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

鄭阿財 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一、前言

九想觀又作九想,是指對人屍體醜惡形相,作九種觀想。是佛教不淨觀的一種,用來斷 除人們對肉體的執著與情執。唐代文學作品中保存有許多歌詠九想觀的詩歌。

二十五年前,我曾對日本入唐求法高僧空海《遍照發揮性靈集》中的〈九想詩〉十首,

深感興趣。以為此〈九想詩〉當是空海入唐求法時受到中土盛行九想觀影響而撰作的佛理詩 篇。惜當時囿於學力,未能有進一步的鑽研。後因浸淫於敦煌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得有機緣 獲睹大批唐人寫本,發現其中多種有關「九想觀」的詩歌,同時也對唐人詩篇及日本漢籍中 所流傳的有關九想觀的資料多所觸及。

回顧學界對此課題的關切,一九六四年日本川口久雄發表〈敦煌本百歲詩、九想觀と詩 日本文學について〉[註 1],一九七九年旅法敦煌學前輩陳祚龍發表〈關於敦煌古鈔《九想觀 詩》兩種〉[註 2];近年來學者亦多有所論述,如:林聰明《敦煌俗文學研究》〈第五章、敦 煌通俗詩考述〉「伍、佛家思想歌詠」[註 3];張錫厚《敦煌文學》「詩歌」部分[註 4];項楚

《敦煌詩歌導論》〈第二章、釋道詩歌〉「第一節佛教詩歌」[註 5]以及汪泛舟《敦煌僧詩校 輯》「第三部分修道禪觀」[註 6]等,多有論及。諸家論文,或概述大端,或簡論要旨,或校 錄寫卷,咸有所得。唯新近公布之敦煌寫本,尚有未論及者,如上海博物館48(41379)《九 想觀》一卷、俄藏 Дχ3018「九想觀」殘卷,其中尤以上博本最為突出。此本與其他英、法 藏本五言、七言的詩體不同,全篇九首,每首句數不一,首句作「三字句」,其他基本上以 七言為主,間有「三、三」句式,與〈十二時〉等聯章體頗為似。且各本「九相」名目亦不 盡相同,又盛行於唐五代,其中或容有可探論者。乃不揣淺陋,撰成〈敦煌本佛教詩歌《九 想觀》探論〉[註 7]一文,高搴前修,亦竭缾管。

一九九八年余休假赴日,在東京大學進行短期研究。其間,對日本流傳的九想觀相關資 料,多所留心。如署名「東坡居士」的〈九相詩並序〉、〈九相詩繪卷〉,以及日本正倉院

(2)

藏聖武天皇宸翰《雜集》中真觀法師〈奉王居士請題九想即事依經總篇〉一首等,均為探究 九想觀詩的寶貴資料。因更撰新探,就教方家。

二、寫卷概述與校錄

敦煌文書中有關「九想觀」的詩歌藝文,余所知見,計有六件,現分別庋藏於英國倫敦 不列顛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Bibiotheque Nationale)、俄國聖彼 得堡(原列寧格勒)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以及上海博物館。依其內容而論,可大別為五 種。茲分別敘錄、校訂迻錄如下,以資參考。

(一)S.6631

S.6631 為卷子本,黃紙,長五八一‧二公分。正背書。正面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首缺尾完,字體工整。卷背為不同人所抄,〈辭父母讚〉之前為一人所抄,〈辭父母讚〉之 後為另一人所抄,字跡較拙。計抄有:〈歸極樂去讚〉、〈蘭若(空)讚〉、〈香讚文〉、

〈遊五台讚文〉、〈辭父母讚〉、〈義淨三藏讚〉、〈唐三藏讚〉、〈羅什法師讚〉、〈四 威儀(讚)〉、〈臥輪禪師偈〉、〈九相觀詩〉、〈和菩薩戒文〉、〈維摩五更轉十二時〉

等釋門讚歌藝文。其中,〈九相觀詩〉係五言詩形式,首尾俱完,計五十行。全篇計九首,

每首十二句,六韻。前有序。首題:「九相觀序」,尾題:「九相觀詩一本」。茲依微卷影 本原文迻錄,並校訂如下:

九相觀序

夫夫(大)雄演教,普拯濟於含靈;開闡玄門,示蒼生於覺路。然則法體絕寂,名言顯 其幽微;會相歸真,止觀源於妙有。無量壽覺,權開十六之宗;釋迦牟尼,爰敷九相 之要。因茲妙觀,知煩想之虛生;察念正懃,識緣心之妄起。三界迷俗,處夢宅而長 眠;六賊競馳,入無明之暗室。詐相親附,渴名色之無厭;役使身心,遍五道而為業。

往來生死,長沉沒於愛河;胞胎受形,永漂淪於苦海。何有智者,不返斯源;傷哉痛 哉,為害茲甚。普勸有識,歸心解脫之門,憑此勝因,同證涅槃之路。詩陳九相,列 在後文。

嬰孩相第一

色醉明神闇,貪迷達識昏。情塵交觸境,冥陰託靈魂。孕氣成珠貌,欣生路(露)(胞)

分。寵憐膝下育,嬌愛掌中存。肝膽非為比,珍財豈足敦。寧知是虛幻,聚散等浮雲。

童子相第二

(3)

狀貌隨年盛,形軀逐日紅。三周離膝下,七載育成童。竹馬遊閭巷,紙鶴戲雲中。花 容豔陽日,綺服弄春風。寵愛量難比,恩憐靡與同。那堪百年後,長奄夜臺空。

盛年相第三

(壯)年非久駐,盛色豈長留。群迷曾未覺,結伴恣歡遊。林間施鳥網,水由(曲)

下魚鉤。享(烹)鮮充美饌,酌醴獻交酬。堂館笙歌合,庭臺舞伎流。永言同此賞,誰 悟闇泉幽。

衰老相第四

(倏)忽紅顏謝,須臾綠鬢移。肌膚隨日咸(減),容髮逐年衰。境(憶)昔望歌處,

[□]遊謳期。形消魂屢怯,氣弱魄增微。伏(仗)策身難舉,心行足不隨。煩宛(怨)

坐空室,悲嘆淚沾衣。

病患相第五

傷嘆老將至,悲病忽假[□]。力羸魂悄悄,氣弱識沉沉。幽臥無人問,梵居羨鳥音。

神遊形不及,伏枕日哀吟。始悔平生罪,懸愁業鏡臨。信知秤善惡,何不早歸心。

死相第六

逝水無還滴,流水豈再追。景馳難蹔止,侍命亦如斯。氣逐風燈化,神從朝露晞。短 晨鋅(辭)日城(域),長夜掩泉扉。行路興哀歎,堂庭起慟悲。古今生死地,傷歎欲 何為。

舽脹相第七

生涯哀有極,死路去何充(匆)。傷哉百年內,俄奄九泉中。魄散形瘤黑,魂離體脹彤。

親鄰咸懼見,朋處畏相逢。名與身俱滅,人將我共終。昔時歌笑地,今日盡成空。

爛壞相第八

感歎軀摧壞,傷嗟命靡存。迎宵群獸囓,淩曙眾禽奔。肢節一離散,形骸幾斷分。泉 臺遊闇魄。蒿里止幽魂,可患無常境,浮生若電雲。何貪此火宅,不向涅般(槃)門。

白骨相第九

冥寞形神古,摧殘白骨新。支離散荒野,零落瘞沙塵。永與庭臺別,長為螻蟻親。百 齡終莫紹,千載止幽神。禪慧由茲覺,知令(今)離我人。心餘解脫境,起度涅槃津。

《九相觀詩》一本

(二)P.3892 及 P.4597

(4)

P.3892 為卷子本,高二一‧九-二九‧五公分,長八○‧七公分。正背書。正面抄有:

〈出家讚〉、〈佛母讚〉、〈無相法身禮〉、〈高聲念佛讚〉、〈九想觀詩〉。卷背抄:〈阿 彌陀讚〉,字跡拙劣,與正面不同。其中〈九想觀詩〉首尾俱完,計十七行。首題:「九想 觀詩」。全篇九首,每首四句,為七言絕句形式。

P.4597 為卷子本,高二八.三公分,長五三三.五公分。正背書。正面抄:〈和菩薩戒 文〉、〈西方樂讚文〉、〈般舟梵讚文〉、〈香湯讚文〉、〈四威儀讚文〉、〈臥輪禪師偈〉、

〈受吉祥草偈〉、〈大乘中宗見解要義別行本〉、〈香讚文〉、〈花讚文〉、〈遊五台讚文〉、

〈辭父母出家讚文〉、〈義淨三藏讚〉、〈羅什法師讚〉、〈唐三藏讚〉、〈稠禪師解虎讚〉、

〈菩薩十無盡戒〉、〈金剛五禮文〉、〈五台山讚文〉、〈寅朝禮〉、〈九想觀詩〉、〈佛 母讚〉、〈出家讚文〉、〈菩薩安居息解夏法〉、〈辭道場讚〉、〈請十方賢聖讚〉、〈送 師讚〉、〈勸善文〉、〈受水說偈文〉、〈聲聞布薩文〉、〈布薩文〉、〈十二光禮〉、〈法 身禮〉等三十五篇釋門讚文。卷背則有:〈和菩薩戒文〉及「光化四年九月十五日靈圖寺法 聖」等雜寫。其中《九想觀詩》,首尾俱完,計十四行。首題:「九想觀詩」;尾題:「九 想觀詩一本」。內容與 P.3892 同,以下則據微卷影本以 P.4597 為底本,校以 P.3892,迻錄 如下:

九想觀詩 初生想

初生滿月字嬰孩,內外親羅送喜來。男號明珠女百疋,車馬門前擘不開。

童子想

日月相摧(催)成幼童,五五三三作一叢。雖解聚沙為佛塔,心中仍未辯(辨)西東。

盛年想

(三十)紅顏盛少年,意氣英雄文武全。榮華衣冠車馬足,妻妾縱橫滿目前。

衰老想

年侵蒲柳競桑榆,骨竭筋枯皮肉疏。面上紅顏千道皺,欲行十步九長噓。

病苦想

四支沉重染纏痾,日夜尪羸苦漸多,百味目前俱不入,業合如斯知奈何。

死想

妻妾平生多捧擁,及至死時誰不恐。冤家苦哭三五聲,獲時送出填丘冢。

膨脹想

(5)

送至荒田丘冢間,親戚[註 8]妾奴各自還。唯見一槌(堆)膿血聚,何曾更有舊紅顏。

爛壞想

日炙風吹皮肉爛,見者誰不懷嗟嘆。蟲銜獸曳當頭分,筋骨分離支節散。

白骨想

縱橫白骨色如銀,盡是門家豪族人,莫言即日埋荒草,亦曾意氣驅風雲。

《九想觀詩》一本

(三)P.3022

P.3022 為卷子本,高二五公分,長二七七公分。正背書。正面分抄:《佛說救拔焰口餓 鬼陀羅尼經》及《佛說七千佛神符經》。卷背分抄:〈九想觀詩〉及《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 人本行妙經》,二者字體不同,〈九想觀詩〉為行書,計八行。全篇為五言十六句八韻。首 題:「九想觀詩」。世字避唐太宗諱,缺筆作「ㄝ」。通篇檃括九想觀的全程要旨,與S.6631、

P.3892、P.4597、上博 48 等以九首分詠九相不同。茲依寫卷微卷影本迻錄如下:

九想觀詩

榮盛寧堪久,紅顏俄已遷。早懷白首恨,更苦病來纏。

枕蓆霄難度,傷吟齯齒年。蓋期無避處,含怨赴黃泉。

神氣坏軀壞,烏啗兩目穿。肉從狼虎口,月照骨荒筳。

萬化皆歸盡,霑生咸逝川。終須風野散,世事總徒然。

(四)上海博物館48(41379)號

上博 48(41379)為包背裝冊子本。高一○‧四公分、寬三○‧五公分。厚白麻紙,計 一○一葉。每半葉多為六行。分別抄有:〈高聲念佛讚〉、〈念佛之時得見佛讚〉、〈校量 坐禪念佛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廿五》、〈大隨求啟請〉、〈尊勝真言 啟請〉、〈佛說加句靈驗佛頂尊勝陀羅尼神妙章句真言〉、〈佛說除蓋障真言〉、《佛說佛 頂尊勝陀羅尼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一》、《藥師經心咒》、《佛 說八陽經心咒》、〈發願文〉、《佛母經一卷》、《佛說父母恩重經》、《佛說地藏菩薩經》、

《佛說閻羅王受記令四眾逆脩生七齋往生淨土經》、《佛說大威德熾盛光如來吉祥陀羅尼經》、

(6)

《摩利支天經》、《八大人覺經一卷》、《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八》、《佛說北 方大聖毘沙門天王經》、〈護身真言〉、〈毘沙門天王真言〉、〈吉祥天女真言〉、《佛說 普賢菩薩滅罪陀羅尼咒》、《大般若經‧難信解品第四十四之廿五》、〈十二時普勸四眾依 教修行〉、〈勸善文〉、〈雜言詩〉(石女無夫主)、〈每月十齋〉、〈開元皇帝勸十齋讚〉、

〈十二月禮佛名〉、〈上皇勸善斷肉文〉、〈九想觀一卷〉、〈白侍郎十二時行孝文〉、〈清 泰四年曹元深祭神文〉、〈受戒文〉、〈沙彌五得十數文〉、〈八戒文〉、〈沙彌十戒〉、

〈沙彌六念〉、〈佛說閻羅王阿孃住〉等四十三種釋門讚文。其中第八十三葉上半葉第五行 起,至八十七葉下半葉第二行止,為《九想觀》一卷,計五十一行。世字避唐太宗諱,缺筆 作「ㄝ」。

首題:「《九想觀》一卷并序 (象)敬念」。據:第六觀中「路逢狂象來相趁」,「象」

正作「 」,可證。通篇九首,各首首句為「三字句」,其他各句主要為七言,間有「三、

三」句式,其形式頗似定格聯章「十二時」,按:敦煌寫卷中定格聯章「十二時」,綜合析 之,其體制句式,可分別為四式,除五言外,其他三式分別為:(一)「三。七。七,七。三。

三。七。七。七。七。」;(二)「三。七。七,七。」;(三)「三。七。七,七。七,七。七,

七。」[註 9],只是九想觀的各首句數不一,其句數、韻腳(有「。」者代表韻腳)、與音節 句式,分別如下:

第一首十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第二首十二句:「三。三、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第三首十二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三、三。七。七,七。」

第四首二十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七。三、三,七。七,七。」

第五首十八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七。七,七。」

第六首二十二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七。七,三、三。七,七。七,三、三。」

第七首二十四句:「三。七。七,七。三、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七,七。五,七。七,七。七,七。七,七。」

第八首十六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三、三。七。七,七。

七,七。」

(7)

第九首二十二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七。七,七。七,七。七,七。」

茲據《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所載,校錄如下:

《九想觀》一卷 并序 (象)敬念

如來妙法大慈悲,廣度眾生無盡其(期)。地水火風成四大,觀心阿那是無為。世人每 思九想觀,即知變太化來非;識姓(性)了心須覺悟,從生至死綴成詞。

第一觀 作嬰孩。妄想元從空裡來。綾綵羅畫迎三日,瑞錦箱成滿月裁。羅烈珍羞命 親族,共飲同歡長命杯。孫子抱來呈可喜,車馬爭牽玉碗推。父母憐之猶未足,縱使 朝參驟馬迴。

第二觀 作朣朦(童蒙)。騎竹馬,逐遊從。或聚砂來作米糶,或時覺走趁遊風。爭能 鸚鵡牽猧子,筑城弄士(土)一叢叢。行來失伴窺門覓,歸家吃飯亦無容。追朋日日過 庠序,鬥詠詩書阿那聰。路上逢人喚父父,不知自是白頭翁。

第三觀 盛少年。整是初成氣力全。拓石翹關唯鬥壯,彎弓遙射五陵前。各驅英雄兵 吏部,論詩說賦定華篇。三軍不肯隨旌節,久竟爭遊車馬前。求作樂,愛管弦,覺走 貪杯趁酒泉。呼朋日日追於賞,結伴朝朝花果園。

第四觀 賞猶歡。紅顏美貌畫時難。朝將玉管堂前弄,夜取鳴琴月下彈。南莊北宅多 修造,東閣西閣命朝官。亭牽起而連雲合,能將白馬夜遊盤。香車繡帳未童引,金鞍 鏤鐙月彫殘。留情引客前堂置,寵愛閨人後院安。一過富貴多妻妾,袍褲資莊爾許般。

每將鷹體散雲外,或將歌舞借人看。奇異哉,奇異哉,紅顏欲老阿誰催。忽捻明鏡堂 前照,一莖白髮送愁來。

第五觀 衰老時。鬢邊白髮亂如絲。起坐唯聞腰裡痛,目下尋常冷淚垂。只見堂前孫 子鬧,誰知門外往還希。皮寬肉盡無筋力,眼暗逢人問始知。盤中美食看便飽,糟中 駿馬不能騎。西山日暮無光影,陌上多饒枯樹枝。紅顏能不存始終,白髮偏能善改移。

昔時少年興八樂,如今聞曲轉生悲。不離黃泉寸步地,猶存活計勸妻兒。

第六觀 病在床。想中困苦斷人腸。百骨節頭一時痛,黃昏魂魄膽飛颺。左隨右轉如 山重,昔時氣力阿誰將。百味飲食將來吃,口苦嫌甘不肯嘗。丈夫今日到如此,黃金 白玉用何將。縱使神農多本莫(草),唯遺老病斷承望。路逢狂象來相趁,怕急將身入 井藏。井下四蛇催命促,攀枝二鼠咬藤傷。此是眾生命盡處,君知者,審思量。吾我 只今何處在,千金究竟是無常。如來上床靴履別,況凡夫,得久長。

第七觀 守魂空。骨肉歸於地水風。眼看四大還蒿里,妻兒哽噎氣填胸。憂悲惱,號 咷哭,永別摧殘一老翁。恰到黃昏男女怕,將知生死路何同。東家西舍懸桃板,北戶

(8)

南鄰問吉凶。非但亡人身奄化,孝家借索不相容。權時未得歸泉壞,誰知門外絕行蹤。

高枕華堂不得臥,終歸荒野守荊叢。曠野舊來閑,只是亡人鎮此間。親情眷屬永長別,

送來只是到荒山。荒山寂寂多墳墓,墓門無鎖亦無關。莫怪孤墳人不守,古往今來無 在還。

第八觀 壞爛時。行人見者斂雙眉。一切虎狼分噉食,鴉鵲爭食體上飛。昔時妻妾多 憐愛,今日摧殘阿那知。蠅蛆臭穢令人怕,螻蟻無親強守屍。到頭虛化無人我,何不 驚心覺悟思。可笑奇,可笑奇,行人灑淚徹心悲。空寂還空須(臾)[註 10]見,悟空真 性自然知。地水火風歸本位,眾生知覺達無為。

第九觀 停孤墳。髑髏白骨總離分。只見終冬霜雪變,何曾白骨永長存。冬月草裡白 如粉,春夏草生骨不新。縱使黃天日日照,終歸變化作灰塵。世人每思九想觀,不知 何處是我身。若也世間合有我,在生富貴總由人。十二因緣輪迴轉,但是無常莫共親。

智者若能悟此事,聽取西方淨土因。

西方有佛號彌陀,國名極樂遍娑羅。百鳥靈禽皆念善,樹葉風吹擊法螺。六趣輪迴爭 路入,彼方極樂少經過。

(五)俄藏Дχ3018

根據《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獻》第十冊,第一六五頁著錄,

Дχ3018 擬題作「九想觀」。原卷為殘片,上部、尾部殘,存六行,前四行即此詩。後兩行,

僅存「五言」、「轉觀」四字可辨,為另一首詩之殘文。

全文如下:

﹝上缺﹞□□□喪,未及氣斷以(已)膨脹。安然 ﹝上缺﹞□□身地獄裏,千劫沉淪臥鐵床。

今日誓斷惡,誓修善,誓度一切眾生早 ﹝上缺﹞□身所有涎唾,大小便痢﹝下缺﹞

三、敦煌本「九想觀」詩的時代與地域

(9)

上述六件中,有題記可資考察的為P.4597 及上博本二件。其中 P.4597 卷背有「光化四年 九月十五日靈圖寺法聖」,按:「光化」係唐昭宗年號,僅三年,第四年即改年號為「天復」,

光化四年當即天復元年(九○一);上博48 有「清泰四年曹元深祭神文」,按:「清泰」係 後唐廢帝年號,亦僅三年,清泰四年當即後晉天福二年(九三七)。又上海博物館藏本「九 想觀」第三觀,寫盛年英雄文武全才時說:「第三觀,盛少年。整是初成氣力全。拓石翹關 唯鬥壯,彎弓遙射五陵前。各驅英雄兵吏部,論詩說賦定華篇。」按:「翹關」為武舉的名 目。唐武則天時始設置。《新唐書‧選舉志上》:「長安二年,始置武舉。其制有長垛、馬 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翹關長丈七尺,徑三寸半,凡 十舉後,手持關距,出處無過一尺。」[註 11]雖為用典,然亦必為唐武氏置武舉之後。據此可 知其流傳與抄寫年代多在晚唐、五代。

至於作品創作的地點,以今所知見的六件而言,則有屬於敦煌當地的,也有中原地區流 傳到敦煌的。如:P.3892 及 P.4597「九想觀」詩「童子想」:「雖解聚沙為佛塔,心中仍未 辨西東。」按:佛教印佛是修行祈福的方法之一,一般以木刻或銅鑄的佛、塔形像印於紙上 或淨沙上。敦煌地區多沙灘、沙丘,因此印沙佛會蔚為風尚。今所得見的敦煌文書中即存有 十幾篇所謂的〈印沙佛文〉,這些是印沙佛會中與會者祈願、祝福而行之於文的文書。其時 代有吐蕃時期、晚唐、五代及宋初,而主要多為晚唐五代。根據內容得知,印沙佛會包括印 沙、脫佛、脫塔。如 S.6417:「各各率心,脫佛印沙,……脫塔則迎新送故,印沙乃九橫離 身。」P.3276V-2:「共發精心,脫佛印沙,……脫諸佛之真容,印如來之妙相。」[註 12]可 見P.3892 及 P.4597 的〈九想觀〉詩當是出自晚唐、五代敦煌地區的僧侶之手。

又S.6631〈童子相第二〉:「三周離膝下,七載育成童。竹馬遊閭巷,紙鶴戲雲中。」;

「〈盛年相第三〉:「林間施鳥網,水曲下魚鉤。烹鮮充美饌,酌醴獻交酬。」按:敦煌地 區氣候與中原迥異,中原四季分明,敦煌四周沙漠戈壁,四季多強風,甚至沙漠風暴[註 13]; 此外則是風雪交加,或天氣酷熱。因此「紙鶴戲雲中」的兒童嬉戲情景當非敦煌地區所有。

又敦煌雖為著名的綠洲,但其水利實賴祁連山雪水,因此水寒而難有游魚,故「水曲下魚鉤」

亦當非敦煌地區的情景,凡此應是中原地區的生活寫照。

四、九想觀的源流與變異

九想觀為佛教觀想法門之一,又作九相觀,也作九想、九相。相,指屍相。想即觀想的 省略。也就是對人屍體之醜惡形相,作九種觀想,以斷我執,得解脫。有關「九想」一詞,

在佛教早期的典籍中已可得見,如《長阿含經》卷九:「云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 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註 14]

內容為三法印中的「無常」、「苦空」、「無我」及四聖諦中的「苦」,與後來通用的「屍

(10)

觀」有些差異。然而「屍觀」的九相內容,在《雜阿含經》卷二十七中也已出現,只是沒有 明確的冠以「九想」而已。如:「如無常想、如是無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 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膨脹想、壞想、食 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註 15]可見在最初原始佛教時期,九想的內容是較為 廣泛的。

佛教傳入中國,在魏晉以後,九想觀一直是禪門的修行方法之一,尤其針對屍體作觀想。

如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鳩摩羅什譯《摩訶般 若波羅蜜經》、慧遠《大乘義章》、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等經典中多所論及。

《大乘義章》云:「不淨觀中略有二種,一厭他身觀不淨,二厭自身觀自不淨,觀他身 中有其九相。」[註 16]由觀想他人屍體的腐化過程,來斷除眾生對於情欲的染著。或者不能直 接修「白骨觀」者,可由「九想觀」入手,因九想觀將屍體從腫脹青瘀到變成骸骨的過程,

描述的較為詳盡,對於初學者較容易起觀想。因此九想觀為修學禪法入門的初步,為不淨觀 的方便法門之一,其作用在於離淫欲、斷煩惱[註 17]。如《妙法蓮華經玄義》卷四上:「能修 九想,除此六賊。死想,破威儀、言語兩欲;脹想、壞想、噉想,破形貌欲;血塗想、青瘀 想、膿爛想,破色欲;骨想、燒想,破細滑欲。九想通除所著人欲,又噉想、散想,除著意 人。此九既除於欲,亦薄嗔癡。」[註 18]而最終目的仍是要趣入無常觀的空性。所以《大智度 論》卷六十九云:「無常空觀是入佛法門。能厭離三界,塚間常有悲啼哭聲,死屍狼藉眼見 無常。後或火燒,鳥獸所食,不久滅盡。因是屍觀,一切法中易得無常相、空相。又塚間住,

若見死屍臭爛不淨,易得九想觀。是離欲初門,是故應受塚間住法。」[註 19]後劉宋‧求那跋 陀羅譯《佛說十二頭陀經》也有同樣的內容。[註 20]

至於九想觀成為不淨觀修行法門的轉變過程,經典上並沒有詳實的記載。在中國的發展 情形,主要由於天台宗之祖智顗大師(五三八-五九七),在禪法中極力倡導採九想不淨觀 的修持,而使「止觀」法門在天台教義中居重要地位。智顗大師更將「止觀」從原來傳統的 修持法門之一,改造成一種學說,在宣說《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時,著重從假觀入空 觀的觀想法門。其論著《摩訶止觀》(又名〈大止觀〉)、《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名《童 蒙止觀》或《小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更於修不淨觀法門中不憚其煩的說 明、引證九想觀的觀法及作用。如《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行者若於欲界未到地定,於此 定中身心虛寂,忽然見他男女身死,死已膨脹爛壞,蟲膿流出,見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厭患 所愛,此為九想善根發相。」[註 21]從對屍體的假想入手,修習止觀坐禪工夫,透過此清淨戒 行,得定、慧,進而斷煩惱,得解脫。

至於九想觀的名目與次第,歷代佛典與詩歌藝文則不盡相同,以下謹將主要幾種列表如 下,以供比較:

(11)

《大智度論》

卷廿一

《大乘義章》

卷六

《摩訶止觀》

卷十七

《放光般若經》

卷一

《觀佛三昧海 經》卷二

《性靈集‧九

想詩》 S.6631 P.3892 及

P.4597 上博48

脹相 死想 脹想 新死相 新死想 新死想 嬰孩相 初生想 嬰孩

壞相 脹想 壞想 筋纏束薪相 青瘀想 肪脹想 童子相 童子想 膧朦 血塗相 青瘀想 血塗想 青瘀相 膿血想 青瘀想 盛年相 盛年想 盛少年 膿爛相 膿爛想 膿爛想 膿相 絳汁想 方塵想 衰老相 衰老想 賞猶歡 青相 壞想 青瘀想 血相 食不消想 方亂想 病患相 病苦想 衰老時 噉相 血塗想 噉想 食不消相 筋纏束薪想 璅骨猶連想 死相 死想 病在床 散相 虫食想 散想 骨節分離相 骨節分離想 白骨連想 脹相 脹想 守魂空 骨相 骨鎖想 骨想 久骨相 燒燋可惡想 白骨離想 爛壞相 爛壞想 壞爛時 燒相 分散想 燒想 燒焦可惡相 枯骨想 成灰想 白骨相 白骨想 停孤墳

另有《般若波羅蜜經》與《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所列的九想名稱,與《大智度論》大 致相同,除了後者將脹想作膨脹想、血塗想單作血塗漫想外。又《大智度論》與《大乘義章》

的最大差別在於「燒相」及「死相」的不同,其用意在於「欲顯觀行清淨義,捨死相加燒相」

[註 22]

儘管具體名目、次序稍有變異,但「九想觀」的要義則是大體一致的,正由於人多不願 意面對死亡,以及死亡後人身與環境變化的種種事實,因此大多數的人對於死亡都帶有恐懼 感,並對身體、欲愛產生難以割捨的貪執,因此歷來法師每每極力渲染屍相之種種穢惡可怖 之狀,引起人們生理上之厭惡,以破除對人身的種種欲望和貪著,進而加入切身現實的生相 四苦。

五、敦煌寫本外的九想觀詩

以九想觀作為詠嘆題材而創作的詩歌,至少在東晉時已經出現。根據唐‧釋法琳《辯正 論》所載,與慧遠、僧肇同時的廬山隱士劉遺民即撰有〈九想詩〉。《辯正論》云:

晉‧彭城侯劉遺民(撰《五時教》,著〈九想詩〉;晉‧豫章太守雷次宗(精心慕法,

造棲靈寺);晉‧臨淮令周續之(服道日新);晉‧新蔡侯畢穎之(心期淨域);晉‧

南陽長宗炳之(如事懇苦)。右五賢。謝職遺榮,策名神府。從遠師遊憩,意志隱淪。

等布一心,俱履幽極。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氣於八極,汎香風於百年。

體忘安以彌穆,心超樂以自然。[註 23]

按:劉遺民即劉程之。程之字仲思,東晉彭城人,漢楚元王交之後。初為府參軍,歷宜 昌柴桑令,去職。與周續之、陶潛皆不應徵命,號尋陽三隱。劉裕之以其不屈,旌其號曰遺

(12)

民。有《玄譜》一卷,集五卷。嚴可均《全上古三代兩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輯有遺 文。是以詩歌歌詠九想,早在東晉時已有之。惜劉遺民之作今不可見。

又僧祐《出三藏記集》所錄〈齊竟陵王世子撫軍巴陵王法集序〉中也提及〈禪圖九相詠〉

十首,詩今已佚。〈齊竟陵王世子撫軍巴陵王法集序〉云:

蓋聞世諦善論,法海所總,嚴錺文辭,初位是攝。自大化東漸,沿世詠歌,魏來雜製,

間出群集。至於才中含章,思入精理,固法門之羽纛,梵聲之金石也。齊竟陵文宣王 世子故撫軍巴陵王,……甫在志學,固已總括墳典矣。雅好辭賦,……觀其摛賦經聲,

述頌繡像,千佛願文,捨身弘誓,四城、九相之詩,釋迦十聖之讚,並英華自凝,新 聲間出。……今撰錄法詠,以繼文宣內集。使千祀之外,知蘭菊之無絕焉。

巴陵雜集目錄 造千佛願 繡佛頌

……

釋迦讚

十弟子讚十首

為會稽西方寺作禪圖九相詠十首[註 24]

又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寶物中,有一被稱為聖武天皇宸翰《雜集》的詩文長卷。其內 容大體與佛教有關,一般文學研究者或歷史家罕有留意。一九九八年池田溫〈關於聖武天皇 宸翰《雜集》〉一文[註 25],曾略論一九二一年佐佳木信綱複製此長卷以來,學界研究的概況

[註 26],並闡述「本卷之價值於保存中土古佚之詩文諸篇甚為明顯,如南朝學僧僧亮吟詠、北 朝宗室趙王碑文或隋僧真觀頌讚、王居士連作,各存特色,其多樣外型與變化句法,對於六 朝隋唐文學研究裨益處不少」。文後並附錄有《雜集》內容略目,其中第七十四首,有〈奉 王居士請題九想即字依經總為一首〉,當是陳、隋時真觀法師的作品。承 池田先生寄贈《書 道藝術》第十一卷〈聖德太子、聖武天皇、光明皇后〉[註 27],因得睹原卷影本。茲將其詩迻 錄如下:

奉王居士請題九想即事依經總為一首:

(13)

遊童歡竹馬(此是第一童子時),艷體愛春光(此是第二壯年時)。老壓方扶杖(此 是第三老時),違和遂痿床(此是第四病時,已上四句贈生身時)。神移橫朽貌(此 是第一初死想),血染鬧狐狼(此是第二青癡想)。肉殘驚鳥鷲(此是第三啖殘肉想),

色痿改紅壯(此是第四癡想)。連骨青如鴿(此是第五筋骨相連想),離骸白似霜(此 是第六白骨離散想)。年遙隨土散,世久逐風揚(此是第七九成塵想,已上九變死身 已下詩人見意以勸勉)。

嗟矣含生界,悲哉輪轉鄉。四時何有樂,九變好無常。始悟形名假,終知人我亡。徒 然重冠蓋,空爾媚芬芳。魚臭秦皇輦,蟲縫齊后堂。顧瞻榮利族,併是倒戈房。唯貴 千金厚,寧哀五痛長。綺羅纏穢篋,珠玉佩蟲囊。海水真難淨,山巖實未藏。悽悽頹 日下,索索逝川傍。古人皆已沒,今余誠可量。聊開甘露藥,冀得瑩心王。倩(請)語 沉迷者,悕君思道場。

按:真觀法師,生於蕭梁之世,活動於陳、隋之間。吳郡錢塘人。俗姓范,字聖達。父 祖累世任官。幼通儒學,兼能碁琴。既請出家,梁帝賜以衣鉢。先後從華林園、興皇等咨受 大小乘法。曾赴北齊講經,後歸陳。朝議括僧,四眾驚擾,法師乃寄書執正止之。後住杭州 靈隱南天竺寺,吳越仰視法師如神。隋大業七年應請入眾善寺講《涅槃經》,於獅子座上端 坐而逝。壽七十四。所著〈諸導文〉二十餘卷,〈詩賦碑集〉三十餘卷,其遺文散見於《廣 弘明集》、《續高僧傳》中,嚴可均《全上古三代兩漢魏晉六朝文》輯有五篇。《續高僧傳》

卷三十〈雜科聲德篇〉有傳。

唐代九想觀盛行,除敦煌寫卷外,亦有與九想觀有關的詩歌藝文,以余所知見,唐代詩 人包佶(七二七-七九二)即有〈觀壁畫九想圖詩〉[註 28]七言絕句一首,其詩云:

一世榮枯無異同,百年哀樂又歸空;

夜闌烏鵲相爭處,林下真僧在定中。

從包佶〈觀壁畫九想圖詩〉可見中唐以前已有將「九想」的具體形像圖畫於寺壁,其功 用猶如經變圖、變相一般用以教化世人。在釋道宣所撰的《續高僧傳》中也記載有北周、益 州多寶寺猷禪師房後院壁圖畫有九想變。《續高僧傳》云:

(14)

益州多寶寺猷禪師者, 道人。姓楊氏。勤讀誦四十餘年,日夕不捨。房後院壁圖 九想變。露置繩床,稯被覆上。晝依僧例,夜則寢中。亙一日方出一食。如是漸增七 日方食。僧以為常,弗之怪也。[註 29]

此外,日本入唐求法高僧空海(七七四-八三五)《性靈集》中也有〈九想詩〉十首[註 30], 茲抄錄如下:

新死相第一

世上日月短,泉裡年歲長;速疾如蜉蝣,暫爾同落崩。

風雲辭貪庫,火捋罷欲城;生期既盈數,死籍方注名。

諸壽命若霞,忉利非匠堂;救贖未解所,詠吟而懷傷。

肪脹相第二

虎狼爭食所,丘陵虛且廣;人跡隔猶斷,皎潔明月度。

蕭瑟秋葉滿,含悲起四望;但睹屍一人,裸衣臥松丘。

被髮長夜眠,唯以四相遷;昔時萬牲廚,今更百獸膳。

青瘀相第三

鬼吏永無脫,死坑深無底;滿月已掩光,寶鏡轉白皎。

既如被飄燈,復同落花枝;日往轉增爛,月來更自黛。

白蠕孔裡蠢,青蠅骴上飛;欲尋昔日愛,一悲一可愧。

方塵相第四

四大良可厭,五陰理難恃;風火去不還,火土將朽敗。

青黑且寬滿,膿猶瘀爛莠;九孔所流汗,一界甚臭穢。

猛獸踞其側,禍烏鳴一提;體留此野塵,魂為何處歸。

方亂相第五

見縛難超網,分段非橫報;命速如飛箭,身空如朝露。

玉顏且膿血,芳體徒敗腐;臭氣逐風遠,膏腹炎隨流。

錦衣羞其爛,光枕非人睹;悲歎無所及,拭淚還移路。

璅骨猶連相第六

(15)

畏影不知陰,如蝶居世雲;命短電光急,作松下塵埃。

平生市朝花,今則白骨人;黃鵠非呼子,青柳復非田。

春花徒自香,明月空照山;呼嗚永寂寞,終獨不知春。

白骨連相第七

寂寞希人跡,蕭散遠聚落;見有朽敗髏,倏然在中澤。

松柏作良陰,荒茨蓋濕席;風雲所恆曝,霜露更自瀝。

日來隨日枯,年去逐年白;雖殖青柳根,豈能招鶣鵲。

白骨離相第八

永無如夢虛,塵境如泡體;娑婆可厭所,閻浮非樂寐。

膚血異夜月,骨柳非復花;爪髮各塵草,頭頸散東西。

落葉半覆體,秋菊時可愛;垂淚弗能禁,空是為人啼。

成灰相第九

山川長萬世,人事短百年;髏膝已盡滅,棺槨猶成塵。

魂屍依無所,神魄豈守墳;碑上聊題名,隴底寧斂君。

日月黃白土,終歸黑風山;唯有三乘寶,不修八苦人。

六識今何在,四大劣餘名;寒苔緣壤綠,夏草鑽墳生。

囊中糧尚在,松下髮猶青;蒼蒼隴雲合,瑟瑟夜松聲。

諸行無常。

北周‧益州多寶寺猷禪師房後院壁所畫的九想變,具體內容如何?已無資料,難以察考。

而唐‧包佶的〈觀壁畫九想觀詩〉為觀畫有感之作,並未分詠「九相」,因此「九相圖」的 內容、名目、次第如何不得而知,然空海〈九想詩〉所詠的則為人死後的九種屍相,其內容、

名目、次第與敦煌本各種九想觀詩歌明顯有所不同;而大致合於佛典所列。當是空海入唐時 所見之九想均作死相,並無敦煌寫本生相、死相兼糅之情形。

另外日本尚流傳有署名「東坡居士」或「蘇東坡」的〈九相詩並序〉[註 31]。小松茂美氏 藏本的「底頁記事」有「慶長十年(一六○五)二月七日此一冊為越中城尾西勝寺所擁有,

無理所望仕也」。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的「刻本」則是寬永八年(一六三一)。另外,室町後 期有「九相詩繪卷」一卷的流傳[註 32]。繪卷附詩、序與署名「東坡居士」的〈九相詩並序〉

同。考《蘇東坡全集》、《蘇軾集》、《蘇軾詩集》、《蘇軾資料彙編》、《東坡禪喜集》……

等有關資料均為未見載錄,疑為依托之作。茲迻錄其全文如下,以資參考。

(16)

九相詩並序 東坡居士

紅粉翠黛,唯綵白皮,男女婬樂,互抱臭骸。身冷魂去,棄之荒原,雨灌日曝,須臾 爛壞。即為灰焉,見昔質理亦為土,誰知汩交,為之惜名,其名冷於谷響,為之求利,

其利空於春夢。順我以為恩愛,逆己忽作雔敵,順逆二門,豈不忘緣,皆是執無我之 我,計無常之常。四種顛倒,眼前迷亂,世人猶可恥,況於釋氏乎。

第一新死相

平生顏色病中衰,芳體如眠新死姿。恩愛昔朋留猶有,飛揚夕魂去何之。顏花忽盡春 三月,命葉易零秋一時。老少元來無定境,後前難遁速與遲。

第二肪脹相

肪脹新死名叵言,既經七日貌纔存。紅顏暗變失花麗,玄鬢先衰纏草根。六腑爛壞餘 棺槨,四肢洪直臥郊原。郊原寂寞無隨者,獨趣冥途中有魂。

第三血塗相

骨碎筋壞在北郡,色相變異難思量。腐皮悉解青黛貌,膿血忽流爛壞腸。世上無常追 日現,身中不淨此時顯。從斯親友棄空去,蕭颯冷風似問喪。

第四肪亂相

縱傾海水雖為洗,肪亂相時豈得清。白蠕身中青蠢蠢,青蠅肉上幾營營。風傳臭氣二 三里,月映裸屍四五更。悲哉墓邊新舊骨,年年相積不知名。

第五青瘀相

可憐累累古墳邊,顏色遂消筋節連。餘肉半青春草上,殘皮空瘀晚風前。秋霖洗處骨 漸露,朝旦照時首欲穿。此質任他為野物,傷哉多劫溺黃泉。

第六啖食相

外野人稀何物有,爭屍猛獸不能禁。朝看肪脹爛壞貌,夕聽虎狼啖食音。飢犬吠癥喪 斂地,貪烏群集棄捐林。今生榮望夢中夢,對是豈無慚愧心。

第七白骨連相

一基未建爛壞盡,五體相連殘此身。飲器空壞留在枕,弊衣纔掛化為塵。昔斯朝帝紅 顏士,今則郊原白骨人。雲雨朦朧原上月,終宵啼哭守屍神。

第八骨散相

蕭疏蔓草遂纏骨,散彼捨斯求得難。爪髮分離盈野外,頭顱腐敗在叢端。西陵雨夕年 年朽,東岱嵐時處處殘。忽化龍門原上土,枯榮不識昔誰棺。

第九古墳相

五蘊自本可皆空,緣底平生愛此生。守塚幽魂飛夜月,失屍愚魄嘯秋風。名留無貌松 岳下,骨化為灰草澤中。石上碑文消不見,故人塚際淚先紅。

(17)

除序文外,全篇九首,每首各八句,每句七字。從「新死相」到「古墳相」,九首所詠 均作死相,其名目、次第大抵與《大智度論》較近,而「第九古墳相」則與各家不同。此詩 雖或係依托,然其在日本之廣為流傳,正可窺見「九想觀」的勸化之功及〈九想觀詩〉的深 遠影響。

六、敦煌本九想觀詩歌流行原因試探

佛教典籍中的九想,自原始佛教經典四阿含到倡導大乘的《大智度論》、《大乘義章》,

到隋‧智顗大師的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及《摩訶止觀》大量論說,其中 名目、次第容有差異,然大底是相同的;指的都是人死的屍相。中唐‧空海所作的〈九想詩〉

也與經典旨趣一致。唯獨敦煌寫本各種九想觀詩歌藝文則是明顯有所不同。敦煌本的九想主 要歌詠人的一生從孩提到壯年、衰老、病死、一直到死後屍體腐爛化為白骨的過程,兼融了 四苦,而有五生相、四死相的組合。關於此點,項楚曾依據敦煌其他佛教藝文作了相當好的 解釋,他說:

初生想、衰老想、病苦想、死想為一組,則是歌詠「生老病死」等「四相」。按佛教 認為人生的本質是苦,佛經載釋迦牟尼為太子時,就是由於在四門遊觀時看到了生、

老、病、死等四種痛苦,而厭棄人生、發誓出家的。因而佛經經常渲染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等四相之苦(也有增為八苦的),《廣弘明集》卷三十載有周釋亡名《五 苦詩》,即生、老、病、死,再加上「愛離」,成為「五苦」。《景德傳燈錄》卷三 也載有傅大士《四相詩》四首。敦煌變文描寫太子成道故事,也有許多渲染「四相」

之苦的唱詞,這和《九想觀》詩中的初生、衰老、病苦、死等想,又是相似的。死想、

肪脹想、爛壞想、白骨想是描寫屍相,這才真正屬於佛教的「九想觀」,但作者盡量 避免直接描寫那些令人嘔吐的醜惡形象。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初生想,衰老想,

死想等三想兼有「百歲篇」和「四相」兩者的性質,而「死想」則兼有「百歲篇」、

「四相」和「九想觀」三者的性質。正是這些兼有不同屬性的部份,把這三方面的內 容貫穿聯綴起來,成為統一完整的《九想觀》詩。[註 33]

當佛教教法在中土已漸趨穩定後,為求進一步積極發展,佛教乃轉向廣大群眾展開弘法 佈道,以爭取下層社會廣大信眾的普遍奉行,因此傳布方式與手法不得不因應庶民而有所調 整。釋門緇徒有鑑於此,為求弘法的普及,乃將莊嚴的經典,假借傳統的講經,以俗講方式,

使聽眾置身道場,於聽取動人的故事與悅耳的歌曲中,了解經旨,而心生信受。

(18)

唱導的出現,突破了佛教已有的講經制度,為佛教在世俗社會的傳播提供了一種更為有 效的宣傳形式。《高僧傳》卷十三〈唱導論〉云:

論曰: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若能善茲四事,而適以人時。如為 出家五眾,則須切語無常,苦陳懺悔。若為君王長者,則須兼引俗典,綺綜成辭。若 為悠悠凡庶,則須指事造形,直談聞見。若為山民野處,則須近局言辭,陳斥罪目。

凡此變態,與事而興。可謂知時知眾,又能善說。[註 34]

唱導因應聽講對象的不同,隨時作出適當調整,「切語無常」、「指事造形」則是極為 有效的的話題與方式。「九想觀」原本作為佛教徒實踐修行的觀想法門,著重的是教理;隨 著佛教的普及與世俗化,在弘法的過程中,對世俗則強調教誡的宣說功能,因此有「九想觀 壁畫」、「九想觀詩」等的出現,自然也就轉變與切身感染力強的四苦、十無常等內容結合。

另外,我們從敦煌寫本的抄寫情況來看,亦不難發現此中轉變的緣由恐與唐代淨土宗的 發展有關。如S.6631、P.3892、P.4597、上博 48 其抄撮一起的大抵為淨土的讚歌,如〈歸極 樂去讚〉、〈西方樂讚文〉、〈請十方賢聖讚〉、〈金剛五禮讚〉、〈高聲念佛讚〉、〈念 佛之時得見佛讚〉、〈校量坐禪念佛讚〉、〈佛說除蓋障真言〉、〈發願文〉、〈佛說閻羅 王受記令四眾逆脩生七齋往生淨土經〉、〈大般若經難信解品第四十四之廿五〉、〈十二時 普勸四眾依教修行〉、〈勸善文〉、〈每月十齋〉、〈開元皇帝勸十齋讚〉、〈十二月禮佛 名〉、〈上皇勸善斷肉文〉、〈沙彌六念〉。若持與法照「淨土五會念佛」、「法事讚」所 收的讚詩比對則不難看出,敦煌寫本各「九想觀」詩其寫本內容顯為淨土法事所使用的。

[註 35]又如:P.4597 有《金剛五禮》,據汪娟的研究,以為《金剛五禮》原是以禮懺儀式來弘 揚金剛般若,但在流傳過程中,已雜糅彌勒、彌陀等淨土信仰,成為淨土的重要懺文。

[註 36]P.3892、P.4597 抄有《法身禮》。《法身禮》的思想是以性空的中觀思想為主。[註 37]

另P.4597 有《十二光禮》。《十二光禮》乃淨土禮懺文獻,主要依據為《無量壽經》。[註 38]

九想觀由天台宗大力倡導到淨土宗的援用,其作用也由天台的「止觀」到淨土的「觀想念佛」,

這當中也許與智顗大師臨終念佛往生西方,以致於弘天台宗之法師多數兼弘淨土,而淨土宗 之念佛,亦念「止觀」二法有關。

我們從 S.6631〈九想觀序〉中所說:「會相歸真,止觀源於妙有。無量壽覺,權開十六 之宗;釋迦牟尼,爰敷九相之要」;上博48〈九想觀序〉中的:「地水火風成四大,觀心阿 那是無為」,不難窺見天台與淨土雜糅的痕跡;特別是上博48 第九觀中提到:「智者若能悟 此事,聽取西方淨土因。西方有佛號彌陀,國名極樂遍娑婆。」

(19)

敦煌本「九想觀」詩歌蓋為晚唐、五代之作,可見九想觀在中唐以前係佛教修行法門之 一,合於原本佛教經典,作為禪觀壞法觀之一,內容都為觀他身不淨之死相;而晚唐、五代 隨著淨土宗的援引與世俗勸化的加強,乃有生相、死相兼糅等內容的出現。

七、結語

以九想觀作為詠嘆題材而創作的詩歌,以今所見的資料觀之,東晉時與慧遠、僧肇同時 的廬山隱士劉程之即撰有〈九想詩〉;後齊蕭昭冑也有〈禪圖九相詠〉十首,唯二者詩作,

今皆已亡佚。現存最早則為陳、隋時真觀法師〈奉王居士請題九想即字依經總為一首〉,此 詩今存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

唐代以來尤為盛行,今存敦煌寫本有 S.6631、P.3829、P.4597、P.3022、Дχ3018 及上海 博物館藏48 等六件「九想觀」詩歌,據以進行系統分析,更突顯上博 48 在體制上的特色,

確定其有別於其它五、七言詩體的「九想觀詩」;是與〈十二時〉定格聯章相似的佛曲歌讚。

又通過各寫本九想觀詩與佛典中有關九想觀源流的追溯與對照,藉以探討唐、五代九想 觀詩歌流行與內容、名目變異的原因。得到的結論是:佛教的「九想觀」,自原始佛教到大 乘佛教的倡導,一直是修行的主要禪觀。而自隋天台宗的智顗法師大力提倡後乃成為「止觀」

的主要部分,加以天台兼弘淨土,淨土念佛亦重「觀想」,遂使唐以後,九想觀漸由實踐的 教理轉趨世俗化;內容也由人死的九種屍相,轉變為生、老、病、死等五生相與四死相的結 合。此一轉變的情形,正可從敦煌寫本的比較分析,得到明顯的印證。

九想觀詩歌,針對人身九種不淨相加以吟詠,旨在教人修禪,破除對此身的迷想,以求 超脫欲海。經由晉唐之間釋子與文士的鼓吹,一方面經由圖象與歌詩的推動,使其教理轉趨 通俗而深具勸世效用。日本流傳的署名蘇東坡的〈九相詩並序〉及「九相詩繪卷」顯係受到 唐代〈九想觀詩〉的影響。而現今坊間的民間宗教或善書,也常舉〈九想觀詩〉以為戒淫之 佐證[註 39]

【註釋】

[註 1] 見《內野博士還曆紀念東洋學論集》(東京:漢魏文化研究會,一九六四年十二月)第三九七-四一二 頁。文中簡略介紹敦煌本《九想觀詩》與空海《性靈集》的〈九想詩〉。其中提及敦煌本P.3892、P.4597、

P.3022 及 S.6631 四本,迻錄 P.4597 全文,文字頗多未能辨識與誤認。

[註 2] 見《海潮音》,六○:九,一九八○年九月。本文僅據 P.3022 及 P.3892 二卷加以校訂,對其內容則未 加探究。

(20)

[註 3] 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印(一九八四年七月)第二一四-二一五頁。文中僅對《九想觀詩》

略作簡介。

[註 4] 見顏廷亮編《敦煌文學》(甘肅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八月)第一六一頁。主要就 S.6631、P.3892 等 二寫本論述〈九想觀詩〉的創作藝術。

[註 5] 見新文豐出版公司,一九九四年五月,第九十八-一○六頁,主要論述 P.3892 及 S.6631 等二寫本。並 據林聰明《敦煌俗文學研究》迻錄 P.3892 的九首進行校訂。

[註 6] 見甘肅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六月,第一六二-一七二頁。計校輯了 S.6631、P.3892 及 P.3022 等三寫 本。

[註 7] 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七卷,第一期,〈人文分冊〉(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第十七-三十四頁。

[註 8] 按:P.4597 第六首「死想」自「送出」後到第七首「膨脹想」的「妾奴」前,正為一行,由微卷觀之,

尚有部份字跡,似為原卷粘貼重疊使然。

[註 9] 參拙文〈敦煌寫卷定格聯章「十二時」研究〉,收入《敦煌文獻與文學》(新文豐出版公司,一九九三 年七月)第一三五-一三七頁。

[註 10] 按:原卷作「須=」,「=」為省字符,當是「須臾」的省略。參潘重規〈敦煌卷子俗寫文字與俗文學 之研究〉,《木鐸》第九期(一九八○年十一月)第三十三頁。

[註 11] 見《新校本新唐書》卷四十四〈志第三十四〉「選舉上」,第一一七○頁。

[註 12] 參見譚蟬雪,〈印沙、脫佛、脫塔〉,《敦煌研究》(一九八九年一月)第十九-二十九頁。

[註 13] 敦煌地區全年有風,平均每年八級以上的大風有一五‧四天,沙漠風暴有一五‧八天,且多出現在三-

五月。

[註 14] 《大正藏》第一冊,第五十六頁下。

[註 15] 《大正藏》第二冊,第一九八頁上。

[註 16] 《大正藏》第四十四冊,第六九七頁下。

[註 17] 釋惠敏從法醫學觀點說明九想觀 ,可參考。見《「聲聞地」における所緣の研究》〈第二章所緣の實 踐〉〈第七節不淨所緣〉,「外の朽穢不淨」(東京:山喜房佛書林,一九九四年六月),第一三四-

一七六頁。

[註 18] 《大正藏》第三十三冊,第七一九頁中。

[註 19] 《大正藏》第二十五冊,第五三八頁上。

[註 20] 《大正藏》第十七冊,第七二一頁中。

[註 21] 《大正藏》第四十六冊,第四六九頁中。

[註 22] 見《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卷十五,《大正藏》第五十冊,第八○七頁下。

[註 23] 《辯正論》卷第三,〈十代奉佛上篇〉第三,見《大正藏》第五十二冊,第五○四頁下。

(21)

[註 24] 見《大正藏》第五十五冊,第八十六頁中、下。

[註 25] 見《中國唐代會刊》第九期(一九九八年十一月)第一-三十四頁。

[註 26] 一九二一年佐佳木信綱複製,內容解說由內藤虎次郎撰。其後研究《雜集》主要有岩井大慧〈聖武天皇 宸翰雜集中所見之隋大業主淨土詩〉,小野勝年〈宸翰《雜集》所收「周趙王集」釋義〉,〈《宸翰雜 集》所收「觀行內雜詩」等釋義〉,〈《宸翰雜集》所收寶人銘等釋義〉,〈《宸翰雜集》所收早還林、

淨土、穢土釋義〉。近年研究,如佐藤美知子〈憶良之釋教的詩文〉、合田時江編《聖武天皇雜集漢字 總索引》)……等。

[註 27] 日本中央公論社,昭和五十七年十月印行。

[註 28] 見《全唐詩》卷二○五(明倫出版社)第二一四二頁。按:《全唐詩》作〈觀壁盧九想圖〉。

[註 29]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五,〈感通篇中.益州多寶寺猷禪師傳三〉,見《大正藏》第五十冊,第六五七 頁中。

[註 30] 見《續遍照發揮性靈集補闕抄》卷第十。載日本古典文學大系七十一《三教指歸‧性靈集》(岩波書店,

一九七四年二月)第四六○-四六九頁。

[註 31] 現存的抄本有:小松茂美氏收藏本;刻本有: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本。

[註 32] 主要有中村家藏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本、大念佛寺藏本等。承早稻田大學砂岡和子教授提供早稻田 大學圖書館藏本有關署名東坡居士之〈九相詩並序〉刻本及「九相詩繪卷」之影本,謹在此深表謝意。

[註 33] 見項楚,《敦煌詩歌導論》(新文豐出版公司,一九九三年五月)第一○五-一○六頁。

[註 34] 見《大正藏》第五十冊,第四一七頁下。

[註 35] 有關法照淨土五會念佛的法事讚可參見塚本善隆著《唐中期の淨土教》(法藏館)第二○○-二○三頁。

[註 36] 見汪娟,〈敦煌寫本《金剛五禮》研究〉,《敦煌學》第二十輯,第六十九-八十八頁。

[註 37] 見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六年六月)第六十一頁。

[註 38] 參見汪娟,〈敦煌寫本《十二光禮》研究〉,載《潘石禪先生九秩華誕敦煌學特刊》(文津出版社,一 九九六年九月)第四八一-五○九頁。

[註 39] 如台中聖賢堂印行的善書《壽康寶鑑》,便引有九想觀:「人想死亡日,欲火頓清涼。愚人若聞此,愁 眉嘆不祥。究竟百年後,同入燼燬場。菩薩九想觀,苦海大津梁。新死想第一:靜觀初死之人,正直仰 臥,寒氣徹骨,一無所知,當念我貪財戀色之身,將來亦必如是。……枯骨想第九:靜觀破塚棄骨,日 暴雨淋,其色轉白,或復黃朽,人獸踐踏,當念我韶光易邁之身,將來亦必如是。」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孟郊(751-814),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 500 餘首,多為五言短篇 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孟郊為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

敦煌 煌壁 壁畫 畫、 、變 變文 文之 之佛 佛陀 陀「 「降 降魔 魔」 」故 故事 事取 取向 向析 析論 論.. 張 張家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孟浩然等所作的詩歌的詩意 譜寫而成,歌詞原文以德文 寫成。香港舞蹈團曾於 2002 年演繹這首作品,並邀請了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李忱,公元 810 年-859 年,公元 846 年-859 年)的三十餘年間,最為活躍的詩 人是杜牧(公元 803 年-852 年) 、溫庭筠(公元 812 年-870 年)和李商隠(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