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允許所有已建立的連線通過防火牆 5. 禁止其他未定義的所有網路連線

在文檔中 08 資訊安全 (頁 80-90)

提供更完整的封包檢測功能

從 OSI 第二層到第七層都可以檢測

因此檢測時間較長、效率較差

通常只用被動的方式進行檢測,不會攔截封包

可紀錄偵測到的入侵事件,並通知網路管理人員 入侵偵測系統擺放的位置非常有彈性

防火牆前:可監測到所有可能的攻擊

防火牆後:可監測到穿過防火牆的攻擊

82

類似掃毒軟體 可使用特徵碼

如,紀錄應用層的攻擊行為特徵碼

或是使用「啟發式」的規則

如,統計特定主機發送封包的頻率、觀察主機是 否存取列於黑名單的網站等等

同樣也有偵測率、誤判率、漏判率的問題

無線網路愈來愈普及 無線網路更容易被監聽

無線網路的安全主要透過加密和認證來保護 一般的做法

SSID – 用來識別無線網路存取點

密碼加密 – 確保資料傳輸的過程中不會被監聽

帳號認證 – 通常只有企業無線網路採用

84

隱藏 SSID

■ 只有知道 SSID 的使用者可以連接

■ 但仍有機會透過無線監聽的方式取得

利用無線網路卡的網路卡卡號過濾

■ 可設定存取點僅允許特定的卡號連線

■ 非常有效的方式,但使用前需要先進行設定

■ 卡號也可能被盜用

一定要使用強度夠強的加密方式

 一般家用的存取點,通常只會設定加密

目前最新的標準 WPA2

 企業用的存取點,還會要求使用者輸入帳號密碼 後,才可上網

 常見的做法

先連上特定網頁,輸入帳號密碼

或是,透過 802.1X 協定,進行帳號密碼認證

86

資訊隱私權

網路的便利使得資訊的交換與流通十分容易,因 此必須規範個人擁有隱私的權利及防止侵犯別人 隱私,以確保資訊在傳播過程中能保護個人隱私 而不受侵犯。

資訊正確權

網路上的資訊垂手可得,難以分辨這些資訊是否 正確,因此資訊提供者需負起確保提供正確資訊 的責任,而資訊使用者則擁有使用正確資訊的權 利。

88

資訊財產權

資訊的再製和分享他人成果是相當容易的,所以 應維護資訊或軟體製造者之所有權,並立法規範 不法盜用者之法律責任,以保護他人的智慧成果

資訊存取權

是指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以合法管道存取資訊的權 利。例如:合法付費下載電子書閱讀;依創用 CC 授權標章原則,合法且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等。

除了上述的議題外,今日的資訊倫理還包含了提 高使用者的倫理道德或社會使命感、建立正確價 值觀、建立自律自重的守法美德等。這些議題可 參考美國電腦倫理協會( Computer Ethics Inst itute )於 1997 年提出的電腦倫理的十大戒律

( Ten Commandments of Computer Ethics )。

在文檔中 08 資訊安全 (頁 80-9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