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評鑑方法應採多元化方式實施,並兼重形成性和總結性評鑑,並定期提出學生 的學習報告。
肆、 從教學效能評鑑取向看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實施
從上述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分析,可以看出它與以往課程標準確實有顯著的 差異,根據彭裕隆、周鴻鎮、施順忠、李得財、曾盛甲、韓幸鴿(民 88)在「國民 教育九年一貫課程之探討研究」,歸納以以下幾個特色:1.以培養現代國民所需 的基本能力為課程設計的核心:為達成國民中小學之課程目標,新課程綱要中提 出十項基本能力,做為教育指標。此不僅為各學科內容編輯的基準,同時也配合 未來實施的基本能力測驗,以為進入更高學習階段的依據。此一改變,著實可以 減輕傳統教學偏重知識記誦的弊病,也較能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使師生在教 學的活動中,能快樂的學習。2.以學習領域合科教學取代現行分科教學:此次課 程綱要修訂,特別強調學習領域為學習的主要內容,學校在實施教學時,應以統 整及合科教學為原則,避免傳統以知識為中心,學科本位的偏失,如此才能逐漸 落實到生活層面,並使課程的連貫、銜接及統整有實現之可能。3.提供學校及教 師更多彈性教學自主空間:為促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具體實現,在課程綱要 中特別規定「彈性教學節數」 (佔總節數百分之二十) ,以及選修科目佔百分之十 至三十,另外授課週數及年段之彈性調整亦有空間,這對教師教學的自主性確實 有助益,亦能符合學區、學校或班級的特性與需要。4.降低各年級上課時數,減 輕學生負擔:未來新課程配合週休二日,以每年授課二百天、每學期授課二十週、
顯示更多
18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