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 學生資料蒐集及統整的能力會影響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課 程的進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三) 學生資料蒐集及統整的能力會影響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課 程的進行"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根據研究所得歸納結論,並進一步提出具體的建議,以提供 未來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實施及後續研究之參考。全章共分兩 節,第一節為研究結論,第二節為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經由先前的分析與探討,本研究之重要研究結論如下所述:

一、 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課程方面

(一) 網路平台的操作熟練度會影響學習活動進行的流暢。

(二) 故事情節的設計需配合問題導向學習理論的基礎,設計符合 現實生活情節的內容。

(三) 學生資料蒐集及統整的能力會影響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課 程的進行。

二、 問題解決能力方面

(一) 經過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後問題解決能力有顯著的提升。

(二) 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較傳統問題導向學習更能提升國小五 年級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二、 問題解決態度方面

(一) 經過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後,問題解決態度更趨正向。

(二) 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較傳統問題導向學習更能改變國小五 年級學生的問題解決態度趨於正向。

三、 課程滿意度調查方面

(一) 實驗組對於此次課程是屬於滿意的。

根據學生在「自編課程滿意度調查表」中的填答情形,經整理 歸納後發現,學生認為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能引起其學習興

(2)

─77─

趣。透過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幫助學 習。在網路平台操作方面不會感到困難,並且願意再次參與類似 的課程。

(3)

─78─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希望能作為未來網路化問題導 向學習課程實施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一、 加強學生對系統的熟練度

實驗教學所使用的平台是網路同步平台(Interwise),學生對於平 台操作的熟練度會影響到活動進行的流暢度,若學生在操作時常遭遇 困難,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意願。因此,在未來使用網路同步平台 進行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課程時,除了應對學生增加網路平台操作教 學時數,同時教師也應了解網路同步平台的功能及相關障礙的排除。

二、 訓練學生搜集與整理資料的能力

網路上雖充斥著各式的資訊,但在缺乏有效的資訊檢索系統下,

透過搜尋引擎所找到的資訊,往往過於龐雜又缺乏組織,需要靠使用 者過濾與整理,才能成能有用的資訊。而學生搜集與整理資料的能 力,在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有鑑於此,教 師應訓練學生如何有效及正確的使用關鍵字,搜尋有效的資料,然後 組織整理成有用的資訊。

三、 在後續研究上的建議

本研究因研究時間、對象、方法等限制,尚有許多待研究主題未 完成,茲將其羅列於下,冀希能提供有意從事相關研究者,作為參考。

(一) 擴大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僅限於基隆市七堵國小五年級學生,若研究 對象能擴及其他縣市,或其他年級學生,將瞭解不同地區學生,

是否會因地域差異而有不同的現象產生,或探究不同年級學生,

是否會有不同的差異現象存在。

(4)

─79─

(二) 增加教學時間

關於問題解決能力、問題解決態度的養成,應該是需要長時 間、漸進的訓練,而本研究的實驗教學時間僅為二週,僅能看出 在問題解決能力增進的成效,尚未能完整看出學生在問題解決態 度的改變。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延長實驗教學進行時間,使 學生能經歷更完整的練習,以看出問題導向教學的真正功效。

(三) 教材的設計

本次實驗教學的教材,主要是以文字搭配聲音的方式呈現,為 避免教材太過單調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在未來設計教材時,

可考慮使用遊戲模擬或是以動畫的方式呈現。

(四) 輔以質性的研究

本研究以實驗教學的方式進行,並以測驗結果進行量化統計分 析;對於學生問題決態度是否真實呈現,並沒有深入探究。因此 建議未來相關的研究輔以質性研究方式,以瞭解學生對問題解決 的想法與實際做法,如此將可獲得更接近真實情況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 學校在收集學生的個人資料前,必須徵得學生的同意,並向所

平台操作 題庫內容 教師使用

● 每間學校訂購 myTV SUPER 應用程式版 /網頁版 通行證最 低限額: 50張。.. 1 OTT 網路串流平台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 人生在世的一個主要課題,便是了解事物間的 因果關係以及行為對周圍造成的影響,從而學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