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資料分析的方法

在文檔中 一、研究的場域 (頁 25-29)

質性研究資料經過有計畫、有系統的蒐集程序,由研究者分析而成理論,是 研究必經的歷程,就如 Patton 的主張“質性研究奠基於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考,

是門分析的科學,也是分析的藝術”(Srauss & Corbin, 1998;請見吳芝儀和廖梅花 合譯, 2001, p.19)。所以,在質性研究形成理論之前,分析活動便是研究者和資料 之間的交互作用歷程,它不僅是藝術,也是一門真正的科學。分析是一門科學,

因為,它有一定程度的嚴謹性,研究者須能夠將資料命名、發現類別、詢問問題、

比較,將龐大無章的資料抽取出合理的理論架構。但是,面對資料時,須保持一

定程度的開放性,探索各種的可能性,以非線性的方式思考獲得更新的觀點。在 本研究中,資料收集和證據鏈的形成乃參考「紮根理論(Ground Theory)」(Srauss &

Corbin, 1998)中資料編碼的方式(Mewborn, 1999),和運用「經常比較法(constant comparison method)」資料處理的程序(Conney et al., 1998;Raymond, 1997;Zaslavsky

& Leikin, 2004),來分析、歸納、及推論,以獲得學生教師的價值認同內涵與歷程。

紮根理論是藉助有系統地將資料蒐集與分析的推導過程,產生新的理論的一 種方法(Mewborn, 1999)。一開始,個人即對蒐集到四類實徵資料進行細部的編碼,

分析的單位可能是逐句或是逐段,紮根理論稱之為開放編碼(Srauss & Corbin, 1998),亦即將事件、概念、敘述等加以概念化與分類,希望能夠找出第一階的屬 性和面向。個人依據分類的屬性和面向的差異,可以重新組織和界定分類的標 準。試行這樣的分析,對如自己身為新手研究者來說,不但,可以幫助自己察覺 資料中包含多少的內涵,同時,也能夠讓個人產生自信、感覺自己能處理這些資 料。經過初步的資料編碼完成分類,嘗試系統性的沿著某一類別的主軸,發展這 些分類中概念相互之間的關係,以及藉屬性面向來釐清各類別之間的關係,紮根 理論稱之為主軸編碼(Srauss & Corbin, 1998)。

形成類別也能由比較資料的方式進行,比較資料的目的是要來指出事物、事 件或行動,是否與某一件事物或事例有共同的特徵。如果有的話,我們會給予相 稱的名字,並將相近的類別群重組在一起。經常比較法的主要步驟為(Bogdan &

Biklen, 1998),開始蒐集資料之時,就尋找資料中可以成為焦點類別的關鍵議題,

繼續蒐集資料並注意該類別的各種向度,同時寫下來正在發展中的暫時性類別,

試圖描述與解釋資料中的事件,並繼續尋找新的事件以籌備歷程與關係,將分析 的焦點集中在核心的類別上,同時,進行編碼與寫作。比較資料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將兩種事物逐一比較,以尋找屬性與面向的差別,再加以分類;第二種

是進行理論性的比較,從經驗或文件中已經存在的事例比較資料,找出資料可能 帶有的屬性。最後,再將更高層次的概念分成群組。類別具有分析力,它能夠代 表某類資料的特色。若能依循屬性與面向兩線,檢視類別與次類別的關連,對現 象就能提出更精確的解釋。

個人進行分資料之時,多半會交互參照此兩種分析資料的模式,但並不會完 全限於這兩類方式,而是藉以規範主要分析程序,以提高資料分析與類別建立的 可信度。例如,依據個案在四項實徵資料中回答的敘述、心得、談話等,依照可 能指向各種不同的教學價值(例如愉悅學習、師生溝通),逐行逐句逐段進行初步 的編碼,接著,再將可能指向某一個構念的資料集合起來,藉以發展類別。而隨 著研究的過程,隨時將蒐集到資料進行編碼,與之前歸納分析的資料比對,藉此 檢視個案想法是否與資料的分析歸納維持一致,若有改變,則立即徵詢個案的意 見,以保持詮釋資料的正確性,經過不斷地蒐集資料與重複比對和編碼的方式,

逐漸產生某種詮釋性意義的分類,再互相將分析後資料進行交叉比對,藉以更釐 清相互類別之間的差異,對觀察到的現象提出更為精準的解釋。接著,個人在圖 3-4-1 中以芝芝為例,列舉搜集的五類資料,據以分析和詮釋她重視的「數學內 涵」價值。

第五節 研究的限制

在 14:01:45、14:03:56 兩次主動 跟學生解釋函數的定義。

究的諸多限制,並且,陳述在這些限制之下,個人做了哪些降低限制的努力。

在文檔中 一、研究的場域 (頁 25-2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