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像素聚積成長

第五章、 微裂紋檢測法

5.2 像素聚積成長

5.2.1 區域法實現影像分割

假設R代表整個影像區域。影像分割可視為將R分割成n個子區域

R

1

, R

2

,..., R

n 的過程,而這些子區域必須滿足以下條件[36]:

(a)

R R

n

i i =

U

=1

(b)

R i

是相連接(connected)的區域,i =1,2,…,n。

(c)

R

i

R

j

= φ

(空集合),

i , j

, i ≠ j 。

(d)

P(R i ) = TURE

, i =1,2,…,n。

(e)

P

(

R

i

U R

j)=FALSE,對i ≠ j 。

條件(a)表明分割之子區域必須屬於整個區域影像,也就是每個像素都必須 位於某一區域中;條件(b)要求子區域中的點在某些預先定義的準則下都必須是 相連接的;條件(c)判別各個子區域是不是相交的;條件(d)表明在分割區域中的 像素都滿足同樣的屬性,例如

R

i中的所有像素灰階皆相同,則

P(R

i

) = TURE

最後,條件(e)就屬性P而言,區域

R i

R

j是不同的[37]。

以區域法實現影像分割便是遵循上述之概念,以直接找取區域的方式實現影 像分割,其方法為像素聚積成長法(region growing by pixel aggregation)。

5.2.2 像素聚積成長法

顧名思義,此方法是預先定義之種子像素或子區域,根據區域法判斷條件進 而聚合生長成更大區域的過程[38]。基本的方法是從一個種子(seed)像素開始,

透過像平均灰階值計算,將性質類似的像素逐一納入所考慮的區域,讓區域逐漸 成長。此方法非常適合偵測邊緣明顯的區塊,因此我們在影像前處理時,首先使 用梯度運算將微裂紋邊緣強化出來,以利像素聚積成長法進行影像分割。

而像素聚積成長法首先將攫取得之影像 R 分成n個像素區域,每個區域包含 一個種子點,然後決定一個臨界值(threshold),再利用(5.14)式的判斷式重複 去判斷種子點附近的像素,將性質類似的像素逐一納入所考慮的區域,讓區域逐 漸成長,直到區域內所有的像素點都判斷完為止。

圖42為本研究所使用的像素聚積成長演算法之流程圖,首先計算影像之平均 灰階值與使用者設定之臨界值(threshold)差值決定種子點像素,接著給定影像像 素與種子點像素差異值多寡為區域成長條件。利用八鄰近的方式尋找種子點周邊 向素,判斷是否滿足成長條件。最後依據區域成長結果,將成長區域之灰階值指 定為255;反之,未達成長條件之區域,灰階值則為0。最後得到像素聚積成長之 二值化影像。

i

y x

f

( , )

μ

threshold (5.14) 其中x,y 代表與種子點同區域的像素點,

μ i

代表

R

i的平均灰階值。

圖42、像素聚積成長演算法之流程圖。

     

圖43為種子聚積成長法的例子,首先給定兩個種子,分別為1與7,接著由鄰近像 素點各自聚集出灰階影像區域。

圖43、像素聚積成長法範例  

而進行完梯度銳化後所得到影像如圖44、45之左圖所示,在影像分割時我們 使用區域成長將微裂紋與背景分割出來,透過圖44、45之右圖結果顯示,由於一 開始我們將微裂紋邊緣處進行銳化處理,使得微裂紋邊緣具有較高的灰階值,因 此我們利用區域成長之影像分割法將微裂紋邊緣與背景分割出來。

圖44、像素聚積成長結果:左圖為梯度運算後影像;右圖區域成長結果。

圖45、像素聚積成長結果:左圖為梯度運算後影像;右圖區域成長結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