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近世全球政治轉型之際,民主國家政體成為全球政治發展的主流,人權、民主與自由 更是現代民主國家所認肯的普世價值。民主政治的理想是為了避免極權或獨裁可能造成的暴 力。當代亞洲佛教在近代政治轉型的潮流中並未缺席,在其「人間性」的實踐中展開為社會

58林毓生,〈兩種關於如何構成政治秩序的觀念─兼論容忍與自由〉,《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 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59何乏筆,〈跨文化批判與中國現代性之哲學反思〉,《文化研究》,8期(2009),頁129-130。

60同上註,頁135。

z-vc475-01-李幸玲.indd 21

z-vc475-01-李幸玲.indd 21 2017/7/3 下午 02:53:162017/7/3 下午 02:53:16

批判與政治參與性格強烈的「激進佛教」與積極投入正面建構理想想的佛化社會的「人間佛 教」。歸納其社會背景因素及問題的核心,當代亞洲國家各因其國情文化傳統、國際現況處 境等因素條件而發展殊異,所關注或參與的社會關懷或政治問題,核心問題有二:不符合佛 教平等觀而來的暴力問題,以及政治上他者的認同問題。

佛教最初即依於「人間性」而創建,重視自由與平等性、深具批判精神,首先關注人 的煩惱解脫,以批判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不公為出發點,以慈悲智慧與善巧方便,接引濟度 眾生離苦得樂為究竟。儒家哲學關注的是人類存在價值的積極建立,從主體的修身出發,完 滿主體人格性的成己成物,到和諧的宇宙秩序的建構,無不依於道德主體的自由無限心而開 展。最終,不論是佛教通過自利利他的解脫道修行、轉輪聖王以五德善治世的理想,還是儒 家哲學家聖王的內聖外王政治理想,都是在尋求由個體到整體秩序的和諧和平共存。其共通 之處,在期待通過體制中的哲王道德實踐的內外推擴以達成治世的理想。儒佛兩家唯心取向 的工夫論,或許有其過去的時代意義,但如何突破此一窄化的格局,重審政教合一或道德治 國的現代轉型的可能,思考這些傳統價值如何被自覺批判地作為前理解的養分,進而能因應 現代文化的跨文化混種(hybridity)現象、瞬息遽變的國際政治或戰爭而來的遷徒及人權問 題等,提出有效的對治之道。

當世界失序以致自身或他人的生命不能得到合法安頓,乃至遭到棄置於無法之境而成 為裸命時,基於公平正義的原則,佛教徒在教義的限制下,雖似乎僅能依於非暴力的和平原 則,採取抵抗權以不合作的方式抵抗,或訴諸和解的方式解消衝突。此種抵抗的方式看似無 法有效地的解決爭端衝突,只能消極的抵制關係的惡化。但如果暴力的消解目的是希望試圖 維持爭端雙方的和平,根本之道應不在暫時地或表象地維持在緊張的恐怖平衡狀態,而是觀 念協商,而協商的可行性前提以溝通理性為要件。

當代新儒家在面對現代化民主科學展開議題時,面對內外兩層批判,對內重新安立現代 民主科學在傳統儒學中的地位,對外與康德哲學對話,重構儒家的道德主體哲學,確可見其 現代化的積極開創。不同於當代新儒家仍保有積極淑世建構德治社會的理想,試圖由道德主 體迂迴建構民主科會的理路,當代亞洲佛教依然謹循著佛陀「不離世間覺」的教示,強調第 一義諦仍以解脫為終極關懷,世俗諦「人間性」的實踐只是手段,秉持著醫治世間病痛的立 場將人的問題、社會問題、乃至世界問題都立於「現代化病理學」的角度來處理,「激進佛 教」的「以破為立」的立場與「人間佛教」積極建設人間淨土,都試圖在解決有礙於解脫的 條件,或者提供有利於解脫的條件,而不以積極建構理論或體制為目標。

由於儒家對世界的理想模型的建構,是基於對完美理想人格(聖人)的達成的擴延,是 立於完滿主體人格極致的最終期待。其主體性的建立,是人格性在自他觀照的生命處境中透 顯。而此處主體的人格性的強調,乃由人格性的完滿為起點,以自身向外推廣的道德世界理 想模型的建構,與佛教的觀點十分不同。

佛教從自我的空性出發,在我的自我否定中,同時見到自我的空與他者的有。因此,在 世界之中,我與他者的關係是在察覺或認識到他者的「他性」的不可還原時,才能認識到自 我。與他者的遭遇,不是一個經驗事件,而是自我的獨立性和自由的有限性被認識的源頭。

依此,慈悲心是超越自我人格性的思考,並不是將他性同化於我之中,並給予他者仁慈;而 是由於和他者遭遇,認識到我並非獨自存在於這世界,也不是世界總體的一部分;因於他者 的對視所迫,發現我的自由的有限性,自由是因於他者的對應而被給出的。我認識到世界是 自己是和他人共享的,我作為自己,所具有的獨立性是取決與我與他者遭遇時的反應。唯有 在不離棄或迴避自我回應他者的「責任」中,我的獨立性與主體性才在此被建立起來;反 之,當我漠視離棄他者的對視與責任時,也同時喪失自己的主體性。依此,責任並不是我給 予他者的仁慈或恩惠,而是我作為獨立存在的自己,證明自己主體性的唯一方式。因此,主 體性的建立既是積極的回應他者的對視,也是勇於承擔責任。

當代亞洲佛教現代化面對政治轉型時,如前所述,發生的課題各不相同,雖然很難 用概括的觀點提出原則性的建議,但本文仍自勉於此提出一點淺見。佛教和儒家如何通 過「文化間性」(intercultural)以自身文化與異己的靜態對比為基礎,結合「跨文化性」

(transcultural)文化混融的動態混種觀察,61進行整體思考,從當下生命處境的切身問題出 發,也許能夠提供亞洲佛教的「人間性」的實踐與新儒家現代化民主政體的建構一個新的思 考模式。

誌謝

本篇論文承蒙多位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的修改意見,謹深表謝忱。本文為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邁向頂尖大學研究計畫成果之一部分(計畫編號:105J1A0701)。

61何乏筆,〈跨文化批判與中國現代性之哲學反思〉,《文化研究》,8期(2009),頁145。

z-vc475-01-李幸玲.indd 23

z-vc475-01-李幸玲.indd 23 2017/7/3 下午 02:53:162017/7/3 下午 02:53:1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