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入學管道與學測表現

在前一節裡,我們看到多元入學管道開放並未對中低社經家庭及非明星高中學生的 入學機會有負向的影響,然而一個可能的質疑在於我們未曾實際考慮不同家庭、學校背 景的學生其在入學「過程」中是否較劣勢?例如說,是否透過個人申請及推薦甄選入學 的高社經家庭及明星高中學生子女,他們的學力測驗其實比較低分,但是卻可能透過資 料審查以及面試等非標準化的評分方式而獲得錄取呢?

為回應此質疑,我們利用政大學生資料分析不同入學管道的學生在入學前的學力 測驗表現差異。具體地說,我們運用學生個別資料進行以下迴歸分析:26

_ ∑ (2)

在上式 (2) 中 _ 代表 t 年在科系 j 的學生 i 的學測成績, 為一系 列虛擬變數代表學生 i 的入學管道, 代表科系 j 的固定效果,而 則是時間固定效果。

在此我們分別用科系及時間固定效果來允許平均學測成績可能因科系、年份而有所差異。

在上式中,我們主要關心的係數是 ,因為它代表不同入學管道學生的入學前學測成績 的平均差異。我們將式 (2) 的結果呈現於表 7。

從表 7 的第 1 欄裡,我們發現個人申請學生其學測表現優於推薦甄選學生,而推

23 當我們排除繁星計畫樣本時我們的分析必須止於 2010 年,這主要是因為 2011 年起原學校推薦及繁星 計畫合併為「繁星推薦」,使得排除繁星計畫學生等同於排除所有推薦甄選學生。

24 從係數來看,排除繁星計畫入學學生確實會降低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學生的優勢,但一來從係數比較 我們發現沒有係數變號的問題,而且繁星計畫和學校推薦本來就可能互相取代。也就是說,當一學校 透過繁星計畫招收中低社經地位家庭學生的同時,可能就少從學校推薦的管道招收這類學生。因此,

我們 2007 年後僅將學校推薦學生包含在推薦甄選管道裡其實是會低估推薦甄選對中低社經地位家庭學 生的幫助。

25 我們亦使用如表 3-5 的方法透過交乘項的方式允許 2006 年以前及 2007 年以後多元入學擴張能有不同 的影響效果。和表 6 的結果一致,分析顯示是否包含繁星計畫的學生不會更改我們的主要結論。

26 我們這一部份的分析是用 2002 至 2012 的學生資料。在 2002 年以前由於多元入學尚未正式上路,許多 學生並沒有學測成績的資料。

25

薦甄選學生其學測表現又優於考試分發學生,且當中的成績差距頗大。27我們於第 2 欄 裡進一步比較透過同一入學管道入學、但分別居住於高度、中度與低度城鎮化地區的學 生其學測成績表現。我們的結果顯示:不論就何種入學管道而言,來自高度城鎮化地區 的學生其學測成績皆不遜於中、低度城鎮化背景的學生。當我們在第 3 欄中改以居住地 區家戶平均所得來衡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時,其結果和第 2 欄的結果相當一致。表 7 中 的第 2 及 3 欄結果可以明確回答:高社經家庭子女並未因為多元入學的實施在錄取的學 測分數上得到優惠、並透過其他非標準化評量的表現而入學。

表 7 的第 4 欄則接續探討不同 PR 值高中畢業的學生其學測成績表現。有趣的是,

我們發現透過同一管道入學的學生間,高中 PR 值愈高的學生其學測成績表現皆顯著地 優於中及低 PR 值學校的學生。換句話說,我們同樣並未看到社會大眾所擔憂資料審查 及面試等非標準化方法可能對非明星學校學生不公的情形發生。

6. 結論

為探討「多元入學」的入學方式之公平性,特別是社會大眾對多元入學等同於「多 錢入學」的質疑,本研究採用 1994-2012 年政大學生入學資料進行分析。由於政大各系 所接納多元入學的時間點不同,我們以此為基礎分析多元入學對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學 生就學高中等因素影響。政大資料顯示多元入學並無許多家長團體所指稱「多錢入學」。 這入學制度並不獨厚高社經地位家庭,也沒有偏愛明星高中學生;反增加了中低社經地 位家庭與非明星高中的優秀學生有更多機會接受頂尖大學教育。此外,非考試入學的高 社經地位家庭與明星高中學生,其入學成績門檻並沒有較低;明星高中學生的學測成績 反而明顯高於非明星高中學生。

27 我們發現個人申請學生其成績高過考試分發學生 3.889 級分,而推薦甄選學生其成績亦高過考試分發 學生 1.186 級分。關於這些成績差異,一個可能的質疑在於考試分發學生較差的學測表現可能只是反應 其在第一階段學測考試時運氣較差的狀況,跟入學時學業程度無關。然而在我們另一篇文章針對學生 表現的分析裡,我們發現從入學後學業表現來看考試分發學生其表現仍不如其他兩個管道入學的學生,

且這個結論在控制完入學學測成績的影響後依然維持。這最後一項的發現也可以回應對於觀察到之學 測成績差異可能具有 selection bias 的疑慮-這是因為倘若考試分發學生其真實的學業能力真的在學測 考試時被低估,那麼控制完學測成績後其入學後學業表現應該較其他管道入學者為佳。但我們實際上 看到考試分發者的學業表現仍不如其他兩個管道入學的學生即反證 selection bias 並非不同管道入學學 生其學測成績差異的主因。

26

本文結果可提供多元入學在入學公平性上幾項政策參考。第一,政大學生組成顯示 多元入學並未使學生來源偏向高社經地位家庭與明星高中,這結果和社會輿論普遍認知 多元入學會造成選才不公平有所出入。然而,與其說多元入學較「公平」,毋寧說多元 入學並沒有比聯考取才更不公平。第二,我們發現非考試入學的高社經地位家庭或明星 高中學生,其入學成績門檻非但沒有較低,反而有可能較高。顯示在第一階段在篩選學 生時,外界所謂高社經家庭因學生才藝或申請資源上優勢,並沒有轉移到入學優勢。相 反地,這些學生面臨的較高的競爭門檻。第三,研究也發現中低社經地位家庭與非明星 高中的優秀學生,在多元入學後有更多機會進入政大。但這些學生進入政大後是否表現 良好或適應不良,則是另一個需要研究課題。

我們也在此提醒讀者本文的幾點限制。首先,雖說本研究所得發現相當穩定,但這 研究立基於政大過去 15 年間學生入學資料,即使校方盡可能協助取得相關資料,但對 於學生家庭背景資料,諸如父母教育程度、兄弟姊妹數目、以及家庭所得等變數仍缺乏,

無法在估計模型控制這些重要社經變數。其次,學生在面對不同入學管道,不可避免的 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也因此不同入學管道學生有可能存在選擇性問題,這問題 會影響多元入學的效率性研究,但對入學公平性應影響較小。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政 大為台灣頂尖大學之一,對高社經家庭和明星高中學生應有特殊吸引力,也因此應能展 現高社經階級家庭和學生入學關係。然而,我們也提醒讀者這經驗可能侷限到幾個頂尖 大學身上,若要以此類推多元入學的整體效果,有可能存在相當偏誤。

本研究最大貢獻在以政大校務資料為範例,回應社會對於多元入學公平性的質疑。

本文的估計結果可能侷限頂尖大學,但這個分析基礎可提供其他學校和教育主管機關參 考。本研究也展示了大學校務行政資料在分析大學入學制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未來主 管機關應考慮如何統整不同大學校務資料,讓各大學據有相類似、可比較的資訊及格式,

以利研究者能更全面、深入地回應社會對大學入學制度的多元探討。

參考文獻

王士誠 (2015),「李家同可能錯了!清大教授:多元入學有利弱勢學生, 更有助於弭平 社會貧富不均!」,《商業周刊》。

27

Wang, S.-C. (2015), “Chia-Tung Lee might be wrong!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Multi-Channel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favors disadvantaged students, and help preempt social inequality!” Business Weekly. (In Chinese)

王道一 (2015),「關於多元入學,補習班(還有教授)不願告訴你的真相。」,《天下雜 誌》。

Wang, T.-Y. (2015), “The truth about Multi-Channel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that cram schools (and professors) do not want to tell you.” CommonWealth Magazine. (In Chinese)

李家同 (2015),「多元入學符合潮流?李家同:別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招吧!」,

Lee, C.-T. (2015), “The Multi-Channel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conforms to the trend?

Chia-Tung Lee: Stop torturing the youth and return to the Joint College Entrance Exam system!” (In Chinese)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李家同/我的教育專欄 18 不要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 招吧/1575619016039708?pnref=story。

吳碧娥 (2015),「大學多元入學變多錢入學 窮人子女搏翻身難!」,

Wu, B.-E.(2015), “The Multi-Channel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favors the rich, and difficult for the poor children to get admissions.” United Daily News. (In Chinese)

http://udn.com/news/story/6871/1008405-大學多元入學變多錢入學-窮人子女搏翻身 難。

陳婉琪 (2015),「多元入學對 『多「元」 人』 較有利嗎?看數據怎麼說。」,

Chen, W.-C. (2015), “Does the Multi-Channel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really favors the rich?

What does the data tell us?” (In Chinese)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5/04/01/chenwanchi-5/。

國教盟 (2015),「高中學習要完整有效、大學入學要公平適性」,

28

Alliance on Obligatory Education (2015), “High School learning must be complete and effective; college entry must be fair and adaptive.” (In Chinese)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ollegeentrance2015/。

田弘華與田芳華 (2008),「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下不同入學管道之大一新生特性比較。」,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4),481-511。

Tien, H.-H., and F.-H. Tien (2008),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hoices of College Entrance Channels,”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 20(4), 481-511. (In Chinese)

田芳華與傅祖壇 (2009),「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比較」,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209-233。

Tien, F.-H., and T.-T. Fu (2009), “Multi-Channel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Backgrou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ntrance Channel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54(1), 209-233. (In Chinese)

吳乃德 (1997),「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 137-167。

Wu, N.-T. (1997), “Ethnic Difference in Class Mobility and Its Causes,” Taiwanese

Wu, N.-T. (1997), “Ethnic Difference in Class Mobility and Its Causes,” Taiwanes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