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ЁăඕᄬĈĶܕ΃ķ۞ॡมّᄃ۩มّ

「近代」與「亞洲」是日本知識界在戰後討論的重要課題。由於「近 代」牽涉的種種問題,在戰前戰後的一切緊張性都凝結於「近代的超克」

此一精神結構,故本文先略述「近代的超克」之背景與意義,接著引介戰 後進步派,也是近代主義代表丸山真男及他的「近代」觀,並由溝口與他 的想像性對話,帶出對西方普遍性霸權有敏銳認識的竹內好。本文進一步 介入竹內好,並比較其與溝口雄三的思想。雖然溝口曾在中國學研究的領 域內批評過竹內,但他的思考方法其實很大程度地承繼了竹內好的思想遺 產。溝口基體論與多元世界論當中流動性的視角,在竹內好的論述中相當 清晰;將中國「作為方法」,亦即將對象去實體化、概念化的作法,和竹 內好處理「近代」與「亞洲」的作法又非常類似。本文然後整理當代回應 溝口學說的幾種論述,並發現這些論述可以順著「竹內亞洲」的線索,在

「亞洲」論題的思考脈絡梳整、理解。最後則延續前節的發現,提出不同

「基體」的不同亞洲論述,實出於不同發言位置,暗示了不同的身分需要;

也為溝口學說中「亞洲」的缺席,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日本知識界向來只有關於「近代的超克」的討論,而沒有「亞洲的超

18 ໛˾д 2007 ѐ 5 ͡ 10 ͟ٺέ៉୻ර̂ጯ۞ႊᓾયඍ̚тѩаඍඊ۰ඈ۞યᗟĈĶĺֲ

߷Ļдԧ۞О෪̚Ă19 ͵ࡔ۞ֲ߷ߏజᑅၴ۞ֲ߷Ă20 ͵ࡔ۞ֲ߷ߏ൑ڱజϒቁෞҤă ߏజᄱྋ۞ֲ߷Ă઼̚ᄃ͟ώౌߏֲ߷۞˘Њ̄Ăౌ՟ѣᏱڱೠ೪ҋ̎۞ؠҜĂ˵՟ѣ ԯҋ̎۞ڌҘ༊үҋ̎۞ڌҘĂ఺ߏԧᄮࠎ۞ᙯܼķĄΞ֍д΁۞నຐ྆Ă̙ኢ઼ٕ̚

͟ώౌᔘ՟ѣᏱڱޫ༊г֏ᄲĶֲ߷ķĂٕధᔘᅮࢋՀᐛᓄᄃஎˢ۞࠹̢˞ྋᄃ࠹̢ள ҾĂߙ჌Ķֲ߷ķ۞ຍཌྷ̖Ξਕ΍னĂ֤҃˵ΞਕΪߏޝк჌ຍཌྷ༊̚۞˘჌҃̏Ą

克」這樣的提法,但從本文的整理中卻發現,近代性的探討不曾脫離對亞 洲的界定,這在戰前與戰後皆然。大東亞共榮圈的主張後來受到思想界以

「世界史的立場」相呼應,而世界史的立場所奠基的本體論,恰是四十年 後溝口所重提的所謂「基體」。不過溝口已經改用多元化的基體,以免於 戰時世界史的立場所影射的普遍性的基體,與因而助長的帝國主義傾向,

反映出面對「亞洲」的戰後日本思想界,正從迴避的態度轉趨積極,並且 努力超越實體的亞洲。故近代的超克同時必須是亞洲的超克,此何以在將 近代性去實體化的同時,超克思想人在戰後進一步企圖將亞洲也去實體化。

戰前日本思想界從時間性的近代,退向空間性的亞洲,結果形成了獨 佔亞洲的軍國主義。戰後反省起來,同時有對侵略的懺悔,也有回歸原理 性的近代精神追求;前者突破軍國主義的亞洲空間,把近代性的動能重新 讀進中國歷史脈絡,恢復近代概念的時間性質,而後者則反省軍國主義造 成的時間斷裂,試圖恢復具有已經加上了近代性的古層文化,促成更進一 步的近代精神。在竹內好看來,這兩派都不能擺脫西歐啟蒙現代性的束縛,

進而以火中取栗的態度回到亞洲概念,提倡去實體化的亞洲方法,以同時 避免實體化亞洲所曾帶來的軍國主義,及一味移植西歐近代性所產生的奴 性。針對竹內好,溝口雄三透過各自歷史基體的演化,將時間性帶回,用 各個歷史基體自己的特殊時間性來完成特殊的空間,既不讓每個特殊的空 間內涵固定,又不讓任一特殊空間擴張。回應溝口的各個亞洲思想家,則 分別根據自身的位置,敘說他們的亞洲,在多元化的與去實體的亞洲觀中,

自言自語,或許是在實踐溝口提倡的相互異別化的多元近代性。

ણ҂३ϫ

˘ă͛̚ొ̶

丸山真男著,徐白、包滄瀾譯,1980,《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台 北:台灣商務。譯自《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 出版會,1976。

丸山真男著,林明德譯,1984,《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兼論日

本軍國主義》,台北:聯經。譯自《現代政治ᡤ思想ᡞ行動》,

東京:未來社。

子安宣邦,2002,〈作為事件的徂徠學:思想史方法的再思考〉,《台 大歷史學報》,29: 181-187。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2004,《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

台灣大學。

王 屏,2004,《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

白永瑞,1999,〈世紀之交再思東亞〉,《讀書》,8: 3-8。

竹內好著,李冬木、趙京華、孫歌譯,2005,《近代的超克》,北京:

三聯。

吳珮蒨,2007,《從中國反譯日本?面對竹內好抗拒西方的策略》,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 心。

吳叡人,1999,〈悔恨與自由──丸山真男與日本戰後民主〉,《當 代》,144: 14-33。

李永熾,〈丸山真男的思想世界〉,《當代》,144: 35-47。

汪暉,2002,〈亞洲想像的譜系〉,李陀、陳燕谷(編),《視界》

第八輯,石家莊:河北教育。

孫 歌,1998,〈漢學的臨界點〉,《世界漢學》,1: 56-60。

孫 歌,2001,《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台北:

巨流。

孫 歌,2005,《竹內好的悖論》,北京:北京大學。

徐水生,2000,〈丸山真男的日本思想古層論初探〉,《武漢大學學 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3(3): 324-328。

酒井直樹,1998,〈現代性與其批判: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的問題〉,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 205-236。

張崑將,2004,〈關於東亞的思考「方法」:以竹內好、溝口雄三與 子安宣邦為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2): 259-288。

盛邦和,2002,〈丸山真男:傳統演化與文化的現代化〉,《日本學 刊》,3: 110-122。

許介鱗,1972,《日本政治論》,台北:聯經。

許紀霖,1998,〈以中國為方法,以世界為目的〉,《國外社會科學》,

1: 54-58。

陳光興,2005,〈「亞洲」做為方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

151-161。

陳都偉,2005,〈丸山真男論的諸相──日本學界對丸山真男的最新 述評〉,《世界哲學》,5: 107-110。

陳瑋芬,2005,〈「東洋」「東亞」「西洋」與「支那」── 近代日 本對國家主體性和普遍性的企求〉,陳瑋芬(編),《近代日本 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其相關概念的嬗變》,台北:台 灣大學,頁 83-148。

黃俊傑,2001,〈主編引言〉,《臺大歷史學報》,28: 225-231。

楊芳燕,2001,〈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 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20(2): 44-53。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1999,《作為方法的中國》,台北:國立編 譯館。譯自《方法ᡞᡍᡜᡤ中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9。

溝口雄三,2004,〈關於歷史敘述的意圖與客觀性問題〉,賀照田主

(編),《學術思想評論》第 11 輯,長春:吉林人民,《思與 文》網站,http://www.chinese-thought.org/zwsx/001589.htm。

溝口雄三,2005,〈做為態度的中國研究〉,《讀書》,4: 27-37。

葉渭渠,2003,《日本文學思潮史》,台北:五南。

葛兆光,2002,〈重評 90 年代日本中國學的新觀念──讀溝口雄三《方 法 と し て の 中 國 》 〉 , 《 二 十 一 世 紀 》 網 絡 版 第 9 期 ,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209009.htm。

葛兆光,2005,〈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 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高明士(編),《東 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台北:臺灣大學,頁 239-259。

福澤諭吉,1960,〈脫亞論〉,《時事新報》(1885 年 3 月 16 日上),

收於《福澤諭吉全集》第十卷,東京:岩波書店,1960。

福澤諭吉著,楊永良譯,2005,《福澤諭吉自傳》,台北:商周。譯 自《福翁自傳》,東京:岩波書店,1978。

子安宣邦著,趙京華譯,2004,《東亞論-日本近代思想批判》,長 春:吉林人民。譯自《日本近代思想批判》,東京:岩波書局,

2003。

諸葛蔚東,2003,《戰後日本輿論、學界與中國》,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

韓毓海,2006,〈「近代的超克」及其變奏〉,《21 世紀經濟報導》,

《 烏 有 之 鄉 》 網 站 ,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

200610/11149.html。

蘆 恆,2007,〈文明論與地域共同體──新世紀初韓國人的東亞觀〉,

《 國 際 邊 緣 》 網 站 ,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

TCulturalWorkshop/asia/02.htm。

鶴見俊輔著,李永熾譯,1984,《日本精神史:1931-1945》,台北:

學生書局。譯自《戰時期日本ᡤ精神史:1931-1945 年》,東京:

岩波書店,198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