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雖然國際企業領域專注於多國企業的相關研究已行之多年,然而過去的研究多專注在已 開發國家多國企業之相關探討,但近來於全球經濟扮演著愈來愈重要角色之亞洲多國企業已 逐漸受到學者們的關注 (Yeung, 1994)。鑑於亞洲多國企業 (Asian context) 在國際化程度與 廠商績效關係之相關探討仍屬缺乏,本研究利用行政院主計處 (1996) 製造業抽樣調查之資 料庫進行實證分析。本研究有如下之結論:

一、整體而言,台灣大型製造商之國際化程度頗高,但就各別產業細分後發現,不同產 業間之國際化程度及產品差異化能力間頗具差異性,其中電力電子業之國際化程度及研發密 集度最高,化學材料業之國際化程度最低,但化學材料業之廣告密集度最高,因此探討影響 廠商績效之因素時,產業特性的控制實有其必要性。唯研究中之產業特性分為五類,其樣本 分配不甚平均,可能造成推論上的偏誤,為本研究中限制之一。

二、在台灣 MNCs 與國內廠商績效之比較發現,其結果與 Shaked (1986) 研究美國及 Yoshihara (1985) 研究日本企業所得到的結論一致,亦即 MNCs 與非 MNCs 在績效表現上沒 有顯著地差異,而近來 Wan (1998) 以香港 81 家上市公司所做的研究亦得到相同的結果。雖 然以台灣大型廠商為樣本的研究和過去的研究得到頗為一致的結果,但若據此推論國際化對 廠商績效並不會產生顯著的影響恐有疏失,因為上述比較 MNCs 與非 MNCs 績效之單變量 (t 檢定) 統計方法並無控制產業及廠商特性對績效的潛在影響。

三、在控制產業特性及廠商特性後發現,台灣大型廠商國際化程度對績效的影響呈現一 非線性 (non-linear) 的關係,亦即國際化對廠商績效有一正向的影響,但當國際化活動超過 了最適水準之後,會使廠商績效產生負向的效果,證實了國際化與台灣廠商績效之間存在著 倒 U 型的關係。雖然過去有幾篇相關研究發現此倒 U 型的關係,但並無任何研究嚴謹地探 討廠商之國際化程度何時到達最適水準。Daniels and Bracker(1989)指出,從 1950 年代至 今的三個世紀,大部份的美國的大型企業當其在從事國際事業時,似乎都接受了「愈多愈好 (more is better)」的概念,然在其研究中發現不同的國際化程度對廠商績效所產生的影響效果 頗具差異性,因此兩位學者認為若能精確地發展出一國際化之最適水準,則經理人在國際化 的策略運用上將較有所標準。

鑑於先前研究之限制與不足,本研究利用迴歸分析,進一步地經由穩健性 (robustness) 測試,發現台灣大型廠商國際化之最適水準為 48.76%[註十五],明確地提供台灣大型製造廠 商於從事國際化策略的一個參考依據。若從公司成長理論的觀點視之,公司本身並沒有辦法 無限制地擴張,蓋因公司本身的管理能力限制了廠商的成長 (Penrose, 1959)。此意謂著,在 控制其他變數不變之下,雖然公司本身的國際化策略對績效之提昇有一定的貢獻程度,但此

並不代表著公司可以無限制地從事國際擴張活動,因為當超過最適水準之後,對廠商績效的 成長將呈現負向的效果。本研究以嚴謹地方法找出台灣大型廠商國際化之最適水準為 48.76%,明確地建議業界在從事國際化策略時,可以根據本研究所提供之國際化最適水準指 標,時時檢視並適時控制海外之擴張活動。

四、研發密集度及廣告密集度對廠商績效有一正向影響的效果,雖然台灣大型廠商產品 差異化之能力在廠商績效之解釋能力遠低於 Jung (1991) 的結果[註十六],但以台灣廠商為 樣本研究的結果,證實了新興工業化國家仍具有產品差異化之能力。從表 7 的分析發現,整 體樣本之廣告密集度對廠商績效為一正向的影響效果,經由表 8 之穩健性測試後,發現國際 化程度低之廠商 (包含 37 家國內廠商),其廣告密集度對廠商績效仍然呈現正向的顯著影 響,但國際化程度高之廠商雖然得到一樣的結果,但並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推論其原 因,可能為台灣國際化程度高之廠商於國外之客戶大都不是以最終消費者為對象,較不具品 牌 (行銷) 優勢,然根據上述推論,廣告密集度對廠商績效的提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故建 議台灣國際化程度高之廠商未來在品牌 (行銷) 優勢上仍有待進一步地努力。此一建議和近 來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規劃「再造傳統製造業競爭優勢」所提出之提升產業升級競爭 力之途徑頗為一致,其指出「升級」為提升競爭力之重要途徑之一,而加強設計、自創品牌 或利用大陸、東南亞發展區域品牌以增加產品差異化能力來提升廠商績效,諸如康師傅、和 成、羅馬、信益及櫻花等,皆為成功的例子 (曾憲文,2001)。

五、為了將台灣大型廠商之國際化程度及研發密集度與已開發國家之多國企業做一比 較,表 10 列出台灣與七大工業國家之相關資料。從表中發現,台灣大型廠商之研發密集度 低於美國之 3%,高於另外六個工業化國家,由此可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台灣,其大型廠商 重視研發的投入程度並不亞於七大工業國家。此外,從國際化程度的資料發現,由於國際化 程度衡量方式的不同 (見表 10 註 4) ,台灣國際化程度僅次於美國,高於其餘的六個工業化 國家。然而,本研究所使用之主計處資料庫中並無法區分由台灣出貨的比率及其他國家 (海 外) 出貨的比率,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一,但從經濟部統計處 (2000) 的製造業對外投資況調 查報告顯示,在 1997 年之 1,432 家廠商中,由台灣接單第三地出口的比例約為 30%,若將 此比例類推於本研究,則於表 10 中台灣的國際化程度僅為 15.6%,遠低於七大工業國 (日本 除外)。因此,考慮台灣接單、第三地出口的情況下,兩種衡量國際化之方式頗具差異性。

此一結論頗符合 Bartlett and Ghoshal (1989) 的論點,廠商在邁向多國營運之早期時 (如台 灣),以出口銷售額佔總銷售的比例來衡量國際化程度,相較於國際化程度較高之歐美廠商 要來的貼切。據此,國際化程度與廠商績效間倒 U 型之驗證,實有待針對不同國家做更進 一步的比較性研究。

表 10 台灣廠商之國際化程度及研發密集度與七大工業國之比較

台灣 加拿大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日本 英國 美國 研發密集度 0.02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3 國際化程度 0.52 0.34 0.33 0.33 0.35 0.09 0.28 0.60

註:1.台灣資料來源為 1996 年行政院主計處製造業抽調查檔案 2.七大工業國家之資料來源為 1994 年 Worldscope Global Database 3.台灣與七大工業國家之廠商研發密集度皆為研發支出/總銷售額 4.台灣廠商之國際化程度=出口額/總銷售額;

七大工業國家之國際化程度=海外銷售額/總銷售額

六、本研究雖然已利用大型資料庫驗證國際化程度及產品差異化能力對台灣廠商績效的 關係,以達到驗證理論一般化之目的,研究設計及過程上雖力求嚴謹,但仍然有下列幾項研 究限制。首先,本研究仍然建立在台灣大型製造廠商的實證,在理論一般化的過程上可能會 有所限制。因此,以服務業或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實證在理論一般化的驗證上有其必要性,亦 為未來研究的方向 (Delios and Beamish, 1999; Gomes and Ramaswamy, 1999; Wan, 1998)。亦 即,擴展現存的「西方」理論,應該涵蓋更多元化及不同文化的觀點,不要完全一味的以北 美觀點去驗證所有的區域,方能建立不受限於文化的管理理論 (Doktor, Tung, and Glinow, 1991)。再者,受限於資料的限制,本研究僅利用橫斷面 (cross-section) 資料探討國際化程 度與產品差異化能力對廠商績效的關係,然而國際化策略對於廠商績效在不同的期間的影響 並非一致 (Geringer, Tallman, and Olsen, 2000),故本研究建議未來的研究應以時間序列資料 (time series data) 或長期追蹤資料 (panel data) 為對象,去瞭解國際化程度與廠商績效關係在 時間上的變化,以提供廠商更豐富的策略管理意涵 (Geringer, Tallman, and Olsen, 2000;

Gomes and Ramaswamy, 199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