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培育愛與同理心

Adorno曾經表達對「操縱性人格」(manipulative character)問題的擔心。他

認為法西斯、納粹的領導人物皆具有一種權威性或操縱性人格,此是一種「物化 的意識」,使自己成為物,也把他人視為物,易於盲目集體認同或操縱他人。這種 操縱式的人格特質特別表現在對組織的狂熱、自身人性的喪失、過度的理想主義 上。他們心中只重行動的熱忱與效率。不幸的是,這些特質在當時社會中的青少 年犯罪者、幫派領導者中可以看到,具體表現為對他人的冷漠(Adorno, 1963/1998:

198-199)。其心中對他人的愛是 E. Fromm 所說的「死亡之愛」,而不是「生命之 愛」。因而我們在道德教育上,必須去注意此種操縱性人格的發展,尤其是當今臺 灣青少年幫派犯罪問題愈來愈嚴重,若未能加以重視,會形成喜於操縱他人、冷 漠的性格,造成社會的治安問題。

雖然 Adorno 主張對抗操縱性人格、冷漠不應放在強調愛,而應在於批判社 會,但的確也認同「愛」的力量,只是他似乎認為愛是不可教的。Adorno(1963/1998:

202)曾指出,我們以為減少去否定兒童、善待兒童或許可成功對抗冷漠,但這只 是幻想。因為那些對生命的殘酷與苦難一無所知的兒童,未來仍要離開被保護的 環境,去面對社會的野蠻。想要人為地藉由給予更多兒童溫暖親切來引發其心中 的溫暖,反而否定了溫暖。要喚起父母心中的溫暖更是不可能,因為其本身也是 冷漠社會的產物。Adorno 全盤式地否定所有正面價值的教導,不免過於極端,且 有落入意識型態的危險。即使愛有天生的成分,也難以論斷愛無後天培養的可能。

難道分別在溫暖與冷漠的家庭、教育環境中成長的孩童,完全不影響其關愛他人 人格的培養?批判冷漠的社會及培養愛人的人格未必互斥,兩方面若能同時進 行,應能使道德教育更完善。

廣義的愛即是一種同理心的展現,也即是「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或慈 悲心,在大屠殺中奮不顧身地拯救猶太人者即展現了同理大愛,這種愛即是一種 對他者痛苦的認識、感受與同理心。同理心是對他人情感的感受與理解,表現了 同理者跳脫自我中心而自他人處境去感受與理解他人。具正向同理心的人時常能 展現利他助人行為。前面提及,Bernstein 曾依 Adorno 主張而發展出「物質推論」

的概念。據此,學校也應強化社會批判式的德育課程,提供各種觀看或接觸社會 苦難與殘忍現象的機會,使學生能深入了解、真切感受各種社會惡的問題,或可 培養出感同身受、同體大悲的能力,以及對他人苦痛的敏感與不忍。除了批判社

會亂象之外,也應多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各種助人行為,啟發學生心中的 愛。此外,教師對學生所擁有的勸人為善與助人的正向宗教信仰也應予肯定與鼓 勵。

肆、結語

對 Adorno 而言,倫理學的重點應在於批判社會而非鼓吹良好美德,德育幾乎 也變成了社會批判教育。以今日而言,社會的管制化、總體化趨勢似未有所稍減,

政治的科層體制愈來愈嚴密,媒體與武力拜科技之賜也愈來愈先進,批判地檢視 一切社會、政治與道德規範對於建構一個真正富有人性、自由與幸福生活的社會 實非常重要。但 Adorno 也了解,理性批判並不是道德的全部,情感、良好他律的 規範、宗教信念、直接的本能反應也有其重要價值。前已提及,由於 Adorno 一方 面強調要抵抗各種形式的他律、嚴格主義,一方面又肯定正信宗教的規範,導致 Adorno 自相矛盾。Adorno 雖然了解愛的重要性,卻主張其是不可教的,也過於 獨斷。道德行為的動力既可源於理性分析,也可源於情感與簡單的信念,只是 Adorno對後者的肯定與探討似略顯不足,仍是過於強調理性批判的能力。完整的 道德教育不只要重視批判思考能力,也應去加強愛、同理心、勸人為善的宗教信 仰。即使社會現實可能使原本有德之人變得不道德,難道我們就不再教導道德德 行了嗎?因而既要抵抗社會宰制,也要擴大愛人助人的德行,不能一味地強調否 定與批判。

Benjamin(1969: 256)曾言:「一部文明的文獻無不同時也是一部野蠻的文 獻」。對 Adorno 而言,歷史並沒有從野蠻走向人道主義,而只是從彈弓走向了百 萬噸的核子彈,它總是展現出某一群人威脅另一群人及恐怖的不斷循環之歷史

(Adorno, 1966/1973: 320)。如果人類道德未有真正進步,那麼科技帶來的只是更 大的災難。但如何提升道德實非易事,道德問題也仍有許多未解之處。Adorno 曾 提到,當今道德哲學的主要工作即是「意識的生產」,即意識到我們在複雜的道德 問題中,思考與行動之間常常出現的對立、矛盾情境。在無法經由概念、理論層 面去解消矛盾的時候,所要做的即是去覺察、去正視之(Adorno, 1996/2000: 9)。

依 Adorno 的倫理學思想,在德育上應更關注於如何使學生了解社會的各種不 公不義之事,揭穿各種虛偽與謊言,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與自主性人格,不 會盲從於社會各種形式的宣傳與灌輸。德育上也要去對抗過度消費化、市場化、

商品化、媒體化、政治化的社會趨勢,不要盲目地追求科技與經濟的發展,而要 回到儉樸與內在清淨,發展同理愛心。國內若能在當前傳統德目取向的道德教育 上,融入或搭配此種由 Adorno 倫理學而來的社會批判取向德育理念,或可建構出 更理想的德育課程與教學模式。

致謝:本文係由國科會 94 年度補助之研究計畫(NSC94-2413-H-018-008)的部分 研究成果改寫而成,謹此向國科會以及兩位審查委員致謝。

參考文獻

何乏筆(2004a)。絕望與激昂之間──阿多諾哲學的當代啟示。當代,198,25-45。

何乏筆(譯)(2004b)。T. W. Adorno 著。《最小道德學》選集。當代,198,46-53。

何琦瑜(2003)。品格,大不如前。天下,287,42-46。

李奉儒(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實施道德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學生輔導,92,38-55。

李明輝(2004)。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論與席勒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揭諦,7,37-76。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0(8),153-173。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3。

但昭偉(2002)。思辯的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慧菁(2003)。品格,是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287,36-40。

胡慕情(2008)。關電視拚閱讀,中角國小做到了。2008 年 2 月 28 日,取自 http://pub lish.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17788

黃藿(1999)。德行倫理學的復興與當代道德教育。社會文化學報,9,1-17。

黃藿、但昭偉(編著)(2003)。教育哲學。臺北市:空中大學。

黃慧敏(2004)。教部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營造品德校園文化。2004 年 12 月 21 日,取 自 http://tw.news.yahoo.com/041221/43/1a61u.html

曾美惠(2006)。響應電視關機,動靜活動登場。2008 年 2 月 28 日,取自 http://blog.roodo.

com/benla/archives/1434892.html

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N. Noddings 著。教育哲學(Philosophy of education)。臺

楊渝東、史建華(譯)(2006)。Z. Bauman 著。現代性與大屠殺(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南京:譯林。

鄺芷人(1992)。康德倫理學原理。臺北市:文津。

謝地坤(2002)。從道德的至善到道德的底限──讀阿多諾《道德哲學的問題》。江蘇行政 學院學報,2,9-15。

蘇永明(2003)。後現代與道德教育。2003 年 12 月 5 日,取自 http://www.nioerar.edu.tw:

82/basis1/708/a8.htm

羅興漢(譯)(1990)。E. Cassirer 著。符號‧神話‧文化(Symbol, myth, and culture)。臺 北市:結構羣。

龔群、戴揚毅等(譯)(1995)。A. McIntyre 著。德行之後(After virtue)。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

Adorno, T. W. (1973). Negative dialectics (E. B. Ashton, Trans.). NY: Continuum.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6)

Adorno, T. W., & Becker, H. (1983). Education for autonomy. Telos, 56, 103-110.

Adorno, T. W., & Horkheimer, M. (1989).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J. Cumming, Trans.).

London: Verso.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7)

Adorno, T. W. (1991). Minima moralia (E. F. N. Jephcott, Trans.). London: NLB.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1)

Adorno, T. W. (1992). On the fetish character in music and the regression of listening. In J. M.

Bernstein (Ed.),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oulturo (pp. 26-52). London:

Routledg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3)

Adorno, T. W. (1998). Critical models: Interventions and catchwords (H. W. Pickford, Tran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3)

Adorno, T. W. (1999). Aesthetic theory (R. Hullot-Kentor, Tr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0)

Adorno, T. W. (2000). Problems of moral philosophy (R. Livingstone, Trans.). London: Pol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6)

Adorno, T. W. (2006). History and freedom (R. Livingstone, Trans.). London: Pol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01)

Benjamin, W. (1969).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n H. Arendt (Ed.), H. Zohn (Trans.), Illuminations (pp. 217-251). NY: Schocken Books.

Bernstein, J. M. (2001). Adorno: Disenchantment and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nlayson, J. G. (2002). Adorno on the ethical and the ineff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1), 1-25.

Hammer, E. (2000). Adorno and extreme evil. 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 26(4), 75-93.

Horkheimer, M. (1968/1972). Critical theory (M. J. O’connell et al., Trans.). NY: Herder and Herder.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

Mendus, S. (1998). De-moralizing education. In G. Haydon (Ed.), 50 Years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progress and prospects.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Neuhaus, R. J. (1988). The altruistic personality. National Review, 40(11), 42.

Zuidervaart, L. (2003). Adorno: Disenchantment and ethics (Book Review). Constellations, 10(2), 280-28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