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使用高階數位像機Agfa 1680 進行三維重建

第五章 三維重建之精確度分析

5.1 使用高階數位像機Agfa 1680 進行三維重建

景的 用不同的相機,進行機

器人定位與場景建置之研究。

目前市面上數位相機已很普遍,大致可粗分為兩種等級。一種為畫素高,功 能齊全,強調能拍出生動影像的數位相機,價格較高。另一種則是應用在電腦視 訊上,體積小,不需電池,強調即插即用,影像的品質較不穩定的 webcam。若 考慮家用機器人視覺系統的應用,高價位的相機雖然有畫素高、影像品質佳等優 點,相對的,畫素高將造成影像處理的時間增加。另一方面,成本的考量也是個 重點,若能以較便宜且方便的 webcam,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可大大提升家用 機器人之實用性。因此,本章節著重於平價 webcam 之探討,並以高階相機的 實驗結果與之比較。

以下我們將對各種不同的相機進行三維重建實驗,再藉由實驗數據之分析,

來探討相機品質對重建結果的影響。我們一開始會使用較高階的數位相機 Agf 1680 所取得的 640 480 的影像來作實驗,並且對於實驗的環境及過程做初步

a

×

的介紹。之後我們將使用三種較低階的 webcam, 取 320×240 的影像進行實 Orite MY120、 Orite MC310 以及 Logitech QuickCam Express。

5.1 使用高階數位像機Agfa 1680進行三維重建

為了說明實驗流程,並且呈現完整的實驗數據,以便稍後與較低階的相機做 一比較,我們首先使用高階數位像機 Agfa 1680來進行三維重建實驗,實驗流程 圖如圖5.1。相機校正、特徵點的選取、特徵點排序、三維重建等步驟,均是沿 用[17]之程式以進行實驗。其中,經過相機校正,事先取得的相機內部參數為:

驗,包括:

⎥⎥

242.7015

728.1041

0

305.4135

0.3100

727.7667

⎢ ⎦

⎣ 0 0 1

圖5.2中,為本次三維重建實驗中的待重建物體,是由兩個夾角約為90度的平面 所構成的正交方塊圖板,每個平面上有16個方塊。實驗之最終目的為針對這些方 塊圖案平面進行三維重建。

圖5.1 三維重建實驗流程圖。

(a) (b)

相機校正取得內部參數

角影像數

攝待重建物體不同視

影像特徵點對應

影像特徵點擷取

任取兩張影像做重建

為了取得不同視角的影像,相機可以繞著兩方塊圖板平面相交形成的軸來取 像。然而為了減少相機移動時所造成的誤差,並且可以比較精確的控制相機相對 於正交方塊圖板的位置及視角差,本實驗之器材配置如圖5.3,而實際上是固定 相機,並以兩方塊圖板平面相交形成的軸為旋轉軸,旋轉正交方塊圖板,取6張 不同視角影像,相鄰影像視角間隔 。因此,相機到旋轉軸的距離理論上是不 變的,在實驗中,此距離為71.4公分。

° 10

圖5.3 實驗時固定相機,令兩方塊圖板平面相交形成的軸為旋轉軸,旋轉正交方塊圖板,取

6張不同視角影像, 相鄰影像視角間隔

由相機 Agfa 1680取得的影像,解析度為 640×480 個像素。根據圖5.1所示 之流程圖,在取得不同視角景物影像後,本實驗之主要步驟包括:

1. 六張影像經過 Harris 角點偵測,並人工刪除不必要的點後,在正交方塊 圖板左右平面各可得到64個特徵點。關於Harris 角點偵測的詳細作法請 參考 。結果如圖 所示。

從六張影像中任取兩張為一組,以人工方式完成 個特徵點對應。

° 10

[18] 5.4

2. 128

3. 任取兩張影像做三維重建,共15組重建結果。

上述步驟完成後,本節中對於不同相機所作重建精確度分析包括:

1. 方塊圖案中,各方塊邊長之變異程度(表5.1右上部份):

以重建後每一個方塊的平均邊長為單位長度,算出128個邊長的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

2. 方塊圖案裡,各方塊中鄰邊夾角精確度(表5.1左下部份):

以邊夾角的平均值與標準差來分析。

3. 方塊圖案所構成之平面精確度(表5.2右上部份):

將重建結果調為實際尺寸,即一校正方格邊長調為2.75公分。左右兩個 平面各64個點,利用主軸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找出短軸,

用它來代表平面的法向量,再利用兩個平面的法向量來計算二者之夾 角。另外,以主軸分析所得到最小的eigenvalue,來代表平面上的點距離 該平面的平均誤差。

4. 相機定位精確度(表5.2右下部份):

由 視

我們將表 所得資料,依不同視角 繪製成長條圖,結果如 5.5、

圖5.6、圖5.7。其中不同顏色的長條,代表以某張影像為左邊的影像,取視角差 分別為 、 、 、 的重建結果。例如圖中藍色的長條,就是以(a) 影像為左影像,取某一視角間隔做重建的結果。

由這些分 料中可看 重建方格之形狀、兩面夾角,均可獲得頗為正確 之資訊 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當重建影像組的間隔愈大, 是視角差愈大時,

所重建出平面上的特徵點距離平面的誤差較小,而由較為相鄰的影像組,所重建 出的誤差會較大。另外,校正板夾角都接近90度。

正板與攝影機之相對位置方面,仍然存在若干誤差。此誤差除了與前述 還原的相機位置,算出左右影像相機到正交方塊圖板中心軸的距離與 角誤差。

5.1及表5.2 差, 圖

°

10 20° 30° 40°、

析資 出,

° 50

。 也就

在校

度,與真

在6公分以內。 至於左右影像相機的視角差則相當精確,誤差皆在 以內。

度降為

320 24 ,將在下面各節依不同相機詳述。

正相機中心的位置並不相同,這也是造成誤差的原因。整體來說,誤差

° 1 以後的實驗裡,我們將針對較低階的相機做測試,除了影像解析

× 0,其他方面的問題也會影響到重建結果

(a) (b)

(c) (d)

(e) (f)

圖5.4 (a)~(f)不同角度對同一校正板所拍攝的六張影像及其特徵點。

表5.1 邊長與邊夾角重建結果分析

邊長:

標準差.

邊夾角(degree):

a. 平均誤差 b. 標準差

1 2 3 4 5 6

1 0.0781 0.027 0.0225 0.0203 0.0178

2 a. -0.1428

b. 8.3932

0.0715 0.0313 0.0226 0.0185

3 a. -0.0537 a. -0.2334 0.0791

b. 2.6499 b. 5.4565

0.0394 0.024

4 a. -0.0279

b. 2.1463

a. -0.0644 b. 2.6724

a. -0.2554 b. 7.0105

0.0614 0.0273

5 a. -0.0146

b. 1.7376

a. -0.0287 b. 1.8981

a. -0.0596 b. 2.8088

a. -0.269 b. 5.1616

0.0589

6 a. -0.0103

b. 1.7726

a. -0.0238 b. 1.7194

a. -0.0342 b. 2.196

a. -0.0927 b. 2.4759

a. -0.2007 b. 4.5442

表5.2 平面重建與相機定位分析

邊長標準差

左平面誤差變異量

0 0.01 0.02 0.03 0.04 0.05

10 20 30 40 50

視角差(deg)

平面誤差變異量(cm^2)

a b c c e

(a) 右平面誤差變異量

0 0.01 0.02 0.03 0.04 0.05

10 20 30 40 50

視角差(deg)

平面誤差變異量(cm^2) a

b c d e

(b)

平面夾角誤差

0 1 2 3 4 5

10 20 30 40 50

視角差(deg)

平面夾角誤差(deg) a

b c d e

(c)

圖5.6 (a)左平面誤差變異量 (b)右平面誤差變異量 (c)平面夾角誤差 之長條圖。

左距離誤差

0 1 2 3 4 5 6

10 20 30 40 50

視角差(deg)

左距離誤差(cm)

a b c d e

(a)

右距離誤差

0 1 2 3 4 5 6

10 20 30 40 50

視角差(deg)

右距離誤差(cm) a

b c d e

(b) 視角誤差

0 0.2 0.4 0.6 0.8 1

10 20 30 40 50

視角差(deg)

視角誤差(deg)

a b c d e

(c)

圖5.7 (a)左距離誤差 (b)右距離誤差 (c)視角誤差 之長條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