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另一方面,印順「人間佛教」的主張則是其「緣起性空」思想的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2)另一方面,印順「人間佛教」的主張則是其「緣起性空」思想的實踐"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六章 結 論

我國社會在二次世界戰後脫離殖民,中央政府旋即遷台,而歷經數十年的發 展,種種社會與教育內在與外緣的因素交錯的背景下,民眾生活品質仍屬低落、

生命內涵貧乏,亟待教育所有革新,推展「生命教育」蔚為各界的呼聲。

本研究原以探索我國傳統生命智慧為目標,研究對象與範圍經過漫長的摸索 與探勘(mining),最終回歸到梁漱溟先生所說「此時、此地、此人」,聚焦在 1949 年後與台灣有深厚關係的佛教思想家—印順法師,探討其佛學思想、生命觀,及 其在我國生命教育的義蘊。

印順佛學研究著作等身,表面上看到的是一位鑽研佛教思想史的「學問僧」 實則終生充滿了對終極關懷的探索與實踐:他先後傾向於丹經、術數、道書、新 舊約,而到達佛法,從而立下宏願,希望對佛法能「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 而洗鍊之」,使佛法能夠適應時代、有益人類身心,並發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 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可以說:印順身體力行,躬身實踐自己所主 張的「以人類為本」的人間佛教。

綜觀本研究,可以歸納重要結論有五:

一、印順「緣起性空」的思想是其「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而「人間佛教」的 主張則是其「緣起性空」思想的實踐

印順從「此生故彼生」的流轉法,體見「此滅故彼滅」的還滅法,「如實知見 緣起法」;他循著龍樹(西元約 150 至 250 年間)《中論》的腳步,再一次將「佛 法的正見,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磐石」之上。印順肯定:《中論》不僅是《阿含經》

的通論,更是典型的佛法通論,並贊同《中論》「緣起離二邊」的主張,認為「不 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八不的緣起就是中道」。他更進一步 肯認「緣起、空、假名、中道」四者名異實同,緣起與性空統一,這個出發點是 緣起的、人本的立場,既不宜泛說一切而落於宇宙論,尤不應泛說一切眾生而失 去「佛出人間」「即人成佛」的精義。

本研究專題探究印順思想的內在關係,歸結出兩個重點:

首先,印順「緣起性空」的思想是其「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例如:印順 即曾明確指出「緣起與空的統一」是「人間佛教」的理論原則之一;他更早在 1941 年便指出:人間佛教行菩薩道的依據在於「緣起性空」,以中觀融合並統一入世與 出世,表現為人事、即人事而成佛道;此外,印順也強調:依於「緣起中道」而 勝解空性,觀照世間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才能習得長在生死而普利眾生 的本領,「世世常行菩薩道」。以上種種,都可確知印順「緣起性空」思想用以指 導「人間佛教」的實踐。

(2)

另一方面,印順「人間佛教」的主張則是其「緣起性空」思想的實踐。印順 認為「人間佛教」對治而顯正、應機又契理,最適合現代的需要,具體地說,「人 間佛教」應適應並化導「時代的傾向」,其係以「人‧菩薩‧佛」為論題核心,「信、

智、悲」為修持心要,又強調「法與律」「自利與利他」的合一。印順認為:「人 間佛教」菩薩行以「慈悲」發心,而「緣起」正是慈悲的根源!再者,印順認為:

智慧與慈悲是佛法的宗本,二者同基於緣起的正覺,他甚至說:「真智慧與真慈悲,

即緣起正覺的內容」,也就是以緣起正見而悟解真理、去除無明與煩惱貪愛,以緣 起性空的「正見」啟導一切。這些,都指向了:人間佛教既是緣起正覺的內容,

同時實踐了緣起性空的正覺。

二、印順的生命觀,係以「緣起性空」分析生命、以「人間佛教」實踐生命

(一)就「以『緣起性空』觀解生命」而言

印順早在民國 33 年(1944,39 歲)便說:「佛法的探究,可說是對生命之流 的一種觀察與體驗」,因此佛法「可說是徹底的生命哲學」,本研究發現:印順的 生命觀核心可說是佛陀的「無我論」,其基礎則是「性空緣起」,不論是對生命的 身心現象、生命的本質、三世流轉的解析,或是生命所依存的自然世界,都是以

「緣起」的性空無我加以觀照與解說:

首先,印順從有無「心識」著眼,說明「有情」一詞係指具有情愛或情識、

精神活動的生命,與世俗所說的「動物」相近;佛經分有情為「五趣」或「六道」

印順特別指出:「有情」也是「我」的異名之一。他觀察生命的苦難無常事實,並 以「六蘊、六處、六界」三觀分析有情身心。

再者,印順以「十二支緣起」解析「生死無始,如環無端」,說明有情因「無 明」與「愛著」而輪迴流轉不已,另一方面,復因十二支緣起而還滅。印順指出:

佛在複雜的現象中,把握生命流轉的原因,正確悟解流轉的雜染法與涅槃還滅的 清淨法──「緣起」,依緣而起的一切絲毫未有實在性,總結十二緣起畢竟空,沒 有生起相,也沒有滅盡相。

有關生命的本質,印順認為是「無我」。佛法是徹底的無我論者,因為執著「我」

與「我所」,是造業感果的原因;「無我」,即能達到解脫,所以特別的重視無我。

無我,顯示了一切法空義;簡言之,無我是空義的又一說明。

佛法認為生命有三世流轉,乃成立於無常無我的緣起觀上。生命是不一不異、

不常不斷地延續,因業力引發為新的身心活動、新的生命;前一身心系與後一身 心系面目全非,但前因與後果,卻有著密切的關係,印順曾先後舉例解說生命係 不同身心業系三世流轉的情形,如:國家(之於政黨更替)、學校(之於師生校長) 燈燄(之於前燄與後燄)…等,都是形似延續而實質上全然已非。

此外,印順論述所謂「世間」有廣、狹多義,從最廣義的「一切」到最狹義 的「人身」,一般則是指「器世間」。他歸納佛法對於器世間的根本認識,包括:

器世間無數、器世間是不斷成壞、器世間不一定存在有情生命,以及器世間有穢 有淨。因一切法是緣起,因此由微塵組成的世界當然也不存在自性;實則微塵與

(3)

世界都是性空而假名。純正的佛法決不從宇宙論說起,而是先肯定「世間有無量 數有情」這個事實;世界的淨穢也都是有情眾生的共業所造所感。

綜合地說,印順的生命觀除「緣起性空」外,另外還立於佛教緣起的業感論。

緣起的業感論,沒有輪迴主體的神我,沒有身心以外的業力,依據的是因果法則 而從業受果,從一身心系(業系)而移轉到另一身心系(業系);死生由業,業由 煩惱,煩惱的根本是我見。順特別指出:業是可能性,是可以轉變的;因此佛教 主張業感論,卻而不落於宿命論者。

(二)就「以『人間佛教』實踐生命」而言

印順指出:「佛法是解決人生的根本方案」,佛法這個方案,有目標、有境界、

有途徑和方法,本研究歸納說明如下:

首先,生命所希冀的淨土就在人間。淨土指清淨或莊嚴淨妙的世界,印順對 古典而重要的淨土分別做了極具批判性的簡擇,包括: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是被 忽略的人間淨土、東方阿閦佛的妙喜世界充滿人間淨土的色彩、重視「現生樂」

的東方藥師法門事實上更適合現代人類的根性、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具有最高 的崇敬卻已然在中國變質。綜上可知印順在詮釋、簡別古典而重要的淨土時,總 是不離人生、不離人間,強調佛與眾生共同的信願與實踐。印順指出,淨土的信 仰不可誹撥,離淨土就無大乘,淨土是契合乎大乘思想的,但應從自心的淨化擴 大到器世間的淨化,而應在「往生淨土」之外,「創造淨土」、實現「人間淨土」!

其次,諸佛及其淨土平等無別。印順認為「佛陀觀」隨著歷史不斷地變化,

其主要的動力是「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但無論從名號或果德去看,「佛」

都以覺慧(智慧)為其中心。覺,所以成聖;不覺所以在凡。再者,阿彌陀、般 若等法門說佛的壽命有時而盡,畢竟入於涅槃;又有經典說佛常住不滅,畢竟不 入涅槃,印順總結說:佛非畢竟、也非畢竟不入涅槃;「佛佛道同」,一切佛平等,

沒有壽長、壽促,淨土、穢土的差別,其差別只是因適應眾生而示現不同。

印順重視人間的佛陀與「有餘涅槃」。他認為人間的佛陀是成立於尊重真理、

尊重自己、尊重世間的,悲智相應,以徹底而完善的正覺,智證三法印的空寂性,

至於大乘發展成「全知全能」的佛陀觀,是可以考慮、商榷的。至於「涅槃」,是 徹達無我、不起我見,從而斷盡煩惱、證入法性的境界,體現「了生死」「不生 不滅」;涅槃有兩種情形:一者如仍有生命,這是「斷惑」而入「有餘涅槃」,二 者此種境界到死後身心離散便不再引發新的生命,這是「業盡報息」而入「無餘 涅槃」。印順認為:依於緣起,涅槃是可能且必然的,但「涅槃」不是究竟,應鄙 斥聲聞行者的自利心,而廣行利他的菩薩道;印順強調:「佛教的本意,是注重現 生體驗的,要現生證得涅槃的」,正見涅槃不在一切現實以外,即生滅而知不生滅。

印順主張修養不離世間與人類,並不斷呼籲:學佛重在袪除私我,人應先改 造自己,才能合理的、根本的解除人世間的苦痛。這個歷程中,行八正道,並以 信願、慈悲、智慧自證化他,這是菩薩行的三要,並以智慧為先導,「般若」側重 於法空的體證,「方便」側重善巧地利濟眾生,二者不一不異,才成為人間菩薩正 道。

(4)

三、我國生命教育推展上有眾多悲智兼備的工作者、方案與成果

我國生命教育發展的背景,包含政治與社會大環境束縛教育正常的發展、長 期重物質輕精神的教育、人生觀膚淺與道德沈淪、社會中暴力犯罪嚴重、自殺情 況日益惡化等,其中涉及我國政經教育結構與深層意識,社會快速變遷所產生的 價值多元、乃至價值偏差等,因而人文的教育改革呼聲乃日益高漲,終於匯集成

「生命教育」的潮流。我國生命教育自 1997 年正式發展迄今,前後雖僅 10 年,

但在推展歷程中有幸出現重要的方案、研究與人物:

(一)地方教育廳局蓬勃澎湃地推動生命教育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7)由廳長陳英豪發動,重點包含基於曉明女中數十 年來類似課程進一步轉化推展、(註1)函頒推動「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 施計劃」、設立「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註2)等。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8)局 長羅文基指示加強認識死亡的教育,同年底,編製完成高雄市高中職、國中、國 小系列《生死教育手冊》3 冊,並配合辦理國小組、國中,高中職教師研習,全面 宣導全市中小學實施。(註3)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李錫津局長任內(1999)發布「推 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編製各級教材、辦理研習活動、座談會、各校成立執行小 組、納入長期評鑑等。

(二)我國中央教育部接手推動,將生命教育納入教育體系

民國 87 年(1998)12 月 21 日台灣省政府「精省」,前省教育廳業務全部由教 育部承受,未及半年林清江部長因病卸任,楊朝祥部長接任後,即頒行「台灣省高 級中等學校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要點」(1999)、補助「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00) 並嘗試推動「建構學校生命教育體系先導計畫」等,(註4)惟不及正式推展。

曾志朗部長洞見「生命教育」的價值,就任後有計畫地推動相關政策,包括:

成立「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委員會」(2000)、(註5)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暫行綱要」「綜合活動」領域中融入生命教育(2000)、推動民國 90 年為「生命教 育年」、公布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2001-2004)等,使我國生命教育無論在行 政組織與具體方案、課程融入等方面,都獲得社會普遍的認同與肯定。

黃榮村部長任內延續前任曾部長的施政,此外並贊助學者孫效智所提、北市 生命教育委員會的重點工作──「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2002- 2003);是 項計畫研究動員 20 餘位學者、40 餘位教師學員,立下了我國「生命教育」理念與 內涵發展的重大里程碑。

杜正勝部長任內持續辦理生命教育各項推廣工作,並已納為例常業務,2004 年發布並於 2006 年施行「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首度將「生命教育」納

1 該校在民國 80 年代即與光啟文化事業邀集歐陽教、沈六、孫效智教授等人集思廣益,擴充香 港徐錦堯神父所編寫且使用多年的倫理教材,以更符台灣教育之需。前省教育廳委託後,曉 明女中再度邀請孫效智、林思伶等教授指導,以前述倫理教育為基礎加以擴充調整。

2 該網站由曉明女子向教育廳提出,實際由具資訊專長之孫效智教授負責執行、中研院計算機中 心支援軟、硬體,並獲曉明女中及桃園振聲中學多位多位教師參與協助。

3 高師大學者張淑美基於研究長期研究心得,曾提供書面內容綱要構想,供各組編撰委員參考。

4 該先導計畫是由台大孫效智教授、輔大林思伶教授及陽明大學助理教授王增勇共同研擬。

5 2000 年 8 月成立推動委員會,並成立「工作推動小組」,由陳英豪委員擔任召集人實際推動。

(5)

為高中國定課程,是我國自 1994 年 410 以來「價值層面」教育改革的具體成果,

確立生命教育在教育體制中的地位。

綜合而言,我國地方與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推動生命教育的步調看似紛亂,但 整體而言,大致沿著「建構小、中、大學 16 年完整施教」的目標主軸前進、推展,

甚至也涵蓋幼稚園。未來,橫阻在「生命教育」有關理論與內涵之充實、師資之 培訓與決策之執行等各層面的困境,仍是專業繼續發展重大的挑戰。

四、我國生命教育內涵經過不斷的形塑與實踐

(一)檢討我國生命教育內涵的形塑歷程

本研究經過深入而廣泛地文獻探討,肯認我國生命教育理念及內涵的發展大致 分作三期:第一,「萌芽期」(約 1997-1999 年):代表萌芽階段內涵的是台中市曉 明女中依據該校實施多年的倫理教育,所檢討編寫而成的 12 個單元生命教育教材 與教師手冊,惟是項教材內容尚非系統、完整。

其次,「百花齊放期」(約 1999-2003 年):本期間約有 400 餘篇相關論述發表,

並可綜合為:一理念(全人教育)、二方向(生命、生活)、三大目標(正面積極的 人生觀、安身立命的價值觀、調和個體的知情意行)、四個向度(人分別與自己、

他人、環境、宇宙)、五種取向(宗教教育、健康教育、生涯規劃、倫理教育、死 亡教育等取向);但內涵的不確定,對生命教育的推動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復次,「整合建立共識期」(約 2003 迄今):教育部修訂高中課程綱要,委請孫 效智教授擔任「生命教育類」課綱召集人,參與「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2003)

8 組之教授團也應邀參與高中課程綱要的修訂(名單參見表 4-6),共同訂定了生命 教育類選修課共 8 科 16 學分的課程綱要。

(二)釐清我國生命教育的意義

綜合本研究探討所得,「生命教育」是以「探究生命中最核心議題並引領學生 邁向知行合一」為總目標的教育,此亦可視作生命教育的操作型定義;生命教育有 三項環環相扣的分項目標,這三項目標又包含三個彼此交互為用的議題領域:「終 極關懷與實踐」「倫理思考與反省」「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

上述有關生命教育的目標、內涵與架構,事實上是孫效智早在 2001 年便具體 提出芻議,經過他個人與「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執行團隊不斷實踐、修正 與深化而得,我國高中 95「生命教育類」課程暫綱即係參照該項計畫成果而建構;

是項課綱可說是完整地呈現了我國「生命教育」的意義。

本研究並進一步檢討廓清「生命教育」的意義:首先,檢討「生命教育」的操 作型定義中,即有關「生命中最重要的議題」為何,本研究肯定上述生命教育目標 與內涵確是我國最重大的成果與共識。其次,西方所謂的「生命教育」致力於「藥 物濫用、暴力與愛滋病」的防制,我國生命教育的理念、內涵與實踐遠遠超越它。

再者,早期有些人把「生命教育」與「自殺防制」畫上等號,然而,生命教育不能 以自殺防制為限,否則便太過狹窄;生命教育應該致力於引領學生探討生命的根本 問題並朝向知行合一,而不該只是消極的自殺防制而已。又有人將生命教育當成是

(6)

「生死學」或「死亡學」(thanatology),然而大部分學者肯認生死教育是生命教 育的一環,除了生死議題外,還應該關懷生死兩點之間生命歷程的安頓,還應涵蓋 整個人生意義的探索及價值觀的建立。此外,不少個人或政府方案將生命教育連結 輔導工作,雖然二者固然應該結合,然而不宜應過度偏重輔導而模糊、忽略了對「生 命最核心議題」的關注,失去對生命教育內涵的掌握與體認。

本研究也檢討前述生命教育「百花齊放期」眾多論述:如生命教育確實符應「全 人教育」理念,然而「全人教育」並未針對「探究生命中最核心議題並引領學生邁 向知行合一的教育」而發,並不足以表彰生命教育的精神與內涵;其他主張如「二 方向」「三大目標」「四個向度」「五大取向」等,經檢討相互關連、涵攝情形,

亦均可分別歸隸於上述生命教育的目標與內涵之中(參見表 4-8)

(三)檢討我國生命教育內涵的合理性

前述本研究所採認的生命教育的目標、內涵與架構,已體現在 95 高中生命教 育暫綱,並已歷經社會各界檢核、辨證,迄今似未見具體反對而提出其他完整架構 者。本研究者主張:應隨時參考檢視孫效智「生命教育圓形圖」,不斷通過「共識 原則」「開放原則」與「周延原則」,檢討任何值得增補的議題、甚至領域。

其次,檢討高中生命教育「應用倫理學」範疇中爲何選擇「性愛與婚姻倫理」、

「生命與科技倫理」設科,主因於前者可以彌補「兩性教育」在性愛與婚姻各層面 廣度、深度上的各種倫理意涵的不足。後者則係就新興議題提出即時的反省,來幫 助人們在現代社會中知所抉擇,而能活出尊嚴、尊重人我的生命。

再者,高中 95 課程暫綱另設選修科目「生涯輔導」,而不納入「生命教育」 本研究認為可以有三層觀察:一、前文已綜合指出過度偏重輔導層面的目標,將模 糊了、忽略了對「生命最核心議題」的關注,導致對於生命教育實踐的偏差。其次,

我國多項研究顯示:高中生求助最多的是課業與學習、自我認識兩大類問題,如果 學業與生涯的輔導併入「生命教育」中,將不利高中學生。再次,高中輔導室、輔 導老師需有生存、揮灑的空間,取消輔導課程,將全面衝擊現有體制。

(四)評析我國生命教育的不同取向課程

前已述及我國有不少學者專主張「生涯規劃」「死亡教育」等「取向性」生 命教育,然而就生命教育內涵的合理性與嚴整性而言,任何單一取向性的生命教育 課程都無法整全說明彼此的重要性、關連性,任何「取向性」生命教育內涵都只是 進階課程,如果未能梗概而完整地認識「人生最核心議題」,便無法兼具廣度與深 度、立體地了解生命教育內涵。

當然,這也不是說生命教育「取向性」課程不足為取。基於對生命教育完整師 資的困難,能夠開設單一取向課程提供學生學習應也值得鼓舞;另外,就學生需要 的差異性而言,「取向性」生命教育可能具有臨床性或緊急性的價值,例如:處置 具有自殺傾向、遭遇重大變故…等個案。當然,更不可忽視:縱使是取向性課程,

對於學生在未來人生旅程中可能的影響與助益!

(五)評論我國「生命教育」的最重要旁支──「健康教育取向」

南華大學 1997 年成立的「生死學研究所」,以及 2004 年雙雙設立的國立台北 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

(7)

究所」,三者的辦學宗旨、目標或課程均強調我國「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旁支「健 康教育取向」;而本取向的內涵,黃雅文與姜逸群(2005)亦已具體提出。(註6

檢討「健康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就學理而言,本取向無法圓滿說明生命教 育「探究生命中最核心議題並引領學生邁向知行合一的教育」的內涵與立場;就實 務而言,在國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架構下,或高中 95 課程暫綱中,本取向均不足 以取代「生命教育」。然而,「健康教育取向」所以成為各取向中突出的一支,並已 成立專業的系所,就社會脈絡加以檢視,可說是由於醫療保健原為人類生存的基本 條件,當代更已發展為國家公共事務的重要而龐大的一環;這個領域從傳統身心的 照顧,轉而擴充結合「身心靈」的照護,在宗教信仰低迷、精神疾病充斥的今天,

顯得合理而需要。不論如何,我國生命教育有此一重要的旁支,將見到更多生命教 育的工作者理念上對話激盪、行動上相互支援、共同努力,確值肯定。

整體而言,我國生命教育發展的特色,在「起源與屬性」方面,可觀察得到 是從民間發生、地方政府推動,再經中央教育部正式承認,從而接手推展的一種 本土性教育發展,其屬性帶有濃厚的人本精神與人文氣息;至於「理論與實踐」

方面,則因多項計畫快速在全國各級學校推展,故有關的理論建構反而慢於實務。

至於我國生命教育之發展,確已朝向專業方向發展,而第一個專業組織「台 灣生命教育學會」的成立(2004),更是台灣生命教育推動史上的里程碑。(註7 而「生命教育」成為中小學正式課程,尤其可視為生命教育兼具專業化與普及化 重要的指標,包括:2003 年頒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明訂「生 命教育」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指定內涵」,以及 2004 年公布「普通高級 中學課程暫行綱要」,首度將「生命教育類」列為高中正式科目。

總之,我國生命教育理念與內涵已凝聚的共識,其內容與架構確實十分縝密而 妥適,吾人也可期待在現行高中 95 暫綱的施行,透過不斷地實踐,繼續充實生命 教育理論與內涵。

五、印順的佛學思想與生命觀,有深化生命教育的理念並豐沛其內涵之義蘊

本研究首先逐一就「生命教育」的總目標及分項目標,概論印順佛學核心思 想與生命觀的生命教育義蘊,發現印順的思想與著作都密切圍繞著「生命教育」

總目標所述的「生命中最核心議題」,並藉由「緣起性空」的思想基石,透過「人 間佛教」的闡揚,導向「邁向知行合一」

有了上述的總體認識後,本研究以「深化生命教育理念」為綱,詳細探討印 順生命觀思想的生命教育義蘊,研究發現其可堅定生命教育的目標、肯定「知行 合一」的精神,並可提供建構「終極智慧」的理論架構與基本內涵;再則以「豐 沛生命教育內涵」為緯,內容以討論「終極關懷與實踐」的議題領域為主,探索

6 參見本論文第四章第二節參之四。

7 該學會的成立與業務推展,主要係由學者孫效智領導,系統培訓高中「生命教育」師資、讀書 會、學術研討會,並出版論文與教案…等。參見張淑美(2006),《「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 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5 初版,2006 初版二刷,頁 200-201。

(8)

印順的核心思想與生命觀可提供「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自力而理智的宗教觀」

以及「『不厭生死,不欣涅槃』的生死觀」,作為生命教育工作者的參鑑。以下簡 要予以結說:

(一)堅定生命教育的目標

印順指出「佛法可說是徹底的生命哲學」,因為佛法以觀察有情生命為中心,

「佛法的探究,可說是對生命之流的一種觀察與體驗」,其重點是以「緣起法」給 予生命之流較具體圓滿的說明;印順強調「從人本位而直入佛道」,直入當下的身 心的淨化、具體的人生與世間,使有情生命獲得究竟解脫,「這就是人間佛教」 佛法的目的,一如我國高中生命教育的目標,都是普遍內在的每一個人類/學生個 體自身,沒有其他外在或工具性的目的;內涵方面,二者都是兼重未來與當下、

個體與群體、身心靈,以及認知、情意與實踐。

「信佛」也稱作「學佛」,依據印順的論述,「佛教是一種教育」,其目標、宗 旨、課程內容等等,都確認佛教是「佛的教育」「自覺覺他」的教育,其目的在 透過戒、定、慧三學的修學,轉迷啟悟、淨除內心的無知、誤解與煩惱,從而體 驗真理,得到涅槃解脫,並進一步協助他人亦能如此,自利、利他同時成就,度 盡一切苦厄。印順並明白指出:佛是眾生的導師,其教育特別重視自覺與實踐,

佛與信徒則是老師與弟子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綜合地說,在印順眼裡,

佛教就是佛陀自覺而覺他、解行並進、實踐不息的生命教育。

印順認為教育非僅傳授知識或技能,應重視身心的淨化,否則不成其為教育。

他並主張所有世間的善法,包括醫藥、工巧、內明等「五明」在內的各種學問都 是佛法,佛弟子都應該善加學習;此外並應全力從事世間的一般教育,因為在大 乘的真俗無礙中,一般教育是大乘法的一部分,為導入大乘的基礎,所以應該辦 教育文化,給予人們世間與出世全整的「法布施」。教育部 95 年高中課綱的頒布,

感於傳統學校教育內涵的不足,故加進重視人生最核心議題之省思與實踐的生命 教育,二者的精神可說是不謀而合。

總之,印順的佛學思想與生命觀,指出了佛教是生命自覺的教育,肯認了佛 法契合我國「生命教育」的目標,有力地堅定生命教育的目標,主張應在人間推 動「兼重自覺與實踐」的生命教育。

(二)肯定「知行合一」的精神

生命教育應重視知識與理性的進路,可以從中小學教師應具備「學」「養」

兩方面的條件說起,其中「養」指的是老師的人格修養與生命境界,這是老師「身 教」的基礎;「學」則指老師在學理方面的素養,這是「言教」的基礎。

再者,高中生命教育相當部分與層次是採取知識進路的,更是強調以「知行 合一」為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整個課程綱要對於「知行合一」相關的規範與期 待是全面的,從「總目標」「分項目標」到「核心能力」及其主題與說明,並具 體地說明了「知行合一」的面向涵蓋了「知、情、意、行」各層面。

印順肯定「知行合一」,可以從下列幾個面向闡明:

首先,應「多聞」各種知識與見解,虛心探討不同意見,並應具反省與批判 的態度。印順深感人類就在「見諍」中過活,因此他身體力行,強調「多聞知識」

(9)

是「修行」的基礎,主張從「多聞」中認識、判斷、去惡、得涅槃,並落實要求 自己的學生多方面修學,提醒學生將來避免生門戶之見。他同時三強調反省與批 判的重要,他即曾說:「現實人間是充滿缺陷的,種種非法,種種罪惡,不能看作 當然」,並在一生之中不畏各方情緒而忠實提出自己的文字與見解。

印順強調以正見「緣起」的智慧指導人生,如果忽視智慧,即無以表現佛教。

所謂「正見」,是「如實知見」,也就是如實地體知「緣起法」,從緣起的「此生故 彼生」,理解「此滅故彼滅」,正見緣起而除去無明與煩惱貪愛,便能夠依正見而 起信、依正見而學習、依正見而生活、依正見而修行,才能達成眾苦的解脫。

印順指出,學佛、即是向佛學習,重在實踐,如理解佛法卻不能實踐於生活,

是不合佛法的。實踐,乃以「以大悲為上首」「菩提所緣,緣苦眾生」,見到眾生 受無量苦,而起無量悲行。印順並提醒:自利利他,應注意合理、合宜的實踐,

千萬不能忽略自己身心的調治,否則既無智慧,又無能力,如何能他,所以應廣 學一切,並以「勝解」「堅固」「歡喜」「休息」等四種力量來助成精進。

最後,印順強調以知導行、以行致知,而得出「徹底正知,如實修行」的結 論。印順說,佛教是從實踐的立場,來確定「知」的地位;佛法以實踐為本,而 實踐又必然是以知為先,例如修行八正道,為首的是正見與正思惟,兩者雖然都 屬於「知」,但卻是修「行」的項目,在越知越行、越行越知的學程中,達到「徹 底的正知」,與「如實的修行」

(三)建構「終極智慧」的理論基礎

我國高中「生命教育」課程暫行綱要指出:生命教育以知行合一為目標,這 涉及了人生觀、生死觀及宗教觀等「終極智慧」的涵養,又說:「終極智慧賦予人 生意義與目的,並提供人生實踐的終極基礎。」雖然「終極智慧」如此重要,本 研究發現:雖然「終極智慧」的概念或深或淺地泛存於古今中外的思想、宗教、

文化中,但並非學術名詞,學術界對此名詞迄今並未有系統論述;然則,印順法 師探討佛教「慧學」「般若學」)的成果,可對「終極智慧」探討的困境,提供解 決的重要進路、架構與內涵。

印順指出:修學佛法的分野,關鍵即在覺或不覺,「覺」所以成聖,「迷」所 以在凡,這「覺」的真實智慧可說是聖者們的特德。佛教對此「智慧」在大、小 乘經論中安立了種種不同的名稱,如:慧、觀、忍、覺、正知、如實知、方便等,

其中「般若」「正見」「慧」三者最是一般而常見。佛教對於智慧最常見的分類 為「生得慧、加行慧、無漏慧」。修習佛教的智慧學,必然是依於「生得慧」,經 過聞、思、修「加行慧」的歷程,最後證悟甚深法性,獲致「無漏慧」。這個過程,

大、小乘是一致的。

「般若」是智慧,乃一切善法的根源,且是「諸佛之母」。印順解說「般若」

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及「文字般若」三種,並引《智論》來說明「空」

「般若」「菩提」依序有深淺與轉化的關係;而「般若」與「方便」二者不一不 異,其中「般若」側重於法空的體證,「方便」則側重於救濟眾生的大行。此外,

印順闡明以「中觀的觀法」趣入「般若」,認為聞量、比量、現量三者在正觀真理 的過程上,有連貫性與必然的關係性;並應隨順勝義,依據緣起法而觀法法無自

(10)

性,洗淨眾生的一切錯謬成見,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般若」深觀雖共於三乘,

在大乘中仍是徹始徹終的,唯佛所究竟。

本研究嘗試建構「終極智慧」理論,參鑑上述佛教「慧學」的內涵,對於「終 極智慧」的意義、範疇、內容、歷程等面向,提出簡略的芻議:在意義方面,「終 極智慧」是「出世」的智慧,超越和勝出一般世間的智慧,並能藉以出離煩惱、

不再受煩惱所繫縛。在範疇方面,「終極智慧」不僅「涉及了人生觀、生死觀及宗 教觀」,事實上涵蓋生命教育的所有目標與各項議題領域。在內容方面,「終極智 慧」是以人類與生俱來的生得慧為基礎,對於人生、生死、宗教、道德…等終極 議題,從聽聞、理解,到體驗、領悟;它是「觀照」的,具有濃厚的實踐意義,

不僅付諸實際,同時可用來指導人生。在歷程方面,「終極智慧」是不斷觀照、不 斷開發、不斷提昇的歷程;具體而簡略地說,即是聞、思、修的歷程。最後,在 方法論方面,培養「終極智慧」的方法論是「中觀」,即是從隨順世俗觀察因果事 相,到隨順勝義正見「緣起寂滅」,也就是體見「緣起、性空、假名、中道」統一、

八不緣起的「中道的觀法」

(四)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

本研究以「豐沛生命教育內涵」為緯,討論「終極關懷與實踐」的議題領域 為焦點,探索出印順的思想與生命觀,可以提供生命教育工作者有關人生觀、宗 教觀與生死觀的參鑑。

「人生觀」是生命實踐最重要的基礎之一,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涵,因此,

「人生觀」一詞出現在我國高中 95 生命教育暫綱所有科目與向度中。本研究分析 印順從佛法中洞見所得的人生觀,得見其生命教育的義蘊。

印順勸導世人有關人生的基本信念,基本上依據「業感說」的。「業感說」提 供了創造、實踐、解釋人生價值的基礎,他主張人們應該認識一切由自身的業力 所招感,所以自己有力量能改造自己,進而能改造世間,不依憑他力;三世業感 說並給予人類以永不失望的光明,生命沒有永遠的罪惡、苦難或墮落,我們對於 自己、對於別人,都要有這樣積極、樂觀的觀念,破除任何困難而永不失望。

印順依據經典指出:人類有「憶念」「梵行」「堅忍」三種特勝,也就是理 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出,儒家也將其揭示為「智、仁、勇」三達德;大乘佛 法正是依於這人性的三特勝,依人乘而直入佛道,修學佛法的菩提「信願」、普遍 平等的「慈悲」、般若「智慧」等三要門,使人性淨化、昇華,完成佛的三德。

人何以而為何而存在、為何行善?印順說:為的是使個人安樂、使世界趨於 和平。他強調:這贊天地之化育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也就是人人皆可以成佛,

這可以明白人在宇宙間佔有何等重要的地位。他對人生觀曾經提出幾種看法:

1. 光明的人生觀,安命而能創命的人生觀。

2. 自由自主的人生觀,構成以「師友」為核心的文化與社會關係。

3. 緣起無我、互助報恩、慈悲為本的人生觀。

4. 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改造以情為本的人生。

針對「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印順主張離二邊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其 主導者即是「正見」;一切身心的行為,都是以「正見」為本的實踐,不落於情本,

(11)

都是以「以智化情」「以智導行」為原則。印順說:「不苦不樂、智本的新人生觀,

是佛法的唯一特質」

在具體實踐方面,印順法師說:居士應該作大乘居士,學做菩薩,上求菩提 追求覺悟,下化悲苦的眾生。佛教的第一義,是覺悟人生的真意義,從迷妄中覺 醒過來;菩薩行,是出離一般人生而回歸於新的人生,徹底的自我革命,洗盡私 欲倒見,從自我、我家、我族、我國等「情識本位」中解放出來,轉化成為「人 類/有情本位」「正覺本位」的人生,獲得究竟解脫。印順勉勵眾人:無私無我,

善用時光,以智為前導,改造人生,追求安樂、有意義的人生,完成人生的理想。

(五)自力而理智的宗教觀

「宗教」是人類心靈普遍的現象,也是人類長期以來重大紛爭的因素之一;

我國普通高中生命教育類特別設計「宗教與人生」一科,培養高中生之人文關懷、

宗教哲思與問題討論的能力,意義深遠。

印順深入論述宗教,認為宗教是建立在「創始者(教主)「神秘經驗」與「教 義」三者之上;他師承太虛,明確主張「佛法是宗教」,且是「不共於神教」的宗 教。有關宗教的起源及其本質,他認為:宗教的行為不僅來自環境的啟發,更主 要的是由於人在層層的束縛中,依賴現實又不滿現實,引發而為依賴與超越的宗 教情緒,更有「一種特殊經驗為支柱」,換言之,「宗教是由人類內心的向上意欲,

在不同的環境約束下,經各種特殊經驗而展開。」印順肯定宗教是人類文明的根 源,可說是人類智慧的產物。」

印順依據佛經建立諸天世界的層次,將宗教分作多神、一神、梵我、唯心、

正覺等五種層次,並解析前四類宗教都是不離自我的妄執,都是不徹底的,而佛 教,則是超越這四類宗教而實現為正覺的宗教。印順也從另一意義將宗教分做「自 然宗教」「社會宗教」「自我宗教」三類,其中「自我宗教」源於人類意欲表現 於要求自我生命的永恆、福樂、平等、自由、智慧與慈悲,著重於自我身心的淨 化與完成,耶教,回教,佛教,印度教中的吠檀多派等,都屬於此類。

印順顯然主張宗教是進化的,認為應該信受高尚的宗教;他肯定「自我宗教 是最高的」,並認為佛教的正覺,一直提供人類新生的最佳方法,合情合理、平等、

民主、自由,因此乃是最高的宗教。印順在許多著作中進行宗教的分類與分析,

並理直氣壯地批評一般神教,包括印度傳統神教、西方基督宗教等,極易引起爭 議、紛爭甚至敵對,這是理解、甚至運用印順思想時需嚴肅關心之處。

印順主張佛教是「正覺的宗教」「自我宗教」,他強調佛教「是宗教,又是無 神論」「有情的一切,由有情的思想行為而決定…佛法是自力的,從自己的信仰、

智慧、行為中,達到人生的圓成」,又強調佛教著重於智慧的體驗生活,其特色是

「慈悲與智慧的融和」「信仰與理性相應,信智合一」;並以此評析印度佛教的衰 亡與中國佛教的衰敗。他憂心當今的青年們,大抵是非宗教或反宗教的,他同時 肯定宗教是人類智慧、理想的特殊表現,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宗教具有許 多價值,尤其是使人從信仰中強化自己以克服困難,淨化自己以達成至善的境界,

世界上高尚的宗教,都重視並有此作用,表彰了宗教普世的真義與價值。

(六)「不厭生死,不欣涅槃」的生死觀

(12)

我國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死關懷」課程,希望引導學生建立對死亡積 極的認知與態度、探討中西重要文化與宗教的生死觀等,內涵極為龐大而豐富,

本研究針對其中若干主題,個別或統籌地闡明印順法師生死觀的義蘊。

印順首先指明:有壽盡、福盡而死,也有是不應死而死的,所以學佛要立刻 前進切勿等待,同時也要注意行為、自己保養,避免不應死而死。

再者,印順認為以三世論解說生死最為合理,強調應該堅信三世延續的生命 觀。他分析認為:有情識的生命,有過去、現在與未來,前一生命的死亡,即是 後一生命的開始;千萬不可誤信唯物主義的一世論,導致無從安身立命,「喪失了 人生的意義,否定了自己的價值」,更讓世界陷入頹喪、功利、私欲、瘋狂、苛刻 而殘酷。至於二世論詮釋現生與來生,著實堅定了鼓舞了人類的內心,使人類充 滿遠景的光明,但並未解決人生深層的疑義,已越來越不能為人類所信仰;而三 世論「自作自受」的人生觀,則肯定人生的真義,安命而又能創命,又從「自作 自受」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社會,甚至世界的歷史,都符合這因果升沈的 規律,最能幫助人類從唯物論的、一世論的禍害中解脫出來。

有關生死的根本,印順著作中曾有數種解釋,包括:「無明與愛」「我見」

「識」「煩惱」,各有詳細的解說,但亦曾給予統一的說明。他說:因為「無明」

──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一切煩惱,迷蒙了真相,眾生把一切法看作真實,

而且想像有一永恒自在的「我」;眾生一切從自我中心去活動,於是到處執著,造 善惡業,導致不斷生死流轉;也就是說,因為「無明」是障礙智慧的愚癡,沒有 智慧,執著一切法有自性,這種晦昧的心識,是一切錯誤的根本,愛取等煩惱都 可以包括在內。「無明與愛」「我見」「識」「煩惱」等各種生死根本,實則是一,

所以印順說:「同樣的生死,根本也只有一」

在印順看來,了脫生死最關鍵的是「能知緣起」。如能正觀緣起,通達無常、

無我,則自我中心的妄執失去了對象,無明、我見為上首的「見煩惱」被摧破了,

貪、瞋等「愛煩惱」也漸漸除滅,心無所取、無所著、無所住,能契入涅槃,得 解脫自在」。綜合地說,因「識」取著境界,以為實有,起「煩惱」、造業而生死 輪迴;若想解脫,須讓與「我見」相應的「有取識」(分別識)不起,此識不起,

煩惱即不生,煩惱不生即不造業,不造業即不感生死,由此輪迴永脫。生死的根 本只有一,悟理解脫也必然同一。

基於「不厭生死,不欣涅槃」是印順人間佛教一個更根本的理論基礎,同時 也是大乘的共法,真菩薩道的精髓,本研究論述印順生死觀在生命教育的義蘊:

1. 不厭生死

一般「不厭生死」而耽滯人間的是「人天乘」,也就是一般世間的人類與天人,

他們以世間欲樂為目的,而不厭生死;至於菩薩道行者,同樣是「不厭生死」,但 其發心與行為迴異於人天,也不同於小乘者「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若冤家」,而 是具備了大悲智,不厭生死而求涅槃,不重自利而重度他,真正的方便善巧。

2. 不欣涅槃

印順指出大乘者除了「不厭生死」,更是「不欣涅槃」,這是安住「無住涅槃」

的境界,不單是發菩提心,更要實踐菩薩的悲願,出離生死又不厭生死,一步步

(13)

的攝受眾生,引導眾生修一切功德。印順解釋道:這是因為能夠勝解空義,了知 法法平等,即:生死的性是空,涅槃的性也是空,在空性平等的基點上,不把生 死、涅槃都看成實在,了知其如幻非真,並在如幻之中利益眾生;如果看成實在,

便不能不厭生死,不能不急求涅槃,而落入小乘行徑。要解除此項錯誤,必須了 達「空有相即」──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從而悲智雙運、入世度生。

印順終其一生平實提供人間佛教的生死之道,弟子們遵照其遺囑在其喪禮 中,引導眾人念誦「本師釋迦牟尼」,並諷誦《佛說無常經》,讓親眷、往生者與 參與喪禮者共同互動增慧,理性地認識生命無常、苦空無我之道。印順的生死哲 學強調了「生老病死是決定學佛成就之重要關鍵點」,即使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印 順亦以縱貫一切佛法而歸向佛道的平實精神,具體對喪葬禮儀提供了人間佛教的 典範。

(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倍思科學」教育系統,是由國內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共同規

(預估缺) 依據教育部國 民教育署補助 各地方政府 109 學年度推 動國小合理教

印順 2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身體力行: 藉交流及專業發展活動,促進全校教職員認同推動價

台灣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 http://

• 承接視覺藝術科作為高中課程的 選修科,並繼續推動本科課程的 發展,教育局於2020/21學年開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