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疑慮是蔡秀美似乎忽視了社區大學運動的本意與意圖。社區大學設立的目的不 是如林清江、黃富順、楊國德、胡夢鯨等在 1995 年教育部委託的計畫『籌設新型 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可行性模式之研究』裡面提出的建議,該報告建議我國新 型態的成人繼續教育機構可以朝向以下三個方向:單向設置社區學院、由大學負 社區學院,以及由現行機構如專科或社教館改設社區學院,以做為成人修習大學 一、二年級的副學士學位課程,或其他終身學習管道。此等社區學院的性質其實 與大學先修班無兩樣,所學習的課程當然也不會跳脫傳統學院裡的知識系統,這 與美國的社區學院有異曲同工之處。馬克思工具論者認為美國社區學院的起源及 影響都被過份美化,社區學院的成立主要是菁英份子為了階級區分所推動,而非 公共利益,因此,其主要角色不過是再生產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而已,其職業訓 練課程都是根據資本家的需要而設,社區學院維續了勞工階級家庭不變的階級位 置,也使得資產階級子女所就讀的大學維持優越的地位,因此 Bowles 和 Gintis 的經濟再製論將學校教育分為三個論題:(一)教育做什麼:再製。(二)教育如 何再製:透過符應原則。 (三)負責再製的力量:經濟結構。 (Bowles,Samul, and Herbert Gintis,1976;Zwerling, L.Steven,1976) 。也就是說黃武雄無意將社 區大學定位為生產與再生產資本主義勞動力的養成機構,幾次接受李天健訪談 時,黃武雄即語重心長的道出: 『如果沒有民間力量的形成,又沒有第三勢力的興 起,那麼台灣就會走向最惡質的資本主義』 。
顯示更多
99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