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平脈法篇-條文 20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 師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平脈法篇-條文 20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 師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平脈法篇-條文 20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

師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註〕:

此承上條,發明五藏六府不平相乘之脈也。

適者,至也。頭者,數也。凡人若見濡弱之脈而相乘者,是因我虛而 彼乘及之也。越人祇曰一脈輒為十變,何以至十一數也?越人遺包絡、

三焦,故十也。今五藏六府相乘故十一也。然陰乘陽,陽乘陰,府乘藏 藏乘府,錯而綜之,豈止十一耶。

〔集註〕:

程知曰:此總揭脈之大要,言脈得濡弱,則可以和適五藏六府也。經 曰:呼吸者,脈之頭;濡弱者,軟和以滑,內經謂之有胃氣也。五藏六 府之邪,不能不相乘,如金邪乘木,木邪乘火之類,惟諸相乘中,有 軟和以滑之意,則為易愈,故濡弱可以和適十一藏脈氣也。

※平脈法篇-條文 21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

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

曰:何謂陽不足?

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

則灑淅惡寒也。

曰:何謂陰不足?

(2)

答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於陰中,則 發熱也。

〔註〕:

此以寸、尺發明陰陽相乘為病之脈也。

若脈緊無汗,灑淅惡寒、發熱者,是傷寒也。脈緩有汗,灑淅惡寒、發 熱者,中風也。今寸脈微,灑淅惡寒者,是陽不足,陰氣上乘,入於陽 中也。尺脈弱,發熱者,是陰不足,陽氣下陷入於陰中也。此內傷不足 陰陽相乘,有休止之惡寒發熱,非外感有餘,風寒中傷榮衛,無休止 之惡寒發熱也。

〔集註〕:

方有執曰:陽先乎陰以陷入也,故曰從,諱之也。陰隨於陽以上入也,

故曰乘,傷之也。惡寒者,陽不足以勝陰,而與陰俱化也;發熱者,陰 不足以勝陽,而從陽之化也。

程知曰:此辨陰陽相乘之脈也。往來則陰陽之氣,更盛更虛,陰併則 寒,陽併則熱矣。凡瘧與往來寒熱之脈皆然也。

※平脈法篇-條文 22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

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 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沈而遲,不能食,身 體重,大便反鞕,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註〕:

上條以脈之寸、尺微弱,辨陰陽不足,此條以脈之浮沈有力,別陰陽 結實為病之診法也。

脈浮大而數,藹藹如車蓋者,陽結實脈也;脈沈石而遲,纍纍如循 長竿者,陰結實脈也。夫脈既可以別陰陽之結實,又不可不以陰結、陽 結之證而合陰結、陽結之脈相參看也。陽結證,身輕能食,陽能消穀也。

不大便,期十七日當劇者,陽體終燥,故遲三日也。陰結證,身重不能

(3)

食,陰不能消穀也。不大便,期十四日當劇者,陰體終濡,故早三日也 劇者謂不大便,裏急下重,且滿且痛,不可再待時日,宜早圖之也,

故或潤竅以導之,軟堅以下之,不致臨期燥屎巨 鞕,穀道難出,窘苦 萬狀也。凡病後傷液,多有此證,閱歷深者,自知之也。

〔集註〕:

程應旄曰:不曰病有,而曰脈有,二氣所稟,有偏勝也。陽結者,偏 於陽而無陰以生液;陰結者,偏於陰而無陽以化液。皆於脈之浮而數,

沈而遲辨之也。

※平脈法篇-條文 23

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 沈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 也。

〔按〕:

陽脈浮,其脈浮之二「浮」字,當是「濡」字,若是「浮」字,則與衛衰,

汗出如流珠之義不屬。其脈沈之「沈」字,當是「弱」字,若是「沈」字,

則與血虛榮氣微之義不屬。

〔註〕:

此以浮沈別陰陽不足為病之診法也。

陽脈濡,浮而無力脈也;陰脈弱,沈而無力脈也。其脈弱者,榮氣微 也,榮微則血虛,故不止於發熱,而且筋急也。其脈濡者,衛氣衰也,

衛衰則表不固,故不止於惡寒,而且汗出如流珠也。

〔集註〕:

方有執曰:沈以候裏,榮行脈中,故衰微可知。浮以候表,衛行脈外,

汗出如流珠,則表不固,故衰憊可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諦四念處智即智相三根三三 昧相應 (三根者喜樂捨也三三昧謂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沙彌十戒 (沙彌者梵語。此云息慈。息惡行慈故曰沙彌。息於十惡故受十戒耳。慈念眾生故有 不殺等也。此之十戒乃是眾戒之根本。先護持之)

  案靈裕法師寺誥。凡有十名寺。一曰寺 (義準釋名) 。二曰淨住 (穢濁不可同居) 。三曰 法同舍 (法食二同界也) 。四曰出世舍 (修出離世俗之所也) 。五曰精舍

。問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何得名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答曰。解有二義。一

。以動義非濕故。此上十義約理望事。則有成 (三也) 有壞 (五也) 有即 (七也) 有離 (九也) 事望 於理。有顯 (四也) 有隱 (六也) 有一 (八也) 有異 (十也) 逆 (五六九十)

然後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有樹環焉,有 泉懸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旦款門

誠然,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但其實並非新創,而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的教法,是從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