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育局

校本支援服務(2021/22) 簡介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通識教育科

(2)

提供支援服務的單位/組別、

支援對象及範圍

 提供支援服務的組別 教育局

質素保證及校本支援分部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 支援對象 中學

 支援範圍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通識教育科

(3)

發展 課程 領導 促進

交流文化 持續

專業 發展

核心價值

提升課程領導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支援服務的目標

發展課程領導,建立教師團隊的協作、交流與反思文化,

以持續教師專業發展,優化教學實踐。

(4)

課程規劃

學教策略

課程領導 學教策略

支援服務的重點

根據中央課程的宗旨和目標發展校本課程,設計客觀及持平的學與教材 料,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正面的價值觀與積極的態度

發展議題探究的學與教策略,如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 理解概念和建構知識,培養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包括思考能

發展有效的學與教和評估策略,如混合式學習、體驗式學習 及電子評估,以及在《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框架下推廣 國家安全教育,以增進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認識,提升他們 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

探討有效照顧學生的多樣性的學與教和評估策略 發展教師的課程領導和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學教策略

(5)

到校專業支援

學校現況檢視

校本課程規劃

學與教設計

課堂研究 專業發展活動

分享會

工作坊 共同備課

觀課 學校探訪

專業網絡支援

課程領導 課程發展 協作文化 學教策略 評估素養

… …

支援模式

發展課程領導 促進協作文化

5

(6)

優化協作工作計劃

• 草擬協作工作計劃

• 凝聚共識

• 制定推行策略

… 至八月

• 將所獲得的知 識概念化

• 展示實踐成果

工作簡介會

首次到校會議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實踐計劃和執行實施策略

評鑑協作工作計劃的效能

因應校情和學校發展優次,配合學生學習需要,

採取不同步伐和策略,聚焦目標發展校本課程。

到校支援協作進程參考

(7)

規劃議題為本的 校本課程

掌握及認用知識

多角度探究議題

(8)

適異學教策略設計,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9)

設計線上線下學習材料,支援學生持續學習

建立網上課堂常規 ,運用網

上學習工具,促進學習成效

(10)

規劃價值觀教育及學習活動

規劃校本課程的價值觀教育元素,設計課堂

內外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

(11)

透過通識教育科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

共同規劃校本課程,

加強 媒體素養 元素

(12)

透過通識教育科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

共同設計校本學教材及策略,培

養學生 使用媒體的道德操守

(13)

發展多元學與教策略

設計 體驗式學習活動

增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14)

目標:建立跨校協作平台 內容

2020/21學年發展的內容包括:

1. 校本課程規劃

:設計議題為本的校本課程,糅合面授及網上課堂,發展自 主學習能力,回應學教新常態的挑戰

2. 發展多元學與教策略

:設計體驗式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社會與文 化」學習範圍內的主要概念,發展他們的多角度思考能力

3. 推廣跨校共同備課

:從可靠的資料來源搜集學教素材,題設計中立持平 的校本學習材料,提升教師的專業判斷,並交流學教心得,優化課程領導

專業網絡(2020/21)

(15)

專業網絡 (2020/21)

主題 形式

1 新常態下的通識教育科校本課程規劃 分享交流會 2 建立網上課堂的學習常規,促進課堂學習效能

主題:「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觀課交流

3 課程領導交流會 網上分享會

4 運用時事議題素材,設計中立持平的校本學習材料 主題:「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共同備課工作坊

5 透過設計體驗式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多角度思考 主題:「生活素質」及「文化承傳」

分享會

6 支援服務學校聯合分享會 分享會

(16)

分 享 會

專業網絡(2020/21)

(17)

 支援服務一般為期一年

 委派一位 專責教師,例如副校長或科主任 帶領核心教師團 隊參與是項夥伴協作支援服務,以及負責與相關學校發展 主任聯絡

 會議安排

安排定期會議時段(建議每周/每循環周約為1.5小時,並宜 編排在時間表內),讓所有相關的學校人員能參與討論課 程發展、共同備課、課堂實踐等

 與其他同工分享校本課程發展的經驗和資源

 遵守版權條例,發展校本課程及學與教材料

注意事項

(18)

校本支援服務(2021/22) - 常見問題

問1: 核心教師團隊的成員人數,有沒有甚麼規範?

答1: 學校應按發展步伐及校本課程發展目標,決定核心教師團隊 的成員人數。為平衡建立交流與反思文化及安排共同備課時 間的限制,建議核心教師團隊的成員人數約為3-8人。

問2: 支援服務包括觀課嗎?

答2: 除課程規劃外,支援服務讓核心團隊能發展課堂研究,包括 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議課,觀課主要目的是了解課堂的學 與教效能,以回饋及檢視課程發展成果。

問3: 本校有意參加支援服務,但暫未訂定2021/22學年的發展重點,

可否先行申請?

答3: 學校可先申請來年的校本支援服務,待申請成功獲批後,再

(19)

校本支援服務(2021/22) - 常見問題

教育局 質素保證及校本支援分部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問4: 支援服務為期會否多於一年?科組有意按年逐步檢視及規劃 校本課程,若支援服務為期只有一年,時間會否不足?

答4: 學校發展主任會協助學校檢視校情,鼓勵學校善用為期一年 的支援服務,訂定適切的校本課程計劃,發展課程領導及建 立交流與反思文化,以促進校本課程持續發展。

各項支援服務一般為期一年。學校如欲繼續參與支援服務,

仍可遞交申請,教育局將按既定機制處理各學校的申請。

問5: 一般來說,學校發展主任會運用哪些策略,與教師團隊協作,

達成計劃的目標?

答5: 學校發展主任除了協同科組教師檢視校本課程,亦會通過課 堂研究,共同發展學與教及評估策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 需要。例如學校發展主任會協助教師更新教學議題或共同設 計校本教材,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相關詳情請參閱本簡報 第7至13頁。

(20)

校本支援服務(2021/22) - 常見問題

問6: 如學校遇上停課或其他特別事件,校本支援服務會否暫停或 延期?

答6: 校本支援服務一般以一學年為單位,如原定會議時間遇上學 校停課或其他特別事件,學校發展主任會與核心教師團隊保 持緊密溝通,商議合適的安排,例如透過線上會議,持續與 教師協作及交流。如停課持續一段較長時間,學校發展主任 會了解校情和學生需要,支援教師調適學習內容,發展合適 的學與教策略,包括:混合式學習、自主學習及電子學習 等,促進校本課程發展,讓學生持續學習。

問7: 支援服務是針對現有的通識教育科的校本課程發展嗎?對於 即將實施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支援服務同樣可以照顧嗎?

答7: 支援服務同時涵蓋現行的通識教育科課程及2021/22學年中四 級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學校可於申請支援服務時,列

(21)

洪麗婷女士 電話: 2639 4745

電郵: ssdosbcds1@edb.gov.hk 陳應聰先生 電話: 2639 4739

電郵: ssdosbcds15@edb.gov.hk 黃偉立先生 電話: 2639 4766

電郵: ssdosbcds22@edb.gov.hk 任永恒先生 電話: 2639 4764

電郵: ssdosbcds25@edb.gov.hk 查詢熱線/電郵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通識教育科)

(22)

 學 校 可 按 優 次 申 請 最 多 兩 項 校 本 支 援 服 務 。 詳情請參閱教育局通函第18/2021號

 有興趣的學校可於2021年3月24日至4月30日,透過教育局網 頁申請「A13 通識教育科」支援服務,網址如下:

https://sbssapplication.edb.gov.hk

 教育局已把申請詳情及網上申請系統的用戶編號和密碼通知 各學校。如需技術支援,請聯絡校本專業支援組黎皓輝先生

(電話:2152 3604)。

 申請結果將於2021年6月11日公布。

申請注意事項

(23)

- 完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 學校可依據 課程發展議會的指引,按其辦學宗旨及使命,並因應 校情、學生需要和社會期望等,發展具校本

 假如學校有特殊的校本需要,校董會/法團校董 會可考慮聘用現職或中斷服務不超逾一年(超額教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架構提供一個框架讓學校自行規劃和發展校

答1: 學校應按發展步伐 及校本 課 程發 展目 標 ,決

學校願景 學校願景 學校願景 學校願景 學校發展 學校發展 學校發展 學校發展 學生需要 學生需要 學生需要 學生需要 教師團隊. 教師團隊 教師團隊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health literacy and risk behavior of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relevant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Survey du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