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前言

1.1 太平洋黑鮪 (Thunnus orientalis)之生活史

太平洋黑鮪在分類的地位上屬鱸形目 (Perciformes)、鯖科 (Scombridae)、鮪 屬 (Thunnus),臺灣地區俗稱黑甕串,是一種大型的洄游性魚類,主要分布在北 Tanaka et al. 2006),而另一處產卵場則是位在日本海內,產卵的時間較晚,約為 八月到九月 (Tanaka et al. 2007)。於黑潮流域中出生的黑鮪幼魚因為游泳能力弱, 月大時,會乘著北太平洋環流 (North Pacific Gyre)跨越太平洋,洄游到東太平洋 海域 (Orange and Fink 1963, Clemens and Flittner 1969, Kitagawa et al. 2008),進入

美國與墨西哥的漁區,根據漁獲組成資料顯示,洄游到東太平洋海域的黑鮪個體 委員會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for Tuna and Tuna-like Spec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ISC)於 2012 年的資料顯示 (附錄 1),早期日本每年所捕捉的 量超過黑鮪總捕獲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墨西哥和臺灣,在 2000 年後,墨西哥 與韓國也逐漸增加其漁獲量。而近年來黑鮪的相關製品如壽司、生魚片等在各地 受歡迎的程度大增,使其需求量提高,加上各國漁具漁法的改善以及捕鮪船隊的 擴增,黑鮪族群面臨著巨大的漁業壓力,依據 ISC 太平洋黑鮪工作小組 (Pacific Bluefin Tuna Working Group, PBFWG)於 2014 年所提的會議報告1中指出,黑鮪正 處於過漁的狀態 (overfished),野生的生殖族群數量正處於歷史低點,若不儘速

1 PBFWG (2014) Stock Assessment of Pacific Bluefin Tuna 2014.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3

這十年來,捕獲量已從原先的 2329 公噸降至 329 公噸,銳減 80 %以上,另外東 港和蘇澳兩地也分別由 1296 公噸和 522 公噸降至 222 公噸及 100 公噸,降幅分 別為 83 % 與 81 %。根據上述的狀況可看出,來到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黑鮪生殖 族群量 (spawning stock biomass, SSB)已經到達非常危急的程度。而過去臺灣的 近海鮪延繩釣漁業可在每年 5-7 月間,於菲律賓東北海域到日本琉球群島南部這 利潤的大型鮪魚,必須仰賴國際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 (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sations, RFMOs)來進行管理,其中的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 WCPFC)於 2014 年所舉辦的第 11 屆年會會議中2,各漁業國達成協議,預計在未來實施新的保育規範,其中主

2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ly Migratory Fish Stocks in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eleventh regular session in Apia, Samoa, 1-5 December 2014

1.3 耳石的研究與應用

耳石是硬骨魚體內一種鈣化的硬組織,其組成主要由碳酸鈣和少部分的有機 物質所沉積而成,與魚體的聽覺、平衡有關,位於硬骨魚類內耳中,耳石共有 3 對,分別為矢狀石 (sagitta)、礫狀石 (lapiillus)以及星狀石 (asteriscus)三種,在 大多數的魚類中,矢狀石的體積最大,採樣上較為方便,被用於相關研究的比例 也最高。魚類耳石同時也具有不會被魚體再吸收,以及隨著魚隻年齡增加而變大 的特性,故耳石常被利用來研究魚類的生活史。因耳石內的成長帶與不連續帶具 有時序性 (Casselman 1990),最早被利用來推估魚體的年齡。以鮪類為例,南方 黑鮪 (Southern bluefin tuna, Thunnus maccoyii)和大西洋黑鮪 (Atlantic bluefin tuna, Thunnus thunnus)都利用耳石的切片發展出年齡判讀的方式 (Kalish et al.

1996, Clear et al. 2000, Neilson and Campana 2008)。對鮪魚而言,這種耳石切片的 技術也被視為是可信賴的年齡判讀工具 (Gunn et al. 2008),而過去並沒有針對太 平洋黑鮪建立該種的年輪判讀手冊,主要是參考 2002 年所發表的南方黑鮪讀輪 手冊 (Anonymous 2002)來進行耳石年輪的判讀。Shimose and Ishihara (2015)根據 各國學者在 2013 年 11 月 13-16 日於日本靜岡縣清水市遠洋水產研究所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ar Seas Fisheries, Japan)所舉辦的 ISC 工作會議 (Pacific Bluefin and North Pacific Albacore Tuna Age Determination Workshop)中的討論內 容,共同發表了一份太平洋黑鮪耳石定齡手冊 (A manual for age determination of Pacific bluefin tuna Thunnus orientalis),成為日後判讀太平洋黑鮪耳石年輪的重要 依據。

耳石在礦化的過程中,會受到魚體所處的環境以及生理反應所影響,其化學 組成會產生變化,故研究耳石中的化學元素組成可進一步了解魚體所處的環境為 何,或是用以解其生活史事件,例如透過耳石內的鍶鈣比 (Sr/Ca ratio)改變可推 測魚類的河海洄游路徑 (Lamson et al. 2006, Shiao et al. 2006)。而耳石中的碳 (C)、

5 Wells et al. 2012, Fraile et al. 2014),對鮪魚的漁業管理助益良多。

1.4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太平洋黑鮪是我國重要的漁獲對象,佔國內漁業經濟舉足輕重的地位,並受 國際重視,但在 2011 年前,港口觀察員只有紀錄尾叉長和體重等外部形質資料,

故只能由黑鮪的尾叉長資料,瞭解其可能的年齡組成。而我國從 2011 年開始採 集太平洋黑鮪的耳石,並參考南方黑鮪的讀輪手冊 (Anonymous 2002)來對太平 洋黑鮪的耳石進行年輪的判讀,此外也利用成長方程式,將尾叉長資料轉換算成 考南方黑鮪的手冊來判讀太平洋黑鮪的年齡所得之 Age-Length key 也可能會與 實際情況不同,而若使用 Shimose et al. (2009)的研究所建立之黑鮪尾叉長與年齡

關係式來推估我國黑鮪漁獲組成年齡,則無法涵蓋所有樣本,因為此篇研究的尾 叉長年齡轉換公式無法估算尾叉長超過 250 cm 的個體,而這些尾叉長超過 250 cm 的個體所佔比例又無法忽略,因此我們需要採用另一種可行的尾叉長與年齡 轉換方法。

另外,孵化自不同產卵場的太平洋黑鮪,隨著時間成長,其覓食場會高度重 疊,因此在不同漁區所捕抓的黑鮪個體可能來自不同的產卵場 (Itoh 2009)。舉例 而言,Shiao et al. (2010)的研究指出,由日本遠洋水產研究所取得之太平洋黑鮪 幼魚分別孵化自日本海與黑潮流域兩個不同的產卵場。

故本篇研究將藉由港口觀察員所採集的太平洋黑鮪耳石進行兩大部分的分析,

第一部分會先取黑鮪耳石中的一顆矢狀石,根據太平洋黑鮪耳石定齡手冊進行年 齡的判讀,並利用年齡對應的尾叉長資料建立 Age-Length key,用以瞭解我國漁 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所捕獲的黑鮪年齡組成,此外也會利用年齡與尾叉長間的關 係來探討黑鮪的成長情形;另一部分則使用另一顆矢狀石進行耳石中的穩定性碳、

氧同位素分析,藉此推測臺灣漁民所捕獲的黑鮪個體來自哪一個產卵場?並評估 不同的產卵場對臺灣漁民所捕獲的黑鮪貢獻度,期望研究結果能有助於我國的太 平洋黑鮪漁業管理。

7 尾叉長 (FL, fork length),單位為公分;而體重 (DW, dressed weight)的資料則為 黑鮪魚體移除臟器以及性腺後的重量,此部分採用漁港工作人員的過磅結果,此

相關文件