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運用部首識字教學法於國小低年級外籍學生識字具可行性,能引發學生動機 和興趣。

從教學紀錄表上可以清楚看到學生的上課反應,不僅十分專注,對老師展示 的部首圖片及每一部首之演變過程,或者用動作、實物來呈現該部首的意思,個 案均覺得新鮮有趣,也能夠迅速的聯想。

(二) 運用部首識字教學法於國小低年級外籍學生識字之補救教學成效良好。

經此個案研究,研究者發現個案在中文年級認字量表,從前測的百分等級 9%提升到後測的 74%,顯示有明顯的進步;在整體的一下總體生字的識字上,

答對率亦從17.89%,進步到 96.75%,亦有大幅度成長,顯示這樣的教學法真的 可行。

二、 建議

(一) 針對低年級國外轉學生實施部首識字補救教學之建議

1. 建議可以利用部首識字教學法來做國語領域學習扶助補救教學,讓孩子從字 的部首了解其意思,而對每一個部首有所覺知,如此不僅加強其記憶的編碼,

以利於日後的索碼,亦讓孩子學會如何類推猜測每一個生字的意思,如此觸 類旁通,更具效力。

2. 於生字教學中,如將整冊中每一部首字同時教,會讓學習者因一時要學習相 同部首的字太多而混淆,故建議要先從課文著手,讓學習者了解課文大意,

再從文中段落縮小到詞,從詞中挑出生字來教導,並加以解說部首意思,這 樣教學者有課文語境作為基礎,在記憶詞或字才不會混淆。

(二) 給未來研究者

1. 本研究因教學之便利性,故僅採用研究者學校所用的一下國語領教科書知內 容作為教材,建議未來研究者或許可以用其他版本教科書加以研究。

2. 研究者因教學之因緣際會,得到此個案作為研究,建議未來研究者,或許可 以用此教學法於外國的中文學校學生來從事研究,如此樣本數大,應該可以 更加確立研究之信度。

參考文獻

 王志成、葉紘宙(2001)。部首字形演變淺說。臺北市:文史哲。

 左民安、王盡忠(1998)。漢字部首講解。福建省:人民。

 丘慶鈴(2013)。國小教師中文字概念、識字教學策略與教學自我效能之關 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臺中市。

 老志均(2000)。掌握漢字特點的識字教學方法—分析比較。中國語文通訊,

53,1-9。

 呂美娟(1999)。基本字帶字識字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成效之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 杜晉秀(2004)。字族文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 李孝定(1986)。符號與文字:三論史前陶文和漢字起源問題。臺北市:中 央研究院。

 佟樂泉、張一清(1999)。小學識字教學研究。廣州市:廣東教育。

 邱明秀(2004)。中文部首分色識字教學法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童教學成效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 季旭昇(2004)。說文解字與通識教育。載於林素英、巫俊勳(主編),經典 生活與通識語文教育(頁13-28)。花蓮市:花蓮師範學院。

 周一貫(2017)。小學語文文體教學大觀。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 林尹(1971)。文字學概要。臺北市:正中。

 胡志偉、顏乃欣(1995)。中文字的心理歷程。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 理學:(頁29-76)。臺北市:心理。

 徐慧玲(2006)。銅鑼國小一年丁班常用部首識字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新竹市。

 陳弘昌(2005)。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

 張明麗(2002)。幼兒園大班識字教育實驗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5,

251-278。

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 張新仁(1989)。現代教學方法的新趨勢。高雄師大教育研究,2,69-88。

 齊宗豫 (2012)。集中識字教學做為二年級攜手計畫國語文補救教學之行動 研究。提升補救教學成效之理論與實務研討論壇,270。

 教育部(2011)。國語文能力指標。臺北市:教育部。

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 許錟輝(1999)。文字學簡編。臺北市:萬卷樓。

 裘錫圭(1995)。文字學概要。臺北市:萬卷樓。

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沈思。載於高尚仁、楊中芳

(主編),中國人—發展與教學篇(頁550)。臺北市:遠流。

 黃秀霜(2001)。中文年級認字量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 黃秀霜(2019)。閱讀教學專題研究上課講義。

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樂學。

 萬雲英(1991)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點與教學。載於高尚仁、楊中芳(主 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頁403-448)。臺北市:遠流。

 鄭昭明(1981)。漢字認知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23(2),137-153。

 鄭昭明(1983)。認知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 鄭素珍(2011)。國小二年級常用部首識字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屏東市。

 龍宇純(1987)。中國文字學(5版)。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 謝錫金(1994)。中文教育論文集(第二輯上冊)。香港:香港大學課程學系。

 戴汝潛(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市:山東教育。

 羅秋昭(1994)。如何加強識字教學。國民教育,35(3、4),14-18。

 Glushko, R. J. (1979). The organization and activation of orthographic knowledge in reading alou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5, 674-691.

 Rumelhart, D. E., & McClelland, J. L. (1981). An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context effects in letter perception: Part 1. An account of basic findings.

Psychological Review, 88, 375-407.

附錄一:教學活動紀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