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系所質性評鑑為質性研究的一種,在 Creswell 與 Miller(2000)

的架構下,外部專家可視為主體,大學系所是客體。在這過程當中,透過 主、客體之間的互動,外部專家蒐集分析了多種資料,建立了系所教育品 質的質性論述。雖然大部分系所認同系所評鑑的品質,平均申復比例 37,且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高教評鑑中心,2012),但為精進評鑑品質,

本研究參考質性研究的信實度觀點,探討影響系所評鑑品質的可能原因。

一、影響系所評鑑品質之可能原因

(一)部分評鑑資訊的確實性及可靠性不足

質性研究注重資料的三角檢證,提高研究結果的信實度,而我國系所 評鑑運用了此概念設計評鑑機制,從多種資料來源、多樣資料類別、多位 研究者等蒐集學校表現資料(Denzin, 1978; Greene, 2011)。實際的執行 上,第一是以蒐集多種方法蒐集資料,包括:大學自評報告、文件檢視、

座談、晤談、現場教室觀察等方法;其次是多種資料來源,盡可能地囊括 所有關係人的意見,包括行政主管、教師、職員、學生、畢業校友、及畢 業生的雇主,由不同角度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第三是多位評鑑者共同檢視 與詮釋質性資料,避免個人意見影響評鑑結果,實地訪評小組委員為 4 至 6 人。

雖然以三角檢證的方式設計系所評鑑的資料蒐集,但本研究發現,資 料的確實性與可靠性仍然是申復的重要議題。大學申復最常見的內容,是 認為外部專家需要更多確實有效的資料,因此傾向於提供更詳盡的資料說

明辦學成效,或是以詳細的評鑑推理說明該系的課程設計、教學及學習成 效。然而,提供更多的資料卻不一定獲得外部專家的認同,因為所提供的 資料未必全然是確實、可靠的資料,例如:提供的數據或作法並不在評鑑 所規範的時間範圍(確實有效的資料需要在實地訪視的前兩年半至前半 年);相對地,系所也對訪評報告資料的確實性與可靠性提出疑問,認為 外部專家訪談的抽樣有偏差、或是評鑑結果的判斷過於重視晤談而忽略其 他形式的資料。

上述分析印證了 Abma(2006)質性評鑑的價值觀威脅。由於質性評 鑑是一種知識建構的歷程,在資料詮釋與評鑑結果判定的歷程中,會因為 個人價值觀而有不同的解讀。因此,質性評鑑不應追求客觀中立的事實,

而是需要強調評鑑的詮釋與推論的確實性(Greene, 2011; Kane, 2006)。

然而,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系所認為的確實有效的資料,在專家的眼中不 見得成立;而專家認為透過晤談及書面資料等多種資料,應足以讓學校接 受評鑑結果,但是結果卻不然,因此仍然需要加強資料的信實性。

(二)部分訪評報告未能確實掌握情境脈絡的意義

我國系所評鑑為了重視大學的情境脈絡,在評鑑中特別設計了三種機 制。第一,實地訪評專家的專長必須與受評系所相同或密切相關,以確保 背景訓練類似,能從相同的著眼點考量。其次,系所可根據該校特殊情境 自訂教育目標,據以規劃課程與教學,以達到預定的學習成效;而外部專 家依循各校目標檢核成效,不做學校之間的比較。第三,各系所於實地訪 評前進行自我評鑑,並將結果送交實地訪評小組。透過系所內部觀點,充 分表達執行情形及所處脈絡,提供專家參考。

雖有上述設計,但是申復結果顯示,系所希望專家考量學校情境脈絡 的比例仍然不低。前述文獻指出,質性評鑑的威脅是未能充分考量情境脈 絡(House, 2011),以及缺乏長期投入與互動(Greene, 2005)。質性研 究重視情境脈絡的意義掌握,研究者能夠從被研究者所處的情境,詮釋其 行為及表現。然而,根據社會建構理論,人的行為是社會文化下所產生,

對於外界現象的詮釋與判斷,不免會涉入自身的價值觀,因此需要藉由不 斷的對話與辯證,產生接近被研究者認同的詮釋。但是反觀系所評鑑的實 地訪視,為期 2 天,時間短暫,而且資料多為片段結果,無法完整呈現所

有歷程,導致影響外部專家的判斷。此外,系所與專家的會談,是在非自 然情境、面臨被檢視壓力下的互動,其真實性及情境脈絡考量的困難度,

比一般自然探究的質性研究要高。

(三)雙方意見的往返未能充分對焦

質性研究中,重視的是研究者長期沉浸於研究現場,與被研究者有充 分的觀察與溝通。我國系所評鑑的機制設計上,有三項設計,增進系所與 外部專家之間的溝通。首先,在實地訪評前,外部專家可以針對系所自我 評鑑報告書,提出待釐清問題,而系所可在實地訪評前,針對問題特別備 齊相關資料,以供外部專家檢視。第二,實地訪評期間,外部專家可透過 多種形式與評鑑關係人溝通,包括:座談、晤談、或是教學觀察等。第三,

是外部專家若對某部分資料有問題,可以直接請學校相關人員進到訪評現 場,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雖然有多種溝通管道的設計,但是本研究結果顯 示,大學系所與外部專家的意見往返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歸納為兩種:首 先是雙方關注的議題未能對焦,從委員認為主要原因是:學校對訪評意見 的曲解、或是答非所問。其次是雙方關注的議題能夠對焦,但是看法不同,

學校的主要考量是訪評建議難以執行,而委員則認為學校提供的資料不充 分。

前述文獻指出,質性評鑑的信實度應以推論的品質進行判斷,研究方 法上應以開放性觀察、詳細厚實的描述(Creswell & Clark, 2007),顯示 出概念的一致性、詮釋的同意度、以及以情境意義理解因果關係(Teddlie

& Tashakkori, 2009)。本研究結果發現,專家與系所人員雙方互動時間較 少,而且溝通形式以書面資料居多。雖然實地訪評可以直接進行外部專家 與大學人員的直接溝通與釐清,但由於行程安排十分緊湊,再加上資料繁 多,需在短時間之內翻閱,因此不容易有充分的溝通,大部分有賴於書面 資料的說明。然而,書面表達表達有其限制,從文字推測對方的想要表達 的意義,若無豐厚的描述,容易有所誤解。未來是否能在時間與經費的考 量之下,如何增加外部專家與學校的互動,讓雙方的意見往返能夠對焦,

這將是一個重要議題。

(四)部分訪評報告結論的合理性可再增加

質性評鑑不同於一般質性研究,在於必須做出判斷並且提供改善建 議,因此評鑑報告的結論十分重要。本研究發現,雖然大部分學校認同訪 評報告的結論,但仍有部分結論未獲得認同,如:學校認為結論難以達成、

或不符合學科特性。然而,訪評結論為系所辦學改善所依據的重要外部意 見,而且會被持續追蹤改善情形,甚或影響系所的未來發展方向。

前述文獻指出,質性評鑑有情境脈絡威脅,以及缺乏長期投入與互動 的威脅。若希望評鑑是有建設性的,唯有長期投入了解受評系所的立場與 情境脈絡,考量系所可運用的資源,促使評鑑結果的運用,並且不斷地回 饋改進。「評鑑產生使用」近年來受到評鑑社群的重視(Mark & Henry, 2004;

Patton, 2008),而效用性標準也是教育評鑑標準聯合委員會的方案評鑑專 業標準之一(Yarbrough et al., 2011),可見評鑑需要在實務提供資訊給意 圖使用的關係人。評鑑不僅可以評估績效,也可促進學校整體發展,成為 組織內不斷提供改進回饋的重要機制。雖然評鑑有其改善的功用,但是,

大學評鑑產生評鑑結果運用的最重要關鍵,在於大學認同評鑑的結論,願 意運用評鑑意見進行回饋改善。因此,評鑑的結論若能以該校情境為出發 點,提出更具合理性的結論,將會大幅增加評鑑結果的運用性。

二、綜合討論

綜合上述,我國系所評鑑運用增進質性研究信實性的方法,有對應的 增進品質設計。然而,由於質性評鑑的品質,端賴專家對於質性資料的蒐 集、詮釋、及結果判斷,所以從專家執行評鑑的角度,系所評鑑面臨了四 項威脅,包括:未能考慮情境脈絡、檢視的是結果而非動態歷程、專家的 價值觀涉入、評鑑歷程缺乏長期投入與互動。本研究從前述的分析結果,

發現這些威脅的確出現在申復報告當中,造成質性評鑑的挑戰(表 4)。

首先,系所評鑑的設計運用了資料的三角校正的概念,以多種資料類 別、多方資料來源、多位評鑑者詮釋資料等方式進行。但是從前述的分析

表 4 比較一般質性研究增進信實度的方法、我國系所評鑑增進品質的設計及

程,增加專家的評鑑專業知能,能夠從利害關係人立場出發,多考量結論 的合理性,以增進評鑑結果的運用。

第四,系所評鑑運用多元方式進行專家與系所之間的溝通,但是,這 樣的設計仍然受到質性研究的威脅。由於系所評鑑溝通互動時間短、多為 書面溝通、或是多種溝通管道的設計仍有其限制,如:系所人員由於權位 不等,發言有所保留。因此,專家與系所雙方的溝通仍然有其限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