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工林作業道設計及施工原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人工林作業道設計及施工原則"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 前言

臺灣森林之經營管理,係在永續的基本 原則下,積極培育森林資源,注重國土保安,

以發揮森林之公益功能及經濟效益。故全面禁 伐天然林,積極進行有計畫造林,加強造林撫 育,改進林業技術及發展森林事業等工作,符 合現今森林永續發展的目標。而為了達成上述 的目標,「林道」與「作業道」,可以降低林 業經營成本,均為森林經營管理所不可或缺之 設施。

林道之開設,林務局早已訂有「林道設 計規範」,依林道之規模及使用需求,分為甲、

乙、丙種三級,可供設計者遵循;然而林地內 之作業道,類似農地之園內道,其規模較小,

因不屬於「道路」開設等級,因此,一直無相 關規範可以使用。林務局為使各林區管理處瞭 解作業道要如何開設,才能兼顧林地水土保持 及林業省工經營之目標,特訂定「人工林作業 道設計及施工原則」,並於 103 年 12 月 1 日 函頒各林區管理處參據辦理,其名稱冠上人工 林,主要在人工林相較於天然林而言,更有必 要闢設作業道,進行造林撫育工作,以節省經 營成本。

「人工林作業道設計及施工原則」包括 作業道之定義、基本原則、設計規範、注意事 項及參考圖例等內容,依其定義,「人工林作 業道」係以營造健康的森林為目的,專供林業 機械車輛運行,為降低林木經營成本而開設。

人工林作業道因位於林地,受限於地形,在寬 度、縱坡及最小轉彎半徑等條件,均難以達到 林道設計規範之最低要求,因此並無法如同一 般道路系統訂定完整的規範,而是在掌握其基 本原則,遵守基本設計規範下,依其注意事項 審慎辦理,並以開闢穩定且不易損壞之作業道 為目標。

人工林作業道設計及施工原則

文/圖■劉忠憲■林務局集水區治理組簡任技正

▲ 森林具有公益及經濟效益

(2)

▲ 作業道為林業經營管理所需之設施

二、 作業道基本原則

作業道之開設,應先瞭解開設目的與所受 到之環境限制,才不會因觀念偏差,對其有所 誤解,導致不知該如何執行,所以在「人工林 作業道設計及施工原則」中,訂有兩項基本原 則,茲分別說明如下:

( 一) 作業道有別於道路系統,並未考慮 車行速度之安全規格,主要係配合林業機械車 輛之運行,朝向開設及維護成本低,且不易損 壞的設施加以規劃設置:

作業道專供林業機械車輛運行使用,主 要目的在降低林木經營成本,因此與平常使用 之道路需求及規格有所不同。行駛作業道之車 輛,係為進行林業經營作業,車行方式及速度 需配合路況調整,方能順利進行,無安全顧 慮。類似辦理工程之挖土機、卡車、混凝土車 等機具行駛於施工便道,並不需要設置一條舒 適且快速的道路。此外,由於林地多位處中高 海拔或偏遠山區,材料運送困難且施工不易,

作業道應儘量減少開設及維護成本,因此作業 道必需耐用、不易損壞及容易維護,否則就很 難達到降低林木經營成本之目標。

( 二) 作業道應選擇於穩定的地點開設,

考量造林地現場地質、地形等條件及使用林業 機械車輛種類,採最小限度的挖土、填土,力 求挖填平衡,並儘可能利用現地自然資材完成:

林地受到自然環境的限制,並不是每個 地點都適合開闢作業道,必須考量林地現場地 質、地形條件,選擇於穩定的地點開設。由於 設置作業道之路幅及路型,必須進行開挖與回 填,而採行最小限度的挖填,以減少破壞原有 邊坡的樣態,則為確保作業道穩固的最佳選 擇,亦為作業道選線的最高原則。同時,挖填 平衡之設計,可避免產生剩餘土石方,因為在 林地,很難覓得合適安全的棄土場所。另由於 林地材料運送困難,因此必須儘可能利用現地 自然資材,就近取材,才能降低成本,並符合 維護森林生態及節能減碳之政策。

▲ 作業道應著重於開設維護成本低且不易損壞

▲ 作業道無法滿足車行速度之安全規格

(3)

四、 作業道設計及施工注意事 項

與前面提到之設計規範不同,注意事項係 原則性列出作業道設計、施工及維護管理應考 量之事項,實際執行時仍須因地制宜,適性適 地進行規劃設計與施工,遵守設計規範並達成 基本原則為目標。有關作業道之選線、材料、

路面、排水、邊坡、施工及維護管理等事項,

均已納入「人工林作業道設計及施工原則」,

提供施設時參考,茲將其考量之重點說明如 下:

( 一 ) 妥適規劃路網,配合林業需求,

提升作業效率。

三、 作業道設計規範

在施設作業道時,必須符合設計規範之要 求,才能開設符合規格的作業道。但是林地現 場地質地形條件、林木作業方式及所使用林業 機械車輛等狀況不一,要訂定統一的規範實屬 不易。林務局為使各林區管理處在執行作業道 開設時有所遵循,經參考日本經驗及農地園內 道之設計規範,於頒訂之「人工林作業道設計 及施工原則」,將作業道之最大寬度、平曲線 最小半徑及最大縱坡規定如下:

( 一) 最大寬度:以 2.5 公尺為原則,倘地質 及地形條件良好,則可放寬至 3 公尺。

( 二)平曲線最小半徑:以 6.5 公尺為原則。

( 三)最大縱坡:以 30% 為限,其在 20~30%

坡段長度不得超過 30 公尺為原則。

以設計規範限制作業道之最大寬度以 2.5 公尺為原則,主要在防止坡面開挖破壞,造成 原來地形改變過大,無法利用現地自然資材達 成保護,不符合作業道開設之基本原則。而平 曲線最小半徑以 6.5 公尺為原則,則是考量讓 2 噸的卡車可以順利轉彎,較大型車輛在人員 指揮下,則能以緩速多次調整,通過迴頭彎。

最小半徑無法放大的原因,也是要避免為了滿 足設計規範,造成坡面大挖大填,影響林地水 土保持。至於最大縱坡以 30% 為限,則是避 免作業道縱坡太陡,不利林業車輛通行及影響 作業道排水安全。

為了林地作業需要,倘地質及地形條件良 好,可將作業道寬度放寬至 3 公尺,以利林木 作業及機具通行;惟倘非必要,建議仍應堅守 最大寬度小於 2.5 公尺之標準,才能確保作業

道不易損壞的目標。此外,因林地現場條件、

伐採作業方式、所使用林業機械車輛及搬出木 材的長度等狀況,倘無法依上述規範施設時,

則應評估開設作業道對林地水土保持的影響,

並考量通行安全,依林道相關規定辦理,也就 是說必須以道路等級之相關程序來規劃設計 與施工。

▲ 作業道應堅守寬度在2.5公尺以下

(4)

利用等高線地形圖與航照圖等圖資,考量 林業經營需求,可先於電腦或圖上作業,初步 規劃出作業道路線,尤其現今地理資訊系統發 展快速,使得這項工作更加準確及便利。有了 初步規劃的路線後再至現地踏勘,就可以很快 地決定出可行的路線。

除單一線型的作業道外,採用路網可以 提升作業效率,作業道路網包括幹線及支線,

幹線是主要的搬出路徑,為能取得到鄰近林道 或土場之最短距離,通常在安定的稜線部分描 繪出 S 形,並配置迴頭彎。支線則為主要的集 材路徑,可從幹線迴頭彎的外側依等高線來配 置。

作業道幹線與支線之配置,須考量伐採 等施業計畫之區域,路線形狀是否相互連結、

是否為有效率的線形、預定的林業機械車輛之 運行是否會有障礙。但於較不安定的地質及地 形,則應審慎評估路網是否有危險性,必要時 應縮小路網的規模及降低作業效率,以確保作 業道可以穩定,沒有安全顧慮。

( 二 ) 審慎選擇路線,符合設計規範,

強調挖填平衡。

選擇作業道中心線時,可沿坡面之等高 線方向,配合所需要之路幅及路型,儘可能降 低挖填坡面之高度,選擇無須設置路側保護工 之路線為佳。考量作業道之縱斷坡度時,也必 須考量挖填高度、減少挖填土方量,並確保符 合設計規範之坡度。為了車輛能安全行駛,應 注意不要讓固定的縱坡持續太長,途中可製作 反向坡,陡坡的前後則須適度設置緩坡區間,

尤其應特別注意車輛下坡行駛是否安全。

作業道從坡面的下端到上端相通的主幹 線,在轉彎處常設迴頭彎,迴頭彎通常也是支 線之起點。選取迴頭彎的位置至為重要,稜線 或凸型地形之坡面,因坡度較小及地質較一般 坡面穩定,且地表逕流不易集中,通常為迴頭 彎設置之適當地點。迴頭彎應設置 5% 左右傾 斜的外低路體,可有效發揮排水功能,最小轉 彎半徑係以 2 噸卡車能輕易迴轉的半徑 6.5 公 尺來設計,坡度控制在 20% 以下。此外,作 業道應注意路線終點車輛能否迴轉,沿線是否

▲ 作業道幹線與支線配置圖

▲ 作業道路網示意圖

(5)

( 三 ) 堅持就地取材,善用自然資材,

符合節能減碳。

由於林地多位處中高海拔或偏遠山區,材 料運送困難且施工條件不佳,如能就地取材,

善用自然資材,則可確保生態環境之最低破 壞,亦符合節能減碳之政策目標。

需要加寬及施設避車道。

作業道開設為現地主義,實際施工時,

若發現有崩塌之可能性,必須立即修正路線形 狀,並在符合設計規範下,儘可能達成挖填平 衡,減少剩餘土石方量,以避免土石方棄置處 理發生問題。

作業道開設應儘量利用障礙木及石礫等 現地自然的資材,加強邊坡保護及路體穩定,

以降低開設成本。另開挖時所掘取的小徑木根 株,亦可作為填土區域的補強材料;闊葉樹的 根株可萌芽更新,對填土坡面之強化及邊坡植 生復育皆有幫助;伐採枝條鋪壓在路面上,則 可防止沖蝕,對林業機械車輛行走,亦具有穩 定的效果。

( 四 ) 路面無需封底,但需不易損壞,

維護整修容易。

為增加地表逕流入滲,防止逕流集中,

並維持自然生態環境,作業道原則上不施做混 凝土或瀝青混凝土路面,必要時得舖設碎石級 配。因此,路基的強度不穩定時,可在土中放 入石礫,或將原木放入土中掩埋,藉以增加路 面強度。為防止路面沖蝕,可將枝條舖壓在路 面上,亦有助於林業機械之運行。路體要能堅 固,路肩也必須加強處理,木製構造物為快速 有效之工法,對路肩部分的強化相當有幫助。

作業道路面形成後,可使用履帶機械車 輛進行輾壓,履帶輾壓不到的地方,可以挖土 機鏟斗處理。

▲ 作業道迴頭彎施做示意圖

▲ 作道路迴頭彎施做完成情形

▲ 作業道路面處理示意圖

(6)

( 五 ) 加強排水安全,防止沖蝕崩塌,

維持路體穩定。

排水處理為作業道開設成敗之關鍵,通常 作業道配合自然地形之波浪狀線型,可以讓整 條路線在數公尺到數十公尺之間隔區內,利用 地形的變化,就地分散排水。無常流水之小谷 地,因容易聚集水流,須抬高路面。有常流水 之水際處及稜線處,也須將路面稍微抬高,以 利排水。縱斷坡度較陡時,路面水流的流速會 增加,容易發生淘刷沖蝕,縱橫向排水均須謹 慎處理,做好適當的排水對策。稜線處有湧水 或常有逕流水時,可設計外斜路面,讓斜坡前 後之排水安全流出。

利用障礙木及石礫等簡易的材料,例如在 路面埋入原木,設置橫向排水,埋入方向不與 作業道垂直,而採 30 度左右斜向,讓水流容 易流向下邊坡,在水流末端,堆放現地伐取的 根株或碎石,以防止淘刷產生。谷地之排水,

不使用鋼筋混凝土涵管,而是利用原木及石礫 施做過水路面。作業道之排水處理,將障礙木 及石礫做最大利用,即使破損,也容易利用現 地材料重做。

( 六 ) 減少邊坡開挖,避免大挖大填,

利用木構工法。

坡面坡度愈大,挖填土量會愈多,不僅 土方量會增加,而且必須做填土路面及路肩的 保護。因此,從成本面及保全面考量,儘可能 在較緩坡面開設作業道,使開設的效率提高,

成本降低。

作業道之邊坡不設置混凝土構造物,而 是以現地障礙木之原木及挖除根系等自然資 材加強處理。考慮伐開幅度及掘削土石量的抑 制,上邊坡開挖坡面高度,原則應控制在 1.4 公尺以下,並以降雨不會直接打到開挖坡面

▲ 作業道路面利用原木加強處理情形

▲ 作業道利用簡易材料或原木施做橫向排水

▲ 作業道橫向排水下邊坡鋪排塊石

(7)

的直切方式為原則,但谷地流路有堆積土的地 方,則只能在 0.7 公尺以下。若碰到邊坡坡度 33 度以上,或垂直開挖高度大於 1.4 公尺,

或軟弱土質處時,則需使用原木擋土工法,亦 即利用疏伐下來或開路伐開之原木對上邊坡進 行保護。另可保留開挖上邊坡之穩定立木,藉 由根系緊縛力來安定坡面。

下邊坡填土區域的基礎部分,加以掘削 及鋪平,可防止填土滑落。填土基礎部分以下 的坡面,也須考量坡度及土質,抑止填土崩壞 的發生。填土區域基礎部分影響之障礙木,可 從地表起 30 公分左右高度處伐採。障礙木伐 倒時產生的樹幹及枝條,可以放置在填土基礎 部分的下側,以防止土壤流失;開設時所掘取 的小徑木根株,可供為填土部分的補強材料。

伐採根株設置於填土處,可提高填土的高度,

設置於填土基礎部分時,可強化基礎,闊葉樹 的小伐根株也可萌芽更新,對填土的強化及植 生復育皆有幫助。若碰到邊坡坡度 39 度以上,

則需使用原木擋土工法,對下邊坡進行保護。

開挖及填土坡面恢復植生綠化,有助於坡 面穩定。完成之作業道經過一段時間將會自然 復育到有植生的狀態,以植生來強化邊坡的穩 定,形成安定的路網。

( 七 ) 確實設計施工,依現況做調整,

確保最小破壞。

作業道開設為現地主義,作業道施工使 用之小型土木工程機械,可以挖掘的岩石粒徑 較小,遇較大的岩塊應儘可能迴避,障礙木邊 做邊伐開,避免因路線變更而造成先前之伐木 浪費,並以最低限伐開為原則。

填土與原坡面的接合部份,除須將有機 物與表土除去外,應注意填土與地面的密著良 好。障礙木的根基部伐除木頭不能棄置於林 內,路體開設時,可作為路面擋土材料加以活 用,以防止粗大廢棄物產生。開設作業道之具 體作法為半挖半填,做到鄰接地挖土、填土量

▲ 作業道下邊坡原木擋土工法

▲ 作業道原木擋土工法示意圖

▲ 作業道上邊坡原木擋土工法

(8)

的平衡,希望儘量減少土石搬運及棄土產生。

施工須極力避開雨季,降雨時及降雨剛 過皆不宜進行開設作業。填土材料以利用所挖 取土壤為主,原則上填土每一層為 30 公分左 右,充分碾壓後再往上堆填,確實完成緊固壓 實。表土部分因有很多有機質及種子,土石掘 削時,儘可能將表土部分與其他土石分開,並 用於路面外側之表層填土,藉以期待填土坡面 儘速恢復植生。

原木擋土工法施工時,基礎部的形成,先 碾壓、設置橫木,並以錨釘固定,將掘削土壤 回填,再設置縱向原木,間隔為 1 公尺左右,

進行回填。可將期待會萌芽的小型伐採根株,

放置於填土側,進而再設置第 2 層橫木,以 錨釘固定,到預定計畫高度前,一再反覆的施 工。原木組合時,可以在兩根原木相接處做個 切口,較容易組裝。為路肩部分的補強及抑制 路盤移動,可從路盤起稍微高出一些的位置設 置橫木。

( 八 ) 加強維護管理,辦理巡查檢修,

回復植生復育。

作業道開設完成後,應定期及不定期進 行巡檢,並做必要維護及修整工作,避免發生 損壞,以充分發揮作業道的功能。檢查排水是 否已適切的處理,可於降雨後立即巡視,以確 認排水對策有無不妥當之處。林業機械車輛使 用造成路面輪跡,會使雨水蓄留,成為通行的 障礙,必須實施必要的修補。

為林業作業機械車輛設計之作業道,不 適一般車輛通行,故應禁止其他車輛進入作業 道,以防止事故發生。於造林或伐木作業完成 後,所施行之作業道應即封閉,並完成植生復 育。

( 九 ) 其他注意事項

林務局對於承租林地作業道之申請,訂 有「租地造林作業道設置規範及審核注意事 項」,俾供遵循,其中包括應符合森林法第 9 條第 2 項「地質穩定、無礙國土保安及林業

▲ 作業道施工應視現地條件隨時調整

▲ 作業道施工應以最低限度伐開為原則

(9)

經營」規定,且對林政、保林無影響。同時作 業道應依水土保持法之規定,依開設規模擬具 水土保持計畫或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送請水 土保持主管機關審查核可。因此,開設作業道 前,仍應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完備程序後,

始得進場施設。

五、 結語

作業道雖對林業經營管理有很大的助益,

但是一般民眾普遍存在山區開路不利水土保持 的既定印象,所以臺灣人工林很少開闢作業 道。事實上,作業道雖為降低林木經營成本而 開設,但是仍以營造健康的森林為目標,作業 道開設的前提應無礙林地水土保持,如果開設 作業道反而造成崩塌、土壤流失等問題,不只 無法節省林業經營成本,也無法營造健康森 林,這就失去施設作業道的目的,此一觀點,

在訂定作業道的基本原則中,即有明確宣示。

因此,要求開設時遵守作業道之設計規範,並 依循注意事項辦理,即在確保林地水土保持安 全無虞。從日本的經驗也可以得到驗證,只要 確實遵守設計及施工原則,要開設成本低且不 易損壞的作業道,並非難事。

林務局為推動人工林作業道,考量日本 地形環境與臺灣相似,其所使用作業道技術,

應可利用於臺灣林業經營,遂於 102 年 12 月 2-5 日辦理「造林地作業道實務訓練」,邀請 對於作業道實務具有相當經驗之清光林業株式 會社會長岡橋清元先生擔任講師,對各林區管 理處相關人員進行講習,並實地於南投林區管 理處人倫工作站附近之柳杉人工林進行作業道

▲ 作業道實務操作訓練現場解說情形

▲ 作業道實務操作教育訓練現場操作情形

實務操作,讓參與人員瞭解作業道開設方式。

日本藉由作業道與林業機械的輔助下,使得 人工林疏伐作業更為省工,已有成功的經驗與 實績。利用作業道進行疏伐工作,雖能有效提 高效率,降低疏伐材生產的成本,但臺灣林 地地形複雜且缺乏日本使用之小型林業機械,

因此建議可先建立標準作業流程,藉由設置小 型樣區,實際操作累積經驗,並監測林地環境 改變,以瞭解開設作業道後對於林地環境之影 響,再逐步推展實施人工林作業道之開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企業 指單一的法律實體 具有組織主權及擁有運用資源的決策權 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從事經濟活動。當 同機構單位存在於 同一地點 但只要每一個機構單位

職務名稱 人數 主要資格條件 待遇 工作內容 工作地點

十二、實施容積管制前已 取得建造執照之建 築工程,原建照核 發時建築基地都市 計畫未有應送都市 設計審議規定,惟 現擬依建築技術規

營建工程系 不限系科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不限系科 應用化學系 不限系科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不限系科 工業設計系 不限系科. 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由於教科書必須考量市場接受度,前述各地區教科書中對於數學文化元素不同的詮釋方式

(四)訓練場地各班次教室之環境條件、設備數量等級、建築

二、 求才人次:係以透過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包含中心、臺服務臨櫃及現場徵才)之求才 登記職缺並鍵入就服資訊系統之人次,及加上臺灣就業通求才登記工作地點為雲嘉

當兒童以自由叙述形式披露事件後,如 內容的資料不足,調查員可用開放式問 題澄清事件的時、地、人、性質及發生 經過.. 呢件事係點發 生,幾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