(12)

吃山羊肉的則表示因為山羊肉太硬(人 01、地 04),或是味道比較重(地 05、地 06),

不過人 01以及雙 11均認為料理的方式才是重點,人 01並強調只要先烤過就會喜 歡吃,因為烤過的山羊肉比較不會有臭味。地 06則認為山羊肉會比較有味道,

甚至比較苦,因為山羊有膽,像山羌沒有膽,即使獵獲的山羌已經腐爛,肉吃起 來也不會苦。雙 10 則表示獵人不喜歡山羊,因為山羊的皮吃起來像輪胎。

(三) 冬令進補

5 位受訪者均表示冬天吃山羊肉會比較好(人 03、人 04、雙 02、雙 03、雙 04),因為吃了可以驅寒,使身體發熱,比較不會怕冷。但有 66.7%的人並不會 特別喜愛吃羊肉爐,地 08、地 12表示有羊肉爐的話會吃,但不會特別愛吃,地 10則表示就算要冬令進補,也不會特別去吃羊肉爐。而年輕一輩的如地 01則表 示很喜歡吃羊肉爐,也喜歡吃外面料理的羊肉爐,唯獨肉質較差,不若山上的羊 肉結實。另外地 04、地 08、地 09以及地 12均表示冬天的時候,平地人會比較喜 歡吃山羊,山羊的銷路也會比較高,因為平地人覺得冬天吃山羊比較補,活山羊 又特別搶手,因為可以飲用新鮮的羊血(潭 06)。

(四) 圈養情形

75%的受訪者表示有養過山羊(n=8),而其中 80%覺得不好養,因為山羊圈 養起來會撞來撞去(雙 03),而且很兇(地 04),而潭 05有多次圈養的經驗,大多是 因為抓到活體,就先養著,等到有買家想要買的時候就以高價賣出,他也強調山 羊非常不好養。覺得山羊很好養的地 16,很喜歡用腳套陷阱捕捉活體,除了山 羊之外還養過山羌、山猪,他都認為是很適合圈養的動物。

五、 市場,流向,價格 (一) 山羊各部位價格

由於一般山肉買主較喜愛活體,山羊的活體價格比屠體高,一般而言體型 小的價錢 3000~4000 起跳,或是以這樣的價格賣給較熟識的人,體型大的 (30~40kg)可以賣到 7000 元以上,甚至上萬元。屠體整隻販售的話價格則在

(13)

4000~7500 元之間。而活體與屠體若秤重販售的話,價格差異不大,每公斤約在 250~350 元之間。而 10~40 年前除早期整隻屠體平均販售價格(8333 元)高於現在 (5667 元)外,山羊其餘販售形式的價格與現在相比差別不大。與其他物種相比,

山羊秤重販售的價格在五種主要狩獵物種(山羌、山羊、水鹿、山猪、飛鼠)當 中排名第五,價格相對較低(表 12)。但雙 03及雙 04均提及冬天羊肉需求多,

山羊肉會漲價,從原來每公斤 350 元漲到 400 元。地 06及地 12則表示因為價格 不佳,狩獵時也較不偏好山羊,而會選擇經濟價值較高的山羌、飛鼠以及鹿茸。

(二) 山肉流向

所有受訪者當中,確定仍有在販售山肉者佔 30.9%,而其中確定販售流向者 佔 53.85%,販售的對象則是原住民與平地人都有,由於販賣為非法,故大多是 賣給熟識的人。雙 03表示熟識的人介紹的才會賣,若不熟識的來詢問則不會透 露任何關於打獵的訊息。原住民則大多是部落內的人,也有一些是長年在外工 作,逢年過節返鄉時會先指定要購買山肉。而山肉轉銷的過程則是獵人下山之 後,有的人就先在山下處理成買主要的形式,包括是否要剝皮、肢解,如果要皮 不要毛的話就要先燙過並徒手把毛拔除之後整隻賣或肢解,處理的當時其他人就 開始聯絡買主,處理完畢後就有人負責將山肉送給買主,故可得知此次買主並非 部落內的人,而是外面的漢人。順利的話從下山後處理到銷售出去的過程大概半 天以內即可完成。

六、 動機、態度及價值關

(一) 獵山羊以及不獵山羊的原因

受訪者上山的動機主要以興趣居多,其次則是因為喜歡山上,或是想吃(圖 15)。,將獵山羊的動機分成五大類,分別為經濟、食用、生物、宗教以及看到 就打五大類。受訪者想要打山羊動機以「看到就打」最高(35.4%)(n=27)(表 13),

其次為經濟、食用、生物的因素(17.6%),最低的則為宗教因素(11.8%)。而不獵 山羊的動機則以生物因素佔最高(70%),其中因山羊行走峭壁的因素居多

71.4%,其次為皮膚病(28.6%)。經濟以及食用的的因素分別各佔 20.0%、10%。

(14)

(二) 山羊的形象及保育的觀念

詢問受訪者關於山羊是否聰明?70%的受訪者覺得山羊很聰明(n=10),理由 是因為山羊很靈活而且會走峭壁很厲害,地 06表示也有看過水鹿會走到峭壁,

但卻沒有比山羊厲害。地 08說明山羊走懸崖的時候,只要腳可以頂住,就可以 過。而雙 08則是有放陷阱抓過山羊,結果整個固定用的木頭被拖走,因此覺得 山羊很厲害。潭 08則覺得山羊厲害的原因是因為肉很結實,曾經有經驗把獵獲 的山羊從崎嶇難行的路丟下去,經過這樣的重摔,山羊肉都不會爛,而山羌水鹿 的就會爛,此外,他強調山羊聰明的地方就是在耳朵很靈,比山羌水鹿都靈。而 30%覺得山羊並不聰明,其中有 2 位認為山羊很笨,因為出現在峭壁很好抓,很 好打。而地 09則是認為動物當中最聰明的是山猪。若詢問講到山羊,會想到什 麼?地 03表示會直接聯想到 4000 元,若為山羌的話會想到 5000 元,而潭 04則 會想到「在山上要抓的感覺」

部分獵人較具有保育的的觀念,如人 03在五~六年前開始提倡不放陷阱,

因為沒時間上去看的話獵物容易爛掉,很浪費,再加上有時候一次抓到很多,背 不完,獵物不新鮮也是浪費又可惜,如果用獵槍打的話需要的時間少,打到的獵 物又新鮮,而且可以控制想打的數量,打到自己覺得可以背負的量即可。而地 08 所描述的保育則是說以前的獵人不管獵物腐爛到什麼程度,還是會帶下山,

因此他們很會保育。而地 06則同意政府實施禁獵,因為當時尚未實施禁獵前,

動物真的非常少,必須進到非常深山的地區才能夠打個幾隻動物,因此需要靠放 陷阱,才可以大小通吃,若沒有實施禁獵,現在動物數量也不會變得那麼多。另 外少部分受訪者的價值觀受到宗教影響,如雙 07則認為只要在野外看到動物,

就是要打,因為是上天賜與的禮物。而雙 04則表示,打到動物的時候不認為動 物會痛,因為聖經裡頭寫動物沒有靈魂,所以打了動物他們也不會來報仇,而人 是有靈魂的,所以不能殺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其中 的單位為 ft 2 s,x cr 與 cr 的單位均為 ft。表 E 9.3 中所示為由表 1.4 1.6 所得的 鍵動黏度值及所對應的 x cr 與 cr

表四: 按原居地統計的被訪旅客人均非購物消費 表五: 按原居地統計的被訪旅客人均購物消費 表六: 按原居地統計的被訪旅客日均消費.

2.此處的排序給分係依照受訪者認為總選項中具重要性的其中三個所作之排序,而權 重之賦予係採反序原則,亦即排序 1(最重要者)給 3 分,排序 2(次重要者)給 2

 相關係數﹕顯示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數值介乎-1 和 1。方向以符號劃分,正值表示相同,負值表示相反。強度則以絕對值 大小衡量,一般而言,小於

土耳其行動通訊商 Turkcell 總經理 Murat Erkan 於 2019 年 11 月初

機器常數machine epsilon,以ϵmach表示,其值為1和比 1大的最小浮點數之間的距離。以下表格為IEEE 754浮點 數標準中各部份所佔的位元數: 精準度類型 符號部分 指數部分

 1932 年提出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是一種 心理測量量表,通常用於問卷設計,為目前最受調查 研究者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目前園方已緊急喊停,表示將廣徵民意後再做出最終決定。木柵動物園佔地 165 公頃,動物共 2407 隻,目前票價 60 元,比起新竹動物園佔地僅 2.7 公頃,動物 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