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研究方向與新方法論之設定

在文檔中 宋代天臺研究序說 (頁 33-40)

宋代天臺教學之研究,大致可以人物研究、教學研究、行法研究、典籍 研究等四個方向進行展開,現簡敘其內容及方法論。

1.「人物研究」:上杉文秀《日本天臺史》的附錄中作了「支那天臺宗 系譜」。其後,大久保良順於大正大學學報中發表「延慶寺等の繼紹と 四明法智大師の門流」,考證了知禮系統的延慶寺歷住及白蓮寺歷住。

安藤俊雄《天臺思想史》當中,亦考證了與「天臺性具思想」有重要關 連的宋代天臺僧。

然上杉文秀所作的「系譜」有一些疑點。例如,被《佛祖統紀》記載於

「雜傳」中的草庵道因(1090~1167),上杉將其置於遵式的法系之下。

p. 222

安藤俊雄在《天臺思想史》[69]中亦犯了相同的錯誤。兩者,皆把知禮 系統的明智中立與慈雲系統的明智祖韶加以混同。《佛祖統紀》卷21 中云:

草菴初學於明智。一旦讀指要有省發。而又自謂文粲後身。故以辯香奉 四明。然四明者羅睺羅也。未聞稟佛為嗣。若草菴之所承。則將兄廣智 而孫明智矣。[70]

道因最初師事明智中立,但讀了知禮的《指要鈔》之後,與知禮之意深 有同感,在其著《草菴錄》中,自稱自己是知禮弟子文粲的轉生,繼承 了知禮的法嗣。《佛祖統紀》之編者志磐對道因的此點,認為道因的所 作,把師祖的尚賢當作師兄,而把師父之中立當徒孫,判其「失序」的 大罪。由於志磐的此一評論,可明確地證明把道因當作慈雲系統的見解 是錯誤的。

大久保良順的「延慶寺等繼紹四明法智大師門流」中,利用《佛 祖統紀》、《釋門正統》的諸燈史、地方誌等,介紹了四明天臺系統的 名剎及其歷住。此仍是目前最詳細的論述,但其對時代背景未嚴密地檢 討。特別成為問題點的是,其未參照《教行錄》中所述及的人物、時代 背景。

因此,為了儘可能忠實地反映其人物的背景及思想,「人物研究」,除 了《佛祖統紀》與《釋門正統》以外,各種典籍也將列入參照範圍,儘 量使各人物像得到最大的還原。

2.「教學研究」:安藤俊雄的《天臺性具思想論》及佐佐木憲德的《天 臺緣起論展開史》,對宋初的知禮教學,分成「實相論」及「緣起論」

進行綿密的分析。但後來的宋代天臺教學,以「實相」,「緣起」二教

學為基盤,更擴展了各種理論。只是有關知禮以後諸師的教學思想,很 少有總體的研究。即使就算有研究,也只是論及其人物思想的部分而已,

p. 223

未對宋代天臺教學思想的一貫性有所重視,論爭之中心點也未具具體 性。安藤俊雄的《天臺思想史》當中,對從義教學的中心,以「性具論 優位性批判」、「一念三千唯假」、「觀不思議境的性、修二境關係」

的三點作了歸納,其例證有點散亂,其所提出解釋諸典籍時所產生與知 禮有關的論爭問題點,亦未作詳細的論證。

筆者以為,宋代天臺教學論爭的中心,乃由於解釋《金光明經》、《法 華經》、《觀無量壽經》三經之教理異同所產生。由此三經,從「實相」

的教學基盤上展開了「性具」、「性體」等,從「緣起」的教學基盤上 展開了「圓理隨緣」,「別理隨緣」等之理論。由這些理論中又展開了 其他種種小論。這些論爭亦並非各自獨立的,乃是互有關連性的。由於 此三經所纏繞的教理解釋內容非常龐大,還會有相當大的餘地進行研 討。

3.「行法研究」:懺法在宋代非常地盛行,除了承襲古來既有的法華懺 法、金光明懺法、觀音懺法、方等懺法以外,阿彌陀懺、大悲懺、淨土 懺等,都是由宋代天臺僧新作的懺法。同時期的《法華懺法》、《金光 明懺法》、《觀音懺法》、《熾盛光念誦儀》亦更有所補充。目前中國 大陸、臺灣各寺院的「齋天」、「供天」、「施食會」、「放生會」等 的作法,幾乎都是在宋代完成的。宗曉就曾在《四明尊者教行錄》的序 中說明「 臺宗戶牖,莫不依教立行,以行顯教,教行二途成修行一轍。」

[71]讚歎天臺古來具有教行雙修的傳統。近年的研究,教理的研究較多,

修行法等的研究有臺灣釋大睿《天臺懺法之研究》(2000,法鼓文化)

及 Buddhism in the Sung(University of Hawaii, 1999)中

的 Daniel B.Stevenson 的 “Protocols of Power: Tzu-yun Tsun-shih

(964~1032)and Tientai LayBuddhist Ritual in the Sung”。除此以外,

就沒有其他較具系統性研究的了。

而被稱為「天臺中興之祖」的知禮,不僅大大地發揚天臺教學,對於實 踐「懺法」亦投入相當的努力。其同門遵式,被稱作「天竺懺主」,與 知禮等修「金光明懺法」以外,乾興元年(1022),承章懿太后之命在

天竺寺為國家舉行「金光明懺法」。

p. 224

其際,遵式作《金光明天王護國道場儀》,獻上朝廷。遵式入滅百數十 年後的紹興30 年(1160),宋高宗賜予「懺主禪慧法師」的諡號。由 此可知遵式亦非常重視修懺。而各懺法的成立背景、歷史及宋代的傳 承,都有必要再作深入的整理及研究。

4.「典籍研究」:中野達慧編集的《續藏經》,雖收錄了多數宋代天臺 教學的典籍,但除了《四明十義書》、《十不二門指要鈔》、《觀無量 壽經妙宗鈔》、《佛祖統紀》的四著以外,其他之典籍仍未被研究。宋 代天臺教學論爭史中,與三經解釋所生論爭有關的文獻,也只有《四明 十義書》、《十不二門指要鈔》的和譯而已,與論爭有關的其他相關文 獻幾乎尚未被研究。可見,典籍研究的適當展開將會填補相當多的研究 空白。

總之,宋代天臺研究決非空談理論所能解決,當以典籍解讀為基礎,以 教理、行法研究為兩翼,並結合各相關人物的特徵,以及當時歷史社會 的特性等點來加以研討。而筆者此文亦屬拋磚之作,還望方家多多提攜 指教。

(作者按:由於原文係日語作品,中文稿件由駒澤大學吳鴻燕老師相助 翻譯,特此鳴謝。另《宋代天臺教學之研究》日文版原書將在2003 年 內,由日本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出版發行。)

[1] 《大正藏》冊 46,頁 151 下。引自《望月佛教大辭典》冊 2,頁 1496 中。

[2] 《大正藏》冊 46,頁 845 中。

[3] 《大正藏》冊 38,頁 720 下。

[4] 《四明尊者教行錄》卷 5,《大正藏》冊 46,頁 907 上。

[5] 《四明尊者教行錄》卷 4,《大正藏》冊 46,頁 896 中。

[6] 《大日本續藏經》冊 75,頁 319 中。

[7] 《大正藏》冊 49,頁 204 下。

[8] 《望月佛教大辭典》冊 2,頁 1496 中(世界聖典刊行協會,昭和 55 年第九版),《佛教學辭典》頁 155 下(法藏館,1995 年新版)。

[9] 《四明尊者教行錄》卷 7,《大正藏》冊 46,頁 919 中。

[10] 《四明尊者教行錄》卷 6,《大正藏》冊 46,頁 912 上。

[11] 《四明尊者教行錄》卷 1〈結念佛會疏〉,(《大正藏》冊 46,頁 862 上),卷 5〈又致請法智住世內簡〉(頁 902 上),卷 6〈皇宋明州 新修保恩院記〉(頁910 上)〈曾相公府延慶寺置莊田帖〉(頁912 下),

卷7〈宋故明州延慶寺法智大師行業碑〉(頁 917 中)參照。

[12] 《寧波府簡要志》:「延慶寺,府治東南日湖中。天下講寺五山第 二山。今僧會司在焉」。《四明叢書》冊 9(張壽鏞輯刊,新文豐出版 公司,1988 年初版),頁 58 下。

[13] 《天臺教學史》,頁 296(隆文館,昭和 61 年再版)。

[14] 《天臺教學史》,頁 297(隆文館,昭和 61 年再版)。

[15] 《大正藏》冊 49,頁 241 上。

[16] 《大正藏》冊 49,頁 243 中。

[17] 《大正藏》冊 49,頁 241 上。

[18] 《大正藏》冊 49,頁 229 中。

[19] 《釋門正統》此記載,未見於志磐《佛祖統紀》。

[20] 《大正藏》冊 49,頁 235 下。

[21] 筆者所敘「山外」,既非派閥又非系統,僅為一基準而已。故,前 山家山外之論爭史,當為四明學派與錢唐學派之論爭史;後山家山外之 論爭史,當為四明教學之守舊派與革新派之發展史。

[22] 嚴密地說,太虛普容(1251~1320)之《臺宗精英集》五卷以及撰 者不明之《教觀撮要論》等所記載內容亦屬論爭範疇。但,本論以《佛 祖統紀》之編成終了年代為限。

[23] 《佛祖統紀》卷 10「述曰」(《大正藏》冊 49,頁 207 上)參照。

[24] 《十門析難書》(《續藏經》冊 95,頁 415 右下)參照。

[25] 兩者皆受智圓邀請,寫過《指要鈔》的反論。(《續藏經》冊 95,

829 下)

[26]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有記:「宋東山沙門遵式 始於天臺國清,集於四明,大雷山蘭若再治」,可見遵式從天臺國清寺 時代起,歷經四明寶雲寺時代,慈溪大雷山時代,東掖山時代才將此書 整理完畢。

[27] 《大正藏》冊 49,頁 191 下。

[28] 《續藏經》冊 101,頁 233 右上。

[29] 《大正藏》冊 37,頁 193 中。

[30] 《閑居編》作「傳與」,《義天錄》作「傳奧」。「傳奧」之名稱 為正。

[31] 「齊壁」又稱「齊玉」、「齊璧」。

[32] 《大正藏》冊 46,頁 239 上。

[33] 原文散逸,今據前後文意作「隨緣論第三」。

[34] 《續藏經》冊 95,頁 436 右下。

[35] 《續藏經》冊 95,頁 450 右下。

[36] 《續藏經》冊 95,頁 450 左下。

[37] 《大正藏》冊 46,頁 885 下~頁 886 上。

[38] 《續藏經》冊 95,頁 457 左上。

[39] 《大正藏》冊 38,頁 778 下~779 上。

[40] 《續藏經》冊 95,頁 488 左上。

[41] 《大正藏》冊 33,頁 918 下。

[42] 《大正藏》冊 46,頁 714 上。

[43] 《續藏經》冊 101,頁 258 右下。

[44] 《續藏經》冊 100,頁 56 左上。

[45] 《續藏經》冊 100,頁 89 左下。

[46] 《大正藏》冊 34,頁 69 中。

[47] 《大正藏》冊 46,頁 885 下~886 上。

[48] 《續藏經》冊 101,頁 312 左下。

[49] 《大正藏》冊 37,頁 188 上。

[50] 《續藏經》冊 95,頁 481 右下。

[51] 《大正藏》冊 12,頁 343 下。

[52] 《大正藏》冊 37,頁 186 下。

[53] 《大正藏》冊 37,頁 193 上。

[54] 《續藏經》冊 95,頁 385 左上。

[55] 《大正藏》冊 37,頁 224 下。

[56] 《大正藏》冊 33,頁 683 上。

[57] 《續藏經》冊 95,頁 385 左下。

[58] 《大正藏》冊 37,頁 224 中。

[59] 《大正藏》冊 33,頁 692 上。

[60] 《大正藏》冊 33,頁 838 上。

[61] 《續藏經》冊 95,頁 383 左下。

[62] 《大日本佛教全書》第 72 卷「史傳部」頁 54 中。

[63] 《鎌倉佛教成立の研究──俊芿法師》頁 125(法藏館,昭和 47 年 初版)。

在文檔中 宋代天臺研究序說 (頁 33-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