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伍、結論與建議

在研究限制上,因為既有資料庫題目的有限性,僅能挑選大致符合歸 屬感題目內涵的觀察變項。在教師行為上,似乎並不能完全反應出學校教

師對於學生的關懷與照顧,儘管在教師的講授清晰程度上反應尚稱良好。

在學校活動上,理應探討學生最喜愛的社團活動,但TEPS 測量方式為多 題項的複選題,並不能反應學生喜愛的程度,因此只能捨棄不用。而學習 動機以及學業成就的變項也選擇有限,導致模型的因素負荷量不盡良好。

除此之外,目前對於多元變項的結構方程式中介效果檢驗,尚沒有一致而 簡效的方法,本研究雖嘗試由相關同樣由資料庫進行研究的模式加以探 討,所獲致之初步結果仍待進一步探究。

一、結論

(一) 學生的焦慮感對學校歸屬感具負向影響、對學習動機、學業成 就具正向影響

以修正後的模式來看,學生的焦慮感可以透過生理與心理兩個面向加 以解釋,而對於學校的歸屬感具有負向影響,但對於學習動機以及學業成 就皆具有正向影響,符合施琇涵(2010)以及張國祥(2010)的初步發現。

(二) 學生學校活動對學校歸屬感與學習動機、學業成就具不同影響 學校活動對於學校歸屬有輕微正向影響,但對於學習動機卻具有負向 影響,特別是與學習活動無關的校外活動,然透過學習動機,對於學業成 就具有間接的正向影響。

(三) 教師行為對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具有不同影響

教師行為上,對學生的問題關懷與講授相關的教室行為可區分為兩個 面向,教室行為影響學生的學校歸屬以及學習動機,在促進學業成就上的 效果最為顯著。結果並呼應Hallinan(2008)、Chiu 等人(2012)的結果,

指出教師因素是影響學生歸屬感以及學業成就的最重要影響。

(四) 學校歸屬感對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具正向的中介效果

本研究透過整合TEPS 第二波國中學生、家長、老師的調查問卷,嘗 試回答我國學校場域中的活動以及教師作為如何透過學校歸屬感影響學 生的問題,能夠部份回應Roeser 等人(1996)背景-過程-產出的模式。

同 時 本 研 究 也 回 應 相 關 不 支 持 學 校 歸 屬 感 有 助 學 業 成 就 的 研 究

(Gillen-O’Neel & Fuligni, 2013; Kennedy & Tuckman, 2013; Chun &

Dickson, 2011),指出透過其作為學習動機的中介變項,似乎可以解釋對 於學業成就的影響。同時整體模式可解釋約40 的變異量。

(五) 國中學生學校歸屬感之具體影響模式

綜合上述結論,本研究建構的整體模式為在控制焦慮感後,學校活動 與教師的正向行為對學校歸屬感產生正面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動 機,最後對學生學業成就造成影響。

二、建議

(一)教育實務上的建議

1、 整體而言,學校發展應重視吸引學生投入

雖然我國學生在校時間甚長,然而對於其學習的影響卻似乎 並不成比例,這也是透過國際評比等相關研究所希望探究的議 題。本研究發現,學校環境中的教師因素以及學校活動感受,不 一定直接影響學生成就,亦可能透過學校歸屬感對學生的動機以 及成就形成影響。對學校行政的啟示為,若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學 生「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則透過學校整體營造,強化學生的 歸屬感,可能是使其樂於學習的一種方式。

2、 適當合理的壓力有助學習

透過本研究的發現,適當的壓力對學習動機具有正向影響,

結合相關動機的研究結果,則可以發現正向動機來自於合理的歸 因、學習導向活動、以及正向的學習情緒。因此在教學實務上,

若學校或教師透過適當的目標行為引導,或是規劃相關活動,應 能達成吸引學生投入的目的。

3、 教師專業發展應為學校發展的核心

本研究發現,良好的教師行為以及專業的教學過程,在教學 現場甚為重要,甚至比花費眾多經費與成本規劃的特色活動更能 吸引學生動機。換言之,教師的專業發展,對教師本身固然重要,

對發展能夠被學生吸收的因材施教與因地制宜的生活化教學,或 許更為重要。

4、 學校活動的教育意義宜建構在學生認同上

透過研究中介變項的探討可以發現,學校活動的增加不一定 能夠協助青少年的學業成長,可能需要考量能否增進學生的學習 動機。如果學校活動的辦理僅是為了表現目標或行政目的,那麼 不僅不能達到效果,反而會混淆學生對於學校教育目標的思考,

進而削弱其對於學習動機。結合以往對於學校心裡健康的調查研 究,可以發現教育活動的意義在於學生中心的、創造合理目標的 歸屬感,這有賴更加學生中心以及教學導向的活動設計。

5、 教育政策規劃的優先性應以學習為主要考量

從改革中的 12 年國民教育,以及國際評比的趨勢而言,增 進學生的學習投入以及動機,繼而達成教育發展的目的,是教育 政策推動的重點。本研究的結果除了彰顯學習動機的重要性,更 透過中介效果的釐清,說明學校活動以及教師行為轉化的途徑。

從教育政策的規劃來看,如何透過教師素質的增進與教學品質的 保證,帶來學生對於學習活動的投入,是制訂教育政策者需要思 考的首要議題。同時不符合學習導向的活動,未必有益。這對於 中等教育在學校特色營造、競賽與志工活動安排上,都可作為規 劃的考量。

(二)研究上的建議

1、 如何透過正向壓力促進歸屬感可進一步探究

由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壓力似乎對於學業成就動機存在 正向的影響,但是對於學校歸屬感卻呈現負面的影響。以往的學 生焦慮的相關研究指出,適當的正向壓力有助學生追求學業上的 成就,同時教師的作為以及學校活動安排是促成此種影響的重要 來源。後續研究或可進一步探究何種壓力能夠達成正向的學習動 力,並且使學生更加認同學校作為。

2、 本土性學校歸屬感的特殊樣貌可進一步建構

我國目前尚缺乏全國性的調查研究,以及具信效度的學校歸 屬感問卷。本研究透過資料庫建構的量表在信度上雖可接受,但 仍可加強。特別是學習動機的研究已有本土心理學的學者提出有

別於西方個人主義下的機制(陳舜文、魏嘉瑩,2013),而學校 歸屬感與學校生活的相關研究,在儒家文化圈底下也明顯具有本 土化的脈絡存在(張國祥,2010)。在國民義務教育普及化,以 及 12 年國教推動之後,學校教育效能不再僅由學生接受教育的 年限決定,而更應當衡量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教育品質。因此,

我們或許可以透過學校歸屬感的進一步研究,釐清學校歸屬感影 響學生學習的本土脈絡機制。

3、 學校歸屬感的影響可進行跨國比較研究

作為國際學生評比計畫(PISA)中的題組項目之一,各國皆 相當重視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以及其影響學習成效的方式。我 國目前的研究仍有待探究,若能透過相關分析,以及跨國性的項 目比較,進一步釐清與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以及我國獨有的脈 絡因素,相信能更有效地透過政策,增進學校效能,提升整體教 育的成果。

4、 學校歸屬感的測量可作為相關教育資料庫的參考

本研究結果可供國內進行的之青少年相關資料庫的問卷編 制以及後續分析參考。如「臺灣後期中等教育整合資料庫」中,

高一專一調查以及高二專二調查中,學校生活問卷中除了常見的

「快樂」感受外,可以針對學生的「接納感」以及「受肯定感」

設計題目,將更能細微掌握學生對學校的感受,同時也可加入詢 問學生對學校活動的主觀參與感,共同分析將使問卷更具簡效 性。此外,在導師問卷中,也可加入「班級歸屬感」此一在國外 研究中被認為是增強學習效能的有效預測變項。在「臺灣青少年 成長歷程研究」中,在第一波與第二波皆詢問學校生活中,受到 老師喜愛以及在校快樂的程度,可參考學校歸屬感的內涵以及對 於學習動機的中介特性,進行相關後續的分析以及縱貫性的研 究。

此外,本研究中所發現的相關變項特性例如學校快樂感的不穩定性以 及反向陳述題目的心向不一致,都值得其他相關資料庫編列問卷時進一步 加以考量,以增進問卷品質。

誌謝

本研究感謝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與科技部等 單位資助TEPS 計畫,並感謝李錦旭教授於第 20 屆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 中對本文的斧正,以及三位匿名審查委員的寶貴意見。

THE EFFECT OF SCHOOL BELONGING IN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