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篇古文-5 一、 題組
1.答案:(1)(A);(2)(B)
解析:(1)莊子曾在濠水邊和惠子辯論魚樂,後在濮水邊對楚王的使者,以神龜曳尾來比喻自己 的放逸之心。見《莊子.秋水》。後以「濠濮間想」比喻暇逸超俗、悠然自得的情趣。
(2)本文意指:「只要能適性逍遙,不受外物干擾,則任何環境皆能安之若素,也能在日 常生活中發現美感。」與(B)文意最相近。
語譯: 簡文帝在進入華林園後,便對隨行之人點出:「能夠讓人心領神會的地方不一定要到 遠處去找,這裡山林隱蔽,溪水清幽,就有如莊子當年出遊濠梁,濮水垂釣,那份怡然自 得的感受,似乎感覺到鳥獸禽魚會自動來親近人。」
2.答案:(1)(D);(2)(C);(3)(B)
解析:(1)(A)距離/已逝去。出自曹操〈短歌行〉。語譯:像晨露見陽光就乾沒,逝去的時日 苦於太多。(B)類/連綴、寫作。出自曹丕《典論.論文》。(C)變換地方/遭到貶 謫的。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D)詳細。後者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2)題幹與(C)均有感於生命的短暫。(A)回憶昔日相聚宴遊之樂,表達相別十年的思念之 深。出自黃庭堅〈寄黃幾復〉。(B)強調文學的價值。出自曹丕《典論.論文》。(C )出自蘇軾〈赤壁賦〉。(D)意謂之前出仕雖錯,而現在歸隱還不晚。出自陶淵明〈歸 去來辭〉。語譯:覺悟到已經過去的不能更改,知道未來的還可以補救。
(3)(B)本文有「琴瑟笙竹」沿路並作,並「與鼓吹遞奏」,而〈蘭亭集序〉中「雖無絲 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可知並無音樂之娛。
語譯: 我在元康六年,跟隨太僕卿出任刺史,持節督導青、徐諸州軍事、兼征虜將軍。有座 別墅在河南縣境內金谷山澗內,離城有十里遠,高低起伏,有清澈的泉水,茂密的林木,
眾多繁茂的果樹、竹、柏、藥草。良田十頃,畜養二百多頭羊,雞、豬、鵝、鴨之類,沒 有不完備的。又有水碓、魚池、土窟,那些使耳目、心裡愉悅的東西都齊備了。
當時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應當回長安,我和眾賢者在金谷山澗中為他餞行。宴遊從白 天到夜晚,時常換地方。有時登高臨下,有時依序坐在水邊。有時將琴瑟笙竹等樂器一起 置於車中,沿路邊賞遊邊奏樂。等到抵達後,讓樂人與鼓吹依次演奏。於是便請眾人賦詩 來記述心中感懷,不能作成詩的,罰喝酒三大斗。感嘆生命如此短暫,害怕死亡不能預知。
所以詳細的記錄當時與會者的官號、姓名、年紀,又將其所寫之詩記錄於後。後代喜好的 人,大概可閱覽此書吧!
與會者共三十人,吳王師、議郎、關中侯、始平武功蘇紹,字世嗣,五十歲,是這次 聚會的主要人物。
3.答案:(1)(D);(2)(D);(3)(D)
解析:(1)(D)由後接文句「每一代人不都問了同一個問題,意義何在」可知前面應是「脩短隨 化」,而非「世殊事異」。由「那些久已逝去的人們……」、「所以引發感懷,那些 情境都是一樣的啊」可知應是「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2)(A)由「神話、傳奇和傳說等未記載的文學」可知是寫中國史前文化。出自賈蘭坡《
「北京人」的故居》。(B)由「倫理的社會人生」可知是寫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北方,
其時儒家思想盛行。改寫自李澤厚〈先秦理性精神〉。(C)由「保持和發展著絢爛鮮 麗的遠古傳統」、「一片奇異想像和熾烈情感的圖騰」可知是寫戰國時代的南方。改
寫自李澤厚〈楚漢浪漫主義〉。(D)由強調個人自覺、並叩問生命意義,可知是魏晉 時代。改寫自李澤厚〈魏晉風度〉。
(3)(A)品格的認證,在文中乃用以指涉渡江而下的世族,並非泛指一般人。(B)文中並未 提及從無常中體會幸福,而生命的歡悅在於「有故事好說」,亦即存在意義。(C)生 命徒勞是某些人的看法,而海德格認為生命終將死去,唯求能夠詩意的棲居。
賞析:本文為作者記錄讀〈蘭亭集序〉後所引發的種種思考,從東、西方哲學探索生命的意義。
作者於文末綰合里爾克和王羲之的說法,點出人們對於生死所引發的感懷都是一樣的,能 在短暫的生命中尋著意義,便足以使存在成為永恆。
4.答案:(1)(B);(2)(A);(3)(B)
解析:(1)判斷關鍵:由「素輕藍田」、「以凌辱之」、「彼此嫌隙大構」可知為「仇隙」。
(2)丁艱:遭父母之喪。(B)比喻喪夫的哀痛。(C)比喻兄弟分離或死亡。(D)比喻喪妻之 痛。
(3)(A)王藍田晚年,人們對他的評價提高。(C)在此之前已有嫌隙,王羲之才會「使人受 意」,不願在王藍田治下。(D)王藍田暗中令人數說王羲之郡中不合法度之事,朝廷 要王羲之知所進退,故而稱病去職。
語譯: 王右軍一向瞧不起王述(王藍田),而王述晚年人們對他的評譽提高,右軍對此尤其 憤慨不滿。王述在會稽遭遇母親逝世而去職,留在山陰辦理喪事。右軍代他任會稽內史,
屢次說要去弔唁,卻一連好幾天都沒去成。後來他到門口親自通名求見,聽到主人已在哭 號,竟不上前拜祭而離去,用此侮辱別人,於是造成彼此很大的嫌隙。後來王述到揚州當 刺史,右軍仍在他統轄下的會稽郡;剛得到消息,右軍就派一個參軍到朝廷裡,請求分置 會稽郡為越州;使者接受命令卻無法達成他的意願,甚至大受當時賢士的恥笑。王述又祕 密命令州從事去數說他郡中種種不合法度的事,因為兩人早有嫌隙,朝廷便諭令右軍知所 進退,自行處置。右軍就託病離開會稽郡,後來因為內心憤恨不平而死。
5.答案:(1)(A);(2)(D)
解析:(1)(A)比喻優秀的子弟。(B)從(乙)文可知王羲之少時說話較遲鈍而難以出口。(C)從(丙 )文可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有直追石崇〈金谷詩序〉之勢而喜不自勝,並未自嗟自 嘆。(D)誇耀自己,顯耀才智。
(2)(A)大將軍看重王羲之,也鼓勵他不要因口才不夠好而逃避交談。(B)由(乙)文可知小 時口才不好、由(丙)文可知頗受讚賞,皆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C)王司空、
庾元規只是後到大將軍處,並非後來居上。
譯注:(甲)王敦對王羲之說:「你是我家很出色的子姪,絕不比阮主簿(阮籍弟弟阮裕,以豪爽 博學著名)差。」
(乙)王右軍小時候說話很遲鈍困難,一日在大將軍王敦處,王司空(王導)、庾元規(庾 亮)二公隨後來到,右軍起身想要離開。大將軍挽留他說:「你家的司空和元規來了,
和他們說話還有什麼困難呢!」
(丙)王羲之聽別人說自己的〈蘭亭集序〉媲美〈金谷詩序〉,又拿自己比石崇,頗有欣喜 之色。(注:蘭亭雅集實仿石崇「金谷詩會」,右軍以後起之秀媲美前輩,自然喜不 自勝。)
6.答案:(1)(D);(2)(A)
解析:(1)文中先引柳公權說「心正則筆正」,但作者表達不認同寫「筆正」須先做到「心正」
的規範道德,□□□□宜填「道貌岸然」。接下來提及「寫字最好的姿勢要像……」,
須接具體的喻依,□□為「佛像」,符合下文「安坐垂目」。最後,到了明清之際,
依然轟然響動,若暮鼓若晨鐘,在宣紙上□□□□,前文文意上有轟然響動,因此暗 示應為聽覺的感受,但在宣紙上書法沒有聲響,但又要呈現震撼力,所以□□□□填 入「其默如雷」。
(2)(A)(甲)文藉由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使後人有感於斯文。(乙)文則以王羲之〈蘭亭集 序〉的地位橫跨古今朝代來表明創作的永恆。(B)(甲)文說明人的情感喜好偏重一時,
一旦情隨事遷,好惡之情也隨之改變。(乙)文則無討論。(C)積極以對,把握當下。(
D)(乙)文提到世俗評鑑書法只看點畫與筆勢的漂亮與瀟灑,但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精 湛,在於如太極般包含萬千,超越時空。
7.答案:(1)(B);(2)(A);(3)(C);(4)(B);(5)(A)
解析:(1)「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為判斷關鍵。
(2)(A)由「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即可推知,「禮義
」是後天學習,勉力從事而達成的。
(3)(C)由「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即可推知。
(4)由「曰:是不然」可知荀子是就駁斥的觀點論說。
(5)由「人之性惡明矣」可知荀子主張「人性本惡」;由「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 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知荀子欲以「禮義」為助力除惡。再由「可學而能,可 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的人為力量來改化本性。據此,即可說明荀子勸學以「化性 起偽」的論點。
語譯: 孟子說:「人之為學,是為了達成其性之善。」我認為這麼說並不對。這是孟子對人 性不夠了解,而又未察明「性」(本性)與「偽」(人為)的分別。「人性」是天生而成 的,不可學而得之,也不是勉力從事就可獲得。禮義,是由聖人制訂而產生的,只要人去 學習就會,只要人勉力從事就能達成。不可學,不可勉力從事,出自於天生的,叫做「性
」;可學而能,努力實踐就能達成,出自於後天的,叫做「偽」。這是「性」與「偽」不 同的地方。今人所謂的「性」,如果用耳朵、眼睛來比喻,眼睛天生就可以看見,耳朵天 生就可以聽見。天生就可以看見,正是所謂的「明」,不可能沒有眼睛;天生就可以聽見,
正是所謂的「聰」,不可能沒有耳朵。「耳聰目明」是不需學習就可得到,這是大家都明 白的。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的,若已稍見其惡,是將喪失其本性的緣故。」我認為像 這樣的說法,就錯了,人們一生下來就已不具備性善說所稱頌的質樸,也不具備性善說所 謂的資材,真是因為喪失本性才變惡的嗎?由此看來,人之性惡也是很明顯的。
8.答案:(1)(D);(2)(C);(3)(C)
解析:(1)題幹與(D)適當的時機。(A)時時。出自《論語.學而》。語譯:學習之後,又時時加 以溫習、練習。(B)時代。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語譯:皇上(漢武帝)讀 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後,非常讚賞,不禁感慨道:「我竟無法和此人生在同一時 代!」(C)意即「是」,這個。出自文天祥〈正氣歌并序〉。語譯:在屋簷下用木柴 燒飯,助長炎熱,這是火氣。(D)出自《論語.憲問》。語譯:在適當的時機講適當 的話,別人就不會討厭你所說的話。
(2)(C)由「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即可推知。
(3)(A)出自《論語.為政》。語譯:學習而不思考,終將迷惘無所得。(B)出自《論語.
為政》。語譯:光是思考而不去學習,那就會危殆不安了。(C)出自韓愈〈進學解〉。
語譯:一個人學業的精通在於勤奮,學業的荒廢在於貪圖玩樂。(D)出自《禮記.學 記》。語譯:人雖然自稱是萬物之靈,如果不肯學習,也不會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
語譯: 大學教育的方法,在邪念惡行未發生前,事先防止,這叫做「預先防備」;在適當的 時機加以教育,這叫做「適時而教」;根據學習者的能力,不踰越程度來施教,這叫做「
順適合宜」;讓學生互相觀摩向善,這叫做「切磋觀摩」。這四項是教育成功的原因。邪 念惡行已經發生,才加以禁止,則堅不可入,根本無法克制;過了適當的學習時機,即使 勤奮苦讀,也難以成功;雜亂施教,而不順著程度教導,就會一片混亂,而無法整飭吸收;
獨自學習,沒有朋友切磋,就會孤單淺陋而所見不廣;結交不正當的朋友,整天吃喝玩樂,
就會違逆師長的教導;常常去做邪僻的事情,必然會荒廢學業。這六項是導致教育失敗的 原因。君子知道教育為什麼成功的道理,也知道教育之所以失敗的癥結,就知道如何去做 一位成功的老師了。
9.答案:(1)(C);(2)(D)
解析:(1)(C)由「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即可推知。
(2)(A)「呻其佔畢,多其訊言」為關鍵句。意指現今許多教師,只照本宣科地吟誦書本,
絮絮叨叨地講課。(B)「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為關鍵句。(C)「教人不盡其材,
其施之也悖」為關鍵句。(D)「隱其學而疾其師」是教育不成功的結果。
語譯: 現今許多教師,只照本宣科地吟誦書本,絮絮叨叨地講課,急求快速的進度,卻不管 學生理解與否,引導他人並非出於自身的誠意,教導學生又不能發展他們的才能,對學生 的教法違背先後次序,而對學生所求亦違背實際。如此一來,學生必將學習視為痛苦之事 而且怨恨師長,對於學習只感到困難,卻不知學習的益處;最後雖然勉強完成學業,也很 快就忘得一乾二淨。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這個原因啊!
10.答案:(1)(B);(2)(B);(3)(D)
解析:(1)(B)由「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可知「天
」是沒有意志情感的自然現象。
(2)(A)指的是「天」。(C)說明「應之以治則吉」。(D)說明「應之以亂則凶」。
(3)文章與(D)皆強調禍福自取。(A)強調積漸有成,聲聞自遠。(B)說明為學不論多少,
都不會沒有效用。(C)說明學習並再三省察自己,使人每日精進。
語譯: 天體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不因堯的賢聖而存在,也不因桀的暴虐而消亡。適應自然就 會吉利,違反自然就會遭災。加強農業生產,節約用度,那麼天不能使人貧困;養生的物 資周全,活動適合時令,那麼天不能帶來病患;遵循常規而且堅定專一,那麼天就不能帶 來災禍。所以水旱災害不能使人飢餓,寒暑變化不能使人患病,自然災異不能使人遭禍。
如果荒廢農業,用度奢侈,那麼天不能使人富足;養生的物資缺乏,又很少勞動,那麼天 不能使人保全;違反自然規律而胡作非為,那麼天不能使人吉利。因此水旱災害還沒來就 會鬧饑荒,寒暑還不曾侵犯就會得病,自然災害還沒來臨就會遭禍患。遇到的天時跟太平 社會是一樣的,而遭到的災禍卻與太平社會不同,這不能抱怨天,所行之道使之如此。所 以能夠明於天人之分際,就可以稱得上是至人了。
11.答案:(1)(C);(2)(C);(3)(B)
解析:(1)「學備古今,才兼文武,身無祿位,妻子飢寒者,不可勝數,安足貴學乎」為判讀關
鍵。
(2)(A)困阨、不顯達/盡,在此有探究之意。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B)豈、怎麼/
安適的奉養。出自《論語.公冶長》。(C)竟然。後者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D )出生/通「性」,指本性、天性。
(3)(A)為學必有方法,才能有成。出自《孟子.告子》上。語譯:后羿教人射箭,一定 要人把弓拉滿,學習的人也總是期望把弓拉滿。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藝,必定依照一定 的規矩,學習的人一定也要依照規矩來學習。(B)學習過程中,天賦固然重要,但若 加上後天的學習,則效益更佳。出自《孔子家語.子路初見》。語譯:子路說:「南 山有一種竹子,不須煣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後射出去,鋒利得可以穿透犀牛的厚皮。
以這種情形來看,天賦異秉的人又何必經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 安上羽毛,箭頭磨得更加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C)選擇學習環境的重 要。《孟子.滕文公》下。語譯:一個齊國人教他,許多楚國人在旁喧擾他,雖然天 天鞭打他,要求他說齊國話,是不可能的。(D)學應務本。出自《孟子.離婁》下。
語譯:有源頭的水不斷湧出來,日夜不停地流著,一定要注滿坑洞才繼續前進,一直 奔流到大海。有本源的水便像這樣,孔子稱許的就是這點啊!假使沒有本源,就像那 七、八月間降下的大雨,突然聚集起來,田間水溝都漲滿了水;可是雨一停,它很快 就乾涸了。
語譯: 有客詰問主人說:「我見過有人能持著強勁的弓弩和長柄的兵器,奮身誅討罪惡的敵 人,安定百姓生活,因而獲封為公侯的爵位;也有人勤於鑽研經文的涵義,學習為官的規 律,能匡正時弊,富國裕民,因而被舉用為上卿、宰相;然而有一些學通古今、文武兼備 的人,卻無法身居官職,獲取俸祿,而讓妻兒挨餓受凍,像這種情形實在太多,那讀書學 習又有什麼可貴呢?」主人回答說:「人的命運是窮困潦倒或輝煌騰達,就好像那金玉和 木石,有不同的遭遇;一個人鑽研學問,學習技藝,就好比金玉經過琢磨,木石經過雕刻 一樣。經過冶煉琢磨成器的金玉,光鮮亮麗,是出自於那原礦石優秀的本質,一段原木或 一塊原石,比起雕刻成器物的木石藝品,自然要顯得醜陋,那怎麼可以說經過雕刻成器的 木石藝品,要勝過金玉的原礦呢?怎能將『學習卻身處貧賤』的結果,與『無學而富貴』
相比擬。何況那些身穿鎧甲投入軍旅的人,和執筆為文充當小吏的人,終其一生捨命為國 而沒沒無聞的,多如牛毛,不可勝數,而能有特別傑出表現的人,卻如靈芝仙草,少之又 少;其實,能展開書卷,讀書學習,效法天道,涵養品德,含辛茹苦卻無所獲益的人,就 像日蝕般的難得一見,而講求安逸快樂,追逐名利的人,卻多得如秋天的茅草花滿山遍野,
這怎麼能相提並論呢?何況我又聽說:天生就能明白事理的人,是上等的人,經過讀書學 習才能明白事理的人,是次等的人,人之所以要讀書學習,就是要求多獲得一點知識,多 明白一點道理。世界上必定有天才,他們出類拔萃,擔任將軍就具備有如孫武、吳起一般 的軍事謀略,執理國政就能揣測而得管仲、子產的施政方法,即使說他們沒有讀過書,我 也要說他們是有學問的讀書人。」
12.答案:(1)(B);(2)(B)
解析:(1)「嚴師」、「尊師」為關鍵詞。(A)教與學互相增長。指通過教授、學習,不但能使 學生得到進步,而且教師本身的水準也可藉此提高。(C)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 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D)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指人不謙虛,喜歡教導別人。
(2)(A)「嚴師為難」意謂學習時最難做到的就是尊敬老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強調
社會上從師問學的風氣頹靡不振已久。出自韓愈〈師說〉。(C)古時臣子面向北方朝 見天子,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無北面」是因為國君尊師。(D)道理受到敬重,
然後人民才會重視學問,認真學習。與「以德化民」云云無關。
譯注: 求學之道最難做到的就是尊敬老師。老師受到尊敬,然後道理才受到敬重;道理受到 敬重,然後人民才會重視學問,認真學習。所以君主不以對待屬下的態度來對待臣子的情 形有兩種:一是在祭祀時,臣子擔任「尸」,君主不以對待屬下的態度對待他;二是擔任 老師的時候,君主不以對待屬下的態度對待他。依照大學的禮制,即使對天子講學,臣子 也不必面向北方行君臣之禮,就是用來尊敬老師啊。(尸:音,古時祭祀祖先,因不見形 象,心無所繫,故在祭禮中,以人代表其所祭祖先接受祭祀。)
13.答案:(1)(B);(2)(D)
解析:(1)(B)由「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可判斷。
(2)(D)《春秋》微言大義。
語譯: 做學問要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呢?可以說:方法是從讀經書開始,最後要讀禮書;
目標從做士人開始,最後以成為聖人為理想。為學者如果能真誠專一的累積,努力持久的 實踐,自可深造有得,學習一直要到死才停止。所以求學的方法有終了的時候,至於求學 的目標則片刻都不可放棄。能如此為學,就是人;不能如此為學,就淪為禽獸了。《尚書
》,是記載政事的;《詩經》,是止於中正平和的樂章;《禮經》是法度的重大根本和一 切法理的準繩。所以學到《禮》就完成了。這是道德的最高極致。《禮》是教人恭敬有節 文,《樂》是教人中正和諧,《詩經》、《尚書》是教人知識廣博,《春秋》是以微言明 大義;在天地間的學問,都包括在這裡了。
14.答案:(1)(B);(2)(A)
解析:(1)(A)意指帶著功利的目的讀書,讓學習變成一件苦差事。(B)作者鼓勵多讀書,但也提 到「看所讀的是些什麼書。如果讀的盡是一些猥屑的東西,其人如何能有書卷氣之可 言」可知開卷未必有益。(C)勤勉讀書之餘,還要以自然的道理和書本的內容相印證,
才能有所悟。(D)未由淺入深。本文正反相對,以凸顯個人主張。
(2)(A)肯定後生晚輩力學必定可以超越前人。出自《論語.子罕》。(B)「參啊!我的道 可以用一個根本的大道來貫通所有的事理」強調學習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其意涵 與「所以我們要鑽書窟,也還要從書窟裡鑽出來」,讀書不要當個書呆子,在生活中 要能融會貫通相近。(C)「讀書不探求聖賢的哲理,有如摹寫槧版的刻工」強調讀書 應推求聖賢哲理,而不是像抄書匠依樣畫葫蘆,讀書淪於形式上的敷衍。出自明代洪 應明《菜根譚》。而文中「古聖先賢,成群的名世的作家,……這真是讀書樂」一段 強調讀書若能尚友古人,便可體會讀書之樂。(D)「君子為學是為了進德修業,小人 卻把學問當成獵取功名利祿的工具」與「不過是把書當做敲門磚以遂平生之志,勤讀 六經,考場求售而已」相通。
15.答案:(1)(B);(2)(A)
解析:(1)(A)因為擔心有諸侯會使「兵革不休」,所以不行分封。(C)指陳涉、劉邦、項羽討伐 暴秦,成就超過三代。(D)正是因秦令嚴苛,天下英雄舉兵起義,才得以收服人心。
(2)(A)「墮壞名城」並未使天下太平,陳涉等人依然起義抗秦。(B)「無尺土之封」,故 秦無諸侯之間的「兵革不休」,但有志者「憤發其所為天下雄,安在無土不王」可知
「無土亦可王」,因此反而產生「王跡之興,起於閭巷」的結果。(C)由「鄉秦之禁,
適足以資賢者為驅除難耳」可知。(D)結果指陳涉、劉邦、項羽討伐暴秦,成就超過 三代。
語譯: 秦既已稱帝,擔心的是因為有諸侯存在,無法止息戰爭。因此,沒有分封給子弟功臣 一點點土地,甚至還毀壞有名的大城,鎔化所有的兵刃,誅殺許多英雄豪傑,以圖維持一 世以至萬世為君的帝業。然而,漢代王業的勃興卻起於民間。聯合天下豪傑,討伐暴虐的 秦朝,其成就遠超過夏、商、周三代。秦令之嚴苛無理,恰好幫助有才幹的人,為他們排 除了許多統一天下時所遭逢的困難。所以高祖發憤圖強,稱霸天下,誰說沒有土地便不能 成王?他大概就是經傳上所說偉大的聖人吧?這難道不是天意嗎?這難道不是天意嗎!假 如他不是偉大的聖人,怎能擔當這滅秦的重任而受上天之命成為帝王呢?
16.答案:(1)(C);(2)(B);(3)(A)
解析:(1)(C)由交代之言和殺出重圍之行徑可知。
(2)(A)項羽為下屬突圍,下屬並未為項羽突圍。(C)呂馬童為故人,感覺到眾叛親離、大 勢已去。(D)由「馬童面之,指王翳曰」可知王翳不識項羽,並非故人。
(3)(B)以為天命不可違。(C)自認有愧於心。(D)指賣故人面子,欲將人頭送給對方。
語譯: 項王自己估計無法逃脫。對他的騎兵說:「我帶兵起義至今已經八年了,親自打了七 十多次戰役,我所抵擋的敵人都被打垮,我所攻擊的敵人無不降服,我從未失敗過,因而 稱霸天下。然而現在終於被困在這裡,這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用兵打仗的過錯。今天本 來就有戰死的決心,我願意為大家打個痛痛快快的戰役,必定勝它個三回,為各位突破重 圍,斬殺漢將,砍倒軍旗,讓大家知道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用兵打仗的過錯。」……這 時項王就想東渡烏江。烏江亭長停船靠岸等待,對項王說:「江東雖小,但地方有千里之 大,民眾數十萬人,也足以稱王了。希望大王趕緊渡江。現在唯有我有船,漢軍來了,無 船渡江。」項王笑道:「天要滅我,我還渡江做什麼!況且我項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 往西,現在無一人生還,縱然江東父兄可憐我讓我做王,我還有什麼臉面見他們呢?縱然 他們不說,項籍難道不會心中有愧嗎?」於是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仁厚的長者。我騎 這馬五年了,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不忍心殺牠,賜給您吧。」於是命騎兵都下馬步 行,持短兵器交戰。僅項籍就殺了漢軍數百人。項王自己也受了十幾處傷。回頭看見漢騎 司馬呂馬童,說:「這不是我的熟人嗎?」馬童面對著他,指給王翳說:「這是項王。」
項王就說:「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買我的頭,封邑萬戶,我給你們些恩德吧。」於是自刎 而死。
17.答案:(1)(C);(2)(D);(3)(A)
解析:(1)題幹與(C)皆何以、為何。(A)用來。出自李斯〈諫逐客書〉。(B)用來。出自韓愈〈
師說〉。(D)行為、表現。出自《論語.為政》。
(2)(A)各位王侯將軍對我不要有所隱瞞,要說實話。(B)陛下為人傲慢而輕侮。(C)所攻 下的城池都會因戰功而分封給大家。
(3)(A)由「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知。
語譯: 漢高祖 劉邦在雒陽南宮擺設酒宴。高祖說:「各位王侯將軍對我不要有所隱瞞,要說 實話。請告訴我,我為什麼能擁有天下?項羽又為什麼會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
「陛下為人傲慢而輕侮,項羽有仁心又愛護下屬。但陛下派人攻城掠地,所攻下的城池都 會因戰功而分封給大家,這表示您能與天下人共享利益。項羽妒嫉賢能之人,殺害有功之
人,懷疑賢明之人,戰勝了不給人功勞,攻得城池也不加以封賞,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 因。」高祖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說到在營帳中運籌謀劃,而能在千里之外取得 勝利,這種才能,我比不上子房。安定國家,撫慰百姓,供給物資,使糧食供應源源不絕,
這種能力,我比不上蕭何。連絡百萬士兵,每戰必勝,進攻必有所獲,這種才幹,我比不 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傑出的人才,我能善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得天下的原因。而項羽有 軍師范增卻不能善用,這才是他敗給我的原因。」
18.答案:(1)(D);(2)(C);(3)(B)
解析:(1)(A)意謂項羽難道是舜的後代。(B)指的是沒有封地憑藉。(C)懷念楚國,離棄關中回 到楚國。
(2)(A)只是提出對於舜與項羽都有重瞳子,與其成霸王無直接關聯。(B)項羽「非有尺寸
」(沒有尺寸之地),依然繼陳涉之後起兵,率領五諸侯滅。(D)失敗的原因是驕傲 自大,自以為是,不記取教訓,且妄想以武力征服、經營天下,並非「天要亡項羽」。
(3)(B)指的是當時群雄爭奪天下的情況,與項羽失敗無關。
語譯: 太史公說:「我聽周生說:『舜的眼珠有兩個瞳孔。』又聽說項羽也是兩個瞳孔。項羽難 道是舜的後代嗎?不然為何會興起得這麼快呢?秦代政治動亂不安,陳涉最早起事,英雄豪傑 蜂擁而起,相互爭奪天下,不勝枚舉。然而項羽沒有尺寸封地,趁時勢由民間興起,僅僅三年 的時間,就率領五國諸侯消滅秦國,劃分天下,分封王侯,天下政令都由項羽發布,自稱『西 楚霸王』。他的王位雖然不能堅持到最後,卻是近代以來所不曾出現的。直到項羽放棄建都關 中而東歸楚地,又驅逐義帝而自立為王,自己先背叛了義帝再怨恨諸侯王背叛自己,有如此 作為卻想稱王天下,是很難的啊!自誇功勛,只是運用一己的才智一意孤行,而不效法古代 聖王實行仁政,認為自己完成的是霸王功業,想用武力征伐來治理營謀天下,短短五年,終至 亡國。最後被逼自刎於東城,到死還不覺悟,也不知道責怪自己,真是大錯啊!竟然引用:『
這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過錯』為理由,這種想法不是荒唐至極嗎?」
19.答案:(1)(C);(2)(D)
解析:(1)(A)君子最憂慮的是身死而名聲不能稱揚於世。可由「疾」指憂慮、「沒世」指死亡 等關鍵詞判知。(B)好大喜功的人為權勢而死,一般人則只求生活無虞。死:是「為
……而死」之意。馮:音 ˊ,依恃。(C)同屬一類的事物,自然相互感應,聲氣相和。
(D)隱遁在山林裡的人,有的名聲曉達,有的沒沒無聞。
(2)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即可判知文 中的事例、言例所要闡發的主旨為(D)。
語譯: 有道德學問的君子,最憂慮的是身死而名聲不能稱揚於世。賈誼說:「貪得無厭的人 為錢財而死,忠義節烈的人為英名而死,好大喜功的人為權勢而死,一般人卻只想維持自 己的生存。」「同樣的光明才能互相映照,同屬一類的事物,自然相互感應,聲氣相和。
」「雲總是跟著龍,風總是跟著虎,聖人興起,萬物的實在形體才能真正見到。」伯夷、
叔齊雖然賢德,但得到孔子的稱讚名聲才更加響亮。顏淵雖然好學,也是附在聖人之後,
德行才更加顯揚。那些隱遁在山林裡的人,或名聲曉達,或沒沒無聞,像這些被埋沒而無 人知道的人,真可悲啊!至於那些鄉野的凡人,要想砥礪品行建立美名,如果不依憑有美 德令譽的聖賢哲人,怎麼能夠傳名後世呢?
20.答案:(1)(D);(2)(A)
解析:(1)(A)當動詞用。以……為利/以……為苦。(B)終究/士兵。(C)由「沛公素寬大長者
」可知為劉邦。
(2)(A)當時看法是「莫利先入關」,秦兵強盛,進入關中無利可圖,是件苦差事。
語譯:懷王就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范增為末將,向北進兵救趙。懷王命令沛公向 西攻取土地,進軍關中。並和諸將相約,誰先平定關中,就讓誰做關中王。這時秦軍強大,
常常乘勝利的威勢追擊敗逃之敵,沒有將領認為先入關是有利的。只有項羽恨秦軍打敗了 項梁軍隊,很激憤,願意和沛公一起西進入關。懷王手下的老將們說:「項羽這個人敏捷 勇猛,卻又奸猾傷人。項羽曾經攻下襄城,那裡的軍民沒有一個活下來,都被他活埋了。
凡是他經過的地方,沒有不被毀滅的。而且先前多次進攻,陳王、項梁都被打敗了,不如 改派言行仁厚的人,實行仁義,率軍西進,向秦地的父老兄弟講明道理。秦地父老兄弟因 為他們的君主暴虐而受苦很久了,現在如果真的能有仁厚的人前去,不欺壓百姓,才會使 秦地降服。項羽只是敏捷勇猛,不能派他去。沛公一向寬大仁厚,可以派他去。」懷王最 終沒有答應項羽,而派了沛公率領大軍向西去奪取土地,一路收併陳勝、項梁的散兵。…
…
21.答案:(1)(C);(2)(A)
解析:(1)由「被虛榮心引回了他的東部故土」可知。語譯:(A)古代帝王擁有的土地是縱橫千 里,而且一定居住在河流的上游。(B)所以我應為關中王。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 律只有三條。(C)富貴顯達時,卻沒有回鄉接受親友稱譽,如穿著華美衣服在夜晚走 路,有誰知道呢?(D)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里的土地,幾十萬的民眾,也足夠稱 王的了
(2)(A)文末兩行「第二個是分封諸侯,開歷史倒車。尤其是第二個錯誤,最終決定了項 羽日後敗北的命運」已經明顯暗示緣由。
22.答案:(1)(C);(2)(D)
解析:(1)畫線處的看法為項羽感到不平,居於優勢的楚軍,原有大好的情勢,卻在鴻門宴後急 轉直下,將天下給了劉邦。(A)稱讚項羽生前人傑,死後亦為鬼雄。出自李清照〈夏 日絕句〉。(B)為項羽感到惋惜。出自杜牧〈題烏江亭〉。(C)對項羽的自負好戰提 出質疑。出自王安石〈烏江亭〉。(D)稱讚項羽的英雄霸業,貶抑劉邦的厚顏無恥。
出自蔣士銓〈烏江項王廟〉。語譯:(A)人活著在世應當作人中豪傑,死了也要成為 鬼中豪雄。我至今一直在念及那力敵萬人、曾雄霸天下的西楚霸王項羽,面對追兵,
寧可自刎烏江,也不願再回到江東。(B)戰爭勝敗很難預料,能夠忍受失敗、挫折等 羞辱才是真正的大丈夫。項王故里有許多傑出的年輕子弟,如果當年西楚霸王重返江 東,再整旗鼓,然後捲土重來,還是大有可為啊!(C)經過多次戰事,疲憊的壯士心 中感覺非常的悲哀,中原一敗之後,大勢難以挽回。即便江東的子弟現在還依舊在,
但是,誰能保證他們為了項羽肯捲土重來?(D)挾著怒氣便能獨力滅了如虎狼般凶狠 的帝秦,但是如此的絕世英雄自有其率真的一面。鴻門宴時,在掌有生殺大權之際放 了沛公,當時只有他覺得沛公親切,後來淪為天下人的笑柄。輕易地分割天下給後來 又跟他爭奪的對手,最後慷慨地將懸賞千金的頭顱贈給舊識呂馬童,捨棄生命之時仍 然如此灑脫的氣概,如此瀟灑地殺身自縊,比起來,那些為劉邦打下天下而後又被屠 戮盡淨的功臣與功狗們,死得不明而不白,才更讓人覺得可憐。
(2)(A)這是作者從前的想法,後來才體悟「最重要的是還有生命中那個無比重要的人,
坐在你的對面,一次咀嚼綻開一朵笑靨……。」(B)作者反對宴飲之間,還有爭奪心
計的攻防。由「難過那些華美飲宴精緻餐食,怎麼老是變成有心人士較量實力成逞鬥 心機的工具呢」可知。(C)作者並不認同劉邦作為,「只有面厚心黑,才能成功立業
」乃文中用以諷刺劉邦之語。
23.答案:(1)(B);(2)(B);(3)(A)
解析:(1)(A)「你」應是翻閱《史記》的讀者。(C)強調氣氛緊張。(D)強調項羽陣營未能在宴 會中擊殺劉邦的遺憾心情。
(2)(A)指鴻門宴氣氛緊張。為范增處心積慮要擊殺劉邦所作的種種安排;至於項羽,則 因婦人之仁想縱放劉邦。(C)站在范增的立場。(D)站在張良的立場。
(3)(A)應指范增安排項莊舞劍之事。
24.答案:(1)(D);(2)(A);(3)(B) 解析:(1)「並無小忿」為關鍵詞。
(2)首句「蕭牆列戟」為關鍵詞。
(3)「自愧」、「未能」、「空將兩淚」為關鍵詞。
語譯:兄弟同室操戈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放眼看去,原野上屍骨累累,草木也幾乎都枯死了,無 法展現春天的蓬勃生機。難道你們有著深仇大恨,以致必須如此咬牙切齒、忿忿不平地互 相砍殺對方?其實彼此之間,並沒有多大的怨恨,卻要拚鬥到斷送生命。雙方拿著武器和 盾牌互相攻打,戰況激烈,在糧竭彈盡的時候,竟然出現吸吮人血、吞食人心的殘酷現象。
身為一介書生,我慚愧無力替百姓解脫痛苦,只能為他們流下於事無補的不忍之淚。
25.答案:(1)(D);(2)(B);(3)(A)
解析:(1)從「兢兢誰自履,瑣瑣盡高冠」可知仕途險惡,才使作者萌生辭官回鄉之意。
(2)(B)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於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 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之濱。典出晉皇甫謐《高士傳》。
語譯:我雖無才可以報效國家,卻僥倖地中了科舉,被聘為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人既為 我感到高興,並沾受一些當官的好處。但是為官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每天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但周圍言言語語的,都是一些高官之人,順了公意,就恐拂逆了婆 意。仕途險惡,人情多變,還不如洗耳歸去,不問世事,可以和古代的隱者一樣,遊樂於 水山之間。
26.答案:(1)(B);(2)(A);(3)(D);(4)(C)
解析:(1)「審其秉體之強弱與受病之淺深」為關鍵句。
(2)(A)出自《孟子.離婁》上。語譯:人民所需求的,都為他們聚集起來;人民所厭惡 的,不要施加在他們身上,如此罷了。(B)將愛由親及疏推而廣之。出自《孟子.梁 惠王》上。語譯:把尊敬自己父兄長輩的愛心,推廣到尊敬別人的父兄長輩;把愛護 自己子弟的愛心,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子弟。(C)對自然萬物,取之有時,用之有節。
出自《論語.述而》。語譯:用釣竿釣魚,不用魚網捕魚;用繫上絲繩的箭來射鳥,
但不射棲息在樹上巢中的鳥。(D)吸取他人優點並努力為善。出自《孟子.公孫丑》
上。語譯:吸取別人的長處來行善,也就是幫助別人行善。
(3)末段為判讀關鍵。
(4)(A)以手、肉譬喻朋友、同胞。(B)以四體譬喻仁、義、禮、智四端。出自《孟子.公 孫丑》上。語譯:人心裡有這四個善端,就好比他身上有四肢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
有這四個善端卻說自己不能行善,便是傷害自己善良本性的人。(D)以筋骨血肉譬喻
書法。出自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語譯:書法就跟人一樣,必須要筋、骨、血、肉 俱全,水墨要如血一般調和豐潤、字體要如骨一般蒼勁有力、線條要像筋肉一般柔韌 有力,加上結構雄奇秀逸,這樣就可以說得上是好看的字了。
語譯: 我聽說過善於治國的人,就好像調養身體,一定要使氣血流通,器官骨頭正常活動,
才可以沒什麼病痛。如果有任何四肢關節血氣滯塞不通,疾病就產生了。可是投藥劑的人,
又一定要仔細慎重地依據病人天生體質的強弱,和得病的深淺情形,加以度量斟酌使用。
所以有相同的疾病,而投以不同的藥劑,而成效卻相同。我又聽說過為政之道在於得到民 心,而得到民心一定是和百姓的喜好、厭惡相同。閣下從泉州來到臺灣,而臺灣人民,一 半是泉州人。泉州人的缺點和好惡,您既已熟知;至於臺灣人民的缺點和好惡,或許和泉 州人同中有異,這種情形怎可以不辨別呢?
喜歡逞強而且勇於打鬥,看輕死亡卻看重財物,這是泉州的民風。喜歡訴訟卻虛偽不 實,喜歡勝過別人卻不講道理;擲樗蒲(賭博)、狎妓、玩弄美男子、嚼檳榔,日常生活 不顧生命地吸食鴉片,這些形成了泉州的民風,臺灣人民當然也都保有。
27.答案:(1)(B);(2)(C);(3)(B) 解析:(1)「以府為氣類」為關鍵詞。
(2)(A)受制。(B)起源。(C)泥/通「途」,道路。(D)淒慘、慘烈。
(3)(A)未語及「難以教化」。(B)「眾輒數十萬計,匪類相聚至千百人,則足以為亂」為 關鍵句。(C)分類械鬥使朝廷勞師動眾,人心浮動。(D)「聚族而居,眾者萬丁已耳
」,可知人口較多也不過一萬多個男丁。而「匪類相聚至千百人,則足以為亂」,匪 徒只要相聚至成千上百人,就足以形成動亂。
語譯: 內地百姓,聚宗族而居的,人口較多的也不過一萬多個男丁而已。即使彼此互相仇恨,
都限制於私下打鬥,沒有敢帶頭發動變亂的。臺灣的民眾,不是以宗族來區分,而是以同 一府郡為類別,漳州人與漳州人結成朋黨,泉州人與泉州人結成朋黨,廣東人與廣東人結 成朋黨,潮州人雖是廣東籍,卻是與漳州人結成朋黨;群眾動輒幾十萬人,匪徒只要相聚 至成千上百人,就足夠形成動亂。朱一貴、黃教、林爽文、陳錫宗、陳周全、蔡牽等叛亂 者,先後帶頭發動變亂,有的相距三十年,有的相距只有十幾年。雖然都在很短的時間剿 滅,但是他們殺害官吏、攻陷城郭,人民生活困苦,戰火的慘烈情形,談論者無不感到失 望痛心。花費國家幾十、幾百萬的金錢,勞動將帥經年累月的征戰討伐,而後才能夠解決 事情。然而人心動蕩不穩定,謠言容易產生,不知道什麼時候變亂又會發生!這方面困難 之處在於既要守住常道,又得懂得變通。
28.答案:(1)(D);(2)(B)
解析:(1)(甲)嘉義。出自張李德和〈北迴歸線圖〉。(注:○廿三度半北回歸:北回歸線經過嘉 義縣水上鄉。○溫熱分明兩道違:科學上以北回歸線做為熱帶與溫帶氣候的分界 線。違,背離、分隔。○水上:嘉義縣水上鄉。○玉峰遙映:形容北回歸線紀念碑 的高聳姿態與玉山遙遙相映。)
(乙)鹿港。出自黃炳南〈鹿港〉。(注:○鄉音無改:鹿港地區居民多來自大陸沿海地 區的移民,尤以泉州籍居多。原鄉方言雖經百年而音韻腔調仍多保存,形成鹿港 當地族群的一大特色。○泉郊:郊是指由多家商行所組成的貿易公會。泉郊主要 是與泉州地區貿易,商家眾多,勢力龐大,為八郊之首。○滿地紅甎不見天:不 見天長街長一公里,約在今日鹿港鎮中山路。○二鹿:乾隆晚期,鹿港與福建蚶
江正式設口開渡,從此展開貿易昌隆的黃金時期,成為全臺第二大城,因此有「
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丙)基隆。出自豬口安喜〈雞籠雜詠〉。(注:○圻:音ˊ,地界、邊界。○垠:音ˊ,
河岸、水邊。○舸:音ˇ,大船。○大小雞籠:指大雞籠山、小雞籠山。○雌雄鱟嶼:
指原雞籠港水道中鱟公島、鱟母島二島。)
(丁)澎湖。出自蔡罔甘〈澎湖文石〉。(注:○生成五彩大文章:文章,錯雜的色彩或 花紋。此句點出文石的命名由來及外觀特色。據《澎湖廳志》載,文石產於澎湖,
有花紋者為佳,可用來作為朝珠及扇器。石有五色,交錯成文,以黃色為上。○
僻島:偏僻的海島,指澎湖。○堪誇島嶼若崑岡:此句讚美澎湖文石之美可以與 崑岡的美玉相提並論。崑岡,崑崙山,以出產美玉為名。○大器:寶器之意。○就:
完成。○瑚璉:音ˊ ˊ,皆指宗廟用禮器。)
(2)(A)從「高聳長空標水上,玉峰遙映壯朝暉」可知描寫嘉義水上鄉的北回歸線紀念碑 與玉山遙遙相應。(B)描寫鹿港的昔盛今衰。(C)敘述基隆的發展與貿易優勢。(D)以 神話凸顯澎湖物產文石。
29.答案:(1)(B);(2)(C)
解析:(1)(A)林家花園大觀義學。(C)應是淡水河另一岸到觀音山一帶。(D)取自兩族所居之
「大」屯山與「觀」音山,蘊含漳泉一家之意。
(2)同為來臺移民、在同一地區生活,自當以「出入相友」的古訓共勉,各盡友道、互相 幫助。
30.答案:(1)(B)(E);(2)(A)(E)
解析:(1)(A)以……為領袖,動詞/雄壯的,形容詞。出自蘇軾〈念奴嬌〉。(B)皆「估計、猜 測」,動詞。出自司馬遷〈鴻門宴〉。(C)約定,動詞/時間,指喪期。出自《論語.
陽貨》。語譯:為父母守喪三年,時間未免太久了!(D)仇視,動詞/仇敵、敵人,
名詞。出自《孟子.離婁》下。語譯:國君看待臣子像泥土草芥,則臣子看待國君就 像仇敵。(E)皆「古代一種盛酒或水的容器、酒甕」。出自《詩經.小雅.蓼莪》。
語譯:酒瓶空了,是滿盈酒罈的恥辱。
(2)(B)無酋長。(C)次日即解怨,往來如初,不相讎。(D)男子穿耳,女子斷齒。
語譯: 東番的土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我們並不知道,只知道他們住在澎湖外洋的海島中。
從魍港、加老灣起,經過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和大幫 坑,都是他們居住的地方。斷斷續續共綿延一千多里,族類也很多。分為若干社,有的一 社幾千人,有的五六百人。社中沒有酋長,誰的子女最多,大家就推尊這個人為領袖,並 且聽他的號令。他們個性好勇喜歡打鬥,平居無事的時候,日夜練習跑步,腳底皮膚的厚 度有好幾分,在有刺的草木上行走,如同走在平地,速度不輸給飛奔的快馬。同時他們還 能夠整天奔跑,不須休息;倘使任他們盡情奔跑,我猜想一天可以跑上幾百里路吧?要是 和別社有仇怨,就會大動干戈,雙方約好了時間,然後兵戎相見。雙方在交戰時,奮勇殺 敵,到了第二天就解除怨恨了,仍舊和平日一般往來,絕不記仇。斬下的敵人首級,就剔 除肌肉保存骨頭,懸掛在門前。誰家門前的骷髏掛得愈多,大家就稱呼他:「英雄」、「
英雄」。
這一個地區的氣候很暖和,冬夏都不用穿衣,婦女也只是編織草裙,稍微掩蔽下體罷 了。他們沒有拱手作揖以及跪拜的禮節。也沒有日曆與文字,月亮圓了就是一個月,經過
十個月就是一年,時間久了便常常忘記歲月,所以大家都不去計算自己的年齡,那些老年 人,要是問他們「今年幾歲」,一概問不出確切的年紀。如果有什麼交易,就在繩上打結 做記號。他們沒有水田,而是整理火耕後的田地,播種稻子。每當山花綻放就開始耕種,
稻子熟了,就把稻穗拔下來。米粒比中原所產的稍微長一些,並且香甜。採摘苦草,跟米 混合釀成酒醪,偶爾能釀出好酒,酒量好的人可以喝上一斗。聚會宴飲時,大家圍著所擺 設的大酒罈坐著,以竹筒盛酒暢飲,不準備菜肴。音樂一起,便翩翩起舞,口裡嗚嗚地哼 著調子,聽來和歌曲一樣。男子剪髮,只留數寸長,自然披垂,女子則長髮披肩。男子穿 耳洞,女子鑿斷牙齒(女子到了十五、六歲鑿斷唇旁二齒),他們認為這才美觀。這地區 竹林最多,而且很粗大,高有十丈。他們砍伐竹子建造房屋,用茅草覆蓋屋頂,大約長十 丈、寬幾丈左右。同一家族住在一棟房子裡,其中有一區稍微大一點,稱做公所,少壯未 娶的人都住在那邊。討論事情必定在公所,也便於調派人手。
31.答案:(1)(B);(2)(D)
解析:(1)(B)文末「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惟以悲哀為主」為判讀關鍵。
(2)(A)內容側重在抒情,多用典故以明己志。(B)篇首「戊辰之年,建亥之月」交代時間,
「大盜」即侯景,「移國」即篡國,簡明交代侯景之亂和江陵失陷的確切年月,並略 述自己在兩次大亂中的遭遇。(C)「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
」表明庾信本是為梁朝避免秦兵之禍,而出使西魏、踏上秦庭(西魏、北周均建都於 秦地)的,不想梁為魏滅,魏為周代,自己卻不能像伯夷那樣不食周粟而死。道盡出 使被羈的複雜原委和違反初衷的深深內疚。(D)「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平生,
並有著書,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表達在鄉關 之思和羞辱之心的激發下,想要創作優秀詩歌。
譯注: 梁太清二年十月,大盜篡國,金陵淪陷。我於是逃入荒谷,這時公室私家均受其害,
如同陷入泥途炭火。不想後來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卻有去無歸。可嘆梁朝的中興之道,
竟消亡於承聖三年。我的心情遭遇,正如率部在都城亭內痛哭三日的羅憲,又如被囚於別 館三年的叔孫婼。按照天理,歲星迴圈事情當能好轉,而梁的滅亡卻物極不反了。傅燮臨 危只悲嘆身世,無處求生;袁安居安常念及王室,自然落淚。以往桓君山的有志於事業,
杜元凱的生平意趣,都有著作自敘流傳至今。以潘岳的文彩而始述家風,陸機的辭賦而先 陳世德。我庾信剛到頭髮斑白之歲,即遭遇國家喪亂,流亡遠方異域,直到如今暮年。想 起〈燕歌〉所詠的遠別,悲傷難忍;與故國遺老相會,哭都嫌晚。想當初自己原想像南山 玄豹畏雨那樣藏而遠害,卻忽然被任命出使西魏,如同申包胥到了秦庭。以後又想像伯夷、
叔齊那樣逃至海濱躲避做官,結果卻不得不失節仕周,終於食了周粟。如同孔嵩道宿下亭 的旅途漂泊,梁鴻寄寓高橋的羈旅孤獨。美妙的楚歌不是取樂的良方,清薄的魯酒也失去 了忘憂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此賦,聊以記錄肺腑之言。其中不乏有關自身的危 苦之辭,但以悲哀國事為主。(○大盜:竊國篡位者,此指侯景。○傅燮:字南容,東漢 末年人。無處求生:據《後漢書.傅燮傳》載,燮為漢陽太守,王國、韓遂等攻城,城中 兵少糧乏,其子勸燮棄城歸鄉,燮慨嘆:「汝知吾必死耶!……世亂不能養浩然之志,食 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於此!」遂令左右進兵,臨陣戰死。○袁安:字邵公,
後漢時人。自然流涕:《後漢書.袁安傳》:「安為司徒,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權,每朝 會進見及與公卿言國家事,未嘗不噫嗚流涕。」○桓君山:即桓譚,字君山,後漢時人。
○杜元凱:即杜預,字元凱,晉代人,有《春秋經傳集解》。其序云:「少而好學,在官
則觀於吏治,在家則滋味典籍。」○潘岳:字安仁,晉代詩人。始述家風:潘岳有〈家風 詩〉,自述家族風尚。○陸機:字士衡,晉代詩人。先陳世德:陸機有〈祖德賦〉、〈述 先賦〉,又〈文賦〉:「詠世德之駿烈。」○二毛:指頭髮有黑白二色。時信年四十左右。
○〈燕歌〉:指樂府〈燕歌行〉。《樂府詩集》引《廣題》曰:「燕,地名也,言良人從 役於燕而為此曲。」○南山之雨:《列女傳.賢明傳》:「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 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故藏而遠害。」一說以山高在陽喻君主,謂迫於 君命不敢不使魏。踐秦庭:《左傳》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師,……立依於庭牆而哭,
日夜不絕聲,……七日,……秦師乃出。」此喻己出使求和救急。○「讓東海」二句:據
《史記.伯夷列傳》載,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因相互推讓君位,先後逃至海濱。武王滅 紂,二人以為不義,遂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二句言己本以謙讓為懷,卻不能如伯夷、
叔齊那樣殉義。○下亭:《後漢書.范式傳》載孔嵩應召入京,道宿下亭,馬匹被盜。高 橋:一作「皋橋」。《後漢書.梁鴻傳》:「至吳,依大家臯伯通,居廡下。」臯家傍橋,
在今江蘇蘇州閶門內。二句言其旅途勞頓。)
32.答案:(1)(A);(2)(D)
解析:(1)(A)由樂乘取代廉頗為將,「廉頗怒,攻樂乘」,可知兩人曾結怨;再由「廉頗之仇 郭開多與使者金」可知郭開為廉頗之仇。嫌隙:因猜疑或不滿而產生仇怨。(B)廉頗 棄趙奔魏是因為不受重用。(C)趙王由廉頗「三遺矢」判斷他已不堪用。(D)「三遺 矢」指上三次廁所,乃使者惡意虛構。
(2)(D)由「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可知乃強調自己老當 益壯,盼能再獲重用。
語譯: 廉頗是戰國時趙國名將。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國將領,攻打齊國,大破敵軍,
取得陽晉,官拜為上卿,以其勇氣聞名於諸侯間。……趙孝成王去世,悼襄王即位,便讓 樂乘取代廉頗的位子。廉頗大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於是廉頗奔往魏國大梁。……廉 頗在魏國大梁居住了很長的時間,魏王都不能信任重用廉頗。而趙國因多次被秦國圍困,
趙悼襄王便又想再任用廉頗,廉頗也想再為趙國任用。趙悼襄王便派遣使者去探望廉頗是 否可用。不料廉頗的仇人郭開賄賂使者,讓他在趙悼襄王面前說廉頗壞話。趙國使者與廉 頗見面了,廉頗見到趙國使者來訪,非常高興,在他面前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 披穿鎧甲上馬,表示自己還有用。趙國使者回來向趙悼襄王報告說:「廉將軍雖然老了,
但飯量還很大。可是與我坐在一起,一會兒就去上三次廁所。」趙悼襄王認為廉頗老了,
終於沒有再徵召他。
33.答案:(1)(A);(2)(D);(3)(B)
解析:(2)(D)商鞅出門帶護衛是怕被尋仇報復。此為積怨畜禍的結果。
(3)題幹強調積極的教化會比消極、強迫式的命令更具影響力。(A)出自《論語.泰伯》。
語譯:士人的心志不可不遠大堅毅,因為所負的使命重大而且路途遙遠。(B)出自《
論語.為政》。語譯:用政令引導人民,用刑罰整頓他們,人民只求免於受罰卻無羞 恥心;用道德教導人民,用禮教約束他們,人民不但有羞恥心,且能端正自己,達到 至善。(C)出自《論語.子張》。語譯:人在重大節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小節上稍有 出入是可以的。(D)出自《論語.顏淵》。語譯: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不助長他人 做壞事。
語譯: (趙良說:)如今您能夠見到秦君,靠的是秦君寵臣景監的推薦介紹,這就談不上什
麼名聲了。身為秦國國相不為百姓造福而大規模地營建宮闕,這就談不上為國家建立功業 了。懲治太子的師傅,用嚴刑酷法殘害百姓,這是積累怨恨、聚積禍患啊!教化百姓比命 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君臣的行為比命令百姓更為迅速。如今您卻用不正當手段建 立權威、變更法度,這不是教化百姓的方法啊!您又自封為君並自稱寡人,天天用新法來 約束逼迫秦國的貴族子弟。……
《詩經》說:「得到人心者將興盛,失去人心者將崩亡。」這幾件事,都無法得人心。
您一出門,後邊就跟著十多輛的戰車,馬車上都是穿著盔甲、身強力壯的人陪坐在旁,並 有持矛操戟的護衛趨近馬車旁。如果沒有這些護衛,就堅持不出門。《尚書》說:「依恃 德性者會昌盛,依恃蠻力者會滅亡。」您的處境就好比早晨的露水,有很快消亡的危險,
您還打算要延長自己的壽命嗎?那為什麼不把封地交還給秦國,到偏僻荒遠的田園耕種;
勸秦君重用那些隱居山林的賢才,贍養老人,撫育孤兒,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 崇有德之士,這樣才可以稍保平安。
34.答案:(1)(B);(2)(A);(3)(B)
解析:(1)(B)判讀關鍵:「大司徒公被害,鮪與其謀,誠知罪深,不敢降耳」。
(2)(A)判讀關鍵:「建大事不忌小怨」。
(3)(A)命令。(B)被,介詞。(C)參與。(D)憎惡。
語譯: 光武帝劉秀攻打洛陽時,遭朱鮪的頑強抵抗。光武帝派遣岑彭去說降朱鮪說:「赤眉 兵已經占領長安,更始帝遭胡殷背叛而被殺了,現今先生還為誰守城呢?」朱鮪回答說:
「大司徒公(劉縯)被殺害,我朱鮪也參與其中,實在了解自己罪孽深重,所以不敢投降。
」岑彭回去稟告光武帝,光武帝告訴岑彭再去明白地曉諭他說:「想要創建大事業的人是 不會計較個人小恩怨的。現今只要你肯投降,就可以保證有高官厚爵,怎麼還會誅殺刑罰 呢?」
35.答案:(1)(C);(2)(D);(3)(B)
解析:(1)(C)「曾參殺人」之典。從前的大賢曾參,有和他同姓名的人殺人,鄰人三次來告訴 曾母,說曾參殺人,曾母就驚慌放下機杼翻牆跑走。
(2)(A)推心置腹,以至誠待人。(B)翦除殺害輔佐自己的大臣。(C)暫時逃避天子的威怒。
(D)三國時,蜀漢大將關羽身在曹操營中,雖備受禮遇,仍不為所動,心懷故主。後 世以這句話比喻堅守節操,忠於故主。在此意指未曾忘梁。
(3)(B)判讀關鍵:「雖潛身異國,豈嘗須臾忘本朝哉」。
語譯: 春秋時的管仲曾以箭射中公子小白的帶鉤,小白即位成為齊桓公,仍任用管仲為相;
晉國的履鞮曾砍殺重耳,只砍中重耳的衣袖,後來重耳成為晉文公後仍信任履鞮。這些英 明的君主都能不計前嫌任用人才,難道以梁朝承受天命的正當性,駕馭統制群雄,不想推 心置腹,以至誠待人,卻翦除殺害輔佐自己的大臣,反還說計謀得成?從前的大賢曾參,
有和他同姓名的人殺人,鄰人三次來告訴曾母,說曾參殺人,曾母就驚慌放下機杼翻牆跑 走。古帝王虞舜作為人子,父母施加小箠責罰便接受,若是暴怒以大棍棒擊打便逃走避開。
遵循聖賢的教訓,我因此渡江北上,以求暫時逃避天子的威怒,希望他日或許有得到憐憫 寬赦的機會,可以再被朝廷收歸錄用。雖藏身隱居他國,哪裡曾片刻忘記祖國朝廷!
36.答案:(1)(B);(2)(C)
解析:(1)(A)是為了保全生命,以奉養母親。(C)交游與國君起初非議與侮辱卞莊子的敗逃。(
D)非花三年學習戰術,而是花三年守孝。
(2)(C)並不認同卞莊子的行為,認為他雖略具士人節操,但未明哲保身,未終孝道。
語譯: 卞莊子崇尚勇敢,母親安在時,三次作戰都戰敗而逃,朋友們都責備他,國君也羞辱 他,卞莊子臉色不變地接受譴責。到他母親死去三年後,齊國與魯國發生戰爭,卞莊子請 求參戰。到了戰場,拜見魯國的將軍,說:「以前要奉養母親,所以三次敗逃,讓自己受 辱;現在母親去世了,請讓我抵償過去的罪責。」於是衝入敵陣,斬殺了一個披甲士兵的 頭來獻功,說:「請讓我用這個戰功來抵過去的一次敗逃!」又衝入敵陣,斬殺了一個披 甲士兵的頭來獻功,說:「請讓我用這個戰功來抵過去的第二次敗逃!」將軍阻止他,說:
「夠了,可以了。」卞莊子不聽勸,又衝入敵陣,斬殺一個披甲士兵的頭來獻功,說:「
請讓我用這個戰功來抵過去的第三次敗逃!」將軍阻止他,說:「可以了!請您成為我們 的兄弟,和我們一同作戰。」卞莊子說:「過去三次敗逃,因為要奉養母親,這是盡為人 子的責任;現在母親不在了,我來將功贖過。我聽說:『有操守的士人,不帶著羞辱活著。
』」於是回到戰場,連殺了七十個敵人,自己也戰死了。君子聽說了這件事,說:「三次 敗逃都已將功抵過,又犧牲己命,滅絕家門,雖然已稍具士人節操,但未能克盡孝道。」
《詩經》說:「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37.答案:(1)(C);(2)(C);(3)(B)
解析:(1)(A)是王若虛《史記辨惑》的看法。(B)「視之,石也」是原文,有發現錯誤而驚訝的 意味,改為「既知其為石」就失去這意味了。(C)「終不能覆入石矣」比「終不能入
」多了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D)「見草中石,以為虎」改為「見草中有虎」
根本已背離原意。
(2)(A)「推」較魯莽乃朱光潛的意見;已知韓愈建議改「敲」,可知賈島原本認為「推
」字較佳。(B)「敲」較拘謹為朱光潛的意見;韓愈認為「敲」字較佳。(D)一般認 為「敲」字較佳,但朱光潛認為「敲」字剝啄有聲,平添攪擾。
(3)本文強調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才能調整出最透澈的思想、表現最精鍊的情感。(A) 作者並無此意。(C)本文未提及情感分量之於寫作的關係。(D)與本文無關。
38.答案:(1)(B);(2)(D)
解析:(1)(A)近來/結黨營私。出自《論語.為政》。(B)使人如器:意謂任用人才就如使用器 物一樣,各取所長。君子不器:君子不像器物一般,只限於固定的用途。(C)未能舉 用賢才,故無法分君憂勞。(D)是因「遺而不知賢」,未能發現人才舉薦給太宗。
(2)(A)強調有才能的人要善於自處,讓才能盡情發揮。出自蘇軾〈賈誼論〉。語譯:要 有才能並不難,而如何把自己的才能施展出來才是真難。(B)是勉人力學。出自《論 語.里仁》。(C)是說能用賢去邪則民服。出自《論語.為政》。(D)講伯樂這種人 才的難得。出自韓愈〈雜說〉四。
譯注: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右僕射封德彞說:「國家達到安定的根本,只在得到人才。近來 命你舉薦賢才,卻未曾見你推薦一個人。治理天下,事情極為繁重。你應分擔我的憂慮與 辛勞,你不舉薦人,我將把國事託付給誰呢?」封德彞回答說:「我雖愚昧,但怎麼敢不 盡心去辦理。但是,現在還沒有發現有特殊才能的人。」太宗說:「前代的聖明君王,任 用人才就如使用器物一樣,各取所長,不向別的朝代借用人才,都是在當代選拔人才。難 道能等夢見傅說、遇到呂尚,然後再治理國家?況且,哪一個朝代沒有賢能的人,只是擔 憂我們遺漏而不了解罷了!」封德彞很羞愧地退下。(傅說:殷高宗的賢相。初隱居於傅 巖,高宗夢到他,往訪而知其賢,於是舉他為相,國家大治。)
39.答案:(1)(C);(2)(B);(3)(C)
解析:(1)(A)說明伯樂不常有,故即使有千里馬也無法被發現,和普通的馬一樣受辱老死。(B) 說明伯樂不常有,故千里馬被當成普通的馬,結果吃不飽、力不足,潛能無法發揮。(
D)因其有千里之能,故食量與普通的馬不同。
(2)(A)在上位者/才德出眾的人。出自《論語.顏淵》。(C)「今之君子」只知處於高明 之地,抱怨天下無才。(D)「一命以上」若能成為好義之士,便可轉移風氣,造就人 才。
(3)(A)僅乙文,且移風易俗乃為造就人才。(B)僅甲文。(D)僅乙文,甲文作者自比為未 受賞識之千里馬。
語譯:甲、世上有伯樂這種善相馬的人,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是常有的,可是像伯樂這種人 卻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馬,也只不過在奴隸的手下受辱,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 棚中,不因是良馬而受人稱道啊!能夠日行千里的馬,有的一頓要吃一石的穀子。餵 馬的人,不知道牠能日行千里,而照一般馬的食量來餵牠。那這匹馬即使有日行千里 的能力,但是吃不飽,力氣就不夠,才能雖然很美好,可是不能顯現於外,恐怕連平 常的馬都不如了,怎能要求牠日行千里呢?鞭策牠不能依照御馬的方法,餵養牠又不 能盡牠的食量,牠叫了,又不知牠的意思,手拿著馬鞭,站在牠面前對別人說:「天 下找不到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他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啊!
乙、現在有地位、掌大權的人,往往說天下沒有人才。他自己占據崇高的地位而無所作為,
不能以自己的理想,移風易俗,造就當代的人才,反而告訴別人說沒有人才;說他不 是欺騙,可以嗎?不行的!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有愛好仁義的人,他的智慧足夠 改變十人,一定能夠選拔十人之中特出的人而把他造就成人才;他的智慧足夠改變一 百人的,一定能選拔一百人之中特出的人而把他造就成人才。那麼移風易俗而造就一 代的人才,不僅是身居顯貴之人應當做的事,舉凡職等最低的官員也都有責任參與此 事啊。
40.答案:(1)(C);(2)(B)
解析:(1)(A)上對下下對上,甲是魏徵給唐太宗的奏疏。乙是李斯給秦王的上書。(B)乙被君 王所採納,丙則為作者對立君的探討,屬政論文,不是給君王的建言。(C)(D)甲有 道家思想。乙李斯初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後入秦發展,主張集權統一。丙為儒家 思想。
(2)(A)甲無例證。(C)甲無正反兩面對比,皆為勸諫太宗之事。(D)三者皆旨在討論國君 應有的作為,並未強調仁者無敵。
語譯:甲、統治百姓的國君,如果見到喜歡的事物,就該想到知足來警戒自己;打算大興土木,
就應知道適可而止來安定人民。擔心位高勢危,就應想到用謙虛的態度修養自己;懼 怕驕傲自滿,就該想到像江海那樣容納百川。喜愛打獵遊樂,應想到像古代明君以三 次驅射禽獸為限度;憂懼鬆懈怠慢,就該想到要謹慎的開始,敬謹的結束。顧慮耳目 被蒙蔽,就該想到虛心接納臣民的意見;擔心奸邪進讒,就該想到端正己身斥退壞人。
施恩時,該想到不要因一時高興而胡亂獎賞;行罰時,就該想到不要因一時惱怒而亂 用刑罰。
乙、我聽說土地廣大米糧就充足,國家強大人口就眾多,軍隊強盛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 不捨棄任何小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捨棄任何小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
深廣;想要稱王天下的人,不拒絕百姓,才能顯揚他的盛德。所以土地不分東西南北,
人民不分本國外國,國家時時充實美好,鬼神降臨福澤,這就是五帝三王沒有可匹敵 對手的原因。現在您竟然拋棄百姓來幫助敵國,辭退賓客讓他們幫助其他諸侯成就功 業,使天下的賢士退避不敢向西侍奉秦國,停住腳步不進入秦國,這正是所謂借武器 給寇賊,送糧食給盜匪啊。
丙、因此明白做君主的職責本分,那麼就能像唐堯、虞舜的時代,人人都能推讓君位,許 由、務光也並非超越世俗的人;不明瞭做君主的職責本分,那麼就連市井小民,人人 都想得到君位,因此後世再也沒聽說像許由、務光那樣的人了。雖然君主的職分難以 明瞭,但不以短暫的荒淫享樂換取無窮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明白這個道理啊!
41.答案:(1)(D);(2)(C)
解析:(1)(A)以書法行雲流水的線條遊戲,比喻演奏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文章內容
行書。(C)董其昌〈赤壁詞卷〉的行草表現出美麗的哀愁,如馬友友之浪漫纖美。
(2)(A)〈蘭亭集序〉為詩集序。〈赤壁詞卷〉是名書法家董其昌的草書名作,全名是〈
檃栝前赤壁詞〉,「檃栝」意指對原有文章、著作重新剪裁、改寫,本卷乃是改寫蘇 軾之〈前赤壁賦〉。(B)春天。(D)抒寫觸景而生之悲情。
42.答案:(1)(A);(2)(C)
解析:(1)(A)由「儒家因為政治力的滲入成為儒教,而成為維繫群體的重要規範,連孔子也莫 可奈何」可知。
(2)四篇中,(A)(B)(D)仍有「群賢」、「眾賓」、「石簣」為伴,心靈上是不孤單的。
而(C)雖有「僕人」,但在心靈上是孤獨的。柳宗元在政治受挫後,借山水療傷,上 西山後,深受西山高峻特立的形象所吸引,感到西山與大自然同時存在,孤獨地與天 地精神對話,而暫時瀟灑放下個人榮辱,但並未形成完整的時代氛圍,最能與本文畫 底線處互相印證。
43.答案:(1)(C);(2)(A)
解析:語譯:雖然是質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經過琢磨,也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雖然自稱是萬 物之靈,如果不肯學習,也不會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所以古時候的君主,建設國家,管 理人民,都是以教育為最優先、最重要的工作。《尚書.兌命》篇說:「要自始至終常常 想到學習。」就是這個意思。雖然有美食,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 善的道理(最好的義理),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所以說:學習過後 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教人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學識不通達。知道不夠,然後才能反省,
努力向學。知道有困難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勉勵,發憤圖強。所以說:教與學是相輔相 成的。《尚書.兌命》篇說:「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習的效果,教學互進。」大概就是 這個意思吧。
44.答案:(1)(D);(2)(C);(3)(B) 解析:(1)題幹與(D)皆指半途而廢。
(2)(C)「長善而救其失」是指老師針對不同學生發揚其長處、糾正其過失,所以最接近 於「因材施教」。
(3)題幹與(B)皆指環境的影響力。
語譯:(甲)學生可能有四種過失,當教師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學習,可能錯在貪多,可能錯在求 少,可能錯在不專注,可能錯在半途而廢。這四種過失產生的原因,其心理狀態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