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城市建築3D立博物館---子計畫V:台灣工商建築時空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城市建築3D立博物館---子計畫V:台灣工商建築時空館"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子計畫五:台灣工商建築時空館

計畫類別: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22-H-011-3006-

執行期間: 91 年 03 月 01 日至 92 年 02 月 28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計畫主持人: 施植明 共同主持人: 施宣光

計畫參與人員: 楊致祥、陳林蔚、劉俊男、胡捷任、陳建宇、林向斌、李冠麟

報告類型: 完整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1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2 年 7 月 1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Preparation of NSC Project Reports

計畫編號:NSC91-2422-H-011-3006 執行期限:91 年 03 月 01 日至 92 年 02 月 28 日

主持人:施植明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副教授 共同主持人:施宣光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副教授

計畫參與人員:楊致祥、陳林蔚、劉俊男、胡捷任、陳建宇、林向斌、

李冠麟

執行單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壹、簡介:

一、研究背景

台灣的城市與建築的變遷蘊含著移民與殖民文化相互交織形成的社會、政治、經 濟與文化背景。1684 年清朝設置隸屬福建省的台灣府將台灣納入版圖,加速漢 人來台移墾的發展,由漢人與原住民以物易物的趕集市場逐漸發展成為沿街店舖 的水平式商業空間。

日據時期在「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下,雖然使得台灣工業無法發展,不 過從十八世紀便以牛或人力作為動力形成「糖廓」或「蔗廓」的製糖工業仍由日 人在 1901 年引進機械生產技術,建造現代化糖廠使製糖業邁入機械化時代,提 高了台灣糖業產量並開始外銷。

1949 年 12 月 7 日中華民國政府決定遷都台北,台灣從 1953 開始施行各項經濟計 畫,從發展自給自足的民生產業、有利出口的消費品產業、紡織工業等勞力密集 的工業逐漸轉向技術密集的電子、電機、石化、造船、精密機械工業,創造了台 灣奇蹟的經濟發展。

(3)

本計畫針對工商建築空間的數位典藏將同時具備資訊管理與資訊表達的重點,以 充分發揮電腦、多媒體互動技術以及網際網路的整合優點。

針對這兩項重點,本計畫提出一個資訊架構,兼顧管理的便利性、有效性,提供 互動性、多樣化的展覽可能形式或者資訊表達方式。

就工商建築形式與空間的表現上,提出以現代化資訊技術為主導之多媒體互動表 達方式,針對建築形式與空間的設計意念與知識傳達的目的進行規劃,建構多媒 體知識網絡的建築空間的數位典藏博物館。

貳、數位內容主題:

本計畫的執行策略將在於如何利用資訊科技作為對工商建築空間之知識表達與 意見交流工具,以工商建築在台灣發展之歷史軌跡為主軸,透過資訊視窗與本土 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歷程相互參照。

本研究試圖運用數位影像的技術從不同時期的「工商建築類型」探討台灣的城市 與建築的空間變遷,主要探討的內容包括:

1. 商業建築空間:從不同時期的案例分析可以發現商業建築空間呈現出沿街店 舖的水平式商業街、集中在單幢百貨公司的垂直式商業空間以及結合水平式與垂 直式的超大購物中心等三種空間形態,運用數位影像的技術可以更進一步探討三 種商業空間形態與城市的關係以及視覺空間經驗的差異。

2. 商業辦公建築空間:從材料、設備與工程技術、逐漸朝向高層化發展的超高 層商業辦公大樓與強調企業形象的企業總部辦公大樓可以探討不同時期的商業 辦公建築與城市關係以及在內部空間的轉變。

參、工商建築類型案例:

1. 迪化街(1851,咸豐元年)

1851 年為了躲避海盜洗劫由基隆逃到大稻埕發展的林藍田開始在此設立店舖。1853 年 (咸豐三年)來自安溪與同安的「下郊人」與來自泉州晉江、惠安、南安的「頂郊人」為 了爭奪在艋舺的地盤引發劇烈的械鬥,落敗的「下郊人」隨領導人林右藻護著信奉的神 祇霞海城隍爺逃到大稻埕發展。1856 年開始興建霞海城隍廟,1859 年完工,以城隍爺 夫婦為主祀並配祀械鬥殉難的三十八義勇公。1867 年又在長樂街(民生西路口)建造媽祖 宮。兩座信仰中心也成為大稻埕街區發展的中心。迪化街從城隍廟到媽祖宮口稱為「南

(4)

街」,過了媽祖宮到目前的歸綏街之間稱為「北街」。1984 年被列為文化資產加以保存的 迪化街是仍能記錄台灣早期沿街設店的水平式商業空間形態的案例。在此種水平式商業 空間形態中,人與商品以及顧客與店主之間相互交融的關係所具有的人性化商業空間特 質是日後發展的百貨公司垂直式商業空間形態所無法比擬的。

數位內容:

建築外觀量模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外動畫

現場收音

單棟街屋簡介、VR 外觀

2. 錦記茶行(1923,大正十二年)

光復後,以青海省貴德縣命名的貴德街,原名建昌街、千秋街,由於鄰近淡水河,日據 時期稱為「港町」。1856 年英法聯軍迫使清朝於 1858 年簽訂天津條約開放台灣通商口岸,

1872 年英國在此設立貿易與保險公司「德記洋行」,形成茶商聚集的大稻埕商業街。1923 年(大正十二年)茶商陳天來興建佔地 160 坪的華麗洋樓「錦記茶行」,中國建築的平面格 局結合西洋的外觀形式。地面樓層作為商業用途與樓上作為居家空間的空間組織,呈現 出當時的商業空間特性。

(5)

建築外觀模型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外動畫

VR 外觀

3. 西門町(1897,明治卅年)---電影街

1897 年開幕的劇場「浪花座」以及之後相繼設立純日本式演劇館「朝日座」(後來的萬 國大戲院)與「榮座」開啟了西門町發展成為電影街的序幕。1911 年(明治四十四年)電影 傳入台灣,「芳之亭」成為第一家電影院之後,「新世界館」(後來的新世界大戲院)、「國 際館」(後來的國際戲院) 、「大世界館」(後來的大世界戲院)、「台灣劇場」(後來的中國 戲院) 相繼設立。光復後除了日據時代留下的電影院由台灣人繼續經營之外,又在武昌 街二段出現「樂聲」「豪華」「日新」「台北」□等電影院,使得西門町電影街的範圍 更加擴大。

數位內容:

影像式虛擬實境 量體模型

4. 菊元百貨(1932,昭和七年)

在日據時期名為「榮町」的衡陽路,當時號稱「台北銀座」,是台北最繁華的商業街道。

(6)

街道兩旁林立的商店以「亭子腳」串連,創造了雨天也能逛街購物的亞熱帶氣候條件所 形成的特殊商業空間形式。1932 年在台灣開設的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便位於衡 陽路與博愛路交口,1928 年動工興建,歷時四年完工的七層樓百貨商場空間出現了當時 俗稱「流籠」的電梯,除了販賣各式各樣的時髦商品,並有餐廳、咖啡座、酒吧等消費 場所,成為當時上流社會追求現代化生活的寫照。光復後改名為「台灣中華國貨公司」,

商品來源由日本轉為上海。

數位內容:

建築外觀模型(現況、復 舊)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外動畫(日局時期還 原)

VR 外觀

5. 台泥大樓(1960,林慶豐)與台北台泥大樓(1998,郭茂林、郭純佑、吳坤興、林 永全)

1960 年興建的台泥大樓首先採用筏式基礎,地下室雙層停車設備,室內空間彈性隔間,

堪稱台灣現代化商業辦公大樓的先驅。原本六層樓高的台泥大樓拆除之後,1998 年在原 地新建完成的台北台泥大樓除了繼續扮演企業總部大樓的角色,表達強調永續經營的企 業形象之外,也希望藉由舉辦包括音樂、戲劇、展覽、講演等藝文活動,透過藝文活動 的推廣為企業形象增添一些的文化氣息。在不到一千坪的基地要興建複合機能的辦公大 樓為本案的設計帶來極大的挑戰。建築師以近似古典建築組織空間的手法,運用樓層的 機能區分配合兩組垂直動線,試圖將所有的機能完全納入強調中軸線對稱的空間量體之 中。

(7)

建築外觀模型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內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內、外動畫

VR 外觀

Eon 虛擬實境物件

6. 環球商業大樓(1980,李祖原)

環球商業大樓是留美建築師李祖原返台發展所完成的第一幢商業辦公大樓,以玻璃帷幕 牆搭配西德進口的外牆磁磚構成簡潔的幾何造型,相較於 1970 年代末期台北市辦公大 樓開始流行的隱藏結構系統的玻璃帷幕牆立面而言,大樓外觀乍看之下雖然不是非常顯 眼,不過立面上出現不同的玻璃帷幕牆處理方式則不難發現試圖呼應別有洞天的內部空 間的設計意圖,兩種顏色的反射玻璃交互組合形成的 L 型辦公空間圍繞著以金屬框條分 割的透明玻璃帷幕牆所包被的八角形挑空中庭。透過數位影像的空間探討可以清楚的呈 現挑空中庭對內部辦公空間產生的重大變化。

數位內容:

建築外觀模型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內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外動畫 VR 外觀

7. 宏國辦公大樓(1990,李祖原)

由於基地靠近松山機場受到飛航管制使得建築物高度無法超過 60 公尺,因此無法以高

(8)

度達到賦予企業總部大樓特殊意象的目的。如何運用基地面臨敦化北路有超過 50 公尺 的面寬,以引人注目的建築外觀創造出新的都市地標,成為建築師所努力的設計方向。

李祖原建築師延續在富邦民生大樓(1989)追求中國傳統建築現代化的嘗試,以深褐色的 花崗岩被覆的兩層樓基座配合淺色的花崗岩被覆的主要牆面以及類似斗拱支承的 T 型 頂部,構成虛實對比強烈且量體變化多端的三段式立面。透過數位影像的空間分析可以 解開這幢令人印象深刻的總部大樓內部空間的奧祕。

數位內容:

建築外觀模型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內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外動畫 VR 外觀

8. 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1993,吳松齡、廖俊天、吳省三、郭茂林)

位於台北火車站前的新光大樓以地下 7 層、地上 51 層、加上樓頂的避雷針,高度 244 公尺,在 1993 年完工時曾是台灣地區最高的大樓,目前雖仍是台北市最高的地標,不 過相較於正在興建中高達 101 層的台北金融中心(2003),新光大樓在摩天大樓的高度競 賽中已無法保持第一的頭銜。

最初只考量企業的投資利益,興建整幢出租辦公大樓,不過由於位居台北火車站前,在 最好的商業地段不做百貨大樓太可惜,因而出現複合機能的大樓構想。運用機能區分的 原則所產生的空間組織,以百貨商場形成的基座、辦公空間的軀幹以及餐廳與瞭望台構 成的頂部組合成三段式的外觀造型。透過數位影像的空間分析可以探討複合機能的商業 辦公空間在垂直動線安排上的問題以及本案在都市開放空間上的處理手法。

(9)

建築外觀模型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內影像式虛擬實境

動畫 VR 外觀

9. 中國石油公司總部大樓(2001, 中國興業建築師事務所)

由辦公空間形成 23 層樓高的主要量體以及禮堂與餐廳形成 5 層樓高的次要量體組合成 L 型量體圍塑開闊廣場的完整街廓平面配置。南北向配置的主要量體以呈現柱樑框架構造 的立面為主;在南向以每個柱距開三個窗洞為主配合底層與頂樓的不同開窗形式形成傳 統的三段式立面,中間段出現兩層樓為單元的開口部直接反映內部挑高兩層樓的會客空 間與樓層可直接連通的內梯位置;略呈弧面的北向立面以整個柱距完全作為開口部形成 比較強調水平帶的連續性試圖與西向玻璃帷幕的圓筒形立面有較好的連結關係,不過卡 在兩個交接面的柱子則又明顯的阻斷了立面的連續性。相較之下,北向立面與圓筒形玻 璃帷幕立面之間則採取明確的做法,讓圓弧面的起點退到北向立面末端的柱子後面,以 斜向的狹縫作為轉折的界面。同樣也以強調柱樑框架為主的次要量體在頂樓餐廳出現的 飛簷式曲線屋頂,除了增添一點造型的趣味性之外,很難找到其他的正當性。圓筒形玻 璃帷幕牆與向上張開的頂部在夜間呈現各種顏色變化的燈光效果,則為鄰近的商圈製造 了更熱鬧的商業氣息。

數位內容:

(10)

建築外觀模型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內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外動畫 VR 外觀

10. 京華城觀光休閒購物中心(2001, 大元 & Jon Jerde)

地上十二層,地下七層的都會大型購物中心,試圖將美國在郊區發展出來佔地廣闊的水 平式購物商場以垂直的方式加以整合,在密集的都市中心提供便利、舒適與多元化的購 物城。每三層樓為一區的規劃將整座購物中心的複合機能區分為六個主題:地下一至三 層樓有 15 間電影院共計 2100 個座位、兩間 50 個座位的小劇場以及供應日常生活用品 的大型超級市場;一至三樓提供國內各種商品;四至五樓為美國商品專賣區;七至九樓 為歐洲商品專賣區;十至十二樓提供音樂、影像、俱樂部與餐飲的服務;十一層樓高的 大圓球以斜向挑空方式創造立體化的室內街道提供亞洲首見的多媒體的聲光表演。每個 主題區的空間設計與背景音樂的選擇將營造出獨特的氣氛,提供豐富的視聽享受。

數位內容:

建築外觀模型 建物簡介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室外動畫

VR 外觀

(11)

肆、台灣都會型購物中心之比較:

1. 台灣商業空間之演進

迪化街:

一般所說的老街--「迪化街」,其實是指台北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在清代,這 條老街道分成幾段,都各有名稱,由南而北分別是南街、中街、中北街、普願街 和杜厝街。

迪化街是大稻埕的中心街市,從前來自大陸的貨品,都必須經由大稻埕碼頭,運 至台灣其他地方。台灣的貨品也得經由此地出口,當時這裡是最繁榮的貨品集散 地。迪化街因距碼頭不遠,佔有地利優勢,於是成為北部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

現在的迪化街,則是成為南北貨的最大銷售地,己不如從前那般繁榮,近年在市 政府的大力規劃下,希望能恢復以往的繁華。迪化街,是台北市現存最完整也最 具歷史意義的老街。它不但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而且從清末至今,都是大稻埕 商圈的核心,一直保持著舊日的風貌和活躍的商業活動。

菊元百貨(1932):

台北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的興築起因於日本官方 在台北市第一期市區改正後,將原來清廷時之府前街、

府後街、石防街一部份以及西門街和書店街作有計劃的 改築後,日人便開始在此一帶陸續成立商業店舖,1928 年動工興建,費時四年於 1932 年完工,採用當時先進的 鋼筋混凝土技術以及升降機電設備,當時是第一幢設置 電梯的民間商店。形式上一至四層為一整體;五層較有 變化,類似屋冠;六層稍退縮;七層屬屋頂附建物。

「菊元百貨」在光復後改為「中華國貨公司」,商品源也從日本改為上海。其後 在「城內」便陸續出現京滬商人開設的百貨店舖,較知名的如:位於博愛路的「建 新百貨」,位於成都路的「南洋百貨」及後來的「天鵝百貨」及「企鵝百貨」等,

都不出上海式的經營方式。這些當時時髦百貨公司內的商品也多依循上海幫的商 品概念,內容包括有:羊毛絨線、綢緞布匹,「環球百貨」還有由京滬名師精心 裁製的時裝部、男裝部、大衣部等,唯消費層仍以特定社會階層為主。

第一百貨(1966):

而一九六五年,台北第一家安裝有電扶梯的大型百貨公司 ——「第一百貨公司」

於台北中華路開幕。開幕時所引起的震撼與騷動以當時的社會狀態而言應可說不 下於現在百貨開幕的盛況。而上海商人經營「第一百貨」的整體商品及經營方式 仍延續當時主導百貨業的經營模式。繼第一百貨的成功,其後較大型的百貨公司

(12)

如:遠東、今日等也相繼開幕。直到六○年代後期,台北才逐漸有本土百貨在「城 外」開設百貨公司如:在台北後火車站的「萬國百貨」,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台 灣人街」的「大稻埕」一帶,及繁榮的延平北路上的「大千百貨」的出現。

中華商場(1961):

中華商場該區域的興築始於十九世紀後期,約 1882-84 年間,當時清朝政府在此 處興建城牆與西門,其空間配置透露了當時對「巒頭風水」觀念的詮釋,然而這 座城牆對於當時的商業活動而言,一開始即註定為一不合時宜的建設,它從未發 揮過禦敵的功能,只存在二十一年即被拆除。

至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將此處改為一林蔭大道,然而當 時的都市交通並不頻繁,寬敞的林蔭道,加上極具誇張 紀念性的公共建築--總督府與牌樓式街屋,對一般民眾 而言,毋寧是一個都市中的疏離空間。1935 年舉行的台 灣博覽會,便利用當時剛完成的公會堂(今中山堂)與西 側林蔭道作為主要展覽場地,該區在當時便已是台北市 區的主要街道之一。

民國五十一年,由於整建中華路攤棚,而產生了由八棟三層樓高的長條型建築組 成的「中華商場」,這個反映現代主義風格的簡單形式的建築群,在極短時間內 成為台北市的繁華櫥窗,不但各種形式的招牌、廣告充斥其中,人行陸橋也處處 搭建起來,這裡成為西門町彩色森林的門戶。直至 1980 年代末,台北市配合捷 運系統的興建,將城中區一帶的鐵路地下化,於 1992 年拆除中華商場後,中華 路再度恢復為都市空間中寬敞的林蔭大道。

日系百貨的興起:

一九七○年代,由於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商業建築、休閒娛樂建築之大量 出現,而活絡的經濟活動與寬裕的資金,在這段期間也促使百貨公司,如雨後春 筍般陸續開幕的包括:人人、新光、洋洋、永琦、芝麻、國泰、統領、明曜等。

由於近年來日系百貨的營業額常居業界的翹楚,現在許 多百貨公司都紛紛藉著與日系合作以確保其企業的成 功。其後,一九七七年開幕,擁有二十五年歷史的「永 琦百貨」,由於與日本「東急」合作,開啟以日系精品路 線為號召的百貨經營模式;此外,台灣百貨開放式的櫃 位經營、業態分區化展售以及專櫃服務小姐等概念,也

(13)

八○年代的太平洋崇光百貨開幕後,屢屢創出傲人的業績,為日後陸續在台大放 異彩的日系百貨開啟一扇門。

2. 以京華城與微風廣場為例

■空間量及空間內容比較:

微風廣場 京華城 使用分區 住二/商三

空間內容 一般零售 精品店 餐飲業 超級市場 電影院 停車場 辦公空間 博物館 休憩廣場 微風廣場

京華城

空間量 微風廣場 京華城 空間內容 微風廣場 京華城

基地面積 14,244 ㎡ 24,320 ㎡ 1. 一般零售業 1~11F 22.5% 1~12F 34%

建築面積 7,568 ㎡ 11,430 ㎡ 2. 精品店 1~2F 15% 1~12F 10.5%

樓地板面積 72,382 ㎡ 204,519 ㎡ 3. 超級市場 B3 13% B3 2.5%

樓層數 11F、B5 12F、B7 小計 (50.5%) (47%)

建築高度 約 50 m 約 60 m 4. 餐飲業 B2 2% 12F 4%

建蔽 54 % 47 % 5. 電影院 8~9F 9% B1 3.8%

容積 500 % 840 % 小計 (11%) (7.8%)

營業面積 36,550 ㎡ 96,125 ㎡ 6. 停車場 B2~3 18.5% B4~7 24.1%

(含 4,5 項) 44,515 ㎡ 112,075 ㎡ 7. 辦公/服務 19% 21.1%

營業面積比 50.5 % 55 % 8. 企業博物館 3F 1% 0%

(含 4,5 項) 61.5 % 47 % 小計 (38.5%) (45.2%)

■區位:

京華城位於八德路四段、東寧街及市民大道間,臨信義計畫區。

微風廣場位於復興南路與市民大道相交的東北角街廓,臨東區商圈。

(14)

微風廣場 京華城

■空間形態比較:

微風廣場 空間形態

空間內容 樓層 平面 剖面

零售百貨 1~11 F 垂直配置 各層

精品門市 1~2 F 水平配置 各層

餐飲業 B2 單一配置 底層區

電影院 8~9 F 單一配置 頂層區

京華城 空間形態

空間內容 樓層 平面 剖面

零售百貨 1~12 F 垂直配置 各層

(15)

餐飲業 12 F /

B3 上下配置 頂層及底層區

電影院 B1 單一配置 底層區

伍、重要參考資料

■基礎資料

王立甫、李乾朗、 郭肇立,1984,台北建築導遊,台北: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許朝卿、藍美雅、應大偉編譯,1997,台灣經典寫真:邂逅 30 年到 Formosa,台 北:田野影像出版社。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台北:南天書局。

陳正祥,1997,台北市誌,台北:南天書局。

葉振輝,1995,台灣開發史,台北:台原出版社。

施政廷,1999,家住糖廠,信誼基金出版社。

謝森展編著,1993,台灣回想,台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蘇玉珠主編,1995,台北市建城百十週年,台北: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出版社。

期刊

台灣建築,台北: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建築(Dialogue),台北:美兆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建築雜誌社。

建築師,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出版社全國聯合會雜誌社。

■數位圖像處理

邱茂林,1998,建築構造與系統之虛擬實境模擬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

NSC-87- 2218-E-006-004。

徐聖翔,1998 ,《3D 網際虛擬商店互動環境之建構以廚房衛浴設計為例》。台中:

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修逞, 2000,《3D 虛擬健身房之設計》。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

(16)

碩士論文。

Azuma, R. T. 1995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SIGGRAPH’95, Course Notes # 9:

Developing Advanced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pp. 1-38.

De Oliveira, M.F.D and J.M Pereria, 1998 “Virtual Worlds-A Virtual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Computer Graphics International.

Seitz, S. and C. Dyer. 1996 “View morphing”, Proceedings SIGGRAPH '96, pages 21- 30.

Seitz, S. 1997 “Image-Based Transformation of Viewpoint and Scene Appearance”,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Szeliski, Richard and Heung Yeung Shum. 1997 “Creating Full View Panoramic Image Mosaics and Environment Maps”, In Computer Graphics Proceedings, Annual Conference Series, pages 251-258, Proc. SIGGRAPH'97.

■商業辦公大樓

王增榮,1982,光復後台灣建築發展之研究(1945-1976),台南:國立成功大學碩 士論文。

林祺錦,1998,台灣商業辦公大樓樣式發展之研究(1945-1997),台北:國立台灣 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施植明,1997,台灣摩天大樓建築意象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NSC-86- 2415-H-011-002。

施植明,1998, “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總部大樓”,台灣建築,Nov./1998/ No.38,

pp.50-55。

施植明,2001,台北建築 MAP,台北:木馬出版社。

蔡世鑑,1998,台灣光復後建築技術發展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商業建築

丁裕民,1999,台南地區大型量販店消費特性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碩士 論文。

林欽榮,1998,從都市開發的觀點談購物中心在臺灣的可行性,建築雜誌,

1998/07,頁 76-77。

林叡君,1998,台灣大型購物中心之行銷規劃研究-以金銀島廣場與京華城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陳立中,1995,台灣地區大型購物中心定位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 理系。

張文陸,1996,國內產業動態—百貨公司業,中國商銀月刊,1996/08,頁 52-67。

廖年榮,1999,百貨公司業,產業經濟,1999/02,頁 170-174。

謝其淼,1999,購物中心(Shopping Center)的經營策略,台北:詹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Creating full view panoramic image mosaics and texture-mapped models, SIGGRAPH 1997, pp251-258. Lowe, Recognising Panoramas,

Fracções autónomas e área bruta dos pisos iniciadas por finalidade de utilização - sector privado Units and gross floor areas of buildings started by end-use - private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縮影,也是認識一座

12 建築舖面 1 趙昱翔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12 建築舖面 2 陳柏任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12 建築舖面 3 張伊汶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2

參、技術士技能檢定建築物室內設計乙級術 科試題.

十二、實施容積管制前已 取得建造執照之建 築工程,原建照核 發時建築基地都市 計畫未有應送都市 設計審議規定,惟 現擬依建築技術規

Image source: www.kimbellart.org; www.panoramio.com; Hong Kong Museum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