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研究"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賀瑞麟博士. 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研究 On Creativity in Hegel’s Dialectic. 研究生:詹慈龍撰 中華民國一○三年一月.

(2)

(3) 摘要 雖然至今仍未有多少哲學家對「創造性」做直接的論述,但此概念仍然是西 洋美學史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許多哲學家的思想都涉及到某種創造性,或蘊含 某些創意元素;黑格爾的辯證思想即為其中之一。本文擬從黑格爾的辯證思想去 分析其創造性或創意元素:首先討論「創造性」的概念發展與研究取向,藉以釐 清其定義並找出適合的理論;之後將「創造性」定義為某種「新奇性(novelty)」, 再輔以三個創意理論: 「意想不到的連結」 、 「守-破-離」或「四因說」 ;透過一 個定義以及三個理論,我們去分析黑格爾的辯證思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本文分 析的文本集中於《哲學史講演錄》 、 《精神現象學》以及《小邏輯》這三個文本─ ─黑格爾對前人的辯證思想之繼承、批判與重新創造都表現在這三個文本之中。 最後,本文根據從黑格爾的辯證思想中發掘出來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以 Nendo 的商品設計為例,來討論並分析其中的創意。. 關鍵字:黑格爾、辯證、創造性、創意. I.

(4) Abstract Although not many philosophers have yet discussed it, the concept "creativity"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Western history of aesthetics. Many thoughts of philosophers are full of creativity, or contain certain creative elements, Hegel’s dialectic is one of them.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reativity or creative elements in Hegel's dialectical thought. First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and the approaches of the researches on it in order to make clear its definition and to find out suitable theories. Secondly, we define creativity as a kind of novelty in virtue of three theories of creativity: “unanticipated connection”, “imitation-breakthrough-uniqueness” and “Four causes”. Through the definition and these theories, we analyze the creativity or creative elements in Hegel's dialectical thought,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texts which show the Hegel’s inheritance, critics and re-creation from the predecessors: Lectures on History of Philosophy,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nd Lesser Logic. Finally, the autho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reativity in the product design of Nendo as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creative elements excavated from Hegel's dialectic.. Key word:Hegel、Dialectic、Creativity. II.

(5) 目錄. 壹、緒論 .......................................................................................................................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一)研究動機............................................................................................ 3 (二)研究目的............................................................................................ 5 二、研究範圍與流程............................................................................................ 6 三、研究架構........................................................................................................ 8 貳、何謂「創造性」? ............................................................................................. 10 一、創造性(創意)概念發展的演變.............................................................. 11 (一)希臘羅馬時期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 11 (二)中世紀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 13 (三)19 世紀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 .................................................... 14 (四)20 世紀以後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 ............................................ 15 (五)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小結...................................................... 16 二、創造力(創意)研究的取向...................................................................... 18 (一)神秘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18 (二)實用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19 (三)心理動力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20 (四)心理計量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21 (五)認知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22. III.

(6) (六)社會-人格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23 (七)匯合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24 (八)創造力(創意)研究的取向-小結.............................................. 25 三、創造性(創意)概念的定義與理論.......................................................... 28 (一)「意想不到的連結」理論................................................................ 28 (二)「守-破-離」理論........................................................................ 31 (三)亞里斯多德的「四因說」理論...................................................... 32 (四)創造性(創意)概念的定義與理論-小結.................................. 34 參、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 ......................................................... 37 一、《哲學史講演錄》中黑格爾對前人思想的繼承、批判與重新創造........ 39 (一)柏拉圖(Plato, B. C. 427-B. C. 347) .............................................. 40 (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B. C. 384-B. C. 322) ................................ 43 (三)笛卡爾(Descartes, 1596-1650) .................................................. 48 (四)康德(Kant, 1724-1804) ............................................................... 52 (五)謝林(Schelling, 1775-1854) ........................................................ 55 (六)《哲學史講演錄》中黑格爾對前人思想的繼承、批判與重新創造 -小結.......................................................................................................... 59 二、《精神現象學》中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 60 (一)「破」、批判與打破固有的連結...................................................... 61 (二)「離」與概念之必然的、意想不到的連結.................................... 65 (三)《精神現象學》中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小結............................ 68 三、《小邏輯》中辯證思想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從三理論來分析:知性、 IV.

(7) 辯證理性和思辯理性)...................................................................................... 69 (一)知性(understanding):堅持分割(守);常識;基礎建立 ...... 70 (二)辯證理性(dialectical reason):打破分割(破);只破不立 ..... 73 (三)思辯理性(speculative reason):重新建立(離)、意想不到的連 結.................................................................................................................. 75 (四)《小邏輯》中辯證思想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從三理論來分析: 知性、辯證理性和思辯理性)-小結...................................................... 77 肆、綜合討論: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之應用 ............................................. 80 一、nendo 設計事務所簡介 .............................................................................. 83 二、理論在 nendo 設計的商品中之應用 ......................................................... 84 (一)drawer house(抽屜小屋)-2003 ............................................... 85 (二)hanabi(花火)-2006 .................................................................. 87 (三)book house(書屋)-2005........................................................... 88 (四)hie-hie(冰涼水杯組)-2005 ...................................................... 89 (五)island table(島桌)-2007 ........................................................... 90 (六)ILLOIHA OMOTESANDO-2006 ....................................................... 92 (七)NEC N702-2006 ............................................................................. 94 (八)ribbon(絲帶)-2007 ................................................................... 95 三、綜合討論: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之應用-小結.......................... 96 伍、結論與反思 ......................................................................................................... 97 一、總結.............................................................................................................. 97 二、反思與檢討................................................................................................ 102. V.

(8) 參考資料 ................................................................................................................... 103 一、引用資料.................................................................................................... 103 二、其它參考資料............................................................................................ 105 附件 ........................................................................................................................... 109. VI.

(9) 壹、緒論. 提要 一、為何要研究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怎麼研究? (一)研究動機:「創造性」是人類發展的動力,各領域活動都涉及 創造性。 (二)研究目的:透過幾種創造力的理論檢視黑格爾的哲學,揭示其 「辯證思想」所表現的「創造性」,之後,再進一步引申對實務的意 義。 二、研究範圍與流程。 (一)用以分析的理論有「意想不到的連結」 、 「守-破-離」以及「四 因說」 ,而欲分析的文本有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 (集中在第二及 第四卷)、《精神現象學》以及《小邏輯》。 (二)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流程與架構;第二章說明 何謂「創造性」與本論文之理論基礎;第三章說明黑格爾辯證思想中 的創造性;第四章說明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如何延伸與應用; 第五章為結論與反思。 三、研究架構──本論文之章節安排 在進行本文之前,筆者想先說明論文的整體方向與架構。因此這裡安排了三 個小節,第一節說明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說明研究範圍與流程;第三 節說明論文的章節安排等架構。. 1.

(10)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直以來,因為創造力(creativity)1被認為是一種很難研究的議題,所以人 們就採取忽略的態度,當然,在哲學界與心理學界同樣也是這樣的情況。「當二 十世紀剛轉入下半葉,Guilford(1950)出任 APA 理事長之際,旋即敦促當時的 心理學界關切『創造力』這個在他眼中備受忽視但又非常重要的心理屬性。」 (李 乙明、李淑貞譯,2009a:2-3)。 「國際創造力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in Creativity)則更 為詳細指出研究創造力的重要理由:「隨著所有的科技技術不斷的進步,全球的 競爭越趨激烈,不論是個人還是組織為了讓自己更有競爭力,且更能有效率的使 用人類資源並永續經營就需要依靠創造力。而時代進步的越來越快速,也產生了 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在沒有舊經驗可以依循的情況下,就需要有創造力的領 導者,跟傳統領導者不同之處在於,有創造力的領導者可以用創新的方法去發現 新問題並解決問題。創造力可以應用在所有人類的活動之中,包括知識學科或是 各行業中的專業領域,透過創造力的啟發,讓這些知識學科得以突破,並使個人 對其專業領域知識,作更有效、更富想像力的應用,也有助於對不同專業領域的 連結應用。」。2 陳建豪在 2007 年 1 月號的《遠見雜誌》也提到目前創造力發展得非常火熱: 2006 年才剛結束。回顧過去這一年,台灣最火紅的新全民運動, 吸引橫跨各行各業人士注目焦點的,無疑就是設計、創意了。創意 成為一門好生意,「教」人如何有創意,更成為火紅新興產業。剎 那間,從製造業、服務業、研究機構工研院、再到出版業,從大學 教育到民間企業,「教創意」已經成為一門新顯學。(p.1) 「自古以來,人類運用其智力吸收前人的經驗,累積經驗,更運用其無窮的 創造力,繼續延展經驗,創新文化。」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 3) 。創造力是人類非常重要的資源,如果能有效地開發並利用,可以促進人類社 會不斷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發展的歷史演變,其實都是由創造力在推動 的,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到了最後資源會越缺乏,各種問題會逐漸產生而「人. 1 「creativity」一詞在本論文中將依文脈而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用法,如: 「創造力」 、 「創意」 、 「創 造性」等等。 2 參考自: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in Creativity (n. d. ). Retrieved October 5, 2013, from http://creativity.buffalostate.edu/why-study-creativity-0 2.

(11) 類為滿足需要或解決問題,必須善用其智力與創造力。」(同上:3)。因為我們 知道既然人類文明是靠創造力在推動的,那在這過程中遭遇到的問題,勢必也唯 有靠創造力來解決。 另外,隨著文化創意產業成為熱門領域,「什麼是創意產品」這個問題更具 重要性,連帶使得相關的學術議題「何謂創造力(創意)?」(哲學)、「如何培 養創意思考」(心理學、教育學)也受到重視。 以上許多證據顯示創造力的研究是必須且是非常具有發展性的,以下便針對 論文的動機及目的分而述之。. (一)研究動機 「創造力是神祕的。這神秘性要分兩部分來談:激發創意本身的慾望,以及 慾望被激發之後,如何找到途徑讓慾望成形。」 (賴聲川,2006:39) 。雖然創造 力自古以來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所以我們會以為創造力是天才的事,跟我們毫 無相關,但那是因為我們對創造力本身的不了解才造成這種誤會。「創造力所涉 及的層面相當廣,簡單來說它可分為兩個層面來理解,也就是自我個體層面與社 會層面,以自我個體層面來說,生活上點點滴滴的問題,我們都可以透過創造力 來找到答案,藉此來提升自我的適應力以及生活品質;以社會層面來看,創造力 影響了許多社會的活動與發展,如: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教育政策的設計等等, 都跟創造力脫離不了關係。」(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2)。 創造力這個概念,歷代許多學都有其見解,通過這些見解的拼湊我們才能了 解創造力的整體。它本身的內涵應該是無窮無盡的。在學習的道路上,教學者所 教的創造力往往都只是產生創意的技巧,但我們並不知道為何技巧的使用可以產 生創造力。如在教育方面,我們吸收的是啟發式的思考,這可以幫助我們有創造 力,但我們學習到的卻不是創造力本身,如果不能體會創造力本身的概念,學習 再多思考技巧,仍然不能認識創造力。 另外,創造力無法被當作一種模式來學習,因為有模式,就有侷限。「社會 忙著將創意格式化,卻沒考慮到創意是超越格式及既定框架的。」 (賴聲川,2006: 31)。這就像如今的台灣社會一樣,人們都追求大眾化的標準,什麼是美的?什 麼是好的?社會上的多數人都被社會潮流帶著走,沒有自我的意識,創造力應該 是由自我來主導,必須擁有非常強烈的個人獨特性,而展現出打破制式化的規 矩。 人類自古至今不斷從事創造力這樣的表現行為,這或許是一種生存進化的本 能或者是某種慾望。「從基本生存的角度看來,創意源自生活間的需求:如何製 3.

(12) 造工具,讓自己及族群活得更安全、方便、舒適。」 (同上:40) 。這樣的行為讓 後來的人能夠見證先人的偉大,也讓後人能夠學習,所以創造力的行為是能夠被 傳承的。從進化的本能來看,創造力的素材都來自人類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經驗, 而因為需求,便開始從經驗中去思考,如何使用創造力能更好、更方便;從慾望 來看,「人類不斷努力了解宇宙、了解生命、了解人,創意作品是這些好奇和努 力的具體結晶。」 (同上:40) 。人類不斷努力的求知,探索未知的世界,找尋達 成這些目的的途徑,偶有所得,便竭盡心力地去展現所了解的一切或是疑惑,這 些成果也就是創造力的展現。 根據以上,我們可以了解,創造力是跟我們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創造力這 個概念有非常豐富的定義,創造力對個人價值觀來說有其獨特性,創造力具有傳 承性。有鑑於此,基於傳承性,筆者嘗試從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的辯證思想中去認識不一樣的創造力。因為, 「黑格爾是這樣的一位 哲學家、他認為自己的學說合乎規律地繼承並總結了前人理論思維的全部發展過 程。」(蘇寧,2001:6)。所以他可以說是哲學在某個階段的集大成者。本文想 透過幾種創造性的理論檢視黑格爾的哲學,揭示其「辯證思想」所表現的「創造 性」;如果可能的話,再進一步引申對實務的意義。 另外,會選擇這樣的議題作討論,最主要的動機在於賀瑞麟教授的鼓勵,他 說:探討哲學這類沒有標準答案的議題,可以幫助筆者作思考,畢竟人生有需多 議題是需要自己去作抉擇的。知名的創意大師賴聲川(2006:45)也說過:「創 意是一場發現之旅,發現題目,以及發現解答;發現題目背後的欲望,發現解答 的神祕過程。」更何況「何謂創造力(創意)?」這樣的問題,終究是屬於哲學 問題(特別是存有論的問題)。不論是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創造力(教育學的問 題) ,或我們要製造哪一類的創意商品(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問題) ,最終的問題, 都會涉及「何謂創造力」這樣的一種哲學問題。而這個問題,黑格爾可以給我們 一個雖然不是唯一,卻頗具啟發性的解答。藉由這樣的論文方向以了解一位哲學 大師如何在創作中,設立問題,提供答案,展現屬於他自己的獨特創造力,將可 以提供筆者擴大視野,在寫作論文中發掘自我的創造力。. 4.

(13) (二)研究目的 「在創造力的開化史(history of civilization)之間,其中有許多因素會影響 發展歷程;包括個人的智力、人格、社會,以及情緒的品質;家庭中的出生順序 和性別,以及家族歷代的傳統(包括對參與某一時代活動的熱忱);選擇某一領 域(每一個領域也都有各自的發展史);某一個領域的專業時代及其支持系統、 選擇機制,以及其他影響因素(每一個也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影響發展歷程的 社會和文化脈絡、相關的社會和文化的歷史;以及最後一點,對於創造性個人未 來生活有所影響的自然事件及種種環境的情況,有時候影響也很大。」 (Cole, 1992; Gardner, 1989, 1993 轉引自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243) 。如同 Peter Medawar (1969)(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243)所言: 我們接著必須承認,研究創造力及其發展,是範圍最廣,也是最龐 大的一個研究主題,任何公認的學門竭盡所能,也無法窮盡各種創 造力的形式,單獨完成所有的分析。他必須結合各方有識之士:心 理學家、生物學家、哲學家、電腦科學家、藝術家,以及詩人。而 他們也全部都會希望參與發言的。(p.46) 所以關於創造力的研究,有非常多樣的切入角度,而每一種角度都牽涉到不 同的領域與專業;筆者受限於所學,無法全面地從各個角度切入,只能以「一門 深入」的方式,從哲學(附帶加上「文創」)的角度來切入這個問題,而本論文 最主要討論的是:透過幾種創造力的理論檢視黑格爾的哲學,揭示其「辯證思想」 所表現的「創造性」,之後,再進一步引申對實務的意義。. 5.

(14) 二、研究範圍與流程 關於黑格爾的辯證思想,主要表現在《邏輯學》 (Wissenschaft der Logik; The Science of Logic) 、 《精神現象學》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Phenomenology of Mind)以及《哲學史講演錄》(V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Lectures on History of Philosophy)上。 本論文最主要研究的文本有黑格爾著作的《邏輯學》 (以《小邏輯》為主)、 《精神現象學》及《哲學史講演錄》的第二與第四卷。 針對黑格爾的著作要說明的是:「黑格爾的邏輯學著作有《大邏輯》和《小 邏輯》兩部,大體上而言, 《小邏輯》是《大邏輯》的縮寫。」 (蘇寧,2001:71), 而本論文所研究之文本則是《小邏輯》,其理由為:除了《小邏輯》言簡意賅之 外,在某種部內容是《大邏輯》所缺乏的,而這「某部份內容」就是我們要詳加 探究的部份3。黑格爾的「邏輯學」內容中最重要的就是其辯證的思想, 「黑格爾 邏輯學的總結概要、最高成就及其實質,即辯證的方法。」(中共中央馬克思恩 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60:253) 。從以上可以了解,黑格爾的哲學思 想精要就在他的辯證思想,是故本論文的主要討論的文本資料就是以《小邏輯》、 《精神現象學》以及《哲學史講演錄》4有談及辯證思想的著作著手。 本論文切入的理論則有三項: 第一個為「意想不到的連結」理論5。賴聲川(2006:281-293)在《賴聲川 的創意學》一書中用「連結」來說明「創意」 ,他認為「連結是創意思考的關鍵。」 (賴聲川,2006:285) ,他也引用了作家普羅姆(William Plomer, 1903-1973) (賴 聲川,2006:283)的觀點: 「創意是將似乎不連貫的事物連結在一起的能力。」。 而在 Sternberg(2009a, 2009b)(李乙明、李淑貞譯 2009a,2009b)的《創造力 I‧理論》以及《創造力 II‧應用》兩本書中也同樣有提到這種觀點(在「意想不 到的連結」理論的小節會詳述)。雖然他們都沒有明確地說「創意是意想不到的 連結」 ,但這裡筆者根據賀瑞麟(2012:47-51)的觀點,將其延伸為一種創意理 論,總而言之,一位創意人在創作時,不管是動機、美感、素材以及方法等等都. 3 詳見下文「知性思維、辯證思維和思辯思維」之差別。 4 集中於第二卷與第四卷;因為我們在討論黑格爾所繼承的哲學家們(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笛卡爾、康德、謝林)都集中在這兩卷裡。 5 這個理論在賀瑞麟(2012:47-51) 。創意與文化創意產業。收於周德禎、賀瑞麟、葉晉嘉、 蔡玲瓏、林思玲、陳潔瑩、劉立敏、李欣蓉、施百俊(2012) 。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頁 39-65。 台北市:五南。 6.

(15) 必須仰賴於「意想不到的連結」才能呈現出具有創意的作品。 第二個為亞里斯多德(Αριστοτέλης; Aristotle, B. C. 384-B. C. 322)的《形上學》 (Metaphysics)之「四因說」 (the doctrine of the four causes)理論。實際上,亞 里斯多德的「四因說」理論中並沒有討論所謂的「創造性」問題,但是「四因說」 (「質料因」 、 「形式因」 、 「動力因」以及「目的因」)其實是對事物之形成最完整 的定義,任何事物的形成都被包含在這四個環節之內,既然如此,筆者就順著賀 瑞麟(2012)從亞里斯多德四因說重構出來的創意理論,進一步將其延伸運用和 詳加發揮在「創造性」的議題上。 最後為藤卷幸夫的《「守破離」創意學》之「守-破-離」理論。關於藤卷 幸夫的《「守破離」創意學》 ,因為這本著作的內容並非學術性專著的形式,而是 該書作者的實務經驗,因此就嚴謹性的考量,本論文最主要的引用資料是使用賀 瑞麟(2012)於《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一書中整理的「守-破-離」理論。 這個理論主要在表達要有「創造性」必須經過「守」-「破」-「離」三個階段: 「守」的意思就是要學習前人的經驗,遵守前輩的教誨,藉此為自我打下良好的 基礎; 「破」就是等到學習到一個極點時,找出前人經驗中不適用於自己的地方; 而到了「離」這個階段已經不同於「破」只是指出前人經驗中的問題,而是完全 拋棄以前學習到的經驗,並從前人經驗中的不足處突破以自成一格,所以狹義的 來說,到了這個階段才能稱為有「創造性」。 在確認過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之後,本論文的研究流程如下敘述: 先從《小邏輯》 、 《精神現象學》及《哲學史講演錄》之第二及第四卷的英譯 文文本、中譯文文本、學者們的譯註以及相關的研究之中,理解其辯證思想;接 著從《賴聲川的創意學》、《創造力 I‧理論》(中譯書)、《創造力 II‧應用》(中 譯書)及《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書中提及的學者們的引用中理解「意想不 到的連結」理論;之後從藤卷幸夫的《「守破離」創意學》的中譯書、學者們的 譯註及《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書中理解「守-破-離」理論;然後再從亞 里斯多德的《形上學》、學者們的譯註及《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書中理解 「四因說」理論;最後,從「創造性」(創意)有關的學術性著作、實用性書籍 裡,探究「創造性」的涵義。 根據以上,再使用所理解的「意想不到的連結」 、 「守-破-離」及「四因說」 這三種理論以及「創造性」涵義去分析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 、 《小邏輯》和 《精神現象學》這些著作中的辯證思想,藉此理解其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 最後,使用「意想不到的連結」 、 「守-破-離」及「四因說」這三種理論來 討論 nendo 所設計的商品,以證明這三種理論是具有實踐性的理論。. 7.

(16) 三、研究架構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如下(請參見圖 1)。 第壹部分是緒論,這裡說明了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流程、以及研究 架構,作這樣的安排,是想在進入本文之前,對論文討論的議題脈絡先作清楚地 說明。 第貳部分說明何謂「創造性」 ,這裡分成了三個主題分別為:一、創造性(創 意)概念發展的演變,這部分將分成四個階段來討論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分 別為: (一)希臘羅馬時期(B. C. 3-A. D. 4) 、 (二)中世紀(A. D. 4-A. D. 14) 、 (三) 19 世紀、 (四)20 世紀以後以及創造性(創意)概念發展的演變-小結;二、創 造力(創意)研究的取向,這部分將分成以下七個議題作討論:(一)神秘取向 的創造力研究、 (二)實用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三)心理動力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四)心理計量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五)認知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六)社會- 人格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七)匯合取向的創造力研究以及(八)創造力(創意) 研究的取向-小結;三、創造性概念的定義,因為要研究創造性,首先得了解其 概念的發展的演變、概念之定義以及關於研究創造力的方法; 第參部分是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此部份從黑格爾辯證思 想的三個文本分析著手,透過文本的解讀來指出其內容的創分成三個主題分別為: 一、《哲學史講演錄》中黑格爾對前人思想的繼承、批判與重新創造,這部分主 要會用「守」、「破」、「離」這三個階段來討論「創造性」,共分成(一)柏拉圖 (Plato, B. C. 427-B. C. 347) 、 (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B. C. 384-B. C. 322) 、 (三) 笛卡爾(Descartes, 1596-1650) 、 (四)康德(Kant, 1724-1804) 、 (五)謝林(Schelling, 1775-1854)及(六) 《哲學史講演錄》中黑格爾對前人思想的繼承、批判與重新 創造-小結;二、 《精神現象學》中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這部分主要會用「破」、 「離」這兩個階段來討論「創造性」以及用「意想不到的連結」來討論精神現象 學中各概念彼此之間的連結,共分成(一) 「破」 、批判與打破固有的連結、 (二) 「離」與概念之必然的、意想不到的連結及(三)《精神現象學》中的創造性或 創意元素-小結;三、《小邏輯》中辯證思想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從三理論來 分析:知性、辯證和思辯理性) ,這部分會用辯證思想中的「知性」 、 「辯證理性」、 「思辯理性」這三個階段來討論「創造性」除了使用「守-破-離」的理論之外, 也會使用「意想不到的連結」理論,共分成(一)知性(understanding):堅持 分割(守) ;常識;基礎建立、 (二)辯證理性(dialectical reason) :打破分割(破); 只破不立、 (三)思辯理性(speculative reason) :重新建立(離) 、意想不到的連 結及(四) 《小邏輯》中辯證思想的創造性或創意元素(從三理論來分析:知性、 辯證理性和思辯理性)-小結。 8.

(17) 第肆部分是綜合討論: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之應用這部分分成兩個主 題分別為:一、nendo 設計事務所簡介;二、理論在 nendo 設計的商品中之應用; 最後是三、綜合討論: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之應用-小結。 第伍部分為結論與反思,最後為本論文所引用及參考之資料。要補充說明的 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在每一個討論主題之後會有大綱式的小結。 定義 創造性(Creativity)=新奇性(Novelty) 印證理解 理論 「意想不到的連結」 「守-破-離」 「四因說」. 「質料因」. 「形式因」. 「動力因」. 「目的因」. 解讀 文本 黑格爾之《小邏輯》 、 《精神現象學》及《哲學史講演錄》 (第二與第四卷)中的辯證思想 產出 黑格爾辯證思想中的創造性 分析 Nendo 設計的商品. 結論與反思 圖 1 本論文研究架構圖. 研究者自製. 9.

(18) 貳、何謂「創造性」?. 提要 一、從創造性(創意)概念發展的演變中了解「創造性」。 二、從創造性(創意)研究的取向中了解「創造性」。 三、定義本論文中的「創造性」 ,並說明本論文所用以分析的理論基礎。 (一)「創造性」(Creativity)=「新奇性」(Novelty),但前提是必須 符合「意想不到的連結」或「守-破-離」階段或在「四因說」中的 四環節中突破其中之一(或更多)。 (二)說明「意想不到的連結」理論。 (三)說明「守-破-離」理論。 (四)說明「四因說」理論。 本章為了系統地了解創造力之概念,分成三個主題來討論創造力,分別為一、 創造性(創意)概念發展的演變;二、創造性(創意)研究的取向;三、創造性 (創意)概念的定義與理論。. 10.

(19) 一、創造性(創意)概念發展的演變 在進入本文一開始,本文擬先說明一下關於「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這部 分之安排。本論文將分成四個階段來討論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分別為(一) 希臘羅馬時期(B. C. 3-A. D. 4);(二)中世紀(A. D. 4-A. D. 14);(三)19 世紀; (四)20 世紀以後。6. (一)希臘羅馬時期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 在希臘羅馬時期(B. C. 3-A. D. 4) ,並沒有創造性的概念,也沒有創造性這樣 的名詞存在,既然沒有創造性的名辭與概念,對於相關方面的理論和學者觀點同 樣也是不存在的。關於上述的情形,可以作這樣的解釋: 「他們無需乎此等辭彙。 相對於他們而言, 『製作』 (ποιεĩν)一辭便已經足夠了。」 (劉文潭譯,2005:293)。 就創造性的名辭來說:「希臘無『創造性』一詞,而羅馬雖有,但僅作為父 親之義使用。在希臘羅馬時期的 1000 多年之中,在哲學、神學,以及我們現在 所歸類為藝術作品中, 『創意』或『創造性』 (creativity)相應的希臘文名辭根本 不曾存在,頂多有『製造』(ποιεĩν; poiein; to make)一詞,而羅馬人雖然用了 『creator』一詞,但這在他們的口語中是跟『父親』同義的詞;而『creatiourbis』, 則表示『城市的建立者』;並不如後世把『創造性』用在神學(中世紀)和藝術 領域中(19 世紀);更不用談用在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了(當代)。」(賀瑞麟, 2012:41-42)。 而就創造性的概念來說:希臘羅馬時期雖然沒有創造性的概念,但是卻有三 種相關的概念:其中一個是「天才」的概念: 「約等同於『天才』 :神秘護持的力 量加上好運。古代希臘特別強調個人的守護神,天才的觀念也隨之普及發展,且 進一步與個人的能力和興趣連結在一起,其中有些是建設性,有些是破壞性的。 創造性因其有社會價值,到了亞里斯多德時代則更是與瘋狂及狂想連結在一起。 羅馬人對於天才的觀點增加了一項,就是男性創造性力量的展現且還可以流傳給 後代。」(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24)。另外兩個「其一屬於宇宙論,其一 屬於詩歌論(其時詩歌尚未被包含於藝術的概念之中)。」(劉文潭譯,2005:. 6 之所以用這樣的分法是參考《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一書中所提出的: 「創意(創造性,creativity) 的概念很晚才進入歐洲的文化史中,但單從名詞本身的歷史演變上,可概分為四個階段」(劉文 潭譯,2005:293-322) 。而本論文因限於篇幅,只聚焦在西方文化中之「創造性」概念的演變, 而不討論東方文化中的「創造性」之詞彙和理論。 11.

(20) 303-304)。 關於宇宙論,「古代希臘的神話和宇宙起源都是按照人類生育的概念所產生 的,值得一提的是柏拉圖認為宇宙的起源是由一位造物主所創造的,祂把物質按 照世界的理念加以塑造而後才有了世界的產生,在柏拉圖的心目中,造物主的概 念好比是世界的建築師,而不是他的創作者。」(劉文潭譯,2005:304)。 而關於詩人的概念是與藝術家有所不同的, 「從字源學的觀點來看, 『ποιητής』 意即『創作者』,是與藝術家相對立,希臘人咸信藝術家只在模仿,並將現存之 物加以轉化。」(劉文潭譯,2005:304)。詩人比藝術家多了一種自由,這表示 詩人能夠很自由地從事創作活動,而藝術家卻是在某種規定之下從事所謂的模仿 活動。 總結以上,也就是說希臘羅馬時期的創造性類似概念指的是造物主(建築師) 以及詩人的概念,但這兩者的創造性概念是有所區別的: 「詩人自由地從事創作, 造物主則須依照原則或理念以從事其創作。」(劉文潭譯,2005:304)。但這兩 者的概念只是類似創作性概念, 「狹義的(strictiori sensu7)創作性概念只有等到 古代的末期方才開始形成,其用意只限於自無中造出某物,但是起初的創作觀乃 是一種消極性的,所以它主張根本就沒有創作性。」(劉文潭譯,2005:304)。. 7 原文: 「創作性之概念(strictiori sensu)只有等到古代的末期方才開始形成,其用意只限於自 無中造出某物,但是起初的創作觀乃是一種消極性的,所以它主張根本就沒有創作性。」(劉文 潭譯,2005:304)。此處中譯本誤譯,玆依據原文更正為「狹義的」。又,中譯本此處之「創作 性」即本文所說之「創造性」。 12.

(21) (二)中世紀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 在中世紀(A. D. 4-A. D. 14),創造性的詞彙與概念都只限用於神學領域(基 督教)。 在這個時期發生了一項轉變:「中世紀的人不再像古代的唯物論者那樣的堅 持無中生有的創作不存在,但是,他們卻相信唯獨上帝才有此等能耐。」(劉文 潭譯,2005:305) 。這個轉變導致的結果為「中世紀(4 世紀至 14 世紀)時, 『創 造者』(creator)一詞雖然開始被使用了,但是只限於神學領域;這個詞等同於 『上帝』 (God)之義;一直到了啟蒙時代, 『創造者』仍只被用在神學領域裡。」 (賀瑞麟,2012:42)。 我們發現到這樣的現象: 「創造性之概念進入到歐洲的文化,不是經由藝術, 而是經由宗教(基督教) 。我們可以從基督教的教條裡看出這樣的現象:創世紀, 第一章,第一節: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In principio creavit Deus coelum et terram)。 隨後藝術的概念便開始仿造它,例子:頭一個將詩人視為創造者的人,還加上了 『跟上帝一樣』的形容。關於創造性的概念在基督教的教義中,意謂著上帝將存 在性賦予事物的行動,乃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創作。」 (劉文潭譯,2005:307)。 我們可以透過希臘羅馬時期兩個類似創造性的概念與中世紀的創造力概念 之比較,來了解中世紀的創造性概念之意涵: 「關於詩人之概念和建築師之概念, 何者與基督教之創造者的概念較為接近?在創世紀中暗示,建築師是按照計畫在 營造世界,但是對某些神學家而言,創造近似於命令的程度大過於建築營造計畫 的看法。如:史各都學派(The Scotists)和奧坎學派(Occamists),皆傾向於為 完全的自由和創造的任性而辯護。這樣的思想也影響了新教,如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創造意即命令』 。」 (劉文潭譯,2005:308-309)。因此我們 可以了解,中世紀的創造性概念近似詩人大過於建築師。 既然上帝的創造性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形式,那我們該怎麼了解「ex nihilo」 (無中生有)這個片語呢?「因為若時間也是連同世界一起創造,我們該怎麼去 了解它?因在創造之前一無所有,表示連時間都不存在。法國思想家,拉雪利哀 (Lachelier)就解釋說宗教上之創造的概念,並沒有蘊含著起始概念。而神學家 們也都主張:世界並非是在時間之內的此一刻或彼一刻中被創造出來的,創造是 顯然就持續存在的,被創造的世界沒有在時間上的起始,但也不能說因此就沒有 起始。但是依照亞奎那(Aquinas)的說法:即使說它早已存在,它也依舊是早 已被創造出來的。因此斐希特(Fichte)認為要想正確地去思考創造,完全是不 可能的事。」 (劉文潭譯,2005:309) 。 「無中生有」的創造性概念,也許只能被 當作一種信仰看待。因為這種觀點還有許多問題未被解決,例如:時間、空間是 13.

(22) 怎麼產生呢?上帝又怎麼自無中誕生呢? 受限於當時社會背景對於神學的尊崇,認為上帝創造一切(包括宇宙與大自 然) ,也唯有上帝才具有「創造性」 ,且覺得這樣的宇宙與自然是完美的,因此我 們可以理解在中世紀的創造性概念指的即是「上帝從無中創造世界且維持世界存 在」這樣的觀點。. (三)19 世紀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 在 19 世紀這個階段,創造性的詞彙與概念被當作是藝術家的屬性。 從神學領域轉變到藝術領域,我們可以發現概念上的轉變總是有跡可循的: 「現代之創造性的概念被應用到藝術論中,宗教的概念還留下什麼存於其中?答 案就是非無中生有的創造性、非外於時間的創造性、非信仰的創造性而只存『能 力的觀念』 。如,要設想藝術家的創作,最好把它當作不受任何事物阻礙的生產, 而是『按照方法去實現概念』的這樣一個行為。」(劉文潭譯,2005:310)。 在詞彙方面: 「19 世紀, 『創造者』 (creator)這個名詞開始加入藝術的語言 中,甚至變成『藝術家』的同義詞。『創造』也變成了藝術專有的屬性,也因而 衍生出了許多相關的詞彙:如形容詞『[有]創造性的』或『有創意的』 (creative)、 創造性,創造力或創意(creativity)等詞彙,全被用來表示與藝術家與藝術品相 關的事件。在這之前,創造性從未與藝術家連結在一起,但是在 19 世紀以後, 卻變成稀鬆平常的事。」(賀瑞麟,2012:42)。 「直到十九世紀,新創造性概念才得以產生, 『自無生有』的要求被放棄了, 此時創造性被認為『得靠新奇性加以界定』 、 『一種藝術家獨有的屬性』 、 『唯讀藝 術家是創作者』;此時『創作者』和『藝術家』成了同義辭,當時活躍於十九世 紀的前半的哲學家拉美乃斯(Lamennais) ,亦是概念產生轉變的見證人,於是我 們可以得知藝術在古典時期是『模倣』 ;在浪漫時期是『表現』 ;在此時期則是『創 作』。」 (劉文潭譯,2005:305-306)。 在「創造性」相關的詞彙與概念遭遇到這樣的轉變之前,人類文明經歷了啟 蒙運動、工業革命等重要的時代,這些時代改變了人類的思想,將其逐漸從神、 自然的角度轉化成以人為本中心的角度,因此「創造性」同樣地也反映了這樣的 現象,變成開始適用於人類活動──特別是藝術家。. 14.

(23) (四)20 世紀以後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 在 20 世紀這個階段,創造性的詞彙與概念適用於人類所有的活動領域。 在詞彙方面:「20 世紀以後,『創造性』這個詞,開始走出藝術被應用到整 個人類的生活領域中,科學裡可以有『創造性』 (創意) 。總之, 『創造性』 (或創 意)的觀念是用於人類生活的每個領域。」(賀瑞麟,2012:42)。 在概念方面: 「到了 20 世紀創造性之範圍擴大,只是一個既成觀念之一貫的 應用而己。概念範圍擴大改變了它的內容,於是另一種創造性的概念便產生出來, 不只是藝術家,活躍於其他文化部門裡的人,也一樣具有創作性的,創造性之範 圍擴大,只是一個既成觀念之一貫的應用而己。概念範圍擴大改變了它的內容, 於是另一種創造性的概念便產生出來。」(劉文潭譯,2005:306)。 「在當代,創造性是個廣泛的概念,其意義也被創作性所取代,它包括一切 人類活動和作品(藝術家、科學家、設計師等),但什麼是創作性這個概念的本 質?所包含的成分?特徵?其中之一就是『新奇性』,但是固然每一種創作性都 蘊涵著新奇性,但並非每一種新奇性也都蘊涵著創作性。新奇性是一個用意模糊 的概念──從不同的觀點看,會不同。例如:每棵樹的新芽都不相同;每棵樹都 會長新芽。而新奇性是有等級的。但無法很精密的測量,我們該思考,究竟新奇 性要大到何種程度才能轉化成創造性?」(劉文潭譯,2005:310-311)。 「一般而言,新奇性是指某一種前所未見之性質的出現,有時候僅是數量上 的改變,或是不尋常方式的組合而成的結果。德傑蘭多(Dégérando)認為『一 切創造,都只不過是新的組合而已』(Toute creation n’est qu’une combinaison.), 以上新奇性包含多樣性這樣的概念,若用新奇性界定的話,它便變成了創作性的 概念。另外,創作性的概念也被視為一種高水準的行動,雖然很難用數值來界定 行動的水準高低,但我們依然可以用我們的社會經驗來判斷其價值。我們認為, 具有創作性的人,其作品不只是新奇,還是一種運用心靈的能力,這種運用心靈 的能力,可以透過內在轉化成外物展現個人的獨特性。」(劉文潭譯,2005: 312-313)。 總結來說,創造性的本質是一種表達思考的結果。 (如:想讓生活過得更好、 想展現自我的與眾不同),而依照創造力在人類社會的影響力來區分等級性的觀 點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說創造力是一種不斷累積的過程。(如:印刷的概念→印 刷的技術→技術功能或機器外觀不斷更新)。 基於以上特點,創造性逐漸受到肯定成為一種正面的詞,其中有兩個原因能 特別解釋這個現象,1.創造性在產生新事物時,讓我們的社會達到發展、進步; 15.

(24) 2.創造性是人類運用心靈能力的表現以及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能夠展現出自我的 獨特性。隨著這種觀點的發展,甚至達到崇拜創造性的地步──創作是偉大的, 在這裡我發現到這是關於價值觀的中心從自然轉移到人類的現象,一切都是以人 為出發點,甚至有了人定勝天的看法──「我們已經創造了上帝」。 「到達了這個階段,連觀看、聆聽、思考都能算是創作了──外界的資訊是 零碎、片段及雜亂的,這些都只是粗糙的材料,必須運用我們的整合能力,才能 將外界資訊形成一個能夠理解、運用的知識」(劉文潭譯,2005:316)。但這終 究是以人為中心的觀點,外界資訊本身就有其目的性,並不是等到人類能了解、 運用這些資訊,才表示這些資訊是有意義的,況且人類能夠使用的資訊也不過是 一部份而已。. (五)創造性概念發展的演變-小結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創造性」這個詞彙與概念發展的演變(見參見表 1)。 希臘時期並沒有「創造性」相關的詞彙,確有類似的概念,如:天才、建築師以 及詩人的概念;在羅馬時期「創造性」用做「父親」之同義詞,它具有一種生殖、 傳承的概念;在中世紀時期,「創造性」的相關詞彙與概念只限用於神學的領域 而不適用於人類的活動;可是經歷了科學領域、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之後,到了 19 世紀, 「創造性」的相關詞彙與概念變得適用於人類的活動,但只限用於藝術 家的活動,「創造性」可以等同於藝術,凡是與「創造性」相關的詞彙,都是用 來描述藝術家或藝術品的;到了 20 世紀以後, 「創造性」的詞彙與概念開始超出 藝術,變得適用於人類所有的活動領域。因此 20 世紀以後可以說是「泛創造主 義」的時代。. 16.

(25) 表 1: 創造性概念發展演變. 研究者整理8. 時代分類. 創造性概念的發展演變 希臘時期:有類似「創造性」的概念(天才、建 築師以及詩人的概念)並沒有「創造力」相關的詞彙。. 希臘羅馬時期 (B. C. 3-A. D. 4). 羅馬時期: 「創造性」用作「父親」之同義詞,有 生殖、傳承的概念。 (沒有「創造」). 中世紀. 「創造性」的相關詞彙與概念只限於神學領域。. (A. D. 4-A. D. 14). (只有神能「創造」) 「創造性」的相關詞彙與概念只適用於藝術家的 活動。. 19 世紀 (人能「創造」 ,但只限於藝術家,藝術品依據「新 奇性」來解釋「創造性」) 「創造性」的相關詞彙與概念適用於人類所有的 領域,是「泛創造主義」的時代。 20 世紀以後 (所有人都能「創造」 ,人造物依據「新奇性」來 解釋「創造性」). 8 資料來源:劉文潭譯(2005:293-322) 。W. Tatarkiewicz 原著。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台北: 聯經。 賀瑞麟(2012:39-65) 。創意與文化創意產業。收於周德禎、賀瑞麟、葉晉嘉、蔡玲瓏、陳潔瑩、 林思玲、劉立敏、李欣蓉、施百俊。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 17.

(26) 二、創造力(創意)研究的取向 我們在討論創造力概念發展演變之後,發現到關於創造力的歷史進程上,有 七種重要的研究取向。9本節安排如下:(一)神秘取向的創造力研究、(二)實 用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三)心理動力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四)心理計量取向的 創造力研究、 (五)認知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六)社會-人格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七)匯合取向的創造力研究及(八)創造力(創意)研究的取向-小結。整理 這些取向有助於我們瞭解前人研究創造力的狀況,同時也能作為本論文研究創造 力時的參考;以下先分別敘述這七個研究取向,再說明本論文所藉助或偏好的研 究取向是哪一個。. (一)神秘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創造力是人類與神靈的交流的產物,創造力是神聖的, 而不該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 早期科學並不發達普遍,有人認為創造力是一種神靈信仰的加持作用,或者 是神靈眷顧的天縱奇才,「或許人類最原始的創造行為就是由於神的介入而完成 的。在這種觀點,創意(作)人被視為一種媒介,通過神靈力量的灌注,使不朽 且偉大的作品能夠展現在世人面前。如 Rothenberg & Hausman(1976)指出: 『柏 拉圖認為詩人唯受繆斯女神的支配方能創作。』 。」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 5) 。 神秘取向可能讓科學研究難以進行,因為它是一種精神轉化的過程,即使研 究也會受到反對,因為抱持這種觀點的人們會認為科學不該試圖褻瀆它,因此這 個取向的研究對於研究創造力的進展來說,幫助並不大。. 9 本論文之所以採取這七種創造力研究取向的分法,是參考自: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5-15) 。 Robert J. Sternberg 原著。創造力 I‧理論。台北市:五南。此外,「取向」原文為「approach」, 多譯為「進路」(研究進路、切入方式),因為本論文乃是引用《創造力 I‧理論》之說法,故沿 用其譯名。 18.

(27) (二)實用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創造力是目的導向的,重點在於如何把它的功效發揮到 最大,而不必去了解它。但就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取向缺乏嚴謹的理論與實徵 性,且這種取向往往發展起來就是為了商業性而服務。 「Edward De Bono(1971, 1985, 1992)可能是這種取向最重要的擁護者,他 在水平思考和其他創造力向度上的著作,顯然已經在商業上獲得極大的成功。」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6) 。因為 Edward De Bono 比較重視實務面,因此 他的研究最主要就是開發可以激發創造力的方法,例如:「水平思考法(lateral thinking)」。 何謂「水平思考法」?「自『亞里斯多德』以來,邏輯推理一直被推崇為最 有效的運思方式。但是這種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理性思考未必一定能夠導出創 新之見;這可以由新觀念的難得與罕見得到證明。有些人懂得另一種思考方式, 這種思考方式最容易被辨認的情況是:當它提供一些極為簡單的觀念,而這些觀 念在被想出來之後,我們才發現那些觀念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把這種新型思考方 式稱作『水平思考法』 。」 (謝君白譯,1996:1-2) 。而「 『水平思考法(lateral thinking)』 又叫做『創意思考』或『創造性思考(creative thinking)』或『發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 。會有這些名稱的原因在於: 『這種思考法,求解的思路是從各個問題 本身向四周水平發散,各自指向不同的答案;答案也無所謂對錯,但往往獨具創 意、別富巧思,令人拍案驚奇,玩味無限。』。」(楊麗文譯,1996:2)。 儘管這些方法在社會上有很高的能見度,成效也頗受矚目,但是就科學的角 度來說,對於理論方面的建構並不嚴謹,這種取向甚至影響了社會大眾對於創造 力的觀點,讓他們以為那些激發創造力的方法就代表「創造力」本身。. 19.

(28) (三)心理動力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這個取向可以說是 20 世紀第一個根據理論來進行研究的取向。如佛洛依 德(Freud, 1908/1959)認為: 『創造力是現實意識與潛意識的驅力之間一種緊張 狀態所產生的,根據這個觀點,他提出作家和藝術家的創意(作)就是以公眾能 接受的方式來表現他們潛意識裡的願望。』 。」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6-7)。 「佛洛依德之後的研究者又加入了『適應性退化』(adaptive regression)及 『考究』(elaboration)等概念(Kris, 1952)。適應性退化是一種基本歷程,意指 未經整理的思想進入意識層次。未經整理的思想是在主動解決問題時產生的,但 也常出現在睡眠、藥物引發的幻覺、幻想、白日夢或是罹患精神疾病時。考究則 是一個次級歷程,意指基本歷程裡的素材透過現實導向(reality-oriented) 、自我 控制式的思考(ego-controlled thinking)而進行的加工(reworking)和轉化 (transformation)。」(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7)。 此取向討論創造力的論文不少,「其理論重點雖然不完全一致,但是都強調 潛意識或前意識的釋放作用。他們認為人類都有與生俱來的本能需慾。而尋求滿 足這些本能需慾的動力便成為生命的驅力。本能需慾必須獲得滿足,驅力才會消 失,否則可能會有三種情況,第一是被抑制而進入潛意識狀態,一旦有機會被釋 放,則可能以異於原型的狀態出現,例如轉化為文學或藝術的創作。第二是未能 完全被抑制而與自我或超我相衝突,在此情況之下,如獲得釋放也有創作的現象。 第三是直接昇華為創造的驅力。」(毛連塭,2000:19-20)。 「但是這個取向的理論並不是科學心理學的核心。這個取向則是近一步把創 造力的研究孤立在角落裡。心理動力取向及其他早期針對創造力的研究,幾乎都 是以名人為樣本進行個案研究。如 Weisberg(1993)便指出:『這個方法在理論 建構方面有測量上的問題(例如基本思考歷程),而且充滿選擇性與詮釋性而受 到批評。』。」(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7)。. 20.

(29) (四)心理計量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一說到具有創造力的人,我們就很容易聯想到達文西、愛因斯坦等名人,事 實上創造力研究一開始也是拿名人做樣本。 「但在 APA 的致詞中,Guilford(1950) 指出:『這類樣本的稀少,會限制創造力的研究。因此他建議,創造力應該能像 常見的學科領域般被探討,也能採用心裡計量取向,以紙筆測驗進行研究。』 。」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8)。 「Guilford 所提出的智力結構模式(SO1)提供了創造性思考歷程一個很有 效的說明。此模式指出人類的思考可以從思考內容、運作和結束三方面來探討, 相當於輸入、運作和輸出的思考過程。在五種思考運作方式之中,擴散性思考乃 是從既有的知識上,以不同的、創新的方式來產生新的知識。許多創造力的理論 乃源於擴散性思考的主張。」(毛連塭,2000:28)。 「Guilford 以因素分析的方式找出在擴散性思考中幾種不同的能力:(1)四種 類型的流暢力(語文、聯想、觀念和表達);(2)三種類型的變通力(本能的變通 力、適應的變通力、重新定義的變通力);以及(3)原創力。流暢力通常指的是對 於一個任務能夠以各種不同方式來表達的能力。變通力指的是有別於自己想法的 能力以及在一些相似的資料中,找出一新的解決方式的能力。原創力指的是對事 物有獨特而不尋常反應的能力。Guilford 最後還提出擴散性思考的第四部份:精 密力,指的是提供相關詳細資料的能力。」(毛連塭,2000:28)。 Torrance(1974)以 Guilford 的研究為基礎,發展出「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TCT)。「這些測驗是由一些比較簡單的詞彙 和圖形作業所組成,涵蓋的是擴散性思考和某些問題解決技能。該測驗的分數可 以分為流暢性(fluency,適當反應共有多少數量)、變通性(flexibility,共可將 適當反應分成幾種不同的類型)、獨創性(originality,其反應在統計上的罕見程 度) ,以及精密性(elaboration,其反應的周詳程度)等。」 (李乙明、李淑貞譯, 2009a:8)。 「以正向影響而言,這些測驗讓研究者得以藉由實施簡易,又可以客觀計分 的評量工具來進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採用一般大眾(例如非名人樣本)作 為樣本。負面評價為有些批評者,如 Sternberg(1986)覺得: 『紙筆工具過於膚 淺,不充分的創造力量尺,應該還要加入真正的繪畫或寫作等更有意義的產品樣 本,甚或用後者直接取而代之。』 ;再者,也有其他的批評者,如 Amabile(1983) 認為:『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和精密性等分數,並不能真正涵蓋創造力的概 念。』 ;第三,某些研究者反對假定非名人樣本可與名人的創造力水準等量齊觀, 而後者才是許多創造力研究的終極目標。」(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8-9)。 21.

(30) (五)認知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人類為解決新的問題經常要運用其創造力。因此,認知心理學派特別強調 創造力乃是一種認知、理性的作用。」(毛連塭,2000:27)。 「認知取向的創造力研究,試圖要了解的是創造性思考的心理表徵和歷程。 最具代表的是 Finke、Ward 和 Smith(1992; 亦可參見 Smith, Ward & Finke, 1995 ; Sternberg & Davidson, 1995) 。Finke 等人提出『生產探索模式』 (Geneplore model) , 在此模式中,創造思考有兩個主要的處理階段:生產階段(generative phase)和 探索階段(exploratory phase) 。在生產階段,個人建構心理表徵以作為『待發結 構』 (preinventive structures,譯註:意指創新發明前的狀態,此處藉用『蓄勢待 發』一詞的意涵註之),這些心理表徵具有可以激發創造性發現的性質。至探索 階段,這些性質則被用來生產創意。在這些創造性發明階段中還可分為數種心理 歷程,包括提 取( retrieval )連結、( association )綜合、( synthesis)、轉 化 (transformation) 、類比式轉化(analogical transfer) ,以及類別化約(categorical reduction)(例如,在心理上將物品或要素簡化而變成更為原級的種類)等。根 據這個模式所進行的典型實驗,如 Finke(1990)的實驗: 『讓受試者看見物品的 一部份,例如一個圓形、平行四邊形、圓柱體。在一個實驗中,這三個部分會被 命名,受試者則被要求想像這些部分被組合成一個真實的物品或裝置的樣子,例 如,受試者可以想像成一個工具、一種武器,或是一件家具;接著再由評審將受 試者的想像,依其實用性和原創性給予評分。』 。」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 9) 。. 22.

(31) (六)社會-人格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有一些學者主張創造的活動不是單純的個人事件,而是個人因素、情境因 素和社會環境互動因素的結果。人類的創造行為,不只受到環境所影響,尤其受 到創造者和情境互動所影響。互動理論所提出互動模式包括前因事件,個人的認 知因素、人格特質、情境與社會因素等」。(毛連塭,2000:29)。 「社會-人格取向係與認知取向同時發展,其研究焦點是放在人格變項、動 機變項以及社會文化環境等,視為創造力的來源。諸如 Amabile(1983) 、Barron, (1968, 1969) 、Eysenck(1993) 、Gough(1979) 、MacKinnon(1965)等研究者, 都指出:『創意(作)人常常具有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質。』。Barron & Harrington (1981)經由相關研究高、低創造力樣本(同時將名人與常人納入研究)的比較 研究結果,目前已經發現: 『許多可能與創造力有關的人格特質。』 。這些特質包 括獨立判斷、自信、受複雜吸引、審美取向,以及冒險。」 (李乙明、李淑貞譯, 2009a:10-11)。 「在人格方面的傳統中,也有一些研究注意到自我實現與創造力有關。根據 Maslow(1968)的觀點:『膽識、勇氣、自由、自發、自我接納等特質,可以帶 動個人充分實現其潛能。』 。Rogers(1954)則指出: 『當個人具有動機,並獲得 支持與非評價的環境所激勵時,即可傾向自我實現。』 。」 (李乙明、李淑貞譯, 2009a:11)。 「社會環境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相當活躍的研究領域。從社會的 研究切入,Simonton(1984, 1988, 1994a, 1994b)曾經進行過數項研究,其研究 結果顯示: 『古今各個不同文化中的名人之創造力水平,都與諸如文化性、戰爭、 是否有角色楷模、是否擁有資源(比如資金支持),以及在其領域中是否有許多 競爭者等環境變項有關聯。』 。此外,跨文化比較研究(如 Lubart, 1990)以及人 種誌個案研究(如 Maduro, 1976; Silver, 1981),也都顯示創造力的表現具有文化 的變異性」。(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11)。 「從認知的觀點探討創造力時,通常會傾向忽視或剔除人格和社會系統,而 採取社會-人格取向進行研究時,則傾向於只有些許或根本無視創造力的心理表 徵與歷程。」(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11)。. 23.

(32) (七)匯合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這個取向「認為創造力的理論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它企圖綜合各家說 法而提出一種綜合理性的看法。創造力有時是一種理性的表現,有時卻是非理性 的表現,他需要智能的基礎,也需要有知覺、認知、聯想、趨合和符號化、概念 化的能力,更需要有創造性的人格特質和環境。所以創造力可以是一種獨特的能 力,也是一種綜合能力。」(毛連塭,2000:32)。 「許多近期的創造力研究假定,必須整合多元要素才能導致創造力發生 (Amabile, 1983, 1996; Csikszentmihalyi, 1988; Gardner, 1993; Gruber, 1989; Lubart, 1994; Mumford&Gustafson, 1988; Perkins, 1981; Simoton, 1988; Sternberg, 1985a 1985b, 1996; Sternberg& Lubart, 1991, 1995; Weisberg, 1993; Woodman&Schoenfeldt, 1989)。舉例而言,Sternberg(1985b)檢視了門外漢和 專家對於創意(作)人的概念,諸如『能將觀念連結』 、 『看見異同點』 、 『擁有彈 性』 、 『具有品味』 、 『非正統性』 、 『動機強烈』 、 『很好奇』 ,以及『質疑社會常態』 等等」。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12)。 「從外顯論(explicit theories) ,這個層次 Amabile(1983)指出: 『創造力是 匯合『內在動機』,『領域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創造力相關技能』這三項 要件之後,所產生的結果。所謂『創造力相關技能』包含:1.在問題解決的過程 中,能藉以處理複雜性和突破個人心性的一種認知方式。2.如何啟發自己生產新 點子的知識,例如嘗試運用反直覺的方法。3.具有專心一致、能夠克服困難、以 及精力充沛的工作方法。』。」(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12-13)。 「Csikszentmihalyi(1988, 1996)採用的是另外一種系統取向,著重在個人、 領域(domain)和現場(field)的交互作用上。根據他的這項系統,個人係從某 一領域之內吸取資訊,並透過個人的認知歷程、人格特質和動機等,並將這些資 訊加以轉化或延伸。現場則是由掌控或影響領域的人們所組成(例如,藝術評論 家和藝廊經營者),對於新的觀點進行評鑑和選擇。領域是從文化所界定的象徵 系統,保存和傳播創造性給其他人和未來世代。」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 13)。. 24.

(33) (八)創造力(創意)研究的取向-小結 在這裡我們總結以上七種創造力研究的取向並說明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取 向。 首先,以上七種創造力的研究取向,我們綜合如下,並整理成一個簡表(請 參見表 2)。 持神秘取向的創造力研究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創造力是人類與神靈的交流 的產物,創造力是神聖的,而不該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因此,他們對於創造力 研究的貢獻非常少,但他們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畢竟,創造力有部分是科學無 法解釋的,例如,靈感。10 持實用取向的創造力研究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創造力是目的導向的,重點 在於如何把它的功效發揮到最大,而不必去了解它。但就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 取向缺乏嚴謹的理論與實徵性,且這種取向往往發展起來就是為了商業性而服務。 他們主要是朝業界發展,在學術界的貢獻顯得較少,許多證據顯示他們提出的一 些激發創造力的方法是有其效用的,因此至今仍佔有一席之地。 持心理動力取向的創造力研究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創造力是潛意識的慾望 和現實意識平衡下的產物。這個取向最代表性的學者就是佛洛伊德,他們找了許 多名人作樣本以證明他的理論,所以具有主觀詮釋性且無法了解一般大眾的創造 力,故這個取向不是創造力研究的核心。 持心理計量取向的創造力研究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創造力應該是可以被測 量研究的。因此,這派學者便開發了一些紙筆測驗來進行研究,而正面評價為實 施簡易又可以客觀的計分評量工具來進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採用一般大眾來 作為樣本。負面評價為有些批評者覺得紙筆工具過於膚淺,因加入真正的繪畫或 寫作等更有意義的方式,甚至取代紙筆工具。另外,就是創造力的定義問題,沒 有研究變項可以涵蓋創造力這個概念。最後就是,某些研究者認為大眾的創造力 水準比不上名人,而應該拿名人作為樣本。 持認知取向的創造力研究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人類在解決問題時會使用創 造性思考,而這種思考在運作時有其心理表徵和歷程。這派學者主要就在探討有 哪些心理表徵,並嘗試歸納其歷程。而因為將重點放在個人的認知,導致忽視了. 10 附帶一提是,希臘人不認為「詩」是一種藝術,因為他們認為詩是出自繆斯所賦與的靈感, 而藝術並不包含靈感,所以詩不能算是一種藝術。見,劉文譯(2005:1-2)這種把靈感從藝術 中排除的看法,和希臘人沒有「創造性」概念,只有「製作」的概念是相一致的。 25.

(34) 社會-人格的取向。 持社會-人格取向的創造力研究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有創造力的人們通常 都具有某種人格特質,有些人格特質可能是導致這些人有創造力的原因。另一個 探討的議題就是社會環境與創造力的之間的關係。而因為將重點放在社會-人格 的取向則傾向於忽略認知的取向。 持匯合取向的創造力研究這個觀點的人們認為:創造力是多元因素下所產生 的結果。因此要研究創造力必須集合多重的觀點才能了解創造力。 本論文認為「創造性」應該在「意想不到的連結」 、 「守-破-離」及「四因 說」等多元理論之下去討論,才能了解這個概念的意義。此外,本論文所採用的 研究成果乃跨心理學、教育學和哲學等領域,因此,以取向來劃分應當屬於匯合 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26.

(35) 表 2: 創造力(創意)研究的取向. 研究者整理11. 創造力(創意)研究的取向. 神秘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內容觀點 創造力是人類與神靈的交流的產 物,創造力是神聖的,而不該用科學的角 度來解釋。 創造力是目的導向的,重點在於如何. 實用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心理動力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把它的功效發揮到最大,而不必去了解 它。 創造力是潛意識的慾望和現實意識 平衡下的產物。. 心理計量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創造力應該是可以被測量研究的。. 認知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人類在解決問題時會使用創造性思 考,而這種思考在運作時有其心理表徵和 歷程。這派學者主要就在探討有哪些心理 表徵,並嘗試歸納其歷程。. 社會-人格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有創造力的人們通常都具有某種人 格特質,有些人格特質可能是導致這些人 有創造力的原因。另一個探討的議題就是 社會環境與創造力的之間的關係。 創造力是多元因素下所產生的結. 匯合取向的創造力研究. 果。因此要研究創造力必須集合多重的觀 點才能了解創造力。. 11 資料來源: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5-15)。Robert J. Sternberg 原著。創造力 I‧理論。 台北市:五南。 27.

(36) 三、創造性(創意)概念的定義與理論 由於「創造性」(creativity)是個很複雜的假設性概念,學者們往往因取向 不同而對「創造性」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使得創造性的定義眾說紛紜,莫衷 一是。以下便嘗試整理眾多學者對於創造性之定義(請參見表 3;如附件),以 供參考。而本論文參考學者們的定義後將創造性定義成大部份論者都能認同的 「新奇性」(Novelty)。但筆者想要說明的是,有時候「新奇性」並不能等同於 「創造性」12,它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中的某一項,才能等同於「創造性」 :1.符合 「意想不到的連結」;2.經過「守-破-離」的階段;3.在「四因說」中(「質料 因」 、 「形式因」 、 「動力因」以及「目的因」)的四個環節中的其中之一(或更多) 有所創新。 而關於本論文的理論基礎,以下便安排成(一) 「意想不到的連結」理論、 (二) 「守-破-離」理論及(三)「四因說」理論,這三個主題來討論。. (一)「意想不到的連結」理論 賴聲川(2006:281-293)在《賴聲川的創意學》一書中用「連結」來說明 「創意」 ,他認為「連結是創意思考的關鍵。」 (賴聲川,2006:285) ,他也引用 了作家普羅姆(William Plomer, 1903-1973)(賴聲川,2006:283)的觀點:「創 意是將似乎不連貫的事物連結在一起的能力。」。 而在 Sternberg(2009a, 2009b)(李乙明、李淑貞譯 2009a,2009b)的《創 造力 I‧理論》以及《創造力 II‧應用》兩本書中也同樣有提到這種觀點,如: 「所 謂的創意,是指同時具備獨創和適合的情境的想法。創造性的產品,似乎總是由 既有的心智元素以新穎的方式組成而成。誠如 Poincare(1913:115、286)所言: 『創意就是向我們揭示意外的親屬關係,(類似)在某些人已熟知的事實,但被 其他人誤以為是陌生的。…創造即為將有用的要素連結起來產生新的組合。』 。」 (李乙明、李淑貞譯 2009a:180) 。 「James(1880:456)指出: 『心智最高層級』 的思考型態有下列特徵:『取代了循規蹈矩地依據習慣做法、逐步思考,我們有 最純粹的抽象和辨別,最不曾聽聞的元素之結合,不可思議的類化聯想;簡言之, 我們似乎是馬上掉進一個已經沸騰的點子大鍋裡,其中每一樣東西,都在冒泡、 嘶叫,也都以一種令人迷惑的狀態在活動著。在這裡面,所有的『夥伴關係』都. 12. 劉文潭譯(2005:310-314) ;賀瑞麟(2012:47-51)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9a:2,2009b:. 298-299、441、510)。都有類似的看法。 28.

數據

圖 5    drawer house(抽屜小屋)  研究者翻攝自(王紀澤等,2008:133)
圖 10    ILLOIHA OMOTESANDO  研究者翻攝自(王紀澤等,2008:134)
圖 11    NEC N702  研究者翻攝自(王紀澤等,2008:1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討.

大凡宗教都帶有救贖的功能,在傳佈過程中,小傳統社會的下層百姓,常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但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主要值基於平面幾何系統的研究,Gutiérrez(1992)後 來延伸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並以 Van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5.de bzhin gshegs pa rnams kyang chos la bdag med pa’i rnam par rtog pa’i mtshan nyid thams cad rnam par log pa de nyid shes rab dang thabs la mkhas pa dang ldan pa rnam pa

義)與。 zm 且(對象)的意思。清辨在他的《中論》註解書裡'相當一致地都採用了。立而且的意 思,而月稱則採用

關鍵詞:1.paratantralakṣaṇa 2.the simile of phantom 3.the three natures of treatment 4.the mental eject and the consciousness 相見二分 5.the thory of self re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