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答案】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發行人 / 陳炳亨 總召集 / 周耀琨 總編輯 / 蔣海燕 編 審 / 許明俊
校 對 / 蔡宛如‧伍天欣 美 編 / 黃素美
NO.00843
蘭陽女中 / 汪栢年 老師 高雄中學 / 陳秀珍 老師
出 版 / 民國一○三年七月
發行所 /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 - 1 號 電 話 /(06)2619621 # 314
E-mail / periodical@hanlin.com.tw 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試題分析
蘭陽女中 │ 汪栢年 老師
試題分析 歷 史 考 科
一 試題分析
1 各冊試題分布
冊次 題號 題數 比例
第一冊 2、6、9、w、e、p、l、m、非選一 9 21 % 第二冊 3、5、7、q、y、u、a、h、k、v、,、非選二 12 27 % 第三冊 1、4、r、t、i、o、g、j、;、z、x、. 12 27 % 第四冊 0、s、d、c、b、非選三 6 14 %
選修上 - 0 0 %
選修下 8、f、n、/、非選四 5 11 %
由以上「各冊試題分布」表可知,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前半部平均各約占 25 %的比例,而世界史的後半部約只占總題數的 14 %而已,且選修上沒有題目、選 修下有五題。第四冊及選修上、選修下的題數明顯太少,試題分布並不均衡。
2 課綱考點及題型之對應
題號 課綱對應 題型 題號 課綱對應 題型
1 第三冊-三-2 世界文明的
交匯 知識題 d 第四冊-五-2 世界新秩序 知識題 2 第一冊-三-1 殖民統治前
期的特色 知識題 f 選 修 下-四 、 歷 史 是 什 麼?個人的反思
文言文題型 理解題 3 第二冊-六-1 共產中國的
成立 理解題 g 第三冊
四-1 近代歐洲的興起 理解題
4 第三冊-二-2 基督教會與 中古歐洲
高層次理
解題 h 第二冊-一-2 秦漢帝國的 成立與崩解
文言文題型 舊課綱試題 知識題 5 第二冊-二-1 漢唐之際的
大變動 知識題 j 第三冊-四-1 近代早期的
思想與學術 理解題
6 第一冊-四-4 文化:中國
化、本土化與全球化 知識題 k 第二冊-二-2 東亞新秩序 的形成
舊課綱試題 理解題 7 第二冊-三-2 工商經濟與
庶民文化 知識題 l 第一冊-三-3 戰爭期的臺
灣社會 理解題
8 選 修 下-四 、 歷 史 是 什
麼?個人的反思 閱讀題型 ; 第三冊-一-1 大河與文明 知識題
9 第一冊-二-1 漢人社會的
發展 理解題 z 第三冊-三-1 歐洲社會的
蛻變 理解題
0 第四冊-五-1 日常生活和 大眾文化的變遷
考古題
知識題 x 第三冊-四-3 近代早期的
思想與學術 理解題
q 第二冊-五-3 國民政府的 成立與挑戰
高層次理
解題 c 第四冊-三-2 俄國大革命 和共產黨的極權統治
圖表題 理解題
w 第一冊-四-4 文化:中國 化、本土化與全球化
考古題
理解題 v 第二冊-五-2 舊社會與新 文化
文言文題型 高層次理解 題
e 第一冊-三-2 社會與文化
的變遷 理解題 b
第四冊-三-1 西方世界的 迷失、改革、激進和大 戰
高層次理解 題
題幹敘述不 清
r 第三冊-一-3 西方古典文 化的形成
地圖題
知識題 n 選 修 下-四 、 歷 史 是 什 麼?個人的反思
文言文題型 閱讀題型 t 第三冊-二-1 東亞的宗教
與社會 知識題 m 第一冊-二-1 政治經濟的 發展
文言文題型 閱讀題型
y 第二冊-三-1 專制皇權與
夷夏關係 理解題 ,
第二冊-一-1 從國家的出 現到編戶齊民社會的形 成
文言文題型 知識題
u 第二冊-五-1 革命與建國 理解題 . 第三冊-四-1 近代歐洲的 興起
高層次理解 題
i 第三冊-二-2 基督教會與
中古歐洲 理解題 / 選 修 下-四 、 歷 史 是 什
麼?個人的反思 閱讀題型 o 第三冊-四-1 近代歐洲的
興起
高層次理 解題
非選 一
第一冊-四-2 經濟:成長
與挑戰 理解題
p 第一冊-二-1 政治經濟的
發展 理解題 非選
二
第二冊-三、士紳社會與
庶民文化 知識題
a
第二冊-一-1 從國家的出 現到編戶齊民社會的形 成
題幹敘述 不清 理解題
非選 三
第四冊-四-1 第二次世界 大戰、冷戰的形成及東 亞世界
知識題
s
第四冊-三-1 西方世界的 迷失、改革、激進與大 戰
圖像題 理解題
非選 四
選修下-二、生態環境、
物質文明與近代人文生 活
知識題
試題分析
3 題型分析
基本上,103.指考試題中,知識題與閱讀題型皆可劃分在「簡單題」的範疇內,
此類的試題共有 19 題,占 43 %;理解題可歸於適中題的範疇內,此類試題共有 19 題,占 43 %;高層次理解題共有 6 題,占 14 %,故此份試題被定義為中間偏易的試 題。且因知識題及高層次理解題兩類試題所占的比重較高,一般估算社會組學生在回 答此份試題時會較自然組學生占優勢—這也是今年指考歷史科試題成功的地方。然 而,知識題與理解題的命題格式及風格皆未突破往年的既定模式,讓一直練習考古題 的學生有了豐碩的成果。地圖題、圖像題及圖表題各占一題,其中第 33 題圖表題較 具難度,可以在此測驗中讓具有歷史素養的學生脫穎而出。另外,今年較特別卻並未 贏得喝采的是「閱讀題型」的試題,它的出現或許會讓今年的考生眼睛一亮,但在做 完整份試題後,可能會覺得它好像國文的文意測驗。以下將分析今年的試題特色、特 殊試題、未來的試題走向。
二 試題特色
1 文言文史料題數量持續增加
從 101.指考出現文言文題幹的試題後(第 11 題、第 24 題、非選第二題),102.
指考的文言文試題也略微增加(第 12 題、第 17 題、第 18 題、非選第二題),而今 年,文言文題幹的比例大為增加(第 24 題、第 26 題、第 34 題、第 36 題、第 37 題、第 38 題),已約占總題數的 13.6 %。故同學可預期 104.指考試題中出現文言文 試題的比例應該是有增加的可能性。不過不必擔心,姑且不論文言文試題出現的題數 或機率,針對今年的文言文試題而言,難度並不會太高,同學只需具有一定的國學基 礎即可輕鬆得分。例如第 24 題:
f 閱讀下列三段有關北魏太延四年(438 年)的資料:
資料一:《通鑑》記載:北魏太武帝「下詔,沙門年五十以下者還俗。」
資料二:《通鑑》胡三省注:「因為這些人身強體壯,還俗為民,還可以為國 作戰。」
資料三:《通鑑》記載:「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擔心魏大軍將 至,突圍而去。」
我們如何理解這三則資料?
A資料二注釋資料一,資料三說明背景 B資料一注釋資料三,資料二說明動機 C資料二注釋資料三,資料一說明結果 D資料三注釋資料一,資料二解釋起因
A
同學只要知道「沙門」是「佛家出家弟子」、「還俗」是「出家人恢復世俗的平 民身分」、「突圍」是「帶領軍隊離開戰場」之意,就可以輕鬆解題了。然而,基礎 的歷史知識仍不可少,否則仍有功虧一簣的可能。例如:要知道「柔然」是北魏北方 的強敵,常與北魏政權征戰,才有可能看懂資料三的《通鑑》記載、了解資料三與資 料一之間的關係。其實,資料三同時是資料一的背景,也是資料一的結果;若沒有資 料一的「下令沙門還俗」,也就不可能出現資料三的「柔然擔心魏大軍將至,突圍而 去」。然而,資料三的「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也是資料一的背景。
此題文言文題幹顯然經過修飾、刪減與重整,經過重整後的資料三史料記載,很 顯然在文意方面出現矛盾與漏洞:「北魏國君攻打柔然,兩軍相持不下。正在此時,
柔然擔心北魏的大軍及將來到,故率領軍隊突圍而出。」此段記載很難了解,照理來 說,應是:
「北魏國君攻打柔然,兩軍相持不下」資料三(背景)→「下詔,沙門年五十以 下者還俗」資料一(原因、結果)→「柔然擔心北魏的大軍及將來到,故率領軍隊突 圍而出」資料三(結果)
筆者推測此題原本是要測驗時序及因果關係,但因出題的方向偏「史學方法」,
使得此題反而成為很簡單的史料題,只要看到「胡三省注」,就可以知道資料二是注 解資料一或資料三的,故應選A或C。就內容而言,資料二注解的是資料一,故此題 的答案為A。然而,有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即資料一同時是資料三的原因及結果。
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是相對的,很容易因論述對象的不同而發生改變,這也是在改寫 史料命題時應稍加留意之事。
2 「閱讀題型試題」的出現
一般認為今年指考均標會比去年提高 3 ∼ 5 分,其中一大功臣應是閱讀題型試題 數量增加。在當今社會大眾普遍認知閱讀素養是現代人的必備能力後,試題中即很自 然地加入了「閱讀題型」。一般的閱讀測驗其實等同於文意測驗,測驗考生是否了解 該段文字的意義。然而,103.指考中的「閱讀題型」,真的是如實的「文意測驗」,
反而與「歷史測驗」的關係有些脫鉤了。例如選擇題第 8 題:
8 「年輕時,我在譙東蓋了一間房子,想過著讀書、射獵的生活,待二十年後天 下太平再入朝為官,但事與願違。我應朝廷徵召,擔任典軍校尉一職,希望能 討賊立功,死後墓碑的題字為『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董卓倡亂,我 舉兵征討,也降服三十餘萬黃巾部隊,又討平袁術、袁紹、劉表等勢力,天下 總算太平。我官拜宰相,位極人臣,超過我的願望。如果國家沒有我,不知道 已經有多少人稱帝稱王。」這段資料應當是:
A政治人物對自己的描述 B歷史學者對某人的描繪 C政府追悼死者時的悼文 D後世子孫對祖先的介紹
A
試題分析
「我」是「第一人稱」,稱呼自己。此題中出現六個「我」,故可直接選出答案 為A。不必找出我是「曹操」,因為B歷史學者對某人的描繪,不可能用「我」。C 政府追悼死者,不可能用「我」;D後代子孫更不可能在介紹祖先時用「我」。
但「閱讀題型」題真的這麼簡單嗎?真的,請看第 36 題:
n 鴉片戰爭後,清廷和戰不決,英人驅船攻向礮臺,守將關天培英勇殉職,英艦 進攻岸臺,帶領著鴉片船尾隨而至,一些民間小舟協助販運。粵兵名為迎敵,
也同時伺機護販,藉得好處。此一情景,史家最可能用怎樣的總結性文字來描 述?
A忠勇之軍,撤潰已盡;利之所在,對敵如戲 B忠勇之軍,撤潰已盡;民氣所在,雖敗猶榮 C將領驕惰,不足禦敵;利之所在,對敵如戲 D將領驕惰,不足禦敵;民氣所在,雖敗猶榮
A
只要看到「守將關天培英勇殉職」,就應該不會選「將領驕惰,不足禦敵」;只 要看到「粵兵名為迎敵,也同時伺機護販,藉得好處」,就應該不會選「民氣所在,
雖敗猶榮」吧!即使有考生不具備鴉片戰爭之相關歷史知識,也能夠答對此題。
第 37 題也是一題簡易的「閱讀題型」題:
m 〈赤崁筆談〉對清代臺灣糖廍的記載:「每廍用十二牛,日夜硤蔗;另四牛載 蔗到廍;又二牛負蔗尾以飼牛……廍中人工:糖師二人,火工二人(煮蔗汁 者)、車工二人(將蔗入石車硤汁)、牛婆二人(鞭牛硤蔗)、剝蔗七人、採 蔗尾一人(採以飼牛)、看牛一人、工價逐月六、七十金。」從此段文字可以 看到:
A糖廍的規模 B牛隻的種類 C製糖的做法 D勞力的分配 E蔗糖的售價
ACD
只要看得懂〈赤崁筆談〉此段對臺灣糖廍記載的文意,要答對此題其實並不困 難。同樣地,不必具備清朝時期臺灣糖廍的相關歷史知識也可回答此題。另外,第 40 題也是簡單的「閱讀題型」,只要看得懂文意,也可以輕鬆愉快地答對:
/ 古希臘史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中,開宗明義敘明其著述目的:「這裡發 表的,乃是哈利卡那索斯人希羅多德的探究成果。目的是為了保存人們的事 蹟,不致遭後世遺忘,也讓希臘人和異邦人的豐功偉績,不致失去應有的光 彩。同時,也記錄下他們發生衝突的緣由。」根據這段敘述,希羅多德認為一 個歷史家的職責應是:
A記錄發生事實,保存人類記憶 B保有探究精神,發掘歷史真相 C懷抱愛國熱情,強調夷夏之防 D根據具體事實,了解因果關係 E強調道德主義,發揮鑑誡作用
ABD
三 特殊試題
1 高層次理解題
本次指考試題中的高層次理解題有:第 4 題、第 11 題、第 19 題、第 34 題、第 35 題、第 39 題。所占比例約等同於文言文試題,占整份試題的 13.6 %。「高層次理 解題」所占比例不可說不高,正可說明部分命題委員在經過多年的命題磨練後,已開 發出精熟的命題技巧。可見命題工作必須持之以恆,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精進,才能 夠有開花結果的一日。貿然開發新題型,在未經反覆測試下上路,則可能遭遇極多不 可知的挑戰與失敗。以第 4 題為例,看看它需要運用到哪些高層次的能力:
4 史家評論某地區的文化成就:「他們深以自己能傳承古希臘為榮,作家們以典 雅的古希臘語寫作。當西歐正沉淪於黑暗時代時,他們繼續維持一個有教養、
博學的社會,產生許多著名的歷史和神學著作,以及一種優美的書簡文學。」
這個地區是指:
A義大利 B阿拉伯 C拜占庭 D俄羅斯 C
這題選項A的誘答力甚高,凡是學過文藝復興的同學,都知道義大利地區是文藝 復興的起源地,是一場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重新認識與學習。因此,會很直覺地 將A義大利視為正確答案。但是仔細閱讀題幹之後,發現「當西歐沉淪於黑暗時代 時,他們繼續維持一個有教養、博學的社會」,「西歐沉淪於黑暗時代」豈不就是西
元 476 年日耳曼人攻進羅馬城、造成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悲慘事件嗎?「羅馬城」不就
在義大利半島上?且義大利不是後來被東哥德人占領、建立東哥德王國?那麼,怎麼 有可能還「繼續維持一個有教養、博學的社會」呢?顯然,答案不是義大利地區。再 看題目,找到「他們深以自己能傳承古希臘為榮,作家們以典雅的古希臘語寫作」。
則必須聯想到羅馬帝國時期,帝國東部盛行希臘語、西部則盛行拉丁語。則此地區必 定是位於羅馬帝國東部,且接受希臘、羅馬文化的洗禮,則答案才會指向C拜占庭。
第 11 題也是必須運用史事對照、歷史脈絡、綜合比較方可求出答案:
q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初期,國際社會多採觀望態度,只有某國,因中日開戰,
得以免除來自日本的牽制力量,基於其自身的戰略利益,不但派遣軍事顧問團 及空軍來華,並多次提供鉅額貸款。「某國」是:
A美國 B英國 C蘇聯 D德國
C
試題分析
這些「高層次理解題」的題幹並非都很冗長,反而都精簡扼要,卻能夠發人省 思,引起大腦的快速運轉以找出最適合的答案。以第 11 題為例,它包含選項只有 92 個字,同學必須具備以下幾項歷史知識方可找到正確答案:1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 初期,哪些國家保持觀望態度?2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初期,哪些國家提供中國援 助?3日本是哪一個國家的牽制力量?
就歐洲的局勢而言,當時英、法等國孤立主義盛行,且在遭受經濟大恐慌之後,
國際社會多容忍極權國家的往外擴張行為。當時的國際聯盟因無武力,且美國並未加 入,缺乏制裁的能力。而美國看到亞洲、歐洲戰端紛起,卻延續一戰後的孤立主義,
制訂了《中立法案》,限制對交戰國的援助,企求能遠離戰禍。因此,美國、英國、
法國等「自由世界」國家都是保持觀望態度的。援助中國的國家是德國、蘇聯。德國 在受到一戰《凡爾賽條約》的重挫及世界經濟大恐慌的衝擊,開始實施法西斯主義,
此時她援助中國的目的是經濟方面的,主要是提供軍事武器以換取中國巨大的經濟利 益。那麼,為什麼不能選德國,反而要選蘇聯呢?因為題幹中有「因中日開戰,得以 免除來自日本的牽制力量」的字句。從地理形勢來看,蘇聯與日本皆志在爭奪中國的 東北地區。1904 年的日俄戰爭,日本帶給蘇聯極大的打擊及威脅。1931 年的九一八 事變之後,日本已控制整個東北,將兵力指向華北地區,此時日本已帶給蘇聯極大的 威脅。故在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開打後,蘇聯必定極力支援中國。若有程度更好的 同學,必可想起:1936 年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被張學良、楊虎城等人發動兵變挾 持。蘇聯認為蔣介石是中國唯一能夠領導抗日的人物,殺害蔣介石將會助長日本的侵 華行動,對蘇聯造成極大的威脅,故公開支持蔣中正、命令中共協助斡旋以釋放蔣中 正。由此可知,蘇聯基於「其自身的戰略利益,不但派遣軍事顧問團及空軍來華,並 多次提供鉅額貸款」,德國援助中國則並非基於戰略考量。故C蘇聯才是正確答案。
2 較為人詬病的試題
考古題 0、w 題幹敘述不清 a、b 題目過於簡單 7、l 舊課綱試題 h、k 圖像太過簡略 s
就丙、題幹敘述不清這一類試題而言,第 35 題是很值得深入探討的:
b 志願兵一隊接一隊地走過巴黎林蔭大道,肩扛國旗和寫著激昂口號的標語:
「盧森堡人絕不做德國人!」「義大利的自由是法國人鮮血換來的!」「西班 牙和法國人親如姊妹!」「英國人願為法蘭西人而戰!」「希臘人熱愛法蘭 西!」「斯拉夫民族和法蘭西站在一起!」還有一個寫著「亞爾薩斯人打回老 家去!」這個場景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 1812 年,拿破崙征俄前夕 B 1870 年,普法戰爭前夕
C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 D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
C
此題很特別的地方是,它用「標語」做為學生判斷的依據。「標語」是「為宣傳 而張貼的詞句」,通常語句簡短、精鍊、意義明確。但是,若將時代背景去掉,有些
「標語」看不出其是否已經實施,或這些「標語」的內容是「期待句」或是「肯定 句」,它們代表兩種不同的意思。就「盧森堡人絕不做德國人!」而言,可以推知
「盧森堡被德國占領」了?就「義大利的自由是法國人鮮血換來的!」、「西班牙和 法國人親如姊妹!」而言,學生很容易聯想到義大利、西班牙與法國同盟,但是,就 標語而言,它是一個期待句—希望義大利不要忘記了,義大利的自由是法國大革命 及拿破崙的征戰所造成的。它意味著「義大利妳不要忘恩負義,趕快投向法國這邊 吧!」但是,就題幹的「標語」內容而言,數萬考生中,能有幾個看得出來?就「西 班牙和法國人親如姊妹!」這個標語而言,也很容易讓學生誤以為西班牙在戰爭期間 站在法國這邊,但其實西班牙在第一次大戰期間是保持中立的。若能刪去這些看起來 模稜兩可、超出學生知識理解範圍的「標語」,應可減少題幹敘述不清問題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試題走向—非選擇題 四
1 申論題的命題可能性
一般非選擇題的命題為了使評分達到客觀、標準的要求,故多有一致的答案,缺 點則使學生的歷史學習傾向死記、背誦年代、人名、史事。今年的非選擇題也大致遵 從此一趨勢,但在非選擇題第二題第 2 小題問到:「我國民不待勸而競於學」的主因 為何?請用自己的文字說明—已顯現出「申論題」的雛形。
未來是否會朝向此一趨勢繼續發展,仍有待今年的成績出爐及考生的反應而定。
在翻轉教育及引導式教育的發展趨勢下,非選擇題極有可能突破以往的既定模式,在 不久的未來出現以申論為主的答題模式,但困難處在於如何給予眾多考生一個公平、
公開、客觀的評分標準。
2 「閱讀題型」的非選擇題
另外,非選擇題的字數大增,今年的非選擇題字數比起往年約增加了一、兩百 字,已打破了往年指考試題題幹字數「長短適中」的默契。非選擇題第二題的題幹甚 至羅列了三段資料,整大題的字數接近四百字,可說是一篇內容豐富的短文了。在要 求「閱讀素養」的政策導向之下,未來「閱讀題型」的非選擇題應會持續出現。學生 必須有耐心地將整題看完,然後聚精會神地思索正確答案。因此,未來的歷史課堂上 不妨讓學生朗誦一下課文,多多培養他們對文本的閱讀能力與興趣吧! F
試題解析
高雄中學 │ 陳秀珍 老師
試題解析 歷 史 考 科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80 分)
一、單選題(占 72 分)
說明:第1題至第n題,每題有 4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2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 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十六世紀後半期,加勒比海地區生產蔗糖,需要大量人力從事收割、榨汁,加 工成濃縮糖蜜後,運至歐洲販賣。因當地勞動力不足,來自歐洲的業主採取怎 樣的措施以補充勞動力?
A自中國招募大批華工 B從非洲引進黑人奴隸 C自北美聘僱印第安人 D自東歐招募契約勞工
B
第三冊:第三章 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了解近代早期(16 ∼ 18 世紀)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歐洲在發現新航路後,即積極向海外發展殖民及貿易,將全球納入一 個以歐洲為中心的資本主義體系中。例如為了在中南美洲種植蔗糖、
菸草等經濟作物,以運往歐洲銷售營利,便自非洲進口黑奴以補充勞 動力,即為此一全球貿易網絡重要的一環。A歐洲人自中國招募華工 多前往東南亞地區發展墾殖事業。C印第安人人數不多,無法成為中 南美洲勞動力的主要來源。D近代早期東歐地區的勞工並未成為西歐 國家海外墾殖的勞動力來源。
2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確保糖廠取得穩定而便宜的原料,特別制定 某項政策。唯蔗農認為這項政策妨礙市場競爭機制,造成他們的利益受損,因 而群起反對。這項政策是:
A擴大甘蔗的種植面積 B指定原料採集區域 C以現金收購原料甘蔗 D引進外國優良蔗苗
B
第一冊:第三章 日本統治時期
認識日本統治時期殖民經濟發展的政策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確保糖廠取得穩定而便宜的原料,
制定「指定原料採集區域」的政策,蔗農只能將其生產的甘蔗交給日 資的新式糖廠;這些糖廠得以壟斷市場並以低廉的價格收購甘蔗,使
蔗農認為他們的生計受到剝削,1920 年代群起反對,發起農民運動。
A擴大甘蔗種植面積、C以現金收購原料甘蔗,及D引進外國優良蔗 苗,均不致於妨礙市場競爭機制並影響農民權益。
3 一場「革命」的前夕,全國每年可以出版 45,000 種書;革命發生的第二年,只
出版了 3,000 種書。市場上的各類出版品的總數,一下子減少了近 95%。這場
革命是:
A 1776 年美國獨立革命 B 1789 年法國大革命
C 1911 年辛亥革命 D 1966 年文化大革命
D
第二冊:第六章 共產中國與兩岸關係
認識 1966 ∼ 1976 年間的中國文化大革命
這場革命導致出版品銳減,足見對文化發展的打擊,應是D 1966 年文 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倡導「立四新、破四舊」,摧毀中國傳統文 化,加上中共掌控思想的政策,使得市場上出版品銳減。A 1776 年美 國獨立革命、B 1789 年法國大革命,及C 1911 年辛亥革命,均提倡 自由、民主的思想,革命發生後各種出版品更加蓬勃發展。
4 史家評論某地區的文化成就:「他們深以自己能傳承古希臘為榮,作家們以典 雅的古希臘語寫作。當西歐正沉淪於黑暗時代時,他們繼續維持一個有教養、
博學的社會,產生許多著名的歷史和神學著作,以及一種優美的書簡文學。」
這個地區是指:
A義大利 B阿拉伯 C拜占庭 D俄羅斯
C
第三冊:第二章 普世宗教與中古文明 認識「拜占庭帝國」的文化
拜占庭帝國位於希臘化世界,主要盛行希臘語,信仰希臘正教;尤其 對宗教信仰的虔敬,研究出不少著名的神學著作。相對於西歐地區,
在羅馬帝國西半部為日耳曼蠻族控制後,原來的羅馬拉丁文化受日耳 曼文化影響,被稱為「黑暗時代」,更使拜占庭帝國深以承繼古希臘 文化為榮。A義大利為古羅馬帝國所在,中古時代受日耳曼民族入侵 的影響,文化不若過去昌明,作家則以拉丁文的寫作為主。B阿拉伯 人創造出伊斯蘭文化,雖亦學習古希臘及羅馬文化,但將之融合於伊 斯蘭文化中,作家們以阿拉伯文創作。D俄羅斯人未承繼古希臘文 化,作家以俄文創作。
試題解析
5 王姓家族原居河北地區,因戰亂遷徙到長江下游。後來政府下令,住民不分 新、舊,一律編入所居郡縣戶籍。同時,政府也將逃亡的農民和被豪強隱匿的 奴婢列入課稅對象。王家經歷了這些新措施後,終於在僑居地正式落戶。王家 應是遇到哪項措施?
A西晉實施的占田制度 B東晉實施的土斷政策 C安史亂後的清查戶口 D清代實施的改土歸流
B
第二冊:第二章 中古的變革(魏晉南北朝、隋唐)
認識東晉南朝時期實施的「土斷政策」
永 嘉 之 亂 後 , 許 多 士 族 隨 同 東 晉 政 權 南 遷 至 長 江 下 游 , 稱 為 「 僑 姓」。政府為了拉攏這些世家大族,為其設置「僑州郡縣」,可受免 賦役的優惠;但時間一久不但妨礙國家財政收入,也不利東晉在南方 的統治。是以東晉後期至南朝均實施「土斷」制度,規定戶籍一律
「以土為斷」,需依現住地區強制編入戶籍,並取消免賦役的規定;
不僅增加了政府的稅收,也達到族群融合的目的。不過此一政策損害 僑姓士族利益,很難落實。A西晉實施占田制原是為限制世家大族擁 有的土地數,與戶籍的整理無關。C安史亂後各地藩鎮擁兵自重,中 央政府已無法有效清查戶口。D清代實施的改土歸流政策主要實行於 西南地區,目的是為加強中央對邊陲地區的控制,而非為管理因戰亂 南遷的人民,也與整理戶口無關。
6 以下為和臺灣原住民有關的政策:1種族平等,建立共存共榮關係;2生番化 熟、熟番化漢;3理蕃為手段,目的是殖產興業;4建立領主與封臣的關係。
四個政策出現的時間依序為:
A2143 B3124
C4231 D1432
C
第一冊:第一章 早期臺灣、第二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第三章 日 本統治時期、第四章 當代的臺灣與世界
了解曾經統治臺灣的各個政權與原住民族間的互動關係
1國民政府遷臺後,在對原住民族的政策上依憲法精神倡種族平等,
但在威權體制下,並未完全落實。至 1990 年代臺灣民主化日益發展,
不僅在《憲法》上更加保障原住民族的生存權、統治權及土地權,亦 將之改稱原住民族,並成立原住民族委員會以推動各項相關政策,促 使原住民族能與其他族群共存共榮;2依據「漢化」的程度及是否納
稅、服勞役來區分生番與熟番,屬於清代統治臺灣時期;3日本統治 臺灣時期,基於山區經濟資源的開發,進行積極的「理蕃政策」,如 佐久間左馬太總督任內的「五年理蕃計畫」;4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 臺灣時期,對於原住民族採取間接統治策略,荷蘭當局於各地番社遴 選出的頭人或長老,授予象徵統治權的權杖,得以代表公司管理番 社,這些長老亦定期參加「地方會議」,向當局宣誓效忠,類似領主 與封臣的關係。
7 某一時期,一座位於江南的城市,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隨處可見販賣各色棉 布、絲綢、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貨品的店鋪。人們買賣時,大額交易使用銀 兩,小額交易使用銅錢。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D
第二冊: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宋、元、明、清)
了解明代中葉後的經濟發展特色
明代中葉後,因西人東來,使得江南市鎮勃興,長江下游地區以種植 棉花、紡織棉布及絲綢、製造瓷器為大宗,得以因應龐大的海外商 機。題目中有許多線索可以得知是明代,如青花瓷為明代主要瓷器類 別、菸草則為十六世紀後由西方人傳入中國,以及人們在貨幣使用上 為「銀銅雙本位制」等。
8 「年輕時,我在譙東蓋了一間房子,想過著讀書、射獵的生活,待二十年後天 下太平再入朝為官,但事與願違。我應朝廷徵召,擔任典軍校尉一職,希望能 討賊立功,死後墓碑的題字為『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董卓倡亂,我 舉兵征討,也降服三十餘萬黃巾部隊,又討平袁術、袁紹、劉表等勢力,天下 總算太平。我官拜宰相,位極人臣,超過我的願望。如果國家沒有我,不知道 已經有多少人稱帝稱王。」這段資料應當是:
A政治人物對自己的描述 B歷史學者對某人的描繪 C政府追悼死者時的悼文 D後世子孫對祖先的介紹
A
選修下冊:第四章 歷史是什麼?個人的反思 了解資料所陳述的立場與角度
這段文字顯然是一段「自述」,依題目的說明,此人應是曹操。B歷 史學者、C政府、D後世子孫對某人的描繪不會使用第一人稱「我」
來陳述。
試題解析
9 一位史家指出:清朝平定臺灣之後,一方面推行治臺政策;另一方面也企圖湮 滅明鄭時期的事蹟。下列何者最能符合消滅明鄭統治紀錄的意圖?
A改東寧府名為臺灣府 B移入官兵以分防臺灣 C劃界封山以阻隔番漢 D頒布條例以管理移民
A
第一冊:第二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了解清代統治臺灣的政策
清朝刻意將明鄭時期所設置的行政區域改名,以消除明鄭統治過臺灣 的記憶。B移入官兵分防臺灣無法使明鄭遺民忘懷明鄭留下的事蹟。
C清初在臺實行劃界封山以阻隔番漢,實為避免漢番衝突,與消除明 鄭統治紀錄無關。D頒布條例管理移民與原受明鄭統治的人民無關。
0 1920 年代以後,極權國家利用新的大眾媒介宣傳極權思想,向大眾灌輸:如果
希望民族得救,就必須有強而有力的領袖。這些極權國家的統治者,經常利用 兩項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發明的技術,順利掌握權力。這兩項發明是:
A電話和照相機 B無線電和電影 C錄音機和電視 D網路與電腦
B
第四冊:第三章 歷史的轉折、第五章 我們生長的年代;
選修下冊:第三單元 資訊傳播媒體的普及 認識影響二十世紀初最重要的資訊傳播媒體
二十世紀初最主要的傳播媒體即為無線電廣播及電影,不僅希特勒、
墨索里尼等極權國家領袖藉廣播及電影以鞏固個人威權,經濟大恐慌 時期美國總統羅斯福亦利用廣播節目以宣揚其「新政」,並對民眾信 心喊話;此外,史達林也利用電影宣傳政策,故選B。A照相機在十 九世紀前半葉就已發明,電話發明於 1870 年代,但不是大眾媒體,故
不選。C 1920 年代中期雖發明了電視機,但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
蓬勃發展。D電腦發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網路的使用始於 1960 年
代,1990 年代後才普遍使用。
q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初期,國際社會多採觀望態度,只有某國,因中日開戰,
得以免除來自日本的牽制力量,基於其自身的戰略利益,不但派遣軍事顧問團 及空軍來華,並多次提供鉅額貸款。「某國」是:
A美國 B英國 C蘇聯 D德國
C
第二冊: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四冊: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國際局勢
日、德、義三國在 1936 年因「反共」而組成「軸心國」,蘇聯為顧及 其在東亞的勢力發展與戰略利益,於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刻意援助 中國。A美國在 1937 年時仍採中立政策,至 1941 年珍珠港事件爆發 後才派軍事顧問團及空軍來華。B英國在 1937 年時關注的焦點為即將 發動戰爭的希特勒,對中日戰爭採取觀望的態度。D德國與日本組成 軸心國同盟,不可能援助中國。
w 十七世紀初,歐洲一家公司獲得政府授權,專營亞洲貿易。該公司為維持航路 暢通,不僅組織軍隊,也在各地設立據點,設官管理。十七世紀後半期,這家 公司不僅成為日本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也是西方新知傳入日本的窗口。這是 哪家公司?
A荷蘭東印度公司 B法國西印度公司 C英國東印度公司 D德國克魯伯公司
A
第一冊:第一章 早期臺灣;
第三冊:第三章 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認識近代早期日本的對外關係
A十七世紀初德川家康鎖國後,只有荷蘭及中國得以至長崎一口通 商,故這家公司應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商人不僅與日人貿易,亦 將西方新知傳入日本,稱為「蘭學」。
e 1920 年代,臺灣出現許多社會運動團體,分合不一,有聯合亦有競爭,也各有
不同的訴求與目標,啟蒙大眾之餘,對殖民政府進行各種理性的抗爭,如臺灣 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臺灣農民組合等。但 1930 年代多數社運團體均沉寂下 來,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日臺的差別待遇逐漸改善,社運團體無新的訴求 B經濟好轉人民生活改善,對社會和政治較不關心 C地方自治實施臺人獲參政權,社運團體訴求達成 D社運團體日漸左傾,當局大舉整肅禁止相關活動
D
第一冊:第三章 日本統治時期
試題解析
了解 1920 年代臺灣的社會運動
1920 年代日本為大正民主時期,各種社會思想活躍發展,亦影響當時
的臺灣,許多社會運動團體紛紛成立,如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 黨、臺灣共產黨、臺灣農民組合等。但至 1930 年代因日本對中國發動 九一八事變,右翼軍人勢力抬頭,大舉壓制左派運動團體,是以分裂 後日益左傾的新文協、臺灣民眾黨、臺灣農民組合、臺灣共產黨等皆 遭遇當局大舉整肅,使其發展受到打擊。
r 右圖甲、乙、丙、丁四個區域,何者既 屬古代迦太基,又為當代「茉莉花革 命」的起源之地?
A甲 B乙 C丙 D丁
C
第三冊:第一章 古代文明的遺產
認識古代迦太基及當代「茉莉花革命」的起源地
古代迦太基及當代「茉莉花革命」的起源地均在今北非「突尼西亞」
境 內 , 故 答 案 為C丙 。 「 甲 」 為 西 屬 撒 哈 拉 , 「 乙 」 為 摩 洛 哥 ,
「丁」為埃及。
t 學者指出:在這個地區,隨著商人的通商貿易,傳入了印度的宗教文化,此區 出現許多與印度相仿的廟宇與神祇。本地統治階級在該區印度化過程中也扮演 重要角色,他們聘請婆羅門擔任顧問,引入印度的儀式、習俗與相關法論。這 些法論構成一個框架,此區許多國家的地方習慣法就是在此框架內形成。這個 地區最可能是:
A東南亞 B東北亞 C西亞 D東非
A
第三冊:第二章 普世宗教與中古文明 認識印度教的傳播
印度商人因與東南亞地區通商貿易,而將印度教傳入;雖然今天東南 亞多屬伊斯蘭文化區,但印度教文化仍深深影響當地的文化。B東北 亞地區盛行由印度傳入的佛教,而非印度教,文化發展上也沒有印度 化的現象。C西亞、D東非受印度文化影響有限。
y 王曰:「有人說:遼以信佛而衰弱,金以崇儒而亡國,有這回事嗎?」對曰:
「遼國的事我不知道,金國的事我親身參與。金的宰相中雖有一、二位儒臣,
其他都是武將貴爵出身。而儒臣任相很少參與軍國大計。其他以儒術任職的官 員為數不多,只不過經手一些行政事務,國家存亡有其應該負責的人,與儒術 無關。」王聽了很同意。這段君臣對話中的「王」,應是何人?
A耶律阿保機 B完顏阿骨打 C忽必烈 D努爾哈赤
C
第二冊: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宋、元、明、清)
了解遼、金、元等政權的歷史發展
此位君主親見金國亡國的事蹟,可見是忽必烈。A耶律阿保機為遼之 開國君主,B完顏阿骨打為金之開國君主,D努爾哈赤則為滿清之開 國君主,三人皆不可能親見金國亡國之事。
u 一則文告呼籲:「現在帝國主義與國民黨聯合起來,向我們進攻,我們唯一的 出路不只是繼續罷工、罷課,並且還要擴大。我們得組織力量,武裝自己,把 帝國主義的海陸空軍驅逐出中國,才有生路。」這份文告最可能是:
A 1910 年代,辛亥革命時期武昌清軍的呼籲
B 1930 年代,國民政府剿共時期中共的說法
C 1950 年代,中共建國以後共黨的建國藍圖
D 1960 年代,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的傳單
B
第二冊: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認識 1930 年代中國的政治背景
這份文告「反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可知是 1930 年代國民政府剿 共時期中共的說法。A 1910 年代辛亥革命時期,「國民黨」尚未成
立。C 1950 年代中共已經將國民黨擊敗而退出中國。D文化大革命不
是為了反國民黨及帝國主義,而是為了反「資本主義」及「右派」分 子。
i 一位學者評論某一政權,認為:這個政權中,君主不能直接控制地方,猶如全 身癱瘓,中樞神經不能直接控制四肢,身體各部位只能有限地互相牽動。這個 政權最可能是指:
A二世紀的羅馬帝國 B八世紀的阿拔斯王朝 C九世紀的法蘭克王國 D十八世紀的普魯士
C
試題解析
第三冊:第二章 普世宗教與中古文明 認識歐洲中古前期的政治局勢
九世紀的法蘭克王國為以封建體制建立的政權,君主不能直接控制地 方,各地是由許多領主掌控,故選C。A二世紀的羅馬帝國、B八世 紀的阿拔斯王朝與D十八世紀的普魯士,均為中央集權的政體,君主 對地方仍有掌控權。
o 1539 年法國國王規定:嬰兒出生時必須向官方登記;法院各類文書須以法文書
寫。法國國王採取這種做法的主要原因為何?
A法王受宗教改革影響,欲脫離羅馬教廷掌握,捨棄拉丁文 B法王欲集權中央,必須有效掌握人力資源,提升法語地位 C英國長期控制法國,法王藉推廣法語,驅逐英王封建勢力 D法國境內族群眾多,語言極為紛亂,推動國語有利於溝通
B
第三冊: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了解歐洲中古後期王權興起的歷史發展
歐洲中古後期,法國王權興起,為進一步實行中央集權,必須掌握人 力資源,並以法語為官方語言以加強對國家的向心力。A法國一直是 以天主教為主的國家,未因宗教改革影響而捨棄拉丁文,使用法文與 宗教改革無關。C 1453 年英法百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已不再擁有法國 封建勢力。D法國境內以法蘭克人為主,語言上亦以法語為主,沒有 語言紛亂的問題。
p 學者提到十六、十七世紀的臺灣地位,認為:政治易主,東亞貿易的架構也重 回十六世紀中期的傳統秩序。中國北方貿易,從寧波、南京前往日本;南方貿 易,則從廈門、廣州前往東南亞,臺灣再次被置於東亞貿易的主要路線之外。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推出怎麼樣的論斷?
A臺灣仍保有東亞航線及貿易的優勢 B臺灣和中國共同建立朝貢貿易體系 C臺灣地位自此變成大清帝國的邊陲 D臺灣取代琉球成為朝貢貿易的關鍵
C
第一冊:第二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認識清初臺灣的歷史定位
這位學者認為,清初統治臺灣後,臺灣不再是東亞貿易的要角,由中 國往日本及東南亞的貿易路線不再以臺灣為中繼站,致使臺灣成為大 清帝國的邊陲。BD朝貢貿易由中國港口進出,與臺灣無關。
a 一位當代歷史學者討論歷史上「焚書」事件出現的時間,指出:根據《韓非 子.和氏篇》記載,當局為了推行變法,下令「燔《詩》、《書》並修明法 令」,以打擊儒家的復古思想。當局還下令禁止任何人透過關係請託,更禁止 遊說求官的行為。我們如何理解史家討論的主題?
A文中提及打擊儒家復古思想,點出此為晉文公成就霸業時 B史家引用《韓非子》,欲說明商鞅時期已有燔燒書籍之舉 C文中討論焚書、坑儒之事,用以證明這應是秦始皇的作為 D史家談及修明法令,屬於變法改制,應是要檢討王莽新政
B
第二冊:第一章 華夏世界的形成(遠古、三代至秦漢)
認識歷史資料的意義
這位史家指出,戰國末期成書的《韓非子》已提及當局為推行變法而
「 焚 書 」 的 政 策 , 韓 非 與 秦 王 政 同 時 , 可 知 此 一 變 法 指 「 商 鞅 變 法」。A晉文公為春秋時人。C文中未討論「坑儒」。D韓非子成書 於戰國末期,不可能提及西漢末年的王莽新政。
s 右圖畫作描繪海上有一塊巨石飄浮於空中。這種表現的形 式,最可能與哪一畫派有關?
A石頭的紋理細緻分明,反映出寫實主義的繪畫技巧 B畫出海浪與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畫風 C半空中的石頭蘊含巨大力量,反映出野獸派的思維 D石頭懸浮於半空中,反映出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
D
第四冊:第三章 歷史的轉折 認識「超現實主義」
此圖畫作是由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1898 ∼ 1967) 所繪。「超現實主義」的畫家常利用潛意識及心理分析理論進行創 作,以「奇幻」、「詭異」、「夢境般」的手法表現。畫中「巨石」
飄浮在空中即是一件「不可思議」之事,故為「超現實主義」的創作 風格。
試題解析
d 冷戰時期,東德、匈牙利、捷克等東歐國家的人民,曾多次起來反抗共產黨極 權統治,但都慘遭撲滅。到了 1989 年,東歐民主化運動再度興起,由於形勢轉 變,他們終能獲得自由與獨立。1989 年東歐民主化運動能一舉成功的主要關鍵 為何?
A教廷的道德支持 B美國的人權外交 C歐盟的經濟制裁 D蘇聯的政策轉向
D
第四冊:第五章 我們生長的時代 認識後冷戰時期的歷史發展
1989 年東歐民主化運動得以成功,實因長期掌控此區的蘇聯政策轉向
開放而解體,無力再撲滅反共勢力。A教廷無軍事實力,無法干預政 治發展。B美國無法影響受蘇聯控制的東歐政治發展。C 1989 年時歐 盟尚未成立。
f 閱讀下列三段有關北魏太延四年(438 年)的資料:
資料一:《通鑑》記載:北魏太武帝「下詔,沙門年五十以下者還俗。」
資料二:《通鑑》胡三省注:「因為這些人身強體壯,還俗為民,還可以為國 作戰。」
資料三:《通鑑》記載:「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擔心魏大軍將 至,突圍而去。」
我們如何理解這三則資料?
A資料二注釋資料一,資料三說明背景 B資料一注釋資料三,資料二說明動機 C資料二注釋資料三,資料一說明結果 D資料三注釋資料一,資料二解釋起因
A
選修下冊:第四章 歷史是什麼?個人的反思 認識歷史資料的性質
資料一為《資治通鑑》的原文,內容記載北魏太武帝「毀佛」後,下 詔令五十歲以下出家人還俗;資料二為元代胡三省對資料一的注釋,
胡三省考證後認為,北魏太武帝下此詔令的目的是希望五十歲以下的 出家人還俗後,還能成為國家重要的作戰力量;資料三雖然是另一段
《資治通鑑》的內容,提到同年九月,北魏伐北方的外族柔然,彼此 相持不下,但柔然擔心北魏大軍攻伐,是以突圍逃走;如果與資料一 做對照,我們可以理解太武帝下詔讓五十歲以下出家人還俗,是為了
擁有攻伐柔然的足夠人力資源,而資料二中胡三省所指北魏欲作戰的 對方,則為柔然族。
g 一位宗教領袖論教堂:「一場嚴肅的禱告,同樣可以在草屋中或者豬圈裡進 行。……有說話聲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祂的家。即便是金碧輝煌的教 堂,祂如不在那裡說話,就說明祂不住那裡。」他強調:只有在最後一個窮人 得到照應後,才能考慮興建教堂。至於教堂的建造、風格和裝飾都無關緊要。
這最可能是何人的觀點?
A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 B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 C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D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安東尼
B
第三冊: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認識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念
馬丁路德強調「因信得救」,不注重教堂的建築及形式,批判天主教 會向人民收取奉獻以興建金碧輝煌教堂的作為。A羅馬教宗烏爾班二 世為發動十字軍東征者,他不會有此主張。C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內 容主要在婚姻問題,而非教義的變革。D拜占庭帝國境內希臘正教興 盛,許多皇帝興建了不少金碧輝煌的教堂;而拜占庭帝國為「政教合 一」,宗教活動皆在教堂中舉行,大主教不可能批評皇帝興建教堂的 作為。
h 某一朝代大臣論及兵制,說:「1兵甲在外,惟南北軍、期門、羽林孤兒,以 備天子扈從藩衛之用。2置十二衛府兵,皆農夫也。及罷府兵,始置神武、神 策為禁軍,不過三萬人,亦以備扈從藩衛而已。3今天下甲卒數十萬眾,戰馬 數萬匹,並萃(集中)京師。」1、2、3分別是指哪一朝代?
A漢、唐、宋 B漢、宋、清 C隋、唐、清 D隋、宋、明
A
第二冊:第一章 華夏世界的形成(遠古、三代至秦漢)、第二章 中古的變革(魏晉南北朝、隋唐)、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宋、元 明、清)
認識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
漢代採徵兵制,京師駐軍有南、北軍之分,以負責守衛宮城及京師,
故1為漢代;2原採府兵制,又將之罷廢,可知是唐代的情景;3軍 隊集中於中央,應是實行「強幹弱枝」的宋朝。
試題解析
j 儒家學說之中,某一時期之學術,近代學者論其一大弊病:「不敢議論史事,
不敢議論人物,不敢稱讚古代士人的氣節,不敢宣揚前朝人物在亡國時表現的 大義凜然。這只是養成莫談國事之風氣以及不知廉恥的士大夫,為後來國勢衰 弱埋下遠因。」這位學者批評的最可能是:
A漢代經學;通經致用,利祿之途 B宋程朱學;格物致知,窮理盡性 C明代王學;發明本心,培養良知 D清考據學;文字聲韻,訓詁名物
D
第三冊: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認識清代考據學興起的背景
清初知識分子因擔心文字獄罹禍,加以學術上有「回歸漢儒」的呼 聲,故興起「考據學」以研究文字聲韻及訓詁名物,對於古代書籍的 整理頗有貢獻;但此種學風實無益於國計民生,故近代學者認為清末 遭遇內憂外患之時,考據學無以救國救民。
k 史書記載:「唐文宗問大臣,我與前代哪些君主一樣?大臣說,像堯、舜一 樣。唐文宗說,我哪裡敢與堯、舜相比,我要問的是,我與周代末年的周赧 王,漢末的漢獻帝比,會怎麼樣?赧王、獻帝受制於強諸侯,我受制於家奴,
這樣說來,我還不如呢!說著就流下了眼淚。」唐文宗泣下霑襟,是因為:
A廢權相不成,為權相所制 B廢宦官不成,為宦官所制 C廢藩鎮不成,為藩鎮所制 D廢悍帥不成,為悍帥所制
B
第二冊:第二章 中古的變革(魏晉南北朝、隋唐)
了解唐代歷史發展
唐玄宗後期宦官權勢漸大,安史之亂後,宦官更得以掌握中央禁軍,
甚至廢立皇帝。是以唐文宗所謂「受制於家奴」,是指身邊的宦官。
l 出生於淡水的林阿和與來自日本九州的遠藤哲夫是臺北工業學校土木科的同
學,1942 年畢業那年,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遠藤奉召入伍,林阿和則進入營
造廠工作。兩人的前途為何有此差別?
A日本疑忌臺人,未徵召臺人當兵 B日本為攏絡臺人,故免除臺人兵役 C日本失業率太高,日人只能當兵
D禁止臺人當兵,須集體入工廠服務 A
第一冊:第三章 日本統治時期
認識日本統治後期的臺灣
1941 年前日人因猜忌臺灣人,不讓臺灣人當兵,而是擔任後勤的軍伕
職務,地位不僅不如日本兵,還比軍鴿及軍犬地位低。1942 年起日人 因戰局擴大,不得不招募臺籍志願兵,至 1944 年才進一步對臺灣人全 面徵兵。
; 某生參觀古埃及文明展覽,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模仿金字塔的建築,內部巨 柱以象形文字刻著法老名字,他還見到人類及動物的木乃伊。天花板及四周牆 壁則描繪太陽神度過漫漫長夜的考驗,最後獲得重生的歷程。根據你(妳)的 歷史知識及展覽內容判斷,古埃及文明具有哪項宗教觀念與特質?
A埃及屬於一神信仰 B金字塔是萬神聖殿 C木乃伊為復活之用 D象形文僅用於占卜
C
第三冊:第一章 古代文明的遺產 認識古埃及文化
埃及崇拜太陽神,相信奧塞利斯復活神話,製作木乃伊的目的是為使 靈魂重生時得以使用軀體。A古埃及為多神信仰。B金字塔為法老陵 墓。D象形文字不是為了占卜,而是為了記事。
z 有位學者說,出生於十四世紀初的佩脫拉克是第一位人文主義者。另一位學者 描述了有關佩脫拉克生平的四件事情:
1他最初學習法律,後因經濟問題改投神職成為教士。
2他的拉丁文造詣高,並以義大利方言創作美麗詩歌。
3他的著作常敘述自己,以追求名聲,顯示個人主義。
4他曾經攀登法國南部高山,為了居高臨下欣賞美景。
上述哪兩件事可做為「佩脫拉克是第一位人文主義者」這個論題的證明:
A12 B23 C34 D14
B
第三冊:第三章 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 認識歐洲文藝復興的文化特色
佩脫拉克為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人文主義者,所謂人文主義即是注重 人自身的定位,而不再如中古時代以來凡事以宗教角度視之。1仍說 明了佩脫拉克深受宗教影響;2則說明了佩脫拉克的人文素養;3強 調個人主義,亦為人文主義的內涵之一;4攀登高山、欣賞美景不是 人文學者特有的表現。
試題解析
x 以下詩句分別出自兩位詩人:「這種哲學使天使折翼,以法則與線條征服神 祕……拆解彩虹,就像是片刻前才創造的。」「這類學科固然擴大人類宰制外 在世界的領域……,卻連帶地也箝制了內在世界的發展,人既以自然為奴,他 自身卻仍受著束縛。」兩位詩人批判的應該是:
A浪漫主義 B理性主義 C民族主義 D社會主義
B
第三冊: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第四冊:第二章 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 認識「理性主義」
由兩位詩人的詩中可知,此種哲學思維強調「法則」,且約束人心,
可知是「理性主義」。A浪漫主義訴諸情感,反對法則及箝制心靈的 作為。C民族主義常與浪漫主義結合,反對既定的各種強加於民族之 上的強權及規範。D社會主義者關懷弱勢,與兩位詩人所批判的思想 不同。
c 政府的經濟政策往往影響到國家經濟的走勢。1917 年十月革命後,俄國共產政 權的經濟政策迭生變化:1918 年起,列寧實施激進的共產主義,到 1921 年改 行「新經濟政策」;1928 年後,史達林則推動一系列的「五年計畫」。從上述 政策的結果評估,1917 年到 1928 年,蘇聯的經濟成長走勢示意圖最可能是:
A B C D
D
第四冊:第三章 歷史的轉折
認識 1917 ∼ 1928 年蘇聯的經濟發展
1917 年十月革命後,俄國成為第一個實行共產主義的國家;1918 年列
寧實施激進的「戰鬥」共產主義,在鄉村進行打地主、土地改革的結 果,卻使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戰打擊的俄國經濟更加惡化,是以 1921 年 他改行「新經濟政策」以放寬對農村經濟的控制,使殘破的經濟得以 逐漸恢復。1928 年史達林執政後推行「五年經建計畫」,以發展重工 業為主,犧牲民生工業,卻使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以成為與美 國並列的軍事大國。故自 1917 ∼ 1928 年間的經濟成長圖應是先下降 再上升。
v 雜誌上登載的文章,其中有「中國固有的倫理、法律、學術皆封建制度之遺,
與西人相較,相去極遠,如不改進,必不能存於今日世界。」又有「西俗以橫 厲無前為上德,中國以閒逸恬淡為美風,實為中西民族強弱的大原因。」再有
「若篤舊不變,而無世界知識,不知順應世界潮流,絕難立足。」這些議論最 可能反映哪一時期的思想?
A林則徐為代表的鴉片戰爭時期思想 B李鴻章為代表的自強運動時期之思想 C康有為為代表的戊戌變法時期思想 D陳獨秀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時期思想
D
第二冊: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認識民國初年新文化運動時期傳入的共產主義思想
這篇文章除了批判「制度」外,還認為中國的「習俗」(為「文化層 次」)亦難以與西方相提並論,必須改變,可知這個議論為民國初年 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思想。另外,文章中提及中國固有的倫理、法律、
學術為「封建制度」之遺,是「共產主義」的思維,這裡所指的「封 建制度」不是中國商周時代的封建制度,也不是西歐中古的封建體 制,指的是馬克思共產經濟學說的歷史發展階段;就其理論而言,在 人類歷史進化過程中,封建制度終將被淘汰。所以這可能是陳獨秀等 主張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所提出的主張。
b 志願兵一隊接一隊地走過巴黎林蔭大道,肩扛國旗和寫著激昂口號的標語:
「盧森堡人絕不做德國人!」「義大利的自由是法國人鮮血換來的!」「西班 牙和法國人親如姊妹!」「英國人願為法蘭西人而戰!」「希臘人熱愛法蘭 西!」「斯拉夫民族和法蘭西站在一起!」還有一個寫著「亞爾薩斯人打回老 家去!」這個場景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 1812 年,拿破崙征俄前夕 B 1870 年,普法戰爭前夕
C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 D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
C
第四冊:第三章 歷史的轉折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新帝國主義國家激烈競爭的結果,二十世紀初,歐 洲形成德、義、奧「三國同盟」及英、法、俄「三國協約」兩大集 團,戰爭爆發前局勢緊張,巴黎出現英、法、俄團結的呼聲,並向義 大利喊話。法國於 1870 年普法戰爭後,將亞爾薩斯割讓給德國,因此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巴黎才有「亞爾薩斯人打回老家去」的說法。
試題解析
n 鴉片戰爭後,清廷和戰不決,英人驅船攻向礮臺,守將關天培英勇殉職,英艦 進攻岸臺,帶領著鴉片船尾隨而至,一些民間小舟協助販運。粵兵名為迎敵,
也同時伺機護販,藉得好處。此一情景,史家最可能用怎樣的總結性文字來描 述?
A忠勇之軍,撤潰已盡;利之所在,對敵如戲 B忠勇之軍,撤潰已盡;民氣所在,雖敗猶榮 C將領驕惰,不足禦敵;利之所在,對敵如戲 D將領驕惰,不足禦敵;民氣所在,雖敗猶榮
A
選修下冊:第四章 歷史是什麼?個人的反思 思考如何陳述歷史事件
鴉片戰爭爆發後,守將英勇殉國,但反觀民間百姓及地方軍隊,為了 營利竟然幫助敵對的英軍,是以可用「忠勇之軍,撤潰已盡」形容關 天培;民間小舟協助英軍及粵兵護販鴉片的行為,簡直是為利而叛 國,可謂「利之所在,對敵如戲」。
二、多選題(占 8 分)
說明:第m題至第/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 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 者,得 2 分;答錯 1 個選項者,得 1.2 分;答錯 2 個選項者,得 0.4 分;答錯多 於 2 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m 〈赤崁筆談〉對清代臺灣糖廍的記載:「每廍用十二牛,日夜硤蔗;另四牛載 蔗到廍;又二牛負蔗尾以飼牛……廍中人工:糖師二人,火工二人(煮蔗汁 者)、車工二人(將蔗入石車硤汁)、牛婆二人(鞭牛硤蔗)、剝蔗七人、採 蔗尾一人(採以飼牛)、看牛一人、工價逐月六、七十金。」從此段文字可以 看到:
A糖廍的規模 B牛隻的種類 C製糖的做法 D勞力的分配 E蔗糖的售價
ACD
第一冊:第二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認識清代臺灣的糖廍
這段記載內容為:「每一糖廍以十二頭牛日夜拖行榨甘蔗的石輪以榨 汁,再以四頭牛將收獲的甘蔗載運至糖廍;另外又以兩頭牛載運蔗尾 以餵牛。糖廍中工作的人員,則有兩名糖師、兩名火工(煮蔗汁)、
兩名車工(將甘蔗放入石車中榨汁)、兩名牛婆(鞭策牛隻拖行石輪
以榨汁)、七名剝蔗者、一名採蔗尾以餵牛者及一名看牛的人,工錢 一個月是六、七十金」。所以這段文字可了解A糖廍的規模、C製糖 的方法及D勞力分配的情形,但未提及B牛隻的種類及E蔗糖的售 價。
, 閱讀下列三段資料,選出正確的解說:
資料一:《尚書》:「武王死了,管叔和他的弟弟散布流言說:『周公將對年 幼的成王不利。』」
資料二:《左傳》:「管叔、蔡叔連絡紂王的兒子武庚,將謀犯王室。」
資料三:《後漢書.東夷傳》:「管蔡叛周,招誘夷狄,周公征討,平定東 夷。」
A這場動亂,就是「三藩之亂」
B這場動亂由管叔、蔡叔發動 C管、蔡謀犯王室,指商王室 D這場動亂,由周公東征平定
E周公東征,平定東夷,未及管、蔡
BD
第二冊:第一章 華夏世界的形成(遠古、三代至秦漢)
認識周代「三監之亂」(管蔡之亂)
周武王得天下後曾行封建,為管理東方的商朝遺民,以管叔、蔡叔及 霍叔就近監管。但管叔及蔡叔卻聯合商遺民武庚叛變,史稱「三監之 亂」或「管蔡之亂」,周公因而親自東征平定亂事。A這場動亂應是
「三監之亂」,「三藩之亂」為清康熙年間吳三桂、尚之信、耿繼茂 等人之反清行動。C管叔及蔡叔欲謀犯的王室為周成王之時。E周公 東征平定了管蔡之亂後,進一步征討東夷族,基本上控制了山東地 區。
. 查理五世在位(1519 ∼ 1556)時,神聖羅馬帝國聲威極盛,統轄了中歐及東歐 大多數的土地、西班牙的卡斯提爾王國和亞拉岡王國、南義大利的一大部分、
米蘭公國、現在的荷蘭和比利時,還有海外的墨西哥、祕魯等地。然而,查理 五世任內其實面臨諸多內外問題,這些問題是:
A因長期支持海外探險導致財政破產 B土耳其人在東部邊境和北非的侵擾 C各領土受民族主義的影響紛求獨立 D日耳曼地區宗教異端滋長時有動盪 E與法國之間長期的領土紛擾和戰爭
試題解析
BDE
第三冊: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了解十六世紀歐洲歷史發展
A查理五世原為西班牙國王,因擁有中南美洲殖民地,獲致大量金、
銀礦,使其成歐洲首富,進而選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其在位期間為 西班牙的全盛時期。B十六世紀時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興盛,不僅在北 非活動,也企圖入侵東歐地區。C此時民族主義的發展尚未成為主 流,各領土名義上仍屬鬆散的神聖羅馬帝國管轄。D馬丁路德已於
1517 年在日耳曼地區提出改革的主張,頗得日耳曼地區各國君主的支
持。E查理五世統治歐洲大部分地區,為保持這些領地必須不斷發生 戰爭;其在位期間為與法國爭奪義大利地區,曾與之發生多次戰爭。
/ 古希臘史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中,開宗明義敘明其著述目的:「這裡發 表的,乃是哈利卡那索斯人希羅多德的探究成果。目的是為了保存人們的事 蹟,不致遭後世遺忘,也讓希臘人和異邦人的豐功偉績,不致失去應有的光 彩。同時,也記錄下他們發生衝突的緣由。」根據這段敘述,希羅多德認為一 個歷史家的職責應是:
A記錄發生事實,保存人類記憶 B保有探究精神,發掘歷史真相 C懷抱愛國熱情,強調夷夏之防 D根據具體事實,了解因果關係 E強調道德主義,發揮鑑誡作用
ABD
選修下冊:第四章 歷史是什麼?個人的反思 認識希羅多德的史觀
希羅多德在其書中提到他寫書是為了「探究」過去發生的事,同時
「保存人們的事蹟」、「了解波希戰爭衝突的原因」。C希羅多德也 記錄下與希臘發生戰爭的異邦人(指波斯人)的豐功偉績,因此未因 其愛國熱情而強調夷夏之防。E希羅多德並未強調以道德的角度論斷 歷史。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占 20 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四大題,每大題包含若干子題。各題應在「答案卷」所標示大題號
(一、二、……)之區域內作答,並標明子題號(1、2、……),違者將酌予扣 分。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每一子題配 分標於題末。
一、閱讀下列兩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臺灣銀行以省庫的角色,藉通貨發行增加來墊付中央政府的各種款 項;並以法幣做為發行準備,且以舊臺幣與法幣之間採取固定匯率,
因而法幣及金圓券在中國大陸上的惡性通貨膨脹乃藉固定匯率而輸入 臺灣。
資料二:自 1945 年起至 1949 年止,舊臺幣的發行額增加了 367 倍;由於物價 上漲過速,臺幣供不應求。
1 兩則資料共同反映什麼問題?(2 分)
2 針對兩則資料所反映的嚴重問題,政府推行什麼政策因應?(2 分)
3 除上述政策外,還有哪些因素緩和了惡化的情況?列舉一答案即可。(2 分)
1 戰後中國通貨膨脹影響臺灣。
2 發行新臺幣,並以舊臺幣四萬元兌換新臺幣一元。
3 美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大批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土地改革 等。
第一冊:第四章 當代的臺灣與世界
了解 1945 ∼ 1949 年間臺灣發生通貨膨脹的背景
1945 年日本投降後,臺灣回歸中國,使其經濟深受中國影響。戰後中
國不僅百廢待舉,還遭遇國共內戰的衝擊,臺灣銀行為墊付中央政府 支出,不斷增加臺幣發行量。但隨著中國經濟惡化,法幣、金圓券嚴 重貶值,大批法幣及金圓券因而流入臺灣兌換臺幣及物資,更加牽累 臺灣經濟。為穩定金融情勢,1949 年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推動幣制改 革,發行新臺幣,以舊臺幣四萬元折算新臺幣一元的方式,並禁止新 臺幣與法幣及金圓券兌換,才使惡性通貨膨脹的局勢穩定下來。此 外,國民政府遷臺後,所攜帶的大批黃金、白銀及美元亦成為穩定金 融不可或缺的力量;而美援的挹注及推動土地改革以刺激生產意願等 政策,皆有助於緩和戰後臺灣戰後經濟局勢。
試題解析
二、閱讀下列三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此法」實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發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國貴族、寒 門之階級永消滅;自此法行,我國民不待勸而競於學。
資料二:中國之民素貧,而其識字之人所以尚不至絕無僅有者,則以讀書之值
(花費)之廉(低廉)也。應試之法,人蓄(儲備)《四書合講》、
《詩韻》並房行墨卷(八股文選輯)等數種,即可終身以之,由是而 作狀元宰相不難。計其本,十金而已。
資料三:「此法」廢除後,新式學校興起,學校的設置既偏於都市,學費的徵 取亦令中等以下家庭無力負擔,更將使鄉間多數學齡孩童難以就學。
另一方面,新學制下的學生與都市的關聯愈來愈密切,而與鄉村日益 疏遠。
1 上述資料中的「此法」,是指哪一制度?(2 分)
2 根據資料二所述,資料一「我國民不待勸而競於學」的主因為何?請用自 己的文字說明。(2 分)
3 資料三所述的現象,導致了民國時期的城鄉關係呈現怎樣的變化?(2 分)
1 科舉制度。
2 書籍費用低廉,考上科舉即可飛黃騰達,讀書極有誘因。
3 城鄉差距日大。
第二冊: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宋、元、明、清)
認識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及影響
1 由資料二中提及這些廉價的書是為考試之用,可知是指隋代以來實 行的科舉制度,至清末廢除。
2 由資料二的敘述中可知,由於書籍費用低廉(是受印刷術發達的影 響),而考上科舉者即可擁有成功的人生,因此吸引許多平民讀 書,藉以求取翻身的機會。
3 庚子後新政廢科舉,廣設新式學堂,但新式教育多建於都市,收費 較為昂貴,這些都不利於鄉村學童的學習,無形中造成城鄉差距不 斷擴大。
三、閱讀下列兩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美國政府官員原本相信:「這兩個主要盟國」因有殖民地可以挹助,
能夠迅速重建其國內經濟。然而到 1947 年時,「這兩個主要盟國」
經濟不見起色;失業率增加、食品短缺、各地不斷罷工,經濟無法恢 復。據統計,農業生產是 1938 年的 83%,工業生產為 88%,出口總 額則僅為 59%。
資料二:1948 年至 1952 年是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長了
35%,農業生產實際上已經超過戰前的水準。戰後前幾年的貧窮和飢 餓已不復存在,經濟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空前發展。
1 資料一中的「這兩個主要盟國」是指哪兩國?(2 分)
2 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從資料一轉變到資料二的最重要原因為何?(2 分)
1 英國及法國。
2 美國對其金援,實施「馬歇爾計畫」(歐洲復興計畫)。
第四冊: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局勢及「馬歇爾計畫」
1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兩個擁有廣大殖民地的主要盟國為英國與法國。
2 二次大戰後英、法經濟惡化,美國於 1947 年後推行馬歇爾計畫
(歐洲復興計畫),經濟援助這些盟國,以避免其經濟崩潰而成為 共產主義發展覬覦的對象。
四、閱讀以下三則有關英國某一都市的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1883 年 10 月,美國詩人羅威爾擔任駐英外交官時,曾以文學手法描
寫此地的景象:「我們的霧季剛開始,今天是黃色的霧,這種霧總是 令我充滿活力,因為它有種美化事物的巧勁。」
資料二:科學史家研究指出:「此地的市民面對籠罩整座城市、令人窒息的黃 色煙霾。……但這種混濁停滯的霧幕,其實是在維多利亞時代最後幾 十年,才開始在每年秋天後出現在上空,規律得有如定期遷移的幽 靈。」
資料三:一個報導說:「1873 年 12 月,黃霧連續三天籠罩此地,奪走多達七 百名市民性命。」
1 綜合三段資料,從生態角度,羅威爾筆下「黃色的霧」點出當時此一都市 面臨什麼問題?(2 分)
2 在十九世紀後期,何以此一都市在每年秋後就會定期發生「黃霧」景象?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